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科技

  • 海明威的猫

    作者:[英] 凯特·阿尼

    一部欢快、前沿的基因入门书!

    从DNA到多彩的生命世界,究竟发生了多少迷人的故事?

    近五年我们又取得了什么新发现?

    全球精英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BBC明星主持人像脱口秀一样讲基因,帮你建立对基因的正确认识!

    .

    ***内容简介***

    大文豪海明威在1935年时养了一只叫“白雪”的猫,它是一只罕见的六趾猫。它的后代也有着相 似的六趾,而且目前仍然悠游自在地生活在海明威故居,吸引着大量好奇的游人。科学家们也注意到这种有着大爪子的猫,并且弄清楚了这种多趾现象的成因——基因的“调控开关”。这个开关遥控着一段基因,而这个开关比生成脚趾的基因小得多,它把科学家引入更微观的基因世界。

    如果你问科学家近来在基因世界找到了什么,答案很可能是:更多的困惑,更多的发现。

    “根据孟德尔的理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生物学家米诺在看到自己的实验结果时,难掩自己的惊讶和困惑,继而投入新的探索。我们课本上曾经言之凿凿的科学结论,背后浮现出越来越多的亟待解开的谜团。后天形成的特征竟然会遗传给下一代?洋葱的DNA数量比人类多5倍,这多出的DNA有何用处?人类单性生殖为什么是不现实的?……

    在基因研究中,旧的权威已然松动,新的权威尚未确立,《海明威的猫》带你来到新突破降临的节点。作者阿尼从英国广播公司BBC科学节目主持人化身为背包客,走访世界各地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前沿科学家们,聊了聊基因的新发现。这是一部充满幽默对话的书,他们边开脑洞边调侃,从电子游戏聊到发育过程,从菜谱聊到DNA结构,从逛酒吧聊到蛋白质组合……就这样拼出基因科学的新版图,这或许也是通往未来新发现的地图。

    .

    ***编辑推荐***

    ★幽默感爆棚!作者凯特·阿尼是剑桥大学遗传方向的博士、英国癌症研究所成员,也是BBC两档科学节目的主持人,你会看到她像脱口秀一样讲基因。

    ★脑洞大开、无比欢快!这里没有让人头大的术语,科学家们说的“科学段子”就把基因研究讲得一清二楚。

    ★基因如何为你编织生命的奇迹?知道你身体中的基因有多奇妙,将让你再一次爱上生活!

    ★“震惊了!科学家发现肥胖基因”——等一下,别被蒙了!不存在一个“肥胖基因”,也没有“自闭基因”“酗酒基因”……人们对基因的误解实在太多了,听凯特·阿尼给你八一八。

    ★癌症监测、非DNA遗传、人造生命……不论你是否准备好,基因研究都已经准备好颠覆你的生活,现在是时候去了解它们了!

    .

    ***大咖推荐***

    下次听到前沿科学家宣布新发现时,你肯定会激动万分——因为你读过了阿尼的这本书。

    ——《书单》(Booklist)

    阿尼用谦逊与探索精神呈现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科学故事……一部有力、欢快、明晰的DNA与遗传学入门书。

    ——《科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专攻基因的科学记者阿尼以一种活泼不羁的笔调,探索了基因的内部运作机制。她的作品既迷人,又令人震惊。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在《海明威的猫》中,无论哪一部分都能立刻把你拉进它的故事——这本书能带来充分的阅读愉悦感,而且把复杂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有趣而中肯。

    ——马克•史蒂文森(Mark Stevenson,《乐观者的未来旅行》作者)

