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中篇小说
-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
▷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中短篇小说集大成之作
▷获尼刻奖的波兰国民之作,余华、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一致推荐!
▷19部小说,拓展“孤岛”中的心灵边界:当代版“鲁滨孙漂流记”|“世界上最丑女人”的传奇一生|“疯子”眼中的肃杀世界……
▷从波兰语直译 |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中短篇小说集,波兰语原版书名为《众鼓奏鸣》,于2002年获得波兰最高文学奖项尼刻奖·读者选择奖。
小说集收录19部作品:百无聊赖的女人进入她在读的侦探小说之中;男子对“世界上最丑的女人”“迷恋”不已,并追随她一生;英国心理学教授在异域受困一周,险遇重重;女舞者一遍遍给断联已久的父亲写着不会寄出的信;外国人进入陌生城市,受街上鼓声启发,“变换”了身份……托卡尔丘克以19个精灵般的故事,书写形形色色不同意义上的孤独者,铺展独属于他们的、心灵与现实世界交错重叠的奇遇。
————————
【名人及媒体推荐】
“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她运用观照现实的新方法,糅合精深的写实与瞬间的虚幻,观察入微又纵情于神话,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具独创性的散文作家之一。她是位速写大师,捕捉那些在逃避日常生活的人。她写他人所不能写:‘世间那痛彻人心的陌生感。’……她的文风——激荡且富有思想——流溢于其大约十五部的作品中。”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托卡尔丘克始终秉承着波兰多元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悠久传统,提出着可以引起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广泛共鸣的普遍问题。”
——波兰驻美国大使 彼得·维尔泽克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是)一部美妙绝伦的复调故事,让人手不释卷。”
——《莱斯公众新季刊》
“小说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所收录的一篇篇简短的文字中,作者提出了一些真正的‘大问题’:我是什么?死亡的边界是什么?人类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世界的秩序又是什么?”
——德国广播电台
“托卡尔丘克跟随着自己的好奇心,大胆地前行,从不受困于种种边界和类型的藩篱。她笔下的人物都鲜活地存在于书页之间,他们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巴黎评论》
“托卡尔丘克童年时便通过她对童话和神话的敏锐直觉,建构了她对万事万物——人、动物、植物、风景等——之间联系的理解,成为作家后的她试图通过想象力证明,童年时的好奇心并没有被成人社会粗暴地切断,依然在她的作品中延续。”
——《卫报》
“作者显然深信万事万物皆有灵魂,万事万物都有时间,并且,无论生灵还是事物,都有自己的命运。……在她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许多波兰文学先贤的影子,但就整体风格而言,她又谁也不像,她就是她自己。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魔幻和神秘气息、童话和神话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构成了一种奇妙的混合。”
——《世界文学》主编高兴
-
火车梦
丹尼斯·约翰逊的《火车梦》是一部微型史诗,是他最动人、最凄美的小说之一。这是二十世纪之初那不平凡的时代,一个凡人罗伯特•格兰尼尔的故事。他在美国西部以打零工为生。遭受丧失至亲之痛,格兰尼尔挣扎着寻找在这陌生的新世界活下去的意义。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看到他个人遭受的种种惊 心动魄的苦难,也见证了他一生中美国的巨变。
小说仿佛让读者置身于美国西部丰富的历史与风貌之中——那里有奇异的动植物,有强健的伐木工和造桥工——捕捉到一种独特的美国生活方式的消失过程。
《火车梦》于2002年在《巴黎评论》首次发表,翌年获得欧·亨利奖。2011年,FSG出版社推出由丹尼斯·约翰逊修改过的单行本,2012年小说入围普利策小说奖。
-
回家的路
回家,就像是离开一场尚未结束的战争。——亚历杭德罗•桑布拉 《回家的路》中的一代人,在智利皮诺切特时期学会读写,而他们的父母,则是独裁年代的同谋犯或受害者。1985年圣地亚哥大地震中,九岁的男孩首次见到比他大三岁的珂罗蒂雅,后者竟让他帮忙监视她的舅舅劳尔。多年后,长大了的两人重逢,在一场无关爱情的交往中,终于明了当年的真相。九岁男孩眼中的圣地亚哥,成熟作家心念的还乡之路,在作者与角色、过去和现在、虚构与现实之中交织在一起,通过两个家庭的遭遇,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伤痛。本书荣获智利2012年度“阿塔索国家艺术奖”和同年全国图书理事会奖。 -
