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历史

  • 江户时代

    作者:[日] 北岛正元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封建制度的最后一个时代,是为当今日本留下很多遗产的时代,是日本文化全面走向成熟的时代。

    17世纪,逐渐站稳脚跟的德川氏无需再以宽容基督教传教来换取与西方的贸易,当幕府军疯狂虐杀基督教徒时,教徒们秉持着“若抵抗,便无法沐浴在殉教的荣光中”的信念,任由他人斩杀。与此同时,农民、僧侣形成强大的势力团体,他们不惧怕官吏的屠刀,动辄越级上诉、发起暴动,怒斥拦路的官吏:“汝等岂非百姓所养耶。”随着城市的发展,有钱的町人开始挺直腰板,敢于奚落贫穷落魄却又不肯低头的武士,笑骂他们活像插着两根扦子的豆腐……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风起云涌的历史。翻开它时,是芸芸众生之像。合上它时,是天地悠悠之感。

  • 北方的观念

    作者:[英] 彼得·戴维森(Peter Davidson)

    彼得•戴维森《北方的观念》将“北方”的地理特征、历史记忆、文化内涵与人们关于北方的想象巧妙地融为一体,进行了细致、生动而又意味深长的描述。

    在指南针的指引下,人们总是情不自禁被北方吸引,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北方”。在这部涵盖面极广、引人入胜文化史作品中,彼得•戴维森跨越了不同的时空,围绕北方的偏远、荒芜和静谧展开沉思,逐一呈现了有关北方的不同观念。在他笔下,北方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目的地,而是人人向往之地,真实、绝对且质朴,却也永远遥不可及。

  • 美国独立战争军服、武器图解百科

    作者:[英]迪格比·史密斯 / [美]凯文·F·基利

    指文图书正版引进的世界军服图解百科系列,聚焦于历史上数个重要的时期,如罗马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19世纪中的重大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以精美的图文,介绍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国家和民族的军服、兵器、战术。该系列不仅是难得的军服目录,也是展现各个时期内政治、军事和社会背景的壮丽画卷。

    《美国独立战争军服、武器图解百科1775—1783》着眼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当时的美国各方势力十分复杂,国内分为反英叛军和亲英分子,正规军和地方民兵部队以及南北两派,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一场内战。而国外参与战争的其他军队构成也同样复杂。德意志雇佣军代表英国作战,法国、西班牙、荷兰以及德意志官方部队支持美国,北美印第安人和许多非裔奴隶则同时为双方战斗。这是一场*方位的战争,其制服展现出那个时代的艰苦和多样性。这本书*次生动地概述了交战各方应该穿着的样式、实际样貌、如何武装以及随身携带的物品。此外还有关于海战的章节,内容涉及英国、法国和美国海军的舰只、海员、海军陆战队以及指挥官。

    本书有超过600张细节丰富的制服、器械和装备的彩绘,展现了重要战役的过程。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氛围,令读者身临其境。知名军事历史学家迪格比·史密斯和凯文·F. 基利通力合作,介绍了在这个创造历史的年代里,战争各方的组织结构、战术特点和官兵体验。

  •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

    作者:[日] 玉木俊明

    大英帝国因为借钱而兴盛?

    “保持中立”等于“反对战争”吗?

    维京海盗的掠夺其实也是一种贸易?

    印刷术影响了我们今天的商业规则?

    本书讲述了“不为人知”的世界史,以小见大,从微观的切入点看宏观的历史,为我们带来看待世界史的全新角度。与历史知识的简单堆砌不同,让我们在表象背后,把握人类文明的脉搏。

  • 中央帝国

    作者:(英) 乔治·N.赖特 (George N. Wright)

    在19世纪的欧美人眼中,名为“清”的“中央帝国”是世界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有识之士渴望了解泱泱中华的古老文明、礼仪风范、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揭开这个东方大国的神秘面纱,而这本书正是以世界人之眼看中国的历史巨著,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观看角度”与科学记录 。

    本书围绕英国建筑家、绘画大师托马斯•阿洛姆描绘的近150幅大清帝国版画,从中央帝国的自然景观、人文建筑、社会风俗多角度展示了这个东方大国的风情全貌。在阿洛姆的笔下,万里长城、雷峰塔、香港、澳门,京城街景、街头猫贩、临清杂耍、京剧表演、观象灵台……一幅幅细腻生动的画作勾勒出晚清社会朝野的市井浮世绘,像一幅辽阔的中华帝国全景图徐徐展现在眼前。英国作家乔治•N.赖特撰文解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文化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本书内容详实,内含丰富的历史细节,出版后在欧洲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了英国乃至欧洲有名的插图本中国历史教科书。

  • 库尔斯克会战

    作者:(美) 戴维·M.格兰茨 / (美) 乔纳森·M. 豪斯

    库尔斯克会战意味着闪击战在战略和战役层面的穷途末路。在这场战争中,德国的进攻*次被制止在战术纵深或浅近战役纵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场意外,终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们军队过去取得的战略成功,有赖于成功实现深远纵深的战役突破,并从军事和心理两方面使其敌人陷入瘫痪。库尔斯克会战证明,德国以高速歼击机的护航为掩护,大规模集中使用装甲兵的战法,已经不能再像1941年和1942年那样肆无忌惮地突入苏联的后方。

