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新疆

  • 刘小东在和田与新疆新观察

    作者:刘小东,侯瀚如,阿城,杨波,欧宁,黄振伟

    4月8日下午,《刘小东在和田与新疆新观察》新书发布会在今日美术馆举办。“刘小东在和田”是艺术家刘小东的一个现场绘画项目,他通过田野走访的工作方法,在新疆和田找到一些采玉工及他们的家属,以玉龙喀什河为背景,进行现场写生,创作了四幅油画作品,于2012年8月25日至10月8日在乌鲁木齐国际展览中心展出。和田玉的开采和销售,在全国形成了一个波及不同阶层的经济链,艺术家从这个链条的低端入手,以艺术的手法探讨新疆这个独特的地域与广阔内地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为了给这个项目提供一个平行的思想资源,策展人侯瀚如和欧宁启动了一个为期十天的调研,在北疆和南疆分别走访了很多当地的作家、历史学家和民间艺人,并在2012年 8月26日在乌鲁木齐举办了“在新疆:艺术与社会”的第一轮研讨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动员更多智慧力量,为理解新疆复杂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一个多元化、跨学科的智力拼图,并从不同层面探讨在新疆展开艺术与社会互动的可能性。 “刘小东在和田”项目的第二站于2013年1月12日至2月23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刘小东在乌鲁木齐展览基础上增加更多新绘作品,而前期调研以及在和田创作过程中的很多文献资料亦参加了展出。2013年1月13日在北京,第二轮的研讨会以“在中亚:历史与现实”为题,把视野从新疆拓展至中亚地区,从一个更广阔的地理空间和文化背景,来凝视“刘小东在和田”项目引发的学术议题。 《刘小东在和田与新疆新观察》一书由策展人欧宁和侯瀚如编辑,是对以上项目的总结,收入所有刘小东在和田的现场绘画及后来新增的绘画、他的创作日记、关于此项目的纪录片资料,侯瀚如的策展论述,欧宁的新疆观察,阿城的评论,还有对新疆作家李娟、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刘亮程、董立勃、阿拉提·阿斯木和木卡姆艺人依力哈木·热依木的采访,以及乌鲁木齐和北京两场研讨会的发言萃要。全书含中文内容10万字,其中一半配有英译,作品及摄影图片160张,共480页,2013年3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重返喀什噶尔

    作者:(瑞典)贡纳尔·雅林著、崔延虎等译

    初来时他是一个血气方刚、对东方充满向往的青年。再访时,已是一个著名的东方学家、资深的外交官。浓郁的异域风情,古朴的民间习俗,色彩纷呈的民族文化——《重返喀舒什噶尔》真实地记述着一个考察者的经历和成果,也抒写着一位学者慧眼独具的感受和近半个世纪无法释怀的挚爱。
  • 亚洲腹地旅行记

    作者:斯文・赫定

    一位被称为“西域探险之父”的作者,一次最有名的探险行动,成就了这本书近90年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而这本新版书最大的“看点”,在那些跨越时空的精美图片,驼铃、海洋、庙宇、宝库,在生动视觉与经典文字中一一复活。我们跟随着斯文·赫定的驼队进入戈壁,发现楼兰,寻找罗布泊,翻越喜马拉雅,体验着他长达40余年的探险故事。
  • 八千湘女上天山

