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学

  • 两宋财政史

    作者:汪圣铎

  • 唐长孺文集(全八册)

    作者:唐长孺

    《唐长孺文集(套装全8册)》包括:《唐长孺文集(1)•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文集(2)•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文集(3)•山居存稿》、《唐长孺文集(4)•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文集(5)•唐书兵志笺正(外2辑)》、《唐长孺文集(6)•山居存稿续编》、《唐长孺文集(7)•山居存稿三编》和《唐长孺文集(8)•讲義三种》。 《唐长孺文集(套装全8册)》内容简介:唐长孺先生《一九二年七月四日!!一九九四年十月十四日》,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三二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后于浙江南浔中学、上海圣玛丽亚女子中学等多所学校任教,讲授中国史地、国文、政治制度等课程。一九四○年任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讲师,一九四二年春转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副教授,一九四四年受聘为迁至四川乐山之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一九四六年晋升为教授,此后长期执教于武汉大学。历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
  • 邂逅

    作者:[波兰]埃娃·多曼斯卡

    《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是以当代历史哲学为主题的系列访谈。受访者是海登•怀特,安克斯密特、阿瑟-丹图、耶尔恩·吕森等当代最具有原创性的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学者。在访谈中,十一位学者回顾并评论了自身的学术实践和当下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经历“后现代主义”的转向之后.当代历史哲学的丰富面貌。此书为来自各个学科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把握历史思想当代状况的生动、鲜活的文本。
  •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

    作者:王汎森

    古史辨是改變近代中國史學氣候的一個晴天霹靂,值得被深入分析討論。應該聲明的是:由於筆者把古史辦運動當作近代學術思想發展中一個歷史現象來描述,所以,並未能稍稍照顧到上古史研究的專門問題。事實上,收集在《古史辨》七大冊中將近三百五十篇論文對上古史研究是否有建樹?在那些方面值得採信?是古史研究工作者特別感到興趣的。但這個運動何以會爆發?以什麼樣的風貌出現?帶來什麼影響?則是關心近代思想史的人所該處理的,二者固然有交集之處,但卻不可混為一談。在描述歷史現象時,是有必要對「心理事實」 (psychological truth)與「歷史事實」 (historical truth) 加以分殊的。不管合理或不合理的思想都可能在歷史上造成巨大的影響,在行動者自己看來也都可能自認為掌握了最完整的理由,而且也正好符合著某種深刻的社會需求,而又造成了無可抹煞的歷史事實。我們在這個研究中尤其覺察到此點。在本書中筆者還希望注意三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是:思想家原來的想法到底是什麼?這些想法與他生活於其間的思想傳統有什麼的關係?第二個層面是:他真正做到了什麼?有時候所思所想與實際做成的結果之間有著相當遙遠的距離。第三個層面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他所做成的產生了什麼影響,這包括後來的人怎樣去理解他的作為。事實上,後來者的理解也常常跟作者的本意相衝突,被影響的人常常反過來影響他的人在某些層面上形成敵對。為了照顧到這三個層面,本書的詳略遂與前人的研究有所不同。
  • 文化與歷史的追索

    作者:田浩 (Hoyt Tillman) 編

    為什麽這位學者的英文著作比較少,可是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三所名牌大學任教數十年,而且是頭一位獲頒克魯格獎(Kluge Prize)的亞洲歷史學家?這位學者就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教授。 研究中國歷史是余先生畢生志業之所在,他多年來在海外嚴肅的用中文發表學術著作,不但提升了中文著作在海外的學術地位,也提升了海外中國研究的水平。 余先生是國際知名的學者,他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在中國史學研究有多方面開創性的貢獻,更培養了許多出的中外研究人才。 余先生在2006年克魯格獎得獎演說的題目是〈我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本書所收的各篇論文,也正是想要從各個不同的面向呈現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以表達對余先生的敬意。
  •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第2部

    作者:黄治军

    十九世纪90年代的最后五年,丧权辱国的现状极大挫伤了底层民众的民族自尊心,而外国传教士们种种与传统民俗相悖的活动让民众的屈辱转化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排外运动。义和团运动在1899年至1900年突然爆发,并以惊人的速度席卷整个华北大地。而慈禧则充分发挥其“政治智慧”,借着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旗号利用民间势力打压对其最具威胁的外国势力,却最终演变成“向十一国宣战”的疯狂,为大清招来了八国联军的滔天巨祸。 各怀鬼胎的八国杂牌军,从护卫使馆转为进军北京,奸掠焚杀,掀起一次世界文明史上的罕见浩劫。面对同仇敌忾的大清军民,为什么松散的八国联军两个月内就能轻松地攻入大清的都城,使大清险遭灭顶之灾?在列强利害关系极为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八国联军侵华”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作者带您重返1899年至1900年的华北大地,以当时诡异而惨烈的动乱、战乱现场中的每一个细节。
  •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