    我们现在能够为这场会战脱掉神话的外衣,还原当时实际发生过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这就是本书的目的——戴维·格兰茨

    很少有哪场战役或会战像库尔斯克会战这样,如此紧密地与“坦克”联系起来,后人了解这段史实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德国坦克排成楔形队列,驶过片片金黄的麦浪;浮现的是苏联坦克旅发起集群冲击,成群越过铁路路堤;浮现的是德国“虎”式坦克厚重的装甲,弹飞苏联坦克和反坦克炮的穿甲弹;浮现的是苏联的条条堑壕,片片筑垒,层峦叠嶂,无穷无尽。很难说是坦克赋予了库尔斯克会战话题性,还是库尔斯克会战令坦克之间的搏斗更加引人瞩目。

    库尔斯克会战的坦克碰撞擦除两个耀眼的火花,普罗霍罗夫卡的神话在军迷中早已是家喻户晓,波内里的激战今年来也渐为人知,然而,在时间和诸多严谨或不那么严谨的各种读物的掩盖下,包括这两场坦克战在内的整段历史反而愈发缥缈。今天,新出现的苏联资料和德国资料,使得戴维·格兰茨有机会重新评价库尔斯克会战的方方面面,这部《库尔斯克会战》综合采用现存于新解密的苏联档案材料和准档案材料中关于这场会战的大量细节,为已经载入史册的细节又增添了新内容,可能有助于回答一些广大军迷关心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参加过这场激烈会战的德国将军们撰写回忆录时,主要致力于评价德国这场非常失败中的政治责任和军事责任,苏联的将军们则认为这场会战是苏联势不可挡的胜利征程的组成部分。那么,希特勒真的应该为“堡垒”行动的失败“背锅”吗?如果其他人也应当为此负责,那么又包括那些人呢?对苏联红军来说,库尔斯克会战防御阶段的胜利意味着什么,两场反攻战役又怎样丰富了苏联战役学说呢?

    2.长期以来,部分西方著作采用德国人关于这场会战的定义和基本框架,认为它只发生在1943年7月5日至23日,这样也就忽略了苏联制订的基本框架,即认为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御交战,是长达两个月之久的苏联库尔斯克战略性进攻战役的合理组成部分。那么,这场战略性进攻战役结果如何,苏联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开始设想?

    3.部分参战的德国将领断言,如果库尔斯克会战按原计划在 5 月实施,就可能以德国的胜利告终,这是真的吗?如若不然,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呢?

    4.过去的著作常常认为,库尔斯克会战主要是一场坦克战,发生在普罗霍罗夫卡的坦克交战是历史上*大规模的坦克战,也决定了德国的战争命运。历史学家不断夸大普罗霍罗夫卡交战的规模和重要性,这似乎不难理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究竟是怎样一番图景呢?

    希望读者读完这部《库尔斯克会战》后,能就上述问题有新的认识。

  • 外邦圖

    作者:[日]小林茂

    要成為「帝國」還是「殖民地」?

    日本--對國家命運的選擇。

    ◎什麼是「外邦圖」?

    「外邦圖」指的是日本從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間,在亞洲太平洋地區所製作的地圖。當時的近代日本正面臨抉擇:未來是要躋身在海外擁有殖民地的「帝國」之列,還是成為被殖民的對象?日後日本就以製作外邦圖為起點,開始邁向歐美的「帝國」型國家之路。對當時的日本而言,戰爭可說是無可避免的課題,只能積極製作本國之外的外邦地圖,做為面對戰爭的準備。

    ◎「外邦圖」的作用是什麼?

    在海外未知的土地戰鬥時如果沒有可靠的地圖,不僅找不到攻擊目標,也看不見盟友的所在,甚至,可能輕則白費工夫,重則全軍覆沒;此外,若成為帝國的日本希望在戰爭中獲得的殖民地施行近代化的行政管理,就需要地圖輔助。換句話說,戰爭與殖民地統治都需要地圖,日本也因此成立製作地圖的機構,製作各式各樣的地圖。

    ◎「外邦圖」為什麼消失?

    首先,戰場或可能成為戰場的區域的地圖屬於軍事情報,必須嚴加管理,並對外部人員保密。此外從測量到印刷為止的製作過程,也一直都被視為機密。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累積的地圖與航照圖因為保密的關係被大量銷毀,使得外邦圖變得更加神秘。另一方面,海外殖民地的地圖,尤其是初期的地圖也因為失去管轄單位,而幾乎成為被遺忘的存在。

    然而,雖然整理留存下來的外邦圖的工作持續在進行,但仍因為數量龐大,所以進度非常緩慢,直到二○○○年才加快整理速度,這一段被塵封的戰爭、殖民往事,才又系統性的回歸到眾人面前。

    ◎「外邦圖」,也包括台灣?

