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抗战

  • 突破缅北的鹰

    作者:萨苏

    《突破缅北的鹰:中日史料对照下的中国驻印军归国之战》内容简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有三次被日本人叫做“玉碎战”的,也就是日军被全部消灭的战役,即腾冲战役、松山战役和密支那战役,而这三次战役,全部发生在中国驻印军归国之战中。1943年底,中国驻印军从印度雷多出发,开始了打通中印公路的缅北之战。旅日学者萨苏,首次利用大量日本史料,与中国、美国史料相对照,在《突破缅北的鹰》一书中全景展现了这一场历时400多天、跨越1600多公里的归国之战的全过程,清晰再现了从新平洋、拉加苏、胡康谷口、打洛、孟关、瓦鲁班、英帕尔,到密支那、松山、龙陵、八莫、芒友,每一次战役的攻防和战场细节。以“敌人之眼”描述了这支抗战时期被称为“天下第一军”的孙立人统帅的“蓝鹰”部队,如何与日军六个师团交手,歼灭号称“丛林之王”的18师团主力,重创三个师团和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作者文笔灵动诙谐,将一段沉重激昂的战争史,鲜活形象地呈现给了读者。 海报: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作者:关河五十州

    《一寸河山一寸血4:万里烽烟》: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一寸河山一寸血4:万里烽烟》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一寸河山一寸血4:万里烽烟》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本册部分人物简评: 薛岳:父亲给他取名“仰岳”,他直接把“仰”字给拿掉了——仰什么仰,我就是未来的岳飞! 汪精卫:曾经当仁不让的“总理接班人”,一度被称为“党内圣人”。 徐焕升: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飞行员。 寺内寿一:那种他一瞪眼,你就得咔嚓一声给跪下的主,特别喜欢给下级穿小鞋。 冈村宁次:日版儒将,是“荣耀的第十六期”中最重要的成员。
  • 一寸河山一寸血.5

    作者:关河五十州

    《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内容简介: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本册部分人物简评: 卫立煌:“将军的价值在战场”,说的就是他。 杨森:善战之将,姨太太超多,家庭成员连自己都分不清。 顾祝同:对待士卒以宽厚著称,有“军中圣人”之名。 胡琏:拼帅比靓不是张灵甫的对手,但在努力和战绩上从没落过下风。 陈明仁:脾气和本事一样大,敢跟蒋介石叫板。 东条英机:拿日本国运作为赌注的战争狂人。 阿南惟几:打多少败仗都没事,反正有人罩着。
  • 我的抗战2

    作者:《我的抗战》节目组

    如果《我的抗战I》是前哨、序曲 那么《我的抗战Ⅱ 》就是更艰苦卓绝的战争史实、更加残酷而警醒的历史记忆 口述者身份更广泛 增加了更多平明受害者口述,并且增加了侵华日本士兵的口述,从他们的视角,讲述战争的惨烈、悲壮和残酷,更全面地反思战争。 内容描述更深入 深入细化《我的抗战I》中涉及的部分战役,完整呈现中国远征军的故事,亲身经历731部队的幸存者为你讲述那段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 战争场面更宏大 10大经典战役一一呈现,全景展现中国正面抗战史,细节更加丰富,人物也更加立体。 战争反思更多元 《我的抗战II》将更多的反思战争,有讲述中国老百姓在战争中的体验,有讲述日军暴力受害者的人生经历,有从日本军人的战争经历上,对过往经历的反思。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作者:关河五十州

    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本册部分人物简评 陈纳德:在历来最受中国人喜欢的老外里,马可波罗是老大,他就是老二。 高志航:日本空军怕了,欧美空军服了,中国空军战魂。
  •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作者:萨苏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是著名军史作家萨苏《国破山河在》的续篇。主要内容同《国破山河在》一样,通过日方史料和中方记载互证,或重现,或填补了不少中国军民抗敌卫国的珍贵历史事迹。萨苏所使用的日方资料,大多是专业研究者忽视、或者关注不到的尘封在日本资料馆、旧书肆,以及私人手里的老兵回忆、战时报道、未刊稿件等资料。这部分资料大多是日本侵华人员对自己参与的军事活动的回忆,虽然立场不同,但真实性高,细节准确。而中方记载,因多为防御战和溃败,资料极其匮乏,尤其是日方损失和战斗细节,不是编造就是阙如,日方资料正可丰富这方面的记载。 萨苏文笔诙谐灵动,感情真挚,考证严谨,在一篇篇重现中国军民为了民族尊严慷慨赴死的感人历史中,处处体现出萨苏满腔的家国情怀。书中还有大量日方拍摄的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图文互动,更具历史价值。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作者:关河五十州

