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小说

  • 比影更轻

    作者:[英] 凯蒂·格林 编绘

    厌食症女孩的图像自白

    2017年哈维奖“年度图书”

    渐变的冷色带我们走入那段幽灵般的记忆,

    温柔的暖色告诉我们美好依旧存在。

    编辑推荐

    青春的过往中,哪一句话曾刺痛过你?

    “吃就是了。”

    “你长得真男人!”

    “你爸怎么不把割草机借你来修修腿毛?”

    “人人都会遭遇不公,你只需一笑而过。”

    “我开玩笑的!”

    “答案是不行。”

    “真希望我能跟凯蒂一样。她吃那么多,居然还能一直那么骨感。”

    这些出现在凯蒂生活里的话语,或许你也不曾陌生。无论是从别人口中听到,还是曾对身边人说过,这些并不会像纸上文字一样被记录下来的言语,却会无意间驻扎在某人心中,化作一道难以平复的伤疤。

    一部唯美、令人心碎,却又饱含能量的自传体图像小说

    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是否能完全康复?很难说。

    食欲和消化系统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调节和治疗,而心结则会像定时炸弹一样潜伏在人的体内。

    如果能有一本可以起到指引作用的书出现在曾经迷惘的凯蒂面前,可能她就会止步于深陷厌食症的边缘,拥有一段色彩斑斓的青春记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随着自己那段有关康复的记忆被层层剥开,并出乎自己预期地深陷其中,我懂得了为什么这样的书籍不曾出现。”揭开伤疤之痛只有本人才能体会得到,而即便如此,她仍忍着内心的苦楚,将从病症萌芽到艰难康复的刻骨经历一一呈现给读者,她期望自身的伤痛可以化作敲醒他人的警钟,向那些仍在迷途中挣扎的人们伸出援手。

    性教育、心理暗示、审美偏见、语言暴力……不要让那些避而不谈的教育缺失,成为未来悲剧事件的导火索

    “棍棒和石头可能会打断我的骨头,但是言语绝对伤不到我。”当主人公凯蒂将在学校经历的霸凌遭遇转述给父母时,收获到的却是不合时宜的“鸡汤”。

    “别傻了,凯蒂,你才多大啊。”当凯蒂想要征求妈妈意见去刮腿毛时,得到的是这样无法说服凯蒂的答复。

    “你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无聊呀?”当凯蒂拒绝朋友去试穿泳衣时,听到了对方这样的质疑。

    “我建议你把精力放在学术课程上,那才是你的实力所在。”当凯蒂向老师表露想要进修艺术时,老师给了她一个看似“建议”的结果。

    历史文化、地方风俗、生活习惯、处世之道……这些在无形中凝练出了一个又一个“标准”,这些多数人在奉行的准则又是否合理,却鲜有质疑。我们用这些“标准”去劝慰他人,用“年龄”这个并不太合理的“标尺”来教育下一代,明明是被他人的“道德”“准则”“常识”绑架的人,悲剧却只能由自己来承受。

    内容简介

    “真希望我能跟凯蒂一样。她吃那么多,居然还能一直那么骨感。”

    朋友一句漫不经心的“赞美”,让正值青春期的凯蒂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直到凯蒂在镜子前发现自己是可以长胖的那一刻开始,这颗种子才逐渐生根发芽,长出一枚枚可以在她吃饭时引爆的定时炸弹。

    不断变化的体重数值,饱受厌食症折磨的身体与心灵、家人和朋友的顾虑与担忧……这一切都让凯蒂深陷负罪感,并深信自己的言行是如此致命。而就在痊愈之路出现一线生机的时候,她最信任的人——那个让自己重新接受食物的心灵导师,却用罪恶之手一把将她拽回到无尽的黑暗中……

    作者以手绘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挣扎与痊愈的真实故事,描绘了一段深陷“禁忌病”的过程,揭露了无能者趁人之危的恶行,同时,又鼓舞着所有相信幸福终会到来,并为之默默努力的人们。

    名人推荐

    这个故事如此特别,却又随处可见。被记录下来的它,定是一方良药。

    ——乔斯·韦登,《复仇者联盟》导演

    获奖记录

    2017年哈维奖“年度图书”

  • 救赎者

    作者:[墨] 恩里克·克劳泽

    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推翻了欧洲殖民者的统治,踏上了现代化的探索之路。彼时,美国正挥舞着干涉主义的大棒对它的后院虎视眈眈,欧洲老牌帝国无不垂涎于大洋彼岸的丰饶资源与广阔市场。身处百废待兴、强敌环伺的历史困境,拉丁美洲该如何找到它的出路?

