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抗战
-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内容简介:1941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打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华夏大地已是半壁沦陷,国际援华人动脉滇缅公路也被日军炸毁,并且日军已经入侵缅甸北部企图从我国大后方入侵中国。如果让日本人得逞,中国便没有了任何一条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了,也就没了任何物资补给了。1942年2月一支中国部队浩浩荡荡开向缅甸,准备与日军决战境外,打通“输血管”。同古大战,仁安羌大捷,兵败野人山,印度兰姆迦基地,驻印部队,反攻缅甸。收复腾冲,松山战役,龙陵战役。这一连串的名词有多少世人知道,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战役中国远征军死伤多少人,尘封的历史即将被打开。 -
从重庆通往伦敦 东京 广岛的道路
本书对战略大轰炸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全面的叙述,使人们对战略大轰炸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感。但是,本书并没有就事论事,不是局限在仅仅揭露重庆大轰炸的战争罪行方面,不仅限于日军对中国的战略轰炸的简单介绍,而是以介绍日军对中国特别是重庆战略大轰炸为主线,把战略轰炸的“思想”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膨胀的过程用醒目的线条勾勒出来。作者首先指出,1937年4月纳粹德国对西班牙格尔尼卡的轰炸是人类发明飞机以来,对城市居民进行无差别轰炸的开端(但不属于战略轰炸),而实施战略轰炸则是以日军对重庆的轰炸为起点。接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英两国之间的相互报复轰炸,再就是英、美对德国城市汉堡、德累斯顿的无差别轰炸,以及美国对日本东京等城市的轰炸,最后发展到向广岛投放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格尔尼卡――重庆――广岛的战略轰炸链条上,日本首开了先例,自然不得辞其咎。然而,战后日本掩盖了重庆轰炸的罪行,而且,几乎是世界范围内大多忽略了战略轰炸思想对战后的影响。作者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应该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时效’概念”。最后作者并对冷战时期美苏的几次战略冲突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本书充满了对人类永久和平的期待、对受难者的同情和对法西斯主义的控诉,超越了简单的历史过程的叙述,充满了对人类智慧在处理战争问题方面的希望,充满了对人类文明存在价值的信心。作者以满腔的热情,站在支持中国革命和中国解放的立场上,热情讴歌了在重庆大轰炸的日子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及郭沫若、老舍、田汉、邹韬奋等一大批知识分子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事迹,批判了蒋介石政权破坏统一战线的种种之举。从该书的主题看,似乎这些内容与“战略轰炸的思想”无甚大关联。但是,作者是把国共之间的关系及各界人士的表现放在重庆轰炸的大背景下予以记述的,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各党各派以及各界人士的政治观点、抗日态度、民众关系以及社会氛围等,对于国内外人士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赢得最后胜利更加深了切肤的感受。作者指出,战后以来,由于“重庆在中日战争中、在世界航空战史上的意义,长时间以来被人们所忘却,甚至封闭”,战略轰炸的思想并没有被大国和强国所警戒,相反却变本加厉、趋之若骛。从越南战争到两伊战争,乃至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无差别的战略轰炸仍在继续,无辜的百姓深受其害。作者痛心疾首地呼吁,“战略轰炸”是把地球和人类当作“人质”的自我毁灭过程,“从格尔尼卡到重庆,再到广岛的道路,是灭绝人类的战争,即灭绝人类的思想原型盖源于此”。 -
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
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1931-1945,ISBN:9787503117664,作者:武月星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地图出版社合编 -
虎部队:国民党抗日王牌七十四军
本书第一次客观、深度还原了国民党抗日首席王牌七十四军的真实面目! 在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中,有靠嫡系上位的,有靠美式先进装备称雄的。只有第七十四军,是真正靠自己本事在抗日战场上打出来的主力之首的名号。 在抗日战争中,第七十四军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在正面战场参战时间最长,歼敌最多,战功最大。它多次挫败日军,曾有“抗日铁军”的称号。这支部队出现在哪里,哪里就能出现转机,日军因此称之为“虎部队”(虎の子),在战场上畏之如虎。本书以抗战时期的第七十四军为主线,在揭秘这支赫赫有名的部队的成长内幕的同时,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表现了正面抗日战场的全景,在还原抗日战场真实细节的同时,与众不同的新写法定会让你大呼过瘾! -
一个人的抗战