    本書中除中國、韓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也提到台灣的「外邦圖」;其中提到的不只是甲午戰爭前後台灣戰略用地型圖的測量過程,也談到甲午戰後日本如何重新丈量台灣土地,整理稅負,是日台史中比較少提及的一個環節。

    然而,「外邦圖」反映出來的,不僅只是日本的帝國藍圖,也是日本在對自己的命運做出選擇時,無可避免的殫精竭慮與代價。透過本書,我們不但可以看見日本如何走向帝國之路,以及面對可預見必將來臨的戰爭時如何進行備戰,也能夠從一個過去難以著手的角度重新省視近代日本參與的幾個重要戰爭,以及帝國日本如何做好統治殖民地的準備。除了呈現出日本發展與進入戰爭時期的進程外,也可說是從不同於過去的角度,呈現日本與亞洲太平洋在這段時期的關係。

    ★《地理課沒教的事》系列暢銷書作家 廖振順 專業導讀

  • 起源

    作者:[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

    人类的终极追问中,起源总是一个避不开的问题。

    世界上有100多种起源故事,几乎所有的人类文化和宗教传统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圣经·创世记》上说万事万物是上帝创造的,中国的传世神话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古希腊神话中原始宇宙起始于大地女神盖亚等最早的神灵,印度神话里说众生之父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古埃及的起源故事开始于原始海洋神努恩,等等。

    这些起源故事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为当时的人们寻找一种对世界的整体性的解释。

    与古代不同的是,今天的人们不再求助于传世神话,对世界提出整体性的解释,是科学家们在做的事,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都为我们认知世界做出了颠覆性的贡献,但是我们至今没有一个基于现代科学的、长时段的、完整的现代版起源故事。

    《起源:万物大历史》就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人类积累的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历史学等等的集体知识的基础上,为全球70亿人,重新编织现代的科学起源故事。

    《起源:万物大历史》回归哲学-科学的传统,融通各个学科的新知识,讲述从宇宙大爆炸到地球形成、从生命起源到人类未来的138亿年的万物历史,不仅浓缩呈现了近百年来现代科学的成果,也开创性地提出宇宙开端、恒星诞生、恒星死亡生成新元素、太阳系形成、地球出现生命、智人问世、农耕时代、人类世来临等8个关键节点,以及“集体知识”“金凤花条件”“复杂性理论”“能量”“信息”“时间”等6个重要概念,更有人类历史是由集体知识推动的、宇宙的故事就是关于能量的故事、信息让我们面对复杂性并顺应能量的洪流跨越下一个节点等诸多创见。

    追问起源大问题的永远是少数智者,但《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写给大多数人看的,本书为全世界的读者编织了一个共同的宇宙演化而来的科学故事,虽然简洁,但对我们“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带来挑战。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奉为圭臬,但本书会让我们刷新认知,这句话应该改为:“万物是理解人类的尺度”。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平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 [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精装) [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美]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兹曼

    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 [美]欧阳泰

    30《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31《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美]托马斯·斯坎伦

    32《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 [美]塞西莉亚·海斯

    33《简明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美]威廉·麦克尼尔 主编

    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M.尼克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 [荷]弗雷德·斯皮尔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

    37《历史性的制式》[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罗多德的镜子》[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发去希腊》[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灯塔工的休息室》[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编辑推荐】

    追问起源,就是追问存在的意义。融合科学和历史,讲述宇宙大爆炸至今的起源故事。比尔·盖茨推荐:终身学习者一定会喜欢这部万物大历史

    1.一部不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是如何讲述的

    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视野之内也多是围绕人类讲述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特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影响至今。我们习惯了人类中心主义,却长久地忽视了人类史之外更长时段、更息息相关的宇宙、地球、生命的大历史。

    近100年的科学成果,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溯和书写更久远的万物起源故事。《起源:万物大历史》打破人类中心论,从138亿年前宇宙诞生讲起,涵括万事万物。宇宙大爆炸、恒星开始闪耀、恒星濒死后新元素的产生、太阳及太阳系的形成、地球上出现生命、微生物和大型生物、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等等一一呈现,从138亿年前“砰”的一声大爆炸开启到6500万年前又“砰”的一声小行星撞击地球,作者用了全书1/2的篇幅精彩演绎万物的来龙去脉,这是非常罕见的。大卫·克里斯蒂安融通科学与人文,汇集数十门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无数见解,用无边界的融通知识,编织了一幅贯通宇宙万物的演化全图。

    2.把所有新知识融合到一本书里,给我们一个关于世界的整体性的解释有多重要

    我们从我们祖先那里继承了对统一的、包罗万象的知识的强烈渴望。近100年来的科技进步,让我们对宇宙图景的探究和描绘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到1964年阿波罗8号飞船拍出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到基因的发现,再到登陆月球、发现引力波等等,科学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于宇宙和自身的认知。

    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答案。《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人类积累的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历史学等等的集体知识的基础上,为全球70亿人,重新编织一个基于现代科学的、长时段的、完整的现代版起源故事。这是第一部涵括全球万事万物的起源故事,它融通各个学科的最新知识,为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提供智慧的指引。

    3.大历史究竟是个什么历史

    大历史是关于你和我从何而来的故事,是关于我们周围的一切如何形成至今的故事。比尔·盖茨说:“大历史可以为我们理解自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历史提供框架。通常,在学校里,科学和历史是分开教授的——有专门的物理课,也有专门的讲述文明起源的课程——但是大历史打破了这一界限。每当我学到新知识,不论是生物学的、历史学的,还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我总是会努力将它放置在大历史的框架中。再也没有其他课程会对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大历史学派创始人、《极简人类史》《时间地图》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新作。立足现代科学讲述大历史,达到知识大融通,没有人比大卫·克里斯蒂安讲得更好。如今比尔·盖茨与大卫·克里斯蒂安共建的“大历史项目”课程已辐射全球数千所大学和中学,覆盖欧美、澳洲,以及香港、北京和上海等中国国际学校,让大学和中学教育发生着崭新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译者孙岳教授为国际大历史协会理事、首都师大外国语学院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大历史研究,是翻译本书的不二人选,译文优美,清晰、准确,流畅可读。

