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科技

  • 过敏大流行

    作者:[美]莫伊塞斯·贝拉斯克斯-曼诺夫

    现代医学让我们拥有了抗生素和卫生学,因此而使得难以计数的生命得到了拯救。然而,这也生发出了不少新的问题,使得我们的身体与寄居其中的生物之间微妙的平衡发生了改变,这些生物就是我们身体里的病毒、细菌、真菌和蠕虫,在过去的千百万年之中,它们曾使我们的祖先饱受困扰。本书极为深入地研究观察了这一医学革命所带来的后果:所有人类的免疫系统都受到了破坏。无论是医科生、科学家,还是外行人,读本书都会兴趣盎然,因为作者本人还就这些研究发现提出了颇有启发的洞见。

  • 海错图笔记·叁

    作者:张辰亮

    《海错图》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是浙江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聂璜把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海洋生物都画进了这部图谱。书中记载亦真亦假,妙趣横生。清雍正年间,此书传入宫中,深受历代皇帝喜爱。现第一、二、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4年,北京故宫出版了前三册,我买了一本,开始系统地了解这部书;2015年,正式考证书中的生物。2016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考证了36幅《海错图》原图。2017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贰》,考证了40幅《海错图》中的原图。

    在第三册中,我考证了63幅《海错图》原图,而且每篇文章的字数比前两册有显著增加。写第一册时,我都挑简单的写。第二册挑战了一些有难度的物种。到第三册,那些考证困难的物种,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解决掉。这是需要时间的。有些问题不是多看两本书就能解决,必须自己亲手去做。考证的物种多了,考证难度大了,要说的话自然也就多了。

    ——张辰亮

  • 追捕祝融星

    作者:[美] 托马斯·利文森

    一颗不存在的行星

    见证从牛顿力学到广义相对论的科学革命

    入围 2016 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终选名单

    ⭐ 编辑推荐

    ☆ 当前唯一一部讲述这颗人类想象中的行星的作品

    ☆ 从天王星到祝融星,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相对论,从细微之处洞察科学如何进步

    ☆ 步入爱因斯坦的世界,跟随爱因斯坦的视角,从头开始理解相对论,打开对宇宙的新认知

    ☆ 记述了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日全食事件,回到历史现场,使读者切身感受人类在科学道路上永不畏惧、永不停息的精神

    ⭐ 内容简介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进行了计算,于 1859 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此后,人们开始疯狂地寻找这颗行星,但除了一位乡间业余天文学家声称目击了它之外,没人能再次证实它的存在。1915 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解释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自此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

    ⭐ 名人推荐

    一部兼具可读性与启发性的作品,戏剧性地讲述了科学家如何寻找一颗不存在的行星,以及爱因斯坦如何用科学史上最美丽的理论解开了关于这颗行星谜团的传奇。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它关乎人们对探索的追求,以及在理解宇宙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获得的喜悦。

    ——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追捕祝融星》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科学作品。作品架构精美,历史背景丰富,并且调研极具深度。最重要的是,它所讲述的故事很棒。利文森讲述了真实的科学事业图景,其中既有好的假设和坏的假设,也有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有激情、人类的自我价值,以及对于认识并理解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奇异而壮丽的宇宙的渴望。

    ——《偶然的宇宙》作者艾伦·莱特曼(Alan Lightman)

    被遗忘的祝融星的故事再也不会不为人知了。托马斯·利文森告诉我们:它来自哪里,它如何消失,以及,为什么它的神韵在今天仍暗藏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如何运作——无论成败。

    ——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

    作为一名作家,托马斯·利文森的高超之处在于,将科学思想的演变放入适当的历史背景中,让我们看到它更为广泛的影响。在这本引人入胜、信息量丰富的书中,利文森优雅地让我们学习了物理定律和在物理学进步中不那么循规蹈矩的方法。

    —— 莉萨·兰德尔(Lisa Randall)(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暗物质和恐龙》作者)

    《追捕祝融星》是科学写作中的代表性作品。利文森向我们揭开了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事件和现在被人们遗忘的祝融星背后的物理学,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发展的。在此过程中,他还揭示了我们在努力时——即便是经验十足——无法避免自欺欺人对我们的影响。这本书不仅仅知识丰富、充满激情,并且诙谐风趣——这也是它的深刻之处。

    —— 朱诺·迪亚斯(Junot Díaz)