我们不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珍视今天。这本书所收录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个抗战文物收藏者的札记,更是我们披露日本侵华历史的证据,旁证中国抗战的真相。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有相当的历史研究价值。 本书前言 特色及评论 文章节选抗战时期中国的后方社会
本书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大量的民众陈情书、诉状,以及当事人的回忆录等史料,详尽描绘了那些受时代摆布、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民众在战时重负下的苦难及其因应,勾勒出了战时大后方基层社会的混乱及其变化,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和学术界的既存认知很不一样的大后方基层社会,揭示了长期战争环境下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丰富了抗日战争的立体图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南京沦陷八年史(上、下册)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31日40多天时间中,成果很多,而对日军占领南京8年(1937年-1945年)历史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本书是第一部系统、详实、全面、深入地研究南京沦陷八年历史的学术论著,挖掘出大量日军侵华新证,实属开山之作。 该书通过大量新挖掘的史料,首次系统地叙述了日军侵占南京八年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为日军侵华罪行提供了新的铁证。《南京沦陷八年史》分上、下两册,共12章,计100万字。该书全方位地介绍和论述了从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这日伪占领、统治的近八年间,作为中国沦陷区的核心地区南京的各方面情况。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文艺、新闻等方面。 本书为深入研究日本侵华史与中国人民抗战史提供了一本全新的论著,也为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本生动的教材。书中重大的题材、丰富而新鲜的史料、深刻的分析、生动的论述,让读者仿佛回到了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走进了日伪统治下的,阴森可怖的南京城……老兵口述抗战①
作者李幺傻十余年来通过寻找并采访参加过随枣、百团、上高战役的抗战老兵和幸存者,真实还原了三大战争的场景,首次披露诸多不广为人知的真相: 张自忠背负汉奸骂名,回到部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带着你们要去奔赴死亡。”然后马不停蹄,奔赴抗日前线,最终捐躯沙场。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用一门缴获的大炮和仅有的6发炮弹,连续打下十几座碉堡;为了抢夺一杆三八大盖,要牺牲几条人命。 上高会战中,国共双方通力合作,共毙伤日寇约2.2万人,被何应钦誉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此书,是第一部从老兵视角描述抗日战争之作。我的河山:幕后
八年的艰苦抗战不仅对中国军人来说是一场残酷的挑战,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对于政府的领导者来说,首先要统一全国的思想,做好抗战的准备;对于学者和教授来说,他们要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留存中华文化的血脉;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他们要远离故土,建设新的家园;对于商人和权势人物来说,他们要贡献自己的物力财力,给国家积极的支持。《我的河山·幕后篇》将视角转移到幕后,对大后方的中国民众进行了赞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连情报特工和黑帮打手,都在另一条战线默默地支持着抗战事业。对日本方面来说,他们也有羞于启齿的惨败,有猪一样的队友。牢记战争,但不能忘记民众的支持,只有发动群众,才是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民族战争的关键。发现另一个湖南·抗战纪
《发现另一个湖南·抗战纪》内容为:作为湖南人,你可想往潇湘八景,你可关心屈原的最后行踪,你可热衷于溶洞探险、乡野漫游,你可注目于沉寂在时光背后的历史、地理细节,以及隐约其后的人心痕迹?由潇湘晨报社出品、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发现另一个湖南》丛书,包括“抗战纪”、“溯水行”、“边界线”三册,分别收纳了《潇湘晨报》“湖湘地理”栏目记者在三湘大地5年行走中,以发现、审美、保护为主题,对湖南地理民情的近距离感知,对湖湘文化的溯源寻踪,这套系统盘点湖南自然人文遗存的丛书,文字隽永,图片精彩,为人们提供了一份深度旅游的精神索引,展开了一幅不一样的湖湘家园风情画卷。1937
本书在撰述的基础上,加上会战时的真实照片,深刻再现了1937年淞沪会战时的情景,让我们记住68年前发生在上海的战争,让我们记住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灵。黄河殇
《黄河殇》主要内容是淞沪抗战失败,南京陷落,徐州战事失利,国民党军队全线撤退,武汉频遭轰炸,抗战局势不断恶化,国民党同部的矛盾也日趋热化。日本侵略军闪电般占领豫北、豫东,中日军队生死决战前所未有的惨烈,郑州失守,武汉危在旦夕。蒋介石下令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黄泛区变成天然屏障,千万中原百姓为此或为鱼鳖,或为饿殍,流离失所…… 悲壮!惨烈!震撼!华北沦陷区日伪政权研究
