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科技
-
动物园中的中国珍稀哺乳动物
收录了目前国内动物园以及其他相关饲养机构中100余种本土哺乳动物的资料,它们有的躯体庞大,有的小巧玲珑,也有的集凶猛与美丽于一身,还有样貌颠覆了人们想象的奇特动物。作者李健自幼热爱动物,尤为关注中国本土动物在国内的境况。他多年来行走于国内的动物园中,用镜头记录与我们世代相伴却日益减少的中国哺乳动物,以期留住它们的身影。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中国动物种类的丰富和稀有,旨在提高人们保护中国珍 稀动物资源的意识。
-
小儿推拿专家教 过敏问题轻松调
孩子的免疫力还没有完全建立,常常会因为饮食不当、空气变化而出现过敏问题。本书针对孩子常见的过敏症状和反反复复的过敏问题,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晨咳、哮喘、中耳炎、湿疹、荨麻疹等问题,从中医推拿的角度剖析病因,结合众多的调理案例,为焦虑的妈妈们提供既直观明了又绿色健康的小儿推拿方案和食疗方法,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过敏体质。
-
古鸟
【编辑推荐】
.
★珍贵化石照片一次性公开
★集古鸟类研究成果之大成
★古生物学界大咖倾情撰写
★语言通俗易懂且深入浅出
.
【内容简介】
.
《古鸟——恐龙时代的中国古鸟类》是一本最新的、全面介绍中国中生代早期鸟类发现与研究的著作。内容权威,并及时反映了该领域最新的发现和研究结果。
虽 是一本古生物的专著,但内容广泛,涉及到相关地质环境背景,以及有关发育生物学、功能形态学、生态学、乃至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最新进展。
.
本书对隶属恐龙时代古鸟类家族的三大类群(基干鸟类,反鸟类,今鸟型类)分别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不仅涉及分类、形态解剖和系统发育关系,还依据最新的发现与研究,分别对这些不同类群鸟类的繁殖、飞行、消化、生活习性等作了细致的解释。
.
此外,本书还对恐龙时代的中生代古环境,鸟类起源,飞行起源和羽毛起源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概要的总结。作者也高度且客观地评价了中国中生代鸟类发现与研究对该领域的巨大和独特贡献。
.
【本书特色】
.
◎集古鸟类研究成果之大成,带您去往古生物领域前沿;
◎古生物学界大咖倾情撰写,用严谨的科学性保驾护航;
◎珍贵化石照片一次性公开,揭开尘封多年的历史真相;
◎栩栩如生的古鸟类还原图,描绘远古鸟类的真正模样;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直观展现古鸟的千姿百态;
-
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
A groundbreaking book about how ancient DNA has profoundly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history.
Geneticists like David Reich have made astounding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genomics, which is proving to be as important as archeology, linguistics, and written records as a means to understand our ancestry.
In 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 Reich allows readers to discover how the human genome provides not only all the information a human embryo needs to develop but also the hidden story of our species. Reich delves into how the genomic revolution is transform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humans and how DNA studies reveal deep inequalities among different populations, between the sexes, and among individuals. Provocatively, Reich’s book suggests that there might very well be biological differences among human populations but that these differences are unlikely to conform to common stereotypes.
Drawing upon revolutionary findings and unparalleled scientific studies, 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 is a captivating glimpse into humankind—where we came from and what that says about our lives today.
-
魔鬼物理学2:迷人又有趣的量子力学
《魔鬼物理学2》是“魔鬼物理学”系列丛书的一本,主要讲述了隐藏在科幻小说和漫画中的量子力学知识。《魔鬼物理学2》告诉你,抛开复杂的数学公式,量子力学其实看起来也不是那么晦涩难懂,普朗克,玻尔,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等量子物理学家们都变成了科幻世界中的“超级英雄”,借助异想天开的观点,讲解量子力学知识。
-
基因
此书展示了在基因学、遗传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所发现的令人震惊的全新成果。该书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确存在因祖先血统不同而产生的遗传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不同于我们所称的黑人、白人之分;遗传基因从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社会地位高,而有些人社会地位低。
遗传基因并不总是为“基因统治”推波助澜,反而常常是社会流动的引擎,抵消了社会的一些弊病。越来越多的人如今选择与自身受教育程度相似的人结婚,但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当下人们的择偶与繁衍后代的情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混乱且复杂。这些例子只是这本兼具启发性与趣味性的书的冰山一角。
此书还涉及诸多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譬如探讨基因个性化教育以及未来的生育方式。在将来,越来越多的人会利用基因测序公司提供的廉价基因分型服务来了解自己和后代拥有哪些基因。
此书展现了基因组学是如何改变社会科学的,以及社会科学家是如何试图从个体与社会层面结合先天与后天因素,融贯全面地来理解人类行为的。
-
儿童智慧百科解谜书·人体迷宫
"1.将人体知识和迷宫的游戏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美国俄勒冈大学医学博士郭长生审读并推荐。
2.包括11类人体系统,它们不仅包括看得到的皮肤、毛发、指甲,还包括看不到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淋巴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图文并茂,通过知识介绍、趣味问答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充分地了解人体知识,了解自己,保护自己。
3.的迷宫路线也非常有趣,单一路线迷宫,多项选择迷宫,多通道迷宫等丰富的迷宫形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升观察力和专注力。
4.还有网页互动游戏,挑战升级,让孩子获取更多的学习乐趣。"
-
蓝色星球II
数亿人次抢看,豆瓣9.9分高评!
