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自由主义

  • 思无涯,行有制

    作者:秦晖

    这本文集的内容涉及农业与农村问题、改革与社会公正以及历史文化等三个方面。作者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和农民的境遇,揭示了农村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制度原因;探讨了中国转型期的改革和社会公正问题,作者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改革要高扬公正的旗帜,极力倡导一种自由主义的理念;作者还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透视。无论是探讨农村问题,还是研究改革和社会公正以及历史问题,作者都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结合中国的历史、现实,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的症结,为中国历史和现实把脉。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既流淌着人文精神的血液,又渗透着对世俗的关怀,作者既倡导自由主义的人文理念,又深切地关注着底层大众的生活——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良心与常识基础上的学问。将人文关怀和世俗关怀统一于自由主义理念是秦晖同其他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也是该书的突出特点。 “思无涯”就是要解放思想,“行有制”则是要持守底线。成其是百姓之思应无涯,官员之行应有制。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

    作者:朱学勤

  • 独立评论文选

    作者:谢泳 编

    《独立评论》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创刊于北平,一九三七年七月停刊,共出版二百四十三期,胡适等人主编,撰稿人多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著名学者,以刊载时论文章为主,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独立评论文选》由著名学者谢泳先生选编,共择文125篇,皆是深具价值之美文,谢泳先生在谈到本书选编标准时说:“我的编辑思路是:极为常见的文章,再重要也放弃,比如胡适的文章,因为容易见到,编书的时候是考虑设法少选和不选;而多选那些文章本身有价值而不为人注意者,如张佛泉、吴景超、董时进、陈之迈等。所选文章是历史文献,但文章一定要能体现当下情怀,也就是说,这些旧文章要能读出新感觉来。”
  • 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

    作者:刘军宁

    北京大学是近现代中国的精神源泉,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发祥地和大本营。本书通过重新发掘有关的历史文献,全面地再现了北大传统与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大观,荟萃了在自由与人权、宪政与法治、政体问题、政党政治、革命观、所有制与市场经济、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个人主义、教育思想等方面以北大和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立场和主张。
  • 顾准文稿

    作者:顾准

    《顾准文稿》包括三部分内容:“经济学文稿”、“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希腊城邦制度”。其中有八篇文章是首次发表(“经济学文稿”中除“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以外的八篇)。在版本上,有原稿者,一律根据原稿排校;没有原稿者则根据打印稿或已出版著作排校。编者对原稿和已出版的著作作了认真的整理、校订工作;对有些篇目的顺序作了调整;对有疑问或需加说明的地方,给予简注,用仿宋体,加[ ]。
  • 储安平文集(上下)

    作者:储安平,张新颖

  • 幽暗的航行

    作者:蔡晓滨

    用林贤治的话说,《幽暗的航行》所关注的是一批知识分子:一者来自欧美,再者主要是“民国”人物,作者并未着意描画“东西”的殊相,却在极力揭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并以此定义知识分子,即知识分子是反抗者,反抗是他们的信仰,灵魂的旗帜,是有别于一般的文化学者的地方。在这里,反抗首先意味着弱势;其次是思想实践,对既存观念、规范和权力形式的质疑和颠覆。 “反抗”可以用来归结《幽暗》一书的灵魂:作者描绘的是一群“自由主义”的反抗者,尽管“自由主义”是个说不清的话题,但在作者的笔下,这种价值观成为他们的精神旗帜或说身份符号。尽管作者所描绘的“知识分子”有的相互之间其人其行泾渭分明,譬如萨特与雷蒙·阿隆。 该书是一本以自由主义思想家和实践者为主体写作的随笔集,作者所着力的是描绘出了一群自由主义者的众生像。作者所描绘的计有:伯林、哈耶克、雷蒙·阿隆、汉娜·阿伦特、萨义德、杰斐逊、托克维尔、傅斯年、罗家伦、王芸生、陈铭德、邓季惺、殷海光、林毓生、张灏等。除了曾担任过两届美国总统的杰斐逊,其他的基本都是以“知识分子”名世,即便是杰斐逊,他的总统任期也是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政绩,而且他治理国家的想法有些也不合时宜…… 作者所着力的显然不是这些,而是对作为“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制定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的杰斐逊一生所体现的“美国精神”给予了“自由主义”的细致诠释。
  • 不懈的精神追求

    作者:徐友渔

    本书对世纪之交中国知识界的思想文化争论作出了评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场争论涉及到对现代化的态度,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判断,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看法。这场争论从规模和影响上说也许不过是学术界内的杯水风法,这场争论从规模和影响上说也许不过是学术界内水波,但它的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会远远大于目前人们所能感觉到的。
  • 为自由招魂

    作者:李敖

    本书收录李敖先生的著述更为丰富、全面。为了尽可能保持李敖先生著述的全貌和原貌,只字未删。本书包含:记一位没有“流血的自由”的先烈、漫画的自由意义、不拍马屁的自由、梦做骆马的自由、论唱反调、“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独裁中的民主、张宗昌,我梦到了你!、开玩笑的自由、没有演说的自由、月亮属于谁的?、——维护出版自由的一篇文献、我们梦想“野蛮之自由”、读警总秘密会议记录、秘雕案的案外意义、还是第一声最像、“春风吹又生”、肚皮里的言论自由……
  • 永远徘徊

