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学理论
-
那高尚的梦想
《那高尚的梦想》是一部“观念史”的著作,探讨了自19世纪后期美国历史学诞生至20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客观性”这一神圣理想和核心规范所遭遇的命运,即其形成和衍变,受到的挑战和修正,如何得到捍卫,以及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观念的风起云涌,终于不可遏止地走向混乱和解体。 -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1976年,巴勒克拉夫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主要趋势》丛书撰写“历史学”部分。历时两年,用英文、法文同时出版。后以“Main Trends in History”为题,出版单行本。 本书问世后,成为西方大学生研习史学史的必读参考书。 198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当代学术思潮译丛”出版该书的中译本。此次北大出版社的新版,由译者重新对全书做了校订,并且附录了原书长达数十页的参考书目。 -
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
《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取名于余英时先生作为美国汉代研究文化团团长写成的同名总结报告,收入了访问活动与讨论日记,以及与主题相关的一篇专论。 -
历史学家的技艺
马克•布洛克是20世纪极为重要的史学大师,作为大师一生治史经验的结晶,本书从历史审美的角度着眼,为历史研究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提醒世人注重求真的同时,也要悉心保存历史的诗意;在对历史进行体悟的同时,要善于从历史遗迹找寻历史的脉络,注重培养历史学家的想象力,由古知今,由今知古,力求通古今之变,提升历史研究的境界。 -
历史与记忆
记忆在社会界、文化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历史编纂的基本形式产生过巨大影响。不过记忆转化为历史的过程却颇为不易。本书收入《过去/现在》、《古代/现代》、《记忆》、《历史》四篇专题论文,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反思历史学,深入探讨人类经过的“客观的”历史——或日人类创造的或日奴役人类的“客观的”历史——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史学与记忆进行思考与解释,体现出为了探究真相所需要的深邃的和反思的精神,证明了历史是一门科学。它具备一切科学的特征和一切专业的特征。这对我们关注史学前沿最新动向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中国史学充分借鉴西方最新学术路径。 -
历史的真相
1960年代以来,美国历史学遭遇到后现代主义的冲击,历史学的求真功能受到质疑。 历史究竟是应该用来激发族裔文化自豪、自信还是应该传授有关往昔的客观事实?历史必须一再重写以消除种族与性别的成见,还是应该超越当今混乱的政治社会议论之上?传授一贯的国家历史是民主政治必须的吗? 面对一连串问题,本书通过对“历史真相”问题的重新思考,正面回应了这些危机。作者考察的并不仅是美国史学史,“而是把史学史、历史哲学和社会文化思潮、社会变迁结合起来”,既肯定了历史学的求真功能,又没有否定一部国家历史的必要。在此基础上,作者重新构建了历史学的根基,并提出了重建多元文化的美国史的具体设想。 本书在当代国际史学理论界享有盛誉,曾被广泛用作历史学教科书或必读参考书。 -
革命与历史
本书以1920—19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为中心,在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其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历史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对其时中国的革命性大变革的专注是如何塑造了他们处理理论和历史问题的方式的。作者认为,尽管这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学术上存在着应受责难的瑕疵,尽管他们经常是在粗糙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史学研究的贡献却是持久的。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是由其时中国的思想和政治背景所塑造和决定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感召力,主要并不在于如列文森所指出的是对“历史”与“价值”的矛盾作出了回答,而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
史学研究经验谈
《史学研究经验谈》首篇与《综述中国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我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探索——克鲁格奖获奖致辞》为一组,读者可就其大致了解余先生治史著述的珍贵心得。《“国学”与中国人文研究》、《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则分别于中、西两种背景下梳理人文研究之流变,探讨新时期中国人文研究的前景。其后的四篇序文:《环绕着“李约瑟问题”的反思——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序》、《(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序》、《“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中译本代序》、《(天禄论丛——北美东亚图书馆员文集)序》一则可与前文“经验谈”互为参照,二则国内读者对海外汉学界近年的发展所知不多,这组文章正可展现其某些面貌。最后的《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悼亡友张光直》、《追忆与唐长孺先生的一次会谈》两文,以及前面提及的为倪德卫、陈方正、田浩的著作所撰序言,反映了余先生的学术交游和看重情谊的一个侧面,可作为了解其治学经历的补充。 -
多面的历史
