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传记

  • 为什么是马勒?

    作者:[英]诺曼· 莱布雷希特

    美国电影协会评分为最棒的25部电影中,有一半以上的配乐作曲师受到马勒的影响。他是唯一进入主流文化的交响曲作者,轻易就跨越了文化与政治的樊篱,在所有人心中召唤出共同的欢笑与泪水。不知为何,他总能对各种人产生影响。

    为什么是马勒?为什么他的作品流行起来?究竟我们着迷的是他的音乐还是他本人?又或者,因为在当时的维也纳,从婚姻到军队等大小体制都面临时代挑战,一切都在改变,所以我们着迷的是那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大熔炉气氛?又或者以上三者皆是?

    对某些人来说,他是英雄,但其他人只觉得他自我耽溺,不过无论是他本人或是他的人生故事,却无疑都让人惊叹不已。诺曼莱布雷希特从自己与马勒的渊源谈起,细细爬梳所有与马勒相关的书籍、档案、口述资料,列示并探讨马勒作品与主要唱片录音,建构出马勒的一生,并阐述对于马勒现象的见解。

  • 卡尔·马克思

    作者:[英] 以赛亚·伯林

    本书以卡尔•马克思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发展为主线,从他在德国的成长与求学,在巴黎的工作与斗争,一直写到流放伦敦的最后岁月,涉及青年黑格尔派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浪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资本论》出版等众多历史事件,完整勾勒出了马克思传奇而动荡的一生。伯林在书中尤其关注马克 思在各个阶段的思想发展轨迹,客观评述了他在哲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学术成就,力图还原马克思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伯林对马克思的研究摆脱了后续众多马克思主义者的二次阐释的影响,从历史文献与马克思本人著述出发,生动呈现了马克思富于人性色彩的真实面貌。

    ★ 伯林为马克思精心绘制的“思想肖像”,八十年经久不衰的“大家小传”

    【编辑推荐】

    《卡尔•马克思》是一本精炼得恰到好处的作品,它涵盖了对认识马克思而言必不可少的那些历史场景与事件,同时又匠心独运地重点刻画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本书还原了马克思充满人性色彩的真实面貌,及其在学术领域的巨大成就,同时也生动展现了伯林本人卓越的智识魅力。

    【媒体评价】

    在讲述马克思其人以及19世纪中期知识界氛围方面,本书也许是我们在欧洲能找到的最佳选择。

    ——奇门•阿布拉姆斯基,《犹太编年史》

    本书对马克思的呈现既充满感情,又保持着客观。伯林对马克思观点的讲述,有时比马克思自己的话更令人印象深刻;他对作为普通人的马克思的描绘,在一本大量涉及思想观点的书里,也显得非常生动鲜活。

    ——《政治研究》杂志

    作者将诸多深奥且晦涩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用另外一种语言清楚表达出来的卓越能力,及其展示个性、特征、态度与理论问题之间关系的高超本领,在现有的文献领域可谓一枝独秀。

    ——莱谢克•柯拉柯夫斯基

    这本书至今仍然十分重要,对于一个至关重要但同时也众所周知让人头痛的题目,它作为最成功的介绍性作品之一,也还没有任何被别人超越的迹象。

    ——亨利•哈代

    伯林对马克思一生的描述,与此后学术争论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数不胜数的解释性辩论相比,都要更加隽永有趣。

    ——艾伦•赖安

  • 长夜的独行者

    作者:张琴

    童寯,字伯潜,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依他的故友、著名建筑师陈植的看法,“老童是中国建筑界在理论、创作、著述、绘画方面唯一的杰出全才。”

    青少年时,童寯曾师从于桐城吴闓生,打下深厚的古文功底,对中国古典诗词也颇有研究,倾心于其中淡泊隽永的意境。后又师从著名山水画家汤定之,娴熟于传统的绘画六法。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期间,屡次在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中获奖。自美欧游学归国后,任教于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建筑系,并与赵深、陈植合组“华盖建筑师事业所”,与杨廷宝、陆谦受、李惠伯并称为中国建筑师中的“四大名旦”。