  • 道德机器

    作者:[美]W.瓦拉赫 / [美]C.艾伦

    人类即将全面进入机器人时代。计算机已经可以从事金融交易、控制电力供应和驾驶火车。很快,服务类机器人将能在家照顾老人,军事机器人可以投入战斗。温德尔·华莱士和科林·艾伦认为,当机器人要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时,为了我们的安全,它们必须通过程序学会道德判断。在快速回顾了最前沿的道德哲学与人工智能之后,两人主张,设计某种功能性的道德指令,让人工智能机器人习得某些基本的道德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并且,即便让机器人承担完全的道德责任有很远的路要走,但随着人类对道德理解的深入和完善,能接收复杂道德指令的各类服务型机器人将诞生。 本书基于人类道德判断和伦理的本质,第一次深入探讨了人类在设计具有道德判断能力的机器人的漫漫征途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在未来数年内,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摆脱人类监管﹐自主做出决定,甚至走上反抗人类的道路!这种不确定性,将使机器人面临的道德风险日益凸显。无疑,人类迫切需要确保机器人的设计符合道德规范。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符合人类道德规范的机器人呢?本书作者认为,尽管完备的机器道德智能体还很遥远,但是目前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开始建构一种功能性道德,从而使人工道德智能体(AMAs)可以具有基本的道德敏感性。由此,作者拟定了一个基础框架,为引导AMAs的工程设计任务指明了方向。 本书乃人工智能道德研究领域极具影响的名著,深受各国读者欢迎。

  • 猫的秘密

    作者:[英]约翰·布拉德肖

    《猫的秘密》是所有爱猫人都应该阅读的书,这是一本运用动物行为学解读喵星人的教科书,猫奴完全指南!

    几千年来,猫咪一直是流行的家庭宠物。但是猫咪是如何成为人类宠物的?猫咪真的不能被驯养吗?它们究竟在想些什么?它们真的喜欢我们吗?在《猫的秘密》中,著名人类动物学家约翰·布拉德肖运用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引导我们进一步深入家猫的心灵,了解喵星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且解决猫奴们如何与毛绒绒的家伙们和谐相处。

  • 人工智能简史

    作者:刘韩

    《人工智能简史》从多个角度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人工智能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以及他们创造非凡成果的有趣故事。透过搜索引擎、网上购物、社交网络、智能家居等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影响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未来这种影响还会越来越大,最终人工智能将会像电力一样,成为一个无所不在的基础设施。

  • 婴儿奶粉,你应该知道得更多

    作者:朱鹏 / 马鲲 / 等

    在中国,婴儿奶粉是一个敏感而脆弱的话题。消费群体特殊而庞大:0~6个月的婴儿,如果无法母乳喂养,配方奶粉是其唯一的营养来源,对其生长发育和一生的健康都有决定性影响。数据显示,我国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只有28%,以每年1600万新生儿计算,需要婴儿奶粉的家庭在1100万以上。而且6个月之后的婴儿虽然添加了其他食物,但对配方奶粉的需求一般会持续到3岁。巨大的商业利益使这一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部分海淘代购不仅销售不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婴儿奶粉,使消费者承担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而且对政府加强监管的努力和行业升级改造的事实歪曲误读,严重影响国人对政府公信力和国产品牌信任的重建。相对成千上万代购者不遗余力地鼓吹,科学严谨的奶粉知识普及却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一本以奶粉知识为主题的科普图书。

    本书的两位主要作者一位是食品科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一位是乳品行业资深观察员、新浪微博知名博主,多年来专注乳制品、特别是婴儿配方奶粉的知识普及。本书从高品质配方粉的黄金指标、配方奶粉的选择、海淘代购的风险、政府的监管、奶粉喂养的正确方法等九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作者已发表的文章,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完善,科学地解答了奶粉配方、奶粉安全、各种营养素添加要求、标准及国际乳业的最新进展等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同时对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奶粉伪科普进行了剖析和纠正。

    作为一本科普书,本书在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注意了语言的通俗易懂和图文的紧密结合。问题解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是一本以奶粉知识为主题的科普好书,希望藉由此书帮助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确立科学的态度、掌握正确的知识,重建对政府监管和国产品牌的信任。

