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日记

  • 交换日记 1

    作者:徐玫怡,张妙如

    《交换日记1》内容简介: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分隔两地,有自己的家庭,被多如繁星的琐事围困,不用担心,我们的友情不会逝去,因为,我们可以交换日记。这是一本两位台湾人气漫画家共同完成的凡人日记,她们是一对好朋友,1998年,她们开始分隔两地,有各自的家庭和事业。为了维持友情,她们开始写日记,并传真给对方。在日记里,她们谈日常琐事、生活哲学、奇闻轶事、创作心得、DIY方法……她们为对方打气,给对方快乐。一年又一年,她们的友情延续着,而《交换日记》已经出到第十二本,成为出版界的奇迹。
  • 搜书后记

    作者:谢其章

    《搜书后记》主要内容简介:元旦三天病里过;我写黄萍荪该负什么责任;父亲想见谷林;送范用《漫画漫话》;只想见王朔一个;只有上海拿得出;星星星星我是大地;海内孤本《宇宙风》;《国宝赴美展览日记》有意思;邵洵美之女;插友吴去世;雨中拾桔;《白用,门也没用,别拿世界吓唬我》;张次溪旧藏《世界画报·三一八惨案特刊》;王朔说话这个味;庞中华《钢笔书影》;《与崔永元面对面》;最后一次在家采访;《近思鲁迅》出版;孔网惊现《域外小说集》;护封也有假;《吹吧,北京》;我没能帮成96岁老人。
  • 小人物日记

    作者:乔治·格罗史密斯(Grossmith.G

    小人物日记,ISBN:9787560088396,作者:(英)格罗史密斯,(英)格罗史密斯 著,杨艳斌 译
  • 克利的日记

    作者:(德)保罗·克利

    保罗·克利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画得美也写得妙,19岁开始动笔写日记,直至1918年为止。这部日记本来只供克利个人审思之用,并不打算出版,克利在生前不准任何人接近他最私秘的告白。本书将整个克利的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年轻一代的面前,克利的日记引介我们走入他的生活及音乐、绘画、文学的国度。喜欢研究克利艺术的朋友,精读这部文献,将可看到一朵意外的美妙的花为他们盛开。
  • 芳芳的巴黎日记

    作者:芳芳

    城市拥挤,每个人都怀着梦想和期待。地铁里,不同的乐者,有专注投入,也有漫不经心;为了生计,或是仅仅为了有人倾听;每节车厢里,都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神情的陌生人。一座城市,可以如此包容,这是巴黎吸引我的缘由。  爱书,爱发呆,爱咖啡,爱阳光,这就是我喜欢的巴黎人生活。  杰曾说起他的梦想,三十岁的时候,在南部的小镇上,山水之间,买一处木屋,养一只大狗,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满向日葵。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美的梦,而我的梦却始终在中国,和他咫尺天涯。  我的朋友经常开玩笑,要嫁一个中国老公,再找一个法国情人。我笑她的贪心。爱情,无论在哪里,和谁在一起,都应该是忠贞、纯粹、自由、绝对的。其实,我们只要Ecouter ton Coeur(听从你的心)就足够了。  旅行经过的小镇,遇到的人,还有那些感动,也许过去了却不再见,留下的只是回忆。等到我们老的时候,纵然衰老、贫穷、寂寞,至少我们还会想起,曾共有过那么多精彩。
  • 过去的痛