    1952年,随着院系调整的一纸命令以及私营企业的全面解体,童寯逐渐远离了公众视野。甚至在很多年以后,新一代年轻人只知道南京工学院中大院一楼阅览室里有一个老人,他的生活如同标准座钟一样准,总是坐在某个固定的座位上查资料。他称自己为钟。这个可能因为他像钟一样准时,在固定的位置一坐一天像座钟。

    1955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次评选院士(学部委员),建筑领域有三位院士,一位在清华(梁思成),两位在南工(杨廷宝、刘敦桢),”建筑四杰”里只有童寯不是院士,也没有任何官职。他的圈子小得只剩下南工建筑系的一张书桌,他的学术视野却包罗古今中外: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考证(《江南园林志》、《造园史纲》),到东西方建筑的比较(《西方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再到雕塑、绘画史的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雕塑史》)。

    1983 年 3 月 28 日,童雋在南京逝世。家人反复商议后决定在墓碑上只刻上姓名和生卒日期。童寯曾经为自己刻过一枚私章:童寯建筑师。然而去世时,他放弃建筑师的职业已 30 多年。

    童寯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材料。而关于童雋自身的记录却寥寥无几,这也是张琴写这本《长夜的独行者》的初衷。在张琴看来,不管自己或别人,以童雋为题做了什么写了什么,他其实并不在意。《长夜的独行者》只是在整理,在作者所及的资料范围,把相关人的回忆串联在一起,以呈现一个鲜活真实的童雋。

  • 作家、水手、士兵、间谍

    作者:[美]尼古拉斯·雷诺兹(Nicholas Reynolds)

    【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

    .

    【威廉•E.科尔比军事作家奖入围作品 】

    ·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诺贝尔文学奖与普利策奖得主,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美国“战情局”间谍

    在古巴指挥名为“骗子工厂”的线人网络

    在欧洲的盗取关键情报并解放巴黎

    在加勒比海驾驶游艇“皮拉尔号”侦察纳粹潜水艇

    同时,他还是代号“阿尔戈”的苏联间谍

    签约于苏联“内务部”——克格勃的前身

    ……

    ……

    他曾改变了美国文学的走向

    却意外“投靠”了斯大林的苏联政府

    而后患上了精神疾病(妄想症)

    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丧钟为谁而鸣?

    他为何会和斯大林的“爪牙”签约?

    间谍经历如何影响了他的写作和生活?

    是什么导致他最终选择自杀?

    他的小说究竟是虚构,还是来自那些不能公开的真实经历?

    ·

    【媒体推荐】

    权威著作……中情局博物馆前馆长雷诺兹用史料证明,海明威害怕联邦调查局会发现他隐瞒了20多年的一个龌龊的小秘密:1940年,他曾答应帮助苏联的外国情报机关——内务部。——《华尔街邮报》

    ·

    尼古拉斯•雷诺兹在《作家、水手、士兵、间谍》中所做的精彩迷人的新研究表明,(海明威)事实上曾经为苏联人和美国人两方供职。——《纽约书评》

    ·

    雷诺兹在历史的暗影中发现了一个人们从未见过的海明威。——《伦敦书评》

    ·

    一本最新出版的书籍断言,美国著名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曾经有过一段身为苏联间谍的惊心动魄的秘密生活。前中情局官员尼古拉斯•雷诺兹在《作家、水手、士兵、间谍》中揭示了这一惊人真相的诸多细节。——《每日邮报》

    ·

    (一部)迷人的书。海明威对美国政界的幻灭、对共产主义的同情,对冒险和颠覆的痴迷。——《柯克斯书评》

    ·

    雷诺兹利用自己在情报界的背景,挖掘出一批文件,直指美国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曾在1940年被内务部招募的史实。……雷诺兹出色地调查了海明威在二战期间的冒险。……精彩纷呈。……强烈推荐。——《图书馆杂志》

  •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作者:[德] 雅恩·克诺普夫(Jan Knopf)

    布莱希特作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本人及其作品经受住了层层政治阻碍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他不属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

    .