唐纳德·R·凯利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史家之一。本书梳理、评点了西方自前古典时期至18世纪晚期的历史思想和历史著述,对其中一以贯之的众多主题和方法论详加考察,其议题举凡神话、民族起源、年代学、语言风格、文献形式、修辞、翻译、史学方法和史学批评、解释理论和解释实践、文化研究、历史哲学和“历史主义”等等。 凯利从分析希罗德和修昔底德入手,这两人作为希腊史学的开山鼻祖树立了双重传统:前者的模式是对文化和古物上下求索,这与后者立足当代的政治叙述和分析叙述形成鲜明对照。他接着考察由这个主题衍生、发展出来的众多变化,论域从希腊、罗马、犹太和基督教的古代,到中世纪的编年史,再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民族史学和修正史学,最终延伸到博学派史学的启蒙史学在17、18世纪的兴起。 “此书以激情和博学论述了一个真实而重大的主题,对西方史学传统做了新颖、深刻的概述。这是一本精心构造的学术杰作。 -
近代中国史学十论
本书各文均与近代中国史学相关,但又与一般极“史学史与史学理论”领域的言说不甚同,大体遵循一种“史无定向”的取径,不固定从某一专史分科的特定方向看问题。前半部分或考察一本旧籍在近代学统里的沉浮,或关注学术的多旋律并进,或揭示学术典范的转移,或分析新旧史料观的错位、或探索历史记忆的损益;后半部分主要与青年史学从业者对话,讨论与“史学方法”相关的史料解读、史学表述、近代史研究走向、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等面相。 -
清华历史讲堂初编
《清华历史讲堂初编》收有李学勤、李零、汪晖、葛兆光、阎步克、彭林等17位教授的讲堂讲录,他们分别将自己近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娓娓道来。全书从考古与历史、制度与思想、古国与世界、理论与反思的角度,再现了清华“融会中外、博通古今”的人文传统。 -
档案中的虚构
16世纪的法国实行皇家赦免制,戴罪之人可以通过陈情求赦而免死脱罪,赦罪书是由此产生的一种特殊文献。赦罪书的制度运作,讲述者、书写者、审阅者的种种表现,求赦故事的叙事结构和技巧,以及其中女性的声音,这些都是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精心分析的对象,16世纪法国社会一幕幕鲜活的画面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字字珠玑,给16世纪的司法史、社会史、文学史投射了一道迷人的光芒。这是一份样本,让我们可以观察这位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创造力的历史学家是如何从事历史研究和写作的。——亨利·海勒,《社会史》 戴维斯一直致力于发掘来自16世纪的声音,重建我们与他们的直接联系。这部新作反映了她最深入、最精巧的探索……这部重要的作品第一次探讨了16世纪的男人和女人如何叙述(也就意味着建构)他们自身的生活现实。——乔纳森·德瓦尔特,《社会史杂志》 戴维斯的文笔一如既往地优雅漂亮,呈现了16世纪生活的丰富信息。——理查德·崔斯勒,《文艺复兴季刊》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佳作,任何一位法国史研究者都无法等闲视之。戴维斯通过赦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观察16世纪法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条新路径。——理查德·戈登,《16世纪学刊》 -
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上下)
有一些著名作家的著作,由于出版了廉价本而获得了许多新读者,当我看到自己的名字也排入这些作家的名单,我深感荣幸。我希望:有些读者能阅读我的书而获得某种愉快,象五十年前我在编写它时所曾感到的那样。在我的著作中,《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主要因为它论述了一个具有无限趣味的题目——文化的全部戏剧性故事。正如波普所说的那样,“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 一个八十多岁的历史学家能够以十分满意的心情来回顾各个学术研究部门在他的一生中所取得的进步。与我读书时的那些遥远日子相比,我们今天能以更广泛的知识、更清晰的见解、更冷静的头脑,来综述人类进化的过程和全部人类经验。现在,一般的学术标准确实较前提高。我们已经不那么过于自信,不那么受偏见的支配,而且不那么容易作出似是而非的概括性论断。我们的崇高理想和首要责任,是要不辜负我们读者的无限信任。兰克有一句不朽的名言:“编纂历史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任何一个为自己的种族、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党派或教会大声辩护的人,是无缘进入历史女神之庙的。如果有人要我起草历史学家的“十诫”,我将首先写道“不要忘记你们对读者的道义上的责任”。历史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是由血肉之躯构成的人,而且作者的个性将始终隐约地流露在字里行间,但我们必须竭力保持公平,尽量了解遥远时代的生活状况以及那些我们所未曾具有的思想意识。凡是历史研究者不应该根据某一作家或某一本书来论断象宗教改革运动和法国革命这类有争议的题,因为在涉及我们内心最深切的情感的某些领域内,要想取得完全一致,未免奢求。我所要求的也只在于:学者们不要把他们看成是竞技场上的斗士,在各自的支持者喝采声中进行搏斗;而应该认为他们是一心一意地献身于追求真理的兄弟。在本书所述的许多历史学家中,各人在什么程度上已达到或接近于这个崇高目标,让读者自行判断吧。 人们时常谈到“历史的结论”、“历史哲学”、“历史科学”。但没有一致同意的结论,只有个别的结论;没有一致同意的哲学,只有互相矛盾的思想意识的混合;没有一致同意的科学,只有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我们继续在热烈而又永不停止地探求真理,但斯芬克斯仍然对着我们微笑不肯吐露她的秘密。对于我们研究人类历史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现在或将来会有最后的答案吗,如果有的话,它们还没有被找到。 G.P.古奇 1958年4月 灯塔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导 论 近时的历史研究 1952年以来的历史研究 第一章 从文艺复兴到法国革命 第二章 尼布尔 第三章 沃尔夫、博克和奥特弗里德·缪勒 第四章 艾希霍恩、萨维尼和雅各布·格林 第五章 德意志史料集成 第六章 兰克 第七章 兰克的批评者和门生 第八章 普鲁土学派 第九章 法国浪漫主义学派 第十章 法国政治学派——基佐、米涅、梯也尔 第十一章 法国的中世纪时代和旧制度 第十二章 法国大革命 第十三章 拿破仑 第十四章 哈兰和麦考莱 第十五章 提尔华尔、格罗脱和亚诺尔 第十六章 卡莱尔与弗劳德 第十七章 牛津学派 第十八章 加第纳、莱基、西莱与克莱顿 第十九章 阿克顿和梅特兰 第二十章 美国 第二十一章 诸小国 第二十二章 古代东方 第二十三章 希腊和拜占庭 第二十四章 蒙森和罗马史研究 第二十五章 犹太人和基督教会 第二十六章 天主教史学 第二十七章 文明史 索 引 编后记 -