    在本书中,恩里克·克劳泽以媲美文学作品的笔触,借助九位拉美历史人物的人生线索,勾勒出一百五十年来拉美的政治思想面貌和历史探索轨迹。在这些人中,有为刚刚走出黑暗的拉美点亮民族之光的何塞·马蒂,有在动荡时代的夹缝中传递思想火炬的巴斯孔塞洛斯,有倾尽祖孙三代之力前赴后继投身革命事业的帕斯家族,有写出风靡全球的《百年孤独》,却因与独裁的共谋关系而饱受争议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还有一生坚持对抗独裁专制的巴尔加斯·略萨。他们虽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怀揣着相似的理想:建立一个公正、繁荣、和平的秩序,使饱受落后、贫穷和帝国主义之苦的拉美获得救赎。

  • 姐姐的守护者

    作者:朱迪·皮考特

    《姐姐的守护者》内容简介:13年来,凭借基因技术来到人间的安娜,不断向身患白血病的姐姐供应血液、白血球、骨髓、干细胞,现在,姐姐需要一个肾脏。无法忍受再做“姐姐的药”,安娜将父母告上了法庭,要夺回身体使用权。全球畅销作家皮考特以这部饱含争议而凄婉哀伤的小说,震撼了全球读者…… 点击链接进入: 《第十层地狱》 《换心》 《姐姐的守护者》
  • 巴别塔之犬

    作者:[美]卡罗琳·帕克丝特

    《巴别塔之犬(2013年版)》讲述了一个女人从树上坠地身亡,死因无人知晓,唯一的目击者是她心爱的狗。女人的丈夫是一个语言学家,哀伤又困惑的他,思念妻子却无从得知她的死因。他决定以自己毕生的研究,教这只狗开口说话,让它说出事情的真相……《巴别塔之犬(2013年版)》这本书一出版,便力压《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登上《纽约时报》等畅销书排行榜首;《巴别塔之犬》这个故事太悬疑,太震撼,太悲伤,它从一本默默无闻的小书变成了一部“与最亲的人一起阅读一起感动”的经典。 海报:
  • 吃饭

    作者:章小东

    ★“最老练的小说新手”章小东新作 ★另版《活着》名门之后书写吃饭传奇 ★民国最后的闺秀张充和题写书名 阅读章小东的《吃饭》,总让人想起余华的《活着》。《活着》为 了活着而不断地死去;而《吃饭》为了吃饭才活着。这不是一部虛构的飘渺,而是我们民族人人记忆散片的黑色之花朵,其真实让人不寒而栗;其质朴使真实成为一种境界而让人尊敬和敬仰。在中国为了活着而吃饭,到美国为了吃饭而活着。这些来之物质的精神之思传递了作家写作的生命之光,而那种吃饭就是生命的故事和人物,则又一次让小说回到了我们民族阅读的伤口上。 ——阎连科 读了小东的小说,我几乎经历了一次“惊醒”。吃饭,这是一个多么残酷、多么尖锐、多么致命的问题。没有饭吃,会把一个人推到多荒远、多黑暗的地步。 ——刘再复 吃饭,乃是天大的事。 胖妈说,有个地方,叫“伊登”,那里人人不愁饭吃。东东把“伊登”在心里记挂了许多年,终于背起累赘的行囊,从东到西辛苦地寻找吃饭。她曾以为在美国找到了“伊登”,在那里,吃饭把一家三口紧紧维系。东东的一手好菜抹平了生活的艰辛,也让她见证了吃饭的严酷和残忍。 时光流逝,吃饭从这个家庭的最低需求变成了最高享受,东东却发觉“伊登”依然遥远,在追寻“伊登 ”的几十年里,她找到了吃饭,却丢失了味道——那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
  • 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