    布莱希特是个具有超凡魅力又很难相处的人,一个天才而又分裂的艺术家,在1920年代获得引人注目的成功后被迫流亡,在好莱坞经历过失败,但随后又和东柏林剧团重 新取得成功。

    .

    克诺普夫多彩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布莱希特的生活,他的友谊及爱情,这些都与其作品的诞生有着密切关联。布莱希特的生平和作品构建了20世纪上半期市民批判性艺术家生存状况的范式。本书贯穿布莱希特传奇的一生,也穿插了对其作品和艺术理念的独到阐释,其中许多一手材料为德国布莱希特研究所首次整理问世。

    .

    “一部伟大的书籍。优秀传记的范本。具有批判性,但从不揭秘窥探;细致入微,但丝毫不呆板稚嫩。……这部传记充满了知识,而且将其与精辟的背景解析交织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那位自称‘色情文学作者与圣灵’的人物,正是从这些背景中创作了他伟大的作品。轻视布莱希特的人们,你们读一读这本书吧!”弗里茨•J•拉达茨(Fritz J. Raddatz),《时代周刊》(Die Zeit),2012年11月8日。

    .

    “我正在读雅恩•克诺普夫的布莱希特传……布莱希特的生平和作品能如此详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我甚是欣喜。克诺普夫为我展开了观察布莱希特其人其作的新视角,也让我重新审视那个他经历过并艰难幸存下来的时代。此外,雅恩•克诺普夫还让这些都自然而令人信服地与对今时今日的观察联系在了一起。”英戈•舒尔策(Ingo Schulze)《西德意志汇报》(Westdeutsche Allgemeine Zeitung),2013年4月12日。

    .

    “克诺普夫娓娓道来……在相当精简的各个章节中,他令人惊喜地将人物生平、社会历史和文本阐释交汇融合。”米夏埃尔•拉格斯(Michael Laages),《今日戏剧》(Theater heute),2012年12月。

    .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读来舒顺,内容丰富,简言之:一本好书。”约尔格•施拜特尔(Jörg Später),《巴登日报》(Badische Zeitung),2012年12月8日

    .

    “一幅千姿百态、多彩纷呈的人物肖像!”克里斯多夫•弗拉茨(Christoph Vratz),《当代图书》(buch aktuell)2012年4月。

    .

    “这部传记……具有成为典范的特质。”君特•奥特(Günter Ott),《奥格斯堡汇报》(Augsburger Allgemeine Zeitung),2012年9月24日。

    .

    “克诺普夫的传记作品精确详实,细致入微,但又绝非索然无味。即使研究布莱希特的行家读这五百页的作品也是兴致盎然、趣味百生。”克劳斯•瓦尔特(Klaus Walther),《开姆尼兹自由报》(Freie Presse Chemnitz),2012年10月12日。

  • 罗斯玛丽

    作者:[美] 凯特•克里福•拉森

    揭晓肯尼迪家族隐藏数十年的秘密;

    入选《人物》杂志2015年度十大好书;

    连续十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启发了身心障碍者人权、特殊教育和医疗伦理的肯尼迪家族悲剧;

    罗斯玛丽的故事即将改编为电影《罗斯玛丽的来信》( A Letter from Rose Kennedy),由《使女的故事》女主角伊丽莎白•莫斯主演

    ————————————————— ————————————————————

    通过塑造罗斯玛丽这样一个核心人物,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来讲述这个由精神疾病带来的令人扼腕的历史悲剧,以及一个显赫家族为了弥补过错而付出的迟到的努力。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

    内容梗概:

    这是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妹妹罗斯玛丽的自传作品。

    罗斯玛丽•肯尼迪患有先天智能障碍,长大后被认为有精神疾病。罗斯玛丽的双亲起先找尽资源、试验各种教育方式想“治愈”她,然而收效甚微。随着她姿色出众引来异性注意,父亲为了避免闹出丑闻,在罗斯玛丽23岁时采用了当时颇具争议、后来被全球医学界废除的“大脑额叶切除术”治疗她,结果反倒致使她重残。为保护家族的声誉,罗斯玛丽被父亲偷偷送进疗养院,从此淡出公众视野,被从家族中“抹去”。

