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小说
-
星界的纹章Ⅲ 回归异乡
◎第28届日本星云赏获奖作品
◎同名经典科幻动画原著小说
◎原作者森冈浩之首次为中文版作序
◎开启日本第二次科幻黄金期的里程碑之作
------------------------------------------------
★内容介绍
在神秘组织的协助下,杰特与拉斐尔得以暂时逃离敌人的搜捕。
与此同时,星际国家间的战争也全面爆发。杰特与拉斐尔要尽快逃离“克拉斯比鲁”行星,重回浩瀚的宇宙。虽然迎接这对少年男女的会是更加残酷的事实,但宇宙的命运也将因为他们的抉择而彻底改写……
------------------------------------------------
★名人推荐
重量级新人的杰出作品,将构建太空歌剧的新时代。
——日本科幻奠基人之一、著名科幻作家兼翻译家 野田昌宏
在日本科幻寒冬之际诞生的畅销作品,该系列不仅诠释了“星际帝国的可能性”这个主题,而且切实构想出了一个充满异国风情的未来异文化社会。
——日本知名评论家、翻译家、科幻文选主编、《三体》日文版译者 大森望
《星界的纹章》之后,日本科幻开始复苏,诸多努力的结果使日本科幻迎来了第二次黄金期。
——日本科幻作家、《三体》日文版监修兼译者 立原透耶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E.M.福斯特,英国国民作家
陪跑诺奖22次,村上春树尚未超越
本书入选“现代文库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
巧妙展示了一个流光溢彩、绝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编辑推荐
◎E.M.福斯特,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22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村上春树提名更多的陪跑作家。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其构思最久的、尤为钟爱的小说,作者坦言他所获成就,是搭了本书的顺风车,入选“现代文库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
◎ 看大师如何把穷小子和富家女的爱情故事写得流光溢彩、绝美动人
在福斯特精巧的故事结构下,通过鲜明或者隐晦的对比,英国爱德华时代中产阶级的生活画卷被一幕幕拉开:世俗常规和激情、意大利人和英国游客、房间本身和屋外风景;
在福斯特清新微妙的笔触里,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女主人公露西冲破束缚,上演一场震撼心灵的爱情,露西的形象尤其令人难忘,好像我们也被她牵引着穿越了某种精神边界;
在美好的结局中,克制的福斯特仍然对幸福心存警惕:露西和乔治虽然走到了一起,但生活“总有些什么让人捉摸不透,令人不安却又挥之不去、难以忘怀”。
◎ 1985年同名电影上映,演员阵容豪华,包括海伦娜·伯翰·卡特、丹尼尔·戴-刘易斯等。1987年,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此外更包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五项提名。
◎ 圆脊精装,护封、内封、环衬精选特种纸,书口四色喷绘,天头地脚烫金。护封正面背面局部镂空,切口周围饰以烫金,露出内封的风景,以与书名相呼应。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和英格兰两地。一位英国中产阶级淑女露西和表姐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旅行,与一对父子同住在一家旅馆里。露西因为所住的房间无法眺望城市美景而抱怨不已,父子两人愿意与她们调换房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乔治喜欢上了露西。露西出于英国的礼法观念约束,拒绝了乔治的表白。返回英国后,露西与塞尔西订了婚,但是在相处过程中,露西发现很难接受塞尔西,之后露西又重逢了乔治,她的感情一发不可收。最后她决心冲破传统礼俗,解除已有的婚约,最终与乔治有情人终成眷属。
❤️媒体推荐
福斯特先生发现普通社交中的喜剧性的天赋可以说是天才,考虑到他全不费力、毫无夸大,就更是如此了。
——《观察者》
他那一代最受尊崇的英国小说家之一。
——《时代》
❤️名人推荐
在E. M. 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上,我第一次意识到小说的种种可能性:一个人对之会有怎样的全身心感受,通过阅读,小说又会在读者身上引起多大的变化呀。
——扎蒂·史密斯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关注着福斯特是否兑现了他的诺言,是否正与大多数诗人所在的两大阵营之一结盟。粗略一点,我们可以将他们划为两组,其一是聚集在托尔斯泰和狄更斯旗下的布道者和教师;另一些则受奥斯丁和屠格涅夫领导,是纯粹的艺术家。福斯特好像有同时属于这两座阵营的强烈冲动。他有许多纯艺术家所具备的直觉和颖悟力——精美优雅的文风,细腻敏锐的喜剧感悟力,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性格,使之生活在自己环境中的能力。但与此同时,他也特别注意遵循这样一个宗旨:要让我们看到,五彩斑斓的才智和情感背后另有一番美丽的景象。
——弗吉尼亚·伍尔夫
这两部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福斯特早期佳作——结合了简·奥斯丁的社会喜剧和D.H.劳伦斯的激情,故事背景则是永不过时的托斯卡纳风景。
——安·帕斯特纳克·斯莱特
-
致电蜃景岛
某年夏日,少年黎是维回到故乡雾岛度过暑假,这里住着他的太奶奶、两位姑姑、表兄妹,以及邻居兰婆和玩伴苏夜。一个岛上夏夜的故事散点式展开,所有涉入者的人生如同光线般向新的角度再次折射。千禧年到来前的最后一周,九岁的表妹安彼离奇失踪。孩子们渐渐长大,生命的轨迹不断交叠又离散。多年后的一天,安彼却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仍是当年的模样。黎是维和苏夜在船上偶遇,约定再次回到雾岛,寻找这个令大人们缄默不语的、有关安彼的秘密。
大雾弥漫。所有的人、所有的过去、所有的记忆,笼罩着整座岛屿……
-
生者的眼睛
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故事背景,讲述心灵的破碎与重生
那天以后,人生不可扭转地改变了
但伤痛过后,还要继续前行
编辑推荐
