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吴语

  • 上海话大词典

    作者:许宝华、汤珍珠、钱乃荣

    上海话是中国三大重要方言——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之一。上海话在上海开埠以来的160年中积累了异常丰富的农业、手工业、现代商业文明和外来文明各种词语,尤其是语词中承载了江南文化的精华。 本词典是长期研究上海方言的语言学专家、吴方言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许宝华、汤珍珠、钱乃荣三位教授积聚了十多年的收集和研究成果,精心编纂而成。它不仅适合普通读者的阅读和查考,尤其可供研究上海风俗民情的学者作为权威的参考书;那些年轻的、来自外国及外地的“新上海人”在学习上海话时,也将会更多地使用本书;从本词典收集的上海话新词新语中,我们还可以从中了解改革开放后上海社会的新鲜气象。 本词典共收录了具有上海方言特色的词语14000余条,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习用的词、短语、熟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正文所收词目按义类编排,分“天文气象”、“地理方位”、“节令时间”、“饮食”、“房舍”、“器具”、 “娱乐体育”、“动作变化”等二十七个大类,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便于查阅;词目用国际音标标注上海话的声母、韵母,用五度制数字符号标注声调,并依照实际读音标注连读变调。释义后引出例句,采用当今通行的上海话口语实例。对确有本字可考的难字,引用《广韵》、《集韵》、《玉篇》等说明该字的古音和古义。 词典书前有《分类目录》,书后附有《词目笔画索引》,使不那么熟悉上海话的外地人、外国读者在学习和查检时将特别感到方便。 备上一本《上海话词典》,更方便地深入了解上海!
  • 现代吴语的研究

    作者:赵元任

    《现代吴语的研究》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分为吴音和吴语两部分,此书体例完整,脉络清晰,论述有理有据,简明有序,其中包含大量的调查表格,包含极其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 吴歌甲集

    作者:顾颉刚

    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 第二辑
  • 明清吴语词典

    作者:石汝杰

    苏州大学和日本北陆大学于1992年结为友好大学,并把编撰《明清吴语词典》作为第一个合作研究项目。该词典以明清时代吴语地区作者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吴语民歌民谣、明清传奇、弹词、吴语小说、地方志、字书韵书、笔记、方言圣经及外国人编写的词典和教科书上搜罗词语,最终收入词典的条目约1.7万条,篇幅达228万字,较全面地反映了明代到清末的吴语词汇的面貌,整理出词汇发展变化的脉络,对阅读、欣赏、研究吴语文学和艺术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日方主编宫田一郎教授告诉记者,日本语言受明清时期的吴方言影响很大,日本很多青少年都喜欢阅读中国明清时期的作品,有了这本词典,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 山歌

    作者:冯梦龙

    今所盛行者,皆私情谱耳,虽然,桑间濮上,国风剌之,尼父录焉,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卫衙之遗欤,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抑今人想见上古之陈於太史者如彼,而近代之留於民间者如此,倘亦论世之林云尔,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功於挂枝儿等,故录挂枝词而次及山歌。
  • 海上花列传

    作者:韩邦庆 著;焦裕银,郭筠修 校点

    《海上花列传》全书笔法自谓从《儒林外史》脱化出来,惟穿插藏闪之法,则为从来说部所未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或竞接连起十余波,忽东忽西,忽南忽北,随手叙来并无一事完,全部并无一丝挂漏;阅之觉其背面无文字处尚有许多文字,虽未明明叙出,而可以意会得之。此穿插之法也。劈空而来,使阅者茫然不解其如何缘故,急欲观后文,而后文又舍而叙他事矣;及他事叙毕,再叙明其缘故,而其缘故仍未尽明,直至全体尽露,乃知前文所叙并无半个闲字。此藏闪之法也。 此书正面文章如是如是,尚有一半反面文章,藏在字句之间,令人意会,直须阅至数十回后方能明白。恐阅者急不及待,特先指出一二。如写王阿二时,处处有一张小村在内;写沈小红时,处处有一小柳儿在内;写黄翠凤时,处处有一钱子刚在内。此外每出一人,即核定其生平事实,句句照应,并无落空。阅者细会自知。
  • 吴歌·吴歌小史

    作者:顾颉剛(等辑),王煦华(整理)

    江苏自古以来为人文荟萃之地,流传至今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本书是研究中国方志学、民俗学、考证学、吴文化史、吴方言、旅游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等学科的重要参考资料。
  • 海上花落

    作者:韩邦庆

    《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张爱玲全集10)(2012年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描写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旁及官场和商界等多个社会层面,曾被胡适称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鲁迅则曾称赞它有“平静而近自然”的风韵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作者以看似不动声色的笔墨,描写了当时贫富悬殊、贵贱分明的社会生活画面。 张爱玲将《海上花列传》视作《红楼梦》之后传统小说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备至。为了去除书中的吴语对白对读者造成的障碍,她将之尽数译为国语,希望能使更多人读到并重视这部小说。《海上花列传》分为《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两本。 《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张爱玲全集10)(2012年全新修订版)》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作者江苏松江府(今属上海市)人韩邦庆。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对话皆用苏州方言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
  • 何典

    作者:张南庄

    《何典》中引用诸人,有日活鬼者,有日穷鬼者,有日活死人者,有日臭花娘者,有日畔房小姐者:阅之已堪喷饭。况阅其所记,无一非三家村俗语;无中生有,忙里偷闲。其言,则鬼话也;其人,则鬼名也;其事,则开鬼心,扮鬼脸,钓鬼火,做鬼戏,搭鬼棚也。语日,“出于《何典》”?而今而后,有人以俗语为文者,曰“出于《何典》”而已矣。 阴山脚下鬼谷村三家村财主之子活死人少小无依,得遇仙人指点,从鬼谷先生学艺。后因平息黑漆大头鬼等的反叛有功,被阎罗王封为蓬头大将,并奉旨与臭花娘成亲,安居乐业。
  • 海上花开

    作者:[清] 韩子云 原著

    《海上花》曾被胡适先生称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但因为它使用苏白,较之通俗的白话小说来讲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长处在于语言传神,描写的细致,同每一故事的自然地发展;续时耐人仔细玩味,读过之后令人感觉深刻的印象与悠然不尽的余韵。本书是《海上花》的注译本,由才女张爱玲将书中的吴语尽数译为白话文,以使这难得一见的杰作能够普及开来,让更多人有欣赏此书的机会。
  • 海上花列传

    作者:韩邦庆

    本书是我国清末一部以妓院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它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二人从农村来到上海,为生活所迫,终至堕落的故事为主线,以上海妓院为中心,旁及官、商各界,为我们塑造了一批遭遇不同、性格各异的妓女、老鸨、嫖客、仆役形象;其穿插藏闪的艺术结构、平淡自然的白描写法,历来为人所称道。书中人物对话全用苏州方言,生动活泼,开创了方言小说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