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近代史
-
晚清最后十八年4
大清主动将改革推上了快车道,但改革最后无可避免地成为了朝廷权贵的党派斗争。
满清皇族与实权派袁世凯展开了对改革主导权的殊死争夺,学习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识,是晚清居首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别政治的决斗场。
随着武昌城中的一声枪响,革命者喊着激动人 心的口号踏入权力中心,袁世凯、宋教仁和孙中山之间新一轮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又揭开了序幕……
辛亥革命终结中国千年帝制,各方势力、各个利益集团的生死搏斗,也在晚清最后十八年同归于尽。
-
潮来潮去
近代中国海关始于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期间,1949年共产党在中国赢得政权后未几结束。一个世纪中,它的身影不仅出现在中国的内陆腹地,还出现在远在西北的乌鲁木齐,甚至是西南的喜马拉雅山。
无论沿海,还是内陆,海关对于中国而言都是一个重要机构,也是weiyi一个未有中断且势力几乎可达全中国的机构。
近代海关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所提供的监管加速了中国的国际贸易,以及支持了涵括中国、欧洲、亚洲和美国在内的跨国人际网络。它不但支持中国以平等的民族国家身份加入到新的外交体系,同时促进中国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打造国际惯例,譬如航海公约。海关职员在私人闲暇时,是收集者、翻译者、语言学家和学者,通过他们的活动,使中国在国际文化和学术组织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晚清到北洋,再到抗日战争乃至国共内战,海关的历史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并且触及许多面向,进而影响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崛起,以及抗日战争等。海关同时也从根本上形塑了这一时期统治中国各个政权的形态。
-
田中义一
本书是关于田中义一——所谓“田中奏折”的主角、被称为侵华战争主谋——的传记。主要围绕田中义一的政治生涯的展开,探讨在日本近代的政治军事史上田中义一究竟占有怎么样的地位,扮演了何种角色。作者为日本近代政治史、军事史学家纐纈厚。 在作者的论述中,田中义一是日本近代的举国为战的国家体制,即总体战体制的构思者、先导者,其通过在军部掌握实权(作为陆军大臣)、铺设人脉、进行种种改革,和转身入政界后与政党的合作斡旋(作为首相),将总动员体制构想从军界渗透至政界、官僚阶层以至财界,开启了日本的战争道路。所以,田中义一的政治生涯,可以视为日本走上近代化直至军国主义化的缩影。从这个角度来看,田中义一在日本近代史上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人物。
-
万国竞争
从拿破仑皇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漫长的19世纪戛然而止。自诩人类文明中心的欧洲即将掀起一场席卷天下的腥风血雨,几千万鲜活的生命归于尘土。若干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很快会淹没在炼狱的血海里,灰飞烟灭。
这个正在经历剧变的世界,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呢?从1898年到1913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周游列国,行程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他目睹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后辉煌,奥匈帝国的摇摇欲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败与自我救赎,精心描述与解读“万国竞争”之世,评点列强治法之得失,为中国与世界探寻出路。
既然于此末世,皇纲解纽,夷夏易位,天崩地解,那就重塑政教,再造精英。康有为提出的问题,至今仍发人深省。但是,为了在全球史的背景下理解从19到21世纪的中国道路,最有意义的恰恰是追问:康有为未能看到什么?历史正是从康有为失败的地方重新起步,走向新的制度、秩序与文明。
-
最寒冷的冬天
朝鲜战争类图书畅销No.1,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 精选阅读
沈志华、杨奎松、冯仑、高晓松、梁文道 郑重推荐
★ 美国知识界对朝鲜战争最深刻的思考。朝鲜战争类图书畅销冠军,普利策奖得主的生命之作
★ 风靡学术界、企业界、媒体界、军事界的巨作,经权威机构审读,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美国“记者之父”大卫•哈伯斯塔姆酝酿40多年,耗时10余春秋,全面描绘和剖析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一系列关乎历史和未来的新结论,发人深思。被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Hebert McMaster)列入给特朗普总统准备的必读书单。中文新版增加三万余字,经中国军事科学院权威专家审读。言必有据,800多条材料出处首度呈现。
★ 极度残酷的朝鲜战争,苦战三年,最后为何要重新回到三八线?
原本计划三周结束的闪电战,拖延三年,成为巨大的泥潭。对立双方达成协议,回到起点,恢复作战前的势力范围。哈伯斯塔姆穿过战场的迷雾,揭开大国博弈的真相。
★ 美国一系列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了延续至今的半岛困局?凛冬将至,历史是否会重演?