《潜入谎言之海》姊妹篇
那一年,在春天的大海上,年轻的生命被弃置不顾……
本书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因沉船事件而发生重大人生转折的人们 在哀痛中前行的八个故事。作家金琸桓采访诸多相关人员,倾听微小的声音,记录守望的姿态,用小说抵御“强制遗忘”。
“要承受巨大的悲痛,不一定需要同等的喜悦。一个小小的喜悦,也能熬过巨大的悲痛。”
作者如实呈现了相关人员承受的巨大伤痛,同时展现了主人公在与其他人的联结中彼此抚慰、在黑暗中相互照亮的可能。
内容简介
2014年4月16日,由韩国仁川港起航开往济州岛的世越号客轮,在途经孟骨水道时沉没。当时船上载有476人,其中325人为参加毕业旅行的高中学生。事故造成乘客和船员共计304人遇难。在救援黄金时间里,政府不仅没有采取应有的救援行动,而且误导舆论,阻碍民间救援。该事件为韩国民众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然而悲痛过后,生者还要继续前行。
饱受创伤的船难生还者偶然遇到在沉船上见过的一双眼睛;承受丧妻之痛的海关工作人员接到为死者盖出境章的请求;船难的生还学生如今成为教师,带领学生乘船出海旅行……
本书收录八篇与世越号沉船事件中的人有关的短篇故事。作家金琸桓以温柔的笔触书写无法挽回的灾难,亦让微弱的希望之光照临哀痛的人。
名人推荐
哪怕是现在才仔细阅读他的作品,想必也可以从书中看到关于这个时代的激烈譬喻。再者,金琸桓选择了与同时代其他作家不同的路,应该可以成为他在世越号之后做出耀眼“献身”的线索。
那天之后,很多作家感到苦恼和悲痛,却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去行动,去写作。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世越号之后才认识的金琸桓,他就是“世越号的人”。
—韩国文学评论家 金明仁
本书在写作上,采取了相当了不起的策略:他把同一件事所弥漫的涟漪,派分给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腔调、口吻、声调诉说。读者于是洞见了,从船难中幸存的那些人,何尝不是行入另一道幽谷。
金琸桓在此的调度相当完美,八位主角的身份、功能均不同,一定有一位的声音,跟我们是近似的,一旦感到近似,在那瞬间,我们也钻进了角色的内心,体悟到身为罹难者家属、生还者,以及 协助生还者的相关人员的痛苦,而若我们理解了这份痛苦,也不难同理,为什么至今仍有人在光化门广场进行悼念与抗争,因为这份痛苦尚未得到应有的正视。
——作家 吴晓乐
-
寻获与失落
创世者的目光,亲历者的叙事,太空浪荡儿不安的心灵。
所有的世界都必须被再次讲述,直到变得足够陌生。
☄️
故事从来都不是真的,但谎言确实是沉默的孩子。
在越来越暗的大地上,她远远望见窗户里的灯光。
是谁点亮了灯火?你是谁的孩子,谁是你的孩子?谁的故事将被传述?
我说 ,我与你 同名。
“科幻教母”厄休拉·勒古恩中篇作品整体回顾:
汇集十三部中篇,囊括五种世界观,一书纵览勒古恩写作全景
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经济萧条、美苏冷战、核战威胁、太空竞赛、生物实验、环境污染等阴影的笼罩之下,一路高歌的科技进步幻觉被打破,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科技发展,以及并不一定光明的人类未来,科幻文学的书写方式也随之一变,为“黄金时代”的“硬”科幻注入了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
厄休拉·勒古恩便是这场“科幻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地海传奇”系列、“海恩宇宙”系列闻名于世。《寻获与失落》是勒古恩的中篇作品合集,汇集十三部中篇,囊括五种世界观,既有长篇的恢弘,又有短篇的轻盈,每部均可独立成篇,又与其他作品遥相呼应,极为全面地展现了勒古恩的文字风格与思想深度,由此可纵览勒古恩写作生涯的整体图景。
“中篇是一种我尤其喜爱的小说形式,很开心能把它们都收在一起。这的确是一本大书,恐怕比韦氏词典还要厚重,但好在大家还是拿得动的。”——厄休拉·勒古恩
在读者眼中,勒古恩最擅长的便是“创造世界”,并在这些新世界中进行“思想实验”。性别会流动的人、随时可以化作人形的动物、植物形态的星球意识、四人一组的婚姻模式、一比十六的男女比例、生物基因被改造过的殖民星球希望重归联盟、一艘要飞六代人的飞船上的信仰危机、失去平衡的魔法世界……这些陌生的世界看似奇异,实则只是被修改了部分参数的“我们的世界”。在饱览奇观之余,我们也难免会反观自己,反思我们世界中宛如原始设定的参数,诸如性别、种族、宗教、阶级,其存在是否真的那么天然合理。
但勒古恩认为,自己不是在“创造”虚构世界,而是在“发现”真实世界与人类自身,她秉持探险家的姿态,深入常识的死角与每个人内心的森林,挖掘出我们陌生但并不为之惊恐的新世界,目睹它们一次次地破碎与完整。
在《寻获与失落》中,她便开宗明义地讲到:
“我无意描摹动作或冒险,而力图展现心理上的趣味。我已倦于写冒险故事,除非角色的动作展现了其内心的活动,或其举动反映了人本身的样子。实际上,往往故事中的动作越多,真正发生的事就越少。而我显然更热衷于描写人心深处的变化,描摹那根植于我们心底的广阔世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森林,这森林广袤无垠,未经涉足。每一晚,我们每个人都将迷失在这森林中,孤身逡巡。”
《寻获与失落》中的许多故事虽然发生在太空,但并非我们熟悉的星球大战叙事,而更像是一部星际口述史或新大陆考察笔记,散发着浓郁的“后冷战”气息:
仿佛曾经有过某种伟大的建构,如今已然崩毁,烟消云散,而我们还要在世界的废墟里继续生活,因为也没有别的“家”可以回,只得不断追忆“世界尚年轻时”,徒劳地反思与重述我们所能理解到的一切,以图在茫茫宇宙中,确认我们这一渺小族群的坐标,重建自己的世界:
“你为了讲故事而从中挑选的,就是一切。
你用以搭建自己世界的基础,那个局部的、可理解的、理性的、连贯的世界,就是一切。
所以所有的选择都是任意的。所有的知识在本质上都是不完整的,只是无穷小的碎片。理性就像扔进大海的一张网,它所带回的真相是全部真理的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片火花。所有的人类知识都是局限的。每一个生命,每一个人都是局限的,都是任意的,都是一瞬间极为微弱的反光……”
内容简介:
“勒古恩的每一部中篇都是文学经典”,但在此之前都散落各处,从未完整呈现于人前。
《寻获与失落》是勒古恩中篇的首度结集与整体性回顾,汇集十三部中篇,囊括五种世界观,由此可纵览勒古恩写作全景。
