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饮食

  • 饮膳随缘

    作者:周惠民 著,高静芬 摄影

    《饮膳随缘》内容简介:饮食这件事,说来可小可大,可简可繁,要裹腹充饥,“食物”唾手可得,箪食瓢饮,也能活人。周惠民教授留学德国多年,讲起欧洲史事,旁征博引,讲起中西饮食,也是如数家珍。每回和他闲聊,都能听到他融贯中西的学养与宝贵的生活经验,来回穿梭古今中外。看他写饮食的文章,犹如在历史厨房里,用食材进行理化实验,有的惊世奇观只能悠然神往,有的则是嘻笑自嘲,引人会心一笑。看他书里的描写,脑中意象随之飞舞,有茹毛饮血之象,也有钟鸣鼎食之意,好不热闹。 《饮膳随缘》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发挥历史专长,相关史事,信手拈来,也将食材、食法在生活中的运用、误用以及来龙去脉交待一番,更不忘在字里行间来点儿太史公日的闲趣,不但有史事,还有史识。这《饮膳随缘》要从书架落下可能砸不伤人,但知识的分量是不容小觑的。读者能对熟悉的饮食内容感到豁然开朗,知其所以然的踏实满足;对远古远方或敬而远之的食物,则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奇趣味。
  • 吃主儿二编

    作者:王敦煌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吃主儿》的续篇。王敦煌继讲述父亲王世襄和家中两位老人的故事后,又以把视角放到老北京的庭院里,讲述“吃主儿”眼中的花草。书中所提九十多种花草,其实都是食材、药材,都可以为人们食用;同时又由于各自的形态而让人有了摆弄、欣赏的意趣。 “说起来是个景儿,五六十年代的北京,住在平房里不闷得慌。刚入五月,从城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花儿的、就在胡同里吆喝上了。吆喝声是那么的传神,那么的打远儿,那么的好听,他们似乎把春天的气息也带到城里来了。卖的花儿没几样儿,但瞧着新鲜。那顶着花骨朵儿的蝴蝶花、串儿红、韭菜莲,和不开花的天门冬、麦门冬,每棵的根底下都带着一坨子土。栽这东西省事,找个花盆,或者在院子里挖个坑,把花儿坐到里头,再浇点儿水,它准活。 这么着,没过多少日子,就有能摘下来吃的了。还真去摘吗?看是什么了。黄瓜有摘的,那顶花儿带刺儿的嫩瓜,市场上没卖的,它不够个儿不是。庭院里的,爱什么时候摘什么时候摘,来的就是这口儿鲜。 除此之外,就不摘什么了,摘下来嘛使呀。胡同口外头卖茄子、卖秦椒、卖西红柿,都几分一斤,来个五毛钱的,一个人兴许拿不动。还摘,留着看景儿不就得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情,还有入秋时节,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九花儿”的吆喝声,都已经消失在九霄云外了。我生活过的那个庭院,和周围几十条胡同里的院落,都在旧城改造、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了,从此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组成的小区,就是寻梦也找不到它原来的位置了。只有那难以忘怀的故事,永远留在记忆里了。”
  • 吃主儿

    作者:王敦煌

    作者是世家子弟,他以京腔十足的文笔,讲述了他生活中三位最亲近的“吃主儿”的故事,记述了从选料采买,到如何烹调、如何下箸的许多学问,介绍了百多种王氏家常菜的烹调诀窍,不是菜谱却胜似菜谱。最珍贵的是,文中记述了作者的父亲王世襄先生对烹饪的研究和创新故事以及他家精于厨艺的老家人对饮食烹饪精到的理解,以“各家所长,兼收并用;依我所好,为我所用;量材入馔,物尽其用;绝不可墨守陈规,一味拘泥”的观念贯穿全书。
  • 好吃

    作者:林行止

    《海上文库:好吃》描述了欧洲的美食,旁征博引,用词考究,从红酒到海味,从大都市的高档饭店到乡野中的著名客栈,是饮茶、喝咖啡、消磨时光的佳品。内容包括:巴斯克食行;绿金茶话千千日;穷国必有佳肴;筷子税说到筷子等。
  • 老俗事