    罗斯玛丽的遭遇令兄弟姐妹深感震惊,他们投注资源研究精神疾病与智能障碍,发起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呼吁人们消除对智能障碍人士的偏见和歧视,从而扭转全世界在这方面的认知。

  • 父亲的声音

    作者:朱传荣

    《父亲的声音》为朱家溍先生的女儿朱传荣怀念父亲之作。情真意切、文辞流畅。

    书中怀念父亲,同时怀念父亲的友朋:马衡、启功、王世襄、吴仲超、倪征燠、那志良、庄尚严、冯华等诸位先生,并由此构成那个时代旧式知识分子的人生写照,十分精彩。

    朱氏一族,文脉流传清晰,长于金石碑帖的精鉴和收藏,到朱家溍先生一辈,将收藏的金石碑帖古籍善本大型木器全部捐赠国家。本书即以文物为线,以从事文物工作的各位先生为点,以故宫为背景谱织出一幅微缩的关于中国文化、文物、文人的中国式文人情调的织锦。

    书中诸位先生长期为读者所关注,其中冯华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以故宫文物为素材编撰了5辑故宫日历,即为今天大热的故宫日历的蓝本,冯华先生确立的体例,让这本日历带有很强的学术考证的意味。

    此书所涉事件中故宫成立前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工作、抗战时故宫文物南迁,是本书在对亲人抒怀的同时又一个阅读的一个亮点。

  • 无乐之词

    作者:[美] 菲利普·格拉斯

    《无乐之词》读起来就像是格拉斯先生最佳状态的作曲:层层推进,伴随着隐秘的感情回潮。

    ——《纽约时报》

    格拉斯是当世作曲家之中表达能力最强的一位。《无乐之词》中充满了洞见和脚踏实地的常识。在最后的章节中,格拉斯以作曲家的形式感回到了他的青春期,正是这一主题激发出了他最让人共鸣的作品。——《纽约时报书评》

    音乐极简主义的关键人物菲利普•格拉斯是最早抛弃“少数族裔”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之间区隔的作曲家之一。而在这本回忆录中,他解释了他是如何将作曲视为一种渐进节奏序列而非线性叙事的。——《纽约客》

    美国最重要的交响乐作曲家。——《洛杉矶时报》

    一本引人入胜的回忆录,讲述了格拉斯勇于冒险、打破传统的职业生涯。——《柯克斯书评》

  • 朗道传

    作者:[俄]迈娅•比萨拉比

    诺贝尔奖获得者朗道院士为理论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发表了一系列出色的论文,编写了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十卷本《理论物理学教程》,开创了极具影响力的朗道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如今活跃在这一学科的各个领域。

    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还创立了一个关于应该如何生活的“幸福公式”,这一理论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朗道不仅“教书”,而且“树人”。有些年轻人对自己的命运漠不关心,对形势缺乏判断,缺乏追求幸福的渴望,对此朗道感到十分气愤。他的劝导充满了能量,能够振奋人心、让人告别懒惰,能够激发他人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渴望。

    本书是第一本中文朗道传记,作者是朗道夫人的甥女迈娅·比萨拉比。与以往介绍朗道的文章大都着重于朗道的科学成就和学术风格不同,本书更多地从私生活角度揭示了朗道管控自己和追求幸福的方式,可以帮助了解朗道其人及其学派,大为提升学习《理论物理学教程》的兴味。

  • Becoming

    作者:Michelle Obama

    An intimate, powerful, and inspiring memoir by the former First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a life filled with meaning and accomplishment, Michelle Obama has emerged as one of the most iconic and compelling women of our era. As First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to serve in that role—she helped create the most welcoming and inclusive White House in history, while also establishing herself as a powerful advocate for women and girls in the U.S. and around the world, dramatically changing the ways that families pursue healthier and more active lives, and standing with her husband as he led America through some of its most harrowing moments. Along the way, she showed us a few dance moves, crushed Carpool Karaoke, and raised two down-to-earth daughters under an unforgiving media glare.

