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近代史

  • 慈禧

    作者:張戎

    ◆邦諾書店2013年最佳非文學書 ◆《紐約時報》2013年注目書籍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BBC 歷史雜誌》一致推薦 ◆2013年10月誠品外文選書 重新評論慈禧的功與過,暢銷傳記作家張戎最新巨作,附有多張珍貴歷史圖片,全球中文版首度面世。 慈禧,是「紫禁城唯一的男子漢」! 從低等嬪妃成為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統治者,帶領中國跟上世界現代化的浪潮,她是慈禧太后──東方的維多利亞女王。 戊戌變法的發動人是慈禧? 慈禧在臨死前爲什麽要毒死光緒? 挪用北洋海軍經費、建造頤和園的慈禧,其實是影響清代中國改革的第一推手? 史家說慈禧干預朝政、禍國殃民,卻不知道在中國男人專政的舞台上,慈禧獨有過去帝王沒有的智慧與能力。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逃至承德避暑山莊的咸豐於1861年逝世,二十五歲的慈禧此時發動政變,成為實際掌權者,改變了中國的命運。慈禧意識到,那是個全球化初始的年代,不想落於人後,唯一之道就是奮發圖強,躋身現代文明的世界。 慈禧揭開了現代中國的序幕。她開闢國家需要的財源,海關稅收直線上升;大膽任用外籍人士,讓「同文館」增加自然學科的學習項目,最終廢除科舉制度。慈禧不僅開了派留學生、派駐外使節的先河,還系統地派政府官員出國考察,為此制定了《出洋遊歷章程》,後世學者稱為「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舉」。 至今仍為中國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京漢鐵路,是慈禧的決策;她並以獨到的見解面對俄國、日本、法國的侵略。在光緒皇帝主持簽訂馬關條約時,只有慈禧一人主張拒絕日本的條件。 本書取材自中外官方與私人文件,深度刻畫世人未知的慈禧一生,包括她的失誤與過錯,愛情與日常生活。懂得與意見不同的人合作的她,改革靠的是順應歷史潮流,同時還留下了重要的創舉──推動君主立憲、國會選舉,實行新聞自由,解放婦女纏足,鼓勵女子接受教育……她是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本書不僅還給她一個公道,也為中國變法求強的歷史時刻,留下無可取代的珍貴紀錄。 【媒體好評】 「一本精采又豐富的傳記,想知道現代中國起源的人都該一讀。」 ——《圖書館學刊》 「張戎的新書教人欲罷不能……大量引用全新中國史料,以擲地有聲的論證,為慈禧太后平反。……這本慈禧太后的全新傳記令人驚奇之處,在於一百年前的清廷面臨的挑戰,竟與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如此相似……慈禧太后高潮迭起的人生值得借鏡。」 ——《紐約時報》 「張戎的新書探究一位充滿傳奇的歷史人物,一位權詐幹練的皇家妃嬪,接連輔佐兩位中國皇帝,垂簾聽政數十載,帶領中國平穩走向二十世紀……毛澤東權威傳記的作者再度大顯身手,呈現精采絕倫的宮廷權術。」 ——《紐約雜誌》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作者為慈禧太后平反,將其奉為造就現代中國的功臣……張戎並不諱言慈禧太后確有過失,比方說縱容義和團拳民對抗西方列強,導致血流成河的殺戮悲劇,但當時的中國之所以能脫胎換骨,終究還是歸功於慈禧太后的旺盛精力、卓越遠見與堅定務實。」 ——《紐約客》 「張戎筆下的慈禧太后面目一新,在我看來,這個新面目頗為真實。她賦予慈禧獨一無二的評價,正如書名所示『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張戎寫了一本截然不同,真實可信的慈禧太后傳記。」 ——《紐約書評》 「(張戎)運用她挖掘真相的本領與犀利的筆鋒,道盡一位平凡的妃嬪登上權力顛峰,成為統治中國的太后的歷程。張戎挖掘出的歷史煙雲只能以深厚浩瀚形容……壯闊與細膩兼具……張戎的最新巨作,無疑將成為慈禧太后傳記的權威,也是衡量同類作品的標竿。」 ——The Daily Beast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應可獲得不少讀者青睞,不僅是研究中國的人,任何一個對全球事務有興趣,想探討中國對全球事務的影響的人,也會對這本書送上喝采……這是一本扎實生動的作品,以慈禧太后為主角,呈現了大量複雜史料,讀來卻絲毫不覺無趣,看完這本書,不禁覺得這段風雲變幻的中國歷史還值得大書特書。」 ——《紐約書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張戎與丈夫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終於將毛澤東拉下搖搖欲墜的神壇。現在她又破除了許多人不假思索就照單全收的迷思,告訴世人,慈禧太后……並不是一個工於心計,蛇蠍心腸又極端保守的女魔頭,而是張戎筆下『現代中國的真正改革』的推手……真是個精采絕倫的故事……張戎以精闢的見解切入,呈現一段易懂又有趣的歷史。」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慈禧太后的不凡人生,具備了精采傳奇的所有元素:離奇、險惡、勝利與恐怖。」 ——《經濟學人》 「研究扎實、才華洋溢,精通中華文化的作家張戎出手,不僅學者關注,普羅讀者也必將另眼相看。」 ——《書單》 「張戎以熱情澎湃的筆鋒為慈禧太后平反,敘述一位官宦之女如何費盡心機,成為權傾中國數十年的皇太后、女權主義者與改革家……這本精采的傳記總算還給慈禧太后一個公道。」 ——《科克斯評論》
  • 吴宓日记 第1册:1910~1915

