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南非文学

  • 幽暗之地

    作者:[南非]J.M.库切

    《幽暗之地》初次展露了库切善于穆情的艺术才能,这种才能使他一再深入到异质文化中间再进入那些令人憎恶的人物的内心深处。小说描写越南战争期间一个为美国政府服务的人物,挖空心思要发明一套攻无不克的心理战系统,与此同时他的个人生活却糟糕透顶。此人的奇思异旭与一份十八世纪布尔人在非洲腹地的探险报告并列而述,展示了两种不同的遁世方式。
  •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

    作者:[南非]达蒙·加尔格特(Damon Ga

    编辑推荐: ◆一个人的三次徒步,在无尽的渴望与受挫中不断追寻爱,和那个称之为家的地方; ◆一部不容错过的伟大小说,风格独特大胆,结构新奇,充满张力,直抵人心 ; ◆入围2010年曼布克奖作品,简·莫里斯盛赞“一部无可挑剔的佳作”; ◆被誉为戈迪默、库切接班人的达蒙·加尔 格特,代表文学未来的方向和希望,作品多次入围曼布克奖、联邦作家奖、都柏林奖; ◆“回忆即虚构”的独特手法,孤独、流浪、追寻……三个似断不断的故事,叩问人情人性,深刻洞悉人与人之间最难以言状的关系。 内容简介: 这一个由充满忧愁哀伤的三部曲拼凑起来的故事,分述主人公达蒙在希腊、南非、印度和非洲的旅行经历,这其中他遇见俊朗迷人的德国人莱纳,并与之结伴徒步至位于南非腹地莱索托的小镇;随后在非洲又邂逅一群随性的背包客,和来自瑞士的美少年杰罗姆陷入一段微妙朦胧的同性恋情,甚至后来追随他 们去欧洲;最后他陪伴一位有自杀倾向的女精神病人来到印度,却历经一场以悲情收尾的闹剧。 在这三段围绕孤独行旅而娓娓道来的故事里,达蒙分别扮演着追随者、爱恋者与保护者的角色,在他“回忆即虚构”的文字下,从被嘲笑转为被爱恋和被依赖,看似意味着他在与人相处中的影响力逐步上升,但最终迎来的无不是更大的灾难性结局:断然决裂、意外死亡和蓄意自杀。虽然三段旅行都以失败告终,但每一次都使他更加清醒地认识世界和自身,每一位旅伴都成为他借以认清自我的镜子。
  • 保守的人

    作者:[南非]纳丁·戈迪默

    《保守的人(天下大师·戈迪默作品 精装)》讲述了白人实业家梅林在自己农庄里和黑人雇工表面温和有礼的接触实质上等级分明、主仆无形中较劲的故事,穿插讲述了梅林的婚姻、情感和人际经历。然而小说的魅力又不仅仅在这故事之内,而是那种读后令人意犹未尽、引发无限遐想的是蕴含——展示和探讨了所有人或多或少熟悉和渴望说清楚、道明白的关于优越、尊严、自由、爱恋、平衡、欲望、生存等问题的微妙心理。 西方评论者把戈迪默的小说归入英语小说的主流,认为她的作品中多有意识流手法和内心独白。对此,戈迪默予以承认,她认为“我们所有今日写作的人都深受乔伊斯的影响,深受普鲁斯特的影响。没有普鲁斯特、乔伊斯,还有托马斯·曼,我们会在何方·”在艺术上,《保守的人》就是这样一部将写实与意识流、内心独白完美融合的作品。
  • 慢人

    作者:[南非]J.M.库切

    《慢人》是库切获得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新作,曾获得2005年英国布克文学奖提名。一位老摄影师在车祸中失去了右腿,在雇来的克罗地亚女护理的精心照顾下,他逐渐对这位有夫之妇产生了不可抑制的爱情,要像个绅士那样尽力照顾女护理及她的孩子们。然而,这给双方都带来了危机与烦恼。一个女作家突然神秘来访,逐步引导他认清了以前乖戾空虚的自我和追寻幸福生活的意义,积极弥补自己造成的损失。在本书中,库切继承了他一贯的语言风格,却在文体上收缩了故事情节的成分,加大了哲学思考的比重,他关注的并非瓷娃娃般的爱情,而是相比这之下更有负重感的命题,诸如衰老、残缺、羞耻、死亡甚至超越死亡的轮回。这无疑使这部探索型小说远离了“讲故事”的休闲品位,走入了更加广阔而又弥深的思想领域。
  • 作者:[南非]J.M.库切

