分类:文化
-
中国童话
这是一本给孩子的中国童话故事集。
以“非教训的无意思、空灵的幻想、快活的嬉笑、纯净的诗意、悠远的生命体味”为选篇标准,从《搜神记》《太平广记》《聊斋志异》《酉阳杂俎》等近30本经典作品中,精心挑选45篇符合现代审美、适合孩子阅读的故事;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想象力与趣味性;用简美的现代语言,全新讲述中国童话故事;搭配符合故事主题的原创古风插画,带孩子进入奇幻浪漫的童话世界。
-
夜莺与玫瑰
本书为王尔德的经典童话作品集,包括《夜莺与玫瑰》《快乐王子》《好朋友》《了不起的高筒炮》《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渔夫和灵魂》《星童》《自私的巨人》九部脍炙人口的作品。王尔德首创的成人童话,风格独树一帜,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语言轻松机警,不乏讽刺,每一个故事的讲述都饱含对社会的同情,在童话中蕴含着比寓言更丰富的社会内容,他跟儿子讲童话的时候曾落泪道:“真正美的东西都是让人忧伤的。”
-
风声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代表作《风声》,2020年全新修订版本
.
风声大作,震撼上市!
=========
【编辑推荐】
◆经历过大孤独、大绝望的人,会懂得《风声》给你的大坚韧和大智慧。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2020年全新修订!新增717处修订,万字麦家创作谈,6幅原创插画。
◆麦家,继鲁迅、钱锺书、张爱玲后作品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的当代作家。
◆麦家作品已被翻译成30几种语言,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出版发行。
◆《风声》是麦家的重要代表作,作品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同名改编电影《风声》由周迅、李冰冰、张涵予、黄晓明主演,豆瓣8.2,掀起谍战影视的狂潮,影响巨大。
◆麦家:《风声》中有大孤独,也有大绝望、大坚韧,恰如我当时的心境。
◆翻开《风声》,获得直面困境的坚韧与智慧。
.
【内容介绍】
.
日伪时期,西子湖畔。
昔日歌舞升平的裘庄里,
五名伪政府的军事要员被囚禁于此,
潜伏在他们中间的共党卧底“老鬼”
身份即将暴露,危在旦夕。
老鬼到底是谁?
Ta要如何渡过这命悬一线的险境?
又将如何传出那断无可能走漏的“风声”?
.
【名人推荐】
.
☆ 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茅盾文学奖授奖词
☆ 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授奖词
☆ 在尽可能小的氛围内,将条件尽可能简化,压缩成抽象的逻辑,但并不因此而损失事物的生动性,因为逻辑自有其形象感,就看你如何认识和呈现。麦家就正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走近——这是一条狭路,也是被他自己限制的,但正因为狭,于是直向纵深处,就像刀锋。——王安忆
☆ 有人说,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经典文学的直线距离只差三步。但走不完的也正是这三步。麦家的了不起在于他走完了这三步,且步伐坚定,缓慢有力,留下的脚印竟成了一幅精巧诡秘的地图。——王家卫
☆ 麦家颠覆了我们对中国作家的传统印象,他写作的题材和价值是世界性的。——英国“企鹅经典”书系总监Alexis
☆ 麦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他把一些世界性的主题带进了中国文学,比如人类智力的荒谬和意志的傲慢。他把中国人所经历的战争与革命、阴谋与暴力化为了人类境遇的幽暗传奇。——李敬泽
☆ 早知道麦家的小说好看,但不知道好看到了这种程度。——倪匡
☆ 《风声》是部尖锐的小说,吸纳着发自骨髓的精气,也散发着血腥的味道,有正义与恐惧相伴的惊悚,也有智慧与胆魄相融的力量。这是一部写法干净利落,意味丰蕴绵长的小说。——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
☆《风声》是一部有是非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小说。——评论家孟繁华
☆ 麦家创作出了一个博尔赫斯式的既精细又复杂的故事。——《纽约客》
☆ 麦家所写的不仅是关于中国的,更是关于这个世界的。——《纽约时报》
.
=========
.