    作者:范文澜

    该书系范文澜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编写的第一部中国通史。该书“肯定历史的主人是劳动人民”;“按照一般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划分中国历史段落”;“把封建社会分成三个时期,说明它的发展过程”;“写阶级斗争”,“肯定农民起义的作用”,同时指出“它只能起着有限的推动作用”;“注意收集生产斗争的材料”,写入不少古代科学发明、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知识。
  • 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

    作者: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

    《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一书是1988年首次出版的,当时印了两万册,很快就销售一空。由于阴差错,这本书一直没有再印。这次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再版,我仅代表作者向天津古籍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专制权力支配社会在中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它不仅形成了一套体制,也形成一种文化心态。我们要从这种体制和心态中走出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走出来,首先要正视历史,确定历史转变的起点。我们经常说要了解和熟悉国情,而历史就是国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这本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本国情备忘录。欲了解中国国情者,应该翻阅一下本书!
  • 近代德国及其历史学家

    作者:【法】安托万·基扬

    德国是现代历史科学的发源地,本书研究的是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中最为知名的代表:两位先行者,尼布尔和兰克,他们为后来者奠定了方法,开辟了道路;然后是1848那一代的两位伟大的自由主义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和海因里希·冯·聚贝尔;最后是海因里希·冯·特赖奇克。本书是19世纪德国史学的概览,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史学史名作。
  • 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

    作者:辛德勇

    秦汉时期的政区和边界,是中国历史地理学领域内研究历史最为悠久、同时也最具魅力的基本问题,曾有诸多中外优秀学者,相继做出探索,硕果累累,蔚为大观。不过,时至今日,仍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能够梳理清楚。本书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相关研究向前推进,且成果卓著。
  • 明清史讲义(全两册)

    作者:孟森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明清史讲义(套装共2册)》系作者根据其在北京大学授学讲义编纂而成,共作四编,前二编为明史,后二编为清史。明史始于开国,迄至南明,兼及李自成、张献忠和建州兵事。清史也始于开国,至咸同而止。《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明清史讲义(套装共2册)》于两代政事大端、人物活动皆多具灼见明识,超越前人,且澄清了明清史研究中的许多疑窦。本讲义至今被研究明清史者奉为圭臬。
  • 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

    作者:陈垣

    考寻史源,有二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本书收录了陈垣先生1947年9月至1949年6月在辅仁大学讲授“史源学实习”、“清代史学考证法”课的教学日记和札记,以及李瑚先生的听讲笔记。取清儒史学考证之书,注重实习,因其所考证者而考证之,观其如何发生问题,如何搜集证据,如何判断结果,由此使后学者得正确的读史之法、引书之法、考证之法、论断之法。当时这两门课都以《日知录》为教材,内容可与陈垣《日知录校注》一书相互印证,互相补充。
  • 吕思勉论学丛稿

    作者:吕思勉

    目录 蒙古种族考 历史上之民兵与募兵 非攻寝兵平议 《秦代初平南越考》之商榷 论荆轲 论李斯 论秦二世 论魏武帝 论沮渠牧犍之死 中国文化东南早于西北说 古史纪年考 四史中的谷价 汉人訾产杂论 秦汉移民论 从民族拓殖上看东北 历史上之迁都与还都 南京为什么成为六朝朱明的旧都 论度量——论宋武帝与陈武帝 东洋史上的西胡 古代人性论十家五派 中国古代哲学与道德的关系 古代之印度与佛教 辩梁任公《阴阳五行说之来历》 西汉哲学思想 魏晋玄谈 订戴 道教起原杂考 ……
  • 罗马帝国衰亡史