其中,《比帝国还要辽阔,还要缓慢》《赛格里纪事》《另一个故事,或<内海渔夫>》《宽恕日》《族民之子》《一名女性的解放》《古乐与女奴》属于“海恩宇宙”世界观;《寻查师》《高沼上》《蜻蜓》属于“地海传奇”世界观(部分专有名词的译法参考自蔡美玲、段宗忱译“地海传奇”系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水牛城女孩,今晚相约吧》《赫恩家的人们》与《失落的诸乐园》则分属三个不同的世界观。
该合集中的作品6次提名雨果奖,4次提名星云奖,3次提名世界奇幻奖,12次入围轨迹奖。其中《水牛城女孩,今晚相约吧》获雨果奖和世界奇幻奖;《宽恕日》《寻查师》获轨迹奖;《赛格里纪事》获否则奖;《一名女性的解放》获阿西莫夫读者选择奖。
众译者谈:
十位译者以作家、评论家、研究者的身份在科幻领域深耕多年,与此同时,也几乎都是勒古恩的读者,此次在理想国的邀请下合作翻译,更是逐字逐句地将勒古恩这部九百页的合集接引到了中文世界。
年轻时总觉得厄休拉的科幻不好看。
别人的科幻要么有个让你大开眼界的点子。
要么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爽快。
只有厄休拉是晦涩的,委婉的。
总是在讲一些难以捉摸的东西。
她似乎不是在讲故事。而只是看到了一个新奇有趣的东西,抑或是对某个东西,有了个新奇有趣的视角,就碰到手心,举给你看。
而到了三十岁上,我才明白了她的领先。
当别的科幻作者还在讲述宇宙的广阔,时间的辽远时、她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人们自身。
她不是在向远远处张望,而是在向深深处探寻。
不是在讨论我们能看到,想到多么遥远,多么伟大的东西。
而是在讨论我们自己内心的幽微曲折。
在她的小说里,人不为什么伟大或高尚而活。而就只是存在着。
她先是照亮角色的心灵,再为角色画出形体。
描绘角色站立着,或者行走着的姿态。
让读者知道,人的意义不在于去成就什么伟大。而在于真正的存在着。活着。
科幻源于对生命和自然的征服。
而最终,却还是要回归到我们身为人的存在和意义上。
从这一点来说,厄休拉领先了半个世纪。
——周华明,科幻作者、译者,热衷游戏、幻想、互联网技术交叠领域的内容创作。1999年首次发表游戏相关的幻想小说。02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06年出版作品《基因战争》。(《比帝国还要辽阔,还要缓慢》《水牛城女孩,今晚相约吧》)
我读厄休拉·勒古恩——走在时代前面的作家,她在作品中讨论的种族与性别议题,不仅给人震撼,也令人深思。
在《古乐与女奴》里,一名奴隶儿童得了一种病,只要有药有医生,是可以治愈的。但奴隶们无法获得救治,于是善良平和的奴隶母亲只能静静地等待孩子死去,并将死亡看作是“获得自由”。
《一名女性的解放》里,年轻的庄园主解放自己的所有奴隶,然而这些获得“自由”的奴隶仍然免不了被其他庄园主屠杀。
《赫恩家的人们》是勒古恩的少数非幻想类作品之一,以跳跃的时间线记叙了小镇上赫恩一家四代女性的经历,每一段故事都像是箴言。
——胡绍晏,居于新加坡,科幻作家、译者,著有《地球重生》,译有《冰与火之歌》系列、《遗落的南境》系列等。(《赫恩家的人们》《古乐与女奴》《一名女性的解放》)
简体中文世界对于勒古恩的译介不多,除了《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倾诉》《变化的位面》《世界的词语是森林》和“地海”系列以外就只有散落杂志的短篇。读到她的作品前,我已有十余年科幻奇幻阅读经验,但还是一下子被击中,将她奉为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也是我在写作方面努力的目标。她宽广、包容、不评判,用故事来传达信念和理念,用思想实验来构建假想世界。
《寻获与失落》是勒古恩的自选中篇集,我很荣幸能够以译者的身份参与到其中。这是我第一次翻译小说,可能也是最后一次,翻译勒古恩的作品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享受,借此机会,我得以逐词细读她的两篇小说,并重新认识到她的深刻和隽永。我翻译的两篇作品《赛格里纪事》和《宽恕日》都讨论了性别议题,却又不止于性别,在今日更值得我们重新阅读。一直以来,我想创作的是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作品,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汝之蜜糖是否是彼之砒霜,这其中的复杂性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幸好,勒古恩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路径。
——王侃瑜,作家、学者、编辑,奥斯陆大学CoFUTURES项目博士研究员,出版有个人小说集《海鲜饭店》《云雾2.2》,编有《春天来临的方式》《中国科幻新声音》《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英文版等。(《赛格里纪事》《宽恕日》)
翻译与阅读勒古恩的作品,就好像从词语的缝隙掉进了另一个时空,感受到一种宏大、细腻、深邃的精神之美,她所追求的平衡圆融,与东方哲学息息相通,因此她的故事极其具有世界性,又分外贴近我们的文化血脉。
——陈楸帆,科幻作家,翻译。译作包括《十二个明天》《银带》《奇马蓝》等。(《另一个故事,或<内海渔夫>》)
第一次读勒古恩的作品是在中学时候,因为故事中复杂的背景信息一时放下了,几年后又重新拿起,耐着性子再读下去,竟发现了许多令人喜悦的闪光点。
在她的文字中,我看到关于性别的反思,对文明现状的叩问,耐人寻味的世界构建,看到生命的美丽在于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她并不着急激起我的情绪,而是像一个同行者,拉起我的手,带我走进一个个新世界。这种宽松缓慢的节奏,反而让我的内心沉静下来,读完后会有一种想要去旅行的冲动,让我想要在我的世界中也去找寻些什么。
我总是告诉自己可以再看一遍,当我想要暂时抽离,去思索一些仿佛与生活细节无关,却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的事情时。那时候的我,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为她的作品的译者,成为让更多人认识她的桥梁,与有荣焉。
——胡晓诗,青年作家、编剧、译者,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作品有《十二个明天》《杜邦的故事》等。(《另一个故事,或<内海渔夫>》)
来自遥远世界的有趣灵魂
厄休拉.勒古恩是个很熟悉的名字,然而我并没有读过她的多少作品,这应该是缺憾。这一次翻译她的中篇,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她是个精于建构世界的作者,具有从事物的本质出发理清逻辑关系的能力。这是一种属于核心科幻的能力,如果允许我窥斑见豹,我会猜测她的作品磅礴大气,大开大合,至少有一部分作品应当如此。一件作品能够反映作者某方面的气质,我相信这一点我应该不会走眼。
