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历史

  •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

    作者:(法) 罗伯特·福西耶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1520年》(全三册)分别为《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剑桥插图中世纪史950~1250年》、《剑桥插图中世纪史1250~1520年》。

    单行本山东画报出版社曾经于2006-2010年陆续出版,销量及读者口碑都极好。此版本是在原单行本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后首次以套装形式出版。

    三卷本的每一卷都附有丰富的图片、大量相关的地图和表格,并提供了学术研究和分析的综合成果。本书中文简体版译自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英文版译自法语原文。

    *卷涉及中世纪时代的开始阶段,这个时期不仅以变革、瘟疫和世俗斗争为标志,而且以教会迅速兴起、拜占庭帝国日益重要和繁荣的加洛林文艺复兴为起点。本卷对罗马帝国的东、西部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并通过大量彩色图片展示了其艺术遗产。?

    第二卷始于千年之交,涵盖了欧洲异乎寻常的重生时期,如人口的增长、土地的调整与重组、城市和农村的确立、封建制度的鼎盛、正式国家和王国的产生、令人瞩目的西方教会控制力量的加强等。在东方,伊斯兰教国家尽管有着庄严的外表,但是已处于四分五裂、相互敌对的状态。与此同时,由于政治和经济上的衰退,拜占庭帝国也丧失了大片领土。?

    第三卷涉及中世纪的结束、危机时代、瘟疫、饥荒、国内冲突,并且在*后几个章节论及欧洲强有力的经济和殖民扩张、文化复兴和宗教改革。不仅涉及西欧,也兼及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而且配有彩图来展示他们的艺术遗产。?

  • 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作者:[日]川北稔

    这是一本以砂糖为独特视角的历史书,展现了相互独立的世界各大洲逐渐联为一体的过程,内容涵盖了中世纪伊斯兰教徒的西进,到十九世纪美洲的独立运动,尤其集中讲述了十六、十七世纪砂糖大量生产和普及的过程中,非洲黑奴的悲惨命运,加勒比海地区的社会变迁,以及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政治力量的角力。看似离得很远的历史事件,通过砂糖找到连接点。

  •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作者:易中天

    公元前500年前后,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最终儒、墨、道、法异军突起,成为映照后世的精神灯塔。它们既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思想工具,也是形塑民族面貌的文化基因。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通过犀利、幽默的问答形式,轻松点透四家学说——四家究竟孰足孰非?这世界该交给谁?为什么说救世要先救人,救人要先救心?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首个为“草根”说话的思想家。道家的主张,就是“不折腾,才有救”;治国不妨消极无为,做人没心没肺。孔子的道德主张,连自己的学生都治不了,还能治国?刑罚是公开的明控制,权谋是私下的暗控制。真正的反对派,有水平的反对派,常常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任何在人间建设天堂的主张,一旦实施,建设出来的都势必是“人间地狱”。以理杀人,用道德杀人,并不比用刀子杀人温柔。

    易家之言,用活的语言讲活的道理。

  • 近代中国史纲

    作者:郭廷以

    《近代中国史纲》从公元3世纪的中外交通谈起,简述数千年来的局势变化,归结于世变前的中西情势。进而历述近代中国的震荡、动乱与嬗变。书中详述了西力东渐之后中国政局变化全程,为读者提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完整图景。内容包括:世变前的中国与西方、西力冲击、忧患中的自强运动、甲午惨败与中国分割、改制维新与排外、清倾覆前夕的内外情势、辛亥革命、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军阀恣睢、再革命、两种内战、安内攘外、八年抗日战争及中国大陆政权的改变等。书内附有精美地图24幅,书后并有补充阅读书目。本书不是史实的堆积,章节编纂都有作者匠心苦心在内。作者以冷峻的视角看纷繁复杂的历史,寥寥数语即能将历史的发展、影响交代得清晰明了。

  • 當帝國回到家

    作者:Lori Watt 華樂瑞

    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在海外漸次取得殖民地,其中多半是對外戰爭的戰利品。取得這些領土之後,數百萬日本人參與了帝國計畫,對殖民地進行鎮壓、管理與墾殖。他們以服役士兵、殖民地管理者與企業家的身分零星前往海外。到了戰爭末期,海外日本人的數量已十分可觀。

    二次大戰結束後,同盟國從亞洲各殖民地與戰場遣返六百多萬日本國民回到日本,並且從日本遣送一百多萬殖民地人民回到他們的祖國。當新亞洲地圖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突然生效時,海外日本人與日本本土的殖民地居民因此一下子成了外國人,並且立即面臨遣返與重新確定國籍的問題。隨著朝鮮半島、台灣、中國東北與其他殖民地轉變成新國家,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每個人回到自己所屬的國家空間。

    當時,這場人口轉移被視為戰後讓戰敗日軍復員而採取的措施,但它也是對日本帝國進行人口拆解的核心要素,而且呼應了二十世紀其他後殖民與後帝國時期的人口遷徙。

    返國的艱辛開始於日本投降後殖民地變為非日本領土的那一刻,散布在各個殖民地的日本人便因此暴露在外,如同退潮後擱淺在沙灘上的魚兒。盟國限制遣返者可以帶回日本的金額,剝奪了他們的財產和以前生活的榮景。而當蘇聯同年八月八日向日本宣戰,在滿洲的日本便開拓移民開始逃離,最後幾日的故事更是由一連串惡夢拼貼而成,結合了逃亡、饑餓、恐怖、疾病與死亡。

    當他們好不容易回到日本國內,本土日本人卻用「引揚者」(遣返者)這個新詞來稱呼他們,認為他們不同於「日本同胞」,而且某種程度上質疑他們是否真能算是「純正的」日本國民。因為這些遣返者不帶有地方口音,與日本故鄉的連結較弱或根本不存在,再加上明顯的行為差異,這些都使殖民地居民不符合純正日本民族性的標準。被懷疑攜帶疾病和參與黑市並從事其他犯罪活動的遣返者,更被排除在「純正日本人」的範疇之外。