    托马斯·利文森精彩地讲述了牛顿、爱因斯坦和失踪的祝融星的故事,展现了在决定宇宙命运时观测和计算之间的冲突。

    —— 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宇宙终极粒子》作者

    ⭐ 媒体推荐

    精彩!这是一个迷人的故事,讲述了科学史上一个被人遗忘的事件。

    ——《华尔街日报》

    迷人!这本来是一个关于科学如何发展的故事,但在托马斯·利文森浪漫的笔触下,它几乎成了小说。

    ——《华盛顿邮报》

    作者精彩地讲述了祝融星的故事 —— 从艾萨克·牛顿开始,贯穿科学史,优雅地揭示了科学思想进化的本质和爱因斯坦所创造的革命性奇迹。

    ——《自然》

    本书抓住了人们不懈追寻这个天体的激动人心之处。

    ——《科学》

    这部作品是一个结构严谨、节奏明快的科学写作范例,精彩而又通俗地记述了数学和物理学与天文观测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论)

    利文森巧妙地吸引读者去探索科学家是如何思考和争论的,以及科学是如何发展的。

    ——《出版商周刊》

  •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作者:《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主创团队

    大型自然类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推荐版本

    典藏级国民植物书

    全解说词精编+丰富史料+高清美图

    董卿、王石、曾孝濂、史军倾情推荐

    ………………………………………………………………………………………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同名图书由纪录片主创团队编写,本书在精编解说词基础上 增加了丰富史料和30 0余幅高清图片,是典藏级国民植物科普书。

    全书力图把跨越了46亿年历史长河,在中国境内形成的异彩纷呈的植物图景通过图文形式展现给大众。全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水稻、茶叶、竹 子、桑树、大豆、柑橘、杜鹃等数十种植物是如何塑造中国文明,又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这是一次对中国植物的朝圣之旅,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寻根行动,是一次对自然生灵的致敬,是一次对大众自然知识的普及,是一次关于生命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考。

    文字,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图像,是佐证经典的方式。全书将纪录片以饱满的图文形式定格,这不只是一场植物的视觉盛宴,也是一次植物带给人类的灵魂震撼。以植物生命为尺度,渴望人们对生命做一次沉思。

  • 水的密码

    作者:[英]特里斯坦·古利

    “倘若世上真有魔法,它一定隐藏在水中”

    一本从池塘里看见太平洋的奇妙指南,一趟趣味无穷的探索之旅

    包含700个与水有关的现象,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刘华杰推荐

    ▼内容简介

    水是我们身边再常见不过的存在,却鲜有人真正了解。英国探险家特里斯坦·古利醉心于研究各种与水有关的迹象,在《水的密码》中,他总结自己“行走江湖”的经验,整理多年自然观察心得,从厨房台面上溅落的水滴,到海洋中令人称奇的罕见现象,哪怕在家门口的池塘里也能看到浩瀚太平洋上奔腾的涌浪。奇闻趣事的背后隐含着不为人知的读水技艺,引领我们探寻与水有关的科学谜题。

    ▼媒体专家推荐

    水是这部书的主体,但对水的认知、解读不限于水化学、水物理学或者水利工程学。《水的密码》是地道的当代水博物书。它吸收了各门科学,但超出了科学,它尝试从各种角度了解水。阅读它,用书中描述的态度和方法观照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我们对世界定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和理解。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刘华杰

    古利拥有比尔·奥迪的观鸟水平和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在这个使用GPS导航的时代,他以一己之力复兴了自然导航技艺。他会让你觉得,你的前半生不过是半睁着眼走路而已。这一次,他用这本奇妙的读水指南,带你从花园里的池塘一直走到太平洋。

    ——《电讯报》

  • 诗意的宇宙

    作者:[奥]斯特凡·克莱因

    真实世界与我们看到的不同:

    存在的事物比我们看得到的事物多20倍;

    手被锤子砸到会感到疼,但构成锤子的原子内部几乎是空的;

    两个相距几千米远、看似毫无关系的粒子,其实或许正在相互“感应”……

    当物理学一步步揭开微小如粒子、宏大如宇宙的谜,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并非真相,而《诗意的宇宙》正带我们越过表象一探究竟。

    有人担心,科学会把诗意的世界变得呆滞无趣——浮动的朝雾会被看作分子的布朗运动,人类会被解码成几页基因信息。然而《诗意的宇宙》告诉我们,科学能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诗意。

    斯特凡·克莱因是物理学家中的诗人、诗人中的物理学家,他的这册小书如同写给宇宙的情书。在他笔下,宇宙像蔷薇一样美丽,这美丽以科学为依傍——他从蔷薇生长所需的阳光讲到光子与强核力,从滋润了蔷薇的水讲到撞击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从蔷薇扎根的土地讲到暗物质。量子纠缠、暴胀理论、弦论等抽象的思索变成了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精妙的比喻。

    20世纪堪称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20世纪那些划时代的发现,还能看到最近20年间的新进展——沿着历代大师的足迹,21世纪物理学正在勾勒出这个世界的新地图,改变我们对世界与自身的看法。

    而要踏入这个神奇的世界,你需要的不是多么深厚的知识储备,当你凝视一朵蔷薇或仰观群星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