    作者:[英] 马克·哈登

    故事讲述了一个退休老爸乔治的一些烦恼事——他对家庭的掌控渐渐松动,它现在属于年轻人,比如凯蒂、雷、杰米、托尼……但身为曾经的一家之主,他依然得秉持一些作风,比如:不在家里制造麻烦、不让孩子们讨厌自己、不在女儿的婚礼上拖后腿…… 所以,即便身患“癌症”,他也必须隐瞒病情,独自面对。恐惧的时候就来点幻想麻痹大脑;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关灯,这样就不会看到那些扩散到表皮的癌细胞;或者,索性用一把剪刀,自己来做一次切除手术!
  • 莱伯维茨的赞歌

    作者:(美)小沃尔特·M·米勒

    “太了不起了……让人在不寒而栗的同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时代》 “饱含怒意,极具表现力……很棒的故事。”——《纽约时报》 “一个让人兴奋和充满想象的故事……绝对力荐。”——《图书馆杂志》 “一部了不起的小说……想象力尤为丰富,极富画面感,妙趣横生,具有深刻的理性与道德层面的内涵……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将会陪伴读者们很多年。”——《芝加哥论坛报》 “雨果奖”桂冠作品 三度荣获“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 读者票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 令《时代》、《纽约时报》震惊的恢宏巨作 人类社会的数次轮回,文明的种子从未灭亡 那些我们最珍视的,在世界末日里全部被埋藏在废墟里,但当它们重见天日,书籍的光辉将再一次点亮文 明的火种 从二十世纪的全球性核灾难后六百年到公元3174年,再由另外一场全球性核灾难到公元3781年。三个看似极为松散的时间段形成了一个令地球文明从毁灭到复兴到再度毁灭的悲怆轮回。而在这轮回中,莱博维茨修道院的僧侣们,坚守着千年不变的职责:为人类保留文明的火种…… 人类的道德本性能否战胜科学发达所带来的各种诱惑?是否只有宗教才能守护并救赎人类最后的理性? 本书配有8张全彩插图
  • 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内容简介:一九八一年春,茅盾先生遗嘱将自己的二十五万元稿费捐献给中国作家协会,作为基金,设立一个长篇小说奖,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为茅盾文学奖的缘起。其后二十多年中,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一直备受关注,影响甚巨。 我社自一九九八年春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先后收入在我社出版并获奖的十一部作品。“书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数年内多次重印。二○○四年冬,在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编辑出版了包括一至五届二十二部获奖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此后,伴随着茅盾文学奖评选的进程,新获奖作品我们将陆续予以增补,以完整地体现中国当代文学最高奖项的成果。 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的编辑过程中,对所有作品进行了文字校勘;一些以部分卷册获奖的多卷本作品,则将整部作品收入。
  • 扶桑

    作者:严歌苓

    《严歌苓作品集:扶桑(全新修订版)》是一部大胆、性感得令人激动的情爱小说——神秘莫测的感情,错综复杂的冲突——乡间女子扶桑跟随大批到海外谋生的劳工来到美国旧金山,她所要面临的绝不仅仅只是生计的艰难。为生活所迫,她只能倚门卖笑从事皮肉生意,却也因此与美国少年克里斯产生了一段纠结的爱情。扶桑当然不是灰姑娘,所以故事的结局必然不会落入童话故事的俗套,一幅幅既柔情又惨烈的生动画面亦由此展开。
  • 给樱桃以性别

    作者:[英] 珍妮特·温特森

    她丑陋,粗鄙,体型庞大,没有人愿意在她身边多待一秒,除了她那群同等凶悍却异常忠诚的狗。直至偶然的一天,在臭气熏天的泰晤士河边,她捡到了一个弃儿,并为他取了一条河流的名字,一个不受束缚的名字,约旦。

    河流是他的名字,河流也是他的命运。在简单平稳的生活中,他渐渐体悟航海的奥秘,开始向往河岸另一边的世界。十九岁那年,他跟随国王的园丁前往温布尔登,踏上了一段纷繁绝妙的旅程,见证着平行世界中的奇幻异景:爱是席卷村落的瘟疫,公主不爱王子,话语向上飞升、化作密布的云朵……在童话般的冒险中,他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可能。