    引き揚げる(hikiageru)是「遣返」的動詞,字面上的意思是抬起來放到地上,就像把貨物搬到碼頭上一樣,這是個普遍的慣用語。但hikiagesha(引揚者)是遣返的名詞,在動詞語尾加上sha或mono(「人」)之後就只能用在戰敗後從前殖民地遣返的日本人身上。「引揚者」與其他語言的「殖民地返國者」與「遣返者」意思不完全相同。如「黑腳」這個用來稱呼法裔阿爾及利亞人的輕蔑語,在殖民地普遍使用,但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直到一九六二年回到法國之後才聽到這種稱呼。而英文的遣返「repatriate」含有字根「patria」(指祖國),蘊含返國者與故國之間的關係。與此相對,日文的遣返特別強調返國這個行為,忽略返國者的殖民者身分或返國者與國家之間的紐帶關係。

    許多殖民地日本人寧可回憶殖民地的生活,有時還帶有鄉愁的情感,但他們戰後被貼上的標籤,卻是根據他們戰後返回祖國那一刻所做的分類。他們就像琥珀裡的蒼蠅,永遠凍結在戰後時刻。他們被標記成帝國與戰時日本終結的一部分,讓其他人得以在戰敗後重獲新生。就像日本對於殘存的帝國有各種委婉說法,「引揚者」一詞同樣不會讓人產生帝國的聯想。大島渚一九七一年的電影《儀式》中滿洲男的這句話,極其簡要地表達出遣返者的整體感受:「我們平安逃離俄國人、滿洲人與韓國人的掌握。最終,我們卻落入日本人的手裡。」

    在本書中,華樂瑞分析這些帝國的殘餘者如何成為拋棄殖民計畫與在日本建立新民族認同這段過程的轉折點。透過探討政治、社會與文化領域中遣返者形象的創造與運用,本書試圖處理帝國回到家的多樣問題。她運用日文和英文資料,包括官方資料和歷史文獻、回憶錄、訪談、報紙、歌曲、海報、漫畫、電視紀錄片、電影、歌曲和小說,並仔細解釋日本政府和盟國的法律規定,而這些規定創造了遣返的範疇。本書前三章以拆解帝國的向度,增加我們對於同盟國當時佔領日本情況的了解。在後兩章中,華樂瑞則追溯了1958年遣返過程正式結束之後的流行文化和歷史回歸的形象。她將第四章引用流行歌曲和小說,包括五味川純平山、崎豐子、谷崎潤一郎、安部公房和村上春樹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其他不知名作家刊登於當時期刊上的遣返故事。

    本書特色

    ■本書英文版為哈佛大學亞洲專題(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系列選書。

    ■封面圖片選自1945年藝術家山名文夫為資生堂公司繪製的遣返者救濟經典海報。

    ■第一部以英文書寫並深度探索關於日本遣返者主題的專書,並且以文學的手法廣泛而生動地鋪陳戰後日本遣返與社會重整過程的多種問題的各個面向。

    ■不同於以往研究者著重於被困在海外的日本軍人,本書特別探討女性遣返者的形象,尤其是從滿州國被遣返的日本婦女。

    ■本書大量運用日文與英文資料,包括官方資料和歷史文獻、回憶錄、訪談、報紙、歌曲、海報、漫畫、電視紀錄片、電影、流行歌曲和小說,如五味川純平山、崎豐子、谷崎潤一郎、安部公房和村上春樹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其他不知名作家刊登於當時期刊上的遣返故事。

    名人推薦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天江喜久(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教授)

    曾齡儀(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鳳氣至純平(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中研院臺史所博士後研究)

    喬治.索爾特(George Solt,日本同志社大學全球教育中心副教授,《拉麵:一麵入魂的國民料理發展史》作者)

    「在《當帝國回到家》裡,華樂瑞述說近七百萬在二次大戰日本戰後從前殖民地返回日本的日本人的故事。日本國家的主流論述包括作為十九世紀力量和財富建設活動的一部分而獲得的殖民地,並在二十世紀中期喪失這些殖民地,而一般人卻省略了日本人在戰爭結束時遠離本國島嶼而生活的艱辛。日本的國家經驗是由原子能和傳統的轟炸所定義的。這些轟炸破壞了日本的城市,卻是前殖民者不在場的事件,而這個故事則將那些被遣返的人改說成是對食物供應和有限住房存量的額外消耗。華樂瑞提醒我們,有些遣返者曾經是戰前的風光人物,不可避免地提醒著日本曾經為皇權的歷史和失敗國家的地位。」──普渡大學歷史系副教授Sally A. Hastings,《Monumenta Nipponica》第66冊

    「在這本書中,華樂瑞首次對於日本戰敗後隨即而來的大規模遣返者做了全面性的研究。這是一本徹底和廣泛的著作:她參考了很多資料,以探討這個多種問題的各個面向。華樂瑞關注遣送經驗的多樣性,並將其置於長期歷史的長河之中。對現代日本史學科的學生及一般對殖民議題有興趣的讀者而言,她的書寫很有價值。」──范德堡大學歷史系教授五十嵐惠邦,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 知识帝国

    作者:[美]范发迪 (Fan Fa-ti)

    清朝建立之初,曾和世界各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后来中国的大门一度被关闭而后又被强行打开,这期间,外国的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队、探险家、科学考察队蜂拥而来,东方古国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惊奇。基于种种不同的目的,他们记录下在华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录数量浩瀚,积存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成为了解清代近三个世纪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西方人士观察、思考和写作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记载比较具体、广泛,比较注重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因而补充了中国史料记载的不足。

  • 历史的荷尔蒙

    作者:历史的囚徒

    历史由人书写,而传奇人物的感情与抉择,往往影响着历史的进程。这一个个闪光点、转折点,往往都是由当事人在那一刻的荷尔蒙决定的。每段历史,都弥漫着纷飞的荷尔蒙。他们的精神和热血,一直温暖着我们。

    历史的囚徒写史,以史实为骨架,以现实为血肉,以幽默为灵魂,套用现代生活方式,讲不一样的故事。项羽爱哭鼻子?辛弃疾是个古惑仔?唐伯虎令四个皇帝成为背景板?《红楼梦》后四十回其实是曹雪芹自己烧了?