简单地说一说我所翻译的这个中篇。它描述了一种人类遍布银河的未来图景,这个图景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有非常大的可能,是人类在银河中生存的唯一一种方式(假如人类真能实现银河生存)。人类拥有在银河间旅行的能力,但并不经常进行银河旅行,因为旅行所消耗的时间会将人的所有社会属性连根拔起。孤零零的人哪怕能走遍整个银河,人生也缺乏意义。厄休拉对这种困境进行了极为细腻的刻画和描述。她所讲的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故事,甚至很难说这个故事有什么高潮。它是一个男人的游历,透过个体并不那么强烈的介入,折射了整个银河世界的多姿多彩。我喜欢这个故事,虽然故事并没有什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转折,没有所谓的戏剧高潮,但它透着一种逻辑理性的美,在这逻辑理性的世界中,感性的瞬间又总是不期而至。
茫茫银河间,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灵魂啊!她虽然已经走了,但留下的文字和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江波,中国科幻作家,著有《银河之心》《机器之门》等。(《族民之子》)
俗话说,读地海长大的小孩儿不会太坏。长大后重读勒古恩,感受和第一次来到圆丘的梅卓颇为类似——“自从踏上那座山,我仿佛又变成了第一次听到《恩拉德伟绩》时的那个孩子,完全迷失在神秘之中。”
翻完没两天,正好看到了西周的刖人守门方鼎,断了一条腿的小人儿拄着拐杖,守在一扇门边。“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大家都能有口饭吃。想起《寻查师》的结尾部分:
“那您准备做什么呢,燕鸥大师?”召唤大师问。
“我可以守门。”梅卓答道,“我的腿瘸了,不会离开它多远。我的年纪大了,知道该对来人说什么。我是个寻查师,能分辨出他们是否属于这里。”
真的好想念那个各得其所的世界啊。
——李特,科幻读者、译者。(《寻查师》)
众所周知,厄休拉·勒古恩曾与汉学家杰罗姆·P.西顿合作,将老子的《道德经》译为英文。她的文学创作受到东方哲学、女性主义、生态主义的影响,展现出与其他欧美科幻奇幻作品大不相同的风貌。个人最喜欢勒古恩作品的一个细节是,在她创造的作品中,宽恕与和解一直占着很大的份量。假若世间人多读一些勒古恩作品,是否就能少一些纷争,多一些和平呢?
——姚人杰,非专业译者,译有科幻短篇《异星歧途》等。(《高沼上》)
我是在开始写作后才深入阅读厄休拉·勒古恩的作品的,却很快确信她不只是阅读与创作上的良师,也是我的人生偶像。
我无法忘记,在她的笔下,饱受世俗眼光非议的灵魂伴侣在茫茫冰原上相濡以沫,充满了欢笑与幸福的城市的全部荣光都系于一个受苦的孩子身上,被抛弃、侮辱与焚烧的小姑娘终于在烈火中展开了龙的翅膀。我也无法忘记,她在公开演讲中嬉笑怒骂,批评当时以白人男性审美为绝对主流的幻想文学创作,更无法忘记她在功成名就之后的耄耋之年,仍会因为他人的苦难,在面对采访镜头时泣不成声。
我相信,在每一个像她和我一样,面对着变革的时代、全新的挑战,经历了无数偏见、误解与忽视的创作者眼中,那些从经验与智慧中凝结而成的、优美、博大、隽永的文字,就像黑暗中的微光,会照亮我们脚下的未知前路。而在反复阅读、翻译勒古恩作品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她的气息变成了她笔下人物的气息,变成了我的气息,也变成了我笔下人物的气息。在她的笔下,一个人的“真名”只能由洞察了她的天赋的“她者”给予,降临在一个人身上的“他人气息”是我们无法理解、但最终会撼动现实的巨大力量。气息,和双手、名字、森林、影子等等看似简单但有着极深内涵的事物一样,构成了勒古恩笔下看似遥远的无数个世界,却又以一种现实主义作品难以企及的方式触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某些深刻本质。
“我的想象力使我成为人,也使我成为傻瓜;它给了我所有的世界,也把我从世界中放逐。” 勒古恩给了我许多个世界,也让我拥有了创造无数个世界的能力。希望这部作品集也能给今天的每一位读者,也是潜在的创作者带来同样的力量。“真相关乎于想象力”,“我不关心以后会如何,因为我已在晨风中见过龙的模样。”
——慕明,推想小说作者。出版有意大利文短篇小说集《Colora il Mondo(涂色世界)》,即将出版首部中文中短篇小说集《宛转环》。(《蜻蜓》)
2019年,在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APSFCon)上,我主持了一场厄休拉·勒古恩纪念论坛。在论坛上我谈到,勒古恩的科幻奇幻创作有一个背景非常关键——人类学。她的父亲是人类学开山鼻祖,她从小浸淫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她最初的创作是以“想象的种族”为主题,后来误打误撞进入科幻圈,但其实她在创作中表现出的想象和思维方式依然是循着人类学的方法论。这很明显地表现在她与众不同的世界建构方式——看她的小说,你就像是跟随一个做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家,以内外交织的视角去深入理解和感受一个族群,哪怕时细微隐秘之处也不会放过。而且,虽然她笔下的族群居住在外星,但我们总能看到人类自身的影子。
对于勒古恩的作品,我最喜欢的还是她的短篇集《变化的位面》。这部书中每一篇都以人类学民族志的文体描摹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每一个都是那样新奇有趣,引人入胜,同时又能观照到我们人类自身,发人深思。我一直向朋友们推荐《变化的位面》这部书,这是勒古恩想象世界最好的入口。
在《寻获与失落》一书中,我翻译了《失落的诸乐园》一篇。用人类学的视角看,小说观察的就是生活在世代飞船上的人类群落,他们是旅行中的一代,此生既不能回到地球,又不能降落在目的地星球。他们形成了怎样的社会结构?其认知方式、意义世界、生命体验又是如何被彻底改变的?在这篇小说中,勒古恩大师级的人类学世界建构能力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推荐大家去读!
——三丰,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访问学者,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秘书长,华语科幻星云奖推选委员会主席,《世界科幻动态》执行主编。(《失落的诸乐园》)
