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诗歌

  • 穆佐书简

    作者:【奥】里尔克

    《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内容简介:里尔克的三个创作阶段大概可以用几个地方来命名:俄罗斯(早期),巴黎(中期),杜伊诺—穆佐(晚期)。《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是里尔克在穆佐留下的一笔珍贵遗产。《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收集了129封书信,时间从发现穆佐的1921年直到诗人逝世前不久的1926年底。在书信中,里尔克常常谈论自己的作品,创作的背景和动机,种种经验、思考和感悟,涉及苦难、爱和死亡这三大主题。 里尔克说一个诗人手上必须有两支笔,一支写诗,一支写信,二者不能混用。写信的笔记录事实,主要为朋友讲述自己的生存境况,它是非抒情的。这也正是《书简》的语言特点,质朴无华,平实却不平淡。有人说,要是把里尔克的文字比作一件华丽的衣袍,那么书信就是衬里,这衬里实在精致,叫人有时忍不住翻过来穿。
  • 雙照樓詩詞藁

    作者:汪精衛

    汪精衛詩詞集,包括注釋、補遺、題解等。余英時作長序,葉嘉瑩審訂作序。全面介紹汪一生的詩詞藝術成就。 余英時長序不但分析汪的詩詞,也引證大量歷史資料,剖析汪的心態。全書註釋深入,附錄不少輔助資料,有助讀者領會。
  • 苏曼殊全集(全四册)

    作者:苏曼殊,柳亚子

    苏曼殊是近代的一位奇人。他身世凄苦,遭遇独特,经历丰富而性格复杂;他是一个天生的情种,生而为情所困,为情所苦,乃至为情 筹备颠沛流离,英年早逝,落得一个“情僧”的身后名。曼殊又是一位奇才。他文字清丽,工诗善画,才华卓绝,又精通英梵日等文字,为时人及后人留下了风华绝代的作品。而尤为人所爱护、仰慕乃至怜惜的,则是他的至情与至性。如此一个奇才与奇才,真是说不尽也道不清。
  • 神曲

    作者:但丁

    《世界文学文库:神曲(插图本珍藏版)》由“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共一百首构成。《世界文学文库:神曲(插图本珍藏版)》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梦中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历,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特别是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并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意大利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追求真理、追求“至善”的信心。
  • 现实与欲望

    作者:[西班牙] 路易斯·塞尔努达

    塞尔努达的作品是一条通向我们自己的路。……很少有这样的现代诗人,无论何种语言,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不寒而栗的体验,当我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说出真理的人。他击中了我们每个个体的内心,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理。—— 奥克塔维奥·帕斯 ※ 自上世纪20年代起,塞尔努达的诗歌作品漫步涉足二十世纪欧洲和西班牙诗歌几乎所有的风格、音调和抒情领域:一方面,是纯诗、超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和反抒情主义(或可称为无韵主义);另一方面,是歌诗传统、哀歌、颂歌、牧歌、戏剧诗歌、叙事诗歌、冥思短诗和亚历山大体律诗(或可称为文化主义诗歌)。这种创作风格上的多元化与诗人的生命轨迹完全相应,是塞尔努达在“二七年代”众多伟大诗人中独树一帜、被西班牙尤其是1960年后涌现的诗人尊崇为典范的根源。他屹立于传记记录与形而上冥思的交汇点上,每个个体的体验与一个至高的同一体验在他的诗里相遇。—— 何塞·特鲁埃尔·贝纳文特
  • 先人祭

    作者:[波兰] 亚当·密茨凯维奇

    本书是伟大的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代表作《先人祭》的首个汉语全译本,包括了诗剧全四部,以及序诗、附诗,由知名翻译家易丽君、林洪亮、张振辉从波兰语译出,翻译时间跨度达四十年。其中第三部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外国文学著作。该剧长演不衰,最新的波兰剧院(弗洛 茨瓦夫)版引起轰动,北京人艺特邀2015年七月底在北京演出,备受各界瞩目。波兰剧院的院长应邀为本次出版撰写了介绍。 ※ 《先人祭》是密茨凯维奇的重大戏剧成果。作为一部弥漫着难以定义的情绪的戏剧作品,它在波兰文学中开了先河。……之后,它成为某种民族神圣戏剧,有时候会因其对观众的强烈影响而被审查当局禁演。它是浪漫主义最复杂和最丰富的作品之一,把梦与残酷的、现实主义的讽刺糅合起来,被戏剧导演尊为对他们的技能的最高考验。 ——切斯瓦夫·米沃什
  • 追忆