★ 1950年冬天,长津湖战役,美国精锐部队险些全军覆没。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决定性战斗,联合国军从此退出北朝鲜。双方在极端恶劣的严寒天气下展开战斗,均遭遇重大伤亡。书中详细描写了美军陆战第一师突破层层包围,成功撤退的过程,有如银幕重现。
★ “美国恺撒”麦克阿瑟遭遇生平最大的滑铁卢,黯然走下神坛。
麦克阿瑟在太平洋上所向披靡,二战后成为远东权势最大的美国人,连总统杜鲁门也要退避三舍。在朝鲜半岛,他狂妄自负的一面被战场的局势无限放大,尤其是在仁川登陆后,他的一系列错误战略让美国在战场和政治上都陷入被动。最后,麦克阿瑟在朝鲜耗尽了自己的荣誉资本,黯然回国。
★ 三十万美军在鸭绿江畔虎视眈眈,中国要派兵入朝,却只有一个半人支持。
麦克阿瑟一心要将战火烧向中国,毛泽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计划出兵朝鲜。面对实力悬殊的对手,没有人肯积极回应,除了毛泽东,只有“半个人”(指周恩来)同意出兵。
一部融合军事、历史、政治、外交、传记的巨著
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险些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今真相终于开始浮出水面。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战场短兵相接,也在战略部署和政治外交上展开全面较量。
然而,原本计划三个星期结束的战争,最后竟然持续了三年之久。
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强大的美国怎样一步步陷入泥潭的?
今天的远东国际局势,在多大程度上依旧受这场战争影响?
朝鲜人民军攻势猛烈,让美军措手不及,节节败退,几乎被赶入日本海。
麦克阿瑟险中求胜,实施仁川登陆计划,一举扭转败局,展开反攻。
战火延烧到中国,形势危急,毛泽东力排众议,坚持派兵入朝,战争局势风云突变。
外交策略的失误,政治上的钩心斗角,军事上的盲目自信,对关键情报的漠视……
美国政府一系列错误判断,导致精锐部队险些全军覆没,在战场上狼狈不堪。
六十多年过去了,老兵凋零殆尽,这场“有苦难言”的战争也处在被遗忘的边缘。
然而,当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头上时,历史的教训不能忽视,真相更不容掩盖。
-
重塑中华
著名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兴涛先生作品
十六年磨一剑厚积薄发之力作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
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
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既注重历史脉络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发掘解读,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视剖析,也重视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析,并努 力呈现了此一观念得以社会化的诸多历史面向。书中强调,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一直伴随着中西思想的遇合与古今观念的交汇,表现出民族与国家的纠结与互动;对于认知主体而言,则始终包含着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与融合,见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调适。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认同,可以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精神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是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现象。
-
晚清以降
本书主要叙述晚清以来在西方物质文明传入的冲击下,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一方面,传统社会单调、封闭、等级森严的局面被打破,但残存势力依然强大;另一方面,西方物质文明就像错剪到中国文明拷贝上的“蒙太奇”,一下子打乱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固有周期,从而引发了城乡冲突、公私冲突、新旧冲突、强弱冲突、华洋冲突等等,诸多冲突交织在一起,构成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景象。
-
沉重的皇冠
在许多人眼里,他是(精神病)治疗的典型案例;是想法无常、极度自恋的“可恶皇帝”;是四肢不协调、攻击性强、带有虐待狂倾向的“恶霸”;以目睹他人受辱为乐,以脱离于同胞之外而沾沾自喜;是乏味的、疯狂的、自吹自擂和自视甚高的“傻瓜”;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先驱”;是德意志帝国优雅的沙文主义和奥斯维辛种族灭绝式的仇恨之间“失落的环节”;目睹了世界上最极致的丑恶,却宣称这是上帝的杰作。简而言之,他是“世界历史的浩劫”。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一个时代的经典。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用明白通畅的字句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是一本人人都能读、也人人都该读的近代史。
本次再版,校订文字的同时,也收录了包括甘博、汤姆逊等在内的诸多同时期来华外籍人士所记录的珍贵影像、图片六十多幅,多为华语世界首次呈现,在丰富和完善内容的同时,也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历史情境。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为“新编中国史”中的一卷。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局,也催生了波澜壮阔的变革。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全书共十四章,展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八十年间的激荡历史。洋务运动、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应接不暇的变动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并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我们的近代与现代。