    ……

    史书上呆板严肃的历史名人,在囚徒笔下,变成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具具有灵魂的血肉之躯。全书不羁且细腻,读来轻松,有着让你爱上历史的魔力。而历史和读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光。

  • 大正

    作者:  [日] 茂吕美耶

    从明亮华丽的明治时代,到绚烂浪漫的大正时代,茂吕美耶用深入浅出的文笔,勾勒出一个又一个如樱花般美丽动人的日本奇女子!

    大正时代,日本国内逐渐富裕,文化百花齐放,不仅出现“新中间层”的实业家和上班族,还培育出一批有识之士和“新女性层”。女性开始摆脱长此以往社会和家庭予以的不平等待遇,纷纷摸索自立途径,从事新兴行业,一步步登上社会舞台。

    女子也可做医生,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创办人——吉冈弥生

    连毕加索都为之倾倒,给世界带去影响的日式风——川上贞奴

    日本浪漫主义诗歌顶峰,书写女性的情感与欲望——与谢野晶子

    人生赢家,魔术Queen——松旭斋天胜

    日本的“娜拉”出走后又怎样?——松井须磨子

    “元始,女性是太阳”,新女性旗手——平冢雷鸟

    以及,大正浪漫的代表——竹久梦二与其画中凄婉哀伤的日式美人

    继日本历史物语后,看茂吕美耶(Miya)以其新颖笔调,为大家娓娓道来那些在拥抱都市生活伊始,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女性魅力开始展现的时代中的精彩故事!

  • 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作者:土肥恆之

    專制與殖民的帝國,三百年的光與闇。

    在歐洲與亞洲之間,搖擺前進的皇帝們。

    當我們了解俄羅斯,其實是在理解人類史上唯一「跨歐亞」龐大帝國的獨特經驗——分裂的軀體和掙扎的思想,內在的巨大衝突!「俄羅斯有著與歐洲、亞洲不同的獨特地理、文化以及民族,是為歐亞。」而羅曼諾夫王朝那些徘徊、掙扎在拜占庭文化、西方文化,及亞洲的阿爾泰文化之間的沙皇們,正是本書的重點。

    從台灣的視角來看,巨大遙遠的俄羅斯和處在海洋一隅的島嶼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俄羅斯史、中國史和日本史在近代的交疊、拉扯、影響台灣甚鉅,今天的台灣都還未全然走出曾留學蘇聯的蔣經國的陰影!

    ■「殖民」史就是漫長俄羅斯史的「基本事實」!

    一天增加四百平方公里,一百天增加出一個台灣!俄羅斯為何可以如此?

    從波羅的海海岸,一路延伸到太平洋之間,沒有一處是海拔高到可稱作「山」的存在;那裡有的只是廣大的平原。這不是歷史打從一開始就給予俄羅斯人的前提,而是俄羅斯人自中世紀以來的殖民所產生的結果。

    這是俄羅斯歷史與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它一直向外拓殖,最後橫跨歐亞廣袤土地,建立起多民族的超級帝國。伏爾加河從「亞洲的河」變成了「俄羅斯的河」。

    俄羅斯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指出,「殖民」就是俄羅斯史的「基本事實」。現今「俄羅斯抱持的問題」,例如車臣紛爭的民族問題、西伯利亞開發問題,大多都是俄羅斯帝政時代就已經埋下。

    一天增加四百平方公里,一百天增加出一個台灣!俄羅斯為何可以如此?本書翔實描述了這個過程,並加以精彩分析。

    而這樣的地理形態對於帝國的構造有哪些影響,又有哪些約束呢?也是本書最為關切的議題和與眾不同的視角。

    ■俄羅斯人為何迷戀「好沙皇」?

    從彼得大帝到今日普丁,俄羅斯專制帝王文化和純樸民間社會一次解明。

    就像今天的俄羅斯人看待普丁一樣,在俄羅斯的歷史上,人民總是期待能出一位「好沙皇」。

    沙皇匯集了各種有個性的角色,包括強行大改革的彼得大帝和王子阿列克謝的爭執、女皇帝凱薩琳二世和寵臣波坦金的愛、擊退拿破崙的亞歷山大一世、革命中被槍殺的尼古拉二世一家……。

    本書描繪了有個性的專制君主輩出的羅曼諾夫家族的三百年。這個家族成員為成為「好沙皇」、「強大沙皇」而持續奮鬥,本書也因此充滿暗殺、謀略的權力大戲,這是最為精彩之處。

    然而作者也引導我們思考:俄羅斯人這種「好沙皇」的淳樸觀念,和沙俄專制帝國的結構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俄羅斯脆弱的社會和專制強權之間又是如何連動?東正教、君主專制、民族性三者之間是否藏著揭開俄羅斯歷史走向的密鑰?本書提供了自己的解釋和觀察。

    ■俄羅斯屬於亞洲還是歐洲?

    人類史上唯一「跨歐亞」龐大帝國的獨特經驗——

    分裂的軀體和掙扎的思想,內在的巨大衝突!

    「俄羅斯有著與歐洲、亞洲不同的獨特地理、文化以及民族,是為歐亞。」歐亞大陸在地理上幾乎與俄羅斯帝國重疊;文化上,俄羅斯則並不只擁有拜占庭的傳統,還包括了烏拉爾─阿爾泰各民族的傳統。這在全世界的國家中是最為獨一無二的。

    俄羅斯文學家李哈喬夫說:「寬廣的空間,是俄羅斯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與之相連結的則是俄羅斯人心智中那股「無拘無束的自由」。這是俄羅斯的歐亞鄰國都沒有的概念與觀念。

    而這和俄羅斯長期與騎馬游牧民族的敵對,及邁向西伯利亞、中亞的移住與殖民,有著怎麼的密切關係?像俄羅斯特有的跨歐亞地理條件,又是如何影響了俄羅斯的歷史?