-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编辑推荐:
★二〇二一年国际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短名单作品!
★入选二〇二一年度《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十大好书!
★入选奥巴马二〇二一年夏季阅读书单!
★《纽约客》《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卫报》等推荐作品!
★ 科学与道德、天才与疯狂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 打破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创造出一种迷幻而冷峻的叙事风格。
◆我很痛苦,又感到很无助,眼睁睁看着我的时间观念、我坚定的决心、我的责任感和分寸感都被一并摧毁! 这美妙的地狱,除了你们,还能归功于谁呢?请您告诉我,所有这些疯狂是从何时开始的?我们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理解这个世界了?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内容简介:
智利当代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的代表作,收录了五则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短篇小说,小说文本模糊了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全书主要讲述了“毒气战”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黑洞理论”的提出者卡尔·史瓦西、得了肺结核的埃尔温·薛定谔以及天才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等一大批科学巨匠,是如何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人类取火的。
◆媒体推荐:
拉巴图特将哥特式小说的光芒投射到了二十世纪的科学上,在五个自由而浮动的小插曲中,讲述了知识与破坏、光辉与疯狂的血缘关系……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这本书与温弗里德·塞巴尔德或奥尔加·托儿卡丘克的作品有着家族关系:一系列叙述歪曲传记,但也冒险进入想象领域。这本书里的故事相互嵌套,它们与现实的联系点几乎不可能完全确定。
——《纽约客》
黑暗而耀眼!拉巴图特展示了恐怖与美丽、拯救生命与毁灭生命之间难以割断的联系。这本书——尽管博学而令人难以忘怀——顽固地坚持将科学进步的奇迹与历史的暴行联系起来。
——《华尔街日报》
拉巴图特提供了一种修饰的、异端的、彻底引人入胜的描述,讲述了引发二十世纪一些最伟大科学发现的个性和疯狂的创造性。作品的主题是人类探索的全部动力和其中的危险。
——《出版人周刊》
拉巴图特写了一部反乌托邦非虚构小说,背景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卫报》
-
永生的岛屿
【编辑推荐】
“九州”世界创始人之一、五次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项银河奖得主潘海天代表作全新呈现
奇异瑰丽的东方想象×纯真与残酷的交织流淌×超越文字的感官突破,刘慈欣、韩松、今何在一致盛赞!
潘海天的小说,瑰丽,豪华,灿烂,神秘,我心驰神往,却不能及。
——韩松
本书精选潘海天数篇经典奇幻文学作品,包括《鸦巢决战》《永恒之城》等。其中多部作品曾获中国幻想文学最高奖“银河奖”。
《偃师传说》曾被中央芭蕾舞团改编为芭蕾舞剧;《鸦巢决战》属于“九州”世界的一部分,“铁甲依然在”的精神贯穿作品始终,为中国的幻想文学写作版图增添灿烂恣肆的一笔。
新锐插画师枕头绘制封面,《黑暗中归来》与《永生的岛屿》两本一组,书封互相呼应,呈现潘海天作品关键元素,形成从暗到明的梦幻联想。
【名人评价及推荐】
潘海天是中国科幻最有创造力的开拓者之一。
——刘慈欣
以一人之力将中国科幻带入了一切定律失效的奇幻时代。
——今何在
潘海天在很多故事里都体现出对封闭环境的运用,例如飞船、修道院、小镇、海岛(《永生的岛屿》)、陶罐(《魔水罐》)。在这样的环境下,世界观被拉开与真实世界的距离,成为观察的聚焦点,各种人与世界的比喻被打开、释放出来。当作者创造这样一个封闭世界时,他就像一个观察着培养皿的科学家,不敢轻易预设任何结果。世界高于个体的那一双眼睛,存在于星空、存在于历史、存在于高塔。
——万象峰年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潘海天数篇经典奇幻文学作品,包括《鸦巢决战》《永恒之城》等。其中多部作品曾获中国幻想文学最高奖“银河奖”,《偃师传说》曾被中央芭蕾舞团改编为芭蕾舞剧。
《鸦巢决战》这个故事则属于“九州”世界的一部分,“铁甲依然在”的精神贯穿作品始终,为中国的幻想文学写作版图增添灿烂恣肆的一笔。
-
失明症漫记
关于《失明症漫记》,萨拉马戈说: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毫不退缩地写出了一部如此冷酷无情的作品。我的回答如下:我活得很好,可是这个世界却不好。我的小说不过是世界的一个缩影罢了。
我们正在一天比一天失明,因为我们越来越不愿睁眼去看世界。归根结底,这部小说讲的就是:我们所有人都在理智上成了盲人。
人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人类走向人性化的道路竟是如此艰难与漫长!为什么生存?为了什么生存?怎样生存?这是我经常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当世界需要批判观点的时候,文学不应该遗世独立。
【内容简介】
街上出现了第一个突然失明的人,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一种会传染的失明症在城市蔓延,无人知晓疫情为何爆发、何时结束。
失明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灾难,一批又一批感染者被集中隔离。
食物短缺,组织崩溃,文明与尊严变得不堪一击。
人们逐渐剥离道德的外衣,陷入比失明更绝望的苦难境地。
在这些人中,只有一个女人还能看见。
她的眼睛,是这个疯狂的世界里唯一尚存的理智。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院“所有时代百部世界文学佳作”。
萨拉马戈100周年诞辰纪念版!
