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精神分析

  • 弗洛伊德的躺椅

    作者:(瑞典)艾琳·马西斯//伊姆雷·塞奇奥迪

    《弗洛伊德的躺椅》汇集了弗洛伊德20世纪初所做的七个经典精神分析案例,这些案例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起源和最佳例证。 编者用当代精神分析的语言,与弗洛伊德展开了一次跨越百年的对话。以一种侦探式的思维重新检验个案,对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进行重构,反思了一些富有争议的问题。为这些百年经典案例注入了新的活力。 无论你是心理学专业人士、心理咨询师,还是普通爱好者,只要你对“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感兴趣,都应该读这本《弗洛伊德的躺椅》,你将发现精神分析真正的本源!
  • 儿童的利益

    作者:[法]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

    《儿童的利益:学会如何尊重孩子》内容简介:法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大师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凭借自己的人生经历、长期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的专业知识,以及亲身养育子女的丰富经验,针对诸多有关儿童的历史形象、儿童的社会地位、出生时受到的对待、学校教育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她的语气一如既往,所谈论的事实有时难以入耳,然而她是在彻底地捍卫儿童的利益,反对一种因对儿童过度保护而产生破坏作用的教育方式,反对追求整齐划一的培养理念、对流行模式的盲从和强制儿童效仿父母的做法。 《儿童的利益:学会如何尊重孩子》中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来自多尔多矢志不渝的思想:尊重儿童,就是在尊重人类!
  • 同情心的丧失

    作者:〔德〕格鲁恩

    同情心的丧失,ISBN:9787801277367,作者:(德)阿尔诺·格鲁恩(Arno Gruen)著;李健鸣译
  • 荣格谈人生信仰

    作者:(瑞士)荣格|译者:石磊

    《荣格谈人生信仰》内容简介:一个人重要的是他谈论什么,而不是他赞同或不赞同什么。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 精神分析新论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汉译经典015:精神分析新论》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研究的续篇,是作者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深入探索的结晶,内容涉及生物本能及婴幼儿经历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人生的五个阶段理论、精神分析在治疗活动中的应用等。
  • 弗洛伊德文集《文明与缺憾》

    作者:[奥]弗洛伊德[S.Freud]

    含:精神分析引论新讲;本能及其蝉变;外行分析的问题
  • Our Inner Conflicts

    作者:Karen Horney

    One of the most original psychoanalysts after Freud, Karen Horney pioneered such now-familiar concepts as alienation, self-realization, and the idealized image, and she brought to psychoanalysi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Karen Horney was born in Hamburg in 1885 and was educated in Berlin. She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32 and in 1941 became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sychoanalysis and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Psychoanalysis. In "Our Inner Conflicts", now reissued in a new format, Horney develops a dynamic theory of neurosis centred on the basic conflict among the attitudes of moving towards, moving against, and moving away from people.
  • 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

    作者:哈里·斯塔克·沙利文

  • 拉康与后女性主义

    作者:赖特 (WrightElizabeth)

    雅克·拉康,世称“法国的弗洛伊德”,后现代心理分析的关键人物,批评界对他的评价颇有分岐,褒贬不一,有的对其大加挞伐,有的则对其推崇备至,称其为弗洛伊德之后最具独创性的心理分析理论家。“后女性主义”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术语,其意义既可以指大众媒体对传统女性主义争取女性平等的斗争所做的一种回击,也可以指另外一个完全不同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即女性主义针对顽固的男权主义以及女性被边缘化这一倾向对自身所做的重要定位。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均常被人误解,但除此之外它们二者之间还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这个问题的中心议题即是“身份”问题。拉康首当其冲极力反对把性别身份归结为生物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性别身份具有“相互作用”(transaction)的性质,完全不受生物本性的影响。因此关键就要看女性主义如何能够充分利用肯定性(affirmative)身份。在这个问题上拉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他不仅为女性确立了一个无懈可击的位置,而且在批评肯定性性别身份的同时,他并没有完全消除或者说解构肯定性性别身份本身。本书作者伊里莎白 赖特就是希望在拉康思想的指引下对此过程作一清晰阐述。
  • 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

    作者:阿瑟.科尔曼(美)

  •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作者: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讲述弗洛伊德对现代心理学的最大贡献,莫过于提出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与疗法。但具体说来,这类理论及相应疗法会涉及各式各样的心理或行为的主题,比如梦、记忆、各种原始欲望、本能、自残倾向等等。
  • 拉康