    南庆贤

    2017.06

  • 概率的烦恼

    作者:Han Christin von beayer

    因为精确预测以及在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量子力学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科学理论之一,但也是最被误解的理论之一。在被创立后的近一个世纪,量子力学仍旧充满了争议。通过量子贝叶斯理论(QBism)解释量子理论中的悖论和谜题,本书为非专业的读者阐述了量子力学深远的含义、如何理解量子力学和量子力学如何与这个世界相互作用。QBism用对概率的全新理解去改造量子力学中的传统特征。贝叶斯概率与标准的“频率概率”不同的是,它是观察者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个事件或者一个命题的信任程度的数值测量。相比于频率主义,量子贝叶斯理论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处理单个事件,它的概率估计可以根据获得的新信息去更新,并且可以包含“频率概率”的结果。但最重要的还是与量子理论相关的奇怪之处——如两个原子可以同时在不同的位置,信号可以传播得比光更快,以及薛定谔的猫可以同时处于死和活的状态的想法。

    用直白的语言而不是方程,贝耶尔用一种通俗的方式,揭示了量子力学的意义,发现了认识物理学的新途径。

  • 上帝与新物理学

    作者:[英] 保罗·戴维斯

  • 复杂的引擎

    作者:[美] 约翰·梅菲尔德

    本书结合信息、进化和计算对生物进化进行了阐释,证明了计算在进化中的核心作用,并将这套计算和进化相结合的核心机制扩展到其他领域,用来解释复杂生命、结构、组织和社会秩序的形成。这是一次正在进行的重大的科学认知范式的转换,它不仅会改变科学,也会改变人类对自身境况的认知。

  • 适者降临

    作者:[美]安德烈亚斯·瓦格纳

    “生命科学书系”之一。这是一本关于进化论的书。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能很好地解释了适者是如何经过漫长的时间保留了下来,但是无法解释适者究竟是怎么到来的。仅仅历经38亿年的随机突变,能解释翅膀、眼球是怎么来的吗?如果答案是“否”的话,该如何解释进化的速度与效率呢?《适者的到来》这本书,就是作者15年的研究成果,补上了达尔文理论缺失的部分,揭开了生命多样性的奥秘。

  • 妙思统计(第四版)

    作者:Uri Bram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它教你如何用一个统计学家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但不会涉及任何烦琐的统计技法。无论你是正在讲授统计课程的教师,还是患有“数学恐惧症”的学生,都可通过阅读本书而受益匪浅,了解统计学如何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 演化的故事

    作者:[美]卡尔·齐默

    在自然界中,生命演变充满了各种情节:

    惨烈的竞争,阴谋诡计,

    爱与厮杀,互惠合作,

    许许多多的惊奇、死亡与新生……

    作为演化进程中的一部分,

    人类是否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神圣干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吗?

    医疗水平的提高迫使人类的演化过程陷入停顿?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之 间的关系又将往何处去……

    阴谋|爱情|博弈|灭绝|新生

    跨越40亿年的物种演化全记录

    作为资深科普作家,卡尔·齐默的文笔极具文学性和科学性。从早期原始生命的产生到物种大爆炸又大灭绝的原因,从雄性和雌性之间的相爱相杀到共同演化,再到寄主和寄生物之间永无止境的演化比赛,当然更包括了十分详细的、关于我们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

    同时,本书也是演化论本身的故事,“演化”这个观念如何在达尔文和少数几个科学家的脑中形成,又如何遭到宗教势力的残酷打击以及科学界的普遍质疑,这其中又有哪些坎坷和追求科学真相的精神。

    在阐述演化生物学的作用时,作者通过大量案例生动展现了其在医药和农业等方面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其中涉及抗生素滥用的后果方面,在当今更显其意义;而演化论最深刻的作用还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重构了人类的信仰体系,作者对此的论述简洁清晰,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

    从简单却吊诡的“红心皇后”假说,到充满科幻色彩的数字化生命,浪漫有趣又惊心动魄。看完有种想回学校去攻读演化生物学的冲动。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40亿年生命的演化是一篇宏伟的故事,充满了各种情节:惨烈的竞争,阴谋诡计,互惠合作,许许多多的惊奇、死亡与新生。卡尔•齐默把这个伟大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充满热情和风格。

    ——马特•雷德利(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著名科普作家)

    从达尔文酝酿出演化论的小历史讲到科学共同体发展演化论的大历史再讲到自然演化的大历史最后以人类演化的小历史收笔,俨然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作品!