看似我写了一群无情之人,而这恰恰是我最深情的作品。——麦家
-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
在我们的记忆里,所有对历史的记忆,归根结底都是战争。所有的兴衰、偶然、动机、谋略、经济、天灾,在万事俱备下导演出了这一场场改变历史的战争;也是这一场场的战争,将我们对于历史的所有看法、印象、调侃、想象,全部浓缩,作者通过这些描写,串联起中国古代历史的脉络。
本书以三家分晋到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兴衰为纲,通过十二场著名战役来讲述历史,包括:三家分晋、马陵之战、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秦并巴蜀、“胡服骑射”、伊阙之战、乐毅破齐、鄢郢之战、长平之战、嫪毐之乱、王翦灭楚。
中国的历史很美,中国的历史很有逻辑,它可以让你在未来的人生抉择中微笑从容,因为我们此时此刻面对的人和事,老祖宗曾经用他们的智慧与血泪做过深度诠释。
-
影响商业的50本书
解商业世界,要从哪里开始?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从私人书房的上千本商业经典中,精心挑选出50部代表性作品,逐一重读,带你用一本书的时间,理解近300年来的经济理论迭代、商业发展脉络。同时,也为拥有不同理论基础和阅读爱好的读者,提供了诚意满满的宝藏书单。
本书的解读将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你可能听过这本书,却不一定知道它出版的那一年,美国发布《独立宣言》,历史在大跨度的勾连中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然后是马克思、韦伯、哈耶克、弗里德曼、萨缪尔森、德鲁克……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脉络将在他们及其著作中渐渐清晰起来,终而构成人类商业文明的新格局。
与重新定义商业的天才思想者相呼应的,是实践在一线的企业家。他们就像自己给自己打针的病人,对商业呈现出更为微观而生动的理解。
最后,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而在一场长达百年的追赶式现代化运动中,我们又是如何曲折前行的。
所有这些一往无前的思想家和实践者,如浩荡时空中的火花和油盐。而他们的锋芒创见,构成了商业发展的恢弘图景。
-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挪威(全两册)
只要人类还在讲故事,我们就还是我们
在故事中周游世界,用人类天真的传统滋养精神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 包罗世间万象
汇集1000多个世界经典故事
来自人类遥远的童年
传承历久弥新的人性与记忆
激发我们从未熄灭的想象力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是乐府文化故事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套丛书中,我们收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深厚生命力的民间传说、神话和童话故事,它们都是来自往昔的声音,呈现出故事的原初面貌,更呈现出不同民族和整个人类童年的模样。这些故事与大自然和想象力密不可分,让我们看到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人性和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些故事像人类的DNA密码一样,在讲述中传递讯息。它们或熟悉,或陌生,阅读这套丛书,就像在世界各个地域深度旅行一样,领略着不同的精神传统。
其中《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挪威(全两册)》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从挪威语翻译过来、最接近完整的译本,它是由与格林兄弟非常相像的两个挪威本土童话和民间故事采集者彼·阿斯别约恩生和约·厄姆把对故事原型的忠实态度与民众喜闻乐见的绘声绘色的文风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老少皆宜、妙趣横生的民间文学巨作。
-
豪夫童话全集
威廉·豪夫创作《冷酷的心》《小矮子穆克》《年轻的英国人》等14个名篇全收录。这些故事有的发生在德国黑森林,有的发生在神秘的阿拉伯大地,有的发生在风波诡谲的大海上,还有的发生在静谧的 欧洲城镇里,异域风情浓郁。它们曲折离奇、充满想象,却都同样深刻地反映着人生的真实境况,传递着那些朴素、美好而永恒的道理。
◆构架如《一千零一夜》般精巧,艺术性与《安徒生童话》相媲美,知名度在欧洲比肩《格林童话》
◆六神磊磊盛赞的儿童文学经典,一部着眼于现实人生的另类童话,告诉孩子们平凡即幸福的真谛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杨武能未删节权威全译本,区别于市面上大多数的删减改编本
◆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名篇《冷酷的心》《小矮子穆克》《矮子长鼻儿》均被改编为电影
◆青年插画师曲和创作86幅全新精美彩插,异域风情浓郁,令人耳目一新
-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非洲(全两册)
只要人类还在讲故事,我们就还是我们
在故事中周游世界,用人类天真的传统滋养精神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 包罗世间万象
汇集1000多个世界经典故事
来自人类遥远的童年
传承历久弥新的人性与记忆
激发我们从未熄灭的想象力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是乐府文化故事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最根源和最有生命力的民间传说、神话和童话故事,他们都是来自往昔的声音,呈现出故事的原初面貌,更呈现出不同民族和整个人类童年的模样。这些故事与大自然和想象力密不可分,让我们看到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人性和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些故事像人类的DNA密码一样,在讲述中传递讯息。它们或熟悉,或陌生,阅读这套丛书,就像在世界各个地域深度旅行一样,领略了不同文化的魅力。