    作者:[德]帕格尔

    《拉康》以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拉康的思想形成和发展为纵线,以他的思想与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以及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法国结构主义思潮之间的传承关系为横线,以简洁明晰的语言,对拉康影响巨大而又备受争议的基本思想进行了介绍。这些基本思想包括镜像阶段论,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无意识、愿望、本能等问题的研究,对精神分析学中语言和言语的意义和作用问题的研究等等。
  • 弗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书

    作者:[法]卡特琳·梅耶尔

    本书是2005年度法国第八大畅销书。本书是由欧美10个国家的40位专家学者所撰写的,对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派进行全面评价的批判文集。本书作者根据当代科学哲学的观点和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指出,精神分析不是科学的理论,也不是科学的治疗方法。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有伪造资料以欺世盗名,贻误患者而不正当牟利之嫌。当然,本书作者也充分肯定了弗洛伊德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巨大贡献。此外,本书还认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之后所发生的当代神经科学的革命、精神药物的发展和诸多新的心理治疗方法。
  • 变态心理学派别

    作者:朱光潜

    研究隐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学通常叫做“变态心理学”。这个名称并不精确。从近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人的心里都带有若干所谓“变态”的成分。“变态”这个名词可以说是传统心理学所给的诨号。传统心理学者只研究意识现象,而意识不能察觉的现象所以被称为“变态”。概括地说,近代变态心理学有两大潮流:第一个潮流发源于法国,流衍为“巴黎派”和“南锡派”。他们都应用催眠或暗示为变态心理的治疗法。第二个潮流发源于奥地利及瑞士。同前一个潮流的注重潜意识相比,他们更加注重隐意识。他们认为精神病源不在观念分裂而在情与理的冲突。他们打扮抛弃暗示和催眠,而应用“心理分析”为变态心理的治疗法。本书就是关于变态心理学各派学说的要点的简明介绍。
  • 内化

    作者:柯纳斯

    《内化》内容简介: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射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治疗师的功能是作为自体客体的替代品,作为无数“极微小内化”过程的结果,病人采纳了治疗师形象中缓解焦虑、容忍延迟和其他的现实方面。
  • 如何真正富有

    作者:维蕾娜.卡斯特

    本套丛书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最新引进,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维蕾娜•卡斯特最重要作品的合集,在国际心理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拥有非常高的学术水准和实用价值。 卡斯特以多年研究心得和深入浅出的解析,用清新简练的文笔,生动鲜活的事例,向读者阐述了有关自我、梦境、信任、命运、恐惧等诸多人类最根本的心理命题。 本套丛书是广大心理学研究者、心理学爱好者,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众多读者了解当代世界心理学发展最新趋势、提高心理素质以及走出心理阴影、克服心理障碍的必备书目。 《如何真正富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个关于占有和人生财富的故事在今天和以往一样具有现实意义。即便是那些自以为已经摆脱任何占有欲的人,依然会突然遭遇“强盗阴影”。这种“强盗阴影”只求积聚储存,非常危险而且具有毁坏性。人们急需那被释放的力量——女性的聪明才智,因为真正通往人生宝藏的“芝麻开门”密码取决于关系。
  • 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