    In her memoir, a work of deep reflection and mesmerizing storytelling, Michelle Obama invites readers into her world, chronicling the experiences that have shaped her—from her childhood on the South Side of Chicago to her years as an executive balancing the demands of motherhood and work, to her time spent at the world’s most famous address. With unerring honesty and lively wit, she describes her triumphs and her disappointments,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telling her full story as she has lived it—in her own words and on her own terms. Warm, wise, and revelatory, Becoming is the deeply personal reckoning of a woman of soul and substance who has steadily defied expectations—and whose story inspires us to do the same.

  • 萨尔加多传

    作者: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

    萨尔加多传该书通过记者伊莎贝尔·弗朗柯(IsabelleFrancq)整理的萨尔加多口述自己一生的创作经历讲述了世界著名摄影家萨尔加多如何从一名巴西的小镇青年,经历经济学专业的培训,成长为一位世界著名摄影家的成长历程和心路里程。作为一位以上帝视角拍摄世间万物而知名的摄影家,在该书的结束语中,萨尔加多如是说:“在我完成《创世纪》这部作品时已将近70岁,我的精力几乎被耗尽... 
  • 画妖怪的我

    作者:[日]水木茂

    创作了《鬼太郎》《妖怪大全》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对日本妖怪文化复兴做出重要贡献的水木茂,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个对妖怪着迷、被认为是笨蛋的孩子,是如何成为妖怪漫画大师的?

    在自传《画妖怪的我》中,水木茂回忆了自己的一生,展现出了他可爱任性的一面,可以看到水木茂的顽童性格和各种自嘲。水木茂小时候是个孩子王,连只需考一科、录取率99%的园艺学校都考不上。在战争中被送往战场前线,经历九死一生,不幸失去左臂。之后虽考上了武藏野美术学校,毕业后却开始了贫困的漫画家生活。水木茂的一生似乎都与幸运、胜利无缘,但他却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正是他这种乐观豁达的性格,让他发挥出了无比的创造力,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漫画家,逐渐成为知名的日本妖怪漫画大师。

  • 原节子

    作者:徐辰

    原节子,二十世纪日本最具代表性女演员之一,一生跨越大正、昭和、平成三个时代。年少时误打误撞进入电影界,懵懵懂懂中一炮而红。早期常以温婉贤淑的形象出现,后期角色多回归家庭。因参演小津安二郎的多部影片为后人熟知,更与黑泽明、木下惠介、成濑巳喜男等打造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导演数次合作。事业如日中天之际选择息影,过起深居简出的生活,也为影迷留下无数遐想的空间。

    全书以近三十万字描绘了原节子的一生,和以她为圆心的整个昭和时代电影生态。其中不乏详实的影史资料,以及大量珍贵的电影剧照和杂志宣传图片,多为日活、松竹等电影公司提供。阅读本书,既有助于读者了解原节子其人,也可对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投去一瞥。

  • 毕加索传(卷三)

    作者:[英]约翰·理查德森

    这是一本毕加索生前就资助的毕加索传记,拟出版四卷,其中前三卷英文版已经出版,本书为中文版第三卷。本卷描述的是毕加索艺术的凯旋时期,1917-1932,也即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辉煌生涯。作为毕加索的密友,理查德森不仅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包括毕加索的日记、毕加索的论文,以及毕加索本人对关键事件的评论,而且还得到了毕加索的遗孀杰奎琳的帮助,毕加索工作室也前所未有地对他开放。他将严谨的治学和精彩的叙事诉求出色地结合在一起,得出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深刻见解。

    本书中含有274 幅图片,另有48 幅彩图。

    【相关推荐】

    理查德森的《毕加索传》如此引人入胜,如此振奋人心,如此详实和公允,这使得它至少会在很多年后都能成为传记的标杆……理查德森将自己对个人作品的讨论几乎无缝地融入对毕加索生平的叙述,并设法完成传记的终极戏法:同等地对待传主生平及其作品。