    作者:汪丁丁

    本书内容涉及经济理论、"资本主义"实质、制度变迁、金融热、中国国企改革等众多社会及经济热点问题。
  • 人间世

    作者:余世存

    这是一本有趣的人情世象笔记,也是试图对世道人心做出“总体性解释”的观察思考,其中既有时代社会最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命题,又有日常生活最细小的饮食男女话题,是汉语对精神的关注、抵达和成全,是精神对庸常的安顿、命名和超越。作者主持当代汉语贡献奖十年之久,在这个浮华的时代,作者的关怀和用心值得注意。读本书可知在社会百态的生存中坚实立足,知道我们的方向和位置,知道人生诸种可能中的精神成就。
  • 没有安排好的道路

    作者:谢泳

    《没有安排好的道路》作者谢泳是一个怀旧的人,目标直指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惨痛的一段经历,文中一个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走向死亡的故事,不是虚构,而是精神之生与死的悲剧:一群杰出而伟大的知识分子的血和泪隐藏在纸页的背面。
  • 变革之道

    作者:秦晖

    本书分为14讲,收录了《第三部门的成长》、《对人权的多元文化认同》、《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从杰弗逊思想谈起》、《什么是经济民主》等文章。
  • 一头自由主义的鹿

    作者:狄马

    《一头自由主义的鹿》是青年思想家狄马继《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之后又一本语言犀利、视角独特、勇敢无畏的思想性杂文集,文章关注底层、关注民间、关注人权及尊严。作者的文字善于在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话题背后找寻另一种审视世界、社会及人性的视角,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 市场的力量

    作者:李子旸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正面临一个重大的方向性问题:是继续坚定地走向市场经济,还是选择一些“折中”方案?作者坚持认为,中国应该,也必须坚定地走向市场经济。本书讲述的历史和现实案例表明,自由市场体制完全有能力解决其自身产生的缺陷。市场的力量正在于此。人们不必因为市场某些暂时的缺陷而选择接受“折中”方案。那些“折中”方案无一例外地比自由市场体制更差,不仅效率更低,而且更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成长。
  • 论自由

    作者:约翰·密尔

    《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 思想自由史

    作者:[英] J.B.伯里

    伯里的这部篇幅并不长的著作是其较早期的作品,但却具有极其重要的阅读价值。作者力图说明,人类思想的历史,是由蒙昧走向文明、由压制走向自由的历史。其间纵然多有黑暗时期出现,企图以思想权威的专制精神取代思想自由,而思想自由的光芒势必冲破黑暗,建立理性与自由的王国。值得一提的是,伯里所称的“思想自由”是一种狭义概念上的定义,其范畴并不越于西方的宽容理念之外,而并非我们平素所理解的这一概念。
  • 欢乐的经济学

    作者:戴维·亨德森

    这是本半自传体的极鼓舞力和号召力的市场经济启读物。 作为一名专业经济学家,作者致力讨论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经济学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他结合自己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以轻松平实、充满激情的文字搭配经济学基本理论,引导读者透过经济学视角充分领略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自由与欢乐。 通过对养老保险、公共教育、医疗保障等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剖析,作者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努力拓展普通读者对于日常经问题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学会如何运用经济学思维来分析和解读复杂的社会现象。 同时,作者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动有趣的分析,向读者传达自由的理念和对市场的信仰:自由不但是不可被剥夺的权利,更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人类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则是实现自由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
  • 贡斯当政治著作选

    作者:贡斯当

    在政治理论领域,“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作为主要的学生教科丛书,如今已牢固确立了其地位。本丛书旨在使学生能够获得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期西方政治思想史方面所有最为重要的原著。它囊括了所有著名的经典原著,但与此同时,它又扩展了传统的评价尺度,以便能够纳入范围广泛、不那么出名的作品。而在此之前,这些作品中有许多从未有过现代英文版本可资利用。只要可能,所选原著都会以完整而不删节的形式出版,其中的译作则是专门为本丛书的目的而安排。每一本书都有一个评论性的导言,加上历史年表、生平梗概、进一步阅读指南,以及必要的词汇表和原文注解。 本丛书的最终目的是,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整个发展脉络提供一个清晰的轮廓。
  • 社会主义

    作者:(奥地利)路德维希·冯·米瑟斯

    本书是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的第十六种,也是本丛书第二次选译米瑟斯的著作。 书中具体包括了: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孤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民族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作为社会进化因素的冲突、作为禁欲主义产物的社会主义等内容。 作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并且是所谓“继门格尔和庞巴维克奥地利学派的第三代领袖,”他和他的学派“对20世纪西方经济学学术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套展现西方现代思想,特别是经济思想的丛书选择米瑟斯及其著作也是很自然的事。《社会主义》一书有关“社会主义”的涵义比我们通常的理解要宽泛的多。本书前奏的论文《社会主义共同体的价值计算》发表于1920年,本书出版于1922年,正是苏维埃俄国结束战时共产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一年多之后。本书的写作应该正值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而当时,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把计划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今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提出,以及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使我们在实践上早已走出自己的道路,在理论上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