其中《讲了100万次的故事·非洲(全两册)》是著名翻译家董天琦编译的经典版本,他不但编译了大量文献,还在刚果(布)记录下来五十多个口传故事,这可是第一手的活生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部分是散落民间的故事,按内容可以分为神话故事、风物故事、生活故事和动物故事四大类,非洲人民将自己的爱和恨融进一篇篇动人的故事中,让人或接受教育或得到启迪,集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身,让人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
只要人类还在讲故事,我们就还是我们
在故事中周游世界,用人类天真的传统滋养精神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 包罗世间万象
汇集1000多个世界经典故事
来自人类遥远的童年
传承历久弥新的人性与记忆
激发我们从未熄灭的想象力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是乐府文化故事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套丛书中,我们收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深厚生命力的民间传说、神话和童话故事,它们都是来自往昔的声音,呈现出故事的原初面貌,更呈现出不同民族和整个人类童年的模样。这些故事与大自然和想象力密不可分,让我们看到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人性和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些故事像人类的DNA密码一样,在讲述中传递讯息。它们或熟悉,或陌生,阅读这套丛书,就像在世界各个地域深度旅行一样,领略着不同的精神传统。
其中《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由俄罗斯著名学者阿法纳西耶夫编撰,原名《俄罗斯童话》,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这部童话集不是由某一地区的童话故事组成,而是一部全俄罗斯童话集。阿法纳西耶夫以其创作为后代拯救了被忽视的有价值的民间艺术作品。这些童话故事新颖别致,艺术想象丰富多姿,艺术风格鲜明独特。
-
众多未来
☆ 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战后美国诗坛中心性的诗人四十年间代表作首度在中文世界结集出版,实力青年译者金雯倾力翻译并导读。
☆ 被约翰·阿什贝利称赞的后辈,被娜塔莉·波特曼称为“聪明又性感”的文学导师。
☆ 继承艾略特、毕肖普诗学技艺,兼具智性与抒情的诗人。以精密的观察重新挖 掘微小平凡之物,探索人类情感和思维的边界,见证当代美国诗风与社会半个世纪的变迁。
-----------------
《众多未来》精选了乔丽•格雷厄姆从1976年到2014年创作的诗歌,包括过去十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和最近的新作,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格雷厄姆诗歌的面貌。在这些诗中,能看到她对幼年生活的回忆和深度情感的挖掘,她对亲人的深情,她重新改写神话传统、从中发现人类心灵秘密的努力,以及她对更平和、理智、远离暴力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格雷厄姆是“二战”后美国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与大多数女性诗歌有所不同,她的写作呈现出一种富于思辨并且更具有雄心的中性气质,足以和伊丽莎白•毕肖普媲美。有人认为,她之于1980年代以后的诗歌,就如同鲍勃·迪伦之于1960年代以后的摇滚:她改变了诗歌艺术的形式,使之能够呈现比以往更为深刻而广阔的内容。她最擅长的是用连续滚动的句子来捕捉人在特定场景中的细微体验,从静止到运动再回到静止,从完整到分裂再回到完整……
--------------------
格雷厄姆是过去四十年中美国诗坛的中心性人物。
——《纽约时报》
在语言上最为优秀、机敏的作者之一……无论是她诗歌的节奏,还是她强有力地开启、分剖甚至颠覆我们的时空体验的这种做法,都令她的写作独一无二。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精心编选的诗集……展示了美国最重要、最受赞誉的诗人在诗歌技艺上的发展和伦理考量上的加深……这些思想和感知的体量证明了格雷厄姆的努力和她不断拓宽领域的勇气。
——《出版人周刊》
她的作品比任何当下仍在写作的诗人都更能洞察人生与世界……格雷厄姆之于1980年代以后的诗歌,就如同鲍勃•迪伦之于1960年代以后的摇滚:她改变了这种艺术形式,不断向前拓展,令诗歌能够吸纳和呈现比以前更加深广的内容。
——《纽约时报书评》
格雷厄姆的诗是过去四十年中英语世界最好的诗歌。她诗歌的成就,不仅仅在于能够让某些事件发生:她的诗总是关于一些正在展开的过程……如果我们想了解过去四十年的美国诗歌,我们必须阅读乔丽•格雷厄姆,并且细致地读她。
——《洛杉矶时报书评》
这部选集记录了这位最重要的诗歌形式开拓者在艺术上的演变。她向我们证明,她的写作有力地描绘了自然、守卫了神话。
——《奥普拉杂志》
格雷厄姆是一个描绘空间环境的魔术师。
——《纽约客》
格雷厄姆的诗是我们见过的最具有感性力量和想象力的写作。
——《纽约时报》
-
萨福的情歌
《萨福的情歌》是迄今收录最为完整的萨福诗篇合集。诗歌温婉典雅,真情率性,大多以人的爱和欲望为主题——不同于她以前的诗歌是以神作为歌吟的对象——诗中充满了爱的劝喻、爱中的甜美与痛苦或两者相互交织的情愫,以及弥漫着怜悯和嫉妒的悲鸣之声。读她的诗歌,犹如冒险去远航。
人都说九个缪斯——你再数一数;请看第十位:莱斯博斯岛的萨福。——柏拉图
如火焰一般炽热的萨福。——拜伦《唐璜》
谷色中的嘤嘤之声萨福萨福亲我一下/你装饰额角的诗歌何其甘美/你凋零的棺木像一盘美丽的棋局。——海子《给萨福》
堇色头发,纯净的,笑容好似蜂蜜的萨福啊。——阿尔凯乌斯(古希腊诗人)
(萨福的诗)虽然不多,但朵朵都是蔷薇。——《希腊诗铭集》绪言 米雷格(约公元前100年 历史学家)
-
大山里的小诗人
大山里的孩子
托笔尖诉说
孤独与渴望
诗便在他们心中流淌
黑夜隐身了
星空不忍淹没灵性的光芒
《大山里的小诗人》是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携手中国银联策划出版的一套公益诗歌作品集,辑录了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们的诗歌200余首。全书分归期、童心、野望3辑,所有征集诗歌,均来自中国银联诗歌POS机公益项目。该公益诗歌项目旨在让山里孩子们的才华被看见,让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的才华继续成长。