    --------------------------------------------

    【编辑推荐】

    1.优美到令人屏息的诗意科普!从一朵蔷薇中读出万物的关联,从一块大理石看到宇宙的诞生,在诗意的笔触下,光子如同阵雨、原子仿佛空旷的音乐厅……原来,物理可以比诗歌更动人。

    2.一个公式都没有,文科生也能一口气读懂!用诗般的语言读懂量子、暗物质、引力波、时空,用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读懂量子纠缠、暴胀理论、弦理论。

    3.一个光怪陆离、远超想象的物理世界:你相信眼见为实,但存在的事物比看得到的事物多20倍;手被锤子砸到会感到疼,但锤子几乎是“空”的……这本书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一个光怪陆离的真实世界。

    4.斯特凡•克莱因是当下炙手可热的科普大咖,物理学家中的诗人、诗人中的物理学家。他的这册小书如同写给宇宙的情书,其中洋溢的热情会感染读者也爱上宇宙。他的粉丝遍布全球,作品被译为超过25种语言、占据多个国家的畅销榜。

    5.薄薄一册小书,带你直击21世纪物理学的前沿,看物理新发现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即使是挑剔的专业读者也能读有所获!

  •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

    作者:王爽

    ◆两年时间,微博阅读量就超过5.5亿的现象级作品

    ◆一场始于地球、将环游整个宇宙的空间和时间之旅

    ◆堪称一部人类探索银河系的史诗

    ◆文中闪烁着的许多思想之光,值得每个人深究

    ◆本书成功预测了2019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场关于银河系的恒星世界之旅。我们将游历 12 个位于银河系内、经过精挑细选的景点,依次是半人马座 α、天狼星、飞马座 51b、北极星、猎户座 α、PSR B1919+21、天鹅座 X-1、蟹状星云、鹰状星云、赫尔斯 - 泰勒双星、人马座A* 和银河系全景。

    本书为你呈 现的是一个关于银河系的完整知识体系。借由 40 个精挑细选的主题,我将带你了解这12 个银河系景点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过什么重要角色;与哪些重大的科学事件有关;如何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的看法;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怎样的联系。

    我们能看到人类精英智慧的体现、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我们该如何认知这个世界。坚实的科学基础,小说般的真实故事,优美的语言,还有人文关怀。坚实的科学基础,小说般的真实故事,优美的语言,还有人文关怀。

    本书主要特色:①问题引导,每一节都在回答一个关键的问题;②故事驱动,书中穿插了海量的科学家的逸闻趣事;③内容可视化,全书几乎没有数学公式,所有知识点都转化成了可视化的物理图像,进而用贴近生活的类比来加以解释。

  • 时间的螺旋

    作者:[英] 海伦·斯凯尔斯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段段贝壳与人类文明交织的趣味故事。全书以贝壳为切入点,勾勒出贝壳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史里面的穿行痕迹。

    软体动物在地球生存已超过5亿年,它的外壳(贝壳)从旧石器时代起就介入了人类的生活,例如:作为先民的信仰、性与权力的象征,价值超过黄金的货币;随着贝壳退出货币体系,它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还是随处可见,例如全球性美食、装饰品、收藏品、精美织物等;它们的形状启发着数学家、艺术家、建筑家的作品灵感;到如今,人们更是在医学上发现了它们的巨大价值,例如提取出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替代吗啡的无瘾止痛药等。

    通过这些精心挑选的故事,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教会我们如何领略地球生命的神奇之处。

    ◉权威评价

    科学松鼠会成员、科普作家 史军

    与很多朋友一样,童年的我也执着于收藏各种贝壳,去海滩的唯一任务就是捡贝壳。可以装进海风的海螺,可以舀起海水的贝壳,每一组凸起,每一道螺旋,满满的都是历经风雨打磨之后的时间记忆。而这些记忆,化作本书精美的图片和有趣的文字,从时间的长河中一涌而出。时间的螺旋就是我们走进生命的阶梯。

    科学松鼠会成员、科普作家 孙亚飞

    软体与硬壳的完美结合,远古与当今的错综交织。不断进化的生物,让我们能够领略蓝色地球的美,而我们所要做的,是让这个时间的螺旋,永远地旋转下去。

    独立贝壳学家 冈瓦纳

    任何生命,只要你仔细观察,总会引起强烈的兴趣和思考。贝壳是种特别便于观察的生命留存形式,因此被更多的人热爱。收藏贝壳赏玩贝壳已经是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这个人群还一直在快速扩大。对于贝壳爱好者们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更广的观察和欣赏贝壳藏品的角度,也提供了从自然史到文化史的进阶路径!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透过一枚小小的贝壳,海洋生物学家海伦•斯凯尔斯窥探出一片广阔而复杂的天地……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自然史……令人叹为观止。

    《柯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

    斯凯尔斯展现出了广博的知识……一段迷人的、通俗易懂的贝壳世界之旅,揭示了贝壳在自然界的处境和意义。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

