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诗

  • 傅立特诗选

    作者:(奥地利)埃里希・傅立特

    《傅立特诗选》内容简介:傅立特的诗反映了他对德国乃至世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关注,表现了他的怀疑和愤怒,他的呼吁和劝告,他的不安和爱情。对他来说,写诗就是驱散覆盖世界的语言迷雾,不懈地追求接近真实,写诗就是认识自我和世界。
  • 槐聚诗存

    作者:钱钟书

    《槐聚诗存》是钱钟书自己诗的自选集。风格上接近宋诗杨万里等人。读者希望对钱钟书知人论世,这本诗集是很好的材料。本书由三联书店仿古印刷。
  • 死水

    作者:闻一多

    本书为闻一多诗集,提供的是1933年的原版本,收录诗歌有:《口供》、《狼狈》、《末日》、《死水》、《夜歌》等。
  • 槐聚诗存

    作者:钱钟书

    《槐聚诗存》收录钱钟书1934-1991年间的诗作,包括还乡杂诗、秣陵杂诗、新岁感怀适间故都寇氛,哀望,寓夜,已卯除夕等。
  • 吉皮乌斯诗选

    作者:吉皮乌斯

    吉皮乌斯(З .Н .Гиппиус,1869—1945)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具个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诗人之一,她的创作被誉为“有着抒情的现代主义整整十五年的历史”,“仿佛是以浓缩的、有力的语言,借助清晰的、敏感的形象,勾画出了一颗现代心灵的全部体验”。   本诗选从吉皮乌斯各个时期的创作中精心编译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40余首,诗作在展示人类在生命的两极之间彷徨、犹豫、挣扎的浮悬状态的同时,也体现出这位女诗人对存在所抱有的“诗意的永恒渴望”,以及在苦难中咀嚼生活的甜蜜、在绝望中寻觅希望的高傲。
  • 乔伊斯诗全集

    作者:乔伊斯

    乔伊斯虽然以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夜》而闻名,但喜欢自视为诗人。尽管他的诗名没有小说的名气那么显赫,但他最初和最后的创作都是诗歌。本书囊括乔伊斯存世的全部诗作(及少量译诗),共160首(段),并加详细注释。
  • 沃伦诗选

    作者:[美]罗伯特·潘·沃伦

    本诗集为国内第一本沃伦诗选,收入其早晚期代表性的诗作44首,既包括《树叶》、《真爱》这样的短篇佳作,也包括《奥都本》这样的最具沃伦语言风格的长诗。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与中文读者见面。
  • 生日信札

    作者:(英)特德·休斯

    特德·休斯——英国桂冠诗人和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人,闪电式坠入情网闪电式结合又闪电式婚变,最终酿成年仅三十岁的女诗人自杀身亡这一悲剧——二十世纪后半叶英美诗坛一桩最大的公案,其影响之广之深之久,实属罕见。 《生日信札》真实地记录了两位多情诗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不了情。
  • 钟摆下的歌吟

    作者:(俄罗斯)古米廖夫,(俄罗斯)阿赫玛托娃

    本书精选20世纪俄罗斯白银时代,“阿克梅派”代表诗人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的主要诗作,经由译者杨开显用心挑选、翻译、集结而成,是20世纪俄罗斯经典诗人的一部重要译介作品。
  •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

    作者:(俄罗斯)帕斯捷尔纳克

    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巨匠,他历经白银时代、十月革命和苏联“解冻”,早年即勇于更新蜚声诗坛,终以“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汇集帕斯捷尔纳克各个时期诗歌佳作400余首,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歌作品,是俄罗斯文学翻译的重要成果。
  • 墓畔挽歌

    作者:(英)托马斯·格雷

  • 彼何人斯

    作者:于坚

    本书是于坚2007到2011年的诗作首次结集。最近五年是于坚诗歌创作又一蓬勃时期。他继续为人生而诗,沉思存在之真相,重建日常生活的神性,极力在现代汉语与古典汉语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拉拉》《芳邻》《他是诗人》等作品甫一问世 ,即在读者和诗人中引起很大反响。于坚再次引领中国先锋诗歌潮流,在当代诗歌口语化媚俗和书面语的象牙塔之间另辟蹊径。这些诗极具个人特色,长短句的形式,强烈的在场感、反讽、历史意识以及幽妙的形而上意味,是一部更为成熟、丰硕、精致、深邃、精彩的诗集。
  • 冠英说诗