历时5年制作,125次探险,
全球39个国家,6000小时水下拍摄!
尖端科技装备,全程4K高清,抵达深海禁区!
众多首次发现,升级思维,刷新认知!
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作序推荐!
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着,海洋影响我们的天气,塑造气候,为人类提供食物。尽管我们完全离不开海洋,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还不到5%,比对火星的了解都少。
《蓝色星球II》运用颠覆性的黑科技,突破海洋禁区,以全新的拍摄技术,呈现前所未有的画面。制作团队完美记录了丰富多彩的水下世界,获得了一系列惊人的新发现:猪齿鱼用珊瑚作为砧板砸开蛤蜊壳,海豚用柳珊瑚来清洁皮肤,珍鲹会计算飞鸟的轨迹,跃出海面,猎捕鸟儿。
本书由大卫•爱登堡倾情作序,配有200多幅4K高清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众多海洋居民的栖息地原貌:从日光区、暮光区,到午夜区,从海岸到远洋,从北极到南极,从水下海藻森林到壮观的珊瑚礁,通过讲述令人动容的海洋生命故事,系统地介绍了海洋知识,并独家披露镜头之后的摄制过程,也指出了塑料污染、二氧化碳排放等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我们了解最新海洋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人类探索海洋的又一次伟大进步。
-
电的科学史
1.“电”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电灯、电视、电冰箱、手机、电动汽车、平板电脑等都需要用电来驱动。电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它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又将如何在人类未来的图景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从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发现电的那一刻起,至今电的历史已经超过了2个世纪。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200多年里,从电的发现到电灯的发明直至今天博人眼球的特斯拉电动汽车,电伴随着人类走过工业时代、规模经济时代、互联网时代,见证着这些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3.这个世界上精通“电”的罗斯博士,“十年磨一剑”写作了这本有知识、有故事、有温度、有可读性的书。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发明、发现,为我们制作了一部跨越两个多世纪的“纸上纪录片”。无论你是事事考究的“历史迷”,还是充满好奇心的“科学控”,又或者是追求阅读体验的“文学爱好者”,这本书都能满足的“阅读口味”。
4.在这本书里,你会通过作者的娓娓道来的故事,与电的历史中那群星光熠熠的大人物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了解他们的发明、创意、冒险精神、成功、失败、秘密,他们是:富兰克林、瓦特、特斯拉、爱迪生、法拉第、麦克斯韦、英萨尔、爱因斯坦、威斯汀豪斯、蕾切尔·卡森、埃隆·马斯克。
5.它将成为历史迷的最爱!看看我们到底经历过什么,再想想未来可能发生什么,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这本书真的很棒,任何用过电灯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电”是现代生活的核心要素,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很快“陷入瘫痪状态”。
每天我们都要按动几十次电源开关,开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电灯、电脑、手机、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设备。然而,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年365天随时随地可以接通电源的生活,以至于我们很少思考电是从哪里来的,它如何进入人类社会与我们朝夕相伴,又会如何挥动它的魔法棒为我们变出一个神奇的未来世界。
这个世界上最懂“电”的罗斯博士,花了10年时间,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发明、发现,为我们制作了一部跨越两个多世纪的“纸上纪录片”和“电的科学史”。无论你是事事考究的“历史迷”,还是充满好奇心的“科学控”,这本书都能满足的“阅读口味”。
在这本书里,你会与众多鼎鼎大名的人物不期而遇,身临其境地感知他们那些伟大的发明、创新与贡献。比如,在雷雨天做风筝实验的富兰克林,改良蒸汽机并启动工业革命的瓦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发明电报和开启现代通信大门的摩尔斯,失败几千次最终发明电灯泡的爱迪生;建立质能方程的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吹响现代环保运动号角的卡森·蕾切尔,雄心勃勃的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等。
电不仅在现代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也起到了“搅动风云”的作用。从工业革命、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到核电站、石油危机,再到全球气候变化、页岩气革命、电动汽车、清洁能源,这些都与电息息相关。
-
The Order of Time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Seven Brief Lessons on Physics takes us on an enchanting, consoling journey to discover the meaning of time
'We are time. We are this space, this clearing opened by the traces of memory insid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our neurons. We are memory. We are nostalgia. We are longing for a future that will not come.'