    ——知名科学科普博主 咱说

    如介绍语中所说,本书既是进化的故事,同时也是进化论本身的故事。书写的相当好,即便是在佳作叠出的进化相关科普著作中,也是极其璀璨的一颗明珠。插一句,进化领域有不少好的科普书,当然也有不少宣扬神创论的书。这也算是两种相互攻讦的思想共同进化的例证吧。

    ——豆瓣网友 丁丁虫

  • 人体城市

    作者:[法]雅克·吉夏尔/著 / [法]萨拉·塔韦尼耶 / [法]亚历山大·韦里耶/绘

    法国最大童书出版集团巴亚最新科普力作《人体城市》,带你游览这座由骨骼、血肉、器官、神经构成的人体之城,数说不可思议的人体机器!从骨骼和皮肤、血液循环、消化系统、听觉、视觉、神经系统到创伤修复、遗传基因,科学严谨的知识体系与遍布全书的细化知识点,将人体的结构功能、运行原理以及令人讶异的人体常识,按照归纳、举例、对比、分解、关联、拓展等编排形式,通过图例、图示、漫画、注释、比例、符号等呈现再读者面前,数百知识点一览无余,读者常常可以像捡拾金麦穗一样,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 The Elephant in the Brain

    作者:Kevin Simler / Robin Hanson

    Human beings are primates, and primates are political animals. Our brains, therefore, are designed not just to hunt and gather, but also to help us get ahead socially, often via deception and self-deception. But while we may be self-interested schemers, we benefit by pretending otherwise. The less we know about our own ugly motives, the better - and thus we don't like to talk or even think about the extent of our selfishness. This is "the elephant in the brain." Such an introspective taboo makes it hard for us to think clearly about our nature and the explanations for our behavior. The aim of this book, then, is to confront our hidden motives directly - to track down the darker, unexamined corners of our psyches and blast them with floodlights. Then, once everything is clearly visible, we can work to better understand ourselves: Why do we laugh? Why are artists sexy? Why do we brag about travel? Why do we prefer to speak rather than listen?

    Our unconscious motives drive more than just our private behavior; they also infect our venerated so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Art, School, Charity, Medicine,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fact, these institutions are in many way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our hidden motives, to serve covert agendas alongside their "official" ones. The existence of big hidden motives can upend the usual political debates, leading one to question the legitimacy of these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of standard policies designed to favor or discourage them. You won't see yourself - or the world - the same after confronting the elephant in the brain.

  • 科学10×10

    作者:【英】丽莎·简·吉莱斯皮 著 / 杜钰凯 绘

    这是一本介绍科学怎样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普图画书。全书选取了太空、轮子、数字、光等十个科学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历史路径和重要性,各选取十个子领域,总共介绍了100个改变人类的伟大科学发现。从古代前辈绘制星空图,到近代科学家开发电力,再到现代纳米材料的普及,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人类对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更能深刻体会到科学对人类的伟大意义。

    编辑推荐:

    假如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机械、没有医学、没有电力的世界,生活会是什么模样?