    —— Jack Flam, 纽约书评

    艺术家的权威生平。理查德森先生是一位勤奋的学者,一位具有强大敏感性和渗透性的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耀眼的作家。甚至当他耐心地纠正我们对这个时代最具争议的艺术家的理解时,他还是使我们感到欢乐。

    ——Roger Kimball,华尔街日报

  • 普里莫·莱维传

    作者:[英]伊恩·汤姆森

    ◆作者耗数十年之功,找寻文学之外的普里莫·莱维;

    ◆走访世界各地,以资料和细节呈现莱维最真实的肖像

    ···

    【内容简介】

    他是一位化学家,自小痴迷试管和药剂,一生中有三十余年从事化学行当。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而沦为奥斯维辛的174517号囚犯,劫 后余生,他成了大屠杀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一次次清醒地做证、反思,写下了关于人类道德的最好的作品。卡尔维诺、艾柯、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欧文·豪、列维-斯特劳斯、托尼·朱特……他受到无数作家和普通读者的欣赏。但撇开这些身份,他亦时常显露一种少年般的笨拙和羞涩,对昆虫和游戏的兴趣;他有作为儿子和丈夫的两难困境,也有不被家人倾听和理解的苦恼。

    伊恩·汤姆森作为最早为莱维立传的人,历时10年,走访莱维的多名知交好友、搜集有关莱维的大量一手档案材料,结合自身在莱维逝世前一次近距离采访的所知所感,真实还原了身处那特定时代的、唯一的莱维,进而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在平凡和伟大之间充满张力的真实的普里莫·莱维。

    ···

    “伊恩·汤姆森非常敏锐,他提供的是所有莱维爱好者需要的东西:不是一份文学解读或重新解读,而是一份读者导览……他对细节的掌控、独特的文气,都堪称范本……他的这部传记学养丰富,向读者阐释了莱维的写作,并且凭着一种审慎的感觉将那些人物和影响串联起来。”

    ——《观察家报》

    “传记中的模范之作:其行文叙述之曼妙、均衡与真实时刻让沉闷荡然无存。……普里莫·莱维的完美传记,以及那精炼、准确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汤姆森的生花妙笔。”

    ——克雷格·布朗,《周日邮报》

    “文学传记的惊人之作……对于战争时期意大利的精彩记录……非常、非常有力。”

    ——理查德·霍姆斯,BBC第四电台

    “伊恩·汤姆森(的这本书),是经过充分研究之后的成果,其中包括关于莱维的大量一手材料……极具说服力。”

    ——《纽约书评》

    ···

    【编辑推荐】

    ◆普利莫·莱维是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本书荣获英国皇家文学学会颁发的W.H.海尼曼奖,并荣登《犹太季刊》温盖特文学奖、科雷特犹太图书奖获奖名单。

    ◆展现出多面的莱维:奥斯维辛的174517号囚犯,几经周折,劫后余生;一位伟大的作家,清醒地反思,审慎地写下关于人类道德最好的作品;一位出色的化学家,自小便痴迷试管和药剂,终身以此为业......但褪去光环后,他也面临着不被家人倾听和理解的苦恼,长年与抑郁症抗争。

    ◆伊恩·汤姆森是第一位为莱维立传的作家,擅长非虚构题材的写作,在莱维逝世前曾近距离采访过他。

    ◆展现了莱维与卡尔维诺、索尔·贝娄等多位名人的交往与轶事。

    ◆还原了莱维各部文学作品的诞生过程,并能发现作品中多个人物原型。

  • 当我们被生活淹没:卡佛传

    作者:[美]卡萝尔·斯克莱尼卡

    ◆20世纪美国文坛短篇小说巨匠 极尽丰富详实的传记

    ◆村上春树视若导师的作家

    ◆《纽约时报》2009年十大好书

    ◆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倾尽十年心血之作

    ◆精研卡佛所有作品 走访数百名相关人物

    ◆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鲜活完整的雷蒙德·卡佛

    ——————————

    雷蒙德·卡佛,20 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他出身于蓝领家庭,大半生都在贫苦困顿中挣扎,在声名鹊起之际却因肺癌英年早逝。他的人生经历给他的作品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传记作家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倾尽十年心血写成的这本里程碑式的卡佛传记,不仅呈现了卡佛短暂却丰富的一生,同时也解密并分析了大量卡佛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主要意旨——它将使你认识一个更加鲜活与完整的雷蒙德·卡佛。

