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国学

  • 汉语是这样美丽的

    作者:史仲文

    《汉语是这样美丽的》既不是一本汉语语法书,也不是一本汉语修辞书,亦不是一本关于汉字历史的书,更不是一本解说汉语经典的书,甚至不是一本 汉语文化鉴赏书,自然也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有关专业审美的书。这不是,那不是,它究竟写的是什么呢? 十篇中,文字是最基层的,所谓从草根做起。汉语文字便是《汉语是这样美丽的》的写作基石与逻辑起点。继而是文辞。其实中文的文字常常也是文辞,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但也有区别。如果说文字是汉语的细胞,那么,文辞就是汉语的基础性建筑材料,构成这材料要素的自然是“文字”,作为其使用成品的则是“文辞”。 文句则属于第三层面。文句介乎文辞与文章之间。在特例情况下,一句话也可以成为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但通常情况下,它只是一个组合性单位,是词语的有机性结合。这组合的意义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所谓语法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它的。如果说字与词还不过是材料的话,那么文句则已升格为语言了。
  • 章太炎讲国学

    作者:章太炎

    章太炎一生多次讲演国学,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四次,即日本东京讲学、民国初年北京讲学、1922年上海讲学、晚年苏州讲学。讲演稿形式不一,或出自他本人之手,如《国学讲习会略说》;或为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如晚年苏州讲学记录;或专为演讲而作,如《国学概论》;或与学术专著合一,如《国故论衡》。语体也不尽一致,或用文言,或用白话。 本书收录章太炎四次国学讲演文稿,即《国学讲习会略说》、《国学概论》、《章氏星期讲演会记录》、《章氏同学讲习会讲演记录》等,基本反映出他国学讲演的整体面貌。为便于理解章太炎学术思想脉络,书后附录《自述学术次第》、《记本师章公自述治学之功夫及志向》,并辑入章士钊《国学讲习会序》、曹聚仁《国学概论》五版自序,诸祖耿、潘重规所作序、跋。《国故论衡》因与《同学讲习会略说》有所重复,且较易查阅,故未收入。这些文稿版本不一,编校整理时尽可能查找较好的早期版本,适当参考其他学者的编校本,并吸收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具体版本出处,随文一一注出,兹不赘述。国学包罗丰富,讲演稿所引古籍原文,编校时仅查对了部分经、史典籍。凡持异议者,以按语形式注明。明显误讹处,径以[]校改。限于编者学力。误改、错断、漏校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明鉴。   书中个别作者,多方查找,未获后人音讯。望见书后,与责任编辑联系,以奉上样书及稿酬。
  • 白苏斋类集

    作者:袁宗道,钱伯城 标点

    袁宗道,字伯修,是公安“三袁”中之长兄。在公安派文学中,他率先提出反对“后七子”的模拟之风,主张独创,要求写真情实感。其诗歌风格雍容和雅,语言清新,不落陈言旧套。《白苏斋类集》原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初版于1989年,此次重版,分平、精装印出,内容版式保持不变。
  • 读史入门

    作者:许凌云

    “盈天地之间,凡涉著作之林,皆史学。”有志于史学者,难免在这汗牛充栋的史学典籍面前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之感,唯恐泛滥无归,终身无得。若能得门而入,则事半功倍。许凌云先生的《读史入门》可谓是应斯命而来。书中溯史部之本源,谈治学之方法,阐述精详,见解独到,真正给读者敞开了历史的大门。  中国历来有治史的传统,史籍因而浩瀚;国人素重读史,以鉴古知今。若论初学者的史海津筏,许凌云先生的《读史入门》可当之而不愧。本书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大旨,追溯史学各类知识的发展流变,为初学历史的人打开登堂入室之门。作者不单对史部要籍作了推本溯源,更浓墨重彩地讲述了传统史学的传统、特点和成就,以及校雠考辨之方法,中间更渗透了作者精研史学多年的独特心得与评价,对于指导新手读史来说,于斯备矣!
  • 周易古义 老子古义

