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学理论
-
后现代历史叙事学
语境之地平线 当今,后现代文化几乎成为一种像阳光和空气一样不可躲避的以太,任何一个关心思想的人都无法不在它的普遍淹含之中。按照利奥塔、詹姆逊、哈桑等人的描述,后现代意味着宏大历史话语的合法性受到了普遍的怀疑、经验深度的弥平导致意义的隐蚀、形而上学的追寻下降到充满悖论的反讽。 在以总体性为鹄的的单数历史被质疑之后,建构一套“元历史”是否可能?当在一个只有拼凑模仿、欣喜若狂和自我毁灭的“景观社会”中,历史也必须遭遇淡灭的命运;在事实的数据整理、事件的情节编排之后去追寻历史性――即历史话语的深层结构,岂不是西西弗斯式的痛苦劳作?在形而上学自我降格,“反讽”呈现出话语自我消费与自我毁灭的悖论深渊的处境之中,怎样去诠释那个狡计百出、身位变幻的历史“真实”? 就是在这样一种语境地平线上,怀特的理论探索显示了一种伦理关怀和政治抱负:重构被怀疑论的魔眼穿成千疮百孔的“元历史”,在神话和科学之间寻觅作为历史话语深层结构的诗性,在审美(叙事形式)、认识(阐释策略)和伦理(意识形态)的多重观念构造活动之中、在文化语境和文本的互动中获取历史的“真实”。 就历史学事业而论,从19世纪第一个十年起,“历史问题”,即历史的真实与纯净受到了主观的污染,意义成为问题,这总是让思想家不胜苦恼。历史,和人文科学一样,无法摆脱19世纪自然语言的约束,以致历史的书写无一例外地被创造性阐释左右。这一时代的历史大师采用自己所偏爱的模式撰写历史,选择特定的世界观作为立场来评价自己撰写的故事。这样,历史大师们就在一个难以走出的困局之中不可自拔:历史不可能是严格的科学,也不是纯粹的艺术,既不是思想,也不是神话,那么,历史究竟是什么呢? 怀特通过对19世纪的欧洲展开历史想象,指出历史话语跌落到“反讽”,深刻地显布了启蒙时代以来的历史危机,也终结了19世纪的历史思维。那么,什么是“反讽”?反讽,是一种通过滥用语词来显示内在的裂变、荒唐和困局的修辞策略,其基本样式是在表面上用肯定的言辞含而不露地表示深层的否定意图。比如说,福柯的反讽在于,以“语言”为主角撰写一部断裂的历史――一部无人和无名的人文科学历史。渊源于19世纪的历史意识的危机,其最重要的表征是历史意识跌落到反讽之中。利奥・斯特劳斯警策地断言:“历史主义的顶峰就是虚无主义”。这与怀特的暗示几乎不谋而合,其中隐含着深长的意味――必须“拒绝这种反讽的视角,按照我们的意志从另一种反反讽的视角看待历史”。 超越这种反讽的历史观,海登・怀特在后现代语境地平线上设定了一种理想的精神风景…… -
论古代与近代的历史学
本书收录了古典史学史名家阿纳尔多·莫米利亚诺论古代与近代历史学的21篇文章。在书中,莫米利亚诺不仅深入解读了希腊、罗马、犹太与基督教传统中的重要史家,如塔西陀、波利比乌斯;还重点探讨了晚近的数位史家,如维科和克罗齐。这些文章旁征博引、论述精辟、收放自如,无论在论述的深度还是题材的广度上,都不同凡响。 莫米利亚诺的高足、著名学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东尼·格拉夫敦(Anthony Grafton)为本书撰写了精彩的导读。 莫米利亚诺不愧为一位深刻而富有开创性的学者。他亲自挑选了收入本书的论文。在这本书中,读者会找到这位人文主义大师最好的介绍。——安东尼·格拉夫敦 莫米利亚诺是最杰出的学者,在对古代世界历史写作的研究上,无能出其右者。——唐纳德·卡甘 对涉及面如此之广的研究领域,几乎没人比本书作者更有资格展开讨论。——《泰晤士报文艺增刊》 这些论文再清楚不过地表明,莫米利亚诺本人完美地集古物研究者与哲人于一身。——《古典评论》 清晰有力、意义深远的洞见在书中俯拾皆是。最令人难忘的是,莫米利亚诺以广博的学识,引导我们分辨过往的史学家中,哪些是轻率的哗众取宠之辈,哪些做出了真正扎实而深刻的学术成就。——《美国历史评论》 -
隔岸观景
《隔岸观景》,本书系书与人丛书之一种。主要分各部分,一是关于美国历史问题,诸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国早期史》、《美国革命的“复数化”》;二是书评,如他们在美国发现了什么?——读王希、姚平主编《在美国发现历史》;三是谈人论事,诸如《专家时代的博学之士》、《悠悠寸心谢师恩》。作者见解不凡,文字晓畅。 -
历史理性批判论集
本书主要收录作者历年发表的有关历史哲学以及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论文(或为译序),集中展现了作者多年思考历史哲学问题的思想成果、对历史与历史学的本性有深刻地反思。 -
历史学家的人文情怀
张广智编写的《历史学家的人文情怀——近现代西方史家散文选》选收三十八位近现代西方历史学家的散文,始于文艺复兴,迄于当今。从史家言,略近详现;从篇幅言,长短不一;从风格言,百花齐放。本书篇目按史家生年为序,依次排列。至于篇名,多采原题,或采原文中之词语构成,只有一部分,由编者另拟,这在每篇注文中皆已作了说明。总之,撷英咀华,萃为一集,这或许是国内首部全面展示西方历史学家散文写作艺术的一个选本。 -
史家与史学
本书回溯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探寻吕思勉、许思园、范文澜、张荫麟、萧一山、柳诒徵等最有成就与影响的史学大家的学术追求与人格魅力,以同情地理解、分析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思想遭遇与人生遭遇,并从整体上对20世纪中国史学做出自己的考量。新见迭出,多发人所未发。 -
实践历史
这是巴巴拉自选的一本文集,是她在晚年对自己过去作品的回顾,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作品也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全书分为“写作手法”、“历史与教训”和“从历史中学习”三部分。 内容简介: 正如作者所言:对于历史学家来说,他们包含一种为了自己的体系而试图操纵手头事实的风险,其结果便是历史中的意识形态远比“历史真相”更具有影响力。真实性的主题或者个人亲身经历的文章比那些作为讽刺或鼓吹,或出于一时的政治热情而写就的“思考性”作品更具有可读性。我认为长期的历史写作必定会形成某些原则和方针。我想,从这些文章中可以体察到对历史的感悟。 -
陈垣史源学杂文
《陈垣史源学杂文》是作者结合自己从事史学研究的经验,创设的史源学实习课的范文。书中举例考订《廿二史劄记》、《鲒埼亭集》、《日知录》等史学名著,用以指导学生读史冶史,训练考证辨误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此次增订,补充了各篇考订文章的史著原文,还增加了与教授这门课程相关的备课资料和手迹等。 -