    另外一面則是俄羅斯的歐洲性。彼得大帝是著迷於西歐的皇帝,他化名為「彼得‧米哈伊洛夫」,藏身在使節團中去荷蘭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的故事耳熟能詳。彼得大帝的目的,是要把俄羅斯人從「受洗的熊」變成「啟蒙的國民」。為達成這個目的,他選擇了專政。不管俄羅斯如何陷入近代化的兩難,歷史學家都坦承:俄羅斯「直至今日,都還是走在彼得大帝在歷史叢林中闢好的小路上」。

    彼得大帝的改革,讓俄羅斯蛻去了拜占庭的古老軀殼,而根除了俄羅斯的固有傳統了嗎?還是傷害了俄羅斯的斯拉夫共同體,讓它遭受個人主義的荼毒?

    俄羅斯不僅僅掙扎在斯拉夫派和西方派之間,也搖擺於亞洲和歐洲之間。這是跨歐亞大國的宿命?搖擺於「歐亞」是地理原罪?

    ■蒙古的征服切斷俄羅斯和歐洲的聯繫,從而停下歷史的腳步?

    ――史學家聚訟不已的大謎題依舊無解!

    蒙古在俄羅斯的大地統治長達兩百四十年的事實,在俄羅斯史上被稱作「蒙古─韃靼之軛」。如何評價呢?學者抱持著完全相反的觀點,至今聚訟紛紛。

    一派觀點認為蒙古的統治,對於俄羅斯的衝擊是正面且具創造性的。如果沒有蒙古的影響,很難想像過去一個弱小、各王公四處割據的俄羅斯要如何轉變成強大、上下行為一致又團結的專制國家;莫斯科、俄羅斯的各種制度、法律規範,以及人民心理,全都可以說是成吉思汗的遺產。

    然而另外一派認為,當時的俄羅斯也因為切斷了與拜占庭及西洋各國的關係,在歐洲舞台上漸漸立於「相對孤立」的地位。因為蒙古的侵略與統治,俄羅斯的發展可能因而延宕了一百五十年至兩百年。

    韃靼人征服的痛苦經驗和近代啟動的反向亞洲征服,是俄羅斯歷史的宿命還是歷史的辯證?

    ■台灣和這段世界史的關係――

    如果不從歐亞大陸的邊陲看歷史,台灣可從中借鑑到什麼?

    本書審訂者趙竹成(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俄國歷史與民族問題專家)指出:

    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去看俄羅斯史,無論從時間和空間上都不是遙不可及。回顧台灣,我們可以發現台灣與俄國歷史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

    在攸關俄羅斯帝國榮耀與日本強權之路的日俄戰爭中,兩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由此形成東亞新局。到一九三二年滿洲國的建立,台灣人謝介石(滿洲國外交總長)、楊三郎(作曲家)、鍾理和(作家)、鍾台妹、張星賢(運動員)、黃子正(醫生)的命運又與中國現代史的國家民族命運出現連結。至於苗栗通霄神社的日俄戰爭紀念碑,則反映出台灣在這場戰爭中的想像。

    此外,由蘇俄到蘇聯,列寧、史達林又將中國的革命與第三國際共產運動形成一個非偶然的牽連。順著這條線索,可以這麼說,如果將中國與台灣的近代史放在俄國史的架構下去觀察,可以發現另外一種訴說著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近代史故事的風格。

    今天的台灣,已經民主轉型,似乎和苦難的中國近代史漸行漸遠。然而內部尚未走出蔣經國的陰影,外部也存在共產中國崛起後的壓力,可以說,思考俄羅斯史為何,依舊是台灣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搖擺在歐亞間的沙皇們——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5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01《人類文明的黎明和黃昏》

    克服多次的滅絕後,「人類」興起、擴散出去的「文明」是?

    作者: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2《亞歷山大的征服和神話》

    偉大皇帝的帝國為何一代就破滅?重新探討希臘中心的希臘化時代觀。

    作者:森古公俊(京帝大學教授)

    03《斯基泰和匈奴.游牧的文明》

    在駿馬奔馳的草原上──探索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騎馬遊牧民族的世界。

    作者: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

    04《通商國家迦太基》

    腓尼基人建立,卻在布匿戰爭被羅馬埋葬的海上帝國。

    作者: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

    05《地中海世界和羅馬帝國》

    從都市國家發展成大帝國,後因一神教的誕生而轉變的古代社會大劇。

    作者:本村凌二(早稻田大學特任教授)

    06《絲路與唐帝國》

    「唐」是漢民族的王朝嗎?粟特人的足跡和歐亞大陸中央的躍動。

    作者: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一瞬之間創造出大帝國,全新的世界真理。從穆罕默德到現代。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

    08《塞爾特的水脈》

    在被羅馬和基督教襲捲之前。「夢幻之民」的文化遺跡。

    作者: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

    09《義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漫步在威尼斯和阿瑪菲,在街上感受相融的「時間重疊」。

    作者: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

    10《蒙古帝國及其漫長後續》

    為人類史帶來開創性的大帝國解體後,中亞發生了甚麼事?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學教授)

    11《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繼承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堡的「長壽巨象」的多樣性。

    作者: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2《東南亞.多文明世界的發現》

    從吳哥窟開始,託付給巨大遺跡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觀。

    作者: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聘教授)

    13《印加和西班牙.帝國的交錯》

    在西班牙支配下維持命脈的「印加」。原住民和征服者的共生和反叛。

    作者: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

    14《近代歐洲的霸權》

    從國民國家誕生到歐盟。製造世界秩序的「歐洲」之全貌。

    作者: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教授)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在歐洲和亞洲間搖擺,廣大無邊的帝國和皇帝一族之,光與闇。