    作者:余冠英,侯明 编

    余冠英先生与诗结缘极深,一生研诗、品诗、写诗、谈诗。本书所收的十余篇文章,或考据,或分析,或讲解,或品读,有短有长,其主旨皆离不开一个“诗”字。有舂容大章,也有残丛小语,文字平易、娓娓道来,相信读者会于其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
  • 另一種聲音

    作者:北島,Coral Bracho,Kurt

    編者的話 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歐∙帕斯在他的文章〈另一種聲音〉中寫道:「在革命和宗教之間,詩歌是『另一種聲音』。它的聲音是『另一種』,因為這是激情與幻覺的聲音,是這個世界與另一個世界、是古老又是今天的聲音,是沒有日期的古代的聲音。分裂與異端的詩歌,清白與邪惡、汙染與純淨、空中與地下的詩歌,寺廟的詩歌與街頭酒吧的詩歌,唾手可得的詩歌與可望而不可及的詩歌。所有的詩人,在這些或長或短,或被重複或孤立的時刻,只要真正是詩人,就會聽到那『另一種』聲音。」 值得慶幸的是,香港恰好為這另一種聲音提供了空間,這與香港獨特的曆史背景、政治與文化的生態有關,與其國際地位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多民族多語種並存的現狀有關。我相信,「香港國際詩歌之夜」不僅僅是香港的文化事件,也是整個漢語世界的文化事件。在這個意義上,地處邊緣的香港反而有可能成為漢語文化的中心之一。 就像音樂與耳朵的關系,詩歌與讀者之間也存在某種互相尋找、依存與激發的過程。除了這類定期的國際詩歌節外,我們還將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包括朗誦會、講座和工作坊,讓詩歌成為我們精神生活的日常形態。 我謹代表籌委會感謝應邀的國際詩人與用漢語寫作的詩人,感謝合作夥伴與志願工作者,正是由於大家的努力與合作,會有更多的人聽到這另一種聲音。 北島 2009年11月1日於香港
  • 当代国际诗坛 3

    作者:

    《当代国际诗坛.3》内容简介:所谓“新的开启”当然不仅仅相对于诗歌的东欧,也相对于我们自己,后者甚至更加重要。今年三月间访华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在谈到阿拉伯诗歌和西方诗歌的主要区别时认为,诗歌在当代西方更多地被当成一个文化问题,而对阿拉伯诗人来说,它首先是一个生存问题。生存包含了文化,反之却不然。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东欧诗歌混同于一般的“西方诗歌”(尽管在文化传统上,二者之间有更多的关联),而是将其与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合为一脉,作为一个独立的渊源对待,并在精神血缘上更觉亲切,阅读中也每每更加会心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关键与其说是诗人的身份之辨,不如说是诗歌观念的大小之辨;与其说是语境压力的缓迫钝锐之辨,不如说是诗歌经验的宽窄深浅之辨。当赫贝特写下“我的想象/是一块木板/我全部的工具/只有一根木棍陪伴”(《锤子》)时,他所触及的不仅是诗意生存的下限,也是诗的根;而当他笔下的科吉托先生和我们一起仔细分辨“人声与天籁”,以领略“世界的演说乐此不疲”时,我们所感悟到的不仅是诗人面对自然的谦卑和敬畏,还有诗意言说无限可能的巨大空间——如此的信念,如此的胸襟,如此的能量:正是这种源于诗自身的光洞穿了集权的意识形态强控制或全球冷战背景下地缘政治影响的阴影,一再从内部照亮从而自我阐释着所谓“东欧诗歌”。显然,这个意义上的东欧诗歌没有,也不会因为福山所宣称的“历史的终结”而成为过去,相反,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它们每每更像是某种来自未来的质询,比如米沃什有关“我们生活在一个后宗教的世界里”的沉思,比如赫贝特有关“语义崩溃时代”的警告,比如赫鲁伯试图将诗与科学、历史和神话融于一炉的语言实验,比如扎加耶夫斯基在宿命的流亡中实践其“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异议者的异议者”心愿的灵魂冒险……西川在谈到萨拉蒙的诗时认为,他“写的是那种任你怎样狠狠地把它们摔在地上,它们都要跳起来咬你的诗歌”,这也是我们阅读许多东欧诗歌的感受。事实上,在我们有关理想诗歌的期待中,那些最活跃的光影,往往综合了来自东欧诗歌的投射:敏锐的问题意识、悖谬的现实感、笔直的道德勇气、深邃的历史底蕴、复杂精纯的语言织体,如此等等。如果说,由无奈的忍受所孕育的反刺、幽默和从容更能体现所谓“东欧诗歌特质”的话,那么,赫鲁伯的一句警语或许就概括了诗和诗人的真正尊严。他说:诗歌的唯一限制就是诗歌。
  • 旅人的良夜