    作者:(美)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最富盛名、最“成功”的代表作,是其尝试把英语“散文”(essay)和中国式的感兴进行混合而造成的结果。初版于1986年。作者从汗牛充栋的古典文献中拣选了十数篇诗文,出其不意地将它们勾连在一起,通过精彩的阅读、想象、分析与考证,为我们突显了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意象和根本性的母题:追忆。 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含蕴丰富的思想和艺术行为,追忆不仅是对往事与历史的复现与慨叹,也寄寓着儒家知识分子追求“不朽”的“本体论”焦虑;更体现了 “向后看”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思维模式。
  • 顾城诗集

    作者:顾城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 古桥头

    作者:杨键

    《古桥头》介绍的是:现实是令人感到失落的,作者的诗歌具有一种现代气质。然而,他要寻找,一个有着与生俱来的感伤的人,面对日益疯狂的物质世界,他从古代中国找到了一种源流,一种来自于古典时期的美和力量。现在让我们跟者作者的诗歌,一起去寻找那颗失落已久的心吧。
  • 隐喻

    作者:耿占春

    《隐喻》以诗的语言为宗旨,广泛涉及宗教学、神话话、民间文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崭新的理论阐释,运用史料精当公允,理解之深刻、判断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
  • 納蘭詞箋注

    作者:(清)纳兰性德著

    一 前言 二 纳兰词笺注卷一 1 忆江南 2 赤棘子 三 纳兰词笺注卷二 1 采桑子 四 纳兰词笺注卷三 1 雨中花 2 鹧鸪天 五 纳兰词笺注卷四 1 水调歌头 六 纳兰词笺注卷五 1 忆王孙 七 纳兰词繁琐哲学注补遗一 八 纳兰词笺注补遗二 九 附录一 十 附录二 十一 附录三
  • 蒋勋说宋词(修订版)

    作者:蒋勋

    本书系在《蒋勋说宋词》(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蒋勋先生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重要词人的佳作一一道来。 在宋词当中,既有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也不乏豪放、浓烈与激扬。美从无定规,却皆可成为个人生命的色彩。这是宋词带给我们的启发,以及慰藉。 阅读宋词,就像在阅读生命本身,饱满与孤独、喜悦与感伤各具其美。记得花间晚照,记得金戈铁马,豁达面对得失起落,好好珍惜自己。 蒋勋先生潜心于艺术与文化之美,“出之于小说、散文、艺术史、论述、绘画,苦心孤诣,重构民族美学与历史记忆,启蒙俗民生活中的感官审美享乐,献身为美的传道者,谦卑明亮,气象恢宏,给了我们欢喜感动与荣耀自豪”。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这样描述这位“美的布道者”——“(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 飞鸟集

    作者: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诗人冯唐执笔翻译,以圆熟的文字技巧,打造最凝炼中文译本,为《飞鸟集》找回应有的意境和韵律。 《飞鸟集》中很多诗歌原先是用孟加拉文创作的,后由泰戈尔自己翻译成英文,还有一些则直接用英文写就。这部诗集最早于1922年由郑振铎先生译介到中国。或许是由于最初从孟加拉文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诗歌应有的意韵,民国期间的中文译本读来更像散文而非诗歌。 于是,我们邀请诗人冯唐重新翻译《飞鸟集》,借助其圆熟、凝练的文字技巧,找回《飞鸟集》本应有的意境和韵律,更加适合现代中国读者的汉语习惯。冯唐在翻译之余,特别撰写了一篇札记《翻译泰戈尔<飞鸟集>的二十七个瞬间》,分享翻译过程中的种种感悟。 冯唐对中文的运用可谓独树一帜,作为中文超简诗派代表人物,他自己的诗歌创作通常比唐诗七律、七绝、五律、五绝还短,而《飞鸟集》正是一部极度浓缩的诗集,两种极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此次冯唐翻译《飞鸟集》最大的突破在于,冯唐的译本会尽全力押韵,改变以往《飞鸟集》略显寡淡的散文体,他认为诗歌应该押韵,不押韵的一流诗歌即使勉强算作诗,也不如押韵的二流诗歌。而在寻找押韵的过程中,冯唐越来越坚信,押韵是诗人最厉害的武器。 结合《飞鸟集》优美细腻的气质,我们选用了柔和的轻型纸,采用穿线裸书籍的装帧形式,使书体柔软易翻阅,希望喜爱诗歌的朋友拿到这本书能感受到温暖和平静。正文为中英双语,便于对照阅读;采用打字机字体,文艺又复古。封面的红蓝色折纸飞鸟,则象征了文字带着稿纸飞翔的意味。
  • 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