诺奖得主萨拉马戈传世之作,必读永恒经典,已发行300多个版本。
诺奖授奖词: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我们。
一旦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苦难就会在我们中间蔓延。
一种会传染的失明症,检验了人性的一切可能。
-
店长笨死了
2020本屋大赏入围作品!日本再版二十刷!
第68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第33回山本周五郎赏获得者!
无论今天骂骂咧咧多少次,明天还是要上班!
◎ 编辑推荐
★ 2020本屋大赏入围作品!日本再版二十刷!
☆ 第68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第33回山本周五郎赏获得者!
★ 爱书人要看,沉浮于职场的人也要看的社畜解压指南!更是一本包裹在职人小说里的日常推理小说!
在书店上班的谷原京子,整日被犯蠢的店长和难搞的客人们折磨,正当她下定决心要辞职时,才发现有个埋藏已久的秘密即将揭晓……戏中戏套娃式呈现意想不到的终极疑团,当真相揭晓,忍不住感叹“原来如此啊”。
☆ 无论今天骂骂咧咧多少次,明天还是要上班!
店长傻×、同事古怪、客人难缠、甲方无礼、钱少事儿多……哪一个才是压垮打工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每天都拼命挣扎,随时想离职的社畜心声溢于言表。
★ 希望职场中迷茫的你今天也不想离职!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爱书人要看,沉浮于职场的人也要看的社畜解压指南!更是一本包裹在职人小说里的日常推理小说!
在书店上班的谷原京子,整日被犯蠢的店长和难搞的客人们折磨,好在她和敬仰已久的前辈一同共事。最终,可靠的前辈离京子而去,独留她一人与妖魔鬼怪们周旋。正当京子下定决心要辞职时,才发现有个埋藏已久的秘密即将揭晓……
◎ 日本书店店员一致热情推荐
“早见和真,你是不是偷偷躲起来观察?你以前是书店店员吗?自从看完《我请求有罪》后每天都失眠,《店长笨死了》则将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让人一夜好眠。”
──淳久堂书店 滋贺草津店 山中真理
“希望这本书不只在书店界造成回响,也能让各行各业的人阅读。或许,你会想晚一天再递出那封藏在包包里的辞呈。为早见和真百无禁忌面对小说的背影加油。”
──纪伊国屋书店 丰洲店 平野千惠子
“早见和真就是不一样。不仅超越了极限,结局戏剧性的发展更是精彩万分!感动人心,就算是娱乐小说,也是的。”
──三省堂书店有乐町店 内田刚
“这是本能让人认真面对自己人生的书。为什么在我认真考虑辞职的时候出了这本书呢……又错过辞职时机了!早见和真太惊人了。”
──丸善冈山Symphony大楼店 山本千紘
-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
★《布劳迪小姐的青春》作者缪丽尔•斯帕克颠覆犯罪小说传统的中篇代表作
★以宗教般的狂热阐释人类固有的“罪恶意识”、“亵渎意识”、“厌世意识”
★作家化身上帝的间谍,冷眼看人物跌跌撞撞走向毁灭
★英国爵级司令勋章获得者、《泰晤士报》“1945年以来的50位英国伟大作家”名单
★企鹅现代经典丛书作品( Penguin Classic) 、入围“遗失的曼布克奖” 短名单 (Lost Man Booker Prize)
★本书于1974年改编成电影,由伊丽莎白•泰勒 、安迪•沃霍尔领衔主演
*********
《对不起,我在找陌生人》(1970)是缪丽尔•斯帕克标志性的中篇小说,以令人难以忍受的冷静和疏离的笔法,描写了一桩自我实现的谋杀案。
莉丝已经在同一家会计办公室工作了十六年,变得越来越心烦意乱,充满进攻性,她决定去南欧(意大利)度假。出发前夕,她为自己购置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古怪衣着。
当她踏上那段自我毁灭的旅程,她对冒险、性还有陌生事物的渴望很快蒙上了一层阴暗的色彩。从上飞机的那一刻起,她就在焦灼地等待“某个人”,而当充满不祥意味的一天快结束时,莉丝终于找到了“那个人”,残忍地导演了自己命运的结局。
********
一本充满力量的小说,颠覆了犯罪小说的传统。
——戴维•洛奇,《小世界》作者
缪丽尔•斯帕克尖锐而充满反叛色彩的杰作。小说并没有像时间跨度同样是24小时的《尤利西斯》或《达洛维夫人》那样去描绘世界的庞杂和丰富,而是揭示了它可怕的破碎和混乱。
——《纽约客》
斯帕克监视她笔下的人物,让他们跌跌撞撞走向毁灭,也许她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间谍,心满意足地观察着这个正在毁灭的世界一切的古怪和荒诞。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
空气吉他
【编辑推荐】
◆ 梁永安、葛亮、杨庆祥推荐!