    斯凯尔斯……用海洋生物学家的专业眼光,以及作为贝壳迷的满腔热忱,对贝壳进行了深入思考……(她)以兼收并蓄的视角对沟通了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这座古老桥梁进行了考察,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她的好奇心和鉴赏力。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

    海伦•斯凯尔斯,一位具有海洋生物学背景的科普作家,作了一番充满热情且令人信服的讲述……字里行间洋溢着(她)对贝壳的深刻见解和由衷热爱。

    《西雅图时报》(The Seattle Times )

    海伦•斯凯尔斯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不仅记述了那些小动物们做了什么,同时也记载了人类利用它们做了什么……引人入胜。

    《科学》(Science )

    海伦•斯凯尔斯……带领我们在奇特而迷人的软体动物世界进行一场美妙的巡游。全书考证严谨,妙趣横生……“狠”有意思。

    《发现》(Discover )

    海洋生物学家斯凯尔斯以诗人的气质,从司空见惯的海岸景物中挖掘出最迷人的细节,化平凡为不凡。

    《卫报》(The Guardian)

    对另一个世界的惊鸿一瞥,这里充满了奇特而隐秘的生物……描写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猜不到后面还会讲些什么。书中的描写让我仿佛看见了海底的奇异生物,它们在斑驳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观察者》(The Spectator )

    (本书)就像芋螺发射毒镖一样戳穿了那些假说。

    《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

    非常精彩……斯凯尔斯显然对海螺情有独钟——她以巨大的热情对此进行了优雅而完美的阐释……她是现代软体动物研究领域最有才华的集大成者。

    《星期日快报》(Sunday Express)

    斯凯尔斯是一个富有魅力的讲述者,拥有无限的热情和敏于观察的眼睛,使得本书的内容充满活力。集生物学、历史学和生态学于一体,这是最动人的自然写作。

    《电讯报》 (The Telegraph )

    《时间的螺旋》中的故事,包括1770年代在西非用几袋贝壳购买奴隶,以及开创性地将芋螺毒液应用于医疗,这些故事极具吸引力,同时又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泰晤士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

    ……对这些神奇物种作了详尽的介绍。作者的满腔热忱洋溢在字里行间……本书是暑期的理想读物,海滩的拾获将因它而增添一个新的维度。

  • 万物发明指南

    作者:[加] 瑞安·诺思

    美国漫画艾斯纳奖得主好评佳作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018年年度之书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作者兰道尔·门罗倾情推荐

    ————————————

    如果你忽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只在历史书中读到过的古代,你该怎么办?

    -

    面对陌生的原始社会,没有电、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你该如何生存下去?

    -

    别担心,这本书可以帮到你!

    -

    从钻木取火到发明蒸汽机、计算机,以你的名字命名元素周期表和物理定律,

    从 时空穿越到再造人类文明,你只需要这一本书。

    这是一本时光机维修手册,更是你成为人类文明主宰的秘籍。

    快开始新奇的文明创造游戏吧!

    这是一部穿越人类发展时空、图文并茂的科普作品,

    追溯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发明发现,带领读者重新感受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

    本书编排精妙,切入点新颖有趣,是为一位不小心“被穿越”的旅行者而打造的生存指南,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脑洞,搭乘时间机器返回那些曾经在传说中听过的时间、地点,根据具体的情境思考自己该如何生存。

    -

    请乘坐时光机,展开一场别具一格的时空旅行和文明创造游戏吧。

  • AI的25种可能

    作者:[美] 约翰·布罗克曼

    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Edge,每年一次,让100位全球最伟大的头脑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共同解答关乎人类命运的同一个大问题,开启一场智识的探险,一次思想的旅行!

     人工智能是今天的神话,也是其他一切故事背后的故事。本书集结了诸多来自人工智能领域内外的重要思想家的对话,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及含义。

    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Edge创始人约翰·布罗克曼携手哲学家与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艾莉森·高普尼克;计算机科学家朱迪亚·珀尔、斯图尔特·罗素、丹尼尔·希利斯;物理学家迈克斯·泰格马克、戴维·多伊奇;科技史学家史学家乔治·戴森,以及艺术家、发明家、企业家等多个领域的思想家,给你带来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大思考。

     作为Edge系列之一,《AI的25种可能》关注的正式人工智能最前沿领域的问题,思想家们交流思想,产生火花,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挑战主流的人工智能学说,而所提出的观点,将会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作者:薄世宁

    医学,面对的是复杂的生命现象,既是最新科学技术的主战场,也是人类自我关怀和探寻生命意义的最前沿。人在一生中,难免要面对疾病的来临与生命的诘问,以医学的思维面对自我,以科学的方式关爱家人,才是对自己与家人真正的爱。