    《福》是对英国传统经典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大胆反拨与颠覆,与《鲁滨逊漂流记》有很强的互文性。有人把它看作是“南非状况”的寓言。小说以苏珊作为个体对事件的亲身经历,以一种小历史去反拨那个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宏大历史,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本身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展现一条解构历史的路径。
  • 彼得堡的大师

    作者:[南非]J.M.库切

    《彼得堡的大师》以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主角,1869年10月,陀思妥耶夫斯基来到彼得堡秣市,调查继子巴维尔之死。在小说中,库切如此这般地设计陀思妥耶夫斯基1869年秋冬的彼得堡生活,让他笔下的大作家走入其作品《群魔》的场景。所有生者的体验都在一场煎熬和受难中转变为写作中的元素:首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然后是库切的,最后形成了双重的“他”和“他的人”的对话奇景。
  • 等待野蛮人

    作者:[南非]J.M.库切

    《等待野蛮人》是一部寓意复杂又非常好看的寓言小说。帝国边境的行政长官鬼使神差地爱上了野蛮人部落的姑娘。和《洛丽塔》一样,J.M.库切同样把未成年少女像条鱼一样,放在好色的老男人的砧板上。但在库切笔下,它并非只是老男少女的性爱故事,他的目光更多地锁定于政治生活和文明进程中的伦理障碍——国家、种族、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贸然超越这些界限就如同打开一扇恐怖之门。 《等待野蛮人》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

    作者:(南非)库切(Coetzee,J.M.)

    编辑手记: 写法怪异的作家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像库切这样每部作品都要变换叙述套路。跟他以前的小说相比,2O03年完成的《伊丽莎白·斯特洛:八堂课》则完全是另一种实验文本,看上去很像一部思辨录,可是人物关系和人物本身的话语层次又极为丰富。这部别出心裁的复调小说早晚会成为文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当然那是派给学者们的差事,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倒是不妨跟着库切的人物去体验那种悲凉心境——当主人公与世人周旋之际,你差不多也能发现当下生 活的精神陷陕。 库切这回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近七旬的女作家,名叫伊丽莎白的澳大利亚太,东西不多却很有影响,这有点像库切本人。也许,你和以把伊丽莎白视为库切的部分替身,确实有许多因素给人这种暗示,包括早年的欧洲经历,作为作家在英语世界中的边缘身份,以及对西方基督教主流文化所持相似的批判态度,等等。但是千万别把她当做库切本人,别说性别不同,年龄也差一截,关键是作者和地塑造的人物总归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比起故事之中的她,库切具有巴赫金所说的作者的“外在立场”,这使得他对世界的观察比她更透彻,看法上也更有分寸。库切的策略是让伊丽莎白会替他嚷嚷,让她去面对驳诘、冷落和各种尴尬场面,借着女作家那份偏执劲儿,库切是无顾忌地将自己对理性的批判引向较为极端的方向。这一来抛头露面的伊丽莎白让地玩残了,既然被推到“看”与“被看”的双重境地,那么她既是一个火力点也成了被攻击的标靶,她得为自己寻找立足的思想空间,甚至不得不从记忆的帷幕后边揭开最隐秘的人生经验——比如用性的仪式来抚慰垂死的菲利普老头那些事儿。如此“博爱”之举大大超越了理性的禁忌,会不会成为心中的一个窟窿?连她自己都不禁嘀咕掉进这窟窿里是不是走向堕落的开始。
  • 偶遇者

