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国学

  • 资治通鉴直解

    作者:(明)张居正|整理:王岚//英巍

    《资治通鉴直解》原名《通鉴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首辅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给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此书以《资治通鉴》为主,其他史书如《通鉴外纪》、《续资治通鉴》、《宋元通鉴》等为辅,从中选取了一些重要片段与事件加以讲解,一方面通俗易懂,一方面也融入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先读经,后读史,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资治通鉴直解》是明朝隆庆六年,由两朝帝师张居正给万历小皇帝日讲的宫内读本。《资治通鉴直解》以最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还融入了大政治家张居正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当年为皇帝讲解《资治通鉴》,意在教育皇帝如何做一名圣明之君。即使在今天,此书对各级管理者与读者大众,依然可资借鉴,更可从中读出立身处世的智慧光辉。
  • 庭训格言

    作者:康熙 编,陈生玺 贾乃谦 注译

    庭训格言,ISBN:9787534833557,作者:(清)康熙|校注:陈生玺//贾乃谦
  • 丛书集成初编(合订本)

    作者:中华书局

    〇一编入库,等于同时收藏一百部中国古代最经典的丛书。 〇4100多种基础古籍,构筑传统文化学习研究基本书库。 〇篇幅约为《四库全书》三分之一,收书品种超过《四库全书》五分之一,大量品种《四库全书》未收。 〇从1935年第一册出版到今天,已70余年,首次全套统一推出。 〇版面比原商务、中华版放大10%,清晰易读。 〇原书近4000册,精装合订后为800册,收藏更容易。 〇新做书名总目录及音序、四角号码索引,使用更便捷。
  • 周易大传今注

    作者: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是《周易古经今注》的姊妹篇,专以《易传》七种一篇(即“十翼”)为研究、注释对象,包括《周易大传通说》与《周易大传今注》两个部分。始撰于一九六四年,迁延至久,直到一九七NFCA1年才告写成,而正式出版则又已是九年之后。三十年来此书多次加印,在海内外流传甚广,成为本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
  • 道德经

    作者:(春秋)李聃

    《中华传统文化精粹:道德经(经典珍藏)》作者李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山东鹿邑)人。被后世称为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华传统文化精粹:道德经(经典珍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虽然篇幅不长,却论述精辟,思想深邃。其内容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内容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方面。
  • 张其成全解周易

    作者:张其成

    《张其成全解周易》的解读忠实于原典,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与当下的现实人生相联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古老的智慧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以通俗流畅的现代语言,用历史故事、现实事例阐发《周易》中的微言大义,说明《周易》讲的是宇宙的大规律,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它告诉我们一种知变应变的大法则,一种趋吉避凶的方法。 全面梳理《周易》的占卜之术,揭示《周易》占筮的原理,第一次公布作者独创的起卦新方法——“入静观象法”。 《张其成全解周易》的讲解深入浅出,让读者能真正读懂并学会运用《周易》,以帮助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 书中配有大量的易图与作者专门为《张其成全解周易》题写的书法图片,以增进对《周易》的理解与阅读情趣。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王力 主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第四次修订版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Eden)。
  • 孟子

    作者:朱熹

    《孟子》与《论语》一样,也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所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则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逻辑性强,既尖锐机智而又从容舒缓,对后代的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与孟子同时代的一些思想家如商鞅、荀子、庄子等人都已经在写作专短论,而《孟子》的文体仍然依仿《论语》,后认为《孟子》一书的编纂沿袭了《论语》的体裁是不无道理的。这不仅是形式上的模仿,它与孟自诩儒家的正统传入有很大的关系,孟子曾说过:“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孟子•公孙丑下》)他虽然没有直说,但自负其传道之任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 原本大学微言

    作者:南怀瑾

  • 蔡志忠古典漫画(全八册)

    作者:蔡志忠

    这套书是蔡志忠历年来所画的古典漫画的总汇,包括孔、孟、老、庄、列子、孙子、韩非子诸家之说,大学、中庸、论语,史记、六朝怪谈、世说新语,唐诗宋词,聊斋志异、菜根谭等等。
  • 國史大綱 (修訂本) (上中下)

    作者:錢穆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綱,刪其瑣節。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為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闡其一貫相承之為統,以指陳吾國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至其人物之詳,事業之備,則待教者讀者之自加參考,自為引伸。本書主旨則在發明其相互影響,及先後之演變發展,以作國人如何應付現時代之種種事變作根據之借鏡。
  • 先秦诸子系年