    作者:杨树达

    《周易古义•老子古义》内容简介:《周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来解说纷纭。杨树达此书,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证与诠释相应地集于原句之下。对于初学者来说,藉此可晓《周易》《老子》的大意;对于研究者,则可省去大量翻检之劳,对研究两书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极有帮助。
  • 张居正讲评《大学.中庸》皇家读本

    作者:陈生玺

    《张居正讲评 皇家读本》被称为“名相讲国学”的《张居正讲评皇家读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首辅(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讲解“四书”的讲章,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尚书》5种。
  • 论语疏证

    作者:杨树达

    《论语疏证》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缺之。疏通的次序,大抵训解字义、说明文句者居前,发明学说者次之,旁证之事例又次之,旁证推衍之文字复次之。总体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以便读者参悟。陈寅恪序《论语疏证》时,以为此法殆与宋贤治史之方法暗合,为治《论语》者从来之所未有,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
  • 图解易经

    作者:祖行

    《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白金版)》介绍:《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喻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的深邃之处,在于它由一阴一阳的排列组合,包罗时空万象,阐释天人义理,如果说易理就是宇宙真理,没有一点过誉。但《易经》虽然人人能读,却绝非人人能懂。当人们想了解其精要时,就会发现其内容的艰涩难解,经常是穷年累月依然不得其门而入。 而《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白金版)》想做的就是让人们能真正读懂《易经》,它运用一种全新、生动的现代图解方式,第一次化繁为简,将看起来高深莫测的《易经》变得通俗化,让《易经》的内容更新鲜,和让人更容易理解。《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白金版)》表现形式漂亮精美,整《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白金版)》看下来都是一种欣赏艺术珍品的享受,是你不可错过的解易之钥。
  • 战国策笺证

    作者:范祥雍

    《战国策笺证》(上下)是战国时期策士及各类人士纵论国事与时势的言论辑录。全书文笔优美,记述生动,反映出战国时期特有的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但是,该书内容庞杂,前后矛盾,难题甚多,前人整理该书付出了很多心血,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整理本、注释本问世。范祥雍先生花费几十年功夫完成的《战国策笺证》一书,是近年少见的有关《战国策》整理研究的力作。全书以清嘉庆十九年黄丕烈士礼居覆刊宋剡川姚氏本为底本,间用湖北崇文书局翻刻黄本参校,并广罗高诱、姚宏、鲍彪、吴师道等古今中外各家校注,加以甄别考订,指正其缺失、错谬,补充其不足和遗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获之见。
  • 季门立雪

    作者:钱文忠

    本书是一部学术思想论集。全书共收文四篇,约6万字。《季羡林与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季羡林与吐火罗语研究》是对季羡林先生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研究领域的分析与评价,《季羡林教授学述》是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整体评价,《陈寅恪与季羡林》是把研究领域相对接近的陈先生与季先生作一比较研究,以昭示我国两代学者在学术研究中的际遇与成就。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季先生的学术研究基础浓厚、视野广阔,其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研究、佛教史、中印关系史、西北史地研究、敦煌学等众多领域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正是由于季先生的研究领域太广、太艰深,不仅一般读者不能真正理解,甚至专业的研究者也很难对季先生的研究作一个全面的分析与评价。钱文忠作为季先生的学生,继承了季先生的衣钵,在青年研究者中已经是傲视同侪的佼佼者,由他来对季先生一生的学术研究作一个分析与评价,正是不二的人选。本书所收四篇论文,正好填补了此一空白。
  • 《论语》读本

    作者:钱逊

    内容提要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 《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如何在新的“文化重建”里使古老的典籍重新释放出新的活力?《论语》是中国儒家的宝典 ,其中记载着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这次篇著中,篇间结构按朱熹《论语集注》改定;体例分为“原文”、“注释”、“大意”三部分。 本书尝试着用简要的文字阐述作者对《论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理解,这部分文字放在“大意”之后,另起段落。而“大意’只介绍原文文意,不昆入作者的见解。这样做,是为了把对《论语》原意的介绍与自己的理解和阐释明白地区分开来。
  • 章太炎全集