    作者:周简段

    访善话当年,悠久名吃说南北,便宜坊和全聚德,柳泉居与沙锅居,煎饼果子锅巴菜,玉堂酱原松花蛋,北京的老小吃,杭州的旧茶馆,天津的烧酒,新疆的特产……本书一百多篇美味佳肴的文章,既有名菜佳肴,也有地方民间风味、佳酿名茶和蔬菜鲜果,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吃的趣闻轶事、传说掌故,很多著名的老小吃还追溯其历史渊源,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 涉笔成趣,理路天成,于琐碎中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全面,让人读后,如食橄榄,回味无穷!——季羡林 周简段早年常住北京,后来来往与北京和香港之间,交游广阔,亲身经历过不少重要的往事,如今追忆往事之际,备感亲切翔实。读者每阅其中一篇,仿佛与周氏把臂京畿,细说从前,令人低回不已!——香港《大公报》 北京的老小吃,杭州的旧茶馆,天津的烧酒,新疆的特产……关于吃的趣闻轶事、传说掌故……令人回味。图文并茂。收录100多幅难得一见的关于吃的老照片。 ====================================== 便宜坊和全聚德 吃过北京烤鸭的人无不称好,却往往只知其好而不知其所以好。今得知者相告,很值得一记。 原先京都有两家烤鸭店——前门外鲜鱼口的便宜坊和前门外肉市的全聚德。前者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开业,经营焖炉烤鸭;后者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开业,经营明炉烤鸭。 焖炉和明炉有何不同?据了解,前者使的是高粱秆,填满炉便点火,俟炉中烟净无焰,便置宰好洗净的鸭子于炉中,关上庐门焖烤,因火力不很旺,烤出的鸭特别鲜嫩、柔软,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不过一炉只能烤五、六只鸭。后来全聚德发明用明炉烤鸭开业,将净鸭置于炉中,使用果木燃料(最好是枣木),一炉就能烤好二、三十只,烤出的鸭特别香酥。 入炉以前的净鸭已经过一段工序繁多的处理过程。选鸭是京郊特产的“填鸭”,十分丰腴。然后是宰鸭、去毛。以光鸭到净鸭还须经过打气(鼓起骨架)、掏膛和洗膛(均不得破皮漏气)、挂钩(选在合适处)、烫皮(用开水浇)、打糖(用饴糖水浇)、晾皮(阴干)等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十分严格,若有不慎把皮弄破一点,便会因漏气而不能入炉。烤鸭的时候,还须用高粱秆塞住屁股,用开水灌入膛内,以弥补本身水份不足,以保持鲜嫩,并达到外烤内煮、成熟均匀。鸭胸脯部份皮嫩,烤的时间不宜过长;鸭的侧面和背部,以及后膛部份,都因较为背火,烤的时间应稍长一些。总之,掌握火候均须恰到好处,处处燎匀。这是一门高超的制作技术。现在仍然健在的著名老技师张文藻和田文宽,都掌握得极为娴熟。还有一些技术也相当好的年青技师,如甄华民、任春德、刘德长等,已为日本友人聘为专家,前往日本开业传技。 便宜坊和全聚德两家烤鸭的烤法虽有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烤好的鸭都是皮酥肉嫩、色艳味鲜、油多不腻、久吃不厌的特点。吃时佐以黄瓜、萝卜、大葱、蒜泥,配食荷叶饼、甜饼或空心烧饼。最后,鸭架子做汤,汤色乳白,鲜美可口,解渴消食。 后来烤鸭的吃法更加细致,发展到吃“全鸭席”。用烤鸭身上的不同部份,分别做出炸鸭胗、炸鸭肝、卤鸭膀(去骨)、拌鸭肠、糟溜鸭三白、鸭四宝、鸭脯、金鱼鸭、炒鸭心、酥炸鸭卷、会鸭舌等几十种菜。 由便宜坊和全聚德两家烤鸭店发展起来,王府井、和平门外以及有些大饭店都有烤鸭店或兼营烤鸭业务,生意兴隆。 仿膳话当年 友人馈我仿膳细点一匣,内有荟豆卷、豌豆黄、小窝头、甑儿糕等。 仿膳座落在北海公园漪澜堂。品尝着细腻的豌豆黄想起当年在“仿膳茶庄”小酌的情景。 1924年,冯玉祥命部下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宫中御厨也就散落民间。大约在1925年,原在御膳房菜库当差的赵仁斋,约了御膳房名师孙绍然、王玉山、赵承寿等在北海公园北岸办起“仿膳茶庄”,这便是“仿膳”的创始人了。 坐在高爽的舒卷自如的天棚下面,面对着邻邻的太液柔波,望着蓝天和变幻的白云,品着香片茶,吃着仿膳特制的美味佳肴,真是如临仙境。该处茶点,非同一般,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小巧玲珑,别具一格。如所制豌豆黄,定要用京东四眼井之白豌豆,在豌豆煮烂后,要用马尾编成的箩过筛,故而十分细腻可口。再如肉末烧饼这道小吃,烧饼用炭火细烤,外酥里软,肉末则炒得不腥不腻。记得一位食客说:慈禧某夜梦见吃烧饼,次日早点,果有肉末烧饼,以为替她圆了梦,便将做烧饼的赵承寿叫去,赏了尾翎和20两银子。肉末烧饼从此出了名。 至于小窝头,据说是八国联军占北京时,慈禧仓皇出逃,路经昌平西贯市,“老佛爷”饿坏了,一个姓李的农民献一个窝头,慈禧吃得很香,后来便让御膳房照做。这倒难坏了厨师,只得用细玉米面、黄豆面精制而成。外间传说小窝头是栗子面的,其实不确。此段趣闻,倒颇似相声中所演朱元璋爱吃“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 记得当年仿膳茶庄也做一些官中传统炒菜,印象最深的是“四抓’、“四试”、“四酥”。所谓“四抓”是抓炒腰花、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大虾。这是慈禧封为“抓炒王”的王玉山的拿手菜。所谓“四酱”则是炒黄瓜酱、炒胡萝卜酱、炒榛子酱、炒豌豆酱;所谓“四酥”,则指酥鱼、酥肉、酥海带、酥鸡。这些宫中名菜做工精细,色彩美观,味道醇鲜清淡,很受顾客欢迎。此外加清炖肥鸭、清沌鸭舌、溜鸡脯、樱桃肉、响铃以及夏令美味西瓜盅等等也都是仿膳的拿手好菜,无不脍炙人口,色、香、味、形俱佳。
  • 蔡澜谈美食

    作者:蔡澜

    《蔡澜谈美食》100篇全球美食精品蔡萃,发掘各地美食之源,搜集全球美食智慧,诠释全新的“饮食概念”,演绎前卫的“饮食文化”,香港食神将邀您一同尝遍世间美味。
  • 味觉森林