    作者:张定浩

    《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同名诗歌为诗人张定浩作品。这首美丽的情诗,最早在豆瓣受到豆友的喜爱和推荐,后经由北大民谣歌手程璧谱曲发布,为年轻人传唱。 这本集子收入包括该诗在内的四十多首诗歌,其中大部分是诗人自复旦求学以来,“在生活中最必要时刻”对情绪的积淀,对 丰 盈与贫乏的书写,再次展现诗人敏锐而美妙的汉语语感。最后十首短诗是为小女儿斯可所作,情绪和文字一样干净柔软,仿佛叫人看见了完整的世界。全书由“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师周伟伟精心设计,值得珍藏。
  • 人间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人间四月天》她是那个冗长而凄婉的故事里最美的主角。她走过北平的晨烟,穿过康桥的夜雾。她袭一身白衣,在清凉的水边,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殿,虔诚晚祷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仍旧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安稳的岁月静好。读她的诗,念她的文,看她的容颜,听她的故事。在温润背后触摸一丝荒凉,在沉静之中品味一缕幽思。
  • 巴赫曼作品集

    作者:[奥地利] 巴赫曼,Ingeborg B

    英格博格?巴赫曼(1926-1973)奥地利女作家。其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创作。她于1953年因发表处女诗集《延迟的时期》而一举成名。她的诗多属自由体,往往带有赞歌的音响,使用极其抽象的象征手法,诗中常表现人所遭受的威胁,但也展现人受到拯救的情景。 英格博格.巴赫曼被奉为奥地利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和许多著名作家一样,她经历过走红的辉煌,也遭过背运的低谷,褒扬与贬抑一直伴随着她。自从巴赫曼走上文坛,她始终是当代德语文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更为批评家们热衷讨论的对象,并获过多项文学大奖。 巴赫曼是奥地利作家。她文学创作的根深深地扎在奥地利文学传统的沃土之中。在思想上,她受到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的影响;在文学上,她把穆齐尔奉为创造文学幻想的楷模。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本《巴赫曼作品集》,意在让我国读者共同了解这位颇具魅力的德语女性作家,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奥地利文学。但愿这本集子能够给读者真正带来另一番阅读和感受和愉悦,并从中有所受益。 英格博格?巴赫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在二十世纪德语文坛具有重要地位。本书收入其诗歌、中短篇小说、广播剧、杂文等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反映了她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图书目录 诗歌 在墙后 对夜晚的倾诉 凋落吧,我心 黯淡的言辞 沉重的运载 被缓期的日子 信息 赞美诗 游戏已终局 大熊星的召唤 我的鸟儿 新地 告诉我,爱情! 广告一则 话和放后话 初生之地 罗马之夜 留下吧 给太阳 逃亡中的歌 流亡 这次大洪水后 洪流 启程吧,思想 咏叹调第1号 真正的——赠安娜?阿赫玛托娃 波希米亚滨海而立 谜——为谱写咏叙调日子里的汉斯?维尔纳?亨策而作 不是美食 中短篇小说 渡船 梦的交易 三十岁 一切 在杀人犯与疯子之中 海妖温蒂娜走了 同声 狗叫声 三条通向湖滨的路 广播剧 杂文
  • 火的女儿