    作者:郗浩丽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从现代精神分析发展的视角,对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思想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其理论体系进行大胆的建构,而且将其思想与精神分析发展史上的四大模式进行比较,深化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研究,丰富我国西方心理学流派的研究;通过对温尼科特儿童精神分析思想的阐释,试图为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将其作为了解和深入儿童青少年内心世界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疗法在我国应用的临床实践研究,为探索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提供启示与借鉴。 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生平与思想来源 第一节现代精神分析学运动中的独行侠 16 一、生活与学术历程 16 二、著作与语言风格 22 三、在精神分析学史上的地位 25 第二节思想来源 27 一、达尔文 28 二、弗洛伊德 29 三、克莱因 31 四、其他精神分析学者 35 五、工作与临床实践 37 第二章 儿童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节 引言 40 一、客体关系理论与儿童精神分析 40 二、基础概念 45 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够好的母亲与促进性环境 47 一、理论的起点 47 二、战争中的思考 48 三、促进性环境 49 四、够好的母亲 51 五、原初母爱贯注 53 六、主观全能感 55 七、案例 57 第三节 儿童人格发展的结构——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 60 一、术语的产生 60 二、虚假自体 61 三、真实自体 65 四、母亲的镜像作用 66 五、抑郁母亲的影响 69 六、临床意义 71 七、案例 72 第四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空间——过渡客体与过渡现象 74 一、心理发展的新观点:关于人类本质的第三种表述 74 二、基本概念 76 三、发展与特点 79 四、幻觉与幻灭的价值 81 五、过渡客体与象征使用 83 六、含义的扩展 85 七、案例 86 第五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攻击性、创造性及其他 91 一、攻击性与客体使用 91 二、创造性与活力 95 三、反社会倾向 97 四、抑郁 100 五、担忧 102 六、独处 103 第六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两条发展线索 105 一、绝对依赖—相对依赖—独立 105 二、整合—人格化—现实化 109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疗观与游戏治疗 第一节 精神分析治疗观 112 一、精神分析的情境与设置 112 二、心理疾病的分类与儿童精神病 116 三、治疗过程:退行至依赖 120 四、反移情与反移情中的恨 123 五、交流与不交流 127 第二节 精神分析的游戏治疗 130 一、游戏的理论与本质 130 二、游戏具有治疗作用的一个案例 137 三、游戏治疗的一种方法:潦草画线游戏 139 四、游戏治疗之案例一 141 五、游戏治疗之案例二 157 第四章 儿童精神分析思想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临床案例之一 169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临床案例之二 221 第三节 临床案例研究小结 236 一、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36 二、应用的原则与方法 237 第五章 思想进展与理论比较 第一节 思想进展 241 一、学生与密友 241 二、研究机构与工作坊 247 三、关系精神分析的发展 249 第二节 理论比较 251 一、与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比较 251 二、与自我心理学的理论比较 254 三、与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比较 255 四、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比较 267 第六章 总体评价 第一节 温尼科特的贡献 279 一、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 279 二、对精神分析治疗实践的贡献 284 三、开创精神分析的积极人性观 288 四、坚持精神分析研究的独创性与自发性 289 第二节 温尼科特的局限 290 一、理论缺乏系统性 290 二、缺少父亲的影响 291 三、对性本能的态度模糊 292 四、对退行的质疑 292 第三节 温尼科特的影响 293 一、对现代精神分析的影响 293 二、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295 三、对心理治疗、社会工作等助人领域的影响 297 四、对文学、美学等领域的影响 298 年表 301 参考文献 303 后记 319
  • 心理类型

    作者: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心理类型•荣格文集(第3卷)》是荣格历经二十年探索而铸就的一部巅峰之作。它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从人类思想文化的长河中,选择宗教、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作品展开创造性的分析和评判,总结概括出内倾和外倾两种最根本的心理类型,并详尽阐明了两种类型在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四种心理机能方面的不同的体现,及其所造就的迥然不同的人生命运。在《心理类型•荣格文集(第3卷)》最后的“定义”一章,荣格系统全面地对心理学的几乎所有基本概念做出了自己独特的界定和阐述,堪称荣格思想的缩影。
  • 欲望伦理

    作者:(法) 沙鸥(Nathalie Char

    拉康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本书是著名学者纳塔莉∙沙鸥2011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一系列关于拉康的讲座的讲稿合集。本书对拉康思想的分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面对科学和伦理的精神分析”,第二个部分是“精神分析和政治”。第三个部分是通过“数学型"( mathèmes )来触及精神分析理论层面,较为详尽地谈论了伦理和政治的问题,强调了精神分析与科学的关系在当代的重要性。作为一部较系统介绍拉康思想的著作,
  • 光有爱还不够

    作者:克洛德·阿尔莫

    《光有爱还不够》父母之爱不能简化为单纯的感情,没有教育意蕴的爱,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法国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儿童问题专家克洛德•阿尔莫在这本重要的著作中告诉我们:儿童并非“天生”就拥有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也无法独自发现人类生活的法则。成长的过程即构建自我的过程,为此需要成人的帮助,而教育正是构建自我的主要支柱。因此,爱孩子决不能只限于舔犊情深。用感情来涵盖父母之爱的观念对孩子、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严重后果。阿尔莫用自己一贯擅长的清晰语言,让所有的父母明白:爱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一名儿童而言什么更重要?儿童最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