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历史
-
资本主义
正统经济学立足于完全竞争假设,从理想化的视角研究资本主义的运行,假设具有完全信息的、完美的“代表性行为人”会做出理性的、最优化的选择。大多数非主流经济学则采取相反的策略,强调的是这一制度的低效率、不平等和不平衡,认为支配着现代世界的是不完全竞争。事实上,两者都以完全竞争作为基本参照,并试图加入各种各样的“不完全”,以弥补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在《资本主义》一书中,安瓦尔·谢克没有拘囿于上述任何一种观点,而是立足于一个全新的研究起点和视角——真实竞争。在他看来,“真实竞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调节机制,它与所谓的完全竞争之间的差异,就像战争和芭蕾之间的差异一样巨大”。他证明了,即使不借助超理性、最优化、完全竞争、完全信息、代表性行为人或所谓的理性预期等理想化假设,也能够推导出被实践和理论证实的经济学结论。这一视角使得他可以用几乎崭新的眼光看待经济学分析的所有要素:供求规律、工资和利润率的决定、技术变革、相对价格、利率、贸易条件及平衡、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以及以周期性复现的普遍性危机收尾的长期繁荣。
谢克试图构建一个“现代经济学替代性框架”,并将每一个理论都与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的对应观点进行对比,通过大量的模型、图表进行经验检验,还成功预测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谢克分析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经济,并用扩展的视角探究这一主题。这正是古典经济学以及凯恩斯和卡莱茨基处理这一问题时采用的方法。任何对资本主义和一般经济学感兴趣的人都能从这部独创性著作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
吴三桂全传
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充满争议的话题人物,长期以来对他的评价一直受到学者和读者的关注。本稿作者是明清研究史专家,尤其对明清交替之际的历史和人物颇有研究和心得。作者在立足于史料真实的基础上,运用通俗的语言,以全新的视角为读者全景再现了传主充满矛盾的一生,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于一体的读物。
-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本书共分8章,主要从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4个方面,阐述了自原始社会至新中国初期不同历史阶段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介绍了各时期重要的美术遗存、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特别选取了近300幅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可使读者提高和深化对中国美术的认识。
全书体例适当,史论结合,材料翔实,分析跌入浅出。本书系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师专美术系科基础课教材之一,同时也可供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及广大美术爱好者选用。
-
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
《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贯彻以论带史的总体原则,首先用10000年前的最新舞蹈文物作为起点,从自娱性的原始舞、民间舞、交谊舞,逐一论述到表演性的宗教舞、民间舞、国标舞、古典舞。其中的舞蹈个案来自五大洲的数十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然后分别论述芭蕾和现代舞这两大世界性的舞种,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舞蹈剧场、身体剧场、当代舞、舞踏和新媒体舞蹈,并对各自的来龙去脉、逻辑定义、名词解释、艺术特征、不同流派、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编导家、表演家、教育家和作曲家及其代表作,逐一进行评介与分析。“附录”《大趋势:新世纪国际舞坛的回顾与展望》,则将引领诸位读者朋友或尽情遨游于世界舞蹈的精彩大潮,或一举攀登上国际舞坛的制高点,并最终成为真正拥有中国背景、国际胸襟的有用之材。
《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主要适用于高等院校舞蹈专业,也可供公共艺术教育和舞蹈爱好者使用。
-
中国民族音乐及作品鉴赏
《中国民族音乐及作品鉴赏》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材修订版。该书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修订,除保留原有特点外,还作了调整与补充。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改变了原教材文字与谱例分离现象,同时单设“代表作品鉴赏”一节集中赏析经典作品,力求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歌、乐曲,结合文化背景、音乐形态等特点加以分析,使教学更加符合民族音乐学科特点。二是增设了三个辅学栏目,即“学习目标”、“相关知识点链接”和“自我评价与实践”。“学习目标”不仅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对民族音乐的情感、态度价值;“相关知识点链接”弥补了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本上没有的相关信息在这里可得到补充;“自我评价与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他们自己评价自己,并进行归纳、总结,在力图对某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另外,本修订教材还随书配发了教学辅助音响资料,其中,少数民族音乐音响(像)十分精彩,是配合民族音乐教学的珍贵资料。
《中国民族音乐及作品鉴赏》可供高等学校本科音乐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成人教育、专升本教育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参考阅读。
-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是一部针对综合性院校与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相关专业学生使用而组织编写的公共必修课教材。《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主要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广州美术学院从事美术史教学多年的资深教授组织编写,美术史的叙述内容重点突出,知识点的讲解深入浅出;作品赏析十分具有代表性,分析生动,可读性强。《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新编》可作为综合性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公共课教材,亦是艺术从业者以及爱好者必备参考书。