历史的亲历者经历着迷茫、抉择和斗争,而《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以一条足够明晰的主干来解说昨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为何发生。这本书以 “古今中西之争”为线索,以“告别帝制”为支撑点,将遍布各个层面的角力一一阐明;依据学界的知识积累与新的研究成果,在扎实的史实骨架之上,明晰、中立地描摹了近代中国的激荡历史。
这段历史带来的影响,或许比我们已知的还要深远,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编辑推荐】
【一套写给21世纪中国人的中国史】
如何在世界中看中国?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已不必在他者的眼光中自轻,也不需要急于摆脱他者眼光的自负,而是可以带着建基于悠远历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体认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
于是,我们更需要中国史学家探求历史的真实,亲切自然地呈现史学成果,来满足大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中国史领域新一代领军学者怀着敬意与温情,重建中国历史进程,呈现了这套中国通史读本。我们这些21世纪的中国人,正需要这样一套扎实亲切、兼收并蓄的通史,来全面了解自己身上承载的家国历史。
【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的诚意力作】
“新编中国史”是少有的当代中国学者联合撰写的中国通史,王子今、王小甫、游彪、张帆等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倾力襄助。在他们看来,重新创建整个中国史叙述的结构框架,写出一套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是整整一代学人的责任。融会吸收国内外已有的诸多研究成果,反映迄今为止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向社会大众提供关于中国史的全面和正确的知识是“新编中国史”首先追求的目标。
【传统中国史学学风与现代世界眼光相结合】
“新编中国史”各卷著者均为中国史领域的领军学者。这一批中国历史学人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封闭与开放,他们的学术训练扎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吸收了欧美史学的问题意识。传统史学的史料工夫,使他们的研究细密扎实,文字沉静内敛,句句以史为据;欧洲史学的学风、方法和论点,则让他们不拘泥于特定史观,具备世界眼光。二者结合,为我们呈现出一套严谨扎实而有新思创见的中国通史。
【用学界共识构建框架,融入学人观点以启发新知】
作为面向大众的通史著作,“新编中国史”建基于学界通识,凸显学术整体走向,尝试为读者提供认识中国的基本框架。同时,各卷著者亦在书中融入相对独立的学术观点和前沿视角,以期与读者一同读史知新。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为师生合著,结合长者的慎思明辨与新秀的敢想敢说,选取“古今中西之争”这样一个人们至今关切的线索,以“告别帝制”为支撑点,重述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
【展现中国历史的宏大与精微,呈现中华文明的全景画卷】
朝代更迭,政治兴衰,这是历史的大走向;日用常行、思想情感,这是历史的动人细节。“新编中国史”各卷作者既留意中国传统王朝社会的周流演变,通过各个朝代的政治发展把握宏大的历史脉络,又不忘关注衣食住行、民间礼俗、精神气象等历史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幅中国历史鲜活的全景图。
【一套面向社会大众、雅俗共赏、人人爱读的通史著述】
“新编中国史”意在为大众提供全面、有据的历史知识,因而行文严谨却不刻板,文字晓畅,娓娓道来。丛书还特别设计了“人物小传”“历史术语解说”等栏目,对于一般读者也有辅助之功。无论是希望建立历史认知的年少者,想更深洞察历史的年壮者,还是愿意温故知新的年长者,这套通史都能有所助益。
【两岸合作,历时10年,精心打造21世纪中国史新典范】
“新编中国史”由台湾三民书局组稿,从成稿刊行,到修订编校,直至中信出版社大陆版问世,历时10年有余,凝结两岸学人、出版人心血,代表两岸文化交流成果。两岸面向未来,共同书写历史,竭力打造属于21世纪中国人的国史新典范。
【设计精美,制作考究,典藏之选】
“新编中国史”全套以精装呈现,装帧设计精美考究,各卷封面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象,体现传统中国的美学底蕴,相当适合个人和家庭典藏。
-
变局与抉择
晚清时期,传统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国人如何自处,国家何去何从,便成为时人思考的沉重话题与必须面对的难题。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伴随着清王朝在经世、洋务、维新、新政与革命的交互递进中艰难前行。作者别出心裁,从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到大名鼎鼎的高官曾国藩、倭仁、李鸿章、刘铭传、张之洞、张人骏、袁世凯,再到中下层士人管庭芬、魏源、容闳、谭嗣同,上下左右地考察了近代初期传统士人面对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挑战在传统与近代之间徘徊的心路历程,以及从洋务自强到变法新政时期清廷高层与地方大员面对千古变局的回应,呈现了晚清大变局中各类人物不同抉择的复杂面相。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
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富有韵律和乐感。新版增加精选《浮想录》摘编,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和探知作者建构新陈代谢史学思想的初衷和基本脉络,以及他对近代中国的深入思考。
-