Time is a mystery that does not cease to puzzle us. Philosophers, artists and poets have long explored its meaning while 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its structu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simple intuition we have of it. From Boltzmann to quantum theory, from Einstein to loop quantum gravity, our understanding of time has been undergoing radical transformations. Time flows at a different speed in different places,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differ far less than we might think, and the very notion of the present evaporates in the vast universe.
With his extraordinary charm and sense of wonder, bringing togethe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art, Carlo Rovelli unravels this mystery. Enlightening and consoling, The Order of Time shows that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we need to reflect on time -- and to understand time we need to reflect on ourselves.
-
科学的诞生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科学造就的世界。但这个世界不是自古就有的,现代意义的科学探索只是近500年才出现的新事物,它的出现和发展造就了我们现在的世界。这世界是在何时、怎样产生的呢?本书讲述了那场非凡的、孕育现代科学知识和文化的革命,以及这场革命如何改变我们自身及这个世界。
在离我们还不算太遥远的1492年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一切重要知识已经出现,不存在进步的概念,对世界的解释来自过去的先贤而不是未来的探索者。
一场悄然爆发的科学革命为旧时代画上句号。最初由数学革命引领的制图学、测绘学、航海术、透视法等技术开始将自然数字化并改变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控制力。接着,显微镜、望远镜、温度计和气压计的发明带来了尺度革命,增强人的知觉,让人的眼界上升至无垠的宇宙,下落到多彩的微生物界。在此之外,信息革命伴随着印刷机促成出版文化的兴起,权威的语言被削弱,信息开始被广泛交流、分享和比较。最终,科学宣告诞生。
新科学拥有殉道者(布鲁诺,伽利略)、英雄(开普勒、波义耳)、宣传者(伏尔泰、狄德罗)、耐心的耕耘者(吉尔伯特、胡克)。它引发了一种新的理性主义,消灭了对炼金术、占星术和巫术的信仰。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因它而起,继而促成对现代世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业革命。本书将改变我们对这一伟大变革发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更加清楚现在的世界从何而来,也将有因此预见可能的未来。
本书荣获2016年麦吉尔大学坎迪尔历史奖优秀奖。
-------------
【编辑推荐】
1、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它是你的人生态度
为这个世界每天出现的新事物、新想法而喝彩,你就是科学人。
2、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它是你的思维方式
不盲信权威,坚持怀疑、思考、求证,你就是科学人。
3、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它是你的日常生活
小到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大到宇宙空间中的人造卫星,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你就是科学人。
4、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它是你的人生真相
从显微镜下的细菌到望远镜下的星空,每天看到真实的世界,你就是科学人。
5、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它是你每天一点点的创新。
科学革命不是突然爆发,也从为结束。它是一片从0到1的浪潮,思考不落窠臼,用思维改变世界,你就是科学人。
6、大奖赢家,质量保证。