    作者:[南非] 纳丁·戈迪默

    南非富家千金朱莉和修车工阿布杜——两个背景截然不同的“偶遇者”,却相互吸引并深深相恋。当阿布杜因其非法移民身份将被驱逐出境时,朱莉不顾一切与阿布杜结婚,并追随丈夫回到他贫穷落后的沙漠故乡。在朱莉努力融入当地生活和文化之际,阿布杜却不甘心困居沙漠,千方百计想逃离这种生活。身份的悬殊、不甘于现实的向往,让在欲望的交叉点上相遇的一对恋人,又因彼此的欲望而渐行渐远。 《偶遇者》是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丁•戈迪默出版于2002年的一部长篇小说,深受著名学者萨义德、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库切等人盛赞,并被评为戈迪默最好的小说之一。非洲的两个世界,奢侈的宴会和辽阔的沙漠,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人性的弱点和情感的桎梏,一切在戈迪默笔下都是赤裸裸的。她并不作道德评判,却能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展开对种族、文化、宗教及身份认同的深思,并引发关于生命归属的哲学追问。本书是小说《偶遇者》中文简体版的首次出版。 编辑推荐 《偶遇者》是戈迪默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萨义德称赞此书为“富有创造性的杰作”,《纽约书评》《泰晤士报》等媒体认为此书比任何作品都更直观贴切地展现了阿拉伯世界图景和穆斯林生活。《费城问讯报》评论道,这部小说超越了任何政治观点,其旨意也远远高于对人类奋斗的探讨,是戈迪默最好的小说之一。《泰晤士报》更毫不掩饰对此书的赞叹,称与这部笔法“炉火纯青”的《偶遇者》相比,“大多数现代小说顿显黯然失色”。 《偶遇者》有着经典小说式引人入胜的叙事,也不乏当代大家手笔的全球性视野和社会关怀,是既好读又启迪深思的一流文学作品。纳丁•戈迪默不仅是世界知名的作家,更是反种族隔离的社会活动家、非洲国民大会成员以及公众人物。她的作品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以来,受到各界的高度好评。2014年7月戈迪默逝世后,也在国内引发了其作品的阅读以及学术界研讨的热潮。《偶遇者》属于漓江社的“纳丁•戈迪默作品系列”,该系列所收作品均为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 业界推荐 《偶遇者》堪称一部富有创造性的杰作……戈迪默以极为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阿拉伯世界的图景。 ——(美)爱德华•萨义德 戈迪默游刃有余地勾勒出流亡、背叛、阶层不等和种族偏见等主题中的人物心理,从而赋予朱莉和阿布杜的关系以不同寻常的悲剧力量和理性深度。 —— (美)角谷美智子,《纽约时报》 一部令人赞叹的作品。关于穆斯林的生活,很难想象有比这部《偶遇者》所描绘的更饱蘸同情心、更直观贴切的了。 ——(南非)库切,《纽约书评》 《偶遇者》超越了任何政治观点,其旨意也远远高于对人类奋斗的探讨。这是戈迪默最好的小说之一。 ——(美)《费城问讯报》 炉火纯青。在戈迪默的沉峻语调和情感内涵面前,大多数现代小说顿显黯然失色。 ——(英)《泰晤士报》 上下求索、绝不妥协……《偶遇者》为身份认同、归属感和寻求更好生活的权利等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文学评论》 《偶遇者》是一部雄壮且深为感人的史诗。纳丁•戈迪默成功地创作了她的又一部深刻而又震撼人心的作品。 ——《每日邮报》 在《偶遇者》中,戈迪默娴熟地塑造了一对渐行渐远的恋人,并敏锐而巧妙地就被损害者的问题进行了别有见地的探讨。 ——《纽约客》
  •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作者:[南非]J.M.库切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获奖作品。无论生活还是时代,都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足以构筑出一部洋洋洒洒的宏大叙事,而库切却似乎更偏爱寓言的精巧结构和开放式思考。他井不捕捉整个历史奔跑的身影,而是炫技般地伸出手去,扼住了历史的某个部位,然后冷玲地向所有人发问: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 夏日

    作者:J.M.库切

    本书讲述了库切死后,有人想要搜集材料为他写一部传记;这位传记作者与库切素昧平生,他从死者遗留的笔记中找到若干线索,开始一系列的采访,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金斯敦到南非的西萨默塞特……
  • 男孩

    作者:[南非] J.M.库切

    《男孩》,库切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叙写主人公十岁至十三岁时在南非的孩童生活。所有的情节都带有天真而阴郁的色彩,且充满奇奇怪怪的幻想,然而这一切细琐之处背后却有着宏大的叙事意图。通过一个小男孩,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见证殖民者的文化帝国主义给南非社会播下冲突的祸根——库切借此铺衍本书的悲剧性语境,透过主人公内心的困惑,世事艰难的老生常谈出人意料地演绎出一套全新话语。
  • 铁器时代

