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近代史

  • 原来如此

    作者:钱波,夏宇

    对于1840-1949这段历史,确实无法叫中国人避而不谈,但如何谈论这段历史,确实已经有太多宏大叙事了。于是《原来如此》就是从细节入手,专门看历史的“边角料”,相对于一般的历史资料而言,都是些无足挂齿而又生鲜灵活的闲言杂事,有点历史八卦的意思,不过此八卦非彼八卦,不过是在那些被低调处理得历史背后,看清真相而已。 通过历史事件片断和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话,来折射一段历史或一个人物,本书以短语的形式集韵味思想于一体,并配有180多幅图片,这些图片与图书内容联系紧密,配置精心,且有许多为初次公布的珍贵图片。
  • 浮想录

    作者:陈旭麓

    《浮想录》为陈旭麓所写,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悼念周总理》、《沪粤车上口占》、《一九八0年春节有感》、《游西樵山》、《还湘杂咏》、《访金田水库》、《无题二首》、《重访修文中学志感》、《黄果树观瀑布》、《瓜洲口占》、《参观南海康有为故居题诗》、《访问黎里柳亚子故居》、《游乾陵(高宗与武则天墓)》……《浮想录》收录了以上诗歌作品。
  • 大国之魂

    作者:邓贤

    《大国之魂》向所有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为反法西斯而战的人们献上一方小小的墓碑。
  • 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

    作者:钟叔河 主编

    《走向世界丛书》是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一套湘版图书,它的出版在当时的出版界、文化界以及广大读者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的李一氓说它是“出版界的一巨大业绩”,又说“这确实是我近年来所见到的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对于这套丛书以及它的主编钟叔河所做的工作,钱钟书的评价是:“叔河同志正确地识别了这部分史料的重要,唤起了读者的注意,而且采访发掘,找了极有价值而久被湮没的著作,辑成《走向世界丛书》,给研究者以便利,这是很大的劳绩。” 丛书主编钟叔河先生,从1956年起,即着手搜集和研究旅行西方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记述,并于80年代择其尤要者数十种,整理汇编,陆续推出,即为岳麓书社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英译From East To West,Chinese Travellers Before 1911)。《走向世界丛书》专收1840至1911年间中国人到欧美日本通商、留学、出使、游历和考察等所留下的日记、笔记和游记,当时出版的第一辑计三十六种,十大巨册。该套丛书所收是鸦片战争失败后,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亲往西方进行接触和交流的记录。这些记录是近代中国人睁眼展望现代文明的第一次,是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的早期脚印。从此以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的状态才开始慢慢打破,人们才开始渐渐打开眼界,走向世界。而上世纪80 年代,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再一次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征途,《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 隔代的声音

    作者:范泓

    本书力图避开主流叙述的认识定式,在挖掘最新史料的基础上,以隔代人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人物或重大事件重新阐释和反思。书中无论是陶希圣眼中的胡适,朋友记忆里的殷海光,还是苏雪林笔下的鲁迅;无论是李敖与其伯乐萧盂能的恩怨纠葛,名门之媛陶琴薰五十七年佳人薄命,还是“高陶事件”主角之一高宗武七年从政的隐暗幽微;抑或四卜多年前那一场沸反盈天的“中西文化论战”,以及震惊世人的“雷案” 背后的故事;展现的多是为人所一知半解者的陌生面。立足今天盘点对历史的事后之明或许不难,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当事人饱含温存的那份了解之同情。
  • “革命”的现代性

    作者:陈建华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篇,收入了作者的十多篇关于现代中国“革命”意识形态形成史的研究论文。 这些论文内容丰富,多角度多方位地探讨了上述问题,具有观点新颖,逻辑严密的特性。从而使读者能对从晚清到现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革命”意识形态的形成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自由的所以然

    作者:黄克武

    《自由的所以然》作者做了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将约翰弥尔的On Liberty 与严复译本《群己权界论》 逐字逐句对照,试图透过翻译与原本的差异来揭示严复对约翰弥尔思想的认识与误会。作者修正了史华慈关于严复的经典性研究的若干结论。作者认为,严复虽然将该书的大意介绍到中文世界,但是他并没有将此书论述的精华部分,尤其是个人自由作为一种终极价值之所以然,以具有说服力的方式翻译为中文。他自己的著作也没有表达出这样的所以然。《自由的所以然》将严复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探讨了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为什么不能茁壮成的思想史课题。
  •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作者:夏晓虹