    作者:森林的火焰

    这是一本能唤起人们食欲和燃起 饮食热情的书。从山东、广东、香港、上海到加拿大,从文学经典到大餐小食,作者所呈现的美食之旅都打上强烈的个人成长印记和地域风味,但又不拘泥于此。凭着古典文学的深厚功底,作者在“食贯古今”中从《红楼梦》到《儒林外史》、从《诗经》到《金瓶梅》、从《儿女英雄传》到张爱玲,将名著的名吃一一道来。“美餐江湖”名副其实一场饕餮大餐,老汤、海鲜、肉类、蔬菜、面食、甜点一应俱全。“吃在广东”一篇专门介绍广东的粥、茶、点心、粉、蒸、煲,透露广东人爱吃善做的饮食心经。第四篇“纵横四海”则抒写食在他乡的异国情调。
  • 武山石窟造像艺术

    作者:徐越

    《武山石窟造像艺术》主要从美术鉴赏的角度,对部分石窟造像群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论述。武山石窟造像艺术,以建造于北周时期的拉稍寺“大佛像”为基点展开。它是当地建造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古摩崖石刻艺术。据记载,是拉稍寺大佛像的开凿与修建,带动了武山地区其它石窟寺的兴建与发展。其发展演变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武山石窟造像遗迹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拉梢寺摩崖造像群、千佛洞摩崖造像群、水帘洞石窟敷泥彩绘、显圣池摩崖壁画、以及木梯寺石窟彩塑艺术等。这些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气势雄宏又栩栩如生的艺术真迹,是古代艺术匠师们个性和智慧的集中展现。
  • Modernist Cuisine

    作者:Nathan Myhrvold,Chri

    《现代主义烹饪:美食的艺术与科学》(Modernist Cuisin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oking),这本书将颠覆大众对厨房的理解,用美轮美奂的图片带领您进入现代摄影技术下的饕餮世界。 高科技厨房烹制出的美食一定是不一般的,请全世界的人们都来品尝貌似不太现实。不过,出版一套配有烹饪摄影的精美食谱,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也能欣赏到这些曼妙的佳肴,这还是可行。于是,梅尔沃德团队的大作《现代主义烹饪:美食的艺术与科学》(Modernist Cuisin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oking)在一番努力后于今年3月出炉了。《现代主义烹饪》全套五册,厚达2438页,包括从近15万幅照片中精选出来的3216张美图与超过1500种美食的菜谱,其中约380种是有实例的,有兴趣的话,你可以依样画葫芦。 作者纳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曾任微软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他带领一个由顶级厨师、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三年创作出这本令人大开眼界的现代美食主义图书。这本书充分展现烹饪艺术的创造力,并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着你一步一步的来实现它们。通过三千多幅精美的原创照片和图表,让烹饪艺术的科学与技术变得鲜活起来,让食物香浓细腻的口感通过令人惊艳的光影展现在您面前。令人惊叹的摄影新技术为您展示出食物的内部状况:您可以看到烹调的全过程,小至肉类纤维的微观变化,大到整个锅的横断面。读过这本书之后,对烹饪和饮食的看法将会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全书一套6本。
  • 食物與廚藝