-
以吻封缄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的三十七部戏剧,均是以诗体写成的。正是这些被称为诗剧的创作及其演出的成功,为莎士比亚树起了高耸云天的丰碑,令时人击节激赏,令后人流连不已,被视为人类文化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
本书的每篇诗作都是从莎士比亚诗集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既有对浪漫爱情的倾诉,也有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情感的表达,莎士比亚豪迈高亢的爱国之情和温暖柔美的爱情,是诗人心灵的抚慰、灵魂的呐喊。全书配以唯美的彩色插图,让喜欢莎士比亚的读者不光从戏剧作品了解他,也从诗歌这样一个视角,更深刻地去感受他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
-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北欧(全两册)
只要人类还在讲故事,我们就还是我们
在故事中周游世界,用人类天真的传统滋养精神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 包罗世间万象
汇集1000多个世界经典故事
来自人类遥远的童年
传承历久弥新的人性与记忆
激发我们从未熄灭的想象力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是乐府文化“故事系列”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套丛书中,我们收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深厚生命力的民间传说、神话和童话故事,它们都是来自往昔的声音,呈现出故事的原初面貌,更呈现出不同民族和整个人类童年的模样。这些故事与大自然和想象力密不可分,让我 们看到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人性和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些故事像人类的DNA密码一样,在讲述中传递讯息。它们或熟悉,或陌生,阅读这套丛书,就像在世界各个地域深度旅行一样,领略着不同的精神传统。
其中《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北欧(全两册)》是著名翻译家曹乃云编译的经典版本,由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拉普兰岛、法罗岛等国家和地区古老经典的童话故事组成。岛国、海洋不仅为北欧童话故事披上了绚丽的色彩,更使北欧的童话世界里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主人公:海豹、水妖、精灵……优美动人故事的底蕴正来自北欧的自然、历史与人文精神。
-
玛丽安·摩尔诗全集
玛丽安•摩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囊获日晷奖、博林根奖、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她的诗歌以其独创性、讽刺性幽默、鲜明的形象和严谨的形式而著名。
本书收录了玛丽安•摩尔希望保留的全部诗歌作品,涵盖超过六十年的写作,并纳入了她对文本的最终修订。这些诗篇呈现了玛丽安•摩尔的广泛兴趣,从谐趣的动物意象、体育赛事和社会构成到有关人性的深思冥想。在引人入胜、广闻博识的注释中,摩尔揭示了所有诗篇与其中个别诗行的灵感来源。
——————————————
T.S.艾略特、W.H.奥登、埃兹拉•庞德、华莱士•史蒂文斯、伊丽莎白•毕肖普、约翰•阿什伯里、乔丽•格雷厄姆推崇的“百科全书式”诗人。
充满了犀利的观察,深邃的道德洞见,高超的讽喻妙趣和层出不穷的审美愉悦。
——《纽约时报书评》
我们时代写下的经久不灭的诗歌主体的一部分——其中始终有一种本原的感性,一种敏锐的智慧与深挚的情感在不断延续着英语的生命。——T.S.艾略特
玛丽安•摩尔的诗是一大宝藏,所有未来的英语诗人,都可以从中发掘到一点东西。——W.H.奥登
-
茨维塔耶娃诗选
《茨维塔耶娃诗选》是国内罕见的诗集,全景式展现了女诗人风暴式头脑和精灵式写作。国内著名俄语翻译家刘文飞教授妙笔生花,传神再现了茨维塔耶娃不同于同时代人、不同于女性作家的诗风,再现了女诗人炽热的情感与深刻的思索,使读者如透过放大镜看每一粒微尘,感受到微尘四周的光芒与内部的沟壑。
-
别去读诗
一本教人如何读诗的书,为什么要叫“别去读诗”?
·
如果有人告诉你诗是什么、为什么要读诗或该如何读诗,通常来说,他们已经错了。诗歌不是艰涩的高门槛艺术,它表现人类共有的情感,在某个瞬间触动你的神经。
·
诗歌——不是“诗”,而是一首首的诗歌——能够庆祝新生、抚慰垂死之人,促使你辞职、找到新工作或根本不工作,给你带来如同猜字谜、缝纫、打篮球一般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它能让你感觉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
·
斯蒂芬妮·伯特用六个关键词,剖析了打开一首诗的正确方式。她消解了我们对诗歌这门艺术的紧绷状态,打破偏见,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诗歌如何相互影响、交流,带领读者走进看似艰涩的当代诗歌之门。
-
我将成为明月的椅子
本书为外外的诗作精选,共有165首,系从他的全部诗作687首中选出,创作时间从2001年至2017年,均为精品、佳作,呈现了他在写作、生活与思想层面的逐年变化。选编这本诗选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外外的离世,更因为他的诗作本身是一脉极其丰富的宝藏。
.......... .... ....................................
【 我们眼中的外外】 (38人纪念外外)
读外外的诗就像侦探寻找被谋杀的遗物。他自己幸福地忽略了自己,不求闻达,诗是他的生活,他的细节,他的音容笑貌。他是那种温暖而深邃的诗人,有着非凡的想象力,从不妄自尊大。新诗中那种普遍的地方性野心和自恋在这里消失了,仿佛过往的都是准备,现在我们才遇到一位现代诗人,他带我们去见证这苍茫人生、这张时代之夜的CD。
——于坚
都说有了互联网,有才华的人,再也不会被埋没。外外却是个例外 ,他的才华虽然一直在地下某处闪光,但却从未被时间淘洗出来。传说中的抽屉文学依然存在,依然被遮蔽。不管今天的网络已经连接到何地!外外只为朋友喝彩,对自己的精彩,却茫然不知!这真让人难过。唯感安慰的是,现在外外的诗集出版了,我们错过了一次,不应该再错过!
