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历史

  • 典藏:宽容

    作者:房龙

  • 战国策全鉴

    作者:(西汉)刘向 著

    《战国策》是一部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史学名著,由西汉末年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全书共分为十二策,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所提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本书精选了《战国策》中的名篇,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释,并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以利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经典著作。
  • 中国现代史

    作者:王桧林 编

    《中国现代史》是力求贯彻这一原则的。当然做到实事求是是需要有各种充分的条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写信史,这是《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优点。科学的生命在创新。如果科学工作者总是穿新鞋走老路,科学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如此。但历史科学有它的特点和难处。史学工作者面对的是过去的资料,整天跟故纸堆打交道,怎能创新呢?这就需要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见识和功夫。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并不是神秘的魔法,也不是主观主义的“自由创造”,只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占有材料,并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逐步做到。人们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社会现实要求史学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历史研究的创新是无穷无尽的。当然,对历史资料,史学工作者只能给以新的解释,而不能加以抹杀或歪曲。并且这种解释只能是历史资料中所含有的,而不是史学工作者硬加的。史学研究上的创新只能如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不能如瓦特的发明蒸汽机。《中国现代史》的作者注意到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在全书的体系上,在具体史实的分析和结论上,都有不少新的处理和看法。
  • 中国通史

    作者:吕思勉

    《中国通史(精装插图本)》从面世至今,不断再版,足以说明人们对吕先生和他以白话写通史的认可。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之作,长处本无需赘述,可在此仍要强调一下《中国通史(精装插图本)》的特点: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史学典籍本是不少,无奈笔墨宏大过于高深,将文言功底本就不深的初级读者挡在了门外,而吕先生这本书简明扼要,行文浅显,相对简单了不少。《中国通史(精装插图本)》分为上下两编,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管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等。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作者:袁腾飞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更有春秋五霸争相上位。 袁腾飞以其独到的“史话体”,为我们轻松解读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
  • 论历史

    作者:[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内容简介: 《论历史》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80高龄之时编撰的重要著作。经过50多年的学术磨炼和人生积淀,霍布斯鲍姆将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全部融入其中,反映了这位世界级伟人毕生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怀。 在这本书中,他关心社会与政治两方面对历史的运用与滥用,以及历史学家的责任;讨论历史对当代社会的作用,历史学对其他学科(特别是社会学科)的价值;检视各种历史的趋势与潮流,并予以批判评估;探讨马克思与当代历史潮流的关系;讲述欧洲历史、底层历史、俄国革命和破坏文明发展的全球性野蛮主义……通过本书的论述,霍布斯鲍姆引领读者一同思考历史的理论、实践和发展,以及历史与现代世界的关系。 这些文字展现了霍布斯鲍姆对于历史书写重要性的坚定信念,同时,展现了他精辟的分析、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观点。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之所以享誉世界,的确名至实归。 除了记住其他人已经忘记或想要忘记的事情之外,历史学家的主要宗旨,就是尽可能从当代的纪录中后退,而以更宽广的脉络和更长远的视野去观看与理解。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 编辑推荐: 托尼·朱特、余英时、何顺果、陈文茜,联袂致敬推荐。 从希特勒崛起到911恐怖袭击,和世界大潮交织纠缠一生的史学大师霍布斯鲍姆思索百年,见证苏联式共产主义、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灾难性的失败之处,以及其中的残酷、血腥、骚动、沉沦和麻木…… “年代四部曲”之后,霍布斯鲍姆晚年最重要的综论性著作,收录22篇历史研究心得和体会的重要文章,触及了我们时代的重大问题,以才华横溢的书写 “赋予历史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温暖、激情而敏锐,《论历史》是霍布斯鲍姆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任何关注历史应该如何被书写、记忆和理解,以及这为何重要的读者,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延伸阅读: 在躁动的时代,读霍布斯鲍姆!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从1789年到1991年,从法国大革命到冷战结束,全面展现200年来的世界史和全球化。 战后史学写作的高峰——著名学者爱德华·萨义德 现代世界史的最佳入门读物——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 最清醒、深睿、无畏的思想家之一——巴西前总统卢拉 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 媒体评论: 所谓人生,就注定得历经主义的残酷;所谓成长,就是目睹大革命一一背叛他的信仰。……他一路拥有那么多学术界的政治敌人,却无人能阻挡他成为史学巨擘。他的笔那么动人,他的热情那么召唤众人,而他的史家技艺与那个极端主义的岁月如此环环相扣。 ——陈文茜(作家、媒体人) 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他的史学著作是最高等级的学术作品,但又充满了深刻的同情和正义感。他孜孜不倦地鼓动人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英国前首相) 任何他所涉猎的领域,霍布斯鲍姆都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因为他的阅读量更大,具有更宽广和精确的理解。……其散文化的行文风格完全没有爱挑剔的理论癖,和某些年轻的英国同道身上那种夸张做作的理论自恋,文体干净利落、明白易懂。 ——托尼·朱特(Tony Judt,著名历史学家、《战后欧洲史》作者) 霍布斯鲍姆从来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的奴隶……他的作品具有非凡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优雅、明晰,同情小人物,喜欢讲述细节。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迷人的历史书写……总是让人获益良多。 ——《观察家》(The Observer) 《论历史》有着霍布斯鲍姆一贯的品质……权威可信,非常重要。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让霍布斯鲍姆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透彻地理解、讲述整个现代世界转变的性质。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作为一位见证了希特勒崛起和共产主义衰落的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拥有无人能及的宽广视野。这本书的敏锐洞见和坚定信念,更多的是基于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而非其理论推断。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基于霍布斯鲍姆非凡的睿智,在历史学识方面,无人能出其右。……《论历史》对于我们领略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心灵的魅力非常有价值。任何关注历史应该如何被书写,以及这为何重要的读者,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卫报》(The Guardian)
  • 中国近代史