    作者:卢一萍

    194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后,共和国的决策者的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铸剑为犁,垦荒屯田,扎根新疆,以改变自汉以降,历代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但“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独生子扎不下根”,如果官兵的婚姻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影响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决策者们决定征召女兵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首先征召了八千湘女。这些女兵大多是知识青年,其中有大学高材生,有国民党将军的女儿,也有大贾巨富的千金。所有人都怀着青春的梦想,行军数月,来到了遥远的边疆。从那时起,她们就开始在这苍茫的大漠戈壁,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也演绎着他们的理想与追求,光荣与梦想。他们孕育了后代,也孕育了爱、宽容、大义和坚韧的精神,被誉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   这部报郜文学彩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写成。它所服郜的湘女的命运其实是八千湘女命运的缩影,是一部进疆湘女的集全回忆录,一份由她们口述的文献,一份历史的证诩,是对已被尘封史实的首次全方位揭示,是对被抹杀了的大众记忆的竭力恢复。   为采写此书,作者历时五载,三易其稿,先后到湖南、北京、四川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寻访了上百位湘女。部分章节在报刊发表、连载后,反响强烈,曾获中国报郜文学大奖和昆仑文艺奖。
  • 新疆词典

    作者:沈苇

    触摸一个丰富的、诗意的、立体的新疆,一位移 民作家的边疆宝典,历时十年的跨文体力作,亚洲腹 地的“精神地理”。 沈苇编著的《新疆词典(增订版)》内容包括《 天山》、《十二木卡姆》、《二道桥》、《驴》等数 十篇散文作品,记录了有关新疆的比较完整和统一的 主题,以词与物的形式结构了一个浓缩的新疆,一份 精致的体验。包容了我们所熟知的几乎一切文体,日 记、书信、诗歌、电视短片小剧本、小小说、随笔、 评论、童话、传记……
  • 赶着驴车去喀什

    作者:阿Q

    《赶着驴车去喀什:香港阿凡提的新疆之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阿Q,并且热爱背包旅行的香港青年。当旅行于他,变得习以为常——“在单车和搭车旅行期间,都觉得自己只是在走别人走过的路,看别人看过的风景,或许我已经到了旅行的瓶颈。”直到有一天,途中偶遇的新疆大哥跟他聊起毛驴,他全身的血液沸腾了。对的,他所要寻找的新的旅游方式出现了。他买来一头毛驴,学习照顾和喂养它,请人帮它钉蹄,然后启程——由南疆库尔勒市出发,翻过雪山、踏上大草原、穿越戈壁滩。一路上,他与小黑驴皮埃尔(Pierre)遭遇一连串极端天气,几经辛苦,历时两个多月,最终到达中国最西面的城市——喀什。
  • 植物传奇

    作者:沈苇

    每一种植物都是一个传奇,是风景、图谱和大地之根,是人类的亲戚和乡邻。本书作者对丝绸之路上的二十余种植物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每一种植物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讲述了它们的源流、形态,以及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相关的故事。作者以多角度、跨文体的手法为植物塑像,科学描绘与诗意想象相结合,文字朴实优美,充满了诗与思的灵动色彩。本书配有近百幅图片。
  • 老风口

    作者:张者

    《老风口》主要内容:1949年,一支部队高喊着口号,带着渴望和激情,鼓励着自己徒步向新疆开进。这支身经百战的队伍其前身就是当年名噪一时的“三五九旅”。没有人烟,没有绿树,也没有白色的水井……面对茫茫大漠这支平均年龄在38岁以上,95%都是光棍的部队要扎根新疆,要屯垦戍边。扎根新疆没有女人不行,屯垦戍边没有水不行,女人和水成了这支部队当年最重要的给养。几十年之后,沙漠变成了绿洲,荒原变成了良田,一支十万人的部队发展成了有百万之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植物记

    作者:安歌

    《植物记:新疆篇》是关于植物的科普散文集,分为“新疆篇”、“海南篇”两册。作者用空灵秀美的文笔,将读者带往从新疆到海南的山南海北,与每一株植物相遇。 文中有知识,有想象,有传说。温暖的文字,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美好。
  • 正午的喀什-张承志新疆题材作品选

    作者:张承志

    绿荫遮映的曲径小巷里,幽静深沉的气息不仅抑止了可怕的曝晒,而且平息了人心中的躁戾之气;热闹的世俗生活的开始紧紧衔接上肃穆的宗教礼仪的结束。是的,的确如此—“宗教成熟了,变成了和谐的文化。简洁的圣行,化入了每天的生计和日常的习惯,渗进了音乐和体质,变成了姑娘和男子头上的花帽,演化成饭前的洗手和饭后的感恩。”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关于新疆题材的散文和小说精品若干篇。
  • 驴车上的龟兹