    作者:土肥恒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史上最初的股份公司,從誕生到消滅的兩百年。亞洲海域是世界中心。

    作者: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空前的繁榮,是放手殖民地美國而帶來的。從物品和女性看世界帝國的盛衰。

    作者: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滿洲人的光輝帝國。中國民族主義和西藏問題的起源。

    作者: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透過日韓戰後形成的滿洲人脈,朴正熙和岸信介。質問東北亞的現在。

    作者: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副教授)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從萊特兄弟到九一一。在「戰爭世紀」勝出之超級大國的一百年。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

    21《人類該何去何從?》

    環境與人口、海洋與人類、宗教與社會,以及非洲的現狀。多面向的論述。

    作者: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Ronald Toby(伊利諾大學教授)、福井憲彥、杉山正明、青柳正規、陣內秀信

    ※ 註:書名目前為原書直譯,出版時可能會做調整

    特別推薦

    本書審訂、導讀:趙竹成/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俄國史與民族問題專家

  •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作者:羽田正

    以亞洲海域為舞台而活躍的東印度公司,

    創造出17至18世紀世界整體的歷史。

    用「海洋跨國貿易」新視角,

    在「政治之海」和「經濟之海」的對照中思考近代的形成。

    一般歷史書主要講述的是王朝、帝國、文明等的興亡,本書可謂是相當特別的存在,把整個「世界」視為研究主體,企圖透過幾家東印度公司的興亡,描述整體世界在十七、十八世紀之間的變化。

    呈現出台灣、新馬、港澳、印度所在的亞洲海域,並不是不是陸地帝國的邊陲,而是十七至十八世紀世界貿易的中心。

    書中充滿大量趣味盎然、也引發思考的海洋史視角,讀者隨著荷蘭、英國、法國等多家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從西北歐出發,來到西亞的經濟之海,再繞過麻六甲海峽駛入東亞的政治之海,一路充滿新奇故事,用「海洋亞洲」新視角看到全新的二百年跨歐亞整體史。

    ■極為大膽的史學嘗試!挑戰構築新的世界史像。

    不用王朝、帝國和文明,透過「公司」二百年興亡,再現跨歐亞二百年「整體世界」。

    就中文出版品而言,過去的相關研究多以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為單位進行,或是考察亞洲各國對於東印度公司的因應之策。而台灣則更多聚焦在荷蘭和福爾摩沙的史料鉤沉和史觀建構。然而本書的特色是把這些研究、史料統合起來,立基於一貫的視角進行考察,從而描繪出這二百年流動的世界歷史。羽田正強調,歷史研究需要以整體性的概念理解現代世界的建構。無論是日文,還是中文,亞洲的出版品中幾乎沒有同類型的書籍,這是本書最獨特的地方。

    本書試圖描述十七到十八世紀的世界史,而在其中擔任世界舞台引導者的正是「東印度公司」。這間公司在世界海上交通與商品流通一體化的背景下創立。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於一六○一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則成立於一六○二年。其他包括法國、丹麥、瑞典、奥地利等西北歐各國,也在不久之後成立了相同性質的公司。

    這些公司都成立於十七世紀,在世界展開一體化的同時登場,並加速這股潮流,最後隨著在世界一體化的完成(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失去存在的意義,因而消失在世界的舞台上。

    ■跳出國族,台灣、新馬、港澳、印度——

    亞洲海域不是陸地帝國邊陲,而是17至18世紀的世界中心。

    「亞洲海域」以地理位置來說,指的是包含印度洋、南中國海、東中國海在內的海域及其沿岸。印度洋以印度次大陸為界,又可以分為西側的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與東側的孟加拉灣。作者認為,亞洲在東印度公司的時代,可以說首度成為一個整體。然而,這僅僅是當時的「歐洲」人與生於後世的我們的看法。對於當時的「亞洲」人而言,並不曾想過大家都是亞洲人,與歐洲人屬於不同的群體。

    本書使用「亞洲海域」的地理概念,從而用貿易把西北歐、伊朗、印度、東南亞、中國、台灣、日本這些在空間和時間上大跨距的歷史及不同王權整合在一起。

    亞洲海域在本書中所描述的時代,處於世界商品流通的中心地位。亞洲海域就像一座寶山,充滿了香料、綿織品、絹織品、陶磁器等西歐人想要取得的商品。為了取得這些商品,只依靠歐洲生產的商品和貴金屬是不夠的,因此西班牙人運來新大陸的白銀,葡萄牙人則必須調度日本白銀,他們不是來亞洲海域販售歐洲生產的商品,而是被亞洲的商品吸引過來。

    正如同現在世界的金融活動以紐約的股匯市為中心一樣,在當時亞洲海域的交易行為,對世界整體的商品流通帶來極大的影響。更極端地說,亞洲海域才是當時世界的中心。

    ■當跨國股份公司遇到東亞「政治之海」

    印度洋海域和東南亞一帶可以說是「經濟之海」。歐洲的東印度公司把勢力拓展到東南亞到西亞、把自己的理論和商業習慣加諸當地時,沒有遭受到過多的抵抗,其貿易事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地開展,與此地王權開放而且同意「自由貿易」的態度有極大的關係。

    然而,東亞史的脈絡卻理所當然地認為,陸上政權(國家)應該規範、管理海上貿易。無論是明政權、清政權,還是日本德川政權都是如此。這顯示出統治印度洋海域與東亞海域的政權在性格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各國東印度公司從印度洋這片「經濟之海」往東挺進時,則遇到陸上政權企圖管理、支配的「政治之海」。

    也就是說,至少直到十八世紀末為止,歐洲東印度公司都不是東亞海域的主導者。中國、日本政權、華商以及船員,才是推動這片海域歷史的主角。

    對中國來說,東印度公司是帶來鴉片、挑起戰爭的無良公司;在日本,東印度公司則是以引進歐洲進步文化、順從親切的貿易商人形象,得到正面的評價。但無論差異多麼巨大,東印度公司的本質就是,發行股份、聚集大量資本、由王權乃至政府認可貿易獨佔的商業資本家。