-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2版)》分四编系统地介绍了外国美术在原始、上古、中世纪、近代、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同时对各时期的主要艺术流派的酝酿与诞生、基本特征、作家与作品进行了生动的阐述。
-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分四编系统介绍了外国美术在原始、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主要艺术流派的产生、特征、作家及作品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每章后均附有图片,丰富且具代表性。文风朴实,表达深入浅出。适于高师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作为美术爱好者的读物。
-
未经选举的权力
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中究竟应该拥有多大的影响力?央行等独立机构并非经过民选产生,政府是否将过多的责任委任给了央行?虽然危机以来央行正确地应对了诸多挑战,但如果未来央行失败了呢?要由谁来监督、问责央行?
保罗・塔克在《未经选举的权力》一书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并针对央行行长和其他未经选举的决策者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管理,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提出了解决方案。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央行行长已成为与司法和军事并列的第三大非民选权力支柱。他们掌握着经济福祉的监管权力和金融杠杆,但与民主选举产生的领导人不同,他们的权力并不直接来自选民。《未经选举的权力》一书建设性地提出了授权原则,以确保央行行长、技术官僚、监管者和行政当局及其代理人专注于公共利益的管理,而不是成为“权力过于强大的公民”。
英国央行前副行长保罗・塔克从其多年的英国国内和国际政策制定经验中汲取精髓,以解决未经选举的权力产生的重大问题,并通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欧盟的示例丰富了他的论证。塔克结合经济学、政治理论和公共法律,从宪政民主和法治的视角探讨了与政治隔离的授权成为合法权力的必要条件。他解释了这一解决方案为什么必须与现实世界的政府结构相适应,以及为什么技术官僚及其政治监督者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使系统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塔克解释了为什么行政机构不需要成为政府的第四个部门,但仍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以及央行行长如何能够效仿较好的司法自我约束,成为权力分散的典范。
无论如何,未经选举的权力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一个标志。这本重要的著作展示了如何利用它达到我们每个人的目的。
-
东往东来
《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第一编“西学东渐再东渐”着眼于19世纪英华字典以及《博物新编》《万国公法》和江南制造局的西学新书在日本的影响;第二编“东学激起千层浪”则看20世纪日本是如何影响中国的,通过分析梁启超《和文汉读法》、政治小说《雪中梅》以及《共产党宣言》的翻译问题,认识汉语欧化过程中的日语因素,以及辞典是如何应对日语新词的;第三编“语词概念定尘埃”则具体描述“民主”“共和”“主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金字塔”等概念形成的过程。
-
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
本书原著为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东亚研究系列作品之一。作为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高徒,作者广泛搜集和运用了包括中、英、法、俄、日各语种文献在内的资料,以1858—1880年这一时间段限为切入点,对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行为与观念作出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呈现了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尤其是对外交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的难以为继,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这一过程。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京使馆的建立过程,互派使节常驻这一在现代外交看来习以为常的制度,最初却遭遇了从观念到制度层面的反复博弈;第二部分,则详述了国际法引入中国的过程,从林则徐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节译国际法至丁韪良应邀翻译的《万国公法》被刊行引用,其中曲折亦多;第三部分则阐述了中国常驻外国使馆制度的建立过程,从同治年间向欧美派出临时性使团到光绪帝继位后大规模派遣常驻外国使节、设立驻外使馆,观念的冲突、人事的龃龉、制度的悖谬,都在这一过程中纷纷呈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关注的议题不仅在于近代中国的外交的制度嬗变,更在于制度其后的观念转型过程及其深层原因。作者巧妙地将时代背景和群像扫描与历史人物个体原因及历史事件偶然性相结合,流畅出入于历史的宏观与微观之间,脉络清晰,议题明确,分析冷静而深入,评价公允而不乏历史的善意。书稿附录的近代外交史相关人员及数据资料翔实而清晰,也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相关议题的学者提供了颇有助益的支持。
本书对于从外交史的角度进一步审视与反思近现代历史,深入理解内政与外交之密切关系、国际关系与开放政策等对当下而言仍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荦荦大端,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是一部精致而耐读的史学著作。
-
发明民族主义
现代民族是如何诞生的?它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建构的?民族主义究竟意义何在?