    作者:刘亮程

    《驴车上的龟兹》主要内容: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飘忽,一阵风一样没有着落。 也许为弥补那次行旅的急促,梦中我又沿那条长路走过无数次。 刘亮程以一个乡村哲人的眼光,带你步入古朴宁静的历史上的名城龟兹。让你亲历般感受着他把所见所闻所感信手拈来,编织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这里有热闹得如节日般的“逛巴扎”,有让人吃惊的千佛洞和古城遗址,有昏黄的暮色中沉静的老街巷,有祖传十三代还最后坚守着的铁匠,还有传嫁古代与现代的古董商人……他们过得生活像驴车一样缓慢悠长,这里没有现代城市的喧噪,“在这片田野里,一棵草可以放放心心地长到老而不必担心被人铲除。一棵树也无须担忧自己长错位置,只要长出来,就会生长下去。它依然按着自己的节律,享受着天赐地赏。刘亮程的不凡之处,也就在于他没有替这座老城发表见解,正如他说的“我希望听到这座城市自己的声音。那些沉默的嘴,迟早会说话……我宁愿做一个虔诚的倾听者,而不是代言人。”
  • 库车行

    作者:刘亮程

  • 福乐智慧

    作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

    《福乐智慧(精)》是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历史上喀拉汗朝时期用回鹘语写成的一部长诗。这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十九世纪以来即为研究中亚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文化的中外学者所注目,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福乐智慧》以其集中概括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深刻内容、深阐博引的丰富哲理、优美典雅的诗艺和熔于民族传统与多种外来文化于一炉的开放格调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中亚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长诗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赞美真主和先知,歌颂英明君主,劝喻统治者公正、睿智、知足;同时还分析和评价了当时各行各业的现实作用。作品以四个虚构的象征性人物之间的对话,深刻而细致地讨论了上述内容;作为公正化身的“日出”国王求贤心切,而象征幸福的“满月”前来谒见后,即被封为宰相,宰相临终之际,向国王推荐代表睿智的儿子“贤明”接替相位;但这位宰相之子需要自己的叔父--最懂知足的“觉醒”当助手;因三请而不就,国王深为焦虑。
  • 在新疆

    作者:刘亮程

    《在新疆》(散文集) 《在新疆》是刘亮程的最新散文集,是其散文集大成之作,荣获《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被誉为《一个人的村庄》的姐妹篇。作者十年漫游新疆,将视野从村庄生活扩展到城镇乃至新疆南北各地,用深情的文字将更广阔、更质朴、更柔情的生活挽留于这部新疆之书。全书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极具现实震撼力,被认为是新疆历史、现实与梦幻深度交融的结合体。 刘亮程亲自修订后,为精装珍藏版《在新疆》写道—— 我在缓慢的新疆时间里写成这部书,前后写了十年。一部书有自己的生长年轮,少一年都长不成。这些文字是我和新疆的一场相遇。我在新疆出生,是一个老新疆人。这里的干燥、辽阔及多民族生活环境,使我的相貌和文字都充满了新疆的气息。
  • 你好,新疆

    作者:王蒙

    《你好,新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出版的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的新书,王蒙先生这样写到:“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新疆是我的人生的纪念,新疆是我的快乐与坚毅的源泉。永忆新疆,何悲白发,宽宏天地,情满神州……”言语间,充满了他对新疆这片土地以及人民的深深眷恋。  享誉世界文坛的大作家王蒙先生,在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精心创作、精心描写的新疆各民族人民生活题材的作品中,反映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作品占了很大一部分,为新疆各族人民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粮。尤其是维吾尔族人民从王蒙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自己可亲、可爱、真实、美好的艺术形象。《你好,新疆》是其中的一本,读者可以从生动的艺术作品中,反观到了自己的映象,得到了相当全面、可靠与真切的评说,新疆人民像喜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戴我们的作家王蒙,敬重王蒙,深情地拥抱王蒙先生,把他看作亲密的朋友。
  • 散失的母亲