——翟永明
外外终于如他所愿,成为了一把明月的椅子。我想这把椅子上不单有明月,外外自己应该也会回来坐一坐吧。潦草地读着外外的这些遗作,我确信再次看见了他,他就坐在他自己肉身的这把椅子上,一如既往地谦和又骄傲。令人常感虚幻的写作,这一刻显现出了它直击人心的力量,如箭矢中的或时光荏苒。
——金海曙
如今我反复读外外的诗。在诗里的相见,远超出以往现实中的聚会。我感谢他留下这些诗句,这些灵动而意外的节奏,这些悲凉而璀璨的情感,并因此原谅他的不辞而别。
——鲁羊
我以为,可以轻松读完外外所有的诗,就像我们曾经轻松地面对他一样,这是一个假象一个错误!并且已不可弥补。作为一个隐秘的诗人,外外也许从未想过,要获取认同和赞美,其实,他完全做到了,却不自知,这真是一种洒脱,真实不虚,令人怀念!
——毛焰
外外的诗简洁,质朴,清澈,时而闪烁着严肃而纯真的光芒。这与其说是风格的代价,不如说是苦涩的交换:即为了保证诗的轻盈,一个人必须承担起所有不能进入诗的重荷。作为外外的好友,我珍视《我将成为明月的椅子》;正如这本诗集可视为他隐秘的精神传记,这些诗同时也奇迹般地改写了他当他的身影渐渐模糊,他的声音却因此格外清晰。
——刘立杆
读了外外,他给了我一个郁闷的下午短暂的快活,是诗的快活,一如他的《木偶戏》。这种快活是内行之间的理解和认同,是庙里两个和尚的自我寻找,也是作者简单搭建的诗歌木偶的风行影动,而我们恰好在其中。2002 年也许对外外很重要,在“他们”论坛影响下,他开始写诗。这确定了外外的诗歌趣味和品质,至少是我所喜欢的趣味和我所追求的品质。但论坛太短暂,外外的诗歌刚开始,还未全面展开就结束了。不过,外外的诗歌却没有结束。相反,他离开喧哗,进入缺乏交流的写作中(这太难)。外外更大的优秀就在于不惧怕这样的艰难,也不受这种艰难的干扰,老老实实地保持着这样高绝的品质和趣味。我理解,并崇拜。
——杨黎
在外外的诗中几乎找不到宏言伟词,他避开常见的抒情格式,专注于日常生活并从中提取细节,因体验真切而可信。我发现我在阅读中感受到的忧伤奇怪地来自他的克制。这么说,一个从未谋面的朋友是不会错过的。
——宋琳
在一张十五年前的照片上,我看到外外,坐在人中央,温和,微笑,一如他平常的样子。我只认识这样的外外,一个随和的好人,讲的笑话也不很好笑,但是永远亲切。如今外外离开,读他的诗,才见到另一个外外,敏感,寂寥,深远,孤独地写着诗。他的离去告诉我们,在这世上,每个生命都不曾被真正理解。带着对生命的敬意,我们读他的诗,那些闪着光,如细雪纷飞,如雨滴落下,如黑暗降临,如昙花绽放的句子。
——尹丽川
非常遗憾,我们失去了外外这么好的一个朋友;非常幸运,我们依然可以在他的诗歌中继续拥有他。他是个见到好东西便忍不住要告诉朋友的人,一个热乎乎、温文尔雅的绅士。在生活中,我几乎感知不到他的愤怒,他的诗歌替他拥有了自己的全部的内心,那些曾经秘而不宣的丰富、孤独与纯正。
——巫昂
读外外的诗,除了他不一般的文学能力,也能感觉到他摇滚的经历,思维跳跃,很神奇地把一些东西思想在一起,文学一直贴在他的生活上。很多部分异常深重,一般人难以抵达,非常难得。
——于小韦
他白天在单位上班,到大学讲课,夜晚去电台当主持,与朋友把酒言欢到夜深,当人们熟睡时,他依然清醒,洞悉着星空下繁复幽暗的内心。他就是外外,一个从未在诗歌圈露过脸的诗人,却写下自由而卓绝的诗篇,让我等都感到汗颜和羞愧。
——朱庆和
在我心目中,外外一直就是个诗人,我甚至从来就没有关心过他电台音乐主持的身份。外外去世后,很多人惊讶于他的诗人身份,惊讶于他的诗歌,可对我来说,他本来就是个诗人啊。
在互联网的诗歌论坛时期,我们因为诗歌而认识。应该是在2001 年的诗江湖论坛,那时我们正在发起下半身诗歌运动,外外是最早与我们同气相求的诗人之一,我对他印象很深,见解独特,个性独立,艺术态度坚决,为人低调诚恳。那几年我经常读他的诗,不是那种峥嵘毕露彰显个性的诗,也不是璀璨夺目才华明亮的诗,是一种氤氲的、旋转缭绕着往内心里渐渐收去的诗,带有很强的文艺气质,内敛而湿润,如青苔生长。一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也建立了彼此阅读和沟通的友谊。他是一个好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朋友。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网上的沟通渐渐少了,也不大读到他的诗了。但我仍然时不时会想起外外,想起这个人和他的诗。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把他当作朋友,不知道他是否也如此看我。友谊这种东西,有时是需要互相做一些确认的,但年轻的时候哪顾得过来这些呢,走丢了就走丢了,失散了就失散了,随时重逢就好,没想到十来年后再次看到他的名字竟是噩耗!书架上仍然放着他当年寄给我的诗集,他一定是希望有一些对于他的诗的回应和交流的,但我好像并没有,只当是朋友寄来了他的书。
——沈浩波
我感觉外外的诗不是写给别人读的,而是写给自己,即一个诗人的外外跟一个普通人的外外的交谈。明知道这些诗不是为我们而写,但我却被这些诗特别的语调和节奏所震动,以至于失眠。大概好的诗就是这样的,写的时候向着自己,写完之后却又能直抵人心,引发共鸣。然而遗憾的是,我没能在外外生前读到这些诗,我的激动,我的喜爱,都无法告知已在天堂的这位朋友。
——何小竹
不仅外观,外外的内在也始终是一个青年形象。他无意于“求道”,鄙夷“通达”,对做一位“智者”似乎也毫无兴趣。区别于他人或奇异之处是,外外的青春有一种罕见的冷静和肃穆。
——曹寇
外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不把才情当回事儿,比更多人懂艺术,比更多诗人懂音乐,腼腆,有羞耻感;他做人简单,诗歌纯粹。
——左小祖咒
外外的诗歌,清冷多刺,大部分的刺是向内生长的。后来每次路过南京都会想到外外。他的诗歌越读越好,还有,没人组织酒局并且买单了!