    4.这本书的精彩观点

    ○宇宙的本源是能量。物质由能量构成,它催生万物,催生原子、质子、中子,催生恒星和地球,并创造生命。人类的实践从本质上讲就是获取能量并利用它改变周围的环境,进而改变人类的进化。它支撑科技,发动战争,也催生文明。如今的化石燃料革命面临新的创新,能量的进步已然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能量引发变革,信息指引变革的方向。宇宙中的一切变化都是信息,它是宇宙、自然和生命构成及演变的奥秘。信息与能量一起在人类历次重大的文明进步中扮演主角。信息可以代代相传,使知识量猛增。人类会创造和分享越来越多的信息,并利用信息以求得更大更多的能流和资源。到了现代,新信息使人类拥有强大的科技能力,让我们有能力利用化石燃料,将世界联成一体。

    ○人类史始于集体知识,它让人类与众不同。人类能够集体学习,让知识在一代人内部或是几代人之间都可以传播和共享。这是人类的特质,是一种全新的、更快速的“适应”环境的方法。当其他物种通过缓慢、耐心、共享基因来适应时,我们通过共享思想来适应。集体知识就是人类所共有共享的全部知识,是我们智慧的基础。集体知识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创造的源泉,也是我们独自拥有历史的原因。今天人类的集体知识已经达到一个巅峰。

    ○复杂性理论:现代起源故事的核心观念,对我们人类而言至关重要。每当宇宙间出现新的现象、新的特征甚至新的物种之时,也就意味着复杂性的不断提升,它是万物进化的一大奥秘。本书中的起源故事便围绕伴随复杂性不断提升的八个节点展开。

    ○金凤花条件:是一种很罕见的特殊前提和环境,“恰好”(刚刚好)容许某种新式复杂性出现。弄清复杂事物究竟如何涌现,以及涌现需要什么样的金凤花条件,对理解人类和世界的本质可谓意义非凡。

    ○时间:关于时间尺度,大历史有一个绝妙的比喻,让我们重新认识时间:如果把130亿年比喻成13年,那么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13年前,最早的恒星和银河系出现在大约12年以前,太阳和太阳系的出现在4.5年以前,最早的生命有机体出现在4年前,恐龙大约在3个星期前灭绝,最早的智人在非洲进化大约在50分钟以前,最早的农业繁荣大约在5分钟以前,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城市出现在大约3分钟以前,主导世界的现代工业革命发生在大约6秒钟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大约2秒钟以前,人口到达70亿,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原子武器,人类登月,电子革命发生,互联网普及,等等,都只不过是最后1秒钟的事。

    5.他们在推荐——

    比尔·盖茨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粉丝,更是“大历史项目”的全力支持者,他第一时间阅读本书,多次在gatenotes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推荐,并亲自为中文版撰写序言《终身学习者一定会喜欢这部万物大历史》。

    本书获评2018年Goodreads最受读者欢迎“历史类”榜单第1名,全球30多个国家相继出版,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全球杰出教育家肯·罗宾逊爵士、《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世界历史协会主席梅里·威斯纳、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刘钝教授、清华大学科技史系吴国盛教授、北大哲学系刘华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社科院考古所许宏研究员、FT中文网专栏作家和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徐瑾等纷纷推荐。

    --------------------------

    【名人推荐】

    我一直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粉丝。懂得了人类从哪里来,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下一步要到哪里去。《起源:万物大历史》用最新的知识为你讲述万物的由来,让你对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处境有更深刻的领悟。

    ——微软创始人、盖茨基金会主席 比尔·盖茨(Bill Gates)

    《起源:万物大历史》是目前我们对宇宙、太阳系、海洋、山脉和矿物、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文化和成就的非凡结晶。它汇集了数十门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无数见解,每一页都有引人入胜的想法,每一页都充满了惊悚小说的能量。在当今时代,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更清晰、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样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问世,可谓恰逢其时。

    ——全球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 肯·罗宾逊爵士(Sir Ken Robinson)

    大卫·克里斯蒂安找到了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利用历史来整理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知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 卡洛·罗韦利(Carlo Rovelli)

    《起源:万物大历史》这部非凡之作将我们自以为是的人类放在宇宙中的适当位置,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的文化和知识,即克里斯蒂安所说的“集体知识”,对于理解当下世界和塑造它的未来至关重要。

    ——世界历史学会主席 梅里• 威斯纳–汉克斯(Merry Wiesner-Hanks)

    大卫·克里斯蒂安教授的这个起源故事讲得非常之好,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门现代科学的短期课程。这是宇宙的简史,也是一部优秀的大历史作品。

    ——《华尔街日报》

    这是我所知道的跨学科历史写作中的最好的一本,没有之一。如果今年你只读一本书,那一定是这本。

    ——《时代周刊》主编 CNN人气时评类节目主持人 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

    《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具有智慧和勇气的长时段科学。

    ——《自然》杂志(Nature)