    作者:(法)奈瓦尔

    火的女儿本书收入了法国作家奈瓦尔的中篇小说《奥蕾莉娅》、《西尔薇娅》,诗集《幻象集》。 
  • 绿衣人·伍子胥

    作者:冯至

    《绿衣人伍子胥》简介:冯至的诗歌感情含蓄深沉,于平淡中见奇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表现爱情题材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大多在带有情节波澜中创造出很美的意象和情愫,感情细腻真挚,幽婉动人,不少诗还涂抹着悲剧色彩,蒙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令人荡气回肠,思绪绵绵。在语言形式方面,遣词用韵讲究,旋律节奏舒缓柔和,节句形式于整饬中保持自然。《绿衣人伍子胥》收集了他的代表作品数十篇,其中包括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蛇》、《绿衣人》、《伍子胥》等。
  • 牧夜手记

    作者:徐钺

    一部小说。 主人公是一个二十七岁的漂泊者,以翻译和写作谋生;然而将这个人物与所有他者区分开来的是——他自十二岁的某一天便开始失眠,在此后十五年的时间里再未安睡过。他的亲人、他所爱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个离开了他,然而,他将此视作一种被预言的宿命。他将那个似 乎永远召唤着自己,却又并未真正现身的声音描述为一个大写的“他”——一个匿名的巨大在场。 后来,主人公在偶然中见到了一个同样具有某种波希米亚气质的、却更加年轻的被召唤者,一个似乎同时以“我”和“他”的影子出现的人物;并且,读到了他的一本尚未完成的笔记。然而,故事中的“我”并不知道:这正是那匿名的声音读出自己的开始。“我”只是翻阅着那本笔记,在夜晚写下更多掀动宿命的文字,一步一步,走向那被预言的黑暗入口……
  • 摩擦.無以名狀