生活的史学
※ 随读随写的半学术思考。其实,每个人都在经由自己的生活感知历史,历史的学思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影响史家的,不是时代,而是时代里的具体生活。 ※ 邓小南、罗志田、梁其姿 联合推荐 本书是浸淫历史学术领域多年的青年学者所撰写的历史阅读随笔。作者坐在历史的边缘,带着生活的感觉,以“半学术”的水平和心态看历史、看历史书、看历史学家,以亲切活泼的语言,将晦涩、学术的历史书籍,介绍给读者,并表达作者自己对历史的想法。作者认为,真诚的历史观念应是来自实际的生活经验,正是不断变化的生活形塑着个人对历史的看法,生活与史学实为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
思想的苇草
本书汇集了何兆武先生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关于历史、哲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学术随笔,大多围绕“传统社会如何走向现代社会”的主题而展开,共分为联大师友杂记、从思想史到历史哲学、思想的苇草、历史坐标的定位、关于“清华学派”、也谈学衡派,作者具有士人风骨,睿智深沉,颇多历史的深刻洞察,读来给人启发很多。 -
Writing History
Bringing together practical methods from both history and composition, Writing History provides a wealth of tips and advice to help students research and write essays for history classes. The book covers all aspects of writing about history, including finding topics and researching them, interpreting source materials, drawing inferences from sources, and constructing arguments. It concludes with three chapters that discuss writing effective sentences, using precise wording, and revising. Using numerous examples from the works of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ians, WritingHistory serves as an ideal supplement to history courses that require students to conduct research. The third edition includes expanded sections on peer editing and topic selection, as well as new sections on searching and using the Internet. -
他者的历史
《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包含《历史与欧洲以外的民族》、《在意大利南部制作历史》、《了解政治事件的意义》、《二元历史:一个地中海问题》、《“制作历史”的反思》等,侧重从历史的边缘与社会人类学的个案研究来反思以往历史研究中宏大叙事的缺憾,从底层与微观的角度透视欧洲历史的多种可能,关注的是不同文化空间的人(即他者)怎样思考时间和记忆(即历史)。空间怎样为时间塑形,时间如何赋予文化颜色和声调。文化怎样决定记忆的密度,记忆又如何定位过去、现在和未来等问题。作为西方人类学最前沿的课题,《他者的历史》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考量史学本身,显示了人类学再次思考历史思维及研究方法的努力,无疑给中国学界以重要启示。 -
后社会史初探
本书回顾了最近20年西方史学研究方法的最新发展,精细地阐发了后社会史的蕴意,突破了历史学领域,尤其是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史对社会范畴的既定理解,倡导词与物共同构成一个世界,即必须将意义系统置于社会范畴的特定框架,同时认识到意义始终是以话语的形式制作出来的。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开创性。 -
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
20世纪的一些重要的社会科学问题构成了学者们在社会理论和历史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本论文集聚焦于九位杰出的学者的学术生涯与知识贡献,他们是马克·布洛赫、卡尔·波兰尼、艾森斯塔德、莱因哈特·本迪克斯、佩里·安德森、E·P·汤普森、查尔斯·蒂利、沃勒斯坦和巴森顿·摩尔。通过对这些学者的著作及他们各自在自己最重要作品中的研究方案与方法的分析与评估、这些论文生动地传达出他们的视野与价值观。 -
西方的历史观念
本书力求简练、概括地勾画西方历史学的演变。同中国史学的源远流长相仿,西方史学自古代希腊以来,也有几千年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自成体系的悠久传统。这一传统经过不断改造、更新,自19世纪以降逐渐成为世界史学史中重要的一支,对其他国家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譬如,20世纪初年的梁启超、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等人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改造,就直接受到了西方史学家的启发。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史学内部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文化。虽然其影响力已不及以前,但仍然充满活力,不断有新的探索。观察西方历史学的传统和新潮,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研究的功能,了解历史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 -