    作者:[美] 梅•萨藤

    ★著作等身的女作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梅•萨藤至诚之作,坦然讲述人生中的艰难时期,探讨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独居,正在成为很多人的主动选择。到2013年,我国独居人口比例已达14.6%,梅•萨藤的日记为向往独居生活的人展示了一种真实的生活范式:她一面读书写作、接受采访、出席讲座,一面照顾猫狗、接待好友、钻研园艺。数十年来,她的日记都是独居者的必读之书。 ★梅•萨藤说:“孤单是自我的贫乏,孤独是自我的丰富。有两种人对我的作品极感兴趣——首先是生活孤独的人……而第二种,是还没有对生活做出承诺的年轻人,既在工作也在爱情方面。” ★梅•萨藤与同性伴侣朱迪相知数十年,却因对方患上奥兹海默症而痛失所爱。她在日记中回顾自己身为女性、身为作家、身为少数群体的人生,以及走出情感伤痛的历程。“一个人必须足够强大才能承认自己的需要,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关于本书】 梅•萨藤作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在诗歌、小说及非虚构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日记构成了她写作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本书收录了梅•萨藤的两本日记《过去的痛》(Recovering)与《梦里晴空》(After the Stroke),她在书中坦诚地记载了人生中的两段艰难时期:66岁,一段多年的感情走到了尽头,此时她不仅深陷抑郁症的泥潭,还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但 “打击唤醒了隐藏的力量”,她凭借坚韧的勇气继续阅读和写作、悉心打理自己的生活空间,最终以卓然之姿走出了困境。73岁,她不幸中风,却仍未被击倒,而是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深入思考自身与过去的关系,完成了一段精神与身体的康复之旅。 【精彩书摘】 ★梅•萨藤追问孤独的意义: 相对于孤单,我一直非常得意于孤独——孤单是自我的贫乏,孤独是自我的丰富。 如果一个人确实选择了孤独,那一定有某种目的,而非仅仅是为了寻找自我;探索“个性”是这些日子的一个时髦概念,但至少有时显得像是纯粹的自我放任。一个人如何发现自己的个性?我的答案是通过工作和爱,两者都意味着给予而不是索取。都需要克制、自律以及一种无私,并且都是毕生的考验。 ★梅•萨藤反思“忠诚’的含义: 如果一段二十年的婚姻中除了分担责任外已所剩无几,如果没有共同的内心生活,爱也很少有,如果双方都积聚了怨愤,如果没有给予和索取,那么这伴侣中的一方去婚姻外面寻找安慰和作为支撑的爱,你能说是行为不忠吗?我们到底忠于什么?我们必须对什么忠诚? 忠实于自我要比看上去更难。我看到周围有一半的人在这方面已经失败了。他们为了逃避痛苦而妥协,或是因为缺少勇气,或是出于责任感,为了保护他们已经不再爱了的什么人。 ★梅•萨藤如此描述追寻自我的旅程: 温柔是心灵的优雅,正如风格是思想的优雅。 如果一个人能够以宽恕之姿走出与自己的斗争,那么透出的光芒可能炫人眼目。 穿越痛苦的惟一途径是经历它,吸收它,探索它,确切地理解它是什么以及它意味着什么。 没有相同的爱,也没有相同的死亡,相同的损失:这些路我们是要独自走的。 【媒体推荐】 “梅•萨藤独居于缅因州的约克,她的著作极为丰富……她不仅拥有令人着迷的深刻专注力,而且具备一种热情洋溢的天性。”《巴黎评论》 “梅•萨藤作品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她自我揭露时的坦率与勇敢,以及她在披露内心世界时所表现出的惊人力量。”《卫报》 “在日记中,梅•萨藤不可忽视的技艺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她以这种形式取得了独特的文学成就。”《星期天时报》
  • 看来看去

    作者:陈村

  • 过去的痛

    作者:梅・萨藤

  • Reborn

    作者:Susan Sontag

    "I intend to do everything...to have one way of evaluating experience—does it cause me pleasure or pain, and I shall be very cautious about rejecting the painful—I shall anticipate pleasure everywhere and find it too, for it is everywhere! I shall involve myself wholly...everything matters!" So wrote Susan Sontag in May 1949 at the age of sixteen. This, the first of three volumes of her journals and notebooks, presents a constantly and utterly surprising record of a great mind in incubation. It begins with journal entries and early attempts at fiction from her years as a university and graduate student, and ends in 1964, when she was becoming a participant in and observer of the artistic and intellectual life of New York City. Reborn is a kaleidoscopic self-portrait of one of America’s greatest writers and intellectuals, teeming with Sontag’s voracious curiosity and appetite for life. We watch the young Sontag’s complex self-awareness, share in her encounters with the writers who informed her thinking, and engage with the profound challenge of writing itself—all filtered through the inimitable detail of everyday circumstance. Editorial Reviews From 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The first of three planned volumes of Sontag's private journals, this book is extraordinary for all the reasons we would expect from Sontags writing—extreme seriousness, stunning authority, intolerance toward mediocrity; Sontags vulnerability throughout will also utterly surprise the late critic and novelists fans and detractors. At 15, when these journals began, Sontag (1933–2004) already displayed her ferocious intellect and hunger for experience and culture, though what is most remarkable here is watching Sontag grow into one of the century's leading minds. In these carefully selected excerpts (many passages are only a few lines), Sontag details her developing thoughts, her voluminous reading and daily movie-going, her life as a teenage college student at Berkeley discovering her sexuality (bisexuality as the expression of fullness of an individual), and meeting and marrying her professor Philip Rieff, with whom, at the age of 18, she had David, her only child. Most powerful are the entries corresponding to her years in England and Europe, when, apart from Philip and their son, the marriage broke down and Sontag entered intense lesbian relationships that would compel her to rethink her notions of sex, love (physical beauty is enormously, almost morbidly, important to me) and daughter- and motherhood, and all before the age of 30. Watching Sontag become herself is nothing short of cathartic. (Dec.) Copyright ©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a division of Reed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From Booklist Rieff sensitively portrayed revered critic and novelist Sontag during her last days in Swimming in a Sea of Death (2008) and now continues to navigate the great sea of her legacy as editor of her journals. He didn’t want to open his mother’s private life to public eyes, but because her papers are available to scholars, he does so preemptively, granting readers access to the innermost thoughts of a genuine prodigy. In 1948, at age 15, Sontag asks, “And what is it to be young in years and suddenly awakened to the anguish, the urgency of life?” After starting college at 16, she fills her journals with passionate analysis of books, her intellectual ambitions, her struggle to accept her homosexuality, and the ecstasy and torment of her first lesbian relationship. Then, suddenly, this ardent seeker becomes a wife and mother. She loves her son, but marriage does not suit her, and her battle to reclaim her true self is one of several dramatic rebirths punctuating this electrifying record of Sontag striving to become Sontag. Two more volumes are planned. --Donna Seaman Review “What ultimately matters about Sontag . . . is what she has defended: the life of the mind, and the necessity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as ‘a way of being fully human.’” —Hilary Mantel, Los Angeles Times Book Review
  • 教师日记