——周云蓬
关于外外的记忆都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那些年我们喝廉价的啤酒到呕吐,不着边际地聊文学理想,奋不顾身去写东西。这种文学的青春期随着外外的离世而宣告完结。幸好他留下了美好的诗,它们时刻提醒着我勿忘最原始的坚持和活着的底线。
——慢三
外外的诗堪称现代汉语诗文本典范,天然醇正且具有照妖镜般的魔力,让我看到自身诸多坏毛病;同时他的文本也让关于诗学、诗意、诗性的讨论和实践都相形见绌—“怎么舒服怎么写”(鲁羊语),在这一点上,外外的质量达到了某种极致。
——李樯
我很喜欢外外,他比很多人潇洒,过着他乐在其中的生活,并为此和另一种生活断然诀别。他羞于谈诗,乐于说音乐,慷慨于请酒。他言必称屌人,而我有一次因为他在我和某一位女孩的不可能的交往上过分热心而被我恼羞成怒地骂了句“傻×”,这是我唯一一次在朋友面前失态骂人,但他一直是我的兄长。相比于其他朋友的才情和高冷,他是唯一一位敢于投身他向往的生活,活得有滋有味,并充满人情味的嬉皮士,摇滚到骨子里的乐人,永远富有激情的诗人。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在北京的南锣鼓巷,依然是他请我喝最好的啤酒。当时他戴着帽子,蓄着胡子,牛仔外套里面一件套头衫。他坐在阳光里,以他惯有的口气,说我是屌人,说北京这时的天气好极了,适宜写诗写小说。我一直很崇拜和羡慕他,可以吊儿郎当地尊贵地活着,那么年轻帅气而有活力,喜欢那么多人,并被那么多人喜欢着。生命和生活真是两个连接在一起像极了镣铐的谜团。我们更向往极乐和托起极乐的虚无。
——赵志明
我现在想起我认识的外外,坐在鼓楼区一个音乐餐吧的灯红酒绿中,和南艺附近某个小饭馆的二楼,他的一切,在我这里都成为好处。他的滔滔不绝使不爱说话的我不用说话。他陪我们吃喝总是请客说明他是个体贴的“大哥”。由于他又是那么的“帅”和“潮”,我没法当他是一个“大哥”,他很“年轻”,也许他是迷恋这“年轻”的。似乎他和他所有认识的人都是同龄人,他像是和他们都处得不错。我觉得他很亲切,和他在一起很随意,我很想多找找他的。多年前,在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南京降温,他给我带来了一件卫衣。但我发现,今天发现,他好像很少主动找谁,都是我们找他。也许这就很片面。他认识很多人,他游走在这些人之间,呵呵大笑,滔滔不绝,像是藏起了自己,只是游走,游走。
取决于每一个人和他的缘分,他的离去如今留下无数个或大或小的伤口,我们珍惜这些伤口,需要在时间里观察、愈合,也是我们活着的营养,因为,我们都是变态的。因为他的这一死,对他有一种寄托,以后我们和他的联系就成为一种寄托了。
——司屠
广博的见闻、庞大的阅读量、滔滔不绝的输出,以及他那潇洒的风姿,似乎是外外给自己披上的一件漂亮外套,隐身其中的是一位气息纯正的作者,持续掘进在诗歌的内部和深处。我至今还记得他论坛时期(2003 年左右)的一首杰作:《发烧》。
——彭飞
在今天回头看看当年的西祠胡同、诗歌论坛、开心网,包括豆瓣,都有种发掘遗迹的感觉。早期互联网时代已经变得像史前时代一样模糊,吴宇清就是那个时代的生物,他的诗歌就是他的脚印,散落在即将消失的遗迹上。写诗是吴宇清二十余年音乐生涯自然的延续和扩张,有一种浓烈的抒情意味—就算一些受到某些诗歌力量影响的诗作,无论冷酷还是极端,再或者琐碎、废话,全部都是抒情诗,吴宇清自始至终是一位抒情诗人,始终徘徊在过去的岁月里。
——李黎
说句心里话,我曾想等你老了,途经南京,找你坐下来聊一聊。就一个下午,就我们俩。那时候,很多想法会改变的。我们也许先聊聊,这些年你怎么过的,我怎么过的。聊一聊当时正确、后来发现错误的人和事物,聊一聊当时错误、后来发现正确的人和事物,聊一聊那些不为人知、又是人所共知的人和事物。 作为你当年热心照顾过的一个小朋友,我曾经不声不响走了,和你不来往了。现在我回来找你,以你对朋友的热忱和好奇感,我们肯定有得聊。时间允许,我们可以撤。换个地方,继续聊。
——张浩民
吴宇清是个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人,有很多朋友围着他。可惜的是,任何圈子都没有给他足够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他对自己自信又不自信。他一直有落差,别人把他当成了一个组织者,没把他当成艺术家,但他在参与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有自己的观点和标准。
——海洋
在我的记忆中,外外是诗人、音乐教父,是编剧和作家,但他还有另一个特别奇怪的身份,他是体制内税务局的一个公务员,这就好像一个隐藏在他生命里不协调和别扭的东西,他好像总是与这个世界,与现实别着劲儿,不肯和解和妥协,而大部分和他同龄的人,都已经与自己,与世界无奈地妥协或者和解了,成了抱着保温杯的平庸的中年男人,而他没有。
