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明史
-
藩屏
世袭贵族在明代历史研究中基本上被忽略了,或仅仅是其他一些更令人关注的研究对象故事里的脚注。《藩屏》一改旧例,将明朝的贵族(包括被历史遗忘的宗室女性艺术家)作为主角,以王国的艺术生产为中心,讲述王国的历史与地理。这本独具一格的专著,有可能会修正人们对明代艺术的理解。 -
晚明史籍考
《晚明史籍考》二十四卷,系作者在北平图书馆工作时,受梁启超先生启发指导,发愿撰成。着録明代万历年间至清朝康熙年间文献一千一百四十余种,未见书目六百二十余种,蔚为大观。初版于1933年,线装十册,1964,经修订后,改名《增订晚明史籍考》,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 -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在《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作者认为,明末东林党争,复社、几社等集会结社的活动,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关系至为密切。作者从明清之间大量的正史、野史笔记中披沙拣金,取精用宏,勾结出从明万历至清康熙间士大夫党争与历史发展的相互关系的脉落。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这部著作,认为"钩索文籍,用力甚勤"。 -
大明帝国战争史
以军事之名还原史上最真实的明朝历史,堪称军事版《明朝那些事儿》,战争版《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明朝,是一个充满各种另类的年代。明太祖朱元璋刑网四布的统治,明成祖朱棣骇人听闻的杀戮,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毫不负责任的嬉乐,明世宗朱厚熄、明神宗朱翊钧爷孙的财迷心窍。 这样一个帝国曾经一度国力强盛,但也始终战争不断:北征蒙古,南定安南,东南抗倭,东北抵挡后 金,以及和农民起义军纠缠几十年这个时期。热兵器开始显现其战争威力,火器在明朝的内外征战中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呢? 这是一部通俗地讲述明朝火器故事与火器在历次重大战争中作用的普及类军事历史知识的稿子。书稿以故事的形式,配合一百多幅图片,从火器的应运而生,历次战争中的改进、升级,对战局的影响等方面,系统而有重点地讲述了整个明朝和火器相关的故事,堪称军事版“明朝那些事儿”。 -
在「盜區」與「政區」之間
明代中期以後,官方在閩粵贛湘交界設置南贛巡撫,正式設立新「政區」,並責付軍事討賊為主的任務,不預民事,以解決當地「盜區」層出不窮的「三不管」政治社會問題。但是若以明朝南贛仳鄰地區社會與政治互動關係的發展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即使明政府有心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其結果卻證明這個目的是失敗的。 關於明代閩粵贛湘交界的移民社會發展,可將其分為三個時期來觀察。其一,明初時期,南贛仳鄰地區的移民開發,主要由民間與官方兩股力量所相互促成。其二,至明代中期,受商品經濟發展化的影響,民間的移民行動更為擴大,完全高出官方的預期估計,甚至民間屢屢突破禁令入山墾殖。其三,明中後期,移民陸續地從流移到定住的完成,尤以家族性的移往開發擴展最為顯著。 隨著南贛仳鄰地區移民社會的形成,出現群體之間認同價值觀的轉變,其間有族群身分轉變的追求,亦有對於盜賊行動的認同。而對盜賊的認同感,主要在於地理環境提供適合入盜的溫床、官方的消極的治理態度,以及時人對「盜區」的深刻印象所促成。隨著明代中期以後社會經濟的發展,南贛地區作為山海交會的市場地位重要性增加,帶動走私貿易的需求,地方上的盜賊活動也就更為活躍,特別是從流賊、流寇的打家劫舍方式,邁向了組織化的集體形式與家族化的經營方式加以擴張。關於組織化的集體形式,群盜是採取有計畫的倡亂行動,從準備訓練、製作武器、組織聯絡、訂立儀式到開始攻掠,以形成訓練有素、組織嚴密的群體力量。家族化的經營方面,在於從流移到定住的過程中,以家族力量作為結合紐帶,同樣能成為穩定的群體勢力。為了能在鞭長莫及之處平盜,明代的南贛巡撫開始積極尋求地方勢力幫助,特別是倚重地方盜賊家族的勢力,而「以盜治盜」正是歷任督撫平亂所奉行的至高原則。然而南贛巡撫借重這些地方盜賊家族力量的結果,雖然能穩定移民社會的民間秩序,但也產生一批「糾眾叛掠」的菁英階層。 況且南贛巡撫雖為統合「三不管」地域與事務而設,但在維持著明初遏制地方分權過大的政策下,始自設置起就未曾被充分授與絕對的職權。實際上,巡撫行事仍然遇到無數阻礙,在職責未專的情況下,即使是力盡筋疲,轄下各級官員也未必皆俯然從命;若處理不慎,事關相鄰督撫,動輒還會被視作侵權之舉。政治社會的難題不斷湧現,這在各省拖欠協濟銀兩的財政收入,以及軍事征剿的責任歸屬問題上至為明顯。亦即「三不管」問題依舊存在,特別是在事權的矛盾上,一直無法有效解決,南贛巡撫終究落至裁撤的命運。 -
明史十二讲
《明史十二讲》是中国历史大讲堂丛书中一本。本套丛书作为“历朝史话”系列的姊妹篇,力求发扬其长处,弥补其不足。“历朝史话”强调的是内容全面,对各时段的历史进行综合系统的介绍,以使读者能总体性地把握;本套丛书则把重点放在讲解每个时段的特色问题上,希求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 在编辑体例上,每个断代为一册,每册选取12个能够代表这一时段特色的大问题,进行细致人微、通俗深入的阐释,以使读者明了该时段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独特地位,改变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循环更替、皇帝家史的变化的习惯看法。因本丛书着眼于为大众传播历史,为他们提供把握每个断代的线索与框架,所以在夹叙夹议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深人浅出,严肃而不失活泼。 -