    本书分别以“女性社会”、“女性之死”题名:上篇“女性社会”期望以个案整合的方式,映现晚清女性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的新变。其中,对上海“中国女学堂”的考述锁定女子社会化教育起步期,将中西观念、中学与西学的相互激荡、冲突与调和作为讨论的重点,而该校所标举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想,在日后各地的办学实践中尤具启示意义。与之相呼合的是发生在北京的女学生杜成淑拒绝男学生屈疆约会信事件的考察,透过双方公开的私函与背后的妇女团体分裂的的隐情钩稽,论者有意凸显晚清女性在新教育与旧道德之间依违离合的现实困惑。女报的出现亦自晚清始。第三章以发刊于1904年的《女子世界》杂志为标本,清理晚情,“女界革命”倡导者的妇女论述之内涵,文本分析不仅显示出刊物主持人在廷续三年的编辑过程中思想的游移,其间男性与女性声音的同中有异更值得关注。“男降女不降”之说的晚清曾流行一时,这一话语既源于明清之际的历史记忆,也与晚清妇女论独特的现实关怀相指涉。探究其中复杂的多意旨,揭示历史资源如何转化为现代理念,是为该章的着力之处。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

    作者: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

    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创造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化史的骄傲。本书是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史会的心血之作,它在收集大量原始资料文献和历史图片的基础上,集中紧凑地呈现了这所战时流亡名校的漂泊历程。关心西南联大校史以及中国大学史的人士不可不读。
  • 太平天国史(全四册)

    作者:罗尔纲

    罗尔纲同志撰写的太平天国史马上要付排了,叫我写篇序文。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出版一部专集祝贺罗尔纲同志八十五岁大寿和从事学术工作六十年,也要我写点东西。两件事都有意义,但我一时无法分头做出两篇文字。现在就合并办理,把想到的话说在一起。 太平天国史是罗尔纲同志精心结撰的新着。观点重加琢磨,材料丰富详细,洋洋百数十万言。发挥一己心得,汇聚众人成果。它不止在著者的研究工作中是带总结性的,在新中国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也可以认为是带总结性的。大家都会高兴地看到这部新着的问世。 刊印专集纪念学术界前辈人士,中国过去就有这种做法,如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寿辰纪念专刊等便是。翻开现在的日文书目,我们常常看到某某先生还历纪念,某某先生寿辰纪念这种题目的学术论著。 一般地说,那些某某先生、学者,必有可观成就,为学术界公论所赞许。
  • 盛世危言

    作者:郑观应

  • 康章合论

    作者:汪荣祖

    《康章合论》家以史学家深刻的学术功底,考察了思想更替时代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和章炳麟为核心的近代思想。康章二人对思想界影响深远,作者从思想的角度再现历史,颇具识见。
  • 新词语新概念

    作者:[德] 郎宓榭,[德] 阿梅龙,[德]

    透过文化和时间而发生的知识迁移及其本土化,是个复杂而又多面的问题,其中最直接而关键的是“知识翻译”过程,即“将一种语言的具体部分(通常是某一文本)转化到另外一种语言中”。其间,受惠语要新创造或重新定义大量词汇以适应这种转换,且只有当其定义和系统价值被植入新的语境后,才能最终完成这一过程。晚清时代的中国汉语曾经经历了这样一个空前的创造和转化过程,并由此而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吸收了大部分西学分支学科的术语,初步完成了欧美地区历经千余年才完成的跨文化知识迁移。来自德、法、英、挪、日、中等国的一批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从“作为词汇交流媒介的汉语”、“政治术语的输入”、“关于对应词的商讨”、“对新词汇新概念的使用”、“科学术语命名方法”、“语法”等六个层面考察了晚清著作中新思想新概念的产生及本土化问题,内容涉及近代中国政治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语言学、修辞学、哲学等学科概念与知识体系的嬗变及相关因素,是一部对近代中国史特别是翻译史、语言史、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对外关系史、社会变迁史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的专门名家论集。
  • 靖海澄疆(上下册)

    作者:马幼垣

    本书是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研究论文集,对晚清中国海军的创建、民国海军的发展以及抗战时期海军在香港的表现等问题进行探讨,在世界海军发展的脉络中展现中国海军发展的历程。本书搜讨了大量学者未予注意或难以见到的中外海军史资料,运用了海军的高科技知识,发前人所未发之覆。尤其是本书收录了很多珍贵的舰只照片,以详细的舰只数据表格和型线图,直观展现舰只设计和特征,使人耳目一新。
  • 依然如旧的月色

