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诗歌

  • 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

    作者:(俄)阿赫玛托娃

    本诗集选译了260余首作品,包括《黄昏》《念珠》《白色的鸟群》中的优秀抒情短诗和组诗与抒情长诗《安魂曲》《北方哀歌》《野蔷薇开花》《子夜诗》和《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等,全面地展示了阿赫玛托娃创作的风貌。
  • 苏联三女诗人选集

    作者:(苏)阿赫玛托娃等

  • 唐女诗人集三种

    作者:(唐)李冶,薛涛,鱼玄机,陈文华校注

  • Adrienne Rich's Poetry and Prose

    作者:Adrienne Rich,Barbar

    在线阅读本书
  • 失乐园

    作者:弥尔顿

    《失乐园》以史诗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这部长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 阿赫玛托娃诗选

    作者:阿赫玛托娃

    《域外诗丛》 197首
  • 七里香

    作者:[台湾] 席慕蓉

  • 李清照诗词文选评

    作者:陈祖美

    《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经历不同寻常的身遭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诗词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然而人们是否真正全部读懂了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诗词文选评》的编撰者陈祖美先生是国内研究李清照的著名学者,作为女性,她对李清照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感受和领悟。她从考察李清照幼年丧母,继母抚育,父亲遭党争迫害,自己屏居乡里,中年丧夫,躲避战乱,再婚失败,终身不育等等身世入手,进而评述她在各个时期的诗词作品,特别揭示出隐藏在表层字面意象之下的深刻内涵和悠悠心曲,刻画出一个既不失本相,又有鲜活气息的李清照新形象。
  • 那些年,那些诗

    作者:章华 编译

    《每天读一点英文:那些年,那些诗(诗歌卷)(英汉对照)》内容简介:《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特点有三:内文篇目取自中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背景知识、单词注解、名句诵读,让你在品味诗歌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附赠地道美语朗读MP3光盘。 《每天读一点英文:那些年,那些诗(诗歌卷)(英汉对照)》精选《乡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西风颂》、《一见钟情》等中外名诗,让你在诵读名句中,感受隽永的情谊!
  • Here

    作者:Wislawa Szymborska

    An exciting collection of poems by Wislawa Szymborska. When Here was published in Poland, reviewers marveled, “How is it that she keeps getting better?” These twenty-seven poems, as rendered by prize-winning translators Clare Cavanagh and Stanislaw Baranczak, are among her greatest ever. Whether writing about her teenage self, microscopic creatures, or the upsides to living on Earth, she remains a virtuoso of form, line, and thought. From the title poem: I can’t speak for elsewhere, but here on Earth we’ve got a fair supply of everything. Here we manufacture chairs and sorrows, scissors, tenderness, transistors, violins, teacups, dams, and quips . . . Like nowhere else, or almost nowhere, you’re given your own torso here, equipped with the accessories required for adding your own children to the rest. Not to mention arms, legs, and astonished head.
  •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作者:林徽因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尽可能地收集了林徽因女士的所有诗歌,即使做不到百分百完全收录,却也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中年这个时间段,经典的诗歌作品,其中作为一道公案——涉及与徐志摩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在诗歌中有所流露。 林徽因同时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诗坛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巨大,他与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一直到现在都是每一代文学爱好者的必读品,她对中国诗坛的影响一直绵延至今,其诗歌作品中的音乐美感,动人的无声韵律无法不让人为之倾倒。
  • 和好人恋爱

    作者:桥

    偶尔,茶树 偶尔,月亮升起 偶尔,东风 偶尔,茶园有人 偶尔,数数叶子 偶尔,蚂蚁过着幸福生活 偶尔,抚摸对方的手 偶尔,躺下 偶尔,咬破石榴 偶尔,拍打周围的空气 偶尔,竹林唱歌 偶尔,淌水过河 偶尔,坐在野花的家里 偶尔,以草为鞋 偶尔,杭白菊 偶尔,茶树 偶尔,分泌蜜汁 偶尔,和竹叶拥抱 偶尔,稻草抽打农田 偶尔,想起燕子 偶尔,举着火把穿过田埂 偶尔,莹火虫那样忧伤 偶尔,磷光在身体里奔跑 偶尔,一朵油菜花在铁里行走 偶尔,敲盛满清水的碗 偶尔,知更鸟停在阴影的树枝上 偶尔,相信观音的手指 偶尔,变成浮萍 偶尔,替鱼拉纤 偶尔,和雨并肩行走 偶尔,掀开一条河的外衣 偶尔,打碎一盏灯的火焰 偶尔,果实和刀子相爱 偶尔,永远
  • 在世上做安娜

    作者:【瑞典】安娜·吕德斯泰德

    《在世上做安娜》中安娜·吕德斯泰德的这些诗句我们很早以前就铭记在心了。要描述做人意味着什么,难道还有更好的方式吗?所有人都是个人,各不相同,各具特性。通过做一个与众不同、具有特性的个人,成为你自己,你也就完成了使命,因此也就丰富了这个世界。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在世人眼中得到承认,更不是要你成名成家,有权势和财富,而是说你要找到你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生活。在安娜也很喜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卓夫兄弟》中有这么一句话,“在悲中有幸福”。
  • 安魂曲