    作者:哈洛德.馬基 Harold McGee

    你知道嗎…… 泡芙的法文為何是「甘藍菜」?又為何被稱為「修女的屁」? 美乃滋和油醋醬,都是由1:3的水液與油液所組成,但成品的表現為何差異那麼大? 高海拔地區的蛋糕烘焙,和在平地的烘焙法有何不同? 為什麼嬌生慣養的葡萄藤蔓,反而產不出最好的葡萄酒? 高濃度葡萄酒和烈酒為何會有「淚珠」或「美腿」這種奇特現象? 不同於滋養人類成長的奶蛋肉魚,也不同於人類最早的蔬果穀物,麵食、醬料、甜點、飲料等等的食材與變化,展現出一項驚人事實:它們以變化萬千的姿態,呈現了人類在歷史演變中,大幅躍進的想像力和創意,不僅僅表現出大自然令人歎為觀止的轉化潛力,也意味著人類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塑造自然物質,這些美食已超越人類生存的必備,而是更進一步跨到為五感帶來愉悅和驚喜的另一個向度。 這些豐富而多彩的變化,是至今仍讓所有大廚與廚藝愛好者探詢不倦、津津樂道的無窮秘境,就如同人類文明的縮影,從基礎變身進階,從簡單走向繁複華麗,透過文化、歷史、地區特色的調味,變身為人類除了滿足基本生理需求之外,更具魅力的享樂泉源。 厚達千餘頁的廚房必備聖經 累積銷售量超過5,000,000本 全球大廚 沒人手上敢不拿著本書! 25年前(1984),本書於美國出版,在廚藝界投下一枚震撼彈 5年前(2004),增修了將近600頁內容,獲得世界級大廚一致推薦 去年(2008),作者榮登《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 改寫了全球廚房,催生開創性的「分子料理」與「化學廚房」 獲得讚譽:「凡張口吃東西的人,都用得上本書!」 歷經1/4世紀,無書能出其右 連《時代》雜誌亦譽為「小鉅著」 改變全球廚房的傳奇之書 25年前,哈洛德.馬基首創以科學探討烹飪,將廚藝由藝術和文化提昇至科學領域,讓《食物與廚藝》甫推出即掀起風潮,席捲並影響美、加、英、法各地,建立民眾對烹飪的新觀念,連電視節目也開始製作廚房科學的節目,不僅帶動「廚房科學」風潮,也催生現今當紅的「分子美食」! 四分之一世紀 歷久不衰 如今歷經四分之一世紀,《食物與廚藝》仍是國際三星級大廚奉為圭臬的重要寶典。再沒有哪一本書,將食材描述得如此詳盡精確、將變化講解得這麼深入淺出,並將專業的飲食科學成功轉化為大眾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廚房科學知識。人類食物的起源、構成,以及各種食材如何透過廚藝變身為誘人美食的過程,盡收於此。 導覽飲食的文明與奧秘 《食物與廚藝》是全世界美食愛好者和職業廚師的「聖經」,連結了烹飪與科學,從各色食材的化學組成,一路探究到滋味、香氣、質地、顏色和營養。從我們未曾想像過的科學之窗窺探廚房實驗室的神奇變化,透視人類歷來飲食的文明,宛如廚房中的羅賽塔石碑,完美呈現了生命延續的無窮奧秘與無邊魅力。 原書厚達近900頁,從滋養人類生存演化的奶蛋肉魚等葷食、平衡人類營養素的植物性食物,到文明發展後的甜點醬料等美食,各種食材皆有鉅細靡遺的介紹。《食物與廚藝:麵食、醬料、甜點、飲料》是榖物、糖與酵母的三重奏:它們以變化萬千的手法,合奏出麵食、醬料、甜點和飲料等豐富的感官風貌,不僅僅表現出大自然令人歎為觀止的轉化潛力,也表現出人類在歷史中大幅躍進的想像力和創意。它們滿足了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更跨入藝術的層次,為五感帶來高度的愉悅和驚喜。 榖物-- 榖物磨成粉之後,可以變化出各種料理:麵包和麵食是最常見的主食,並且象徵著人類想像力和靈感的大幅躍進,讓榖物變化成外酥內軟的彈性團塊,或是柔順軟韌的滑溜麵條;榖物還可化身為醬料,用來強化風味、凸顯主食,增加食材的深度和廣度;榖物甚至能藉著化學變化,轉變成醉人的飲品,釋放凡人喜怒哀樂的能量。 糖-- 平凡的糖是一種不平凡的食物。糖帶給人純粹的感受,是一種結晶的喜悅。糖代表的甜味,本身就深受人類喜愛,而甜味搭配其他食材中的酸、鹹、苦等滋味,還可發展出更豐富多層次的味覺享受。糖的質地在加熱之後,更可延展出各色風貌,於是甜點更成了結合味覺和視覺享受之大成。 酵母-- 凡是需要氣體來變化食物的,都用得上酵母:麵團經過酵母的發酵,榖物便失去原有樣貌,鼓脹成蓬鬆團塊;啤酒或香檳中的沁涼宜人的氣體,也都是酵母的功勞。酵母還會把食物中的糖分轉化成迷人的酒精,讓水果和榖物變身為清澈又有稠度的酒品。 本書目錄第十章  穀類麵糰和麵糊:麵包、蛋糕、酥皮和麵食 麵包演變沿革 麵糰、麵糊的基本構造和製品 麵包 稀麵糊食品 稠麵糊食品:麵糊麵包和蛋糕 酥皮 小甜餅 第十一章 調味醬料 歐洲的醬料發展史 醬料的科學:風味和稠度 用明膠和別種蛋白質增稠的醬料 固態醬料:明膠式凝凍和碳水化合物凝凍 用麵粉和澱粉提高稠度的醬料 用植物粒子增稠的醬料:食物漿泥 用油、水微滴增稠的醬料:乳化液 用氣泡增稠的醬料:泡沫 鹽 第十二章 糖、巧克力和甜點 糖和甜點的歷史沿革 糖的固有性質 糖和糖漿 純糖硬糖果和甜點 巧克力 第十三章 葡萄酒、啤酒和蒸餾酒 酒精的固有性質 葡萄酒 啤酒 亞洲的米釀酒精飲料:中國酒和日本清酒 蒸餾酒 醋
  • 食疗本草译注

    作者:[唐]孟诜 原著,[唐]张鼎 增补

    《食疗本草》是我国唐代著名的食物疗法及营养学专著,记载了二百六拾多种常见食物的药性功效、主治疾病及各种禁忌,兼收大量的食疗方剂。原书久佚。现以人民卫生出版社辑佚本为底本,与众多残本和其他典籍校核,对各种术语、名词作了科学的注释、客观的评价,并用白话作了今译。从而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这部在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食疗学著作。书后附有“名词术语注释索引”和“食物、药品名称索引”。 卷上 盐 石燕 黄精 甘菊 天门冬 地黄 薯蓣 白蒿 决明子 生姜 …… 卷中 麝香 熊 牛 牛乳 羊 羊乳 酥 酪 醍醐 乳腐 马 鹿 黄明胶 …… 卷下 胡麻 白油麻 麻蕡 饧糖 大豆 薏苡仁 赤小豆 青小豆 酒 粟米 秫米 …… 名词术语注释索引 食物、药品名称索引
  • 山西面食·绿色健康族

    作者:山西省烹饪协会・北京汉声文化

    本书是北京“汉声”编辑在山西民间采访11天,从太原到榆次、运城、丁村、碛口,所到之处,无“面”不餐,餐餐不重复,采访面食总计超过百种,从中选出34种适合当代都市家庭的面食品种。照着食谱制作,既无防腐剂,又无添加剂,是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放心食物。 为了方便读者参照本书制作面食,在进入面食谱之前,是有关面食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小麦面粉的各项性质指标,选用标准,发酵及检查方法,面水比例,以及小麦面粉、莜麦面粉、荞麦面粉与各小杂粮的营养万分统计表。 本书对采访到的面食都做了全程的制作手法及步骤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整理、归纳,并在重复试做中加以难证,归结在本册出现的面食制作手法中,并地、成型技法和熟制方法分类。然后进入“面食谱”部分,先是如何使用本册面食谱的图标说明,然后是面食谱内容。书末附四种检索面食的形式,供读者检索方便。
  • 山西面食·家庭快乐族

