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学
-
竹汀先生日记钞:附入喜斋随笔
竹汀先生日記鈔(附:八喜齋隨筆):錢大昕 鈕非石日記(附:鈕非石遺文):鈕樹玉 曝書雜記:錢泰吉 前塵夢影錄:徐康 破鐵網:胡爾滎 -
张家驹史学文存
张家驹(1914~1973)广东人。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30年代即开始发表宋史研究方面的文章,如《宋代公路考》(1935年)、《南宋两浙之盐政》(1935年)、《两宋与高丽之关系》(1936年)、《宋室南渡前夕的中国南方社会》(1936年)、《宋代造船工业之地理分布》(1942年)、《宋代社会中西南迁史》(1946年)等。 解放后,任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副主任。张家驹从事辽金元史教学的同时,致力于宋史研究,先后出版《两宋经济中心的南移》(1957年)、《赵匡胤传》(1959年)、《沈括》(1962年)等专著;发表了《十一二世纪中朝两国的友谊》(1951年)、《宋初的水利建设》(1957年)、《赵匡胤论》(1958年)、《宋代的两淮水寨——南方人民抗金斗争中的一种武装组织》(1960年)、《辨奸论的伪造为北宋党争缩影说——并略论邵伯温及其〈见闻录〉》(1961年)、《范成大的地理学》(1962年)等一系列论文。他参加过中华书局组织的《宋史》点校整理工作。张家驹根据教学经验,写下了《我对宋辽金元一段教学的体会》(1957年)。他的工作为上海师范学院宋史研究与教学奠定了基础。 -
中古泥鸿
本书是一部史学论文选集,它收录了作者有关道教史、民族史、社会史、地理沿革、历史人物、历史文献的20多篇论文。 -
中国史学史(全三册)
《中国史学史》(全三册) 杜维运 著 商务印书馆2010年7月第1版 内容简介: 杜维运所著《中国史学史》分为3册,共计27章。第一至三章,以中西史学比较的视角对史学史进行了总体性论述,四至二十七章,以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系统为基本框架,重要的史籍、关键的史家都有所体现,分期与专题有机结合。本书在将重心放在史学思想、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的诠释及发明上,将史学史放在历史的发展中考察,同时又照顾到了史学发展的自身进程和史学发展的不同特点。本书首次把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内容置于史学通史的逻辑结构中阐述,是中国史学通史在中西比较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作者置中国史学于世界史学之林,将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相比较,在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再以纵向眼光比较中西史学这两大不同史学发展系统的各自特点,二者结合,使中西史学间的比较呈现出立体感。 -
注史斋丛稿(增订本)(全二册)
《注史斋丛稿(增订本)(全2册)》讲述了:牟润孙先生1908年生于北京,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毕业,受业于陈垣先生、顾颉刚先生,并从柯劭忞先生受经学。早年曾任教于河南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台湾大学。1954年,应钱穆先生邀请赴港,就任新亚书院文史系主任、新亚研究所导师,兼图书馆馆长;文史系分立后,任历史系主任。1964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首任讲座教授,直至1973年退休。1988年11月逝世于香港。生前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 牟润孙先生治学博贯经史,淹通掌故,勤于著述,为世所重。历年发表的论文,最初结集为《注史斋丛稿》,于1959年8月由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共收论文十四篇,乃其五十岁之前的著述。1987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注史斋丛稿》增补本,补人其后二十多年间的论文十二篇。牟润孙先生逝世后,其弟子李学铭、佘汝丰先生等,依据先生遗愿,将牟先生生前选定的七十篇文章合编为《海遗杂著》,1990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海遗杂著》所收文章内容广泛,包括史事考证、政事述论、思想阐发、人物回忆、往事追述、名物商讨,以至小说、戏曲评论之属。 -
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00~1949)
《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总四册,分1900~1949和1950~2000两部,按年份顺序撰稿,便于搜索与记忆。全套近200万字,将20世纪中国史学之重大事件与重要著述,堪称百年史学之“历史回顾”、“世纪盘点”。 《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00~1949》(上下册)以20世纪前50年中国史学重要事件和重要著作为主,凡与史学变化发展有关之文化、政治、社会等重大事件也酌予收入。该书按年系事,再由事系人,由人及学,力图全面、细致地反映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和概貌。该书取材力求广博,基本涵盖百年史学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展现其整体学术面目,同时也有所倾斜和侧重,凸显史学演进的趋势和主流。 -
史籍举要(修订本)
史学入门必备 完整保留柴德赓原著 增添珍贵研究资料 许大龄、黄永年、邱敏编撰、整理、校订 名家推荐: “有志于史学的人,手此一编,费力省而得益多,登堂入室,左右逢源,对于著者是一定感激不尽的。”——吕叔湘 《史籍举要》(修订本),通俗易懂,是在修订内容里加入了邱敏先生的十几条校记,和黄永年先生罗列的该书的错误以及存疑之处。整体装帧素色淡雅,开本为16K,大气自然。本书在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依据著名历史学家柴德赓先生在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讲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一课的手稿和部分讲义整理而成。 本书主要目的是使高等院校历史系和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有志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青年,在自己能够初步阅读中国古代史料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古代史籍有一个大致的掌握,从而能够较快进入历史学习研究的阶段。本书按类将中国古代史比较重要的历史文献作了介绍,对史籍作者及其时代、史料来源及其编纂方法、优缺点及其在史学上的地位、注解及版本等做了详细的梳理。同时,也在其中穿插了搜集史料与整理史料的基本方法。对于初学者以及研究者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