    作者薄世宁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科副主任医师,在一线工作近20年的他,每天面对的是时间急迫、状况棘手、病症复杂的重症患者,他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努力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基于从医多年的经验与思考,他完成了这部医学通识作品,并希望通过这本书普及医学常识,进而探讨医学的本质、医生的角色与生命的意义,并跨越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认知鸿沟。

    本书探讨了生命、医学、医生、疾病、治疗、病患等话题。从医学的基础共识、疾病的缘起,到医疗活动的实质、医学的重大里程碑……全书共七大主题,让医生的智慧为你所用。面对疾病,人人都该上一次医学院,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医学院。

  • 迷人的液体

    作者:【英】马克•米奥多尼克

    这是一本介绍液体及其特性的材料学科普书。作者马克•米奥多尼克用专业的材料学知识为我们解读了日常生活里各种各样的液体。在一次飞机旅行中,他看到了从水、胶水到咖啡、葡萄酒、液晶显示屏和洗手液等各种物质的碰撞。从革命性的钢笔和航空煤油,到自我修复道路和计算机的前沿研究,米奥多尼克运用他幽默风趣的科学叙事,揭示了为什么液体能在树里向上流,为什么油是有黏性的,为什么海浪能翻涌那么远,以及如何泡出一杯完美的茶,等等。

    ◎ 畅销全球科普书《迷人的材料》姊妹篇。获2018英国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金融时报》2018年年度图书奖,比尔•盖茨强烈推荐,《星期日泰晤士报》《卫报》推荐!

    ◎ “最会讲故事的科学家”又一科普力作,“英国百大影响力科学家”、伦敦大学学院材料科学教授、畅销科普书作家马克•米奥多尼克,再次用有趣的故事和“英式幽默”展示液体的魅力。一趟跨越大西洋的航班,因这些迷人又危险的液体而变得引人入胜、惊喜不断。

    ◎ “零门槛”材料学科普经典,带你从液体的角度看世界。33种流经我们生命的液体,有着你不知道的多面性和科学故事。如何泡出一杯完美的茶?唾液为什么令人感到恶心?空调是怎么利用液体来制冷的?水为什么会在植物体内向上移动,却又从山上向下流?这本书向你展示了液体是如何迷人又危险,自由而多变。

    ◎ 高清彩图+作者手绘,科普书也可以如此有趣。全书配以大量高清彩图和作者亲手绘制的插画,让科学知识更形象生动。

  • 给未出世的你

    作者:[法]阿尔贝·雅卡尔

    这是一份送给“一零后”的成人礼。

    1999年世纪之交,七十四岁的雅卡尔写下这封信,期待未出世的重孙在自己百年诞辰的2025年,打开它。

    雅卡尔经历的二十世纪,人类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奇迹,同时也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几次危机。DNA、相对论、量子物理、宇宙膨胀说……这些科学发现本应让我们更新对于世界和社会的认识,但人们却沉迷于“技术进步”的快感中,忽略了这种盲目发展或许正在加剧人类的共同毁灭。

    2025年,80亿人口能否在这个星球上成功存活?狂热的消费、无限的竞争、对人类基因组不受控制的操纵,会产生什么后果?究竟如何确保多元化与和平?

    雅卡尔预言,未来较长时间里,基本的科学常识已经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接下来需要用几代人的时间,重建起一种融合的理论,使得每个学科都包含其他学科的新发现,建立对世界全新的理解。让下一代人,能够用昨天的现实来解释今天的现实,再超越今天,用科学逻辑去设想未来的现实。

  • 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

    作者:赵闯,杨杨

    本书的全部作品来自“PNSO 地球故事科学艺术创作计划(2010—2070)”的研究成果。赵闯在创作过程中每一步都严格遵循着科学依据,在化石材料和科学家的研究数据基础上进行艺术构架,完成化石骨骼 结构科学复原、化石生物形象科学复原和化石生态环境科学复原,既有科学的考据与严谨,又有艺术的创意与美感。杨杨基于最新的恐龙研究,生动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恐龙世界。《PNSO 恐龙博物馆》系列图书是科学思维与艺术审美的结合,是献给每个喜爱恐龙的大朋友、小朋友的经典之作。

    编辑推荐: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数十家世界顶级科学机构竞相收藏的恐龙复原图

    本书作者赵闯是绘画作品首次登上《自然》杂志的中国人,将中国的恐龙复原画提高到世界顶尖水准,作品在数十家顶级博物馆展出,这套书让你把过去几年和未来几年世界最好的恐龙博物馆展览搬回家。

    ※国内首次实现纸上iMax视觉体验

    史无前例的图书尺寸,每只恐龙用展开近一米的超长全彩拉页展现,逼真,清晰,大,纸上也有iMax体验,圆孩子纤毫毕现的恐龙梦。

    ※国内首次实现最新科学支撑下复原一只恐龙的全过程

    赵闯在创作中的每一步都严格遵循科学依据,从化石的发现,骨骼复原图、身体结构特写图、恐龙生命形象复原图、恐龙生活场景图全过程复原恐龙。每一只恐龙都有自己的名字,从一只有自己的名字有故事有情感的恐龙认知一个群体,让孩子真正了解这只恐龙明星。

    *专业的选择恐龙标准

    赵闯和搭档科学童话作家杨杨,联合美国古生物部主席Mark,选取了演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恐龙,既有知名的霸王龙,也有最新发现的中华贝贝龙史料,一次性满足谈资!