Logics of History
While social scientists and historians have been exchanging ideas for a long time, they have never developed a proper dialogue about social theory. William H. Sewell Jr. observes that on questions of theory the communication has been mostly one way: from social science to history. Logics of History argues that both histor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have something crucial to offer each other. While historians do not think of themeselves as theorists, they know something social scientists do not: how to think about the temporalities of social life.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social scientists' treatments of temporality are usually clumsy, their theoretical sophistication and penchant for structural accounts of social life could offer much to historians. Renowned for his work at the crossroads of history, sociology, political science, and anthropology, Sewell argues that only by combining a more sophisticated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time with a concern for larger theoretical questions can a satisfying social theory emerge. In Logics of History, he reveals the shape such an engagement could take, some of the topics it could illuminate, and how it might affect both sides of the disciplinary divide. -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
本书分为三个专辑,主要内容包括专辑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导论、为什么历史是反理论的?、在西方发展乏力时代中国和西方理论世界的调和、后现代研究:望文主义,方为妥善、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辑二: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编者前言、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中国公共领域观察、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和道德共同体、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跋: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 -
碎片化的历史学
弗朗索瓦·多斯描述了年鉴学派大刀阔斧夺取权力的过程,及其在战略方面显示的巨大才能。该学派从不拒绝传媒、商业利益和广告宣传,因为在当今社会没有它们的帮助便会一事无成。年鉴学派先是夺取了社会学家曾试图控制的领地,并在其上建立起自己的霸权帝国,然后又借助天时地利,加上其诱人的说服力,收编了所有人文科学。在向读者介绍“新史学”的来龙去脉和种种变化方面,弗朗索瓦?多斯是个难得的向导。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重磅新作,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基础。 ◆ 一部醒世之作:我们看到、听到、读到、想到、学到的东西,都是某种本相的表征,而对这些表征的错误解读,会让我们带有偏见,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换 言之,是人(组织)就有偏见,没有理由过分自信。要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办法,就必须认识并尊重本相。 ◆ 一套极具操作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循序渐进、启发式的引导,帮助读者认识历史及现实的表相与本相。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是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新作,其内容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基础。作者通过人类生态、本相/表相、认同/记忆、文本/情境等概念,提出一种由表相(文本、图像、电影、社会事件等等)认识社会现实本相的分析法。这是一种结合多种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研究,作者称之为 “反思史学”。同时也是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对史学的反思。作者希望读者/研究者能因此练就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范知识蒙敝的真实世界及其历史变化过程,对外在世界有真实体认,以及反思与反应。 -
回忆空间