本书2016年荣获美国四大历史类奖项之一的美国麦吉尔大学坎迪尔历史奖优秀奖。另外,此书得到奖项还有:《自然》杂志年度20本想读的书、NBC频道科学技术类好书、世界经济论坛技术类好书、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好书等。
-----------
【名家推荐】
“17世纪见证了现代科学特有的思维模式的出现。就这个在知识上骚乱和变革的时代而言,大卫•沃顿清晰地描述了它的标志性人物、实验和论战。从科学的性质,把它和其它思维模式区别开来的东西,到它如此成功的原因,他提供了一些透彻、新颖的见解。这部引人入胜的学术性著作应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马丁•里斯(Martin Rees),皇家天文学家,2005-10年间任皇家学会会长
“这是一本上乘之作,同时令人信服,持修正观点,意义深远。它提供了似乎是多年来新颖、重要的对科学革命的描述。沃顿的风格清晰、有力,并且他天赋优异,能够清晰地解释复杂的概念和问题,真可谓才华横溢。”
——迈克尔•亨特,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历史教授
“大卫•沃顿的《科学的发明》是一部真正值得注意的学术著作。他的著作拥有富有创造性的、创新的语言学基础,考察了词语的发明和再定义,将其当做了一种新的对自然的理解的标识,并通过这些标识来接近那种新理解。他的博学令人肃然起敬,他的论证令人信服。”
——欧文•金格瑞契,哈佛大学天文学荣誉教授和科学史荣誉教授
“伍顿是一名优秀的解释者,他熟练运用材料使得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难以理解的想法变成显而易见,令人津津乐道。”
——马睿思•普林斯,《波士顿环球报》
“伍顿讲述了他的故事,生动地描绘了人物。他的写作机智有趣,充满了惊喜。”
——罗伯特•克瑞丝,《华尔街日报》
“对科学革命的精妙写照。”
——2015年《金融时报》好书评语
“新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史。”
——亚当•高普尼克,《纽约客》
“真知灼见......即使对此问题殚精竭虑的学者也会在本书汇总发现引人注目的新观点。”
——《经济学人》
“敏锐,发人深思,思维深刻,言辞优美。”
——《自然》
“又一次‘宇宙大爆炸’”
——洛兰•达斯顿,《卫报》
-
科学需要讲故事
科学每天产生无数的新思想——这些思想迷人、优秀、重要。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当我们听到这些思想的时候,它们听起来……特别枯燥。
《科学需要讲故事》是一本训练科学家们如何讲故事,如何让科学传播带有趣味性、戏剧性、实用性,实现科学传播最大化效应的书。作者兰迪·奥尔森在成为好莱坞电影导演之前曾经是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海洋生物学终身教授,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科学界,他们需要好莱坞的作家、导演、演员、编辑帮助他们讲故事,从而使科学变得更美好。在这本书中,奥尔森从亚里士多德讲到《南方公园》,从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说到电影《低俗小说》,提出让科学传播从沉闷无聊到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方法与诀窍。他指出,科学叙事最大的问题是时间和素材的简单叠加,形成了一个沉闷无聊的叙事程式“And, And, And”(AAA),而简单、强大的叙事结构应该是代表故事发展、冲突和结果的“And, But, Therefore”(ABT)。奥尔森提供的叙事技巧,不仅适用于科学传播,也是研究报告的核心,经他在世界各地的研讨会和工作坊检验后被证明具有普适性。科学家们运用ABT模式后,效果惊人:他们不是在讲述科学工作,而是在讲述故事,观众被深深吸引。
-
同步
● 成千上万只同步闪烁的萤火虫,整齐划一收缩的心脏起搏细胞,上万亿个在超导体中一致前进的电子……这些我们身边的同步现象,都指向了某种自组织现象,有关这种秩序的自发产生,是许多科学家终其一生研究的主题。而研究表明,持续、自发的同步现象与“耦合振子”的运动密切相关。
● 耦合振子究竟如何自发同步?在什么条件下同步?什么时候同步不可能出现,什么时候又不可避免?当失去同步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我们正在努力学习的一切,其实际意义是什么?通过阅读本书,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遇见一个隐藏的美丽世界,一个只有通过数学才能看到的世界。
●除了理解同步现象本身,读者还将与作者一起体验在科学战壕中工作的诸多感受——曲折的探索、碰壁的苦楚、新发现的兴奋、从学生到同事再到导师的蜕变。阅读本书将是一种难得的乐趣!
-
有趣的身体(图解人体的惊人结构)
只有懂得“重视自己的身体”,那些“对身体有效的功能”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而要理解为何要重视身体,就要询问身体自己了。 本书作者花费5年多的时间,向足以代表日本医学界水平的46位医学专家进行取材,总结出了全天候一直不停工作的身体的各处结构特征。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这一点通过内脏、神经的工作状态而表现得淋漓尽致。 身体的构造本身就是在向你强调自己有“多么重要”。请阅读此书,来尽情感受身体的厉害之处与其中奥妙吧!