    作者:(南非)J. M. 库切

    的确,库切——无论是他的人,还是他的作品——常常会让我们想到铁。他像铁一样冷酷,坚硬,不动声色。但与其说这是出于天性,不如说更是出于需要,出于一种抵抗这个世界的需要。通过文学和虚构,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库切式的抵抗风格,而这本书就是这种风格最成熟最炽烈的表现:库切的中期杰作——《铁器时代》。一起来翻阅《铁器时代》吧!
  • 内陆深处

    作者:[南非]库切

    这是一部相当诗意化的小说。一个与父亲一同生活的白人老处女发现了令她憎恶的事实,他父亲和一个有色人种年轻女子有着不正当关系。她幻想着把他们两人都杀死,而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透露出这个老处女自己想跟家中的男仆保持苟合之事。那一系列事情并无明确的结局,读者惟有从她的笔记中去找寻线索,但笔记中真真假假的记录交错混杂,粗俗和优雅的笔致并行其间。爱德华七世时期描写女性内心独白那种矜夸的文体与非洲大地的自然环境极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 作者:J.M.库切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本书《耻》为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的重要作品,反映了南非的社会矛盾和往日的种族冲突,触及了当代对浪漫激情与伦理道德的态度。“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他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库切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为南非文学大师库切的重要作品。52岁的南非白人教授戴维•卢里因与一位女学生的艳遇而被逐出学界。他躲避在25岁的女儿露西的农场里,却无法与女儿沟通,还得与从前不屑一顾的人打交道,干从前不愿干的活。不久,农场遭黑人抢劫,女儿被强奸…… 我喜欢把我的写作意图隐藏起来,而要创造一种情景,让受众自己去深思、去做道德思考或自己下结论。 ——库切 库切小说的特色,包括精致的结构、意义深长的对话,以及精彩绝伦的分析。同时他又是个追根究底的怀疑者,对西方文明罔顾人性的合理化企图以及粉饰太平的道德观,提出无情的抨击。他基于知性,力求诚实,破坏了一切抚平伤痕的可能,并杜绝任何卖弄忏悔与认罪的廉价戏剧。 ——瑞典学院
  • 作者:J.M.库切

    《耻》是一本极具可读性,且从内容到寓意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层次的作品。主人公卢里在种族、性、中年、亲情种种漩涡中载浮载沉,小说命名“耻”,其为“道德之耻”(卢里的数桩风流韵事所指的道德堕落),“个人之耻”(女儿遭强暴抢劫),“历史之耻”(身为殖民者或其后代的白人最终“沦落”到要以名誉和身体为代价,在当地黑人的庇护下生存)。小说反映了南非的社会矛盾和往日的种族冲突,触及了当代对浪漫激情与伦理道德的态度。
  • 青春

    作者:J.M.库切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青春》不同凡响,写法特别。它并非采用这类作品常见的第一人称途述,主人公也是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但库切总是称之为“他”。库切写“他”十九岁到二十四岁几年间的生活经历,一个南非大学生跑到伦敦做了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朝九晚五的公司职员,饭碗不用担心,却还是郁闷。这个岁数的年轻人不是意气风发就是躁动不安,却玩不出轰轰烈烈的名堂,由于生性缺少热情,干不成大事也惹不出乱子。他也需要被爱抚的感觉,但性爱从来没有给他带来生命的光辉,只是在吞噬时间和精力……这种内敛的性格,这般平淡无奇的生存状态,还能做出什么样的文章呢?可是,库切就有这样的本事,一段春梦无痕的人生就让他写得楚楚动人。他把年轻时的自己作为他者来观照,再度审视青春的彷徨之途。
  • 彼得堡的大师

