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诗

  • 天空

    作者:(日)谷川俊太郎

    语言的秩序一点点地退回布景 我们在耳边感受到着 世界充满矛盾的温情叹息
  • 请不要灰心呀!

    作者:柴田丰

    日本销量第一的治愈系圣经 92岁开始写诗,99岁出版第一部诗集,随即风靡日本;用清新有力的诗句,抚慰了海啸之后沉浸在伤痛中的一亿日本人。 柴田丰老奶奶,今年101岁。1911年出生在一个富有的盐商家庭,出生不久家道中落,一战爆发,小小年纪出门打工,受尽欺凌;长大嫁人,二战爆发,丈夫出走,父母谢世;大空袭中再次嫁人,抱着吃奶的孩子躲在防空洞里,熬过原子弹爆炸;战后重建,泡沫经济崩盘,过了几年安稳日子,相依的丈夫去世,深爱的儿子独立,从此一个人生活。92岁那年,开始提笔写诗,用历尽世间一切苦难的心灵,写下世上最美丽温暖的诗句。 翻开本书,领悟老奶奶的纯净智慧,感受刹那间痊愈的欣喜和感动。
  • 向着明亮那方

    作者:(日)金子美铃

    本书精选金子美铃童诗187首,分为“夏”、“秋”、“春”、“冬”、“心”、“梦”六卷,并配有精美温馨的彩绘插图。金子美铃的诗清新自然、短小隽永,笼罩着融融温情,读来意趣盎然。作者善于观察人与自然界中的令人感动的图像和声音,以细腻纯真的语言传递生命的乐章,给人与梦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 编辑推荐:做诗难,译成更难。读吴菲的译作意趣盎然。“如果山是玻璃做的,我就可以看到东京吧”,“如果天是玻璃做的,我就可以看见上帝吧”--金子美铃的童谣是童心做的,仿佛也捡回了童心。金莹、苏打和吴菲他们喜爱的也正是金子美铃金子般的童心,而且不止于喜爱,还要把这份童心感染给更多的人,为出版而努力了两三年,这又是多么可爱而可贵的童心啊。
  • 万叶集精选

    作者: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的一部最古的诗歌集,收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八世纪六十年代末450年间长短各体古诗4500余首, 著名翻译家钱稻孙先生从中选译了800余首,并加上详尽的注释和评语,介绍日本古代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等。
  • 如梦记·石川啄木诗歌集