    作者: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未删节本)》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中国近代史(未删节本)》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中国近代史(未删节本)》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中国近代史(未删节本)》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海德格尔自述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在我国也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海德格尔自述》一书,摘选了《海德格尔全集》中若干篇重要的海德格尔对自己思想道路的总结性文章和早年撰写的生平、履历。其中,以《道路回顾》一文为代表,海德格尔绝无仅有地系统总结了自己青年时期走向存在之途的思想道路;而几篇海德格尔的简历、生平,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独特视角。同时,不同时期自述中微妙的差异,也恰恰是我们洞察海德格尔思想境遇的十分难得的切入点。
  • 欧洲常识

    作者:吕夏乔

    赴欧旅游、去欧购物、在欧生活、移民欧洲…… 欧洲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人文…… ◆一部全面读懂欧洲的百科全书,12天了解不得不知的欧洲常识! ◆欧洲旅游全攻略:详尽盘点去欧洲最不能错过的一切 冰岛、希腊、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国家旅游一本通! 阿尔卑斯山、埃菲尔铁塔、威尼斯小镇、爱琴海……景点度假全攻略! ◆欧洲生活全指南:切合实际解读赴欧生活的实用技巧 欧洲各国社交礼仪、社交禁忌、传统节日……你必须知道的欧洲生活常识! 劳斯莱斯、爱马仕、LV、香奈儿、卡地亚……为什么欧洲盛产世界顶级奢侈品? ◆欧洲文化全知道:全面普及每个人都必须知道的欧洲知识 世界上经济最发达、语言最丰富、对同性恋最友善……欧洲有哪些“世界之最”? 错综复杂的宗教、热血传奇的神话、多彩多姿的民族……欧洲人文历史一读就通!
  •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

    作者:刘建华

    尼山书院,是孔子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和中国精神的象征。本书作者潜心尼山,博览群书,皓首穷经,含英咀华,厚积薄发,从“十三经”元典中提取二十六个最重要的主题词,效法先哲,分二十六个专题解剖中华传统精神文化基因。 本书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背景下,旨在帮助大众正确认识自己与传统文化内在关系的一部生动的启蒙读本。这二十六个主题词,无一不是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与生俱来”的精神文化基因,都与我们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发生着深刻的联系。借助这本书,读者也许可以找到一条回归自己精神文化基因的光明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影响中国人一生的二十六堂国学课!
  • 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上下册)