    作者:山西省烹饪协会・北京汉声文化

    本书是北京“汉声”编辑在山西民间采访11天,从太原到榆次、运城、丁村、碛口,所到之处,无“面”不餐,餐餐不重复,采访面食总计超过百种,从中选出34种适合当代都市家庭的面食品种。照着食谱制作,既无防腐剂,又无添加剂,是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放心食物。 为了方便读者参照本书制作面食,在进入面食谱之前,是有关面食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小麦面粉的各项性质指标,选用标准,发酵及检查方法,面水比例,以及小麦面粉、莜麦面粉、荞麦面粉与各小杂粮的营养万分统计表。 本书对采访到的面食都做了全程的制作手法及步骤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整理、归纳,并在重复试做中加以难证,归结在本册出现的面食制作手法中,并地、成型技法和熟制方法分类。然后进入“面食谱”部分,先是如何使用本册面食谱的图标说明,然后是面食谱内容。书末附四种检索面食的形式,供读者检索方便。
  • 山西面食·上班快餐族

    作者:山西省烹饪协会,北京汉声文化

    为了方便读者参照《山西面食:上班快餐族》制作面食,在进入面食谱之前,是有关面食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小麦面粉的各项性质指标,选用标准,发酵及检查方法,面水比例,以及小麦面粉、莜麦面粉、荞麦面粉与各小杂粮的营养万分统计表。 本书对采访到的面食都做了全程的制作手法及步骤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整理、归纳,并在重复试做中加以难证,归结在本册出现的面食制作手法中,并地、成型技法和熟制方法分类。然后进入“面食谱”部分,先是如何使用本册面食谱的图标说明,然后是面食谱内容。书末附四种检索面食的形式,供读者检索方便。
  •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作者:Julia Child,Louisett

    The perfect gift for any follower of Julia Child—and any lover of French food. This boxed set brings together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first published in 1961, and its sequel,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Volume Two, published in 1970. Volume One is the classic cookbook, in its entirety—524 recipes. “Anyone can cook in the French manner anywhere,” wrote Mesdames Beck, Bertholle, and Child, “with the right instruction.” And here is the book that, for nearly fifty years, has been teaching Americans how.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is for both seasoned cooks and beginners who love good food and long to reproduce at home the savory delights of the classic cuisine, from the historic Gallic masterpieces to the seemingly artless perfection of a dish of spring-green peas. The techniques learned in this beautiful book, with more than one hundred instructive illustrations, can be applied to recipes in all other French cookbooks, making them infinitely usable. In compiling the secrets of famous Cordon Bleu chefs, the authors produced a magnificent volume that continues to have a place of honor in American kitchens. Volume Two is the sequel to the great cooking classic—with 257 additional recipes.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elebrated Volume One, Julia Child and Simone Beck continued to search out and sample new recipes among the classic dishes and regional specialties of France—cooking, conferring, tasting, revising, perfecting. Out of their discoveries they made, for Volume Two, a brilliant selection of precisely those recipes that not only add to the repertory but, above all, bring the reader to a new level of mastery of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Each of these recipes is worked out step-by-step, with the clarity and precision that are the essence of the first volume. Five times as many drawings as in Volume One make the clear instructions even more so. Perhaps the most remarkable achievement of this volume is that it will make Americans actually more expert than their French contemporaries in two supreme areas of cookery: baking and charcuterie. In France one can turn to the local bakery for fresh and expertly baked bread, or to neighborhood charcuterie for pâtés and terrines and sausages. Here, most of us have no choice but to create them for ourselves. Bon appétit!
  • 食物與廚藝