    在这本大胆奇特、新颖有趣的书中,温特森带我们感受爱情与亲情,看见历史与真理,并最终寻获那面照映自我的镜子。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姐妹篇

    ★ 英国天才女作家珍妮特 · 温特森重磅代表作

    ★ 炫目、迷人、诚挚、温情的成人童话

    ★ 生活是危险的航行,这本书便是一艘倾覆之船的安全气囊。

    ★ E. M. 福斯特奖获奖作品  /《泰晤士报》“六十年六十佳图书”

    ★ 作者珍妮特·温特森入选 BBC 100位杰出女性 / 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

    ★ 张悦然、蒋方舟、刘瑜、任晓雯一致推荐的当代天才女作家

    ★《给樱桃以性别》将历史、童话故事和元小说融合进了一种水果里,有着回味无穷、令人惊艳的味道。 ——《纽约时报》

    ★ 温特森在过去与现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穿梭游走,创作了一部如此新颖有趣的小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时间的认知。——《星期日泰晤士报》

    ★ 奇异与惊叹、神秘与平凡交织相叠,共融在这部新颖绝妙的小说之中。——《纽约时报》

    ★ 温特森是超级文字魔术师。她让我们相信,想象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感知的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鲜活。——英国《独立报》

  • 异国事物的转译

    作者:张宁

    为了探究文化移转时可能发生的诸多现象及其背后的历史动力,本书以“异国事物的转译”为题进行探讨,且另辟蹊径将考察重心由文化的复制与移植,移至其间“看似相同、实则有异”的暧昧转变,希望借由近代中国的案例,探索不同文化互动时的若干原则。全书主要以当时鼎盛的英帝国与力图振作的中国为载体,以中西往来频繁的上海为地理空间,借检视具有丰富文化意涵的跑马、跑狗、回力球赛这三项西式运动,分析文化移转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 慢慢微笑

    作者:[英] 德里克·贾曼

    【编辑推荐】

    ★ 与疾病共生,与爱人共舞,与死亡共欢宴

    天才导演贾曼的最后岁月,伟大的艺术灵魂于陨落前的竭力燃烧。

    .

    ★ 爱过,战斗过,绝望过,创造过——

    身兼导演、诗人、艺术家和园艺家等多重身份的德里克·贾曼,在绝症之中写下遗书般优美的日记,惊世骇俗又饱含深情,这本书是贾曼最温柔的袒露与最缓慢的告别。

    .

    ★ 在病痛中与偏见斗争,在世界尽头建造末日花园,在人生落幕前,用鲜花与爱人抵抗死亡。

    作为当时极少数公开艾滋病情的名人之一,贾曼一边怀着对生命的热忱与疾病抗争,一边奋力发声以消除大众对性少数群体的偏见。伴侣和朋友成为他生命终章里最坚实、温暖的后盾,在核电站旁建造的美丽花园则成了他的灵魂归宿。

    .

    ★ 永恒不灭的爱与痛,艺术家灵魂的翕动与挣扎,并记录下《维特根斯坦》《蓝》等经典影片构思、诞生全过程

    电影和图像是贾曼永远的热爱,即使在病痛缠身甚至几近失明的情况下,他仍满怀热情地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在这本最后的日记中,可一窥这位世界级先锋导演的创作过程,追溯其灵感与爱的源泉。

    .

    ★ 英国国宝级女演员演员蒂尔达•斯文顿 、知名电影学者毛尖  感动推荐

    德里克•贾曼以一种天才般的明晰投身于他的人生和生活细节之中,尤其是在经历了疾病带来的顿悟之后。这种顿悟不仅是挑衅,也是救赎。

    ——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

    .

    贾曼英俊、幽默,拥有水银般光亮的个性,天生的智慧令他甜蜜、愤怒又充满激情……他对同性和异性产生的强大引力一直是英国艺术界的一大传奇。

    ——毛尖

    .

    贾曼就是那种善于“制造麻烦”的预言者,或许某一天能与威廉•布莱克相媲美。

    ————约翰•吉尔(John Gill)

    .

    ★ 新锐青年设计师山川担纲设计,独特红色PVC外封双面丝网印白,使书籍整体装帧设计极具先锋艺术感,同时也是对贾曼的病痛岁月和艺术激情的一种隐喻。

    .