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
本书主要讲述和评论了20世纪史学的主要流派之外的非主流史学和史家。20世纪史学的两个主流学派:一个是科学主义史学派,史家傅斯年、顾颉刚以及教育家蔡元培承此科学主义思潮而倡率科学治史;一个是马列主义史学派,郭沫若、翦伯赞等自是重要领袖。非主流史学流派有国粹学派、南高与学衡、战国策派、钱穆的传统史学派、张其昀历史地理学派、南港学派等。著者筚路蓝缕,以五年时间回顾其中之一家——南港学派,评述了史学家朱云影、郭廷以、沙学浚、刘广京、戴玄之、唐德刚、梁嘉彬、李国祁、陆宝千等的学术传承和成就,书写南港学派的宗风、人物体制和学术贡献,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史学。 -
曙庵文史续录
《曙庵文史续录》是作者继《曙庵文史杂著》之后于92岁时编定的又一部文集。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中编收录各类文章56篇。内容涉及历史研究、古籍整理、学术思想等诸多方面,下编收录《陇游日记》,是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顾颉纲先生考察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教育情况的实录。 -
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胡厚宣先生在1950年出版的《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一书,从文字的释读,史料的考证到史实的推证等等方面,都指出了当时研究古史,尤其是殷商史研究当中易犯的毛病。胡厚宣先生指出的毛病,有的是半个世纪后的现代学术中仍然存在的,比如以伪古文尚书作为研究上古史的材料。而他批评的主要对象是吴泽教授的《中国历史大系·殷商史》。 -
黄仁宇全集
《黄仁宇全集(套装共15册)》共有7章,分别是:第一章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第三章明代管理大运河的行政机构、第四章漕粮运输、第五章宫廷供应品的漕运、第六章征税、商业、旅行和劳役、第七章结论组成。 -
孟心史学记
孟森(1868-1938),字莼孙,号心史,世称孟心史先生。心史先生壮年处在清末西学东渐、变法维新时期,他东走扶桑,攻读政法,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入民国后,官场坎坷,退而潜心致力于学术。晚年掌北京大学史学讲席,攻研明清史,贡献最巨,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奠基人。本书为心史先生的同辈学人、门徒弟子留下的忆述文字。 -
国史要义
本书论述了“史”之方方面面,分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大篇。始终条理,抉史学之精微,文理密察,堪称对传统史学进行全面总结的代表作。 言中国历史记述及史学源于礼,礼是数千年全史之核心(史原);述史官的职权及社会责任(史权);叙国史所持之正统论,及在此问题上古今史家的不同观点(史统);论纪传体史书纪、表、志、传之间在记述史事上的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的关联作用(史联);讲史家的修养心术问题,不仅修史时要持“敬恕”之态度,修养道德亦是史家为人之本(史德);言撰史者与读史者都要具备史识,今人要先积累前哲之识,后谋创新(史识);日史之义在天,在善善恶恶,在天下为公、不私一姓,此贯彻于今古史学(史义);从中国古代史书的丰富凡例出发,论史书撰写遵循的范围、取舍、体裁、书法等义例问题(史例);言史学的作用——增长知识、知类通达、垂训鉴戒(史术);谈中国古代的教育与教化的历史经验,赞经史之学极大的教化作用(史化)。 -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叙录
回顾20世纪中国历史学,可以概括出它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进化史观的引进。 第二,唯物史观的学习和运用。 第三,理性精神的张扬,或曰理性的发醒。 为使读者对《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了解,并回眸20世纪中国史学家们在变革与创新的道路上留下的足迹,进而加深对20世纪中国史学变革与创新之历程的认识,将“总序”和“前言”汇编成册乃大有必要。该书即是为此产生的。它对本丛书的作者及其著作都作了深入介绍,对阅读本丛书的读者来说,它的作用当不止是提示,也有启迪吧。 20世纪即将过去,中国历史学经历了一个变革创新的世纪、兴旺丰收的世纪,成绩显著,名家辈出,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总结。本书旨在系统地展示二十世纪的史学成果,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的著作奉献给读者。读者将会在阅读过程中看到中国历史学怎样沿着一条崎岖的道路从传统走进了现代,将会看到中国历史学的转型、创新、继承、探索的历程,将会看到一百年间众多的学者怎样用心血汗水浇灌润泽了祖国的历史学园地。 -