南京1937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笼罩在20世纪亚洲历史上的黑暗阴影,它也是二战时期中国战场上最广为人知的篇章之一。相较之下,发生在这场恶名昭彰的屠杀之前的那长达一个月的战争在英语世界却从未被人完整地讲述。何铭生的《南京1937:血战危城》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本书用震撼人心的文字描述了赢得淞沪会战之后的日本军队如何以破竹之势向南京推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证明了其野蛮程度。
不同于以阵地战为主要特色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则是装甲车和空中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快节奏的运动战。这是两年后希特勒入侵波兰的“闪电战”的预先上演。面对这场现代化的机械化战争,南京守军的抵抗虽是英勇无畏的,但最终还是在日军的凶猛攻势下归于失败。和淞沪会战一样,南京保卫战不仅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许多国家的士兵和平民也同样见证或参与其中。德国顾问、美国记者和英国外交官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一支新的力量也出现在其中,斯大林派出的苏联飞行员在挑战日本人的制空权。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受害者都是中国人——无数甚至都未留下姓名的士兵和平民。这本书就是献给他们的,他们应该得到历史的重视。
在驻东亚资深记者何铭生的笔下,南京保卫战的史诗故事和南京大屠杀的黑暗篇章被生动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因《上海1937》一书而获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最重要的史实纪录者的身份,因这部开创性的叙事史著作而得到巩固。
这部了不起的作品填补了论述第二次中日战争的英文著述中的明显空白,首次全面阐述了1937年的南京战役。作者将出自中国、日本和西方资料来源的研究生动地交织进对军事、外交和文职上下各层面的真知灼见之中。何铭生的这部作品引人瞩目,眼光独到,也许是因为只有一个外国人才能够客观地对待中日两国之间的激烈冲突。
—— 理查德• B. 弗兰克(Richard B. Frank),《瓜达尔卡纳和垮台》作者
何铭生再次巧妙地将源自中国、日本和西方的广泛素材编织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示出紧张的个人经历和震惊世界的国际冲突。……当我们注视着一个新近崛起的中国时,何铭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了更接近于中国意识表面的巨大灾难。……何铭生的戏剧化风格为描述20世纪历史的强大作品增添了一种扣人心弦的小说般的品质。——罗伯特•A.卡普(Robert A. Kapp),《四川省和中华民国:省级军阀与中央政权,1911—1937》作者,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主席
通过阐明苏联空军参战与援助国名党军队的重要性,何铭生澄清了此场战争中一个不那么为人所了解的侧面……书中最后一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是最有力的描述,也许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事件的最好分析。《南京1937》本身就是一本关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著作,也是他另一部作品《上海1937》的绝佳续篇。 ——J.布鲁斯•雅各布斯(J. Bruce Jacobs),莫纳什大学亚洲语言与研究系荣休教授
何铭生很好地把南京陷落的本质和广度联系了起来。他所写的书经过了深入研究,让人手不释卷。他的视角既有战略层面,也有战术层面,其观察既有立足当地的细腻描写,也有来自国际背景的高屋建瓴……我愿意将此书推荐给那些想了解在西方国家卷入之前的远东地区的战争本质的人。——克里斯•巴克姆上校(Major Chris Buckham),军事评论员
何铭生从外交和军事两个视角熟练地解释了大到军队调遣,小到单个士兵行动的许多事件,包括中日两国在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上的考虑,同时巧妙地为南京的沦陷做了铺垫……何铭生在继续为二战亚洲战场的起源提供深受欢迎的、可读性强的、多视角的解读,而这正是其他著述在匆忙地寻求珍珠港事件之后其他事件的真相时通常会掩饰的。 ——《战略之页》(Strategy Page)
在这本出自精心研究的著作中,何铭生审视了从信件和日记中获得的证人证言,并将这些与日本人占领南京后所产生的战斗记载相并列。他的这种努力,使得南京成为传奇城市的确切原因一望而知……对一桩鲜为人知的事件的极有价值的记录……对战争黑暗面的无情揭示。——《军事历史月刊》(Military History Monthly)
此书与同类型的其他书籍不同,不仅在于其所利用的资料来源的多元化,还在于其作者的全球视角……新闻式写作风格使得《南京1937》成为一本能令对军事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乐意阅读的著作。军事战术的分析与日记和回忆录中所揭示的两军官兵的战斗经验及心理状态的生动描绘相互印证。……所附的许多照片和地图更增强了其效果。——《军事史杂志》(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一丝不苟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够幸运的话,何铭生将继续撰写这些历史。现在离中国军事史的黄金时代距离还很遥远,但如果像何铭生所著的这类书籍继续出版的话,那么中国二战史的黄金时代就可能为期不远了。—— 战略之桥网站(Strategy Bridge)
-
Red at Heart
Beginning in the 1920s thousands of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set out for Soviet Russia. Once there, they studied Russian language and experienced Soviet communism, but many also fell in love, got married, or had children. In this they were similar to other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ho were enchanted by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nd lured to Moscow by it.