    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本册部分人物简评 黄郛:被蒋介石两次利用、两次抛弃的结义二哥。 何应钦:“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国民党亲日派的代表。
  • 1944:腾冲之围

    作者:余戈

    《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后续之作。是一部关于我国抗日战争史上难得的取得全胜的攻坚战的微观战史。 全书以海峡两岸和日本、美国的各种战斗详报、地方史志、新闻通讯、战地电文、“三亲者”回忆等材料为基础,相互参证,详加辨析,以逐日甚至逐小时的密度,生动描画出和平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艰辛、繁难、曲折、残酷的战争图景,读者藉此可以了解“八年抗战”短短四字中所包蕴的一切,重新理解“艰苦卓绝”的血肉意义,明白无数前辈付出了怎样“轻易”而伟大的牺牲,才为中国“搏得”大国地位奠定基础。 推荐词: 滇西,只不过是中国抗日大战场的一小隅,但在作者显微镜般的史眼之下,竟展现出如此波澜壮阔、令人心惊的图景,直叹历史因书写而得“再造”!中国历史,特别需要这样严谨精致的叙事作品,以忠勇将士之血肉铸就的战争史尤其需要与之相称的巨笔浓墨。作者余戈以后辈军人的庄重与虔诚,化刀剑为斧凿,镌刻并树立起了一座厚重的方尖碑,以此告慰历史、告慰民族、告慰牺牲者!佩甚!敬甚!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钱文忠 此书是余戈继《1944:松山战役笔记》之后,酝酿许久、孜孜以求,在他的滇西战役三部曲写作上的又一可喜“突围”之作。其史学之意义在通过对当年真实氛围的追寻,唤醒我们已经麻木的知觉,换来更有价值的反思。余戈不惜以十年代价,弄清尘封的一个个微观细节所构成的残酷真相,以其心血为抗战史重写树立了标杆。当今浮躁时代,仅此意志,就须要我们向它致敬的了。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朱伟
  • 正面抗日战场

    作者:关河五十州

    《正面抗日战场(第1部):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述了:清朝政府彻底覆灭之后,进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仍然陷于一片军阀割据的纷乱局面。乱世之中,草莽出身的张作霖脱颖而出,依靠自己的谋略,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北洋军中的奉系派别首领和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个掌权者。为了与对手“争夺天下”,这位“东北王”既需要借助日本的力量,又要对日本入侵和控制东北的企图保持着一定戒心,甚至采用虚与委蛇的办法应付。日本关东军先是通过“皇姑屯事件”暗杀了张作霖,接着又突袭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抗战开始,中国近现代史上御侮自强的一部恢宏诗篇由此展开卷轴。 本书以“九一八”事变前后中日政局为参照,以“九一八”事变为铺垫,通过马占山抗战、“一二八”会战、国联外交等生动的历史画面,着力展现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纷纷登场的各类人物的形象,并刻画了中日两国在外交、战争上的历史纠葛以及“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全方位殊死角逐。 这是一个关于抗战但又不仅限于抗战的长篇历史故事,作者想集中阐述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近代历史的形成固然有着一定的必然规律,但能够构成并延续这一发展链条的,更多的还是无数的偶然和精彩瞬间,而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的地方正在于此。 《正面抗日战场(第1部):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适用于:大众读者、国共两党的人、历史爱好者、有抗日情绪情节的人。
  • 国殇

    作者:张洪涛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讲述一头通体创伤的睡狮,在被啮噬欺凌了6年之后,终于一声怒吼,蓦然惊醒。15个月战略防御大血战,中国军队以血、以肉阻挡着强大的日本侵略军。是战,是和?政治家、军事家频频亮相,纵横捭阖。淞沪、忻口、徐州、武汉,几场大会战交织搏杀,空前惨烈。中国军人战死沙场,笑卧九泉。血色的天空,血色的大地,血色的江水,敛住了日军“太阳”的血光。国民党高级将领齐登场,孰优孰劣战场上见。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王铭章……鲜血浸透将军服,成功成仁;韩复榘、香翰屏、李服膺……,数十名高级将领倒在法场上,落得骂名千载。一曲悲歌、一曲壮歌,读来让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
  • 抗战时代生活史

    作者:陈存仁

    《抗战时代生活史》作者凭借医师的身份,与上海滩上的三教九流都有交往。虽多次遭遇风险,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作者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也充满了戏剧性。本书弥补了上海沦陷期间普通上海市民生活记忆的空白。
  • 我的抗战