对面
本书是女作家铁凝所著的短篇小说集,书中共收录了作家短篇小说14篇,文章描写了色彩斑澜的女性世界,传达了微妙灵动的女性心理,激荡着女性的爱怨情仇,深刻地剖析了人生,读后给人一种顿悟空灵之感 -
近30年中国中篇小说精粹
这本书它虽只收了十几部中篇小说,但因为篇幅原因,选得相当精严。我不敢说只有它们才是近三十年的最佳中篇――它们之外,还有不少让人难以割舍的东西,但它们至少称得起是近三十年最为脍炙人口,影响遐迩的名作。一册在手,必有人行山阴道上,目不暇给之乐。中篇小说这种文体,介乎长篇与短篇之间,容量不能算小。五四文学革命有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肇始,但仍不能与短篇的非凡活跃相比。我们不能不承认,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史上,中篇小说沉静久矣,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三十年,是中国文学的中篇小说的鼎盛期,喷涌期,高产期,其文体优势,发挥得淋淳尽致。个中原因,实在值得文学史家深入研究。眼前的这个选本,就是出自这个星光灿烂,人才辈出的时段。 -
师傅越来越幽默
《师傅越来越幽默》讲述了省级劳模丁师傅为工厂卖了一辈子的力气,眼看就可以退休,却突然被抛入了下岗的队伍。一点菲薄的积蓄又被一场伤病花得囊空如洗,丁师傅走投无路的时候,将报废在小树林中的公共汽车壳子改造成“林间休闲小屋”,为男男女女提供幽会、野合的场所,从而使自己又富裕起来。小说的精彩之处是结尾。随着天气渐冷,丁师傅想收拾收拾等待来年再做时,不料一对爱得不能自拔的男女似乎在他的“爱巢”里殉情了。在向公安机关报案后,最后却发现这不过是一场虚惊:汽车壳子里根本就没人!小说主要通过一位国企下岗职工的目光,展示出一对对热恋中的情侣,他们如何在偷偷摸摸中发泄自己被禁锢的爱情。 -
怀抱鲜花的女人
《怀抱鲜花的女人》收入莫言创作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篇小说《筑路》,和创作于九十年代初期的的中篇小说七部。这些小说不仅艺术风格鲜明,而且各具特色和爆发力。其中,《怀抱鲜花的女人》看似写男女情事,实则写人生窘境,象征的意味远大于对生活的描摹;《红耳朵》则以故乡传奇人物为模,赞赏一种看破的境界,讽喻时下膨胀的物欲;《战友重逢》则是莫言整个创作中仅有的一部军旅题材中篇小说,曾被翻译成越南文,出版之后,引起长达数月的争论。《白棉花》曾被两岸电影人搬上银幕。 -
悲恸之地
王安忆中篇小说系列由著名作家王安忆亲自编选。该系列按照故事内容和背景的不同共集结为八卷,分别为:《文工团》《“文革”轶事》《大刘庄》《岗上的世纪》《弟兄们》《悲恸之地》《香港的情与爱》《爱向虚空茫然中》,时间跨度长达30年,完整收录王安忆创作至今的中篇小说近40部,包括其经典名作“三恋”、《叔叔的故事》、《骄傲的皮匠》、《我爱比尔》、《小鲍庄》、《乌托邦诗篇》、《妹头》、《月色撩人》等,是迄今为止最全的王安忆中篇小说集。 《悲恸之地》一书多写生活在上海滩的市井小民,收入《阁楼》《逐鹿中街》《骄傲的皮匠》《悲恸之地》《好婆与李同志》5部中篇。 -
踏着月光的行板
《踏着月光的行板》内容简介:迟子建,当代女作家,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是当代文坛产量交稿,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踏着月光的行板》收录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的《鬼魅丹青》、《踏着月光的行板》两部作品。透过文字,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她敏锐的才思和灵动的气息,让人感到回忆的醇香温暖。 -
刀锋上的蚂蚁
本书是方方中篇小说选集。其中收录了《刀锋上的蚂蚁》、《琴断口》、《万箭穿心》、《民的1911》四篇力作。《刀锋上的蚂蚁》讲述了一个德国人跟一个中国人相遇相交的故事,可视作方方小说题材的一个新领域,也符合方方“写好看的小说”的标准。《琴断口》是在知音传说的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复杂而又沉重的爱情故事,其中有对爱情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考量,影射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万箭穿心》是一个关于女性命运的故事,在简洁明快、舒畅淋漓的叙述中蕴含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人生思考。《民的1911》着重描写了辛亥革命的生存景状,以冷峻的眼光剖析人性的弱点,探索生命的本真意义。 -
马原中篇小说选