The Chinese who traveled to live and study in Moscow in a steady stream over the course of decades were a key human interface between the two revolutions, and their stories show the emotional investment backing ideologic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They embodied an attraction strong enough to be felt by young people in their provincial hometowns, strong enough to pull them across Siberia to a place that had previously held no interest at all. After the Revolution, the Chinese went home, fought a war, and then, in the 1950s, carried out a revolution that was and still is the Soviet Union's most geopolitically significant legacy. They also sent their children to study in Moscow and passed on their affinities to millions of Chinese, who read Russia's novels, watched its movies, and learned its songs. Russian culture was woven into the memories of an entire generation that came of age in the 1950s - a connection that has outlasted not just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but also the subsequent erosion of socialist values and practices. This multi-generational personal experience has given China's relationship with Russia an emotional complexity and cultural depth that were lacking before the advent of twentieth century communism - and have survived its demise. If the Chinese eventually helped to lead a revolution that resembled Russia's in remarkable ways, it was not only because class struggle intensified in China due to international imperialism as Lenin had predicted it would, or because Bolsheviks arrived in China to ensure that it did. It was also because as young people, they had been captivated by the potential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to help them to become new people and to create a new China.
This richly crafted and narrated book uses the metaphor of a life-long romance to tell a new stor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 These lives were marked by an emotional engagement that often took the form of a romance: love affairs, marriages, divorces, and
-
花落春仍在
俞樾的诗句“花落春仍在”对近代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人们常常只能看到落花飘零于泥尘的“屈辱史”,而看不到中国既有的“春天”依然还在。随着既有“春天”的在与不在变得无关紧要,近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心目中径自发展出了各自想象的“春天”与自以为的“春天”。于是,落花、新枝、仍在发展却不被人重视的既有“春天”和读书人各自想象与自以为的“春天”就这样在交织、羼杂在了一起,这种因交织、羼杂而互渗、联动的状态既导致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困境,也开拓了其历史的新路。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写就的学术随笔和书评十余篇。作者描摹人物,摭拾故事,展现了民国初年历史舞台上的新声与旧响。本书通过民族主义、革命、复辟、新文化、五四运动、读经争论、私塾改良等话题来切入与讨论,希望能由这些断面来看待“花落春仍在”的中国近代史,进而体味走入现代后中国人的希望与失望,痛苦与幸福,得到与失去。
-
黑船来航
“黑船”——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的四艘军舰来到日本,向德川幕府提出开国通商要求。面对佩里舰队的巨大压力,德川幕府内部发生了激烈争论。翌年佩里如约再度来访,日本最终签订了开国条约,二百余年锁国的大门由此打开。这一历史事件的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德川幕府决策层是如何做出艰难决定的?东西方不同文明背景的两个民族首次相遇开始谈判时,面临怎样的困难?因翻译人员语言沟通不畅或者故意隐瞒真相又引发了怎样的摩擦?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三谷博教授在本书中从独特视角出发,依据大量史料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重写了这一段历史。全书论证透彻严密,语言精练流畅,可读性强,是一部了解日本幕末开国史实的重要著作。
-
無聲的要角
★ 中國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時期,國民政府軍政史上的重要一頁。
★ 揭露蔣介石「侍從室」的神祕面紗,還原歷史真相。
★ 國府權力最高核心組織,如何影響現代中國歷史。
隱身在蔣介石政權背後的智囊團,
是戰時國民政府軍事、政治最忠實的執行者。
國民政府在日本侵華時期,蔣介石所直接掌握的「侍從室」組織,是否為當時的最高政治中心?本書從侍從室的人員、組織及功能各方面的研究,帶你一窺隱身在蔣介石背後的核心幕僚。
▍戰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如何組建他的權力分身「侍從室」,指揮調度中國的政治、軍事與外交?