    ※ 最权威的科学顾问做支撑

    马克·A·诺瑞尔博士Mark A.Norell 著名古生物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部主席,在Mark A.Norell 的职业生涯中有多次重⼤发现,包括最丰富的白垩纪化石点,第一个兽脚类恐龙的胚胎等。Mark的权威性,能够为我们这套书提供第一手前沿翔实的专业知识。

    ※用恐龙激发小朋友的强烈兴趣期,给未来埋下一颗有求知欲的种子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通过研究发现:对恐龙有“强烈兴趣”的孩子可能智力水平更高!

    孩子们对恐龙的求知欲,帮助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了解自然、地理、科学的兴趣,培养更深层次的信息处理能力,树立一种终身受用的科学思维。

  • 量子空间

    作者:[英]吉姆·巴戈特

    -

    没有数学公式的硬核科普

    生动鲜活的科学家形象

    伟大而令人激动的探索与友谊

    扎实的采访和流畅易读的写作

    -

    这本书讲述了通往量子引力理论目标的一条主要途径——圈量子引力理论的发展过程。这个故事充满了奇异、宏大、令人惊叹的想法,围绕着时间、空间,以及宇宙的结构。这本书也是两 位物 理学家李·斯莫林和卡洛·罗韦利的故事。这对好友与其他同事已经花了30年的时间,建立了圈量子引力理论。吉 姆·巴戈特在不引入数学公式的情况下向我们阐明了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与斯莫林和罗韦利进行对话,捕捉到了理论物理学前沿工作给人带来的强烈兴奋感。

    -

    这是两位科学家的故事,更是一场引领普通人推翻既定印象,领略对世界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的探索之旅。在这本书中,物质、时间、空间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可能。当然,对于学界仍未有定论的理论介绍,我们无法保证它“完全正确”——毕竟在物理学家的眼里,标准模型也只是“近似有效”而已。不过,认识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的意义,也是我们探索世界的趣味所在。

    -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巴戈特的生花妙笔,一起踏上这条追寻万物理论的“少有人走的路”吧。

  • 天文馆简史

    作者:[英] 威廉·法尔布雷斯

    这是一本天文馆的“传记”。 天文馆的发展折射出的是科学、社会、美学、建筑的历史进程。作者从天文馆诞生的时代背景讲起,延伸至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和美国的兴起、20世纪末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最后阐述了天文馆在当代的兴盛。书中含有八十余幅插图,历数了天文馆发展史上重要的事件和里程碑式的建筑,剖析了社会发展对天文馆的影响,以及它对社会产生的反作用,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天文馆历史和现状。

  • 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

    作者:(美) 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是19世纪中期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梭罗写给大家看的博物学经典。

    如果说《梭罗日记》是自然爱好者的“圣经”,那么《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便是万众期待的精华本。

    书中用600篇日记,介绍500种野生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更是插入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插画家巴里·莫泽和黛比·科特·卡斯帕里所绘制的200幅精美插图。

    在很多年里,梭罗给自己的任务便是漫游他的家乡康科德地区的林地、草甸和湿地,观察那里的植物、动物、天气和他的邻居们,然后在他的《梭罗日记》里记录下观察所得。这份记录不只是自然历史的流水账,也是对动物、植物之于梭罗的精神意义的一次深入探寻。而《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便是挖掘了《梭罗日记》这一宝藏,会集其中关于植物的哲思、动物的趣事,用一幅全景画卷呈现了文学家梭罗周围的自然世界。

    在《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中,你将看到:瓦尔登湖边,梭罗凝视着湖水,竟然发现了一个鱼类新物种;树林里,他逮住了一只鸣角鸮和一只鼯鼠(不是同一次逮住的),并把它们包在手帕里;在冒险的日子里,他追捕并终于逮住了他家那只逃逸的小猪;冬天的草丛里,藏着早发的花蕾……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夜莺”让你感到神秘,“背负着青天”的蓝鸲带来明媚的春的希望,秋天的枫树和大红栎树冠,亦有着不输于花的美。梭罗的文字,从科学入手,但同样也是艺术的、哲学的、精神的,梭罗将自己和谐地融入他周围的世界中,并由此发现季节变更时,那些被人忽略的生命与美。