明清皇室与方术
神道方术始终是游荡于深宫皇室的一个幽灵,又常以统治者个人的喜好,融入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帝王治道和社会风尚产生重要影响。惟许多具体情况,官修正史乃至列朝实录,往往失之记述简略,或干脆讳而不书。本书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旁证博引,细密辨析,用流畅可读的语言和脉络清晰的结构,揭示了大量湮没在神秘迷雾后的真相,实为一部专题性的良史。 -
阳明学的乡里实践
本书主要以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中心讨论阳明学在两地草根化的过程,包括学术如何在地发展、学术群体的动员能力,以及阳明学学者如何经营与地方乡里的关系等。在阳明学学者主导下所成就的许多社会事业,有助于建立其在地权威,尤其从嘉靖到万历一百年间在吉水、安福两县持续进行的赋役改革, 当地阳明学学者是成就此事的幕后功臣,使一些阳明学学者有被当地士民视为圣人的倾向。吉安阳明学与地方家族之间合作共生的关系与方式,可说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宋明两代理学家“化乡”的理想。 王汎森先生推荐语 本书主要是从社会史的角度处理明代心学的发展。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明代王守仁心学如何草根化;(二)心学家的社会事业;(三)心学家的社会工作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在地方上的权威,同时帮助其思想学说之传播。 如果说思想史研究方法论中有“内史”与“外史”之分,本书则想将两者结合起来,在其交错接榫处观察心学思想与社会的问题,并试图勾勒王学学者的社会事业,论证这些社会事业与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关系。此外也注意到同时存在的几种思潮的竞争性,并从个人存在的危机的角度去观察当时地方上小读书人转向心学的思想抉择。 -
晚明民变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煤山自缢,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轰然倒塌…… 回溯历史,我们发现大明帝国其灭亡是有清晰脉络可循的:由底层民变而起,农民起义而兴,民族战争而终。李文治教授在《晚明民变》中力避前人隐讳,据实直陈,通过对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三股民变势力的分析,重点研究了民变的兴衰演变及其对历史的影响,并根据史料做出惊人假设:明朝有数次机会或可免于灭亡,如果明朝政府处置得当,今日中国会走向何方? 时代或许不同,但引发天下巨变的原因总是惊人地相似:贪污腐化,社会不公,民怨沸腾,正义不彰……一个繁盛王朝短时间内崩溃,必然有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原因和宝贵的经验教训,这或许正是《晚明民变》的价值所在。 -
明代的变迁
目录 序 导言 第一部分 国家制度 一 明太祖的国家宗教管理思想 二 明初城隍祭祀制度 三 明朝国家祭祀体系的寓意 四 票拟制度与明代政治 第二部分 晚明知识分子与社会结构 一 山人与晚明社会 二 明末清初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沉沦感 三 儒家传统与晚明士子和妓女的交往 四 黄宗羲思想三议:读《留书》札记 第三部分 下层社会生活 一 儒家思想与17世纪中国北方下层社会的家庭伦理实践 二 “悍妻”现象与17世纪前后的中国社会 三 17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妾——以《醒世姻缘传》为中心 四 晚明北方下层民众价值观与商业社会的发展 五 17世纪前后中国北方宗教多元现象初论 第四部分 货币制度与国家财政 一 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 二 论明末财政危机 三 明后期太仓收支数字考 第五部分 明清之际的历史趋势 一 “大分流”还是“大合流”——明清之际历史趋势的文明史观 二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看法 结论 明代历史的自律 后记 -
明代粮长制度
梁方仲先生的学生黄启臣先生将梁先生的著作重新整理,交由中华书局整体出版。文集之一、二、三,是将分别曾由中华书局、中州古籍出版社、广州人民出版社三家出版的论文集以及一些未刊稿重新编排,确定了三个主题,分别是:明代赋役制度、明清赋税与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论,这样的处理较以前单纯以论文集命名的方式更显主题明确。两部名著:《明代粮长制度》、《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收入文集之四、之五。将未刊之梁方仲先生《中国经济史讲义》和《读书札记》整理出来,分别列为文集之六、之七。对难以收入三个主题中的文章,归入之八杂稿中。梁集共八种。 -