史学经学与思想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关于“史学”、“经学”、“思想”这三方面所作的文章。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在理论问题的探讨,如比较研究与世界势力、中国传统史学等。第二部分重在经学极其与史学的关系的探讨。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或与思想史背景有关的文章,如殷周关系研究、先秦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儒家孝道与家庭伦理的社会化等。 序 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 一、历史的比较研究 二、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的关系 三、关于历史比较研究的限度问题 史学的求真与致用问题 一、问题提出的缘由 二、关于史学的求真问题 三、关于史学的致用问题 四、关于史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问题 先秦史学传统中的致用与求真 一、关于史学的致用 二、关于史学的求真 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 一、司马迁对于历史上的变的论述 二、司马迁对历史上的常的论述 三、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 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一、弁言——略说“历史理性” 二、以人心为背景的历史理性的曙光(正) 三、与人心疏离的历史理性的无情化(反) 四、天人合一的历史理性的有情有理化(合) 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地位 一、史学在中国古代学术分合中所显现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史学与经学的关系 三、史学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学术中处于不同地位之原因 关于通史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一些可能与“通史”有关的西方词语和中文里的“通史”之异同 三、“普世史”与“通史”两种史学传统试析 四、通史体例与通史精神 理雅各英译《书经》及《竹书纪年》 一、引言 二、关于理氏译注《书经》的思想 三、对理氏《书经》和《竹书纪年》的翻译之讨论 四、结语 引用书目 理雅各英译《书经》《竹书纪年》的文献考证 引言 一、关于《古文尚书》真伪及有关文献的问题 二、关于《竹书纪年》流传与真伪的问题 结语 理雅各英译《春秋》及《左传》 一、理雅各译《春秋》经兼收《左传》 二、理氏依照中国传统以《春秋》为经,但又对之深致怀疑与不满 三、理氏否定《春秋》、同时却肯定《左传》 四、论理氏关于《春秋》和《左传》的见解 五、理氏对于《春秋》《左传》的译文 理雅各与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的异同 一、理雅各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 二、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 三、理雅各与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的异同 《春秋三传》与其底本《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三、关于《春秋三传》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的异同 孟子和儒家经传 一、孟子称引《诗》《书》、述孔子之意的时代特点 二、孟子对构成儒家经典系统的贡献 三、孟子对以“传”传“经”传统的贡献 四、孟子的述经与~_ 从清儒的臧否中看《左传》杜注 一、清儒对于杜注的批评 二、杜注优点非清儒批评可掩 关于殷周的关系 一、周人对殷周关系的转变所作的解释 二、春秋时代末叶至清代学者对殷周关系的研究 三、20世纪以来关于殷周关系的研究 四、关于二重证据研究法的几点个人体会 引用书目 先秦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 二、问题的提出 二、商周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 三、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成长 儒家孝道与家庭伦理的社会化 一、儒家孝道的渊源 二、儒家的孝学说 三、《孝经》和孝道在汉代的盛行 关于战国时期的性恶说 一、战国早、中期人性恶的思想的萌生 二、关于荀子的性恶说 三、韩非子的性恶说 《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 一、“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释义 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 三、《左传》中的民本思想 四、《左传》中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的关系 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一、《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 二、董仲舒天人合一体系中的“大一统”思想 三、何休的“三科九旨”与“大一统” 史学的悖论与历史的悖论 一、关于世愈乱而文愈治的问题 二、关于实与而名不与的问题 后记 -
史学方法导论·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史学方法导论·民族与古代中国史》讲述了:《民族与古代中国史》虽为残稿,但学术地位及学术影响巨大,何兹全先生评价,此书“足以使傅斯年坐上20世纪中国史学大师的宝座,享有大师荣誉”。美籍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评价:“傅斯年先生是一位历史天才,是无疑的……这篇文章(指《夷夏东西说》)以前,中国古代史毫无系统可言。” 《史学方法导论》一书则完全代表了傅斯年提出的“史学即是史料学”的命题,是这种治史原则的完整体现,当年影响巨大,人称傅斯年开创了“史料学派”。 -
史学引论
本书的编纂,力图克服上述缺陷,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和前沿性。“史学概论”应该明确,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的历史学,它比史学内部备分支学科应高出一个层次,因而必须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概括性。而“史学概论”的内容结构,应紧紧围绕历史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而展开,既有对历史学的理论预设及方法论的反思和批判,又有对历史学全局的鸟瞰和描述,内外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