    作者:哈洛德.馬基 McGee, Harold

    內容簡介試著回答以下問題: 要打出綿密的奶泡,該選用低脂乳還是高脂乳? 濃稠的蛋清和稀薄的蛋清,哪顆蛋比較新鮮? 又香又濃郁的油魚,是低脂魚種或高脂魚種? 微波加熱究竟會不會有輻射殘留在食品上? 如同牛津大學物理學家暨分子美食學創建者尼可拉斯‧克提(Nicholas Kurti)在1969年所言:「這是人類文明可悲之處,我們有能力著手測量金星的大氣溫度,而且還真的這麼做了,卻不知道甜點舒芙蕾內部發生什麼反應。」但哈洛德‧馬基連結廚藝與科學,從此改變了我們對食物的理解與想像! 全球大廚,沒人手上敢不拿著本書! 全球銷售量超過五百萬本! 全世界大廚 沒人手上敢不拿著本書! 25年前(1984),本書於美國出版,在廚藝界投下一枚震撼彈。 5年前(2004),增修了將近600頁內容,獲得世界級大廚一致推薦。 去年(2008),作者榮登《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 改寫了全球廚房,催生開創性的「分子料理」與「化學廚房」, 獲得讚譽:「凡張口吃東西的人,都用得上本書!」 歷經1/4世紀,無書能出其右,連《時代》雜誌亦譽為「小鉅著」。 改變全球廚房的傳奇之書 25年前,哈洛德.馬基(Harold McGee)首創以科學探討烹飪,將廚藝由藝術和文化提昇至科學領域,讓《食物與廚藝》甫一推出立刻掀起風潮,席捲並影響了美、加、英、法各地。《食物與廚藝》重新賦予食物更深刻的科學意義和文化風貌,發動革命建立了民眾對烹飪的新態度、新觀念,連電視節目也開始製作廚房科學的節目,不僅帶動「廚房科學」風潮,也催生了現今當紅的「分子美食」! 四分之一世紀,歷久不衰 如今歷經四分之一世紀,《食物與廚藝》仍是國際三星級大廚奉為圭臬的重要寶典,於2004年新增近600頁內容後,再掀高潮。再沒有哪一本書,將食材描述得如此詳盡精確、將變化講解得這麼深入淺出,並將專業的飲食科學成功轉化為大眾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廚房科學知識。人類食物的起源、構成,以及各種食材如何透過廚藝變身為誘人美食的過程,盡收於此。 導覽飲食的文明與奧秘 《食物與廚藝》是全世界美食愛好者和職業廚師的「聖經」,連結了烹飪與科學,從各色食材的化學組成,探究滋味、香氣、質地、顏色和營養,如同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暨食物愛好者尼可拉斯‧克提(Nicholas Kurti)所言:「我們有能力著手測量金星的大氣溫度,而且還真的這麼做了,卻不知道舒芙蕾內部發生什麼反應。」《食物與廚藝》從我們未曾想像過的科學之窗窺探廚房實驗室的神奇變化,透視人類歷來飲食的文明,宛如廚房中的羅塞塔石碑,完美呈現了生命延續的無窮奧秘與無邊魅力。 原書厚達近900頁,從人類生命起源的乳汁,到文明發展後的飲料、甜點,各種食材皆有鉅細靡遺的介紹。《食物與廚藝:奶、蛋、肉、魚》的內容包括乳與乳製品、蛋類、肉類、海鮮等葷食,以及烹調方法與相關器具、四種基本的食物分子(水、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和化學入門等。 本書目錄第一部 第1章 乳和乳製品 哺乳動物和乳 乳品與健康 乳的生物學與化學 未經發酵的乳製品 新鮮發酵牛乳與鮮奶油 乳酪 第2章 蛋 Eggs 雞與蛋 蛋的生物學與化學 蛋的品質、處理與安全 雞蛋烹調的化學變化:凝結的蛋與濃稠的卡士達 蛋的基本料理 雞蛋遇到液體:卡士達與鮮奶油 蛋白泡沫與手勁 蛋的醃製與防腐 第3章 肉 Meat 食用動物 肉食和健康 當代肉業的爭議 肉的結構和品質 供肉動物及其特點 動物肌肉轉變為食用肉品 肉類的腐敗和保存 肉類烹調的幾項原則 鮮肉烹調方法 雜碎或內臟 混雜內臟和肉 肉類的保存與防腐 第4章 魚貝蝦蟹 Fish and Shellfish 漁場與水產養殖 水產與健康 水中生物與魚類特性 魚的解剖構造與品質 我們食用的魚 從水裡到廚房 生食海鮮 烹調海鮮 蝦蟹貝類及其特性 加工海鮮 魚卵 第二部 第1章 烹調方法與器具材質 褐變反應及其風味 加熱的形式 加熱食物的基本方法 烹調器皿的材質 第2章 四種基本的食物分子 水 脂肪、油及類似的分子:脂質 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 第3章 化學入門:原子、分子和能量 原子、分子與化學鍵 能量 物質的相態變化
  • 干酪品鉴大全

    作者:日本文艺社

    《干酪品鉴大全》内容简介:世界上许许多多的英雄和伟人都对干酪喜爱有加,这足以证明干酪非同寻常的魅力。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周身散发着野性魅力的干酪,只有品尝后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让您体验到与众不同的感觉。这种美食一定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还等什么,赶快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干酪,这将是一段非常幸福的过程…… “没有干酪的晚宴就像失去了眼睛的少女。”由此可见干酪的可口美味!《干酪品鉴大全》按照干酪类别介绍了世界上227种天然干酪的产地、风味、食用方法等特性,还有干酪的选购、切割、保存方法,以及最适合与葡萄酒、面包等搭配的干酪美食的做法,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人士,都能让您在家中惬意地享用美味的天然干酪!
  • 面包品鉴大全

    作者:主妇之友社

    《面包品鉴大全》讲述了:面包为什么如此美味?《面包品鉴大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134种面包的风味、特点,与面包相关的常识、历史、文化,和面包搭配的饮品、果酱、黄油、干酪等的食用方法。并介绍了最基本的面包制作方法,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轻松上手!让您与面包一起度过美好时光,享受快乐的生活!
  • 本心斋蔬食谱

    作者:陈达叟 编

    陈达叟《本心斋蔬食谱》记当时他认为鲜美的、无人间烟火气的素食二十品,每品都配有十六字赞。这二十品是:一、啜菽(豆腐条切淡煮,蘸以五味);二、羹菜(凡畦蔬根叶花实皆可羹也);三、粉(粉米制成的米团、糍糕,加糖如饴);四、荐韭(早春的韭菜,一名钟乳草);五、贻来(来,小麦也,今水引蝴蝶面);六、玉延(山药也,炊熟,片切,渍以生蜜);七、琼珠(圆眼干荔也,擘开取实,煮以清泉);八、玉砖(炊饼方切,椒盐糁之);九、银齑(黄齑白水,指泡菜,椒姜和之);十、水团(秫粉包糖。秫粉,糯米粉,香汤之);十一、玉版(笋也,可羹可菹);十二、雪藕(莲根也,生熟皆可荐笾);十三、土酥(芦菔也,白萝卜,做玉糁羹);十四、炊栗(蒸栗子,蒸开蜜渍);十五、煨芋(煨香片切);十六、采杞(枸杞也,可饵可羹);十七、甘荠(荠菜也,东坡有食荠法,此物为幽人山居之福);十八、粉(绿豆粉也,铺姜为粉);十九、紫芝(荨也,木荨为良。荨:菌蕈也);二十、白粲(炊玉粒,沃以香汤。白粲,就是好大米焖成的饭)。陈达叟称,这二十品,不必求备,得四之一斯足矣。
  • 食物與廚藝