    作者:丰子恺

    《教师日记》为丰子恺文学代表作之一。为教育阅读本,以日记的形式写成。这是本教育阅读,以日记的形式写就。作者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等职。
  • 北大日记

    作者:朱家雄 编

    《北大日记》收录了25位北大学子的日记,其时间跨度在1990到2008年之间。日记以非常直观的文学向我们呈现了北大青年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的心路历程也因此变得可见、可触、可嗅、可听、可感,变得不再蒙面遮脸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 赖宁作文日记选

    作者:赖宁

  • 政治的人生

    作者:王沪宁

    《政治的人生》是王沪宁的个人日记,如王沪宁所说:政治的人生,并非指一种政治的经历,而是说,作为一名政治学的学者,我的大部分时间均用来做我的专业学问了,以致这一学问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生命。
  • 胡适的前半生

    作者:邵建

    胡适是20世纪的一个文化坐标,一种精神象征,一条思想脉络。即使放在2l世纪的今天,胡适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是普世意义上的一种价值选择。基于此,本著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胡适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和在公共领域中的表现。 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胡适身处的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 “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代,中国人陆逐步对胡适重开评价,这是一个“去妖魔化”的过程。胡适作为一个研究对象,逐步从学术领域过渡到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随着人们对胡适和胡适思想的深入,已经沉入历史背影中的胡适再度走向历史前台。本书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
  • 托尔斯泰夫人日记(上下)

    作者:C.A.托尔斯泰娅

    《托尔斯泰夫人日记(全译本)(上下)》是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夫人C.A.托尔斯泰娅1862-1910年间的日记。 托尔斯泰夫人不仅智慧过人、个性独特、精力旺盛、勤奋,而有修养,并具有天生的文学资质、非凡的感悟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这些决定了《托尔斯泰夫人日记(全译本)(上下)》在对复杂忧郁矛盾与感情折磨着的女人心灵的展示方面格外贴切、真诚。《托尔斯泰夫人日记(全译本)(上下)》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我的德国笔记

    作者:张海迪

    《我的德国笔记》是一部难得的欧洲游学笔记。作者克服身体障碍,飞越千山万水,应邀到德国做访问学者,记下了在雷格尼茨河畔的随想。她笔下的中世纪建筑,老教堂的钟声,古旧的石头街道,摆满鲜花的窗台,让人如同走进一部迷人的电影。作者以文学的力量,温婉的笔触,再现了在德国一年间的生活情景:怎样学习德语,怎样与德国人交往,以及对文学、音乐、雕塑、哲学、戏剧、宗教的再认知。书中内容叙述有致,意重情真;文字自然清新,美丽宁静;字里行间透射着智慧的光彩,潜伏着理性的宽广。 这是一部能给人温暖诗意和炽烈追求的书,更是一位残疾女作家的精神飞翔。
  • 吴宓日记--第8册(1941-1942)

    作者:吴宓

    本书是著名学者 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 生涯、个人际遇和在 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 况的记录,也是二十 世纪中国学术史、教 育史的珍贵记录。
  • 我的复旦四年

    作者:徐成淼

    这是一部五六十年代复旦大学学生记述当时大学生活的日记,写作时间为一九五五年八月至一九五八年四月。作者以其真切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中国一个特殊年代的政治风云变幻,通过一个大学生因言致祸从天之娇子沦为右派的种种遭遇,折射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这是一部五六十年代复旦大学学生记述当时大学生活的日记,从1955年8月至1958年4月,作者以真切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中国一个特殊年代的政治风云变幻。通过一个大学生因言致祸从天之骄子沦为右派的种种遭遇,折射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 吴宓日记--第7册(1939-1940)

    作者:吴宓

    本书是著名学者 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 生涯、个人际遇和在 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 况记录,也是二十世 纪中国学术史、教育 史的珍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