本書從侍從官的起源、發展與實際運作,揭露二戰期間國民政府不為人知的一面,從這個神祕組織瞭解蔣介石軍政統治的手段、性格及特色。更深入瞭解他如何創建自己的權力分身,有效發揮其統治力量,讓侍從室的觸角深入軍事、政治及外交各個層面,協助他治理中國。
▍瞭解蔣介石國民政府黨政、軍政面貌的最佳途徑
戰時中國,在戰場上的變化、張力與衝突,呈現了敵我雙方在軍事上的國力、謀劃及指揮作戰的實力;除了砲火相攻的實際戰場,在軍事及政治的隱形戰場上,有一群文武官於後方運籌帷幄,鋪設好各種計畫,在各方面影響戰事、政局,甚至界局勢的發展。
▍侍從室的重要角色及作用──如何監督國民政府的情報機構「軍統」與「中統」?
蔣介石極度重視情報機構的功能,除了軍統、中統提供的情報,對於如何正確取得、分析及運用情報,並解決各情報機關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問題,蔣介石利用侍從室第六組,達成了這些目標。
-
近代中国史纲
《近代中国史纲》从公元3世纪的中外交通谈起,简述数千年来的局势变化,归结于世变前的中西情势。进而历述近代中国的震荡、动乱与嬗变。书中详述了西力东渐之后中国政局变化全程,为读者提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完整图景。内容包括:世变前的中国与西方、西力冲击、忧患中的自强运动、甲午惨败与中国分割、改制维新与排外、清倾覆前夕的内外情势、辛亥革命、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军阀恣睢、再革命、两种内战、安内攘外、八年抗日战争及中国大陆政权的改变等。书内附有精美地图24幅,书后并有补充阅读书目。本书不是史实的堆积,章节编纂都有作者匠心苦心在内。作者以冷峻的视角看纷繁复杂的历史,寥寥数语即能将历史的发展、影响交代得清晰明了。
-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以亞洲海域為舞台而活躍的東印度公司,
創造出17至18世紀世界整體的歷史。
用「海洋跨國貿易」新視角,
在「政治之海」和「經濟之海」的對照中思考近代的形成。
一般歷史書主要講述的是王朝、帝國、文明等的興亡,本書可謂是相當特別的存在,把整個「世界」視為研究主體,企圖透過幾家東印度公司的興亡,描述整體世界在十七、十八世紀之間的變化。
呈現出台灣、新馬、港澳、印度所在的亞洲海域,並不是不是陸地帝國的邊陲,而是十七至十八世紀世界貿易的中心。
書中充滿大量趣味盎然、也引發思考的海洋史視角,讀者隨著荷蘭、英國、法國等多家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從西北歐出發,來到西亞的經濟之海,再繞過麻六甲海峽駛入東亞的政治之海,一路充滿新奇故事,用「海洋亞洲」新視角看到全新的二百年跨歐亞整體史。
■極為大膽的史學嘗試!挑戰構築新的世界史像。
不用王朝、帝國和文明,透過「公司」二百年興亡,再現跨歐亞二百年「整體世界」。
就中文出版品而言,過去的相關研究多以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為單位進行,或是考察亞洲各國對於東印度公司的因應之策。而台灣則更多聚焦在荷蘭和福爾摩沙的史料鉤沉和史觀建構。然而本書的特色是把這些研究、史料統合起來,立基於一貫的視角進行考察,從而描繪出這二百年流動的世界歷史。羽田正強調,歷史研究需要以整體性的概念理解現代世界的建構。無論是日文,還是中文,亞洲的出版品中幾乎沒有同類型的書籍,這是本書最獨特的地方。
本書試圖描述十七到十八世紀的世界史,而在其中擔任世界舞台引導者的正是「東印度公司」。這間公司在世界海上交通與商品流通一體化的背景下創立。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於一六○一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則成立於一六○二年。其他包括法國、丹麥、瑞典、奥地利等西北歐各國,也在不久之後成立了相同性質的公司。
這些公司都成立於十七世紀,在世界展開一體化的同時登場,並加速這股潮流,最後隨著在世界一體化的完成(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失去存在的意義,因而消失在世界的舞台上。