    【内容简介】

    -

    “我不想以悲伤结尾,

    如果可以的话,

    我想歌唱。”

    -

    《慢慢微笑》是英国导演德里克·贾曼生前最后一部日记,记录了他在身患重病后,在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创作能力日趋衰减之时对生活、艺术、疾病、爱情的深刻思考。他以优美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了日常中的种种艺术思考和实践,回忆了与朋友交游的青春时光,记录了病榻之上的肉体与灵魂经受的煎熬,同时抒发对英国社会动态和艺术创作环境的深深忧虑和愤慨,文字中同时充盈着欢欣与痛苦、愤怒和宁静。

    这本书是贾曼的墓碑,艺术家的灵魂栖息其上,至今仍在轻盈地翕动双翅。其所有呼喊与耳语,自省与告白,都凝聚为一行字:

    “我活在爱中。”

  • 奥斯坦德的梦想家

    作者:[法] 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

    ★ 所有人都挣扎在秘密的旋涡里。

    你的秘密是什么?

    ★ 我们的宇宙是一枚硬币,不知道哪一面会最终着地。

    我们所看见的世界,或许只是想象中的世界的映射。

    ★ 一场真正的爱情,是无法痊愈的。

    ★ 法国国民作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六年蝉联法国畅销榜,在法国读者心中,他的作品与《圣经》《小王子》有相同的地位。

    ★ 龚古尔奖得主兼评委,巴黎高师哲学博士,斩获三项莫里哀戏剧大奖。

    ★ 施米特“对人道主义的重构正好符合我们这个有些无助的时代的需求”。

    ★ 它散发着神秘和浪漫的气息,但也有一丝恐怖的威胁,它触及了悲伤的本质。

    ★ 大地无非群星的倒影,迷途犹如归途。

    幻觉虽不真实,但却足够诚实。

    ------

    ※内容简介※

    人生虚实莫辨,秘密层层叠叠,要求一切确凿无疑的人,要么愚蠢,要么粗暴。想象构建人生,书写欲望的真相,表达灵魂深处的呐喊。生活的关键所在,就是带着多于答案的问题一直往前。

    《奥斯坦德的梦想家》所收录的五个短篇,正是由“秘密”贯穿,每个人都在秘密的旋涡里挣扎:爱玛女士不能言说的炽热爱恋;加比藏在墙洞里,折磨加布多年的收藏品;拥有众多情妇的病患,他赤诚的赞美所带来的神秘力量;混淆了真实与虚构的迂腐教授;以及在苏黎世站台等待15年的优雅女子。他们全都是我们的镜像,是我们被秘密包裹的人生。

    ------

    ※媒体评论※

    童话般的浪漫、感伤和宿命。它散发着神秘和浪漫的气息,但也有一丝恐怖的威胁,它触及了悲伤的本质。

    ——Mostly Fiction书评周刊

    充满力量、精炼的故事……施密特对短篇小说的娴熟处理使他稳稳跻身于伟大作家之列,从莫泊桑到福楼拜和埃德加·爱伦·坡都曾尝试过这一体裁。短篇小说是拥有预设规则的微妙技艺,而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密特完全掌握了它的代码。悬念,反转的艺术,它们都在浑然天成地发挥作用。阅读这些故事就像沉浸在一盒巧克力里,每一枚巧克力都散发着自己独特而精致的味道。

    ——《时尚女性》杂志,莎拉▪格兰狄罗特

    想象才是真正让你暴露的东西。想象由你的欲望写就。想象是萦绕在你心头、让你为之疯狂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想象更能说明问题了。

    ——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

  • 冷山

    作者:查尔斯・弗雷泽

    本书是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际,一位士兵为了自己的所爱而返回家园的多灾多难的旅途。伟大的爱情故事与孤单凄惨的迢迢长路融为一体。 作品以当地历史为背景,以从作者的高祖父起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为基础,叙述了一个受伤的士兵英曼,离开残酷的战场,穿过那片残破的、即将遭受败衄的南方土地,回到自己战前的心上人艾达身边的故事。与此同时,艾达正在勇敢顽强的年轻姑娘鲁比的帮助下,努力的重振父亲留下的农场。英曼的“奥德赛”与艾达的奋斗相互交织,他们长期隔绝的生活随着战争的临近结束而即将交汇,当他们在密林中紧紧拥抱,准备尽享战后爱情的甜蜜与幸福时,一场灾难从天而降…… 查尔斯・弗雷泽深刻地洞察到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孤独状态的危险,他对于社会的变迁,具有与那些十九世纪的伟大小说家同样敏锐的观察力。本书重新创造了一个已经消失的世界,在我们的时代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 在黑暗中等待