怎样学历史
这是一本谈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恳切之作。作者严耕望系钱穆弟子,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不骛声华,埋头治学,功夫扎实,成就卓著,乃真学者;质朴真切,细致周到,阅历深厚,识见通达,为非常作。不装腔作势,不故弄玄虚实,为和者四十年来潜心治学经验之现身说法,所谈的在在都是切身的甘苦,实在而具体,诚所谓金针度人也。 -
西方历史思想经典选读
《西方历史思想经典选读》精选西方历史经典著作的原文片段,从古希腊到现代,广为采撷,以便读者了解西方历史思想发生与演进的概貌。 目录 导言西方历史思想的演进 第一部分 古代世界:西方的根基 古代希腊 1 神话历史 2 工作与时日 3 希腊人和蛮族伟大业绩 4 论战争 5 波里比阿笔下的世界 6 实用历史 7 通史 8 论修昔底德 9 论历史与诗歌 10 论希罗多德的恶意 11 论撰史 12 亚历山大史与印度志 古代罗马 13 自建城以来 14 十二铜表 15 论法律的起源 16 历史与修辞 17 论雄辩 18 阿提卡之夜 19 书信 20 喀提林阴谋 21 黄金时代 22 历史 二部分 中世纪:基督教时代 拜占庭 23 学说汇纂 24 秘史的目的 25 历史 26 亚历克西斯皇帝政事记 犹太-基督教传统 27 四君主论 28 基督教史观 29 犹太一基督教传统中的古代性与传统性 30 异教的历史概念 31 教会史 32 神圣的学问与世俗的学问 33 进步的观念 34 历史的定义 35 论时间、宇宙和人生 36 历史的设计 37 雅歌 38 比喻意义与历史意义之间的关系和解释 中世纪 39 哥特人的事迹与起源 40 基督教史观 41 历史的效用 42 论历史的精确性 43 致林肯的亚历山大主教 44 英国史 45 历史之花 46 历史的教训 第三部分 近代的兴起: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第四部分 现代西方:进步与衰落 附录 编后记 序言 ·历史与历史学 ·求真的希腊史学 ·实用的罗马史学 ·世界视野的犹太史学 ·上帝意识下的中世纪史学 ·从文艺复兴到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的史学成就 ·历史的辉格解释 ·职业化的兰克时代·哥白尼式的年鉴学派·后来居上的美国史学·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难以估量的新文化史 历史与历史学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这两个问题是相伴而生的。简单地说。历史就是我们人类过去的经历。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过往经历天然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历史学之产生,是因为人类想认识自己,因为人类始终在关注生存的意义”①,这就是人类历史能够存在的共同的基础。而对于人类过往经验的这种知识的探求就是历史学。所以。一般所谓的历史,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经过历史学的研究而获得的历史知识。 一切自然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大到天体的演变、地质的变迁。小到花鸟虫鱼的生死,但自然史不同于我们人类的历史。历史学所关注的仅仅是人的活动,尽管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 -------------------------------------------------------------------------------- 文摘 child of Inachus.The women were standing by the stem of the ship intent upon theirP urchases,when the Phoenicians,with a general shout,rushed upon them.The greater partmade their escape.but some were seized and carried o托Io herself was among the captives.The Phoenicians put the women on board their vessel.and set sail for Egypt.Thus didIo pass into Egypt,according to the Persian story,which differs widely from thePhoenician:and thus commenced,according to their authors,the series of outrages. At a later period,certain Greeks,with whose name they are unacquainted,butwho would probably be Cretans,made a landing at Tyre,on the Phoenician coast,andbore off the king’s daughter,Europe.In this they only retaliated;but afterwardsmanned a ship of war,and sailed to Aea,a city of Colchis,on the river Phasis;from whence,after despatching the rest of the business on which they had come,they carried off Medea.the daughter of the king of the land.The monarch sent a herald into Greeceto demand reparation of the wrong,and the restitution of his child;but the Greeks made answer,that having received no reparation of the wrong done them in the seizure Of Io the