    作者:哈洛德.馬基

    ◎聯合推薦 綠色食材作者、著有系列暢銷書《只買好東西》/朱慧芳 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陳世雄 長庚保健營養系主任/許青雲 素食達人、「菩提金廚獎」主辦人/陳瑞珍 掌生穀粒負責人/程昀儀 實踐大學食保系副教授/黃惠宇 飲食作家、專業廚娘/蔡珠兒 歐陽英樂活生機網網主/歐陽英 《有機誌》總編輯/劉鳳招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閱 植物是我們最早的食物,因此,也是唯一適當的食物。 蔬菜、果實、穀物和香料本身就是是芳香美味的食物, 還能增添奶、蛋、肉、魚等料理的趣味, 這些植物對我們生命有益,同時也向我們開啟一個愉侻繽紛的感官世界。 你知道嗎…… 香草中的芳香或辛辣物質原本是用來嚇走動物的警訊,人類是如何透過烹調將危險變成情趣? 植物的顏色是對生命的禮讚,但如何從紅、橙、綠、紫等不同色彩解讀營養價值? 為什麼說菇蕈類並非真正植物?它們比美肉類的濃郁風味與香氣是由何而來? 香料、茶與咖啡又是如何改寫人類感官的版圖,帶來餐桌上的革命? 植物以色彩、味道和氣味來威嚇敵人並吸引朋友,這些化學反應的產物,即為感官的寶庫,喚起我們的視覺美感和味覺愉悅。百萬年來,人類一向以植物為食。我們的祖先以各色果實、葉片和種子等雜食維生:帶土味的根部、苦辣並醒腦的葉片、芳香的花朵、讓人滿口生津的果實、帶堅果風味的種子,還有香甜、嗆酸、辛澀、爽口之苦,以及成千上萬種芳香氣味…… 如今我們得以攝取的植物種類之多,可謂盛況空前。我們和我們所食用的植物,在彼此的演化進程中相互為伴。這是自然和人類合作創造出的迷人遺產,而且還在不斷演化中。在《食物與廚藝:蔬、果、香料、穀物》中,我們將取自植物的食物分門別類,歸入不同範疇,並細細說明它們各自的起源、營養素、風味、特色與烹調、應用。 累積銷售量超過5,000,000本 全球大廚 沒人手上敢不拿著本書! 25年前(1984),本書於美國出版,在廚藝界投下一枚震撼彈 5年前(2004),增修了將近600頁內容,獲得世界級大廚一致推薦 去年(2008),作者榮登《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 改寫了全球廚房,催生開創性的「分子料理」與「化學廚房」 獲得讚譽:「凡張口吃東西的人,都用得上本書!」 歷經1/4世紀,無書能出其右 連《時代》雜誌亦譽為「小鉅著」 改變全球廚房的傳奇之書 25年前,哈洛德.馬基首創以科學探討烹飪,將廚藝由藝術和文化提昇至科學領域,讓《食物與廚藝》甫推出即掀起風潮,席捲並影響美、加、英、法各地,建立民眾對烹飪的新觀念,連電視節目也開始製作廚房科學的節目,不僅帶動「廚房科學」風潮,也催生現今當紅的「分子美食」! 四分之一世紀 歷久不衰 如今歷經四分之一世紀,《食物與廚藝》仍是國際三星級大廚奉為圭臬的重要寶典。再沒有哪一本書,將食材描述得如此詳盡精確、將變化講解得這麼深入淺出,並將專業的飲食科學成功轉化為大眾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廚房科學知識。人類食物的起源、構成,以及各種食材如何透過廚藝變身為誘人美食的過程,盡收於此。 導覽飲食的文明與奧秘 《食物與廚藝》是全世界美食愛好者和職業廚師的「聖經」,連結了烹飪與科學,從各色食材的化學組成,一路探究到滋味、香氣、質地、顏色和營養。從我們未曾想像過的科學之窗窺探廚房實驗室的神奇變化,透視人類歷來飲食的文明,宛如廚房中的羅塞塔石碑,完美呈現了生命延續的無窮奧秘與無邊魅力。 原書厚達近900頁,從人類生命起源的乳汁,到文明發展後的飲料、甜點,各種食材皆有鉅細靡遺的介紹。《食物與廚藝:蔬、果、香料、穀物》以植物類食材為主。現代人飲食講究健康,但蔬果及穀類有如大自然的小工廠,蘊藏了複雜的組織變化,光是了解種類或挑選法,絕不足夠;從「怎麼吃」到「為什麼這麼吃」,從「學會採買烹調」到「了解食物的來龍去脈」--這些最早提供人類生存、繁榮所需一切養分的食材,透過本書,我們得以重新發掘其歷史來源、珍貴價值,以及無限奧秘! 