——姹紫嫣红
外外于我而言,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是不死的老朋克,永远愤怒的青年。但其实,熟悉他的人,看过他的作品的人,也能发现他的敏感,他的困惑,他的忧伤。
——黎姿
十来岁时第一次听到地下丝绒,就是通过南京电台吴宇清介绍的,到今天自己仍然用着香蕉封面的手机壳,觉得对你人生有关联和启示的人无非就那么多。
——Good2SeeU
我是吴宇清很多年前南京音乐台的听众,每个周末的深夜里,他是城市星空里的一个指引和导航,一些温暖和慰藉。
——绿皮火车
大家说外外是个好诗人,是在他去世以后,作为他的朋友,我深憾这个评价来晚了,因为我喜欢和感动的一首首诗,都是他生前写的,而不是去世后写的……
——吉木狼格
在我印象里,外外是一个非常温暖和亲切的朋友,每次见面他都特别热情,说话很多,传达大量信息。我现在回忆起他说话的神情,非常怀念。
我的片子《爬山小说》(2008),目前在豆瓣唯一一篇影评是他在2012 年写的。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6 年初,也是因为这部片子,受他的推荐在某个艺术空间做放映,那天南京下着大雪,我们在山上冻得瑟瑟发抖。晚上一直送我到机场,在机场又陪我坐到登机。
——乌青
我们面前的外外就像一张大声播放的摇滚乐唱片,热情,直接,永不冷场。而在这本诗集中,你可以看到一个独处的外外,敏感,柔软,意象纷呈。这互为表里的两面,同属于这个人,也属于他热爱的摇滚乐。
——卡列宁
外外总是悄悄地写,他似乎特别怕别人觉得他写诗是一个很正经的事情,如果有人问到关于写诗的问题,他总是开玩笑混过去,一方面会跟他聊诗的人,大部分都不懂诗,另一方面正在诗坛里的人,不会觉得外外是懂诗的,直到最近还有很多诗人说,没想到外外也会写诗。如果有人聊到关于写诗的问题,他总是说其实写诗这个事儿写得好和写得差,很容易看出来,因为只需要一个人做,不像拍电影或者排戏剧,如果搞砸了,谁都可以推卸责任。他送我们诗集的时候总是说,随便看看就行了,我就当留个纪念,他既不谈论自己的诗,也不同意别人介绍他是诗人,他为什么要写这么多诗,我至今也没明白。
——孙浩然
我们在文字和音乐中寻找被你记住的痕迹,攥紧残片,活成各自心中的你的样子。
——郑冉然
你和我都有他的影子,或多或少,时隐若现,不承认也无济于事,只要光线与角度合适,他就如约出现。这么说吧,当你思考,当你沉浸摇滚乐,当你用诗歌剥离生活真相时,他,都在那里微笑。
——暗蓝星
无线电时代的《摇滚殿堂》《新乐天书》,互联网时代他的诗歌,对我都是一个开关,释放脑内的多肽,成为前往更多世界的药引,难以分享的隐秘,一道只能躲在冰箱里吃的冷盘。他有抓取世界隐秘的缠绕神经,将音符显影成底片的通灵,把日常痕迹重塑成文字奇观的刻刀。
——beringstrait
外外是一种奇怪的类型。有才能的人要么积极进取,以才能换取现世功名,要么拒绝合作,但自视仍会很高,要么就是怀才不遇,被动位于边缘且心有不甘。真的觉得没有写作才能的人干脆就不写了,或者离开圈子,或者只做一些和写作相关的事,流连忘返于某种氛围。外外几者都不是。他对自己的天赋并无正确的估计,但也不离开,更要命的是一直在写。
外外进入圈子比较晚,并且是以一个文学读者的身份进来的,年纪也有点大(35岁左右)。加之周边都是一些不无自负的家伙,眼界也高,开始进入时外外基本没有发言权。他又爱说,但在我们看来不过是些知见信息。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外外自己,他自觉是一个爱好者,大家也就跟着这么看了。最重要的还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外外在写作这件事上太不自信,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他一直在写。但外外真的很看重写作,否则也不会在这个圈子里近20 年滞留不去了。他始终在场,默默写作,说实话,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已经超出了我的经验。