    将宇宙的时间尺度缩小至十亿分之一,其肇始距今才13年8个月,生命之花出现在地球也就是3年零9个月,而人猿揖别不过发生在两天半以前。在这短短的时间段里,这个星球和人类社会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从碳、氢原子和生命孢子中演绎出语言、思想与智慧,最终化成一出人类从畏惧、征服自然直至开始领悟必须与之共存的多彩大剧,但是他们能够继续生活在无忧的伊甸园里的时间只剩下3秒钟了。《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当代科学的“创世记”,大历史的“警世恒言”,孙岳教授的译文准确流畅,值得推荐给每一位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读者。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刘钝

    《起源:万物大历史》综合宇宙史、生物史与人类进化史、人类文明史,汇成一幅宏伟壮丽的天人史诗,开阔了史家的眼界,开辟了科学与人文交汇的新疆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眼光还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哲学。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吴国盛

    从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人类中心论到万物共生论的序列,是教条弱化、视野拓展、自我解放、人性改良的进程,也是人类世中天人系统可持续生存的必由之路。起源和演化的故事讲了又讲,克里斯蒂安采用新理念,整合新数据,修订了旧版本,启发人们克服狭隘。如果不能走出困局,将来在地外文明者的大历史叙述中将无关痛痒地忽略人这个自负、好斗而且贪婪的物种。

    ——北京大学教授 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刘华杰

    《起源:万物大历史》出入于科学与历史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古代文明常用的叙述视角,只是内容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江晓原

    克里斯蒂安教授延续了他“大历史”的宏大叙事风格,从宇宙的最初时刻到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类世”的来临,八大历史节点娓娓道来,高屋建瓴,读来令人畅快淋漓。就当下与未来的问题向历史求解,是人类探索自然和自身奥秘的永恒主题。回观这一探索的历史,从神话传说到区域史,到世界史与全球史,再到穷极人类乃至生物圈起源的“大历史”,思想认知与文明演进同步。“大历史”的发想与探索实践,何尝不是始于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世的重要成果之一?克里斯蒂安教授贯通的史观史识及其一系列作品,相较于既往碎片化的研究,无疑具有无可替代的里程碑的意义。读此书,可以让我们少些自满和狂傲,有所忌惮有所敬畏,仰望星空而踏实前行……

    ——中国社科院考古学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队长 许宏

    宇宙学是名副其实的大历史,而大历史本质上就是起源,《起源》展示了与此有关的系统知识。宇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意外,更是复杂系统不断涌现的结果。向前看,就是为了向后看,谈宇宙起源,其实为了理解人类未来。人类的伟大,恰恰在于其能从渺小的地方起步,集体学习,不断进化;我们终将明白,人类不是地球的起点,也不是地球的终点。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徐瑾

    和比尔·盖茨一样,我也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粉丝”。在第一时间购得英文版后,我酣畅淋漓、欲罢不能地一周内读完《起源》。以区区300页的篇幅,本书完成了讲述138亿年宇宙史这一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大历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对世界史的把握少有人及,本书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在克里斯蒂安生花的妙笔下,从宇宙起源到人类未来,关乎全球命运的大问题第一次变得如此引人入胜。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主编 李钧鹏

    如今,万事万物都好像加快了节奏,以至我们会不时感觉正在慢慢逼近某种即将发生的大变故,所以说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具体做些什么在数千年的尺度上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自身以及整个生物圈都是如此。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正操控着整个生物圈的命运,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糟。

    ——本书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

  • 西西里史

    作者:(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John Julius Norwich)

    歌德说:“西西里是万物的关键。”西西里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是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踏脚石、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大门。它兼要塞、信息交换所和瞭望哨于一体。数千年来,西西里的战略位置吸引了各种文化、各个民族在这座岛屿上碰撞摩擦: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 西西里从属于所有这些势力,却未曾真正成为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的一部分。

    读懂西西里才能理解地中海世界的纷繁局势。从希腊的城邦到中世纪的多元文化贸易中心,从意大利统一运动到黑手党的崛起,诺里奇用他的灵巧与幽默,讲述出西西里漫长、忧伤但引人入胜的故事与历史。

  • 七河之地

    作者:桑吉夫.桑亞爾(Sanjeev Sanyal)

    作者在書裡一再強調,說這是一部獨特的印度地理史。這話基本上不錯,因為它從印度次大陸的形成講到眼下遍及全國的城鎮化建設,從喜馬拉雅山的高度測量講到保克海峽(Palk Straits)的長堤,內容涉及到了地理、歷史、民俗,以及幾乎所有的重要歷史人物、傳說中人物和神仙。這麼大一個題目僅用三百頁文字完成,並且做到了有條不紊引人入勝,如果沒有貫通一切的脈絡是很難做到的。那麼,這條主線是什麼呢?