    75万年前,人类还没有发明简单机械。

    公元前460年,希波克拉底刚刚确立现代医学的基本原则。

    19世纪80年代,交流电才被发现。

    今天我们只能假想的状况,却是过去的人们真实经历的生活。

    今天我们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切,并不是原本就存在的。

    为了解决问题,改善条件,创造美好,人类在科学之路上不断探索。很多伟大的科学成果,正是在这种探索中被发现、被创造。

    本书选取了太空、轮子、数字、光等十个科学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其历史路径和重要性,各选取十个主题,总共介绍了100个改变人类的伟大发现。读者能从中清晰地感受到,它们是人类生活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更是人类孜孜以求、探索科学的伟大见证。这也是本书想传递给读者的最重要的信息。

    本书的取材和编排科学合理。十大科学领域基本囊括了现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让读者了解到全面的科学知识。每个大领域内的小主题,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取材,各小主题之间既有循序渐进的内在联系,又统一呈现了整个科学领域的发展演变。例如“太空”领域,第一个小主题介绍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开始绘制星空图,接下来的主题依次介绍了利用天体仪记录时间、利用星空进行航海定位、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等。

    本书的形式生动活泼。华人画家杜钰凯的插画风格独特、色彩鲜明,以一位穿越古今的女科学家形象贯穿全书,版式设计灵活。图文的完美结合使读者在阅读中不会感到枯燥,甚至还能惊喜地发现插图中有趣的小细节。

    100个伟大的科学发现,让人类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没有停止过对创造的追求,科学也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国外媒体及读者评论◇

    吉莱斯皮选取了太空、轮子、医学、能源等10个有突破性进展的科学领域,杜钰凯采用明亮的蓝色和橙色调,用低调的卡通插画营造出历史感,并清晰呈现了科学过程,比如发电站是如何生产电力的,插画的配合使得文字概念更加容易理解。

    ——《出版人周刊》

    本书分10个领域,解释了科学发展中不同概念的演变过程,例如简单机械和轮子是怎样逐渐利用到水车和风力发电厂中的……科学史一般的文字配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开本也比较大,学校图书馆会考虑购买。

    ——托马斯,就职于《学校图书馆杂志》

  • 基因机器

    作者:【美】邦妮·罗彻曼

    基因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黄金时代,在生育、疑难杂症诊断等方面,基因技术弥补了传统医疗手段的不足,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然而,基因技术在赋予人类塑造未来能力的同时,也在拷问着人类的道德情感。

    基因技术是现代医学的巨大成功,还是装满了各种可能的潘多拉魔盒? 胚胎筛查是人道主义的计划生育方式,还是向优生学的危险滑坡? 医生是否应该告诉你,你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有很高的患乳腺癌的风险?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小孩的基因突变影响不明,你还想知道结果吗? 对基因的了解会使人强大,还是会加剧人们已经过多的焦虑感? 面对基因检测,父母们是会被压力击倒,还是会变得更加老练?

    在《基因机器》中,获奖记者邦妮·罗彻曼以故事形式、情真意切地深入探究了以上这些热点难题。她从携带者筛查到基因组测序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前、产后测试出发,引导我们认识了基因技术是如何影响医药研究、生物伦理、医疗保健以及塑造家庭的因素的,同时敏锐地全方位探讨了在基因组测序和干预时代,分享和解读个体基因信息对医疗、生育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

  • 极简人工智能

    作者:[英] 理查德·温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带领你探索人工智能的世界,全面展示人工智能的概念、理论框架与应用价值,探讨人工智能的过去和将来,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人工智能通识书。从蚂蚁习性谈到股票市场,本书将带领你开启人工智能的奇幻之旅。

  • 毒物研究室

    作者:席瑞塔.史蒂文斯 / 安妮.班農

    ※※親愛的,如果是一加侖接骨木莓酒,

    我會放一茶匙砒霜、半茶匙番木鱉鹼,然後再加上微量的氰化物。※※

    ★★毒物研究室為你發掘殺死「書中角色」的致命藥物★★

    提供給有意撰寫偵探小說的作家豐厚的毒物資訊,

    喜愛知名影集《法醫.屍體.解剖室》系列與《CSI犯罪現場》的讀者也不容錯過!!