何谓“记忆”?它的机制、媒介、功能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历史、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政治学、哲学、宗教和艺术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阿莱达·阿斯曼在本书中运用各种研究工具,以文学经典、装置艺术等具有象征形式的传承的全部内容为研究对象,细致考索了文化记忆的种种功能和媒介的形式及变迁,为“文化记忆”搭建了丰富、深刻而又颇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本书与《文化记忆》一起,被视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之作。 阿莱达·阿斯曼这本书不仅带领我们徜徉于文化史的长廊,更为我们描绘了记忆对于建构身份认同的意义……这段旅程中最激动人心、也是最具政治意义的一段在于,她揭示了记忆与灾难有着何等密不可分的联系。 ——伊丽莎白·布隆芬,《南德意志报》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激励更深入的研究。在近些年的文化学研究的相关论域中,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地位。 ——布里吉特·迈耶尔,法兰克福大学 1992年,著名埃及学家扬·阿斯曼出版了里程碑式的名著《文化记忆》,关注的是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作为记忆和回忆形式的嬗变……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文化记忆》的延续和回应,她把目光投向了近代的文化记忆问题。 ——米夏埃尔·施密特,《文学批评》 《记忆空间》的一个明显的优点是,作者多年来持续跟踪相关讨论,将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梳理;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关注点、此前只受到泛泛研究的许多事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透彻阐释。 ——大卫·米基雷,《文化诗学》 -
历史认识
西方人对于历史的反思,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较为系统地体现,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历史主义思想的兴起。之后,西方历史认识才得以突破传统,进入一个反思更为深入、研究更为系统的时代。本书从作者“自我”的立场出发,表述对于历史认识核心要素的认知,对西方现代历史认识中的科学主义 和符合论真理观加以批判,进而阐述后现代主义给当代历史编纂和观念上带来的震撼,如福柯、德里达、海登•怀特等人对于时间、变化、历史性等主题所进行的批判与反思。作者表明,后现代主义将历史认识引入到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系统之中,必将促使史学家更加自知、自律、自尊,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乃至研究行为本身进行历史地思考。 . . . . 史学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认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认识论方面的发展,那么史学研究的一切成就都只能表现在史料的量的方面的扩展。 西方近现代史学是在科学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下兴起的,所以它在19世纪有一个辉煌的时代。但是,由科学而科学主义,以及实证主义的绝对化,结果使问题走向了反面。我们怎么认识这种必然的发展呢?在我看来,这本书可以使我们得到很好的启发和有趣的说明。 ——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 . . 陈新的这部著作,除去必要的史学史的背景研究外,主要探讨的是后现代状况下的历史认识理论问题,诸如证据、历史事实、文献与第一手资料、历史客观与真实、史学作品、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学家、历史学的目的等问题。 无论是同意他的观点,还是不同意他的观点,首先需要明白这一观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一观点又是在怎样的视域中提出来的?这就要求人们不能不思考相关问题。一部著作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并不容易,并不是每一部著作都可以做到的。 ——于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
新史学:自白与对话
在这本别开生面的书中,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一伯克考察了所谓“新史学”的特性。帕拉蕾丝一伯克在与九位引领了这场运动的学者的对话中,探讨了历史写作的新路径。在一系列的访谈中,阿萨·布里格斯、彼得-伯克、罗伯特·达恩顿、卡洛·金兹堡、杰克·古迪、丹尼尔·罗什、昆廷·斯金纳、基思·托马斯和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就他们的主要著作以及他们与别的重要史学家和理论家之间的关系,回答了相关的问题。 帕拉蕾丝一伯克促使每一位历史学家来说明他们的方法的合理性,反思自己的思想轨迹,她将历史学家们原本可能会深藏不露的经历和思想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些访谈探究了历史学家们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背景,为当代史学实践的可能性、问题和关注点提供了新的洞见。其结果就是这样一部生动而予人启迪的著作,它对于学生和研究者而言都会具有吸引力。 在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名声显赫的学者和一位敏锐的巴西提问者之间的这一系列对话。对于文化史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而言,是再好不过的入门书了。这位提问者具有一种杰出的能力,从她的对话人那儿套取极有意义的东西,让我们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以及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