    作者:安娜.阿赫瑪托娃

    本書將安娜.阿赫瑪托娃的《安魂曲》、《沒有英雄人物的主人公》及阿赫馬托娃其他長詩,合編在一起出版,經由烏蘭汗(本名高莽)翻譯而成。《安魂曲》的詩作既簡樸又感人,看到阿赫馬托娃如何從一個傾訴自我愛情的詩人,完全蛻變成一個「民眾的詩人」,成為一個所有受苦受難的人可以在她那裡找到撫慰的詩人。 在《沒有英雄人物的敘事詩》選取了三個時間點:1913年舊俄羅斯帝國即將崩潰的前夕、史達林恐怖統治的高峰期、蘇聯衛國戰爭從最艱固的階段即將轉入反攻的關鍵時刻,她用這三個歷史的重要關頭,寫出了一首二十世紀的俄羅斯史詩,並把自己的一生織入其中,形成歷史劇變和個人命運緊密結合的大敘事詩。這麼宏大的企圖,在二十世紀重視個人內心世界的詩歌創作中是難得一見的。則顯示出作者「歷史畫的大師」的一面。 我們可以說,因為阿赫馬托娃始終堅持站在祖國的大地,和祖國人民同其命運,她才能時時刻刻站在歷史的洪流中。當然,被這個洪流衝著走,她的一生也就充滿了苦難,但也因此,她才真正的認識到、體會到二十世紀的人類命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寫出這麼了不起的作品。如果不怕女性主義者責罵,我們還可以說,這樣的作品由一個女性來完成,只能令人更加尊敬和讚嘆。 安娜?阿赫瑪托娃的抒情詩情意真切,傾倒了無數青年男女。隨著她家庭的、個人的不幸遭遇,瞭解一些無辜的人遭遇到迫害和冤獄,發現在陽光下的蘇聯諸多使人窒息的陰影,她的聲音變了,她的詩歌中唱出受苦受難的感受。作品多了一層隱晦的色彩,顯得悲愴深沈。
  • The Complete Poems

    作者:Elizabeth Bishop

    Highly regarded throughout her prestigious literary career, and today seen as an undeniable master of her art, Elizabeth Bishop remains one of America's most influential and widely acclaimed poets. This is 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 of her work. "The Complete Poems" includes the books "North and South," "A Cold Spring," "Questions of Travel," and "Geography III," as well as previously uncollected poems, translations, and juvenilia.
  • 伊蕾诗选

    作者:伊蕾

    伊蕾诗歌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起诗坛关注。记得那时她在一篇文章里把自己的创作追求说成是“情绪型、悲剧型、未来型”。所谓“未来”者,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整体未来乌托邦”,而是超越形形色色的整体主义抒情,回到具体本真的个人。而树立个人生命体验的诗歌,在那时的中国诗坛还是受到压抑的未竟的事业。伊蕾所说的“未来”,指的是对自己孤独追寻的不计代价的自信,和对“未来”精神自由的读者的期待。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寻》、《爱的畏惧》、《你以为》、《绿树对暴风雨的迎接》、《火焰》、《闪电》等早期意象诗里,她写出了自己生命情绪的“客观对应物”。我们看到她生命内部的无边“海浪”的孤独和奋争,“你是被谁捆缚在大地上?每一块肌肉都在翻滚,爆发出自由的歌唱!”如果说这些早期抒情之作还略显“笼统”的话,不到两三年内很快伊蕾就找到了“个人的心灵辞源”——我指的是1984、1985年创作的大量作品《微雨》、《残破》、《野芭蕉》、《蓝色血》、《又见海鸥》、《苦木》、组诗《黄皮肤的旗帜》、《黄果树大瀑布》、《野餐》、《罗曼司》,如此等等。
  • 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

    作者:[英]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1889年,白朗宁在威尼斯逝世前不久,把一个镶嵌细工的木盒交托给他的儿子,里面珍藏着他和妻子间的全部书信。1898年,两位诗人间的情书公开发表,即两卷本《白朗宁——巴莱特书信集》,这洋洋一百万字以上的来自现实生活的“情书文学”在世上绝少出现,它情深意真,诗趣盎然,受到读者的喜爱,短短十四年间再印六次。 十四行诗的故乡在意大利,它原是配合曲调的一种意大利民歌体,后来才演变为文人笔下的抒情诗,以莎士比亚成就最高,英国文学史上每一时期的重要诗人如弥尔顿、雪莱、拜伦、济慈都曾写过十四行诗。 《葡萄牙人十四行诗》是白朗宁夫人的代表作,历来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相互媲美。 这部感人的诗集就是他们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之一。其美丽动人,甚至超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 白朗宁夫人最初开始写这十四行组诗,大概是在她答应了白朗宁的求婚以后那一段时期。直到他们婚后住到了比萨,白朗宁才读到这本诗集。他不敢把这文学上的无价之宝留给他一个人享受。1850年白朗宁夫人出版了一卷诗集,把这组十四行诗也收进在内,共四十四首,还取了一个总名,叫做《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用以掩饰作者身分,因白朗宁夫人不愿意把个人情诗发表。
  • 草叶集选

    作者:[美] 惠特曼

  • 一味·方塘

    作者:一水图

    光阴似水,方塘如镜。方塘虽小,可以仰观天光云影的自由流动,俯察花容叶貌的斑斓生机,享受自然的清澈声色,足以使久居拥挤城市沉重的心灵跃跃流动起来轻盈起来,又渐渐静谧下来,在流动和静谧的一角中禅悟出心灵的回声。每一个人的心灵里都有一个澄明的方塘。每一个方塘都一泓活水——那就是自然倾吐给我们的一句句妙语。让我们去聆听吧:去聆听幼叶滋滋初之生长的体验,去聆听柳丝对爱情的呢喃,去聆听落花追逐流水的一番心思,去聆听明月惊照积雪的纯洁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