    作者:吴宓

    本书是著名学者 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 生涯、个人际遇和在 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 况的记录,也是二十 世纪中国学术史、教 育史的珍贵记录。
  • 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

    作者:佐藤铁治郎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袁世凯 [日]佐藤铁治郎第一篇 著者之旨趣及袁世凯之历史- 第一章 著者之旨趣一第二章 袁世凯之历史 第一节 青年纨绔时代之袁世凯 第二节 援韩庆军先锋委员时代之袁世凯 第三节 驻韩庆军营务处时代之袁世凯 第四节 大院君归韩护送委员时代之袁世凯 第五节 驻韩办事大臣时代之袁世凯 第六节 驻韩公使时代之袁世凯 第七节 日清战后无政事关系时代之袁世凯 第八节 练兵大臣时代之袁世凯 第九节 戊戌政变时代之袁世凯 第十节 护理北洋大臣时代之袁世凯 第十一节 山东巡抚时代之袁世凯 第十二节 调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代之袁世凯. 第十三节 母丧归籍时代之袁世凯 第十四节 总揽清国种种要政时代之袁世凯 第十五节 军机大臣及外务部尚书时代之袁世凯 第十六节 免官时代之袁世凯第二篇 袁世凯免官之原因及其作用 第一章 免官之原因 第一节 远因 第二节 近因 第二章 作用 第一节 练兵 第二节 剿办拳匪 第三节 警察制度之设施 第四节 兴学 第五节 留学生之奖励 第六节 培养裁判官人材为改良法律及监狱之预备 第七节 主倡立宪 第八节 外交手腕 第九节 筹办农工诸政第三篇 袁世凯与支那种种关系及东西古今人物之比较 第一章 袁世凯与支那种种关系 第一节 袁世凯与支那国家之关系 第二节 袁世凯与西太后之关系 第三节 袁世凯与光绪帝之关系 第四节 袁世凯与摄政王之关系 第五节 袁世凯与庆亲王之关系 第六节 袁世凯与铁良之关系 第七节 袁世凯与李莲英之关系 第八节 袁世凯与其徒党诸人之关系 第九节 袁世凯与支那外交之关系第二章 袁世凯与古今东西人物之比较. 第一节 袁世凯与刘裕、曹操之比较 第二节 袁世凯与伊藤博文、毕斯马克之比较 第三节 袁世凯与曾国藩、李鸿章之比较 第四节 袁世凯与张之洞、岑春煊之比较第四篇 袁世凯之轶事及结论第一章 纪袁世凯之轶事十二则一第二章 结论 第一节 为袁世凯惜 第二节 概论袁世凯之将来 第二部分 大火焚烧后遗留的珍贵史料 ——评佐藤铁治郎的《袁世凯》 孔祥吉 [日]村田雄二郎第一章 一本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记著作第二章 对佐藤铁治郎《袁世凯》一书的补充与纠正 第一节 袁世凯汉城密札考释 第二节 甲午战后是谁密保了袁世凯 第三节 袁世凯的新政万言书 第四节 袁世凯与李鸿藻 第五节 小站练兵的风波 第六节 荣禄与袁世凯 第七节 翁同稣忽略了袁世凯的维新蓝图 第八节 袁世凯与戊戌维新之关系 第九节 蔡金台密札与袁世凯告密之真相 第十节 义和团运动中的袁世凯 第十一节 日俄战争中日本情报机构对袁世凯的操纵 第十二节 天津戏馆引起的轩然大波第三章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后记
  • 书生襟抱本无垠