    【编辑推荐】

    期待,不仅仅是期待日出和清晨,而且,如果可能,还有大自然本尊!——梭罗

    1、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博物学经典。如果说《梭罗日记》是自然爱好者的“圣经”,那么《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便是万众期待的精华本。

    在4000多个日夜里,梭罗观察记录家乡康科德地区,在林地、草甸和湿地间漫游,观察那里的植物、动物、天气和他的邻居们,然后在他的《梭罗日记》里记录下观察所得。而《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便是挖掘了《梭罗日记》这一宝藏,会集其中关于植物的哲思、动物的趣事,呈现了文学家梭罗周围的自然世界。

    2、散文诗化的植物、动物图鉴,生物学视角下的自然主义文学名著。

    梭罗文学具有特色的语言和风格也已深入其粉丝之心,而阅读其日记,则更能从梭罗的日常点滴中感受这份力量。

    3、收录珍贵的梭罗简笔画,以及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插画家巴里·莫泽和黛比·科特·卡斯帕里素描。

    《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包含了梭罗在日记中勾勒的一些简笔画,同时还收录了巴里·莫泽(她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插画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设计和插画奖)和黛比·科特·卡斯帕里创作的素描,进一步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4、为青少年打造唯美沉静诗意栖居,让读者从喧嚣的城市中走入自然深处。

    《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也非常适宜青少年阅读,为青少年还未受太多渲染的心灵开辟一方净土,体会自然的唯美和沉静的力量。

  • 有毒

    作者:[美] 克丽丝蒂 • 威尔科克斯(Christie Wilcox)

    ★★★

    《史密森》杂志2016年年度优秀科普书

    “科技艺术”网站2016年拓展大脑的12本非虚构图书之一

    这颗星球上的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故事,演化的史诗中藏着代代相传的知识

    ……………………

    ◎ 编辑推荐

    ★ 毒物的出现,原来是生命的另一种机会!

    全面扭转你对有毒动物或毒液的刻板看法

    ☉小心有毒!!!

    ☉卸下防备,它们又不会从书里跳出来咬你;

    ☉抛开恐惧,这些生物远比你以为的有趣:

    · 雄性鸭嘴兽的螫刺会让人剧痛数个小时

    · 子弹蚁“蚁如其名”,毒素带来的疼痛堪比中枪

    · 雌性扁头泥蜂会控制蟑螂的意识,使其乖乖成为幼蜂的口粮

    · 吉拉毒蜥的毒素化合物彻底改变了医生治疗糖尿病的方式

    · 蜂毒的一种主要成分会攻击并杀死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

    ◎ 媒体推荐

    作者开展了大量有毒动物的研究……并提醒我们,毒液是具有医疗潜力的“复杂分子库”, 因此保护其生物多样性也可以保护生物化学的财富。

    ——《自然》杂志

    一次热闹的旅行……作者讨论了蛇、河豚、科莫多巨蜥和蜘蛛,还有章鱼、蜗牛、鸭嘴兽和蜜蜂,她以一种通俗易懂又愉快的方式将生化科技与生理信息联系了起来。

    ——《出版者周刊》

    读者们要注意了:有毒的东西会把毒牙咬进你的身体,而且不会放过你。作者在本书中介绍的会导致出血的毛毛虫和控制思维的黄蜂十分引人注目。我向每一个想知道毒液科学家到底是对什么如此兴奋的朋友和每一个想知道自然界中还有什么尚待发现的学生推荐本书。

    ——莱斯利 • V.波伊尔,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毒蛇研究所创始人

    …………………………

    ◎ 内容简介

    数千年来,人类对毒液深深着迷,无论是它迅速发挥功效的能力,或是极小量就足以造成伤亡的威力。半个世纪前,研究人员发现“毒液”的传递方式会影响其作用:吃下去可能无毒,经由皮肤或其他途径接触却会致命!生物学家克丽丝蒂 • 威尔科克斯探索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有毒动物,带领读者了解毒液的演化、其细致的运作方式、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毒液为何具备改变当代生物化学和医学发展的非凡潜力。

    作者以生动的口吻娓娓道来有毒动物研究者如何“以身犯险”,让你在捏把冷汗之余被她讲述的故事吸引。除此之外,作者还平易近人地置入多种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科学知识,包括化学分析、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药物动力学、人体生理学等。如今我们已经能从基因和细胞层面来理解毒液分子对人类的影响,科学家们仔细探究毒液的各种组成,厘清不同成分对人类的不同组织造成的影响,这些精密的作用机制让毒液得以为人类所用,进而开发成治疗癌症和艾滋病的潜力药物。读完本书,你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让科学家更加肯定毒液在人类医疗领域的价值,以及有毒动物在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DK医学史

    作者:[英] 史蒂夫·帕克

    医学的历史,一直是人类为生存和健康而战的历史。从古代到今天的医生们,在治愈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道路上,留下了无数充满惊奇趣味的冒险故事、荒诞不经却又鼓舞人心的伟大尝试。