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所谓海禁,就是禁止海外贸易,主要是禁止民间海外贸易,迷惘方贸易也受到严格限制。在明代以前,要么是官方派船出海,要么是经官方许可后,私人船只出海进行贸易,从未有所谓海禁一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海禁,既不许私人船只出海,也不派官方船只出海贸易,外国商船亦不许来华,中外物品交换被严格限制在规模甚小的朝贡贸易范围内。这实际上是对宋元以来海外贸易发展的反动。永乐年间海禁政策有所松弛,并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私人海外贸易在暗中渐有发展。正德年间始行抽分制,使明廷在海外贸易中有了真正的税收。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重要转变。再加上自正德以后西方殖民者陆续东来,私人涨外贸易得到较快发展。 -
明实录研究
十五年磨一剑——学术精品《明实录研究》评介 熊昕绘 人们常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一部书写作时间之长,研究之深入。而武汉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谢贵安先生对其新作《明实录研究》一书的探讨和撰著却长达15年之久。著名明代史学史专家钱茂伟称:“今后鲜有人能超过其研究,这将是空前的一部专门研究<明实录>专著。” 我有幸担任了此书的责任编辑,在编辑审读过程中,不禁被书中精湛的学术见解和广博的史学知识所深深吸引,读之乐而不倦。读后细思,发现此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时间很长,具有日积月累之功。作者早在1986年就开始从事《明实录》资料的整理,1990年以《明实录研究》为题撰写博士论文,1993年完成并通过答辩,此后陆续修改至出版前夕,历时凡15年。其间,作者围绕《明实录》这一课题,不断挖掘新的史料,在《史学史研究》、《历史文献研究》等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明实录体裁与体例研究》、《明代国史与野史的生态关系》等20余篇高水平的论文,从而最终凝结成《明实录研究》这部学术精品。 二、该书是这一领域最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专著。全书共分九章,对《明实录》的国史地位、学术渊源、修纂过程、修纂人员、修纂程序、主题体例、版本收藏、价值缺陷分别作了认真和深入的研究。不仅体例完备,而且学术水平很高。前人对此问题研究比较集中的是吴晗的《记明实录》一文,对《明实录》作了提要钩玄的探讨,但该文写作方法以罗列史料为主。而《明实录研究》长达39万字,研究问题遍及《明实录》的各个方面,水平达到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如作者首次对《明实录》的修纂机构———史馆进行全面系统的钩沉考证,最终勾画出这一重要修史机构的具体地点、运作方式、管理制度等基本面貌,解决了这一历史悬案。作者对明代列朝实录修纂人员的细心考订和全面搜求,也为历代研究者所不及。 三、将传统方法与崭新方法相结合。作者除了用传统的考证方法外,还应用了新的研究。如第一章第三节“国史<明实录>与明代史学生态”,便用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此外书中还应用了“史源学”等理论。 四、史料搜集研究,视野广博。本书所搜史料包括:明代历朝实录,与实录关系密切的史籍《崇祯长编》等,明清学者的明史著作,明代野史《野记》等,明人笔记《立斋闲录》等,明清文集《太岳集》等。反映出作者具有扎实的史料功夫和广博的史学视野。 (作者单位:湖北人民出版社) -
卫所、军户与军役
本书在广泛收集史料的基础上,以明清时代的江西地区为中心,集中探讨“卫所军户”的户役负担与存在形态。不仅对卫所、军户、军役诸论题有宏观上的认识,同时以明清方志等原始史料为依托,对府级以下地方单位的个别状况亦有较为精确的掌握。作者提出以“原籍军户”、“卫所军户”与“附籍军户”来区分卫所人丁的不同形态,由此得出了颇具说服力的认识。对史料中彼此矛盾、谬误之处,亦有多方考证辨析。 -
胡惟庸党案考
《胡惟庸党案考》是著名史学家吴晗学术方面的扛鼎之作。正是30年代发表于《燕京学报》的这篇独具创见的学术论文,令很多学问大家对吴晗刮目相看,也由此奠定了吴晗在明史界的学术地位。《胡惟庸党案考》通过挖掘丰富的史料,条分缕析,经由缜密的考证和推论,揭示了明朝著名大案——“胡惟庸党案”的真相,首次还该案以历史本来面目。本书除《胡惟庸党案考》外,还收入了吴晗18篇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其中既有他在明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他在元史领域的研究所得;既有普通读者感兴趣的明朝政治史的考察文章,也有吴晗对明朝社会史和经济史方面的学术观察。 -
明代特务政治
《明代特务政治》从各个角度详细介绍和评述了明代的特务统治,包括特务机关的设置以及他们对政治的控制、对经济的搜刮、对军事的监督、对官员的侦辑与残杀,等等,直至特务的内部矛盾以致朱明王朝的覆亡。另外,《明代特务政治》还将作者的《中国文字与中国社会》附编在内。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