    作者:《中国传奇2010之我的抗战》节目组

    崔永元自筹巨资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我的抗战》,于11月15日在全国84家电视台同步播出,同名图书《我的抗战》震撼上市! 本书呈现了纪录片的原貌,展现了历史画面的原生态魅力,同时逾越了电视表现“不可为”的边界,还原了编导们深为憾惜地割舍的精彩内容,在电视初编的大量资料基础上,做了颇有历史深度的延伸。 全书由300位抗战老兵真情讲述,由一个个独立的抗战故事组成。首次将战俘、伪军作为历史正面叙述的主角;重新为中国空军、文艺抗战者、情报工作者、修路民夫、知识分子等找到了合理的历史位置;描述了抗战过程中的爱情、友情、亲情;呈现了正面战场的22次重大战役,以及敌后战场的几次辉煌战斗,包括百团大战、松山之战、平型关战役等。 震撼再现战争画面 通过这些普通亲历者的细节讲述,还原最真实的抗战八年,纠正一直被误读的历史,表达战争中丰富的人性。 该书被称为“首次披露掩埋半个多世纪的抗战真相”、“历史教科书上不可能有的传奇”!
  • 国家记忆

    作者:章东磐 主编

    《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 你见过正面战场的小兵张嘎吗? 你了解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女兵连吗? 你知道我们的战士连一双草鞋都没有,仍然顽强抗日吗? 你相信美国军队顾问将自己的头盔送给中国士兵因而牺牲吗? 你是否曾经直面过那些英勇抗战、为国捐躯的英雄们和历史的真相? 《国家记忆》是从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数万张战争影像资料中,精选最有震撼力和代表意义的五百张图文,汇集成书。 随书附赠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原始影像DVD光盘!其中包括日寇大轰炸、美国飞虎队、收复腾冲的血战、血肉长城及等等无法再现的历史战争场面! 由美国战争照相兵全程拍摄,真实再现抗日战场的战争真相! 任何有一点点抗日血性的中国后人,都应该收藏的绝版作品! 媒体报道—— 腾讯深度:http://news.qq.com/a/20101008/000876.htm#p=1 南方周末:http://nf.nfdaily.cn/epaper/nfzm/content/20101007/ArticelA04002FM.htm
  • 国破山河在

    作者:萨苏

    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国破山河在》一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日本的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中国的抗战,以最简陋的武器对抗凶残而装备精良的侵略军,很多时候战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众多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反而因此湮没于血与火中。而在敌方的史料中,虽然纪录的目的不同,却也保存了许多中国人为国死难的可歌可泣的事例。作者辛勤梳理日方史料,和国内资料互为对证,许多珍贵的历史片段重现于我们眼前。萨苏文笔灵动诙谐,将这段沉重激昂的历史,鲜活形象地展现给读者。书中还保存了大量日方拍摄的历史照片。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作者:关河五十州

    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本册部分人物简评 张作霖:由赌始,由赌终的东北王。 张学良:“老子英雄儿混蛋”的官二代典型。
  • 战场上的蒲公英

    作者:王外马甲

    《战场上的蒲公英:一个国民党伞兵的军旅记录》的体裁不属于小说,作者严格尊重史实,从过程到细节,全部来自战场的回忆和记述,无一杜撰。作者的笔法几乎是超自然主义,其真切实感,如挟读者亲临其境,战火硝烟,厮杀呻吟,耳濡目染着你。但也不能算是传记,为让读者更广泛地体验战争,作者将数个人物原型的素材通用,时空剪接,兼采小说和传记之长,超真实地还原一个战争全过程,这是作者的创举,也是该书的特色所在。 书的主人公叫蔡智诚,出身于贵州殷实之家,抗战后期参军,当上一名空降兵,经历了惨烈的松山战役和南京受降仪式。后在国共内战中,他又亲历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九死一生,负伤被俘,逃脱后再被裹挟起义,直到1949年退役返回故乡。书以“蒲公英”为名,既是伞兵空降战场时浪漫凄美的生动写照,更寓意战争年代普通军人命运之飘零无助。 古今中外的军事著作浩如烟海,优劣各异,但在敌我之分上面,没有含糊的,皆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作者无论实写或虚构,重点不外乎突出我方的勇敢顽强和敌方的凶狠残忍,撩拨读者热血沸腾或感慨流涕。然而此书在这一点却给颠覆了!共产党人反手写国民党,主视角出自战争中的敌军官,敌人眼中的敌人才是神圣的我方。一个人物位置的调换,读者敌我难辨,爱恨拧巴,情感无从代入,战场上的持枪者全是龙的传人了,每一粒夺命的子弹都让人战栗,所有倒下的身影都让人痛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历史深处的民国 叁 重生