-
听化石的故事
《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由中国古动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原携青年古生物研究者葛旭、邢路达、谢丹、马宁共同编著而成。书中介绍的60件化石都是中国古动物馆的精品,很多是中国乃至世界级珍品,比如世界上的第一条鱼、世界最原始的龟、中国第一龙、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中国最原始的鸟、地球上的第一只鼠等,同时还有40件馆藏标本的高清大图、70张史前生物的全彩复原,并设置12个延伸阅读的知识窗与2个纪念中国学科奠基人的“科学家丰碑”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特别录制了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4位古生物研究专家共计28段访谈音频,以二维码扫描下载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些专家学者把种种化石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中,感知远古生命的传奇与不朽。
-
重新设计生命
这本书是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科普类书籍。近年来在国际上,基因组编辑技术开始用于白血病、艾滋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上。我国“十三五”发展计划将重点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了解这一技术对于大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书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者是牛津大学细胞分子研究的专家,对基因组编辑技术有着领先地认识。
这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科普著作。作者从人类最初的基因工程研究开始,全面讲述了基因工程的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生物育种、临床治疗、农业、科研领域的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在基因组编辑的过程中,找到一把自带“导航系统”的“基因剪刀”至关重要。CRISPR/CAS9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基因剪刀”,因其构成简单、编辑效率高且容易操作,成为基因组编辑炙手可热的工具。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治愈HIV,遗传疾病甚至癌症的方法,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危机、建立疾病研究模型甚至改造人类基因。
然而,如果我们真的要把基因组编辑的巨大潜力用于人类,那么全面了解这项技术的影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决定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否真的应该开启人类设计生命的新纪元。
-
超空间
《超空间》重在为普通读者打开科学的心扉,将最前沿的科学思想告知大众,打开对未来科学的探索之门。
作者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解释了维度问题,以帮助读者对高维世界的理解。通常来说,某一维度总会在它的次级维度中展示它在那一维度中的一个局部。次级维度的生物只能按此方法逆向构思上级维度的景象。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弦理论推导出十维宇宙。
其次,作者为我们分析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恒星的演化、黑洞的诞生、虫洞的可能性,以及宇宙之死的问题。从理性的角度层层推理,帮助读者理解时间的性质、天体物理学的奥秘。
最后,作者提出了建造时间机器的可能性。我们的四维宇宙死亡之时,正是宇宙大爆炸时我们的孪生六维宇宙发展之时。我们通过超空间开启虫洞之门,实现穿越时空的旅行。
-
为什么是足球?
《裸猿》作者德斯蒙德·莫里斯,把足球比作当代“部落”,全面考察了足球部落的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起源”(足球和部落之间的象征意义),“仪式”(禁忌和惩罚,目标和策略),“英雄”(他们的技能和迷信,胜利和失败),“标志物”(皮球、服装、横幅和徽章、奖杯和奖章),“长老”(董事及裁判员、经理和教练),“球迷”(老的和幼的、名人和死忠粉),以及“部落语言”(队歌、口号、欢呼和咒骂)。
从利物浦到里昂,从拜仁到巴塞罗那,从曼彻斯特到马德里,莫里斯以极大的热情剖析着每一个细节,我们会看到:足球场内外的历史和标志事件、足球技战术的变化、专业和热情、暴力和单纯……作者以部落为喻,试图解答我们这些“裸猿”为什么踢足球、爱足球、恨足球却又离不开足球。
这是一本给所有人的书,包括:教练、球员、评论员、周末球迷、梦想成为冠军的孩子,甚至那些诋毁足球,谴责足球危险乃至希望取消它的人。
-
The Order of Time
From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Seven Brief Lessons on Physics, a concise, elegant exploration of time.
Why do we remember the past and not the future? What does it mean for time to “flow”? Do we exist in time or does time exist in us? In lyric, accessible prose, Carlo Rovelli invites us to consider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ime that continue to puzzle physicists and philosophers alike.
For most readers this is unfamiliar terrain. We all experience time, but the more scientists learn about it, the more mysterious it remains. We think of it as uniform and universal, moving steadily from past to future, measured by clocks. Rovelli tears down these assumptions one by one, revealing a strange universe where at the most fundamental level time disappears. He explains how the theory of quantum gravit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and give meaning to the resulting extreme landscape of this timeless world. Weaving together ideas from philosophy, science and literature, he suggests that our perception of the flow of time depends on our perspective, better understood starting from the structure of our brain and emotions than from the physical universe.
Already a bestseller in Italy, and written with the poetic vitality that made Seven Brief Lessons on Physics so appealing, The Order of Time offers a profoundly intelligent, culturally rich, novel appreciation of the mysteries of time.
-
你好,这是地球吗?
《你好,这是地球吗?》是一本从太空拍摄地球的科普摄影集。
书名源自作者英国功勋宇航员蒂姆•皮克在太空中误拨的一通电话,电话从国际空间站打出,却打给了英国一位女士,意识到自己拨错了,他脱口而出:“你好,这是地球吗?”
全书分为5个部分,结合时间线,分享日夜美景、江河海洋、高山沙漠、城市风光等太空原摄大图(毫无PS痕迹)。每一次拍片都要克服宇宙射线、失重等太空干扰,220多张精美图片展现太空旅人眼中的“家园”。这一次,“我”的家园不再只是一所房子。
一本重新了解我们母星的科普典藏图册。看过才知道,什么是上帝视角。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