    你的犯罪、推理小說讀者應該思考的是「犯人是誰」,而不是在納悶為什麼你的描述和事實不符。如果你想用毒物殺死你筆下的人物,就得知道壞蛋如何得到那種毒物、如何下毒,以及受害者會受到哪些影響。

    這本詳盡的指南收錄了經典的毒物如家中毒物、有毒動植物、戰爭中使用的毒物等,並附上毒性強弱、發作時間、造成的影響與症狀、解毒劑與治療方式,讓你清楚知道反派角色需要取得什麼毒物,他的計畫究竟可能出什麼紕漏。

    ●本書還會告訴你:

    現實中的毒理學家是如何揭露下毒案,歷史上有哪些知名的投毒者,以及小說、電影和現實中使用毒物的案例。書中介紹的毒物按字母順序排列,書末附錄提供依症狀、投毒方式和其他分類的交叉查詢,方便找到適用於劇情的毒物,並附上醫學名詞表,沒有醫療背景也能輕鬆解讀症狀和治療方式。

    《毒物研究室》幫你釐清正確下毒的所有細節!!

    〈禁〉本書僅提供作家編寫劇情參考,

    不得用來診斷或治療任何醫療疾病,或進行任何犯罪活動。

  • 啤酒与肥皂

    作者:[美]迈克尔·D.菲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直觉通常都是对的。我们看到棒球飞到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然后下落,最后在地面静止。根据我们利用感官收集到的数据以及基本的经典力学定律,球的运动完全合情合理。

    然而,一旦涉及电子运动、分子形状等关于世界上最小粒子的问题,我们自诩已经知晓的事物就彻底发生了改变。真正理解周遭的事情,读懂关于绝对小事物背后神秘、反直觉的科学,我们需要以量子力学理论的视角看待世界和自然。

    《啤酒与肥皂》首开先河,不涉及复杂的数学,以科学小白就能够读懂的方式讲述了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量子力学理论。全书阐述清晰,以实例和图表取代密集的公式帮助读者理解:

    为什么草莓是红的,蓝莓是蓝的

    为什么粒子仅仅会因为被观察而从“混合”状态变成“纯态”

    为什么一个光子能同时位于两个地方

    为什么量子物质有时像粒子,有时又具有波的性质

    为什么一块金属加热后会发红,温度升得更高后反而会变蓝

    为什么盐能溶于水而油却不能

    《啤酒与肥皂》遵循了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的传统,带你探讨光子、原子、分子等跟人类量级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最小粒子的反直觉世界,揭开量子力学的神秘面纱,并生动介绍了一些为当代量子物质学说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以及相应的实验。

  • 黑洞与时间弯曲

    作者:[美] 基普·S.索恩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一个理论,把时间和空间结合为一种叫“时空”的东西,它不是平直的,而是被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弯曲(或卷曲)了。在我们邻近,时空几乎是平直的,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曲率带来的差异。但在宇宙更远的地方,时空弯曲的某些结果比爱因斯坦认识的更加惊人。一个结果是,恒星可能在自身作用下坍缩,使周围空间弯曲从而将自己同宇宙其他部分分裂开来。如何证明这个结果,如何发现坍缩在空间下的黑洞的奇异性质,正是本书的主题。

    作者花费15年时间写就了这本介绍宇宙研究历史和发展情况的科普著作,系统地介绍了宇宙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理论的冲突和科研上的合作与竞争,还介绍了从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到引力波探测仪的不同探测手段的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探测手段下宇宙所展现出来的激动人心的一面。

  • 眼睛怎么了

    作者:翟长斌

    本书从最基本的眼睛的常识讲起,围绕大家最关心的有关眼睛的疑惑,阐述了视力缺陷的根源以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眼镜与眼药水、生活中不怎么留意的用眼误区,科学解释当前关于治疗近视手术的科学性以及相关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