    作者:钱穆

    《先秦诸子繫年》内容有孔子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辨、孔子去鲁适卫考、蘧瑗史鳅考、孔子畏匡乃过蒲一事之误传与阳虎无涉辨、越句践元年考、孔子去卫适陈在鲁哀公二年卫灵公卒岁非鲁定公卒岁辨、孔子去卫适陈在卫灵公卒后非卒前辨、孔子过宋考等。
  • 周易全解

    作者:金景芳

    本书研究《周易》有哪些心理体会?反映在本书里哪些特点?有必要在这里作几点简单的介绍。   一、首先需要说的,本书的说解是恪遵孔子作《易大传》所开辟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并不否认《周易》是卜筮之书,而着眼点却不大卜筮,而在于它内部所蕴藏着的思想。说得明白些,就是我们不应宣传迷信,而应宣传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前人对孔子《易大传》的理解,本编看很不够,对《系辞传》的理解,本编更是错误百出。例如,在《周易》里,蓍与卦二者,同等重要。或者可以说是蓍更重要些,因为蓍是卦之所从出嘛!而前人说《易》,多看到卦,看不到蓍。   三、传本《系辞传》在讲筮法那部分有错简和脱字。   四、本编认为《周易》一书的精华所在在于思想,而思想则主要寓于六十四卦的结构之中。
  • 史记会注考证

    作者:司马迁,泷川龟太郎

  • 大学

    作者:蔡志忠

  • 十一家注孙子校理

    作者:孙武 撰;曹操等 注;杨丙安 校注

  • 论语集注

    作者:朱熹

    《论语集注》主要内容: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由他们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传世的《论语》、《孟子》二书,系孔子、孟子的言论辑录,是反映孔、孟思想的基本著作。到了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篇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而由他著述的《四书章句集注》,备受推崇,数百年中被定为科举考试的必备教材,成为对所世有深远影响的儒家经典。
  • 王阳明全集(全三册)

    作者: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简体版)(套装共3册)》中王阳明出生于书香门第、文化世家。据阳明高足钱德编纂的《阳明年谱》以及王氏《世德纪》的记载,王阳明的先是晋光禄大夫王览(字玄通,205―278),本为?琊(今属山东)人。王览的曾孙王羲,之(321——379)才迁徙到山阴定居。王羲官居右将军,是文人当武官。但他并非以武功出名,而是以书法著称,上一篇脍炙人口的《兰亭序》,民问号称书圣。今存王阳明的书作品灵动飘逸,颇有些王羲之的书体遗风。王羲之之后,又传二三代,至迪功郎王寿,迁居余姚,遂为余姚人。王寿六世孙王与即王阳明的高祖,号遁石翁,精通《易经》、《礼经》,但志在林,不赴朝廷荐举。王阳明的曾祖王杰字世杰,号槐里子,以明经贡太,很有学问,可惜英年早逝。祖父王天叙,号竹轩,天性爱竹而泊名利。于书无所不读,尤其喜好《仪礼》、《左传》、《史记》雅善鼓琴放歌,吟诗填词,可谓豪放潇洒,时人称誉他有陶渊明、林和靖风骨。阳明之父王华(1446—1522),字德辉,别号实庵,晚号海翁。学者称龙山先生。成化十七年(1481)高中状元。官至南京吏尚书,封新建伯。因得罪太监刘瑾而被强迫退休。王华为人直,气质醇厚,道德文章皆为时人称颂。著有《龙山稿》、《礼大义》等书数十卷。
  • 子平真诠评注

    作者:沈孝瞻

    《子平真诠评注(编注白话全译)》系命理学入门书中的典范之作,与命理学中的扛鼎之作《滴天髓》相互匹配,方成完璧。前人云:“此中旧籍,最为完备精审,后世言命者,虽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实乃我们的由衷之盼。
  • 资治通鉴皇家读本(上中下)

    作者:陈生玺

    《资治通鉴皇家读本》(上中下)是一代名相张居正为皇太子朱翊钧(即后来的万历皇帝)系统讲解《资治通鉴》的精编讲义,调度浓缩了从上古到宋元数千年间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处世经验的集大成之作。张居正的讲评用当时的流行口语娓娓道来,老于官场、明乎事故的真知灼见比比皆是,对现代的读者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资治通鉴皇家读本》(上中下)由知名学者陈生玺教授主持整理,不仅系统地标点校勘,而且对重要人物、名物制度、生僻语词加以简明的注释,并撰写了精彩的评议,用现代意识关注原著,进一步发掘其中的丰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