    作者:(日) 盐野七生

    写作缘起: 写完《罗马人的故事》之后,很自然考虑罗马帝国崩溃的原因是什么。总的来说,是没有了“法”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许多拥有不同想法的人,每个人都要遵守最低限度的规则。比如“不能伤害他人”,“不能因为有矛盾就杀人”等等,那些有政治思想的人会明确地做出这些规定。罗马帝国崩溃之后,这种规定在整个社会中消失了,中世纪就是一个没有必须遵守的法律也没有伦理的时代。地中海的海盗开始日益猖獗,和平与安全毫无保障人民生活在极度恐惧中,发展几近停滞。这就是这次的作品中海盗成为最大主题的原因。 “罗马统治下的和平”究竟是什么,以及政治的作用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促成了这本书。 -------------------------------------------------------------------------- 内容简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地中海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右手握着宝剑,左手拿着古兰经”,擅长掠夺和绑架的萨拉森海盗,在地中海肆虐。地中海秩序被打破,他们的野蛮行径让地中海人民饱受掠夺之苦。随后奥斯曼帝国利用北非的海盗作为自己进入地中海的踏板对基督教世界步步紧逼。 与之相对,基督教世界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卡洛斯率领的西班牙,弗朗索瓦一世率领的法兰西以及威尼斯共和国等,不同的国家及领导者的想法、利益交织在一起,大国之间相互抗争。为了对抗伊斯兰的海盗,基督教世界的军事力量集合到一起,出身于热那亚的老将安德烈•多利亚,反抗土耳其的马耳他骑士团团长让•德•拉•瓦莱特等英雄挺身而出,与魅力非凡组织能力一流的海盗首领屡屡对决。盐野七生带你纵览罗马灭亡后地中海世界1000年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 关于地中海: 在古代,地中海南北两面属于同一个文明圈,是罗马人创造的罗马世界。直到7世纪以后才开始分离。罗马世界灭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内海之时,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通途,而变成隔离人与人的界海之时。以后的地中海变成了这样一片海洋,海边崖顶必定建有通知人们萨拉森海盗来袭,让人们逃难的的萨拉森塔,海面上还航行着满载着十字军士兵东去的船只。公元1000年逝去的时候,比萨,热那亚和威尼斯这些意大利海洋城市国家与东方伊斯兰世界的交易日益兴旺,地中海渐渐变成了贸易船只往返的航行之海。再后来,地中海又成为高举古代复兴与人权复兴大旗的文艺复兴时代之海。 ---------------------------------------------------------------------------- 看点: (一)这是《罗马人的故事》之后的故事,盐野七生又一部极具冲击力的作品。“罗马统治下的和平”究竟是什么,以及政治的作用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促成了这本书。 盐野七生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说,写完《罗马人的故事》之后,很自然考虑罗马帝国崩溃的原因是什么。总的来说,是没有了“法”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许多拥有不同想法的人,每个人都要遵守最低限度的规则。比如“不能伤害他人”,“不能因为有矛盾就杀人”等等,那些有政治思想的人会明确地做出这些规定。罗马帝国崩溃之后,这种规定在整个社会中消失了,中世纪就是一个没有必须遵守的法律也没有伦理的时代。地中海的海盗开始日益猖獗,和平与安全毫无保障人民生活在极度恐惧中,发展几近停滞。这就是这次的作品中海盗成为最大主题的原因。 (二) 地中海用1000年的黑暗孕育了文艺复兴,看文明如何在罗马废墟上绝地重生。 罗马时代,地中海是罗马的内海,是连接人与人的通途。罗马灭亡后,海盗成为地中海的主人,地中海不再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通途,成为隔绝人与人的界海,欧洲陷入了长达1000年的黑暗。直到地中海重新成为贸易之海,欧洲文艺复兴成为可能。文明为何能在罗马废墟上绝地重生?也许,读懂了地中海,才能更好的理解曾经的的欧洲和现今的世界。 (三)站在地中海的心脏看两岸,为理解现代世界和两种文明的和解与冲突提供一种可能。 罗马灭亡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种一神教在地中海的两岸隔海相对。 地中海成为两种文明碰撞的前哨。盐野老师之前的作品舞台都是以地中海周边为主。这次朝着地中海的中心更近了一步。站在地中海的心脏同时看两岸,帮助读者体验难以想象的时间与空间和理解文明的全新视角。 (四)盛世看策略,乱世看什么? 首次从肆虐海盗的角度作为认识中世纪的一个侧影。生活在海盗侵扰掠杀的恐惧中,地中海沿岸将人置于绝境,激发行动与思考。一般人对于自己身边的事情都有适当的处理能力。但对于国家的安全保障和治安维持,单纯的个体就无能为。政治是终极的基础设施。 和平与安全对于民众意味着什么? 乱世中领袖的责任是什么? (五)深切的现实关怀,呼唤和平与秩序。站在被海盗袭击的平民的立场上写地中海。32页精美图片四色印刷,亲临地中海中心,感受生活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情。 ----------------------------------------------------------------------------- 媒体及专家评论: 日本只有历史研究和历史小说。但盐野七生却走了两者中间的一条路。 ——司马辽太郎 我认为读历史应该时刻牢记和自己现在的时代所区分。因此,我不想写“历史小说”。另外我对自己的想象力也没什么信心。我更喜欢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进行思考。完全排除自己的主观意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去感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会有怎样的心情。我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尝试之后才终于领悟到这一点的。 ——盐野七生 这次作品是以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地中海为舞台,主人公变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撒拉森海盗,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资料非常少。虽然欧洲方面有关于“巴巴里海盗”的资料和文学作品,但伊斯兰方面对于海盗的历史却鲜有官方文件和资料。不过盐野老师的作品,内容都非常丰富。实在很难得。 ——日本学者 盐野之前的作品舞台都是以地中海周边为主。这次朝着地中海的中心更近了一步。现在盐野老师的视角就分成了三个。只站在意大利沿岸或者只站在北非沿岸都是无法完全描写地中海的。有时候必须站在地中海的中心这样一个危险的位置同时看向两岸。在资料稀缺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创作,敢于接受这样的挑战实在非常了不起。因为这段历史实在是太难研究,连我都没敢尝试。但在读了您的作品之后感觉内容真是十分有趣,坦白说这让我很受刺激。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池内惠 关于中世纪有很多切入口,但我主要关注两个方面。这次创作的是其中之一。与其说“想了解”不如说是想稍微填补一下空白。这次选择了“海盗”这个切入口。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刷新了我对中世纪的看法,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去认识欧洲和两种文明,实在太好看了。 ——普通读者
  • 中国历史的教训