    ■一次擺脫兩種陳舊史觀(「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

    用「海洋亞洲」新視角看到全新的自我。

    我們要改變一種根深柢固的歷史認知,那就是一開始,歐洲文化並不先進。至少直到十八世紀末為止,世界都沒有任何一個地區的文化,對其他地區的文化佔有壓倒性優勢。十六、十七世紀的西北歐地區也經常對亞洲懷有憧憬,並汲取其文化。

    本書反覆強調,被視為進步的「近代歐洲」,絕非地理上的歐洲與其居民獨力創造出來的產物。東印度公司運來的亞洲物產與美洲的白銀,為歐洲帶來富足。歐洲以亞洲出色的產品為目標展開技術革新,從而出現了影響人類進程的工業革命。西北歐的人,從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人類與社會,獲取難以估量的新知,並且活用這些知識,重新檢視自己的政治機構與社會制度,對其展開革新。他們找出了超越基督宗教範疇的全新世界觀與自我認知,為科學技術及學術帶來飛躍性的發展。

    由此可知,如果沒有歐洲以外的地區,近代歐洲就絕無可能誕生。近代歐洲是人們在世界一體化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是全世界的產物。不用說,東印度公司對於這個近代歐洲的誕生起了極大的作用。

    當「東印度公司的時代」邁向終點時,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世界引進了「近代」的概念,並隨著「近代」理論,而展開翻天覆地的變化。

    ■充滿大量趣味盎然、也引發思考的海洋史逸聞

    本書所呈現的海洋貿易世界,與從陸地政權出發而看到的圖像大不相同,充滿了許多戲劇性的小插曲和逸聞。

    ◎女人去印度會停經嗎?

    十七世紀中葉之後的法國知識分子,對於東方的物產、食物、科技等知識幾乎一無所知,以至於問出了「我聽說歐洲女性去到東印度之後,過了一、二年就會停經,這是真的嗎?」或是「我聽說如果把歐洲的狗帶到東印度,過了二、三年就不會吠叫了,這是真的嗎?」之類的問題。

    ◎歐洲船員不會捕魚

    日本商人和船員好奇地發現,歐洲人在長達幾個月的遠航途中,即便遇到缺乏食物,食物腐爛,也不會去海中捕魚,烹飪出新鮮美食。

    ◎多國籍員工的企業

    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只雇用出身於荷蘭共和國者,外國人的雇用率也非常高。十七世紀中葉左右,約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士兵和百分之三十五的船員是外國人。到了一七七○年,士兵和船員的外國人比例,更是分別高達百分之八十及百分之五十以上。

    ◎私生子問題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經把一百多萬人從歐洲運往亞洲,把三、四十萬人從亞洲帶到歐洲。而因為自由貿易和人員流動,在亞洲各地商館裡也出現很多異國婚姻及混血兒私生子。德川政府規定,日本女子和滯留在長崎的荷蘭人、華人所生的子女,不可以被帶到國外出航而只能留在日本,即在日本生下的混血兒是日本人。然而這些混血兒的社會地位是不同的。荷蘭人的地位低於華人,所以荷蘭混血小孩容易遭到嚴重歧視。

    ◎耶魯大學和東印度公司

    耶魯大學的前身名為「大學學院」,為了紀念在十八世紀初,捐助大筆金額的伊利胡.耶魯(Elihu Yale)才改名為「耶魯學院」。耶魯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原來是十七世紀後半,任職於英國東印度公司重要據點馬德拉斯的總督。耶魯在擔任總督之前,就已經與葡萄牙的猶太教徒合作染指鑽石貿易,而這位夥伴死後,其遺孀成為耶魯的情婦,兩人之間甚至產下一子。

    ◎亞當.斯密對東印度公司的批評

    古典派經濟學始祖亞當.斯密在他的知名著作《國富論》中,對東印度公司的被國家認可的壟斷特權,加以批判,主張自由放任主義的市場經濟。這種觀點成為主流。《國富論》出版後不到十年,東印度公司的組織與經營方法就遭到根本性的修改。

    ====================

    ■ 為台灣量身訂製的海洋視角世界史框架!

    台灣,是否要跳出「荷治台灣」的想像,把自身放在更寬廣的世界史參照系?

    本書審定者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海洋史研究專家)認為:

    台灣很多人都可以把荷蘭東印度公司、熱蘭遮城、淡水紅毛城……等等與東印度公司連結的對象朗朗上口,甚至於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總部雅加達或者歐洲母公司所在地的阿姆斯特丹也不算陌生,可是對這些公司在亞洲境內其他地方的活動概況、對當地以及整個亞洲或世界的歷史動向產生怎樣的衝擊,或者怎樣的影響,大體上除了少數幾位研究者之外,普遍欠缺瞭解。

    也就是說,台灣不能侷限在「荷蘭時代的台灣」,而是「十六世紀的台灣、荷蘭與世界」。台灣的視野可以超越福爾摩沙,思考在更大跨距的亞洲海域歷史流動中的角色。

    本書另外一個啟示是:

    歷史的主體是誰?歷史的內在動能又在哪裡?從來不應該被既定史觀所綁架。本書把不被視為是歷史主體的東印度公司,當作歷史主體,這既是巨大的史學挑戰,也是重要的共同體想像。

  • 孫應時的學宦生涯

    作者:黃寬重

    在宋代道學與政治糾葛變化最激越的孝宗、光宗、寧宗三朝,中下階層官員孫應時(1154-1206)躬逢學術蓬勃發展而成為道學追隨者,日後又因道學領袖捲入朝廷政治鬥爭而遭受波及,身陷慶元黨禁陰霾。本書藉由譜寫孫應時的生命故事,描繪南宋中期道學追隨者如何利用自身宦歷政務經驗與人際關係等社會資本,因應政治變局。旨在探討人際資本在宋代中低階層士人宦途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政治權勢與人際情誼如何在政局變動中交互影響。孫應時及其師友的生涯起落,也體現出政局激越動盪下,道學追隨者在為學與從政之間權衡取捨所承受的壓力與相應抉擇,並呈現出朱、陸學術競合與道學群體社會網絡多樣而複雜的面貌。