    作者:周伟驰

    带我们读几个英美大诗人,弗罗斯特、沃伦等等;还有一些我们看得见的活诗人,黄灿然、肖开愚、杨铁军等等。完全没有装逼成分,能让你安静下来,感觉感觉语言里细腻的东西。
  • 尘土是唯一的秘密

    作者:[美] 艾米莉·狄金森

    当我获救,只觉迷途! 只觉世界走过! 当呼吸恢复, 只觉永恒开始包围我, 而在另一边 我听见潮水失望的退却! 我感觉,如此的返回, 航线奇怪的秘密! 有些水手,绕开异国海滨—— 有些胆怯的申报人,从可怕之门 当海豹显身! 下一次,停驻! 下一次,看到的事物 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 下一次,逗留, 当岁月偷偷攫取 缓缓走过百年 而罗盘依旧! ——艾米莉•狄金森 除莎士比亚之外,狄金森是但丁以来西方诗人中显示了最多认知原创性的作家,在她魅力的顶峰前我们遇到了最杰出的心灵,这是四百年来西方诗人中绝无仅有的。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
  • 骆一禾的诗

    作者:骆一禾

    《骆一禾的诗》内容主要包括:星座闪闪发光、棋局和长空在苍天底下放慢、只见心脏,只见青花、稻麦。这是使我们消失的事物、书在北方写满事物、写满旋风内外、从北极星辰的台阶而下、到天文馆.直到人间、这壮烈风景的四周是天体、图本和阴暗的人皮、而太阳上升、太阳作巨大的搬运、最后来临的晨曦让我们看不见了、让我们进入滚滚的火海。
  • 恶之花

    作者:波德莱尔

    这是法国著名诗人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当年站在大自然遗落的心灵圣地与喧嚣的工业文明之隙向世人发出的哀鸣。波德莱尔生于巴黎,死于巴黎,先后遭遇了6岁丧父、7岁母亲改嫁的孤寂命运,身处工业文明社会与田园牧歌式生活新旧交替的时代,快速膨胀的工业文明使人们从精神殿堂迅疾坠落于“乌烟瘴气”、“寡廉鲜耻”的时代,诗人的内心充斥着一种坠落状态所特有的强烈失重与不适,以至于在诗句中呈现出一种撕裂的疼痛和高贵的绝望。 通读此书,读到的是一颗在病态的社会环境中被蛆虫穿凿过的扭曲心灵,但在干疮百孔的溃烂中显现的却是诗人对康健肢体与美好人性的不懈追寻。你会感到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牵引,相互之间生发着一场现实与虚幻、生命与死亡、灵魂与躯体、正义与邪恶、美丽与丑陋、清醒与沉醉的较景。通过他的门,走进读者的内心。目睹一场厮杀于灵魂深处,黑暗沼泽的殊死挣扎。且难分胜负。他的诗句就像一把锈钝的匕首,残酷鲁莽地用伤痕累累的人生体验向着所有的读者切剖自己的灵魂。是的,他甚至把自己当作一个罪恶的标本,用诗歌的方式张贴警示的语句。然而,他是那个时代的漫游者又是厌世者,是不甘堕落者又是窥探者。作为漫游者,他把世界万物都纳入批判对象,因而反比别人清醒;而作为窥探者,他痛苦地寻找与尝试,失败之后仍不放弃,这也正是波德莱尔思想和审美意识的不朽之处。
  • 走了一万一千里路

    作者:顾城

    《顾城诗选-走了一万一千里路》,这里辑其童话色彩鲜明的一些短诗和更富于哲思意味的另些小诗各自成集,同时将其难能可贵的百余首寓言故事诗择九十一首成集。童话和哲思都是顾城的诗特点,以优美的诗形式讲了那么多好听的寓言故事,更是顾城的独树一帜。 点击链接进入: 《走了一万一千里路》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 《暴风雨使我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