■跳出國族,台灣、新馬、港澳、印度——
亞洲海域不是陸地帝國邊陲,而是17至18世紀的世界中心。
「亞洲海域」以地理位置來說,指的是包含印度洋、南中國海、東中國海在內的海域及其沿岸。印度洋以印度次大陸為界,又可以分為西側的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與東側的孟加拉灣。作者認為,亞洲在東印度公司的時代,可以說首度成為一個整體。然而,這僅僅是當時的「歐洲」人與生於後世的我們的看法。對於當時的「亞洲」人而言,並不曾想過大家都是亞洲人,與歐洲人屬於不同的群體。
本書使用「亞洲海域」的地理概念,從而用貿易把西北歐、伊朗、印度、東南亞、中國、台灣、日本這些在空間和時間上大跨距的歷史及不同王權整合在一起。
亞洲海域在本書中所描述的時代,處於世界商品流通的中心地位。亞洲海域就像一座寶山,充滿了香料、綿織品、絹織品、陶磁器等西歐人想要取得的商品。為了取得這些商品,只依靠歐洲生產的商品和貴金屬是不夠的,因此西班牙人運來新大陸的白銀,葡萄牙人則必須調度日本白銀,他們不是來亞洲海域販售歐洲生產的商品,而是被亞洲的商品吸引過來。
正如同現在世界的金融活動以紐約的股匯市為中心一樣,在當時亞洲海域的交易行為,對世界整體的商品流通帶來極大的影響。更極端地說,亞洲海域才是當時世界的中心。
■當跨國股份公司遇到東亞「政治之海」
印度洋海域和東南亞一帶可以說是「經濟之海」。歐洲的東印度公司把勢力拓展到東南亞到西亞、把自己的理論和商業習慣加諸當地時,沒有遭受到過多的抵抗,其貿易事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地開展,與此地王權開放而且同意「自由貿易」的態度有極大的關係。
然而,東亞史的脈絡卻理所當然地認為,陸上政權(國家)應該規範、管理海上貿易。無論是明政權、清政權,還是日本德川政權都是如此。這顯示出統治印度洋海域與東亞海域的政權在性格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各國東印度公司從印度洋這片「經濟之海」往東挺進時,則遇到陸上政權企圖管理、支配的「政治之海」。
也就是說,至少直到十八世紀末為止,歐洲東印度公司都不是東亞海域的主導者。中國、日本政權、華商以及船員,才是推動這片海域歷史的主角。
對中國來說,東印度公司是帶來鴉片、挑起戰爭的無良公司;在日本,東印度公司則是以引進歐洲進步文化、順從親切的貿易商人形象,得到正面的評價。但無論差異多麼巨大,東印度公司的本質就是,發行股份、聚集大量資本、由王權乃至政府認可貿易獨佔的商業資本家。
■一次擺脫兩種陳舊史觀(「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
用「海洋亞洲」新視角看到全新的自我。
我們要改變一種根深柢固的歷史認知,那就是一開始,歐洲文化並不先進。至少直到十八世紀末為止,世界都沒有任何一個地區的文化,對其他地區的文化佔有壓倒性優勢。十六、十七世紀的西北歐地區也經常對亞洲懷有憧憬,並汲取其文化。
本書反覆強調,被視為進步的「近代歐洲」,絕非地理上的歐洲與其居民獨力創造出來的產物。東印度公司運來的亞洲物產與美洲的白銀,為歐洲帶來富足。歐洲以亞洲出色的產品為目標展開技術革新,從而出現了影響人類進程的工業革命。西北歐的人,從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人類與社會,獲取難以估量的新知,並且活用這些知識,重新檢視自己的政治機構與社會制度,對其展開革新。他們找出了超越基督宗教範疇的全新世界觀與自我認知,為科學技術及學術帶來飛躍性的發展。
由此可知,如果沒有歐洲以外的地區,近代歐洲就絕無可能誕生。近代歐洲是人們在世界一體化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是全世界的產物。不用說,東印度公司對於這個近代歐洲的誕生起了極大的作用。
當「東印度公司的時代」邁向終點時,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世界引進了「近代」的概念,並隨著「近代」理論,而展開翻天覆地的變化。
■充滿大量趣味盎然、也引發思考的海洋史逸聞
本書所呈現的海洋貿易世界,與從陸地政權出發而看到的圖像大不相同,充滿了許多戲劇性的小插曲和逸聞。
◎女人去印度會停經嗎?