    作者:张晶萍

    杨度一生,从宪政国师,到帝制魁首,从中山特使,到秘密党员,身份经历了无数次的转换。杨度身份的转换是与思想信念紧密相联系的。从古老的帝王学,到近代资产阶级宪政思想,到共产主义,其思想的变化正是近代仁人志士探求救国之路的缩影。但在千变万化之中,杨度的自我认同是不变的,那就是:他始终以“国士”自许。 《书生襟抱本无垠》以严谨而细腻的笔法,返归历史现场,再现历史风云,描绘历史人物,真实而生动地还原了近代传奇政治活动家杨度跌宕起伏的一生,使人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超越猎奇心理,增进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之理解”,获得有益的启示。同是不变的,那就是:他始终以“国士”自许。 《书生襟抱本无垠》由张晶萍著。
  • 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

    作者:黄宇和

    孙中山伦敦蒙难在他一生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他被公认为中国革命党领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由于以往记载的疏略和歧异,使事件真相常处在若明若昧之间,留下了不少疑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中外学者曾作过不少努力,其中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史扶邻的《孙逸仙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和罗家伦的《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而从用力之勤、资料搜罗之详备、考订之精审、新见之迭出来说,确实还没有一种书能同澳大利亚学者黄宇和院士所著的这本《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相比。
  • 紫禁城的黄昏

    作者:庄士敦

    根据Victor Gollancz Ltd 1934年版翻译
  • 李鸿章政改笔记

    作者:雪珥

    吾国吾民最缺者,乃是踏踏实实把现居之屋裱糊起来,不可动辄拆迁。中国之所缺,正在于以实心“做事”者少;中国之所滥,正在于以虚言“做人”者多。吾国民之聪明才智,毫不逊色他族,只因把聪明才智都放到了“做人”而非“做事”上,以致内耗殆尽。“裱糊”二字,却是李鸿章一生之写照。不料惯于拆迁之后人,自以为推倒重建乃是中国之正道,便对李鸿章之言偏听偏解,误读至深。雪珥发掘海外史料,抽丝剥茧走进李鸿章内心世界,做一辩驳。
  • 民国的开端

    作者:张晓波

    宋教仁是“民初四杰”之一,是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政坛核心人物之一。1913年3月在上海火车站,宋教仁即将北上就任总理之际,他被刺杀,这是民国第一血案,轰动了整个社会。1913年开春,新生的中华民国百废待举。新一届国会大选业已结束,国民党 大获全胜。此时,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问鼎总理,势不可挡。恰在宋教仁北上之际,却不幸遇刺于上海沪宁车站。政党领袖身体的消亡,注定演化成政治事件乃至于军事斗争。这看起来像是1913年事变逻辑链条中的第一个环节。多米诺骨牌开始倒塌,民国呈现出一片溃败之势。但问题在于,“刺宋案”至今仍是一个历史疑问。到底是谁主使刺杀宋教仁,无论是当日还是今天,仍是一个不断被争议的话题。而诡异的局面,却在1913年并不清晰的“事实”上出现了。刑事案件演化为政治攻伐,进而上升为军事斗争,从而改变历史航道。刺宋案案情本身,已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各种政治力量,究竟是因何种动因汇聚到了宋案之上,并且由此导致了大分裂乃至于大败局。
  • 血路

    作者:萧邦奇

    内容提要 萧邦奇教授是美国汉学 界以精英观点研究中国现代 史的代表人物,本书是他近 年研究1920年代中国革命的 力作。作者以1916-1928年间 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通 过描述浙江政治精英沈定一 (玄庐)在三个不同场域(上 海、杭州、衙前)的含义不 同的活动,并剖析他由此形 成的复杂个人身份和社会网 络,揭示了千百万人民在其 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抉择对历 史形成的巨大作用。
  • 西潮与新潮

    作者:蒋梦麟

    《中国文库·综合·普及类:西潮与新潮》由作者蒋梦麟的两部著作《西潮》《新潮》组成,兼含附录。《西潮》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间的中国历史,主要讲述外来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由于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故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新潮》则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但因作者病逝而未能深入展开论述。《中国文库·综合·普及类:西潮与新潮》由人民出版社2012年最新出版社。
  • 李提摩太在中国