◆ 9种“空气生活”,唤醒低头族尘封已久的儿时记忆,直指城市人内心的悬浮真相。
◆ 林语堂文学奖得主/学者型小说家邵栋首部作品:港漂10年的观察与想象,凝聚而成《空气吉他》9个故事。
◆ 当冰箱、电视、手机……成为生 活的全部,与戒指、手写信、游戏厅有关的记忆深处,还剩下什么?
◆ 我是不以为耻地承认,自己正在假装生活。
少女、邮差、打工者、音像店店主、裁缝……他们无人知晓的狂喜、失落,寂寥、无措都标记着各自独一无二的生命感受。
置身某种生活大旋律中,是跟着摇摆还是靠近真实、审视自己混沌不明的困惑,此刻的你怎么选?
◆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杨玉峰长序推荐!
邵栋的小说,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一些人内心隐闭的记忆抽屉,当中可能有属于你或我相类的经验及见闻。几个故事,寓情于事,借事抒情,把爱情、亲情、友情,以及人与物之情刻画得确切真挚。
——杨玉峰(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
◆ 新锐设计师汐和操刀封面设计,用主视觉巧妙注解“空气生活”。
-----------------------------------------------
【内容提要】
《空气吉他》收录了邵栋的9篇小说,每个故事都围绕一件日常物品或一个随处可见的场所发生开来。聚焦庸常日子和微妙人心,一半是发生在香港的故事,另一半是青少年时期人人有过的经历。
早熟的少女从喜爱的小说中窥探未来;平凡的青年在防疫糖丸里咂摸过去的错误和快乐;困窘的打工者因一台旧冰箱,体会到一丝欢欣;丢失的钻石戒指见证了感情的变迁和遗憾……
-
逆转苏格拉底
◎ 伊坂幸太郎出道20周年纪念作品
日本五度入围直木奖、实力派作家给成年人的逆转魔法,让所有最最平凡的人也能感受到最最诚挚、温暖的幸福。
◎ 日本1年超20万册×平均每个月2万部
日本重重再版×国内读者翘首期待!
日本上市即登上网站排行榜一,日本主流媒体重磅宣传!《达 芬奇》杂志年度小说!
◎ 国外读者竞相晒书齐声赞叹:爆哭!杰作!畅快!
不仅读起来很轻松,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有很多伏笔,我读到最后一个伏笔哭泣了!
不仅成年人可以读,也非常希望孩子们能看一看,这本书可以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
◎ 全特别赠送精美书签及短篇新作手册。
5个逆转成见的故事×5个用力生长的小孩=5倍温暖的奇迹
〇 我们如何战胜老师的成见?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〇 我们如何摒弃对同学的偏见?
《教父》说,“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〇 我们如何克服自己的懦弱?
父母是人,因此会愤怒 、消沉;老师也是人,因此会消沉、会懦弱;但擎天柱不是人,但人可以像他一样,从消沉到乐观发生180度的转变。
〇 我们如何应对人生挑战?
篮球教练告诉我:“假如你深信自己的话,那就不是赌博,而是挑战。向你的人生发起挑战是你自己的权利。”
〇 我们要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母亲说:“笑到最后的总是认真又诚实的人。”
成见就像一道巨大的墙壁,竖在每个人的人生路上。
-
潮骚
在歌岛以打渔为生的新治邂逅了美丽活泼的初江,二人两情相悦,开始了青涩的恋爱。而富家子弟安夫亦对初江动情,暗恋新治的千代子也心生妒忌。面对外界的阻挠、家境的悬殊差距、甚至来自大海的挑战,等待新治和初江的将会是怎样的未来?
-
大联盟
整个世界皆是文本,而痛是其中最不具抽象意义的东西。
“英国青年一代作家代表”扎迪•史密斯首部短篇小说集。
卡耐基奖长名单作品 | 多家权威文学评论媒体年度推荐书目
本书收录了扎迪•史密斯二十年来创作的十九个短篇,除此前在《纽约客》《格兰塔》《巴黎评论》等知名文学媒体发表过的部分作品外,还收录了十一个最新的短篇。作家凭借自己无与伦比的洞察力,深入解构了当代生活的芜杂与焦虑。这些短篇小说冲破了体裁与视角的限制,自由地穿梭在不同的时空,从历史的角落到现下的洪流,乃至超现实主义的反乌托邦世界,读者从中得以瞥见这个世界的荒诞与生机,触碰到其中的些缕脉络。身份、重生、过去的阴霾与匆忙抵达的未来,扎迪·史密斯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的复杂与动荡。作为她的读者,就如同她笔下的主人公们一样,在虚拟视域中横冲直撞,在无数个平行项目中挣扎,同时又被无知无觉地纳入他人的故事之中。扎迪·史密斯再度展现出大胆的实验精神,用丰富的叙事甚至反叙事的手法,探索着短篇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本书入围卡耐基奖长名单,并被多家权威文学评论媒体列为年度推荐书目。
-
雾与石
●是闭关锁国还是面向海洋?