十七世紀中葉之後的法國知識分子,對於東方的物產、食物、科技等知識幾乎一無所知,以至於問出了「我聽說歐洲女性去到東印度之後,過了一、二年就會停經,這是真的嗎?」或是「我聽說如果把歐洲的狗帶到東印度,過了二、三年就不會吠叫了,這是真的嗎?」之類的問題。
◎歐洲船員不會捕魚
日本商人和船員好奇地發現,歐洲人在長達幾個月的遠航途中,即便遇到缺乏食物,食物腐爛,也不會去海中捕魚,烹飪出新鮮美食。
◎多國籍員工的企業
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只雇用出身於荷蘭共和國者,外國人的雇用率也非常高。十七世紀中葉左右,約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士兵和百分之三十五的船員是外國人。到了一七七○年,士兵和船員的外國人比例,更是分別高達百分之八十及百分之五十以上。
◎私生子問題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經把一百多萬人從歐洲運往亞洲,把三、四十萬人從亞洲帶到歐洲。而因為自由貿易和人員流動,在亞洲各地商館裡也出現很多異國婚姻及混血兒私生子。德川政府規定,日本女子和滯留在長崎的荷蘭人、華人所生的子女,不可以被帶到國外出航而只能留在日本,即在日本生下的混血兒是日本人。然而這些混血兒的社會地位是不同的。荷蘭人的地位低於華人,所以荷蘭混血小孩容易遭到嚴重歧視。
◎耶魯大學和東印度公司
耶魯大學的前身名為「大學學院」,為了紀念在十八世紀初,捐助大筆金額的伊利胡.耶魯(Elihu Yale)才改名為「耶魯學院」。耶魯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原來是十七世紀後半,任職於英國東印度公司重要據點馬德拉斯的總督。耶魯在擔任總督之前,就已經與葡萄牙的猶太教徒合作染指鑽石貿易,而這位夥伴死後,其遺孀成為耶魯的情婦,兩人之間甚至產下一子。
◎亞當.斯密對東印度公司的批評
古典派經濟學始祖亞當.斯密在他的知名著作《國富論》中,對東印度公司的被國家認可的壟斷特權,加以批判,主張自由放任主義的市場經濟。這種觀點成為主流。《國富論》出版後不到十年,東印度公司的組織與經營方法就遭到根本性的修改。
====================
■ 為台灣量身訂製的海洋視角世界史框架!
台灣,是否要跳出「荷治台灣」的想像,把自身放在更寬廣的世界史參照系?
本書審定者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海洋史研究專家)認為:
台灣很多人都可以把荷蘭東印度公司、熱蘭遮城、淡水紅毛城……等等與東印度公司連結的對象朗朗上口,甚至於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總部雅加達或者歐洲母公司所在地的阿姆斯特丹也不算陌生,可是對這些公司在亞洲境內其他地方的活動概況、對當地以及整個亞洲或世界的歷史動向產生怎樣的衝擊,或者怎樣的影響,大體上除了少數幾位研究者之外,普遍欠缺瞭解。
也就是說,台灣不能侷限在「荷蘭時代的台灣」,而是「十六世紀的台灣、荷蘭與世界」。台灣的視野可以超越福爾摩沙,思考在更大跨距的亞洲海域歷史流動中的角色。
本書另外一個啟示是:
歷史的主體是誰?歷史的內在動能又在哪裡?從來不應該被既定史觀所綁架。本書把不被視為是歷史主體的東印度公司,當作歷史主體,這既是巨大的史學挑戰,也是重要的共同體想像。
-
暴走军国
近代以来的日本人究竟如何看待战争、如何走向战争,又如何记忆战争?
甲午战争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快车道,乃至最终“暴走”。
“战争”成为近代日本社会的最重要,也是最沉重的关键词。
本书通过对档案文献的挖掘,结合实地寻访的所见所闻来呈现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二二六政变、侵华战争及日本无条件投降等历史片段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以既有的学术成果为基础,辅以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解说,进而为读者揭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过程并探究当代日本人的战争记忆又是如何被形塑的。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