    作者:夏宇

    《摩擦·无以名状》夏宇自序 逆毛抚摸:《摩擦·无以名状》夏宇自序 《逆毛抚摸》 1 字是黄金、乳香和没药。字是肉桂。肉和桂。因为这两个音的奇异组合我甚至愿意喜欢它的气味。浴室里破裂的水管旁边水管工丢下的东西里有一个装什么的纸盒,我捡起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因为是法文因为是使用说明书,两者我都对待如诗。「堵漏、重新接补。作用如金属。对冷是聋的」。我有点激动。对冷是聋的。那是一管胶用来修补金属裂缝。我快乐了三个小时对什么都是聋的。晚上的时候我知道原来我搞错了二个字 Sourd 和 Soude,焊接和聋。让我高兴一个下午的误会它的原义是:冷时焊接。这四个字不知道为什么在懂得当下也带着一种狂热趋于冷淡的味道,像布可夫斯基的短篇小说名字:一种普通的疯狂。当天夜里猫咪爬上我的膝头打呼噜,天气转凉了,气象报告每天都提醒你日照时数又缩短了一分钟。没有别的感觉就是怅惘,我以前不知道我这么容易为季节「怅惘」。 如果你知道什么叫做地中海式的夏天,天空那种暴龙似的蓝,阳光像一支编制庞大的爵士乐队时不时就有整排六个小喇叭手站起来齐声朝空演奏,那音拉到最高心就像一面干净的大玻璃等着要碎。读李贺「羲和敲日玻璃声」,我知遇找不是第一个人用玻璃形容日照。但他没有说心会碎。 夏天差不多都是用来浪费的,夏天除了用来浪费简直不知还有什么别的用途。读读书、做做饭、游游泳,十点半天快黑时带狗散步,猫是绝不会理你的,牠天亮时回来眼睛贼亮,嘴巴里一只田鼠或一只鸟,胡须旁黏著蝶翼。夏天牠也不见得饿只是狩猎。夏天还有一种茴香酒是地中海岸绝对无所事事的酒,还有两个礼拜一次的密斯塔勒风,是那种猛烈乾爽绝对无所事事的风。卡里哥野地上开完了玛格丽特菊就是百里香,漫山遍野矮矮淡粉色的小花。混散完步回来毛里缠著野蒺藜带刺的果实,趾间是那种地中海美食的野香就叫做百里香。从土耳其到希腊到法国南部人们把番茄青椒红椒茄子胡瓜和在一起用蒜月桂叶百里香煨著煮烂,淋上橄榄油,冷食。 日照渐短人们回到屋里用饭从北欧来了大批年轻男人打工采葡萄不久我们就可以喝到新鲜的红酒薄久蕾。我看到院子里一株矮矮的橄榄树结了第一颗橄榄,阳台地上蜗牛爬过的痕迹,橡树开始掉叶子。经过栗子树下被栗子打中像牛顿就开始想一些事情,我知道因为是秋天。 2 因为是秋天我发现对我写过的诗我差不多都是不安的因为我没能把它们写成另一种样子。想想我原也可能不是我现在这样写着字的这个人只要同时寄出的两封信装错了信封一切因缘际会稍稍错失你就再也不知道你是谁的轮回转世。某躲闪、逃遁、遗忘,某嫌恶、某错愕、某转移、误导。某劫持。某离开正路。给某旅行者引错的方向。以为有些什么决定又要改变安静地站起来走动蹑足穿过所有房间。 如果我不是现在写着的自己可能就会走进另外一个房间看见另外一本打开的笔记和另一支拔开笔套的笔但看不见已经离开的那个人。 那个人并不爱你并没有让你把牙印留在膀子上我就坐下来假装是他正在写如果我不是现在的自己我就会正爱着你而且我又不是他在另外一个房间里假装着我。 想想这些没有机会成为另一些诗的诗。 某晦暗、潮湿与偏执。 3 每一个不小心起来的早晨都是陌生的。我的生命里面几乎没有早晨。有些离奇的早晨则是因为失眠而来——就是这样的一个早晨,大而模糊,无以名状,在记忆里又十分精确,我们称之为「偶然」的时刻。偶然是永远不可预料的裂缝,一切故事的支线被导入未知的盲点——一夜不睡,我演绎著偶然的各种必然机率觉得它超越现象和象限但当下则令人不知如何是好。我的手中有一本超级市场买来的自粘相本,用钢圈圈住 50 张 100 页上覆一层塑胶薄膜的硬纸板每一张都像画布。我瞄到不远处有一把剪刀,更远处是一本 37 cm × 42 cm 的大本诗集《腹语术》。四年前应着一个狂想设计出来的版本但随即因为太佔地方而令我十分厌烦。我有个深刻的感觉是诗绝对不应该佔地方。我把诗集打开拿起剪刀开始工作。 那些字一个个斗大,1.5cm × 1.5cm 。抽离地看每个字都像一个小小的森林枝桠交错柔条漏金。「令人错愕的语音的灌木丛」亨利米修说的。我剪下的第一行字是「那些忍耐许久」,我把相纸上的薄膜小心拉开把这个句子放进去。于是连著四天拼命工作发着高热一共贴了五十几页于是我发现我完成了三十首诗。那高热像拿到驾照第一次上路一下就加速到 160 觉得人生大道笔直发亮没有惊慌一路沉鱼落雁摧枯拉朽停下来以后完全不知道刚刚是怎么开的才意识到速度和害怕。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速度放慢了完成了七首,又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更慢了,完成了八首。我发现整个过程里我是把自己当画家看待的。