    大家知道,但凡涉及印度歷史必定會提到西元前1500年的雅利安人入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印度文明被看成了入侵者征服土著的產物。我手頭這幾本有名的印度歷史書就都是這麼寫的,就連這些年倍受推崇的那套全球通史也不例外。

    然而,自上世紀二十年代起逐漸挖掘出來的規模宏大的印度河文明一直在挑戰這種理論,因為那些古城的年代比所謂的雅利安人入侵至少要早一千年,並且,在那些遺址上也沒有發現外族入侵的痕跡。不過,如果我沒弄錯的話,首先發難的並不是歷史學家,而是一個名叫蜜雪兒•達尼諾(Michel Danino)的年輕人。小夥子出生在法國,老家在摩洛哥,完成大學學業以後他選擇了在印度定居,開始翻譯、編輯和出版印度精神領袖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1872~1950)的著作,儘管在大學裡他學的是自然科學。

    1996年,蜜雪兒•達尼諾用英文寫了一本小冊子,« The Invasion that Never Was(從未發生過的入侵)»,指出史學界歷來就有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說法是子虛烏有。十年後,他又把這本書的內容加以擴充,用法文寫了一本四百多頁的專著, «l'Inde et l'Invasion de Nulle Part:le Dernier Repaire du Mythe Aryan(印度與無從談起的入侵:雅利安神話的最後巢穴)»。這兩本書好像都沒受到重視,於是達尼諾又寫了第三本 :«The Lost River:On the Trail of the Sarasvati(消失了的河流:尋蹤薩拉斯瓦蒂河»(2010年)。後來,這本書在普通讀者中引起了很大反響。我猜想,桑吉夫•桑亞爾之所以寫《七河之地》或多或少也是受了他這位朋友的影響。達尼諾的《消失了的河流》我只讀了一半,因為它學術性比較強,有很多細緻的考證,不知不覺就放下了。相對來說,《七河之地》更適合普通讀者,它更像是作者在某個沙龍裡跟什麼人臉紅脖子粗地辯論,也許出言不夠審慎,可是感情和氣勢卻很足。那麼,這種情緒又是從何而來呢?

    幾千年來,在印度這塊土地上,不但文化被看成是泊來品,就連居民也說不清來路。曾經有初到印度的人問我:「印度人,不黑也不白,他們算哪個人種?」事實上,絕大多數印度人對此會含糊其辭,因為說不清楚。「雜種」這個詞在漢語裡,大家都知道,是罵人的話。印度人是否有過自卑我不知道,但是,《七河之地》一書的作者所表現出來的自豪感,因哈拉帕文明的發現而產生的自豪感,的確如烈火般熾烈,就好比一個生來受人欺辱的窮孩子,忽然得悉自己原本是一個非常顯赫的古老家族的後裔,自身的血統不但純正而且十分高貴,他們的快樂和驕傲無疑會是爆發式的,如果不是這樣那倒奇怪了。哈拉帕文明,照目前普遍接受的說法,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元前3500至前3000年,也就是說,與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克里特島上的古文明差不多同時期,更比黃河流域的商文化要早一千年。同時,現代人類學基因分析也逐漸傾向於這樣一種看法,即印度人口的主體源自印度次大陸上的原始種群,而非「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由此得到的推論便是:印度文化的精髓,吠陀文化,完全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自己的精神創造。有人在印度走過一遭以後得出結論說,印度人是世界上最「自戀」的民族。我以為這些人很膚淺。印度文化的確有著驚人的凝聚力,但也只有古老的印度河文明才能夠解釋這種凝聚力。事實上,自中世紀起,包括殖民時期,但凡有些學養的外國人只要一踏上這片土地無不受到這個古老民族的吸引,他們熱烈地讚揚她的文化,有不少人甘願傾盡畢生精力去研究它。

  • 文革群眾運動的動員、分裂與滅亡

    作者:James D. Wright / 喬晞華

    James Wright,美國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榮譽退休教授,曾任該校社會和行為科學研究所主任,曾擔任美國著名學刊Social Science Research的主編長達36年,著有30多部論著,300多篇學術論文,是貧窮問題、無家可歸問題、婚姻問題、控槍問題專家。他的學術代表作包括:《國際百科全書社會和行為科學類》第1-26卷第2版(共23,185頁)主編。《槍口之下:槍械、犯罪和暴力》《社會問題:毒品》《帶槍且危險的》《惡中之惡:城市貧窮》《無址遊民》《契約婚姻》《環境的受害者》《在火線上:都市的少年、槍械和暴力》《失落的靈魂:現代美國社會的禮貌和道德》等。


    喬晞華,美國Tulane大學社會學博士,美國得克薩斯州司法部研究人員,研究領域:社會運動學、犯罪學、研究方法論、統計學。論著有:《文革的暴力、分期和定義》(英文)《既非一個文革,也非兩個文革》《西方社會學面面觀》《總統制造:留美博士眼中的美國大選》《傲慢與偏差:66個有趣的社會問題》《多棱鏡下:中國電影與時裝時尚》。


  • 王权派的革命

    作者:[美] 埃里克·纳尔逊 / Eric Nelson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美国革命是对英王暴政的反抗。而在这部发覆之作中,埃里克·纳尔逊却指出,“美国国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事实上将自己视为英国议会而非王权的反叛者,驱动他们的是这样一种观念——英国议会僭用了国王独有的专权。在1787年制定美国宪法时,正是上述这些“王权派”投身于论战中,主张将极大的专权赋予行政首脑。而他们所取得的战果是,美国宪法赋予其总统的权力要比此前一百年间任何一个英国国王所能行使的权力还要大。

  •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服、徽标、武器图解百科

    作者:[英]乔纳森·诺思

    丛书介绍:指文图书正版引进的世界军服图解百科系列,聚焦于历史上数个重要的时期,如罗马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19世纪中的重大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以精美的图文,介绍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国家和民族的军服、兵器、战术。该系列不仅是难得的军服目录,也是展现各个时期内政治、军事和社会背景的壮丽画卷。