    作者:习骅

    《中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本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以廉政思想为内核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也是第一本由纪检干部倾注心血写就的读史感悟。 作者习骅在“反腐第一线”工作多年,全书收录了他创作于2012年—2014年,并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多家媒体上的24篇“说古道今”的文章,以轻松的笔调通过众多令人嗟叹与沉思的人物故事,来讲述历史风云变幻中的不变正道。作者巧妙地从古今历史,特别是明清治国、吏治等历史典故中寻求成败教训、总结得失经验。 《中国历史的教训》有趣、有料,叙事流畅生动,见解独到深刻,传递廉政新思维正能量。
  • 形式逻辑

    作者:张醒 原所秀 编著

  • 甲午沉思

    作者:肖天亮主编, 薛国安, 舒健副主编

  • 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上下册)

    作者:(日) 盐野七生

    写作缘起: 写完《罗马人的故事》之后,很自然考虑罗马帝国崩溃的原因是什么。总的来说,是没有了“法”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许多拥有不同想法的人,每个人都要遵守最低限度的规则。比如“不能伤害他人”,“不能因为有矛盾就杀人”等等,那些有政治思想的人会明确地做出这些规定。罗马帝国崩溃之后,这种规定在整个社会中消失了,中世纪就是一个没有必须遵守的法律也没有伦理的时代。地中海的海盗开始日益猖獗,和平与安全毫无保障人民生活在极度恐惧中,发展几近停滞。这就是这次的作品中海盗成为最大主题的原因。 “罗马统治下的和平”究竟是什么,以及政治的作用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促成了这本书。 -------------------------------------------------------------------------- 内容简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地中海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右手握着宝剑,左手拿着古兰经”,擅长掠夺和绑架的萨拉森海盗,在地中海肆虐。地中海秩序被打破,他们的野蛮行径让地中海人民饱受掠夺之苦。随后奥斯曼帝国利用北非的海盗作为自己进入地中海的踏板对基督教世界步步紧逼。 与之相对,基督教世界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卡洛斯率领的西班牙,弗朗索瓦一世率领的法兰西以及威尼斯共和国等,不同的国家及领导者的想法、利益交织在一起,大国之间相互抗争。为了对抗伊斯兰的海盗,基督教世界的军事力量集合到一起,出身于热那亚的老将安德烈•多利亚,反抗土耳其的马耳他骑士团团长让•德•拉•瓦莱特等英雄挺身而出,与魅力非凡组织能力一流的海盗首领屡屡对决。盐野七生带你纵览罗马灭亡后地中海世界1000年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 关于地中海: 在古代,地中海南北两面属于同一个文明圈,是罗马人创造的罗马世界。直到7世纪以后才开始分离。罗马世界灭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内海之时,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通途,而变成隔离人与人的界海之时。以后的地中海变成了这样一片海洋,海边崖顶必定建有通知人们萨拉森海盗来袭,让人们逃难的的萨拉森塔,海面上还航行着满载着十字军士兵东去的船只。公元1000年逝去的时候,比萨,热那亚和威尼斯这些意大利海洋城市国家与东方伊斯兰世界的交易日益兴旺,地中海渐渐变成了贸易船只往返的航行之海。再后来,地中海又成为高举古代复兴与人权复兴大旗的文艺复兴时代之海。 ---------------------------------------------------------------------------- 看点: (一)这是《罗马人的故事》之后的故事,盐野七生又一部极具冲击力的作品。“罗马统治下的和平”究竟是什么,以及政治的作用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促成了这本书。 盐野七生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说,写完《罗马人的故事》之后,很自然考虑罗马帝国崩溃的原因是什么。总的来说,是没有了“法”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许多拥有不同想法的人,每个人都要遵守最低限度的规则。