第五章 食用植物:蔬果、香草和香料 以植物為食 植物的本質/植物的定義/植物性食品歷史考源 植物性食品和健康 蔬果的營養要素:維生素/植物性化學物質/植物性纖維/部分蔬果所含毒素/生鮮農產品和食物中毒 蔬果的成分和特色 植物的構造:細胞、組織和器官/植物的質地/植物的顏色/植物的風味 處理、儲藏蔬果 收成後變性/處理生鮮農產品/儲存環境/溫度控制:冷藏/溫度控制:冷凍 烹調新鮮蔬果 熱量如何影響蔬果特性/熱水法:沸煮、蒸煮、加壓蒸煮/熱氣、熱油和輻射法:烘烤、油炸煎炒和燒烤/微波烹調法/粉碎法和萃取法 保存蔬果 乾燥法和冷凍乾燥法/發酵法和醃漬法:德國泡菜和韓國泡菜、醃黃瓜、醃橄欖/蜜餞/罐頭藏 第六章 常見蔬菜概論 塊根和塊莖 馬鈴薯/甘藷/熱帶塊根和塊莖/胡蘿蔔家族:胡蘿蔔、歐洲防風等/萵苣家族:菊芋、蒜葉波羅門參、鴉蔥和牛蒡/其他常見塊根和塊莖 下段莖和鱗莖:甜菜、蕪菁、蘿蔔和洋蔥等 甜菜/芹菜根/甘藍類根菜:蕪菁、蘿蔔/洋蔥親族種類:洋蔥、蒜、韭蔥 莖菜類和柄菜類:蘆筍、芹菜等 蘆筍/胡蘿蔔類蔬菜:芹菜和小茴香/甘藍家族:球莖甘藍和蕪青甘藍/熱帶莖菜:竹筍和棕櫚心/其他莖菜和柄菜 葉菜類:萵苣、甘藍等 萵苣家族:萵苣、菊苣、蒲公英嫩葉/甘藍家族:甘藍、羽衣甘藍、抱子甘藍等/菠菜和菾菜/各式綠色葉菜 花朵:洋薊、青花菜、花椰菜等 以花為食/洋薊/甘藍家族:青花菜、花椰菜和尖頂椰菜 當作蔬菜食用的果實 茄類親族。番茄、辣椒家族、茄類等/小果南瓜和黃瓜類蔬菜/豆科食材:鮮豆和豌豆類/其他當作蔬菜食用的果實 海藻 綠藻、紅藻和褐藻/海藻的風味 蘑菇、松露和近緣種類 共生生物和腐朽真菌/蘑菇的構造和特質/蘑菇的獨有風味/蘑菇的儲存、處理方式/蘑菇烹調法/松露/俗稱「烏鴉糞」的玉米黑粉菌/俗稱黴菌蛋白的鐮孢黴 第七章 常見果實 果實的形成過程:熟成 熟成前期:成長和膨脹/乙烯和酵素的作用/兩種熟成作用,兩種處理作法 溫帶氣候區常見果實:蘋果和梨子、核果類和漿果類 仁果類:蘋果、梨子和其近親/核果類:山杏、櫻桃、桃子和李子/漿果類,包括葡萄和奇異果/其他溫帶型果實 溫暖氣候區果實:甜瓜、柑橘、熱帶果實等 甜瓜類群/產自乾旱氣候區的果實:無花果、海棗果等/柑橘家族:柳橙、檸檬、葡萄柚和其近親/常見熱帶果實舉隅 第八章 植物源調味料:香草和香料、茶和咖啡 風味和調味料的本質 風味含味覺成分,但大半屬於嗅覺/演變不絕的味覺、嗅覺世界/調味料都是化學武器/把武器轉變為樂事:添加食物就可以了 香草和香料的化學作用和特質 多數調味劑都和油脂很像/香草或香料的風味是多種風味混合的結果/風味族系:萜烯類物質/風味族系:酚類物質/風味族系:辛辣化學物質/為什麼痛苦會讓人覺得愉快/香草、香料和保健 香草和香料的處理、儲存方式 芳香化合物的保藏方式/儲存新鮮香草/乾燥處理新鮮香草 香草和香料的烹飪用途 風味萃取作法/滷汁和裹粉料/用香草和香料來塗裹食材/萃取液:調味油、醋和酒精/風味的演變現象/香草和香料的增稠用途 常見香草概述 脣形科:薄荷家族/傘形科:胡蘿蔔家族/樟科:月桂家族/其他常見香草 溫帶氣候型香料概述 胡蘿蔔家族/甘藍家族:帶辛辣味的芥菜、辣根和山葵/豆科類群:甘草和葫蘆巴 紅番椒類/其他溫帶氣候型香料 熱帶香料概述 茶和咖啡 咖啡因/茶、咖啡和保健/泡茶和沖調咖啡用水/茶/咖啡 木柴燃煙和炭化木 燃燒木柴的化學作用/燻液 第九章 種子:穀子、豆子和堅果 以種子為食 種子的定義 種子和保健 種子的珍貴植物性化學物質/種子帶來的問題/種子是常見的食物過敏原/種子中毒和食物中毒 種子的組成和特質 種子的組成部位/種子的蛋白質:可溶樣式和不可溶樣式/種子的澱粉:有序樣式和無序樣式籽油/種子的風味 處理、製備種子 儲藏種子/芽苗/料理種子 穀類植物 穀子的構造和組成部位/碾磨和精製/早餐穀片/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稻穀/玉蜀黍或玉米/次要穀物/準穀類 莢豆類:豆子和豌豆 莢豆的構造和組成/莢豆類和保健:耐人尋味的大豆/莢豆和胃腸積氣問題/豆類的風味/豆芽/料理莢豆/幾種常見莢豆的特性/大豆和大豆轉化製品 堅果和其他高油脂型種子 堅果的構造和特質/堅果的營養價值/堅果風味/處理、儲藏堅果/料理堅果/幾種常見堅果的特性/其他高油脂型種子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