Argive.they should give none in this instance. In the next generation afterwards,according to the same authorities,Alexander the son of Priam,bearing these events in mind,resolved to procure himself a wife out of Greece by violence,fully persuaded,that as the Greeks had not given satisfaction fortheir outrages.so neither would he be forced to make any for his.Accordingly he made prize of Helen;upon which the Greeks decided that,be:fore resorting to other measures,thev would send envoys to reclaim the princess and require reparation of the wrong.Their demands were met by a re:ference to the violence which had been offered to Medea。and they were asked with what face they could now require satisfaction,whenthey had formerly rejected all demands for either reparation or r …… [看更多书摘] -------------------------------------------------------------------------------- 后记 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60年代曾出版过《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后来又陆续刊出“世界史资料丛刊”若干种,这些原始材料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老师、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受到读者的欢迎,但近年来已很难见到这方面的出版物了。鉴于此,我们编选了这本《西方历史思想经典选读》,目的是让学生阅读第一手原始材料,使他们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文献,从而对西方历史思想的的产生、发展与现状有着清晰的了解;引导学生寻找、甄别、分析历史文献,明白历史文献在西方文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学术爱好与兴趣。 有几点需要加以说明的是: 1.选文的框架分为古代、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现代西方四个部分,只是便于编排,没有什么特别的依据; 2.犹太思想虽属东方世界,但对西方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选择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 3.几乎所有的文章标题都是编者加的,但愿能切合文意: 4.选文之前编者依据各种工具书编写作者介绍,一般包括生平和思想两部分; 5.关于注释。本来打算增加一些解释性注释,但由于容量所限,也就放弃了,一般只保留文章出处。 -
治史三书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埋头治学、工夫扎实、成就卓著的真学者,所谈的都是切身的真甘苦;同时,他这部书又包括《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三书之间相互牵涉内容更广,语言更详。对于我们研究史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书虽然作者自认为是随意漫谈、个人体验。但它却有作者认为的一些要点。从原则上:它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工夫;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包括各种理论与各种意见),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方法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目标在:真实,但期人人可信赖,有一砖一瓦之用;最后一篇特措意于日常生活与人生修养,要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纯净的"学术人",此实为学术成就的最基本条件。至于探索问题的技术,则本编少涉及。因为技术细节,很难具体言之。总而言之,本书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泛,非常值得广大热爱历史的读者和历史研究者认真研读。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为梁词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有判断。《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不愧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名著。 -
中国史学史
本书各章内容,第一、第二章,分别讲古代史官、史家与史籍,是第一个时期;第三章至第五章讲马、班吏学,魏晋南北朝至唐初私家修吏及汉魏以后吏官制度,是第二个时期;第六章至第丸章,是分别讲唐宋以后官史。私史、刘知级与章学诚之史学,以及清代史家成就,是第三个时期(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初版时的第十章《最近史学之趋势》及《结论》,作者在出版修订版时删去,为恢复本书在40年代的面貌,了解作者当时对史学趋势的认识,令将其作为附录收入本书)。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