    作者:乙一

    阿滿失去了視力,一個人靜靜地過日子;而明宏則為工作職場人際關係所惱。車站月台所發生的殺人事件將兩個寂寞的人兜在一起。被當成犯人追捕的明宏逃進阿滿的家,蜷縮在起居室的角落。感受有外人存在的氣息而心生膽怯的阿滿為了自保,決定裝作不知情。於是兩人就此展開了一段奇妙的同居生活──
  • 空谷幽魂

    作者:(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在“幽谷庄园”女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眼里,即将到来的周末派对既让人激动,又令人害怕。管家和厨娘把一切都料理得并井有条,然而,夫人隐隐感到:她激请的那些客人,彼此之间,并不是一团和气。 赫尔我克里·波洛也收到了请柬。然而,当他抵达庄园时,扑面而来的竟是一幕戏剧感十足的谋杀场景:游泳池边躺着一具男尸,一把枪缓缓沉入池底……
  • 变形人

    作者:那多

    因爱而变、因情而异真的会发生?它是一种美丽的诱惑,还是一个海誓山盟的承诺? 建筑工地上工人一次不经意的打桩,上海市区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志丹苑就此诞生。围绕着志丹苑遗迹区,一宗又一宗的神秘事件接连发生:一种生活在沙里的热带鱼常常在沙里钻来钻去;一群无法杀死的蟑螂前后两段身体分开仍能自由爬行;一只似乎真有九条命的黑猫被卡车轧扁都不死、从楼上摔下来都未亡……发生在动物身上的诡异现象正显现着海底人悄悄变异的征象。层层迷雾、拨云见日之后,一场关于海底人的秘密似乎已经云破天开。 本作品通过一则真实的考古新闻,引发了一个充满悬念的灵异爱情故事,并由此演绎了一段奇异的爱恋故事,在一波三折的氛围中营造出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而又充满想象的艺术空间,让读者在理智上虽然不相信故事,但在情感上却认同故事。作者从艺术的角度折射出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淡淡祈求与希冀。
  • 等待

    作者:[美] 哈金

    小说描写一段近20年的三角恋情:军医孔林苦苦等待18年,终于能与久久苦恋的情人结合的时候,却又失去了爱的激情。相互而极有张力的文字,深深吸引着我们关注一个人是怎样在那个年代里委屈地活过来的。作家用出色的写实技巧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小人物活生生的人生经历,警示我们在生活的选择中如何提升心灵的力量。 《等待》获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基金会所颁发的“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哈金为惟一以一本书获此两项奖的作家。《等待》已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出版。
  • 历史的天空

    作者:徐贵祥

    《历史的天空》中浓缩了我党高级干部曲折的成长经历,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战争与政治、权力、人性之间的关系,在富有激情的情节推进中,有一种回肠荡气之感。
  • 有了快感你就喊

    作者:池莉

    有了快感你就喊! 这是一句军中流传的格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参加越战的美国大兵们,他们的行囊里面都有救生包,救生包里头必定有一盒火柴,这句格言,就印在火柴盒上。这是一句充满阳刚之气的格言。是男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状态。我小说里的男人卞容大,其实骨子里头就充满了这种向往与追求。他是一个备受压抑的窝囊的阳刚男人。可是他一直在坚持着什么,一直在追求着什么。终于,他被迫开始了以逃离为形式的自我坚守与自我救赎。中国男人尤其需要这种精神,人性的、自由的、坚定的、革命的、悲壮的。这句格言非常上口,刺激性强,爆发力强。做这部男性小说的题目,再合适不过了!太好了!惟一的希望,只是希望不要被狭隘的理解和被庸俗者望文生义,以为“快感”是猥亵之词,上帝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