    作者:帕蒂古丽

    ☆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得主帕蒂古丽,不加掩饰揭开生命里的隐私 ☆直击心灵的篇章,灼烈、坦诚、残酷 ☆活色生香的文字,有气味、有颜色、有灵性 ☆这不是汉人笔下关于新疆的猎奇与风景,这是维吾尔人写的真新疆。 ☆三十多幅彩色插图生动再现作者在家乡的原生图景 ☆少数民族作者, 非母语写作,粗粝厚重熟稔自如的汉语表达令人惊叹 >>>>>>>>>>>>>>>>>>>>>>>>>>>>>>> 内容介绍: 生命是一场散失,我们无从逃避。生命是一场散失,唯有记忆不死。天山脚下,多民族共居村庄,一个文化寻根者关于故土关于生命关于亲情的隐秘记忆。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是怎样在作用于一个人?语言怎样争夺着舌头?文化怎样争夺着思维方式?故土怎样争夺着游子的身体?母亲与孩子的散失,兄弟姐妹间的散失,身体与灵魂的散失,自己与自己的散失,生命的无常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思索与心灵感悟? 帕蒂古丽不容错过的寻根之旅,如小说似寓言般的原生态非虚构散文,以细锐如刀的文字刻写文化差异背后深刻的生命体验。 . 名家推介: 帕蒂古丽揭开了一座新疆多民族共居村庄的尘封记忆。她的文字饱含对新疆这块土地的复杂感情。优秀的文字都在拨开尘土,让沉睡的事物重见天日。 —— 著名作家、《一个人的村庄》作者刘亮程 . 帕蒂古丽的文字杂糅,撕裂,柔美,有狂欢与悲伤,信仰与苦难,神迹与幽默,这不是汉人眼里的猎奇与风景,她用西方文学手法写出了巨大的蓝色苍穹下十二木卡姆腾跃黄尘的新疆 —— 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 . 一击即中,直抵内心,卒读不忍,罢读不能,继《隐秘的故乡》后,帕蒂古丽再度以笔为刀,细致、老道地剖解生活的内核。 ——著名作家、评论家杨廷玉
  • 新疆词典

    作者:沈苇

  • 左宗棠收新疆

    作者:汪衍振 谷占江 陈树照

    《左宗棠收新疆》内容简介:没有风,没有月,没有人送行,左宗棠是在一天夜里出京的,慈禧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为新疆军务,他要去兰州作出征的准备。这个刚毅、坚韧、雄心未老的湖南汉子,面对内忧外患,且“兵疲、饷绌、粮乏、运艰”,但信心百倍。收复新疆的战争没有退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猎猎长风卷起了大纛,左宗棠抬着自己的棺材,勇往直前。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决胜负,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征战的将士情绪高昂,视死如归。这是为祖国的统一和完整而战,于是冷血变得沸腾,怯懦者变成了红眼的怒狮。左宗棠引以为自豪的湖湘子弟在血雨腥风中冲锋陷阵,在追求和捍卫战争精神,实际上也是在重塑自己的民族精神。一年后,新疆全境收复。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 九篇雪

    作者:李娟

    《旧时光系列:九篇雪+草木一村+草言草语(套装共4册)》内容简介:《九篇雪》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写的是在李娟在少女时代跟随家人在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和做生气的全部故事。通过码庄子、搭帐篷、做生意、赶牛、牧羊、找麻雀、住山野、走戈壁、挑水、吃抓肉、打工等一组组活生生的真实生活画面,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幅不为人知的阿勒泰生活面貌。这些古老而又富有尊严的真实生活,充满灵性,宁静而又厚重,是一部令人如痴如醉而又深藏原始野性的西域牧歌。 《旧时光系列:九篇雪+草木一村+草言草语(套装共4册)》还包括《又见炊烟》、《草言草语》、《草木一村》。
  • 大昆仑