  • 猶太人

    作者:[英]西蒙·沙瑪(Simon Schama)

    歷史的至暗處,有光

    這是個獨一無二的故事,屬於個人,屬於民族,屬於全世界

    猶太人建立牢不可破的民族團結感,是一個沒有敵人能摧毀的無形神廟,是世界上最堅固的神廟。

    沒有猶太人的故事,歷史就不完整;猶太人的歷史,就是世界史;只有了解猶太人的歷史,才能了解人類的文明

    BBC名主持人西蒙‧夏瑪耗時40年,生涯顛峰之作,書寫猶太人的歷史,完全翻轉世界歷史

    ‧廣博深邃、精雕細琢的史詩。──《出版人週刊》

    ‧深入挖掘主題,從更廣闊的角度審視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跨越歷史的關係。──《洛杉磯時報》

    探詢耶路撒冷爭議的最源頭

    一窺無國、無家的猶太人,如何在帝國與強勢文化的圍攻下,保有自己的價值

    西方權威主導的歷史,是基督徒的歷史,是想像的歷史。當訴說的角度與材料被宗教、政治力量左右;當人們聽見的聲音、閱讀的史書全被強權論述掌控,歷史便裂開大口,有了空缺。

    猶太人的歷史就是缺口的歷史,屬於個人、民族,也屬於全世界。三千年來,他們依附在各帝國之下,尷尬而窘迫的生存情況,對比、凸顯出西方主流敘事和本位的荒謬,也劃開被埋藏已久,以宗教為名行罪孽之實的歷史共業。

    在主流書籍裡,猶太人只有掌握金權、受迫害的那一面,但實際上他們在這世界上的角色比我們想像得都要深沉、重要。

    猶太人是歐洲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金礦脈

    猶太人在基督徒的歐洲歷史上,以受「保護」之名支撐皇室經濟的特殊階層,長期為貴族階層提供經濟貿易服務,也因此成了局勢動盪不安、戰爭亟需金援時被隨意抄家的對象。而他們經商的手腕之高,甚至曾有商人被沒收的財產需花費五年才能點清,且其資產光是不動產就「足可抵全國一年的稅收」。

    若沒有猶太人,歐洲的戰爭、擴張版圖,也許會與今日大不相同。

    猶太人是連結基督徒、穆斯林與波斯、羅馬帝國的親善大使

    猶太人無國、無家的背景,使得他們必須跨越各國界,在各種文化間遊走。這影響了古希臘、羅馬、近東的文化交流史。在耶路撒冷、埃及、西班牙等地,都有猶太人文化長期與基督教、伊斯蘭、阿拉伯文化融合的痕跡。許多現今歐洲古教堂的,在更古早以前是猶太人的聖殿,祭壇上放置的蠟燭,則是他們流浪時帶不走的資產。在被人們視為尋常且全面基督化的景象中,始終藏有猶太文化的痕跡。

    猶太人是權威之下始終得以保有獨立文化的民族

    自從亡國後,猶太人面臨波斯、羅馬、埃及、基督徒歐洲的強權文化夾擊,數度被驅趕、被屠殺,但卻始終沒有被消滅。這讓人們不禁好奇:他們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才能在無依無靠的情況下堅持這麼久呢?

    我們可以說猶太人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有他們獨特的宗教,有他們堅守的儀式,但誰沒有這些?猶太人擁有的是更為形而上,更為精神性的價值,是對自身民族命運的信心,和對其本質的驕傲,而這種力量能讓他們在顛沛流離中存活,甚至在1948年強勢宣布復國,奪回應許之地。

    猶太人的身分和定位不只在歷史上,就連在現今國際情勢上也總是成為注目的焦點,雖無國無家,以他們為原點的紛爭和討論卻從未止息。

    藉由《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一書,西蒙‧夏瑪探尋猶太人的歷史,翻轉了一般大眾對猶太人的認知,就如同在西方史論述中找到一個破口,切開大國文明之下掩藏的一脈特殊過去。

  • 罗马:一座城市的兴衰史

    作者:[英]克里斯托弗·希伯特

    在两千余年的时间里,罗马一直是整个西方社会、宗教与文化的中心。神话建城到帝国覆灭、从基督教立国到文艺复兴、从文艺复兴到意大利统一,这座城市里演绎了无数精彩的政治、军事故事,缔造了辉 煌的文学、美术、音乐杰作,涌现出一大批英杰奇才。罗马的故事,是人类历史的灿烂篇章。克里斯托弗•希伯特用优美的文笔、犀利的观察、风趣的语调,将罗马城三千年的岁月娓娓道来。

    ★摆进罗马国家博物馆的城市史书

    ★38万字细述罗马三千年的荣光与阴暗

    ★123幅高清图片,定格历史瞬间

    【媒体推荐】

    希伯特讲述的故事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但它充斥着残忍、腐败、贪婪和道德的退化。这座城市建立伊始,便是兄弟间的自相残杀,它存活过一个又一个世纪,不断被掠夺、被征服、被占领。但另一方面,人性与艺术在历史中交织在一起。希伯特完美地呈现了这种高度成就与卑劣堕落的同生共存。——《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 斯科尔茨内回忆录

    作者:[奥] 奥托·斯科尔茨内

    奥托·斯科尔兹内是二战中非常著名的德国特种部队指挥官,指挥并参加过营救墨索里尼、抓捕匈牙利摄政王、铁拳行动、米老鼠行动、格里芬计划等诸多二战重要事件。在这本自己的回忆录中,他如实地将其指挥的最著名的行动一一记述,展现在人们面前。全书从作者的童年讲起,依次叙述了他的学校生 活、参军、战争中的德国和意大利、进军莫斯科、加入特种部队、解救墨索里尼、监狱生涯等。本书不仅展现了著名的德国特种部队的发展史,而且对二战期间德国、意大利、美国的关系及细节均有记述,兼具历史性和可读性。