    本书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服、徽标、武器图解百科: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德国、奥匈及其他协约国与同盟国》是一本给人带来良好视觉体验,同时也保证了专业性的军服百科指南。书内含有超过550幅有关一战时期英国、法国、沙俄、德国、奥匈帝国、美国、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塞尔维亚及蒙特内哥罗、罗马尼亚、希腊、日本、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加拿大、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亚非殖民地、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军官及士兵制服、装具、武器、徽标,以及作战地图的精美插图,还有150多张摄自当年,清晰真实且堪称时代烙印的战场实拍照片。本书从战前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出发,深入剖析这场战争在欧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对其中的重要战役作了精辟论述和总结,并具体分析介绍了参战军队的指挥结构、作战部署、战术应用、各国军队的参战动机,以及身处战斗前线的士兵的作战经历等精彩内容。

  • 民国的“失传”

    作者:沈洁

    本书以“印刷”“族群”“规训”为关键词,重新审视清末民初中国革命,讲述其另面的源起、脉络与纵深。从甲午到辛亥,清末知识人的持续激进化,废科举导致的身份位移,新式媒体混杂着国族、种族话题的鼓荡,在印刷工业的扶持下,思想汇流为思潮,推动制度改革、政治迁易。革命因思想、舆论汇聚而来,亦因之众声喧哗,矛盾丛集。而现代政治的确立,经历了一系列自我形构及对他者的规训,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民众的日常生活、社区历史记忆构成复杂的权力网络,其中的博弈、妥协与交融构成中国现代国家确立的曲折过程。

  • A Social History of Maoist China

    作者:Felix Wemheuer

    When the Chinese communists came to power in 1949, they promised to 'turn society upside down'. Efforts to build a communist society created hopes and dreams, coupled with fear and disillusionment. The Chinese people made great efforts towards moder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is period of transition, but they also experienced traumatic setbacks. Covering the period 1949 to 1976 and then tracing the legacy of the Mao era through the 1980s, Felix Wemheuer focuses on questions of class, gender, ethnicity, and the urban-rural divide in this new social history of Maoist China. He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 of a range of social groups under Communist rule - workers, peasants, local cadres, intellectuals, 'ethnic minorities', the old elites, men and women. To understand this tumultuous period, he argues, we must recognize the many complex challenges fac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But we must not lose sight of the human suffering and political terror that, for many now ageing quietly across China, remain the period's abiding memory.

  • 皇位之争:奥朗则布和他的时代Ⅰ(上下册)

    作者:[印]贾杜纳斯·萨卡尔

    莫卧儿帝国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代南下印度建立的政权,传至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时,国家富裕强盛,煊赫无比,建造了著名的泰姬陵。但是,盛世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朝野风云暗涌。围绕着皇位继承人问题,战功赫赫的三皇子奥朗则布和钦定皇位继承人太子达拉•舒科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在沙贾汗病倒后,莫卧儿皇位继承战争爆发了……

  • 战国歧途

    作者:刘勃

    本书所述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国历史。作者以《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等史籍为底本,并结合新近考古资料,以年代为经,以国别为纬,考察了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等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事件。

    战国历史本来纷繁复杂,加之秦始皇焚烧六国史书,更显扑朔迷离。晋国 的消失,强楚的一蹶不振,田齐的身死国灭乃至西秦最后定鼎天下,在史籍中多有自相矛盾的记述。本书没有照搬史书译文,简单罗列史实,而是利用史籍、研究著作和舆地等资料上下引证,多方比勘,力求再现大变局时代的历史图景。

    在这本书中,有邦国兴亡之道,游士沉浮之思,也有英雄失路之悲,展现了一幅革故鼎新的多彩画卷。

    本书由读库出品,新版订正了个别讹误。购买请移步读库天猫旗舰店。

  • 被掩盖的原罪

    作者:[美]爱德华.巴普蒂斯特

    长久以来,美国人倾向于将奴隶制视为一种前现代制度,属于这个国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阂,割裂了奴隶制与美国后来成功的联系,这种看法对于数百万惨遭束缚的奴隶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

    历史学家爱德华?巴普蒂斯特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独立后的80年里,奴隶制的扩张推动了美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短短几十年,南方从沿海狭长地带的破旧烟草种植园,成长为横贯大陆的一个棉花帝国,为美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打下了重要基础。巴普蒂斯特认为,内战以前,美国经济上*大的创新是想尽办法通过奴隶制赚更多的钱。奴隶主通过强制迁移和严酷刑罚,强迫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国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从他们身上压榨出巨额利润,这才使得美国能够牢牢掌握工业革命的关键原料——棉花的世界市场,zui终成为一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富裕国家。

    巴普蒂斯特结合奴隶的口述、种植园的相关记录,以及报纸、政客、企业家、逃亡奴隶的有关陈述,对美国历史作了全新而又大胆的解读。他让读者认识到美国霸权深处的暴力,以及终结了奴隶制的生存欲望和反抗,而正是后者,创造了支撑美国zui深层次自由梦想的文化。