在现代世界,民族主义作为一种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在各个不同的国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候,它是争取独立、自由的思想,有时候它又是排外、保守的观念。这种矛盾的意识形态究竟从何而来,究竟是福是祸?
本书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法国民族主义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了民族主义在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崛起过程。通过对民族主义与宗教、文化的关系的讨论,作者提出了颇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当一个民族处于宗教失范的境地时,“民族”就会被推上神坛。而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则早就了各国不同的民族主义生态。
本书尽管论述的是法国的民族主义,但其观点适用于世界各民族和各种民族主义的讨论。因而对于任何思考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的人都有着莫大的启发。
作者简介
-
版本源流與正史校勘
本书汇集的研究主要是依托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而展开的。这些文章大多以细致的文本校勘为基础,在版本源流的视角下对正史版本问题进行考察。其成果不仅是修订工作的保障,同时,与尾崎康先生《正史宋元版之研究》重实物鉴定的取向相得益彰,集中展示了正史版本研究这一传统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
帝国缩影
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厉祭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此后,历代王朝大多沿袭了这一传统。不过,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照"里"为单位设置厉坛,从而将厉祭推行到了乡村,开启了厉祭"庶民化"的趋势。 同时,明王朝设计的乡厉坛祭祀制度也包含了社会秩序建构的面向,亦即与里社坛祭祀制度配合。至清代,"分坛"的出现使得厉祭在乡村中更为普遍,其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今天所看到的闽西四保乡村中的"无祀"习俗,正是由此而来。
-
歐洲1989
天鵝絨革命、兩德統一、烏克蘭人民運動、歐洲共產主義終結
1989是奇蹟之年,也是轉變之年,變革的力量,讓多元的歐洲煥然重生
2015年萊比錫書展獎非小說類大獎、德國艾伯特基金會年度政治類選書
作家蔡慶樺專文導讀
楊照(作家、Courant書系選書人)
伍碧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李顯峰(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副教授)
洪德欽(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聯名推薦
想了解歐洲近代衝突的讀者,都應該看這本書。──萊比錫書展大獎評語
在他的這本「令人驚嘆的書」裡,作者以全歐洲的視角破天荒地對舊大陸上的新秩序,提出了一套全面性的歷史分析。他揭開了許多關於「一九八九」的神話,為新自由主義秩序做了第一次的總結。──《南德意志報》彥斯・比斯基(Jens Bisky)
一九八九年,是踏入近代歐洲新方向的轉捩點
▍兩德統一扭轉柏林,轉型成就德國新的政治生態。