马原,男,一九五三年出生于辽宁锦州。当过农民、钳工。一九八二年辽宁大 学中文系毕业后进西藏,任记者,编辑。一九八二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冈底斯 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当代知名作家,曾是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
苏童中篇小说选
他喜欢“新潮”,曾在其中尽情畅游。 他也喜欢“传统”,喜欢琢磨中国的历史风云。 有一天《妻妾成群》问世了,又经电影“大腕”张艺谋之手调弄成了著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后角逐奥斯卡金像奖,虽然结果未尽人意,但中国电影界和文学界都给不大不小地“震”了一下。 中国人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知道《妻妾成群》,最后迷恋上了这位可爱的苏童,而苏童则从《妻妾成群》再一次出发,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之路。 -
青衣
《青衣》其中描写了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的下面。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黄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雪花在飞舞,剧场的门口突然围上来许多人,突然堵住了许多车。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青衣》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失望在先,希望在后,有希望就不是悲。 -
年月日
鲁耀这个人物,在清光绪中叶至民国八年,是汽梁城著名的光棍,独霸社局的扭头。是时的士大夫阶级褒其豪爽豁达,肝胆照人,称之为名士,尊之为先生;一般骚人墨客,赞其倜傥不羁,滑稽风流,誉之为诙谐家;城市贫民,因其常解义囊,时受赈助,呼之为鲁善人;而走江湖的,更以其有求必应,讲江湖义气,公认为众望所归的把子,三百六十行的“点穴师”。因之声震中州,誉满梁苑。迄今汽市八十岁以上的管者,对其一生之所为,仍津津乐道 -
越来越
本书是青年作家曹寇的中篇小说集。包括《越来越》《水城弟兄》《挖下去就是美国》等篇目。作者用富有个性的文字带着诙谐与同情着意捕捉了都市与乡村双重渗透下的小城镇里的青年们,在一种近乎百无聊赖的气息里的小纠葛、小挣扎。这是一些不那么成功的人物,却渗透着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叹息。 如其名,曹寇在做的事是,清点文学的残兵败将,集中最后的散兵游勇,与这个世界做最后一战,在流窜中被全歼,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唯一真实有力的文学。 ——狗子(啤酒主义者) 曹寇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叫他“曹老”。他是我心目中的前辈。此人稳重,扎实,语言无比整洁,心灵无比扭曲。虽然年纪轻轻,小说写得却像是传说中活了几辈子的人才能搞出来的东西。 ——李红旗(电影导演) 目前的曹寇正处于小说大师的年轻时代,这是一段如此富饶又艰苦卓绝的时光,有他天才的作品为证。 ——韩东(职业作家) 曹寇先生为《时尚先生》采写的新新闻作品《水城弟兄》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中国版继承《Esquire》新新闻主义传统的最佳示范。 ——钭江明(媒体人) 低微的生存反感崇高,因为被现实痛击,所以要用小说反打,实施报复。这就是曹寇,文如其人。 ——欧宁(当代艺术策展人) 在曹寇的小说里,一个既拿自己没什么办法,也拿这个世界没什么办法的人却兴冲冲地想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办法,更别提这些办法中的多数还被付诸了实施,看起来真像能解决什么问题似的。 ——杨波(音乐评论人) -
红高粱
《红高粱》内容简介: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梁》,为莫言的成名之作。《红高粱》中创造了莫言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这部《红高梁》同时收入题材或主题相近的其他中短篇,旨在加强读者对作家莫言的主要的中篇小说,或某一方面的创作思想的了解。 莫言1985年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自此引起文坛关注。小说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的黑孩子,他坚忍地活在苦痛的现实中,以一种自虐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强大。作品成功写出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外部世界。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