  • 巴巴罗萨脱轨

    作者:(美)戴维•M.格兰茨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投入德国国防军,大举入侵苏联,行动代号“巴巴罗萨”。6月22日至7月10日,德军深入苏联国土500千米,击毙或俘虏100万名红军士兵,前出到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西岸,希特勒预计几周内就能赢得全面胜利。然而,斯摩棱斯克地域的后续战斗挫败了德国人速胜的企图。突然出现的五个苏军新锐集团军让德国人猝不及防。经过一番激战,德国人虽然歼灭了其中两个集团军,并将三个集团军的残部包围在斯摩棱斯克地域,但他们未能迅速赢得胜利。陷入合围的苏军拒不投降,7月、8月和9月初,苏军又以七个新动员的集团军发起两场大规模反攻,削弱了德军的力量和意志,希特勒不得不推迟向莫斯科的进军,命部队向南进攻。 这使“巴巴罗萨行动”偏离了原定方向,也为德军在莫斯科城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 权力与文化

    作者:[美]入江昭

    普利策历史奖提名,哈佛历史经典。

    哈佛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入江昭解读二战历史,

    从文化横切面剖析日美战争。

    《权力和文化》挑战了对太平洋战争的传统假设。专攻日美事务的历史学家入江昭通过关注文化与国际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太平洋战争日美双方策略的真正含义,重新进行了震撼人心的评估。入江昭从两国文化角度审视日美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更像是对国际秩序的渴望,而非对权力的无情追求。

    入江昭令人信服地证明,在整个战争期间,许多日本政治家与美国同行分享了威尔逊主义的国际合作愿景。随着战争迈入尾声,这些日本政治家开始计划制定与美国方面观点非常相似的世界合作架构。事实上,正如入江昭所表明的那样,日美战后关系的成功,只有在双方政治理想深刻融合的情况下才能被理解。

    入江昭通过日本官方档案和解密的美国文件,从原始研究中得出了独立的结论,提供了全新的研判国际政治与未来趋势的视角。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更新知识地图,拓展认知边界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精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建构一个理想世界》[荷]鲁特格尔·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平装+精装)[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以] S.N.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兹曼

    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美]欧阳泰

    30《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31《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美]托马斯·斯坎伦

    32《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 [美]塞西莉亚·海斯

    33《简明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美]威廉·麦克尼尔 主编

    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M. 尼科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 [荷]弗雷德·斯皮尔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美]斯蒂芬·平克

    37《历史性的体制:当下主义与时间经验》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罗多德的镜子》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发去希腊》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灯塔工的休息室》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编辑推荐】

    1.哈佛历史权威代表作。哈佛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入江昭专攻日美关系史,是罕见的曾任美国历史协会会长的日裔学者。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入江昭研究日美事务长达半个多世纪,加之身具两重文化基因,切身体会到美国与日本的文化异同。《权力与文化》既剖析了美日二战历史,更是对美日两国文化的犀利观察。

    2.双重经典。《权力与文化》既是二战历史研究代表性著作,也是国际关系研判的经典参考案例。

    哈佛历史谱系的学者曾与白宫建立起深厚友谊(肯尼迪曾于哈佛大学专攻历史政治学,并写就畅销书《慕尼黑的绥靖政策》),入江昭作品在华盛顿与美国政策类智库颇具影响力。《权力与文化》是入江昭文化交流、国际共同体思想的核心体现。

    3.角度独特。开创性地通过文化横切面,解读美国与日本的军事冲突和权力斗争。

    入江昭在《权力与文化》中提出关键设定: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可以被视为权力体,也可被视为文化体,国际关系就是国际权力和国际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边界不仅仅是由地理因素来界定的,同时也会通过文化机制来判定,从这个意义上国家也是一种文化实体。入江昭用这个角度来研究美日太平洋战争,体现了他本人对权力与文化互动机制的深度认知。

    4.叙事清晰,故事性强。《权力与文化》不仅是历史学经典,还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了解二战和美日文化的历史读物。

    虽然入江昭不认为《权力与文化》是针对美国与日本二战冲突的叙事史,但全方位、多层次的长年研究,让入江昭对各种文献、事件、人物谱系信手拈来。美日太平洋战争在入江昭笔下波澜起伏、生动清晰。

    5.收获荣誉。《权力与文化》获普利策历史奖提名,名列哈佛历史学经典。

    在写作《权力与文化》一书时,入江昭与他的美日关系研究项目,获得了古根海姆基金会、亨利·卢斯基金会、芝加哥大学社科部和远东研究中心的资助。《肯尼迪传》作者罗伯特·达莱克认为入江昭开创了国际冲突和解的新图景。

    6.与中国读者息息相关。

    太平洋战争的历史涉及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国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了解太平洋战争的历史,有助于我们反思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

    【赞誉推荐】

    普利策历史奖提名·哈佛历史经典

    原美国历史协会主席入江昭代表作

    “本书旨在从1941—1945 年亚太战争的两个主要交战国——日本和美国的视角,来探究那场战争的意义。这种两国并重的结构,使得这部专著与描述交战双方所有战役与政策的亚太战争通史,以及只研究一个国家背景的著作,都有所区别……我的主要目的不是去写一部亚洲战争的叙事史,而是要根据这场战争中可以探讨的近代国际关系性质,将这场战争当作一件催化性的大事来写。”

    ——入江昭,哈佛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

    “一个引人注目的颠覆性观点……从入江昭的书中得到的并不是日本和美国陷入不可调和冲突的传统画面,而是互为敌人的双方沿着兼容的路线,走向可行的和解的图景。”

    ——历史学家罗伯特·达莱克,著有《肯尼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