比如“不能伤害他人”,“不能因为有矛盾就杀人”等等,那些有政治思想的人会明确地做出这些规定。罗马帝国崩溃之后,这种规定在整个社会中消失了,中世纪就是一个没有必须遵守的法律也没有伦理的时代。地中海的海盗开始日益猖獗,和平与安全毫无保障人民生活在极度恐惧中,发展几近停滞。这就是这次的作品中海盗成为最大主题的原因。 (二) 地中海用1000年的黑暗孕育了文艺复兴,看文明如何在罗马废墟上绝地重生。 罗马时代,地中海是罗马的内海,是连接人与人的通途。罗马灭亡后,海盗成为地中海的主人,地中海不再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通途,成为隔绝人与人的界海,欧洲陷入了长达1000年的黑暗。直到地中海重新成为贸易之海,欧洲文艺复兴成为可能。文明为何能在罗马废墟上绝地重生?也许,读懂了地中海,才能更好的理解曾经的的欧洲和现今的世界。 (三)站在地中海的心脏看两岸,为理解现代世界和两种文明的和解与冲突提供一种可能。 罗马灭亡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种一神教在地中海的两岸隔海相对。 地中海成为两种文明碰撞的前哨。盐野老师之前的作品舞台都是以地中海周边为主。这次朝着地中海的中心更近了一步。站在地中海的心脏同时看两岸,帮助读者体验难以想象的时间与空间和理解文明的全新视角。 (四)盛世看策略,乱世看什么? 首次从肆虐海盗的角度作为认识中世纪的一个侧影。生活在海盗侵扰掠杀的恐惧中,地中海沿岸将人置于绝境,激发行动与思考。一般人对于自己身边的事情都有适当的处理能力。但对于国家的安全保障和治安维持,单纯的个体就无能为。政治是终极的基础设施。 和平与安全对于民众意味着什么? 乱世中领袖的责任是什么? (五)深切的现实关怀,呼唤和平与秩序。站在被海盗袭击的平民的立场上写地中海。32页精美图片四色印刷,亲临地中海中心,感受生活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情。 ----------------------------------------------------------------------------- 媒体及专家评论: 日本只有历史研究和历史小说。但盐野七生却走了两者中间的一条路。 ——司马辽太郎 我认为读历史应该时刻牢记和自己现在的时代所区分。因此,我不想写“历史小说”。另外我对自己的想象力也没什么信心。我更喜欢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进行思考。完全排除自己的主观意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去感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会有怎样的心情。我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尝试之后才终于领悟到这一点的。 ——盐野七生 这次作品是以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地中海为舞台,主人公变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撒拉森海盗,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资料非常少。虽然欧洲方面有关于“巴巴里海盗”的资料和文学作品,但伊斯兰方面对于海盗的历史却鲜有官方文件和资料。不过盐野老师的作品,内容都非常丰富。实在很难得。 ——日本学者 盐野之前的作品舞台都是以地中海周边为主。这次朝着地中海的中心更近了一步。现在盐野老师的视角就分成了三个。只站在意大利沿岸或者只站在北非沿岸都是无法完全描写地中海的。有时候必须站在地中海的中心这样一个危险的位置同时看向两岸。在资料稀缺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创作,敢于接受这样的挑战实在非常了不起。因为这段历史实在是太难研究,连我都没敢尝试。但在读了您的作品之后感觉内容真是十分有趣,坦白说这让我很受刺激。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池内惠 关于中世纪有很多切入口,但我主要关注两个方面。这次创作的是其中之一。与其说“想了解”不如说是想稍微填补一下空白。这次选择了“海盗”这个切入口。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刷新了我对中世纪的看法,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去认识欧洲和两种文明,实在太好看了。 ——普通读者
  • 万历十五年

    作者:[美]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 孟子译注(线装本)

    作者:杨伯峻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