    作者:茅海建

    本小书里陈放着一些自以为比较随意 或论旨不那么学术化的文字 大多数篇章,写作时并没有认真的计划 更缺乏整体的谋篇布局,或仅是一些内心的感受 而其中的许多想法 当时就没有去深思,事后也没有去反思 尽管自以为书中的文字(姑且冒称为“学术随笔集”) 已经相对轻松 但对我这种长期在学术规范中生活生长生存的人 读者似不必抱有太大的希望 一些篇章的论旨或写作方式,仍是半学术的,或纯学术的 最初编集时脑中闪现的题目,叫做《那些人与那些事》 但到临了,才突然发现撞车 夜深人静,月亮一次次飘出云层 让我忽然有了一阵阵轻微的感动 “那些人与那些事”,不过就是些故人旧事 岁月如风,情景不再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近代中国与当代世界 还有什么是恒久不变、又可让读书人心常相守? 或许就有这眼面前依然如旧的月色 多少年,多少地,多少人,所享有的,应该是同样的 ——茅海建
  •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

    作者:周策纵

    ◎继《五四运动史》之后,周策纵教授续谈五四运动及近代思潮的精彩篇章 ◎从古代社会与思想史的探索方法,到出土陶文的考释,从对内地学术界的印象到对青年学者的期望,一位学者的渊博学识与肺腑之言 本书由“文史宗哲篇”与“五四及近代思潮”两部分组成。“文史宗哲篇”涵盖了周策纵教授探讨古代社会思想、“人与大自然”观念,以及与饶宗颐教授探讨陶文考释等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文章;“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则收录了周教授纪念胡适先生的文章以及有关五四运动、中国文化现代化、简体字的文章。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周策纵教授在历史、哲学与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可说是周策纵教授在《五四运动史》之后续谈“五四”的精华之作。 ------------------------------------------------------------------------------ 我常说:五四运动是一件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目标永远值得大家去努力奋斗达成。它给我们的启发是非常巨大而长远的。即使是它的缺失,也提供给我们一种严肃而重大的教训。它不但留给中国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一些艰巨的使命,也留给所有的中国人一个远大的任务。从广义说,它也许可以鼓舞世界上许多学生、青年和成年人,对各种文化传统和社会问题,多引发一点兴趣,去共同努力创造一种能包含各个传统的新文明。 ——周策纵
  • 花随人圣庵摭忆

    作者:黄濬,李吉奎 整理

    《花随人圣庵摭忆》为民国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资料,原稿最初连载于《中央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起迄于1934年至1937年8月。积时既久,汇成巨帙。该书出于福建侯官(今福州)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 有关《摭忆》成书经过,黄氏友人瞿兑之在该书序中曾说明原委,略谓,黄氏生前,将编定之“二巨帙”邮瞿;瞿“乃稍纠其笔误数处,并志所疑于眉端”。此稿随为天津孔某借阅。黄伏法后,孔某关河转徙,但仍守信将原稿退瞿,还付黄家。黄家乃于北平付印,并乞瞿氏作序。序中未明言该书付印包含多少条目,亦未言印刷情形。该书之序写于昭阳协洽之年(即癸未,1943年)。是为初版。初版仅印百部,未广流传,且非全编。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龙门书店高伯雨据1943年初版影印。该二种版本相同,仅收至1936年12月为止,全目347条。黄氏友人林熙称,在黄被诛后,“很怀念这部笔记,深恐年深日久渐被消灭,而不知北平已有单行本也,因耗重资请人入某大学图书馆检出《中央时事周报》,以一年之力钞为八大册。未经印入单行本那部分文字,曾于1966年刊于《大华半月刊》,今又印单行本,名曰《补篇》云”。 自《摭忆》一书行世以来,除非常岁月,学界之评价,实无大异。率皆持人书分论主张,即不以人废言。刊印初版之黄澄怀、瞿兑之,以及居港之林熙,或为黄氏兄弟,或为生前旧雨,尚有某种亲情故谊在(即此辈亦是《摭忆》成书之功臣),而与黄濬毫无关系者,若郑逸梅、邓云乡诸先生,亦高度评价该书之文史价值,促成重新刊印。上世纪六十年代,旅美房兆楹教授(美国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之主要撰稿人),对香港龙门书店老板周康燮“竭力推荐”此书,谓“它的史料价值很高,而且在近五十年来用文言写的笔记中,堪称首屈一指,实在值得予以翻印,供给学术工作者参考”。因而周氏决定影印发行。 中国大陆学者,陈寅恪先生当是最早肯定《摭忆》史料价值之一人。陈著《寒柳堂未定稿》记述:日本投降,“重返清华园,始得读秋岳之书,深赏其旸台山看杏花诗‘绝艳似怜前度意,繁枝留待后来人’之句,感赋一律”。“秋岳坐汉奸罪死,世人皆曰可杀。然今日取其书观之,则援引广博,论断精确,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为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在《寒柳堂未定稿》(补)中,陈先生弟子刘适(石泉)引黄萱函称:“陈师对于黄秋岳的摭忆备极赞赏,他说:‘秋岳虽坐汉奸罪死,不当以人废言’”。迨晚岁拟《寒柳堂未定稿》时收入此诗,题目改称《丁亥春日阅花随人圣庵深赏其游旸台山看杏花诗因题一律(一九四七年春)》。约二十年间,他无改固常,坚持人书分论之初衷。 黄濬少年入京,自谓居北京三十年,熟习北方风土人情。既入世,同权宦显要,前辈名公相接席,周旋唱和,殆无虚日。耳食既多,目见益广,对清代民国之史事掌故与夫人物轶事,详为记述,或加考订,或予议评。推而及之,远及上古,旁涉海外,于军国大政、宫廷秘史、财政金融、人际交往、旅游山水、生产环保乃至社会万象,林林总总,匪特内容丰富、议有见地,且文字生动,委婉传神,足称洋洋大观。说者谓,其“所据资料,除杂采时人文集、笔记、日记、书札、公牍、密电以及有关的一些外国人著述外,亦多本人亲自经历和目睹耳闻者”,故有裨史事,良可征引;“瞿兑之推重该书谓‘与夫交游踪迹,盛衰离合,议论酬答,性情好尚,而一时政教风俗之轮廓,亦显然如绘画之毕呈’,伦比洪迈之《容斋随笔》,确非谀词”。《摭忆》一书作为笔记史料之价值,已可概见。
  • 一个中国远征军翻译官的爱情书简