    ——————————

    媒体及名人推荐:

    雷蒙德·卡佛只比我大十岁,我们实际见过面谈过话,结下了亲密交情。作品刚在杂志上发表,我就有缘拜读,并且亲手译成日文。那对我是极为珍贵的体验。“老师”或“伙伴”之类的表达我觉得存在隔膜,但对我而言雷蒙德·卡佛就是所谓“时代同路人”。

    ——村上春树

    卡佛可以令人把小说和现实生活混在一起,这种混淆感是有魔力的……读卡佛读的不是大朵大朵的云,而是云后面一动不动的山峰。读的是一代美国人的心情,可能也是我们自己这一代中国人的心情。

    ——苏童

    “严谨细致,令人心碎。”

    ——《纽约时报》书评

    “广博、全面,动人心弦。”

    ——《时代》

    “一个男人在凌乱而成功的文学路上苦苦求索的真实写照。”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莫奈

    作者:[德]丹尼尔·文登森

    本书以时间顺序记录了莫奈的一生——从生命伊始至生命终结,从对绘画产生兴趣至绘画创作顶峰。以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资料全方位讲解了莫奈这位艺术大师。

  •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作者:[德]丹尼尔•施赖伯

    目前唯一完整记录桑塔格一生的传记。作者描绘了一个迷人女作家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一生,呈现出一个完整丰满的桑塔格,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当时动荡的文化变革现象。一个知识界偶像辉煌历程的再现。

    我跳舞时很快乐。

    "I'm happy when I dance."

    ——苏珊•桑塔格

    施赖伯清楚地认识到,桑塔格是多么完美地经历了“流行与政治谈话”“马尔库塞和沃霍尔”“性和魅力”的时代。——《时代》(Die Zeit)

    一幅出色的、均衡的肖像画。——《法兰克福评论》(Frankfurter Rundschau)

    这是关于她的生活和作品的最佳导论。——《南德意志报》(SuddeutscheZeitung)

    这是对智识化的纽约最吸引人的描绘。——《法兰克福周日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Sonntagszeitung)

    一部干脆利落、客观冷静的传记作品。——《出版人周刊》

    一部关于一位知识界明星的敏感而又清晰的传记。——科克斯书评

    通过纪念桑塔格的多个维度,来捕捉她的一生和精神,无疑是一项不朽的工作,但是……施赖伯却用这部人们期待已久的《苏珊•桑塔格:道德与良知》优雅地完成了它。——Brain Pickings 博客网站

    一部生动的、让人着迷的人生故事。——《同性恋评论》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这部传记帮助解释了为什么说桑塔格是一位喜好众多、极具天赋和吸引力至今不减的作家。——《哥伦布电讯报》

    强烈推荐。——《选择》

  • 动画人生

    作者:(美) 迈克尔·巴里耶

    ·华特·迪士尼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化创意者之一,持续影响着动画电影艺术、美国商业和文化。他是充满激情的梦想家,从农场小子、年轻商人一步步成长为动画大师;他是不断创新的企业家,从动画制作到真人电影,再到纪录片和主题公园,从不停止探索。然而,艺术家和企业家的双重身份带来的不尽是得意满足,也有失落和彷徨。1941年迪士尼工作室的员工罢工,标志着两种身份首次发生剧烈冲突。

    ·本书既是个人传记,也是一部文化史。作者查阅了数十座迪士尼档案馆的档案,采访过150多位相关人士,深度再现了迪士尼带领工作室做出的变革和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在得失进退之间演绎的动画人生。