    作者:章太炎

    本书收入章太炎先生的《膏兰室札记》、《诂经札记》和《七略别录佚文徵》三本著作。前两种为太炎先生早年继承乾嘉汉学传统,尤其在二王、俞越基础上对于先秦诸子、儒家经典的考释之作,涉及字、音、义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他早年的学术特色。第三种为太炎先生对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别录》进行的辑佚,并附有考证,借此可窥见刘向父子之作的原貌及先秦学术的流变情形。
  • 国故论衡

    作者:章太炎

    《国故论衡(繁体版)》为章太炎重要的国学著作,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卷,系统论述文字音韵学、文学、文献学、周秦诸子学、经学及佛道之学等,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前人於后两卷著力较多,而往往视小学为畏途。然章太炎有云“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故不可不察。
  • 孔子家语

    作者:王国轩

    《孔子家语》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资料汇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的必备书,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孔子家语》是《孔子家语》的全译全注本。此本以《四库全书》本《孔子家语》为底本,在译注时,参校《四部丛刊》本,及又见于《史记》、《礼记》等书的相关篇章。分段则据《四部丛刊》本。《孔子家语》是在研究基础上撰成的,每篇提要精练概括,注释详尽准确,译文通俗流畅,前言也别有见地,是可读可参之书。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作者:王国维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内容简介:“国学”是西学东渐之后,针对西方学术而提出的名词,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后又被称为“中国学”、“汉学”、“国故”、“国故学”。顾名思义,“国学”就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是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然而在生活当中,许多人往往缺少足够的国学知识,有些人即使知道一些,也是一知半解,这不仅给日常学习、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生活中也可能处处遭遇尴尬。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国学,正确认识诸如国学的确切涵义、国学对现实的意义、国学研究的方法等基本问题,我们编辑出版了王国维等著的《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书中收录了辜鸿铭、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李叔同(弘一大师)、鲁迅、刘师培等八位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通论传统国学及专门论述国学入门、国学典籍、国学方法及国学主要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的精辟论文,通过大师们权威的论述和讲解,来展示国学的真谛,以帮助读者领略国学的魅力。大师们的经典著作,经过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是历久弥新的永远具有阅读价值的圭臬,是值得我们珍藏一生的精神财富。
  • 庄子传

    作者:王新民 著

    1992年出版后短短两年时间就连续再版5次,1995年1月,被韩国法仁文化社翻译成韩文出版,2005年,该作品的节选《庄子见鲁公》入选全晶制普通高级中学高二的新《语文读本》。 一位年轻的学者,一个短暂的生命,一部传世的经典。 从偏远的河西大漠走出来的王橷民,像一颗流量,短暂而耀眼。28岁的他在弥留之际写出了《庄子传》,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优美的文字,通过小说的形式将庄子的人品、学问和身世表达得酣畅淋漓。 他的名字随着《庄子传》让专家学者竞相收藏而渐渐为人所知……
  • 南怀瑾选集【第二卷】老子他说 孟子旁通

    作者:

    《老子他说》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孟子旁通》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它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还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 荀子简释

    作者:梁启雄

    本书以清人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为底本,增补二十余家中外学者的校释,削繁就简,择善而从。作者按语多用语体文释义,浅近易懂。
  • 国学概论

    作者: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

    本书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作家曹聚仁整理成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本书多次再版,深受广大国学爱好者的喜爱。 为使读者对太炎先生的学问有更多了解,此次出版还收录太炎先生《论诸子学》一文。
  • 周易外传

    作者:[清]王夫之著

    《周易外传:王夫之著作(竖排版)》内容简介:《周易外传》写作于一六五五年(清顺治十二年),那时明王朝已经覆亡,王夫之也屡遭险阻,先是在衡阳举兵抗清,失败后奔赴广西参加南明永历政权,又受到当权者的排挤陷害,被迫于一六五二年回到湖南,在零陵、常宁和兴宁一带过着艰苦的流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