本书运用取自敌伪档案中的详实资料,实证日伪黑暗统治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从中国政治史的层面,对华北伪政权的权利结构及其运作,从军政要员的派系入手进行系统研究;突破以往华北地方伪政权研究的地区分割状态,进行跨区域整体性探讨与研究;对华北沦陷省、道、特别市、县伪政权组织结构和施政举措的考察,在一定意义上深化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文化认同心态等方面,探讨了华北汉奸群体的复杂派系。抗战一瞬间
今天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笔者对自己这几年所收集的抗战照片做了一个总结,编成了这本书,以期对六十年前结束的那场民族圣战做一个感性的回顾,对于牺牲生命成全家国的先人表达无限的崇敬——由于他们勇敢地面对苦难,承担了民族觉醒的重责大任,今天的我们始能在一个强大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进。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并不是一部关于抗战影像的全纪录,它更多地反映了核战期间中下层官兵与庶民的经历。也由于照片所留住的是瞬间的情境,笔者便一改过去所习惯的依时间事件编排的做法,而以情境作为章节的划分,试图以许许多多的小人物、小情境汇集成大时代的洪流,流入今天你我的血液中。中国抗日战争史
本书全面反映了抗日战争历史,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本书尽可能反映各民族、各阶级、各政党团体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尤其是两个战场在抗敌御侮中的重要作用。 在二次世界大战反抗法西斯的同盟国中,中国是最早挺身与轴心国里的日本展开全面战争的国家。在这场全世界的大战中,中国牺牲最多、获得援助最少、对盟国胜利的贡献却最大。中国在大战中英勇的表现,是使得同盟国阵营能够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书以全方位的角度,来掌握抗日战争复杂的前因后果。从中日整体国力的评比、主要会战的叙述与检讨、战略与政略的分析、中国战区与史迪威事件、开罗会议的急转直下、英苏两国打击中国的不择手段……等等,都以最清楚的笔法表达出来。对于当时历史的决策与作战胜败的原因,都有相当深入的解说。荻岛静夫日记
一部日本兵现场记录的战争风云,全本日记以及与日记所叙事件相证的照片,尸体、慰安妇、俘虏、废墟……记完文字,又拍照片,图文并茂,没有形容,没有感伤,只有进攻,扫荡,杀人,炮火,刺目的冷血三年的日记从未中断,按照相机快门也从未停止,原生态的文与图,日军侵华血腥的铁证,日记1950年起保留在中国。 本日记中的荻岛静夫十分鲜活:他来自日本农村,家里有父母、兄嫂、恋人。他惦念老夫老母的身体,惦念庄稼收成。他有对战争的恐惧,对前程的忧虑,也有青春的迷茫。他爱看小说,爱看杂志,崇尚与人达到内心交流。他爱好文学,受好电影,爱好艺术,是日本军人中有想法而感性的人物。三年的战争,他每天都在记录,每天都在思考。而他的用心,就是要留一份战争记录吗?他记录的角度十分微观、细腻,是要为战争作一次生动的陈述吗?他的记录是如此血腥又如此冷漠,这就是大和民族的民族性吗?而战后的荻岛静夫,他是回到乡村过农耕生活,还是留在城市继续他的艺术追求?他真切体会过,记录过的战争生活对他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一寸河山一寸血
献给那些拥有信仰的人们!在这个深夜,向每一个倒在战场上的烈士致敬! 本书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淞沪会战中的宝山战役为背景:刻画出了共产党员、国民党爱国官兵、热血青年、进步记者、帮会分子等一批有血有肉的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发生在1937年淞沪会战宝山阵地上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战斗场景。 他们集合在抗日御侮、保家卫国的旗帜下,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时,摒弃前嫌,以民族精神为矛、以血肉之躯为盾,以必死的信心、必胜的勇气,痛击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仍坚守阵地未曾后撤一步。 正如美国总统特使,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逊考察淞沪战场后,给罗斯福总统的信里写的那样:“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一寸河山兮,一寸血。雪冷血热(下卷)
1989年,《雪白血红》“捅破了天”,盗版商大发其财!2009年,《枪杆子1949》出版半年销量突破十万册!2010年,军旅作家张正隆再次推出撼世之作,《雪白血红》的姊妹篇——《雪冷血热》! 从1931年9月18日“国耻日”到1945年8月15日“终战日”,中日“一衣带血”的历史缝隙里还深埋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细节? 张正隆历时20年,走访大半个中国,寻找在那个残酷的年代存活下来的抗联老战士,征引借鉴建国以来有关抗联组织的几乎全部史料,还原中国东北14年的抗战史。 其中包括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中国东北的抗战经历,东北抗联移师苏联、最终回归祖国的时代背景,控诉了日军在东北所做的残忍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的“杀大沟”“万人坑”等滔天罪行。东北抗日队伍反抗之志沸腾至极,雪冷血热,彪炳青史! 作品全文100万字,分上下两卷出版,各50余万字。下卷从伪满溥仪这个“臭皮囊”的卖国行径写起,写到汉奸对抗联队伍的巨大破坏力,以及抗联展开的游击战争、“过苏联”的战略战术。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