    作者:昆石

    南京古玩店的老板楚风是古文字学泰斗凌茹凯的得意弟子,他的家中世代守护着一本诡异的狼皮天书。 新疆的罗布泊地区出现了神秘的巨大石碑,楚风应恩师之邀,准备与丝路考古队一起前往实地考察。不料刚出发就遭遇到了一群猖獗的盗墓贼,另有不明身份的人连番追杀,楚风和考古队与他们斗智斗勇,却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古墓坚不可摧的墓门上刻着新疆第一秘符和一行古文字:这是伟大的楼兰王的安息之地,冒犯者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编辑推荐] 历史地理文化阅读的饕餮盛宴! 这是一本具有超级畅销书潜力的书。就如同书中主人公深入死亡之海,追踪历史的谜团那样,畅销书也是智者和勇者的游戏。关于历史地理文化,远不说传奇&历史,央视10套的《探索发现》有多少拥趸,只说近年来这个题裁出现过超百万的超级畅销书,说明这个读者群,是庞大的,并且有购买力的! 为什么这个系列,现在不景气,卖不动。因为后期的作品,是跟分的作品,没有形式上的进步,内容上更没有进步,还是那几个早就被人翻来覆去讲了无数次的东西,再讲一遍,别说读者烦,就连编书卖书的都觉得没有新意。而《新疆秘符》不一样,哪怕是和别的过百万的畅销书相比,具有更多更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作者亲自走访来的,是传了千百年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作者巧妙地把这些故事打磨串联起来,不但有阅读的快感,更有获得未知的满足感!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众多的出版人,都多次向作者伸出了橄榄枝。 因为在这个奇妙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金戈铁马、看到了热血、看到了友情、看到了爱情,更看到了追逐梦想的原力、果断的决策力和远大眼光的魄力! [媒体书评] 昆石的文明探险长篇小说《昆仑天梯》是非写实的,但不能归属奇幻之类,新疆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是游牧民族纵横驰骋之地,塞种、月氏、乌孙、匈奴、突厥、柔然、吐蕃、契丹、蒙古都在这里展露过头角,世界上三大游牧民族(雅利安游牧民族、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闪米特游牧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感天地泣鬼神的奇迹。这些奇迹中渗透英雄主义的情怀,胜负、成败、兴亡的落差极大。因此,其间的戏剧性冲突、史诗情节都是使后人瞠目结舌的,可惜游牧民族多半没有文字,不知道用文字符号记载自己的英雄业迹,仅仅依靠行吟诗人的口传,有些口传也在历史的长河里淹没,人们断定他们都创造过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无文字记载可引证,可寻觅,人们只有从地下文物中去解读历史,但这也很有限,常常是管中窥豹,只能映现几个斑点,看不见他们的整体形象。因此发挥想象力用合理的想象去探寻新疆的历史,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陈璇以新疆现有的考古文物做引子,驰骋想象力去捕捉已随青烟而去的新疆历史,去化解由盲点、疑点、难点构成的新疆历史的神秘,从历史的苍茫中去勾勒仿真的图影,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不能把此书仅看成文学,它还有一定的学科意义。 ——文化大家孟池北 《大昆仑》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最好看的有关新疆的小说,没有之一。每一次阅读就是亲历一次血脉贲张的精神探秘。新疆的一景一物在作者的笔下美得让人陶醉:宁静却又热情的民族村落、神秘却又危险的文明遗址、致命却又新奇有趣的沙漠……整部小说气势恢弘,同时悬念迭出,遍布历史的悬疑,把新疆的自然壮阔与人文神秘两种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