    作者:江城

    这是一套关于1840~1945百年正史的彪悍史书。是中国历史上一套全面、真实、幽默解读晚清、共和、抗战的长篇历史力作。 从来没有一本关于民国的书籍,能像《历史深处的民国》这样,全面、真实、透彻、有趣地将民国这段历史讲明白说清楚。因此,《历史深处的民国》是当下中国数千万“民国迷”了解民国、认识民国的不二选择。 作者在精研民国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史实的严谨态度创作,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行笔,全新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中一些我们熟悉的人做过的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事…… “3重生”以国共合作北伐为开端,描述了近代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由统一再度分裂,最终走向统一的错综复杂的历史。 重点突出了1931 到1945 年十四年间英勇抗战、抵御外辱的历史风云人物,以激越悲壮的语调讲述了以黄埔军人、地方热血军阀为主体的铁血军人们的英雄豪情,以幽默深沉的笔法还原了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吴佩孚、张作霖、冯玉祥、张学良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再现了中华民族儿女在民族危急存亡关头奋起自救的精彩往事。 书中精彩语录: ●唐继尧在得知孙中山病危的消息后,就没能按捺住自己骚动的心:机会来也!环顾四方,试问天下英雄,谁比我唐继尧更有资格接过孙中山的大旗! ●权力,堪称悠悠五千年天下第一的绝世武尊。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权力与利益的游戏。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游戏的最终获胜者。但他们不知道,在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者。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脑袋空不要紧,但千万不要进水!不幸的是,这位韩复榘,就是一个脑袋爱进水的神人。这老小子还以为现在的情势是自己人玩内战,连基本的职业操守都没有,在日军杀将过来时居然违抗军令,放弃黄河天险,不战而退,转瞬间山东大部失守。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依靠屡败屡战的勇气、长达八年的坚持,付出高昂代价换来的。正因为中国人素来弱小,正因为中国人素来不团结,才使得抗战最后的胜利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一切皆成过眼烟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蓦然回首,已是六十载的沧桑,是非恩怨早已随风吹雨打远去。 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双雄逐鹿背后其实是各自追寻的家国梦想,理想实现者固然伟大,金陵梦碎者亦不失为英豪。 ●老百姓真正盼望的是国泰民安,丰衣足食。整部民国史,充满了老百姓的血泪和呻吟。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大地能就此不见兵戎,不动干戈,才真正是民族之幸、苍生之幸! 幸而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一百年前那个任人敷衍、任人欺辱的国家,全体国民的奋发和付出,几代人的忍耐和努力,终于换来了今天的底气。之前的血债都会让侵略者们吐血来还。 ●请朋友们记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天涯还是海角,中国是唯一一个靠得住的、可以保护中国人民的国家。 随着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大,这个能力还会越来越强。 我很庆幸生于此时,能够跟伟大的中华民族一起经历复兴时代。 愿你我有生之年,再见中国君临天下。
  • 灰色上海,1937-1945

    作者:傅葆石

    1937-1945年的上海,正经历着由孤岛转为全面沦陷的最黑暗时期。乱世求生与民族大义,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与政治抉择。本书以王统照、李健吾和《古今》作者群为代表,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彩的文本分析,记录了身处“灰色上海”的中国文人或隐退、或反抗、或合作的相互纠结的生存形态,细致逼真地还原出他们所经历的残酷精神拷问和无情的道德审判。本书的杰出之处不仅在于为我们记录了这段讳莫如深的民族精神史,更在于它向正统的历史叙述发出了挑战:究竟谁是汉奸?汉奸该怎样认定?谁能做出最终的判决?究竟该如何理解这段沉默的历史?本书带来全新的阐释。
  • 南渡北归(第一部)

    作者:岳南

    《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 战长沙

    作者:却却

    《战长沙》内容简介:1938年冬,日军步步逼近三湘大地。在举世瞩目的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和衡阳会战背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在这场劫难中上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胡家一家人一心保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他们自私自利,贪生怕死,恨不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大难已经临头,却还不知道。然而,他们一旦爆发,起来反抗,就有“遇佛杀佛”之势。却却所著的《战长沙》表现了以胡家为代表的三湘儿女面对战争劫难,越遭受打击压迫,越是要抗争的优秀品质,《战长沙》展现了面对强敌时军民百死不悔、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溢着巨大的爱国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