    作者:[英]苏慧廉

    本传记由曾任山西大学西斋总教习的苏慧廉教授撰写。他作为李提摩太的亲密朋友和同事,从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出发,写出了这位“洋大人”丰富的一生,为我们从多个角度去了解李提摩太及其所处的历史提供了可能。书中通过引用李提摩太的回忆录——《亲历晚清四十五年》,透过他的亲身感受,使我们对晚清治下的中国社会和百姓的困苦生活有了深入了解。
  • 李鸿章传

    作者:(英) 布兰德

    《李鸿章传》内容简介:李鸿章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东方俾斯麦”,身后被慈禧誉为“再造玄黄”之人,更被作者称为“现代中国伟人第一号人物”。 本书多视角解析这位中国晚清巨擘的一生:创立淮军,对抗太平军,倡导洋务运动,倡建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处理中法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周游海外,签订《辛丑条约》……作者为在中国居住、工作并采访过李鸿章的西方学者,运用西方史学方法,评价人物力求客观公正。这个被朝廷和国外列强盛赞,被百姓痛骂的一代名相,是卖国贼还是晚清救星?本书提供一种更为公允的新视角,来看这位晚清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 走向世界的挫折

    作者:汪荣祖

    郭嵩焘是清末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也是那个时代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识见远远超过同时代人,早就洞悉中国不能再闭关自守,而应走向世界,却因此不为主流所容,遍遭哗笑诟骂。他寡不敌众,只好靠边站。他个人的挫折正好象征中国走向世界的挫折。后世证实郭嵩焘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再挫折、再艰难,中国还是走向了世界,只是必须付出较高的代价而已。 本书尝试将郭嵩焘生活(起居、旅行、应酬)、思想(对时务与洋务的认识)与感情(在朝在野的喜怒哀乐)的“三度空间”,建筑于道咸同光的时代与环境之中。既由时代展现人物,复由人物印证时代。 这本书写一个人,以及这个人生长的时代。 郭嵩焘确是那个时代中,最勇于挽澜之人。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此人的孤愤与无奈。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同时代人鲜能接受;他的个性貌似恭俭,实甚自负与固执。而郭氏执着之深,正见其信心之坚。当时人觉其独醉而众醒,但今日视之,实众醉而斯人独醒!
  • 李鸿章发迹史 (上)

    作者:汪衍振

    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的是小人告密,有的是上司打压,有的是亲信背叛,有的是政敌陷害,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是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上一坐25年,呼风唤雨,权倾天下。 李鸿章似乎拥有一种对时局和人心的预判能力,无论对手设下多么阴险而密不透风的陷阱,他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在复杂险恶的政局中,他总能准确嗅出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人物,并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成为自己的保护人。 本书为您全面揭开大清第一权臣李鸿章,40年稳如泰山的为官之道。读完本书,您将深谙李鸿章“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的谋略与细节。
  •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作者:(英)李提摩太

    该书详细记录了李提摩太在晚清45年的经历;他在宗教、科学、通讯、国际贸易、赈灾、现代学校和专业学院的创设、现代出版社的建立等几乎所有领域参与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不仅是一位有影响的宗教人士,同时也是中外达官贵人的座上宾、维新派的幕后师爷、孙中山革命党的反对派。45年的时间里,在传播上帝“福音”的同时,他结交权贵,联络士绅,顾问洋务,鼓吹变法,调停外交,抨击革命,时而幕后,时而台前,不辞辛劳,忙忙碌碌奔走于红尘深处,在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纵横捭阖,成为清末大变局中的一位风云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 史家高华

    作者:徐晓,熊景明

    2011年12月26日,高華教授在南京去世。這本紀念文集由三十多位大陸、港台和海外學者及公共知識分子,十余位高華的學生撰文。文中不僅表達了對逝者的懷念,也重新審視了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環境和現狀,重溫高華的學術精神,挖掘並發揚他的學術遺產。 ——有時候偉大的人碰巧在我們身邊,我們能夠認出他,已是生之幸運。
  • 王国维家事

    作者:王东明

    《王国维家事》由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推荐,为王国维长女、现居台湾的王东明撰写的首本王氏家族回忆录。作者多年一直默默收集王氏及其后人资料,并撰写文章回忆父亲王国维。书中对于童年王家旧事、大师清华轶事、大师自杀之谜、以及王氏后人的百年飘零均作了深度的记述。王国维嫡孙王亮系王国维研究专家,也为《王国维家事》提供了《王国维全集》未收录的珍贵史料,与王东明先生及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大师珍贵文献一道全景再现了王氏一族百年变迁史。
  •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作者:(美)柯文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通过对王韬的透视,展现、剖析了晚清思潮、政局与社会的变迁,提出了近代中国的“沿海”与“内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