    作者:[南非] J. M. 库切

    《彼得堡的大师》在另一个向度上,库切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中人和其他作品的人物也邀请到1869年的彼得堡,让他们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起在“地下室”、“火”等属于陀思安耶夫斯基话语的场景里,参与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生活中去。小说中,库切多采用现在进行时,并用他(he)来叙述,形成作品中的共时性。情节在共时性的作用下,使人物的自由行动处在一种关键时刻,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库切让自己的主人公承受特殊的精神折磨,以此逼迫主人公把达到极度紧张的自我意识讲出来。正如巴赫金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都是些思想家式的人物:具有伟大而尚未解决的思想的小人物。那么,在《彼得堡的大师》中,库切创造了思想的陀思安耶夫斯基。这样,不仅是陀思安耶夫斯基的作品人物具有开放的、鲜活的他人意识,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拥有完全独立的声音,发出价值十足的议论,与作者形成多重的平等的对话关系。如果说陀思安耶夫斯基的小说是复调的,那么《彼得堡的大师》是复调的复调。在小说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人物以及那些有着特殊意味的场景 经过库切鬼斧神工般的裁剪和微调,呈现得扑朔迷离、亦真亦幻,形成了多层次的互文,折射出丰富的寓意。 1971年,库切回到南非,后在开普敦大学任教。其间,他深入研究俄罗斯文学,做过陀思安耶夫斯基专题。库切是喜欢实验的,也许在研究中,遗世独立的陀思安耶夫斯基还引起了他的共鸣,一种慢慢相借的感情使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进了小说,当然用的是他小说家的生花妙笔,来表达他对另一位作家的敬意。在对人的命题的探险历程和对现实的人文关怀中,库切和陀思安耶夫斯基是同行与对话者。库切成长的年代是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型继而猖獗的年代,和陀思安耶夫斯基所经历的革命的俄国生活有着异形同构的特质。所以,库切孜孜不倦地叙述种族隔离这一特殊境况下人的状态,并引发对普遍的人性的探究,他的声调是悲哀的。正如《等待野蛮人》书名所昭示的,即便野蛮人不存在,我们也要想方设法把他发明和捏造出来。在库切笔下,人的内心深处总潜藏着魔鬼,不失时机地要把它投射到某种便利的替罪羊身上。同样的命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这种魔鬼有时就寄生在无原则的恐怖主义中,表达了他对俄国革命的反省。在《彼得堡的大师》中,通过众声喧哗的对话和错综复杂的文本互涉,无论是库切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有一个政治的隐喻,一种政治的哲学。 然而,《彼得堡的大师》是澄澈的。也许这种澄澈来自库切对文字有力的节制和叙述上的冷静。但《彼得堡的大师》是动情的,也许这种动情来自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深深的敬意。
  •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作者:[南非] J. M. 库切

    你知道库切是谁吗?干什么的吗?想不想了解库切这个人呢?库切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主,他是南非的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很多著作,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生活和时代》、《彼得堡的大师》等,《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带领我们走近库切大师,更多的了解他! 库切是南非著名的作家,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主,《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库切的长篇小说,从中透射出他对存在社会历史中的人的心灵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并总是企图通过人的心灵折射出社会历史的轨迹,为我们打造的是一把通往心灵深处的钥匙,库切惯以细致的描写和冷峻的笔调,表达自己对生命、人与外界环境的冲突等复杂而深邃的思考,《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以内战爆发后一片荒芜战争、军队、种族隔离的社会中苦苦挣扎,渴望寻找生命绿洲的故事。在小说中K身上展露的是愚昧与智慧、软弱与坚强的结合,笔触缓慢而轻盈,通篇采用几乎不同感情色彩的语言,并不对K悲惨境遇流露悲悯的感情,不对残酷的现实世界大发宏论,而是描写人在重重压迫下的困境,叙述的语言冷峻,对人类的愚昧自欺提出了直指人心的控诉,蕴含了多重意味,《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我们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
  • 等待野蛮人

    作者:(南非)J.M.库切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他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然而,他是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甚至当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认定的信念时,譬如为动物的权利辩护,他也阐明了自己的前提,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诉求。 库切的兴趣更多地关注着那些是非清晰却又显示为冲突频仍的情形,如同玛格丽特那幅著名油画中那个男人在镜前端详自己的脖子一样,在关键时刻,库切作品中的人物总是游移退缩、畏葸不前,无法率意而行。这种消极被动既是遮蔽个性的阴霾,却也是面向人性的最后一方聚集地——人们不妨以无法达到目的为由拒绝执行那些暴虐的命令。正是在对人的弱点与失败的探索中,库切抓住了人性中的神圣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