  • 杰斐逊传

    作者:(美) 约瑟夫·J.埃利斯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美国第三任总统,美国精神的立法人。《独立宣言》中,他写下了美国革命最响亮的几个字:人人生而平等。杰斐逊代表了很多美国人世世代代解读、宣扬的美国理想——天赋人权、个人自由、最小政府、古典自由主义,乃至美国的民主文化和美国梦。在众位美国国父中,杰斐逊是与众不同的理想主义者,他近乎天真的理念既定义了美国,却也为美国带来了种种争议或灾难。

    “托马斯•杰斐逊还活着”——这是约翰•亚当斯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作者埃利斯认为,时至今日,杰斐逊的精神依然活着。杰斐逊曾被富兰克林•罗斯福誉为“自由的使徒”,是美国对抗法西斯暴政的精神指引;冷战期间,美国用来对抗苏联的意识形态武器,也可以上溯到杰斐逊那里。

    与此同时,很多美国人认为杰斐逊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作为一名政客他过分天真、心口不一、玩弄权术。他倡导平等自由,却纵容奴隶制,终其一生都是个奢侈无度的奴隶主;把联邦党人的建设性举措诬为君主制的复辟,并在担任总统后大举清算联邦党人……人们绝不缺少仇恨杰斐逊的理由。

    这就是人们眼中的杰斐逊,一半是圣人、一半是野兽。他是美国的斯芬克斯。《杰斐逊传》选取杰斐逊一生中的五个关键时段,深入杰斐逊神秘、难解的内心,并且透过杰斐逊美国革命遗产和国家精神内在的多样与紧张。

  • 酌中志

    作者:[明]刘若愚 著 / 冯宝琳 点校

    《酌中志》二十四卷,详细地记述了由明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以自己在宫内多年所耳闻目睹的有关皇帝,后妃及内侍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从及饮食,服饰等等,全都分别予以记载下来。

  • 德意志皇帝史

    作者:(德) 威廉·吉塞布莱希特

    《德意志皇帝史》是吉塞布莱希特集40年功力,采考上百种原始资料、写作而成的巨著。本书叙述了从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9世纪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历史。书中用通俗的情调和艺术的笔法,将千年德意志的悲欢离合展现在人们面前。从书中文字可以看出,吉塞布莱希特是个极富天才的讲故事者,如果读者捧起该书,就绝对不忍释卷。吉塞布莱希特在第一卷中,主要叙述了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0世纪末的历史,讲述了在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民族的悲惨境地、民族大迁徙时期德意志民族的崛起,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歌颂了德意志民族崇尚自由、渴望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心声。

  • 长崎

    作者:[美]苏珊·索萨德

    1945年8月9日上午11时,长崎市的人们像往常一样,晾衣服,读报纸,和邻居东拉西扯。

    邮递员谷口稜晔骑着自行车穿过山丘,今天他要送几十封邮件;

    电车司机和田浩一回到了电车始发站,和同事们讨论着早上的电车事故;

    工厂工人长野悦子、堂尾峰子已经工作了一上午,正在期待着午饭时间;

    还是学生的吉田胜次和朋友们想要逃课去学游泳,此刻正聚在井边打水喝。

    两分钟后,强光闪现,烟云翻腾,瞬时的灼热将长崎化为人间地狱……

  • DK武器大百科:一部兵器与装甲的视觉史

    作者:[英] 理查德·霍姆斯(Richard Holmes)

    《DK武器大百科:一部兵器与装甲的视觉史》是由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协力完成的百科著作,首度集中呈现了来自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的一千多张珍贵的大幅精彩图片。从旧石器时代的燧石片,到古代世界的刀剑投枪,到中世纪的盾矛弩箭,到近代世界的火绳枪燧发枪,到变革世界的滑膛枪来复枪,到现代世界的自动突击步枪;从古代世界的士兵铠甲护具,到现代世界的防弹头盔,这些在战争、自卫、执法、狩猎中运用的武器所体现出的独具匠心和创造性,无不令人感到惊叹和震撼。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专业的论述以及严谨的态度,穿越世纪的旅程,探索了各个时代武器的形式与功能,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那个时代,并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的。同时也深度再现了全球武器和护具发展演变历程中的创新设计、繁杂种类、致命功能、残酷历史,以及驾驭这些武器驰骋沙场的士兵们的传奇,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兵器与装甲的图文大百科。

  • Enlightenment Now

    作者:Steven Pinker

    The follow-up to Pinker’s groundbreaking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presents the big picture of human progress: people are living longer, healthier, freer, and happier lives, and while our problems are formidable, the solutions lie in the Enlightenment ideal of using reason and science.

    Is the world really falling apart? Is the ideal of progress obsolete? In this elegant assessment of the human condition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cognitive scientist and public intellectual Steven Pinker urges us to step back from the gory headlines and prophecies of doom, which play to our psychological biases. Instead, follow the data: In seventy-five jaw-dropping graphs, Pinker shows that life, health, prosperity, safety, peace, knowledge, and happiness are on the rise, not just in the West, but worldwide. This progress is not the result of some cosmic force. It is a gift of the Enlightenment: the conviction that reason and science can enhance human flourishing.

    Far from being a naïve hope, the Enlightenment, we now know, has worked. But more than ever, it needs a vigorous defense. The Enlightenment project swims against currents of human nature–tribalism, authoritarianism, demonization, magical thinking–which demagogues are all too willing to exploit. Many commentators, committed to political, religious, or romantic ideologies, fight a rearguard action against it. The result is a corrosive fatalism and a willingness to wreck the precious institutions of liberal democracy and global cooperation.

    With intellectual depth and literary flair, Enlightenment Now makes the case for reason, science, and humanism: the ideals we need to confront our problems and continue our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