我站着工作,在一个简单地支架着的工作台上,剪下来的字和句子到处都是。我把字当颜色看待;有一天我想找一个介于哔叽色和卡其色中间的字我找到的是「堕落」,那天穿一件橄榄绿衬衫,堕落掉下来落在衣襬真是配极。 住在法国南部不能不理会印象派,绘画史上最初的光都在这里被发现。每一次路过普罗旺斯,塞尚的圣维克多山像「情人的情人那张脸历历在目」(木心语)。塞尚画静物——「那些水果充满了取舍决定」,这句话美极——画山,圣维克多山:「我可以在同一位置上画上数月,只要稍微往左或往右移一下身子便可」。 这些字充满了取舍决定像塞尚的水果。看见飘到院子里两个字「溼索」落在一只蜗牛背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4 写诗的人最大的梦想不过就是把字当音符当颜色看待。让我抄一段里尔克论塞尚:「每个颜色自我集中,面对另一个颜色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在每个颜色中形成不同层次的强度来溶解或者承受不同的别的颜色。除了这个颜色自我分泌的体系,还不能忘记反光的角色;局部的较弱的色调褪失,为了反映更强的色调。由于这诸种影响的或进或退,画面的内部激动、提升、收聚而永不静止下来……」(程抱一译文) 怎么样?我觉得足以抵抗罗兰巴特。巴特说:「阴影、皱褶、口袋和意识形态」他觉得没有一个字是无辜的。 5 发现一个字叫做 Palimpesect,一种羊皮纸可藉特殊药水重现隐匿的书写。波特莱尔用来隐喻记忆。女性主义说「但她的大拇指印浮现」。为了波特莱尔和罗兰巴特和种种什么什么主义的关系,我极想极想用一种建筑师用的透明绘图纸印这本诗集,想想那层层叠叠含沙射影指鹿为马的可能性——你可能在第一页第五行旁边就看见了第八页的第七行,想想别人又要说这是「互相指涉」——令人有点高兴。但为了塞尚的缘故(最终我可能把自己当油漆匠看待),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字「纯粹」(至今想像不出它的颜色),也为了有人说塞尚极可能是视觉残障故眼遇各色皆成异色,我决定用一种我们小时候画画用的绘图纸印,撕开时留下毛毛的边,用粉蜡笔上色,如果你从右边开始,你的小指侧面直到手肘处都会沾上颜色,这个颜色一路摩擦到左边,你迟早就会进入「野兽派」。 6 有几首,它们慢慢接近了一种雕塑而不是雕刻。有几首,它们是一些回声,是腹语的腹语(的腹语的腹语)。有些是对字本身的冥想。有些是某种瑜珈姿势的演练。一种食谱。一种时装表演。一种反抗。一种吞噬。一种再生。一种杀人见血。一种焚尸不灭迹。一种爱。一种恨。爱极生恨。恨极生爱。最后,它们是一种轮回说。这本诗集是上一本诗集的再生转世有共同的胎记。喝过冥河里的水前世种种烟消云散,但有一天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觉得你曾经来过,刚认识一个人你仿佛早已认识过。你不知道怎么解释,是前世。 7 ●有时候剪下一组字,反面是另外一组,譬如「险险舔过」反面是「暗底欢愉」,想很久要用那一面。 ●有时候先浮现两个字「答应」,脑中的图案是一大匹布在阳光下被竹竿撑起,迎着风刮到树枝又掉下来。翻遍整本〈腹语术〉找不到答应两字这是不可思议的。 ●为了一些线条上的连接需要「其他」两字。但剪得七零八落的诗集里再找不到其他两字于是在安那其里找到其在错过他里找到他。 ●你有没有玩过捡红点? ●第一首〈耳鸣〉意思是「耳朵的手风琴地窖里有神秘共鸣」。 ●〈音乐〉做完发现变成一个故事,确有其人。 ●这样的两个句子「有人呼唤我的名字」和「遗失三颗纽扣」,一个绝大的诱惑是找一个「像」字把它们连在一起让它们「产生意义」。我必须承认意义是极端恐怖的诱惑。意象尤其是。最后我以我终究不是一个画画的来自圆其说,意思是,我实在无能抗拒这些诱惑。 ●这也是它们最后被当做一本诗集看待的原因,而不是一本画册。 ●但是最后我还是把「像」字拿掉了。 ●极容易完成类似这样的一首: 「肉体 到最后 比诗准确 难写」 但这绝不是我要的。 ●〈由1走向2〉完全是废物利用,都是些剪剩下的字,幸好找到题目「由1走向2」。结果旨意太清楚而完全失去了废物的美。有损失若此。 ●喜欢「玻璃」的音和字形和雨打在玻璃上。玻璃的前生是琉璃。在<插图>这首里把玻璃当副词用。不带修饰,没有情绪。 ●「犹豫」放大到百倍就是一条小兽。尔雅:犹豫,犹如麂善登木,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且来害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 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 又,犬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云犹豫也。 