    作者:坂本文泉子,石川啄木

    《苦雨斋译丛》新的一辑,收录周作人四种译著:《现代日本小说集》、《两条血痕》、《如梦记》和《石川啄木诗歌集》。诸书体裁不一,《如梦记》是“写生文”;《两条血痕》是短篇小说、剧本合集;《现代日本小说集》和《石川啄木诗歌集》则如书名所示,分别是短篇小说集和诗歌集,而“诗”与“歌”又实为两种形式。译介缘由也不尽相同,翻译《现代日本小说集》及《两条血痕》是译者早期重要的文学活动;翻译《如梦记》则更多出于个人爱好,即如其所说,“我们在明治时代留学日本的人,对于那时自然更多有怀念,文泉子此书写儿童时代与明治风俗,至为可喜,又与我有不少情分”(《〈如梦记〉第一章附记》)。至于《石川啄木诗歌集》,则系晚年应出版社之约译出,虽然周氏明言“他的诗歌是我顶喜欢的”(《知堂回想录·我的工作五》)。上述作品除个别篇目外,均属于日本文学史上同一时期———按照吉田精一《现代日本文学史》的分期方法,是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第三期”,即“从明治三十九年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以后至大正十三、四年无产阶级文学和新感觉派兴起时期止(1906———1925)”。译者对于近现代日本文学显然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周作人到日本留学,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1906年,当时夏目漱石与森鸥外正处在创作高潮。五年后回国,唯美派、白桦派和新思潮派作家均已登场,曾经甚嚣尘上的自然主义文学,就在此时开始走下坡路。这些都给周氏留下深刻印象。“五四”之后,周作人和鲁迅着手译介日本现代文学,上面提到的几派作家,均处在创作的巅峰状态。《现代日本小说集》以“介绍现代日本的小说”为目的,理所当然要把他们的作品囊括在内。至于自然主义文学之未予收录,则因为译者眼见得它们“已经是文艺史上的陈迹了”。结合吉田精一前述分期方法,可以说《现代日本小说集》是企图全面介绍“第三期”日本近现代小说———自然主义文学除外———的一本集子。假如加上“序文中说及原来拟定而未及翻译的几家”,这一意向就更其明显。周作人所译《两条血痕》一书和收入《陀螺》的《杂译日本诗三十首》、《啄木的短歌》,以及鲁迅所译武者小路实笃的剧本《一个青年的梦》,其实也是对《现代日本小说集》的补充,而且把范围扩大到整个“文学”了。以后周作人译《如梦记》和《石川啄木诗歌集》,仍然与其一己经验密切相关。   此前日本近现代文学之“第一期”(1868———1886)和“第二期”(1887———1905)的作品,周作人虽然曾在《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一文中有所介绍,却很少动手移译。“第三期”终止于大正末年,嗣后周氏并未“与时俱进”。正如其所说:“我对于明治时代文学者佩服夏目漱石与森鸥外,大正以下则有谷崎君与永井荷风,今已全变为古人了,至于现代文学因为看不到,所以不知道,其实恐怕看了也不懂得也。”(1965年8月7日致鲍耀明)所谓“现代文学”,也许包括整个昭和文学,即吉田精一所说“第四期”(1926———1945)和“第五期”(1946年以后)在内。   前引周氏对于夏目漱石与森鸥外的推崇,正与鲁迅完全一致。后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日本的,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周作人自己并未翻译过夏目漱石的作品,森鸥外的也只将《VitaSexualis》译了一小部分,但《现代日本小说集》中有鲁迅所译夏目的《挂幅》、《克莱喀先生》和森的《游戏》、《沉默之塔》———该书系周氏兄弟合译,反映了他们共同的文学理念。   20年代后期,周作人宣布“文学小店关门”,翻译现代日本文学作品的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他对继乎夏目漱石和森鸥外之后的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态度就不太一样。曾说:“这两个人都是小说家,但是我所最喜欢的还是他们的随笔。”(《苦竹杂记·冬天的蝇》)《日本管窥之三》一文以谷崎的小说《武州公秘话》所写内容为例,却不是当小说来看的。就像此前写文章谈及菊池宽的小说《兰学事始》,也只是取其材料而已。这与关注点集中于明治、大正两朝文学,无疑都是个人口味使然。周氏后来精心移译文泉子的《如梦记》,且以“假如我在文学上有野心的话,这就是其一”自许,更是这方面的显明例子。   周作人在《苦口甘口·怠工之辨》中说:“有同乡友人从东京来信,说往访长谷川如是闲氏,他曾云,要了解日本,不能只译文学,要译也须译明治作家之作,因他们所表现的还有日本精神,近人之作则只是个人趣味而已。我很喜欢在日本老辈中还有我们这一路的意见……”这启发我们,他对于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上述“偏嗜”,或许还有超越于一己喜好的更深一层的原因。周氏之看重“第三期”文学,尤其是明治后期文学,大概与吉田精一所说有不谋而合之处:此乃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充实,最多彩,产生了许多名作家、名诗人,因而使人有日本之花盛开之感的时期”。《苦雨斋译丛》所收四部作品,多少反映了这一面貌。(止庵)
  • 西川的诗

    作者:西川

    西川,生于1963年。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现执教于北京某高校。出版有诗集《大意如此》、《西川的诗》、《虚构的家谱》,散文集《水渍》,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以及《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编有《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西川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其中包括现代汉诗奖、鲁迅文学奖,曾于199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奇伯格奖修金,1999年在德国魏玛论文比赛中进入全世界前10名。
  • 深浅

    作者:西川

    http://lianzai.book.qq.com/book/3968/index.htm 在此阅读
  • 翡冷翠的一夜

    作者:徐志摩

    志摩的诗歌,如幽谷里的一流清溪;志摩的文章,如黎明时的一朵云彩。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 他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 顾城作品精选

    作者:顾城

    《顾城作品精选》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诗歌、诗论和文摘。顾城的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作品《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中,他认为哲学使人自在,并不使人存在。“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美是顾城的终身信仰,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道路中。顾城曾将自己的诗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74)作者以《生命幻想曲》为代表作;文化的我(1977:1982)作者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代表作;反文化的我(1982:1986)作者以《布林的档案》为代表作;无我(1986:1993)作者以《颂歌世界》《水银》为代表作。
  •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

    作者:顾城

    《顾城诗选-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这里辑其童话色彩鲜明的一些短诗和更富于哲思意味的另些小诗各自成集,同时将其难能可贵的百余首寓言故事诗择九十一首成集。童话和哲思都是顾城的诗特点,以优美的诗形式讲了那么多好听的寓言故事,更是顾城的独树一帜。 点击链接进入: 《走了一万一千里路》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 《暴风雨使我安睡》
  • 暴风雨使我安睡

    作者:顾城

    写诗不为留存,但留世诗歌仍超过两千首(画作几百幅)。这里辑其童话色彩鲜明的一些短诗和更富于哲思意味的另些小诗各自成集,同时将其难能可贵的百余首寓言故事诗择九十一首成集。童话和哲思都是顾城的诗特点,以优美的诗形式讲了那么多好听的寓言故事,更是顾城的独树一帜。(他的画同他的诗交相辉映)
  • 戈麦诗全编