    作者:钱林保,高芳仪,《世纪》杂志社编

    这是一个普通人鸿雁传书、终盟白首的爱情故事,在抗日战争的历史大背景下,显得意义非凡、格外动人。1944年春,来自香港的远征军翻译官钱林保与来自上海的女孩高芳仪经友人王照介绍,相识于桂林。时林保由香港来桂一年,芳仪则方自上海与十数同学经浙赣湘一路抵桂,均为避日本侵略之祸。经数次约会后,形迹渐疏,终至不再往来。是年六月,日军陷长沙后沿湘桂线南下,桂林慌乱。芳仪随友人乘黔桂线火车逃难,林保随军亦由此线西散。天意在六甲小站相遇,遂同车由六甲至独山。难中重逢,倾情较深。独山别后,芳仪去重庆投亲。林保抵昆明,试投一信(七月十四日),竟获复音,由此红线一系。伺候鸿书雁足,往来无间。直至次年六月,林保自印度返抵昆明,芳仪亦已于年初来昆,既亲朝夕,通信乃告一段落。抗战胜利,1945年冬,在香港沙田道风山举行婚礼,终成眷属。万里归来,烽火余生,回首前尘,甘辛参半。他们的后代将其通信旧稿整理抄录,汇订成帙——《一位远征军翻译官的爱情书简》,作为离乱姻缘一段纪念。
  • 改革都有红利吗?

    作者:【澳】雪珥

    清政府为何能从“造反者”转身变为合法的“执政者”? 雍正为什么能够打破“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的魔咒? 曾国藩的出现对晚清政局的转折具有怎样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30多年给帝国带来怎样的命运? 备受精英阶层推崇的宪政,为什么使帝国从亢奋走向撕裂? 既得利益集团为什么引爆了激进的“革命”? …… 所有的根源只在于——改革。 透过清帝国改革中意识形态层面的“主义”,还原技术层面的“问题”,清代改革从扬帆起航到打转回旋,在摇摇晃晃中被一个不经意间的浪潮而掀落。改革红利沦落为“黑利”,失衡的利益格局难以承载改革的成本,最终的落水结局突然亦必然。以清为镜,当下已经进入深水区的中国改革又该如何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
  • 欧游心影录

    作者:梁启超

    1918年,辞去段阁财长的梁启超,带随员刘崇杰、张君劢、蒋百里、丁文江、徐新六赴欧洲考察学习,历时一年多。期间,在法国居留最长,1919年在巴黎和会演讲,以辛辣深刻的笔触剖析巴黎和会本质。逢哲学家柏格森和外交家笛尔加莎,一见如故,“皆成良友”。 《欧游心影录》全面反映了梁启超对战后欧洲的观察,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中西两种文化的观点:认同和推崇西方文化的核心“自由精神”;反对西方把物质生活、科学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但并不反对科学,更不是要放弃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倡导个体本位的文化理论观;对欧洲文明的前途抱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