  • 班雅明與他的時代

    作者:費德雷‧帕雅克

    2014年梅迪西散文獎、2015瑞士文學獎得主,透過精緻、深刻、動人的圖像與文字,記錄下班雅明的生平、安德烈‧布勒東、伊茲拉‧龐德、薩繆爾‧貝克特等人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蔡士瑋(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哲學博士,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這本書不只是關於班雅明,而是關於時代、關於存在,關於生命的憂鬱以及政治,甚至關於回返。

    《科克斯評論》:呈現出敘事之本質與力量的複雜肖像。

    ※ 內容簡介

    德國思想家、哲學家華特‧班雅明,曾被譽為歐洲真正的知識分子、二十世紀最後的精神貴族與最偉大的文學心靈。

    1933年,希特勒掌權後,班雅明離開德國柏林,四處流浪,足跡遍及了西班牙伊維薩島、丹麥、義大利、法國。1940年,德軍攻陷巴黎,在納粹追捕下,他逃亡至法、西邊界,最終服毒自殺。

    法國知名圖像散文作家帕雅克,以風格獨具的繪畫和詩意的文字,在三冊《班雅明與他的時代:流浪‧孤寂‧逃亡》中描述了班雅明八年間的流浪、逃亡生涯。

    其中並穿插描述了幾位同時代活躍於巴黎的重要文人、思想家,如:法國作家及詩人、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安德烈‧布勒東;美國著名詩人、文學家,意象主義詩歌代表人物伊茲拉‧龐德;僑居法國的愛爾蘭劇作家,薩繆爾‧貝克特等人。

    第一部 流浪

    1940年九月二十六日,華特‧班雅明在靠近法國與西班牙邊界的波爾特沃,自殺身亡。四十年後,1980年八月二日,一顆炸彈在義大利波隆那火車站爆炸,造成八十五人死亡,兩百多人受傷。經過十五年的調查,終於查出了爆炸案的主謀:一群新法西斯恐怖集團。

    1924年,華特‧班雅明親眼目睹墨索里尼的首次遊行,當時他對歐洲的變化便有了不祥的預感。1933年,他離開了出生地柏林,開始在歐洲流浪,從西班牙到法國、義大利和丹麥。在巴黎,他讀到了賽利納最激烈的反猶小冊子:《大屠殺瑣記》,雖然在當時被認為是笑話,但班雅明很清楚,反猶太主義正在知識份子間蔓延,包括左派。

    班雅明反思小說的未來、歷史、大眾文化的興趣,以及他不得不踏上的長長旅程。最重要的是,他以一種最意想不到的迂迴方式,對抗他的家庭,猶太教和馬克思主義。

    第二部 孤寂

    1933年十月,華特‧班雅明來到巴黎,不僅貧窮,而且因為身染虐疾而虛弱。

    他第一次見到巴黎是在一次大戰前,並在那兒渡過1926和1927年,當時超現實主義正如火如荼。就是在這時,著名的超現實主義詩人安德烈‧布列東遇見了他的繆思女神:娜吉雅。她帶領他從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看見了這個法國首都。然而兩人的關係很快變質。

    而班雅明,如今重返巴黎,雖然他很快愛上了這個城巿,但巴黎卻冷漠相對。默默無名、備受誤解的他,只能忍受著孤寂與窮困的煎熬,繼續寫作《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

    第三部 逃亡

    班雅明在巴黎居住了幾年,直到1939,如同所有的德國公民一樣,他被安置到位於尼維爾的志願勞工營,而所有的行李,就是裝滿一皮箱的書和手稿。兩個多月後,在眾多朋友的奔走幫忙下終獲釋放,返回巴黎,直到納粹軍隊到來。班雅明開始逃亡,先到法國南部,再到馬賽,其間還試圖坐船前住美國,但沒能成功。1940年,來到法西邊界的波爾特沃,病弱的班雅明終究不敵被蓋世太保追捕的恐懼,決定吞藥自殺。

    在此同時,另一位深受時局影響的美國詩人,伊茲拉‧龐德,因其狂熱的政治理念,而因判國罪被捕入獄。班雅明和龐德,兩個時空交錯卻不曾相遇的人,彼此在各個方面都截然相反,卻同樣都成為這動盪的時代下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