    作者:戈麦

  • 多多诗选

    作者:多多

    多多被誉为“朦胧诗”第一人,他的诗,是政治、人性和现代诗艺的完美结合。多多在国外多次获奖,并有英、法、德、西班牙语等多种语种的诗集出版。这本诗集收录了多多1972-1999年间的一百多首诗作,为他旅居国外多年后首次在大陆出版的诗选集,亦是诗人最完整的个人诗集。
  • 走了一万一千里路

    作者:顾城

    顾城可以被认作从一九六八年他十一、二岁时起正式开始写诗。当时革命的声音响彻中国大地,而顾城却好像一直听着另外一种声音,他开始一首接着一首写起诗来。他奇异的句子使父母惊讶和感动,又不禁深怀担忧;好在顾城只是独自沉浸其中,并没有拿出去给别人看的想法。他理解父母的忧虑。 一九六九年初冬他随家人迁离北京,“下放”至中国山东省昌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火道村,在这里的一处农民离弃的土房里安下了家。他的诗从此写得更加多起来。他那时写诗只是因为想写,只是因为感到诗可以很美;并不去在意不断写下的句子同外部环境够有多么的不协调。 顾城上学上到一九六六年九岁小学三年级时文化革命开始,此后应当说他就一直没有再上过学。一九六七、一九六八年的两度“复课闹革命”中他能不去学校就不去学校,被迫不得已非去去不可时也就只能是跟着参加“大批判会”、游行和劳动,算不得“上学”。自六九年离开北京后,他就再没有作为学生进过一天校门了。 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四年顾城随父移住济南期间,产生了把自己的诗集中抄写留存的想法…… 《走了一万一千里路》收录了顾城全部收集到的的旧体诗和寓言诗,书中每首诗都有相应的诗手稿影印件。该书展示了顾城除朦胧诗外的另一面诗歌创作才华。书中有相当篇目是首次面世,该书由顾城的姐姐顾乡做注,注的内容展现了顾城一些少为人知的事情。
  • 穆旦诗全集

    作者:穆旦

  • 中国诗歌评论:细察诗歌的层次与坡度

    作者:萧开愚 (编),臧棣 (编),张曙光 (

    曾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诗歌评论>十年后的复出号。
  • 野蛮夜歌

    作者:廖伟棠

    伟棠一向以行动、诗歌和影像介入历史与现实,让我们知道文艺如何成为一种抵抗力量,成为盛世中的抒情危言。 ——张铁志 这是廖伟棠2003年至2010年的诗作精选集,代表了他所有写作中最极致的追求。既有继续浪游不居的流离体验,也有介入现实甚深的歌哭怒悲,语言追寻古典汉语的脉络,演变出实验的长短歌行。其思其诗,其明其幻,皆鲜活酣畅,如图瓦人唱呼麦夜歌于旷野。
  • 西班牙三棵树

    作者:木心

    哀利丝•霍珈走过来悄悄说,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种一棵树——这也太美丽得犬懦主义的春天似的;我是,是这样想,当谁欺侮了谁时,神灵便暗中播一棵树,森林是这样形成的,谁树即谁人,即又都不知道。 诗集无以指唤,才袭用一用酒的牌名,西班牙与我何涉,三棵树与我何涉,诚如Faust作者所云:假如我爱你,与你何涉。
  • 刹那

    作者:周梦蝶

    本书汇聚了“苦僧诗人”周夢蝶的五部诗集(共计66首诗),分别是《孤独国》(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魂草》(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十三朵白菊花》(作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约会》(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有一种鸟或人》(作于二十一世纪初)。这些诗质朴纯净,笔端轻松幽默,饱含诙谐从容趣味,与时代脉搏强烈呼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夏目漱石汉诗文集

    作者:夏目漱石,殷旭民 点校

    《夏目漱石汉诗文集(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日本夏目漱石先生,庆应三年(一八六七)二月生于江户城中(今东京),十七岁考入东京大学预科,二十二岁进入本科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任教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明治大学等,其间曾受命为文部省官费生,留学英伦二年。后辞去教职,专事创作。大正五年 (一九一六)十二月去世,年五十整。 漱石为日本近代文学大家,尤以小说名世,二十世纪初以来,其作品多译介入中土,读者甚众。漱石不仅精于日本古典及英国文学,于华夏文化亦有极深造诣,十六岁起即大量阅读汉籍,并撰作汉诗文,被誉为和汉洋三才兼备。 漱石汉诗文生前未结集,殁后日本所出各版文集皆收録有汉诗文卷,其中以岩波书店一九九五年版《漱石全集》最为完备。今即据以为整理底本,略注出处,标点刊行,以备爱读漱石文字及留心近代中日文化者之参考。漱石诗多未有标题,岩波本皆拟作“无题”,今则概以两空格号标示,以与中国固有之无题诗相区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