    史前时代的巫医将疾病视作对灵魂的诅咒,东方的古老医学则用针灸和艾草,调节体内的“行气”平衡。中世纪医生曾把水蛭吸血当成万能的良方,而科学的血液循环理论,要等到17世纪的人体解剖之后才确立。在消毒、止血和抗生素等基础知识问世之前,外科手术曾是一门行走在死亡边缘的“理发”手艺,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发展,未来的基因编辑、组织工程,将带来全面改善人体健康的新浪潮。

    DK经典图文书以时间为线索,用几百幅插图、年表和专业解说,呈现从史前时代到21世纪的世界医学历史进程。从古代文明中医疗之神的传说、中世纪医学的怪异器械,到现代医学中细胞、病毒、基因图谱……珍贵的文献资料与实物照片,构筑起一座袖珍的私人医学博物馆。

    ------------

    编辑推荐

    1 人类在对抗疾病、保持健康的道路上,一部充满趣味和惊险的科学探索史

    巫术、草药、钻颅和放血,古代医生治愈病人的方法超乎寻常,他们如何看待人类的身体?疾病是精灵或神明的诅咒,还是由于体液、气息的不平衡?血液循环、细胞分裂、疫苗与抗生素,奠定了现代医学基础的发现和发明,竟也有不少灵光乍现的偶然。曾经的外科手术,要么成功治愈病人,要么一招致命。未来的癌症治疗、基因编辑等重大课题,将使医学产生新的飞跃。

    2 记录历史上为医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医生,医学如何成为受人尊敬的学科?

    盖伦、伊本·西拿、维萨里、巴斯德,他们使医生从世人眼中可疑的游荡分子,变成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也让高风险的、充满痛苦的医疗服务,变成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公共事业。哪怕往往背离世俗、忍受嘲讽,甚至突破禁忌用活人做实验。还有历史上最早的女医生们,她们打破性别偏见,跻身医疗服务事业的前线,为医学增添了更多温柔的人性光辉。

    3 英国DK出版社的经典全彩图文书,一座微型的私人医学博物馆

    以百余幅插图、原创图表和时间线,清晰梳理从史前时代到今天,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以大量珍贵实物图片,展览来自古代的、千奇百怪的医疗工具、珍奇药材,令人心生惧意又引人好奇的病理图片、解剖插图,配上专业而简洁的说明,构成一部可以收藏的医学博物馆。

  • 动物的家超有趣:铃木守的109种动物巢穴大揭秘

    作者:[日] 铃木守

    日本畅销科普作家VS中科院5大权威导师带你看透109种动物智慧!一次横跨全球、水陆空的动物之旅,趣味中学知识,博识让你更生动!硬件不够,智商来凑,109种动物们的居家、生存、御敌必备宝典就是本书咯!

    1、审读导师团: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兼任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动物来啦”、“科学动物园”节目常驻嘉宾。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王德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兽类学报》主编、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生态学》副主编等。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吴超

    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螳螂》作者,“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分支主编;多次前往西南各省、藏东南及珠峰地区考察采集,发现并在国内外相关期刊发表昆虫新属新种及新纪录;有数种昆虫新种以“吴氏”命名。业余时间在各科普期刊及平台刊发科普文章。

    * 知名科普博主-@鸟窝里的猫妖

    鸟类科普大V,在微博有347万粉丝。

    2、特邀专家:

    *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陈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绘师。其复原图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和相关机构的好评,多次被中国、美国、新西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学者用于学术报告、科普会议、学术论文以及博物馆建设,并用作许多图书的科学插图。

    109种动物为争最有趣巢穴的称号,各自拿出了看家本领。

    * 有的动物灵活利用气压差,让天然空调吹到家。

    * 有的家仿佛电梯一样居然会随季节升降。

    * 有的动物只想筑巢,却无意中改变生态环境。

    * 有的鸟类凭借家大业大,竟然居于百年豪宅。

    * 色彩强迫症、强迫整理症已蔓延至鸟类。

    * 几毫米的小虫竟能筑起10米巨塔。

    聆听每一个巢穴的秘密,开启对动物世界的探知与想象……

    内容简介:

    作者铃木守是日本著名的动物学者、绘本作家、插画家,他从孩提时就一直喜欢观察动物,并将这些动物画在自己的写生本上,进行长年累月地记录。《动物的家超有趣:铃木守的109种动物巢穴大揭秘》就是作者历经20年时间走遍世界各大洲,寻找、搜集、观察、研究各式各样的动物巢穴。

    书中将动物之间隐藏的联系揭开,跨越物种环环相扣,在展现动物巢穴的同时也将生物链状况和生存的技能融入其中。作者创作的自然插图高度还原、美不胜收,知识解说亲切有趣,让人仿佛沉浸于自然界之中。相信读过本书的人,也一定会爱上观察,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