●一桩“通海”大案,引出明朝版“权力的游戏”。
●以历史为经,众生为纬,探寻世界史视野下的中国命运。
----
【内容简介】
浙东海寇猖獗,围绕是否“禁海”,各方势力展开角逐。地方通海的富商人心惶惶,寻求皇权庇护;朝中“清流”要求厉行祖宗家法,禁海肃贪,打击坐大的豪强;地方开明官员认为弛禁通海乃是解决海患的根本之道,通海之利亦可助力朝廷纾困,寻求与意图归顺的海上流寇合作;海寇内部对合作亦有分歧;把持朝政的宦官势力对地方通海暴利别有所图;怀揣新知远道而来的外国先生,希望将在他乡施展故国不能实现的抱负;隐藏在一切背后的皇帝,则大搞平衡之术……小说讲述了浙东一处名叫石街的地方上,富商林家及其世交伍家在动荡复杂的局势中左支右绌,徒劳抗争,涉及士绅、富商、儒生、平民、传教士、官吏、匪徒等多个阶层,探讨了封建晚期的中国何以在惨烈的内耗及守旧思想的钳制下,错失融入世界大势的机遇。
-
复活之日
⭐️一部书写人类毁灭与重生的神作
⭐️日本科幻界推土机,一生七次获星云赏
⭐️代表作《日本沉没》曾销400万册
⭐️《三体》作者刘慈欣称深受小松左京影响
⭐️《大逃杀》导演深作欣二拍摄同名经典灾难片
面对灭世病毒,人类何去何从?
隆冬时节,一架神秘的小型飞机在阿尔卑斯山区坠毁。冬去春来,随着积雪消融,世界各地接连出现了离奇的死亡事件。一种新型病毒悄无声息地扩散开来。
短短三个月内,病毒引发的“流感”蔓延至全世界。人类几乎灭绝,只剩下南极科考基地的一万人。然而,还有新的灾难在等待着他们。
危机的根源乃是人类的贪婪,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不顾一切;不仅病毒会导致巨大的灾难,核武器也始终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科幻作家 韩松
这绝不仅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必须感谢那样的事态还没有发生。实际上最能感受到它的危险性的,是我们这些分子生物学家。
——庆应义塾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 渡边格
这本书教会学生时期的我人类生存于社会的意义,也让我看到了与当今世界十分相似的场景,不得不感叹:如今就是“复活之日”。
——日本推理作家 宫部美雪
他将一切知识转变成自己的血肉,因此才形成了他独特的将科学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写作风格。
——日本科幻作家 星新一
-
海边
★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古尔纳代表作
★ 入围2001年布克奖长名单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短名单
★ 两颗孤独冰冷的心 两个无助绝望的异乡人 在海边小镇完成自己的血泪救赎
★ 特别收录古尔纳获奖演说未删节全译,一睹跨越两个大陆、多种文明交融下的成长与写作之秘密
《海边》是2021年诺奖作家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20世纪末从桑给巴尔来到英国寻求政治避难的中年人萨利赫·奥马尔的遭遇。抵达英国后,奥马尔被安排暂住在一个海边小镇,由于入境时使用了昔日家乡仇敌赖哲卜·舍尔邦的名字,其子拉蒂夫找上门来,由此引出了两家人的恩怨情仇。一同身处饱受敌视的异国他乡,奥马尔和拉蒂夫渐渐敞开心扉,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小说采用倒叙、插叙等方式交代了主人公奥马尔背井离乡的原因,由此引出种种记忆,小到家族恩怨,大到桑给巴尔的殖民独立史。叙述角度的不断变化,回忆与遗忘相互交叠,形成了古尔纳独特的叙事艺术。《海边》展现了古尔纳对难民处境的深切关注,尤其是对于身处不同文化夹缝中的难民。
-
哈扎尔辞典
每个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能成为亚当之躯的一部分,那是他获得启示的那个刹那。只有这一小段时间是光明,是属于人自己的,其余时间均为黑暗,并为他人所用。这个获得启示的刹那,即为哈扎尔人所称的“梦”,哈扎尔捕梦者的目的,就是把这些瞬间收集起来,拼凑出亚当之躯来……
-
借势
武坛惊喜之作/一本书看尽“武侠之铁血丹心,拳法之至理秘要”
○张伟丽、河森堡、孙海鹏、杨建平、熊竞楠鼎力推荐
○武术、跤法、拳击、柔道……再现多种格斗方式的真实对战
○武侠、武术、格斗、搏击、健身爱好者均可由此获益
本书用一段荡气回肠的家国情仇,图文并茂地揭示了武术真实不虚的原理,鲜见地融武术理法与武侠精神于一体,堪称武坛惊喜之作。
全书分为望山篇、窥月篇两篇。望山篇为故事篇,将时空落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源拳传人于升因比武伤人避祸于此。在这个鱼龙混杂、各方势力较力的时空大背景下,因缘际会,于升历经与多名异国武者的浴血对战,不但在拳术技艺上日益求精,而且对家国天下的个人担当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本篇以于升的经历为经线,以多个门类的技法为纬,绘以图片,旨在全方位解释武术的核心原理、关键动作,描摹武术传承者自强不息的精神。窥月篇为十二堂武术科普课,旨在将望山篇中出现的重点技法加以详细分析,并绘制原理示意图,以期武术/博击爱好者读懂武术的深层原理,并能将其运用于实际。
前以故事引发读者兴趣,后以课堂详述技法原理。本书构思巧妙,文笔精湛,是不可多得的武术硬核科普作品。
-
黄雀
一个超级富二代,偷遍英国博物馆从不失手,是富人在找乐?
·
一个青年影视女编剧,竟然逼死富二代的导师,是灵感在作祟?
·
一幅传说中的“江南堤坝管涌源分布图”,两大水利家族和气背后的角力,三代人秘而不宣的家族秘史。富二代赵本纪为了找图,走到博弈场的中央,却发现主角并非自己,同行的女伴吴双让局面变得扑朔迷离。或许,吴双这只“黄雀”五脏之中所隐藏的秘密才是破局的关键。
·
【高能提醒】
·
这是一部悬疑而非推理小说。
·
明明为了偷一张图,却意外牵出一段家族秘史,身边人没有简单人。
·
作者已逾知天命之年所著的悬疑小说,除了故事和技巧,还有鲜为人知的生命体验和时代眼泪。
·
知名主持人张绍刚序中写道:“每到关键节点,自以为‘是’时,又突然出人意外。”
·
新锐设计师广岛操刀封面,一只黄雀的生死疲劳。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