▍蘇聯改革失利與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對下層人民實行更進一步的緊縮政策。
▍波蘭國會大選,終結歐洲共產主義,是東歐民主化的起點。
▍捷克發生反共產黨統治天鵝絨革命,朝向民主化國家發展。
▍烏克蘭人民運動成立,爭取改革運動。
本書作者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中歐歷史學院教授菲力普.特爾,根據親身經歷為讀者詳細地描述了自一九八九年以來的歐洲歷史。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柏林圍牆倒下時,一場遍及整個歐洲大陸的大規模實驗也跟著展開。在短短幾年中,前「東方集團」國家走向新自由主義的體制,政權也服膺於私有化與自由化。轉型造就了贏家與輸家。俄國落入一場經濟混亂,總統普丁趁勢建立了他的威權政權。諸如波蘭、捷克與烏克蘭等國則勵精圖治,如今更成為歐盟的成員國。有別於華沙與其他的首都發展成為新興都市,鄉村地區卻是日益貧困。
在本書中,他以敘事的方式,為讀者講述了這些轉變的細節和其中難忘的故事。他表示,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到來為東歐國家帶來了深遠影響,此外,經濟「休克療法」並非歐洲經濟增長的基礎,人力資本和基礎性的轉型才是經濟成功與失敗的決定性因素。與此同時,特爾還就西方的資本主義如何對東歐進行「重塑」、西歐新自由主義改革的步伐和範圍,以及二○○八年後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東歐、西歐產生的不同影響等問題進行了闡述。
-
義和團
中國式的「抵禦外侮」,
從殺中國人開始。
歷史課本不會有的角度I
從「八國聯軍」的角度,來看義和團事件--
「八國聯軍」一直以來都被視作為中國的國恥,列強侵略的代表作。但為什麼會有「八國聯軍」出現?歷史課本上輕描淡寫地帶過的「天津教案」「庚子拳亂」「德國公使被殺」,實際上是什麼樣的情形?對歐美各國來說,又代表什麼樣的意義?
本書作者黛安娜•普雷斯頓(Diana Preston)蒐集了來自牛津大學圖書館、大英圖書館、英國國立陸軍博物館、國立海軍博物館;美國胡佛圖書館、美國海軍歷史中心;澳洲的馬歇爾圖書館等重要的研究機構或圖書館所提供,事發當時的外交人員與軍官、眷屬的書信、日記、記錄,從國際事件的角度,還原義和團事件與八國聯軍的始末。
歷史課本不會有的角度II
「義和團事件」,其實是國際人道、衝突事件?
而透過當時外交人員與軍官、眷屬的書信、日記、記錄,本書不但詳實且生動地還原當時這些外國人遭遇的險惡情況(無分老幼老女與身分被大規模攻擊、殘殺等等)也回顧當時中國的基督徒,基於什麼樣的實際與政治需求被認定「不是中國人」,因而遭到大規模的迫害與屠戮。
我們會發現:中國式的抵禦外侮,就從迫害有了其他選擇的中國人開始。再加上各式各樣政治上的、個人的企圖與私慾,以及歐美各國的錯誤判斷,現代根本無法想像的大規模國際人道、衝突事件,荒謬卻又慘絕人寰地在近代中國上演,進而引發各國雖然互相對立,但被作者界定為「聯合國維安行動雛形」的「八國聯軍」。
歷史課本不會有的角度III
一百二十年後,「義和團事件」真的過去了嗎?
二○二○年將是「義和團事件」的一二○週年。一九○○年時,任職大清海關總稅務司的愛爾蘭人羅伯・赫德(Sir Robert Hart)曾經認為「西元二千年的中國,將會跟一九〇〇年的中國,大不相同!」這會是真的嗎?
事實上,透過作者的梳理與回顧,我們會發現:一九○○年後,義和團仍持續受到多方肯定,其中不但包括中共政府及其重要人物(如周恩來),就連被視為中華民國國父的孫中山也曾公開肯定義和團的「愛國情操」。而這樣的肯定甚至延續到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作者雖未提及,但這一次,編輯部請到張國城老師為讀者進行導讀。不但回顧歷史上的義和團事件,也進一步理解「義和團精神」如何被延續到現代,成為當政者的重要資產。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