实在犹豫很久要不要用犹豫这两个字。久久瞪视觉得神魂颠倒有寒气自脚底升起。觉得它的毛色是有点黯淡的鼠绿色。 ●最长的一首〈把时钟拨慢一个小时〉我以为我找到了一些我要的声音,那么轻,那么干净,有几个动作但也几乎不算数。我觉得找完成了首「没有阴影与皱褶」的诗。用写是绝写不出来的。极低限的诗。 ●贴完〈以讹传讹〉直觉是最后一首了,但接着又贴了〈拥抱〉,完完全全地感官。我以为那是一首美丽的诗做为压卷。诗,这时候我有点懂了,它同时是一种流浪和一种归宿。 8 我不能不提到我虎斑纹的猫咪弟弟。牠最喜欢打盹的地方随着天气变凉变得离我愈来愈近,最后就乾脆横躺在我正忙着而乱成一堆的工作台上。牠趴在那堆字上用一种尽可能把自己拉长的姿势盘踞着打呼噜。我再怎么是一个诗人也绝不至于因为诗而牺牲猫的。在不影响牠的睡姿的情况下把那些字轻轻抽出来抽不出的也就算了。大半天过去牠睁开眼睛弓着背站了起来,有些字从牠的腹部掉出来:「从此不再出现」、「光滑发亮」、「压缩了」,好极了,神准,大力摸摸牠,逆着毛的,牠最不喜欢的那种。 也不能不提到我的狗牠到了法国以后改名叫做混,牠打呵欠打喷嚏抓痒惊天动地地抖身子在我灵感汹涌的时候用那种我永远无法拒绝的狗眼看着我要求散步。我当然也不会因为诗而牺牲狗的散步的,但散步回来对一些句子的颜色组合又有新的看法了。有好几首诗还真的是牠们完成的呢。 我要不要提到朝西的那扇窗子呢?窗外七棵橡树。每一次开窗就是一阵纸片飞舞。 我要不要再提一次这本超级市场买来的相本其实是黏度不够的很差的一种相本,每一首都贴得有点耳歪眼斜,再加上更差的我对直线的目测能力,如果你看到我的原稿,你会觉得这是一场十分破烂的时装表演,但是将计就计——那些字的移动、修改、遗落和贴补都找不到痕迹的,天衣无缝,虽然破烂。 9 「并置颜色对比定律」:一个纯净的色体使视网膜产生补光的现象。橙色有蓝色光环,红色有绿色光环,紫色有黄色光环。这些光轮的干扰意味每一个颜色都会改变其邻近的色彩。 我怎么老在印象派的色彩理论找到我痴恋文字的根据呢?尤其是「点描法」。 试读一段庄子: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宴闲,敢问至道」。老聃曰:「女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女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今日宴闲」四字满地树影,条纹和斑点中置一老旧土黄藤椅,那光是蓝灰镶点不着边际的漠漠的紫,带着烟黄色的光轮早早已经改变了三个字外「道」的色彩,「其来无迹,其往无崖」,黄点纷乱。道是离奇的滑坡。道是什么颜色?道是鹅肝色。 你觉得「低声说话」带着什么颜色的光环? 10 我的第三本诗集〈摩擦·无以名状〉。 我预设两类读者: ⒈读过<腹语术>的; ⒉没有读过〈腹语术>的。 但可能第一类读者乐趣会大一点,因为如果你可以不费力地指出〈摩擦·无以名状〉里的那个句子是出自〈腹语术〉的那一首诗,你就有机会参加某一秘密帮派所举办的秘密通讯猜谜得到一份神秘不详的礼物。 对第二类读者我只有一个建议是读完〈摩擦·无以名状〉回头读〈腹语术〉,把腹语术当做回声。 诗集名曰〈摩擦·无以名状〉以尽量让人记不住为原则,集中 45 首诗果然没有一首是我可以记住背得起来的,连题目也是。初冬,葡萄田里葡萄枝叶修剪净尽,远望像一大张乐谱填满没有起伏的低音,是最低限音乐。九月二十四日星期六开始工作那天,每日占星术说:「月亮在晚上 10 点 41 分由金牛座进入双子座,极佳的情势适于再磨光、刷新、修补、重新装满。」我知道字大概永远不可能变成颜色,也不会变成音符,也不会变成葡萄藤,这本诗集里的企图可能是失败的,但希望诗可以留下来。 这篇以占星术的预测做为结论的序被 dear R 认为「难得地清楚」关于创作动机和过程,我心里暗暗得意,但他接着说:「你知道就像有些抽象画册前面的序写得是绝对清楚,但序后面的画还是没有人清楚。」说得这么好的,我还是很高兴。 三月回到台北应「联合文学」邀请做专辑,我拿出了这些作品,45 首重新以别种字体打出来,干干净净,悦人也同时掩人耳目,我再三看不能不承认它们还是诗,我把整本原稿带给一些朋友看,他们都赞成印成诗集时尽量保留手工剪贴的质感(虽然这些 1.5cm × 1.5cm 的字都得照着开本缩版),那么即使诗可能是失败的,希望企图可以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