    作者:[英] 爱德华·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以堂皇宏阔的篇幅,叙述了罗马帝国从公元2世纪安东尼时代的赫赫盛极,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时黯然谢幕的1300多年的历史风貌。作者在近400万的洋洋文字中,既发怀古之幽思,悲怆叹惋千年帝国的无奈衰颓乃至烟灭;又阐思辨之深彻,诠释剖析盛衰兴替的永恒历史命题。《罗马帝国衰亡史》修订版装帧精美、选材上乘,同时译者席代岳先生参考专家及读者意见,全面审视了原六卷译本,做了精心的修订,愿这颗耀眼的珍珠继续释放夺目的光芒! 吉林出版集团于2008年3月出版《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文全译简体版,译文为台湾地区翻译家席代岳先生所作,席代岳先生国文西文兼长,以迻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为平生大愿,并费十数年之功力,终遂此愿。其译笔优雅朴素,颇有古风,足以传神吉本之风骨。《罗马帝国衰亡史》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罗马帝国衰亡史》修订版本装帧精美、选材上乘,同时参考专家及读者意见,全面审视了原六卷译本,做了以下修订: 一参照原文,对译本文字进行全面谨慎的修订,改动原译文错讹多处,使译文更加严谨。 二将初版中部分人名地名按照大陆现行最新译法进行改正,以便读者更准确理解原文。 三对译文进行订正、修补等工作,增加四百余条注释,举凡西式用语的当……的時候、但是、虽然,以及若干表示时态的子句或被动式、所有格代名词等等,尽量删除。 四本次修订在第一卷增加全六卷总目录,方便读者通览全书。 五原文的段落非常冗长,本次修订加以分段,更能吻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同时本次修订选用国际通行大开本,版式疏朗、清晰。 本书在20世纪获得的定评是“文重于质”,亦即“文学杰作”的名气已超越“史学巨著”,真正感到的压力在于如何表达出文学的特质和美感,特别是中文所要体现的流畅、优雅和博大。 修订再版如此精深的著作,仍深感压力巨大,失误在所难免,恳请学界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意见,使之臻于完美,希望这颗耀眼的珍珠继续释放夺目的光芒!
  •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二册)

    作者:严耕望

    本文取材,颇多唐五代笔记小说家言。此类记事或不无失实之处;然本文主旨不在考证个别事项之准确性,而在阐明当时社会之一般风尚。稗官所记容有失实,然仍足反映当时社会风气,此无可否认者,故取之不疑。
  • 史传通说

    作者:汪荣祖

    本书作者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资深教授,史学专家,学贯中西。本书以《文心雕龙·史传篇》为基础,分立二十四个专题,包括:载籍、记事记言、彰善瘅恶、春秋、左传、战国策、太史公、传记、班固、后汉诸史、陈寿、恶代之书、百氏千载、盛衰、石室金匮、铨评、总会、铨配、信史、记编同时、素心、直笔、贯通、史任等。举凡中西史学的重大问题,均作了剖析,全书旁征博引,见解独特,足见作者数十年治史之功力,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后编有征引书名、译名对照表、人名索引等。
  • 学史入门

    作者:《文史知识》编辑部

    《学史入门》内容简介: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声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爱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 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
  • 国史要义

    作者:柳诒徵

    《国史要义》非一般意义上的“史学史”或“史学通论”。透过史学要义的诠释,归宗于中国人本主义的弘扬,是为《国史要义》的主旨。此书与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声气相求,互为奥援。著者透过经史互证的方法,突出史学精义体现的即是文化真义,把中国古典史学意境升华到“人学”的高度。因此,将《国史要义》视之为用本土文化演绎的“历史哲学”著作,恐怕不算离谱一至少柳诒徵自己是这样看待的。
  • 中国史学史

    作者:蒙文通

    本书是蒙文先生关于中国传统史学的集中论述,着重于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及其与当时各种学术思想的关系,在以梁启超、金毓黻等为代表的书目解题式研究之外另辟蹊径,自成一家之言。本版除收录《中国史学史》稿外,另收录多篇相关论文,其中有的系首次出版。蒙文通(1894-1968),原名尔达,四川盐亭人,现代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古史甄微》、《辑校李荣老子注》、《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经学抉原》等。 这是第一部把历史学的发展,置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史这一广阔领域里进行考察的史学史。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对于我国古代史学的研究,虽然不断有论著发表,其中绝大多数是就某一史书、某一史家或某一史著体裁进行的研究。名之为史学史的专著,基本上是史学名著的介绍。蒙先生的这本著作,是一项没有先例的重要创举。
  • 世袭社会及其解体

    作者:何怀宏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书。作者者在融通古今中外丰富材料基础上立论,分析细致,论证确凿,显然是一位严谨治学、长于思考的优秀学者。“封建社会”一词早有解释定论,人所熟知习用,随处可见。作者却不跟随流俗,人云亦云,而是从另一种角度观察春秋时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及其变迁,重新考察并质疑各期封建 说的共同前提或范式,弄清它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