就圈子而论,外外是某种背景性的存在。就像背景音乐一样,通常感觉不到,一旦关了音乐你才意识到刚才确有音乐。这个圈子还有另一种背景,喝酒、骂人、自我吹嘘以及棋牌之乐形成的嘈嚷。对以上这些外外没有兴趣,就此而言他可谓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外外也吃饭、谈女人,但在饭局上从不喝醉,谈论女性也是投其所好(投我们所好)。外外更愿意谈论的还是文学艺术,话题不离电影、乐队、光碟和书籍。可以说外外是圈子里的一股“清流”,与另一种背景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当然,外外的清新年少在圈子里是居于下风的,在我们看来他的表现过于幼稚和小资了。他那一套在我们这里完全吃不开。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外外热衷于谈论文艺并不是为了混世,他的诚恳在偏见下反倒显得虚假。有时外外也想聊点深入的,但无人接茬,因此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他也只会三缄其口。没有人觉得外外是一个可以讨论严肃话题的对象。我们对外外的忽略是双重的,既忽略了他的写作,也忽略了他在圈子里以特有方式的存在。作为一个诗人,外外于是便成了这样一种隐者,隐于圈子的最核心区域,并非隐于市井,更非山野或者庙堂。经过近20年如此这般的时光,连他也将自己骗过了。
——韩东
外外的诗,在平静的水下有一颗动荡的心,让人反复吟诵。读者有如潜入水底,体验绝望的孤独感—那是诗歌与生命的真实。
——北岛
-
弦理论
【比尔·盖茨2016年推荐的5种图书之一,美国体育写作的经典之作。】
比尔·盖茨说:“这本书与物理无关,但如果你在火车或飞机上阅读,书名会让你看起来超级聪明。《弦理论》收集了5篇论述网球的最好的文章,华莱士的文笔就像罗杰·费德勒挥拍一样技法娴熟。他妙笔生花,好像动动脑子就能把金属小勺掰弯。”
有趣的是,也有人把华莱士与比尔·盖茨联系起来:“华莱士的机敏和风趣就和比尔·盖茨的财富一样多。”(《布法罗新闻报》)
* * * * * * * * * *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是“他那一代人中最好的思考者”(评论家安东尼·奥利弗·斯科特),作品入选“《时代》周刊100部最佳非虚构作品”、入围“普利策文学奖终选名单”,让著名编辑迈克尔·皮奇惊叹“想出版……胜过想呼吸。”
他还被认为是 “有史以来写网球运动最棒的作家”(《纽约时报》)。他关于网球的传奇写作以豪华阵容呈现在《弦理论》中,其以竞赛者的视角、粉丝的热情完成的5篇代表作尽在其中,包含对超尘脱俗的天才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的赞美、对国际网球名人堂最年轻的成员特蕾西·奥斯汀回忆录顽皮而诙谐的剖析、对前途无量的强力底线选手迈克尔·乔伊斯技巧的细致观察、对自己作为年轻网球运动员生涯的回忆,以及在美国网球公开赛诞生初期的抵抗。他将耀眼的文学魔法带到热爱的网球运动中。
书稿由怀丁作家奖获得者约翰·耶利米·沙利文作序。
-
提琴与坟墓
※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为世界所熟知的西班牙作家加西亚•洛尔迦诗歌精选
※他是被全世界拥抱的诗人,甜蜜如雪地里一声啜泣
※莱昂纳德•科恩和帕蒂•史密斯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过源源不断的灵感
======================
《提琴与坟墓》收录了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的70首诗歌代表作,并另附两则剧本片段,所选篇目写作年代贯穿他整个创作生涯。
洛尔迦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为世界所熟知的西班牙作家。他的诗歌音韵悠长,感知细腻,想象绝妙,堪称传统与现代技艺的完美结合。字里行间的情绪涌动孤独又热切,融合了极致的快乐和悲伤。 他的诗歌与人生是对西班牙本可能有的一个更好时代的留念与预想,那是保持谦卑、满怀勇气地用写作反抗不公,是替社会底层没有声音的人奔走发声,是把戏剧艺术带到最偏僻的乡间田埂,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拥抱世界——毕竟最后的最后,爱的定义,是一个人拥抱另一个人。
=========================================
他的十四行诗,是热烈、激情、幸福、备受折磨的奇迹,献给爱情的、纯粹炽热的纪念碑。这样的诗需要怎样的爱,需要受过怎样的苦啊。——197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森特•阿莱克桑德雷
洛尔迦活着的时候带给过我们独一无二的快乐,他的英年早逝让我们陷入蔓延一整个世纪的哀悼。——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勃罗•聂鲁达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