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谴责小说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作者:(清)吴趼人

    本书写的是从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前后一九○四年前后这二十多年。中法战争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中日战争后改良派发动变法运动失败。一九○五年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所以,本书所写的二十多年,恰好是一个段落,改良派在这段时间里,积级地进行了改良的活动;同盟会成立以后,历史已是属于革命派的了。但本书实际写作时间,是在这二十多年的最末尾。那时,改良的希望早已破灭,新的革命高潮正在迅速到来,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是命在旦夕,无药可医。作者在那样的时候,回顾总结二十多年的历史,心情是悲凉的。作者称:“不知此茫茫大地,何处方可容身,一阵的心如死灰,便生了个谢绝人世的念头。”(第一回)他把一切黑暗和丑恶的现象,统称为“怪现状”,表明他已经很难理解这个世界。结末赞语道:“悲欢离合廿年事,隆替兴亡一梦中。”更是无可奈何,只好视同空虚的一梦。 【目录】 第一回 楔子 第二回 守常经不使疏逾戚 睹怪状几疑贼是官 第三回 走穷途忽遇良朋 谈仕路初闻怪状 第四回 吴继之正言规好友 苟观察致敬嘉宾 第五回 珠宝店巨金骗去 州县官实价开来 第六回 彻底寻根表明骗子 穷形极相画出旗人 第七回 代谋差营兵受殊礼 吃倒账钱坐大遭殃 第八回 隔纸窗偷觑骗子形 接家书暗落思亲泪 第九回 诗翁画客狼狈为奸 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第十回 老伯母强作周旋话 恶洋奴欺凌同族人 第十一回 纱窗外潜身窥贼迹 房门前瞥眼睹奇形 第十二回 查私货关员被累 行酒令席上生风 第十三回 拟禁烟痛陈快论 睹赃物暗尾佳人 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穷官自缢 烽烟渺渺兵舰先沉 第十五回 论善士微言议赈捐 见招贴书生谈会党 第十六回 观演水雷书生论战事 接来电信游子忽心惊 第十七回 整归装游子走长途 抵家门慈亲喜无恙 第十八回 恣疯狂家庭现怪状 避险恶母子议离乡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来满座欢声 变田产惹出一场恶气 第二十回 神出鬼没母子动身 冷嘲热谑世伯受窘 第二十一回 作引线官场通赌棍 嗔直言巡抚报黄堂 第二十二回 论狂士撩起忧国心 接电信再惊游子魄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遗言吃兼祧 师兄弟挑灯谈换贴 第二十四回 藏获私逃醇出三条性命 翰林伸手装成八面威风 第二十五回 引书义破除迷信 较资财衅起家庭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欢 老捕役潜身拿臬使 第二十七回 管神机营王爷撤差 升镇国公小的交运 第二十八回 办礼物携资走上海 控影射遣伙出京师 第二十九回 送出洋强盗读西书 卖轮船局员造私货 第三十回 试开车保民船下水 误纪年制造局编书 第三十一回 论江湖揭破伪术 小勾留惊遇故人 第三十二回 轻性命天伦遭惨变 豁眼界北里试嬉游 第三十三回 假风雅当筵呈丑态 真义侠拯人出火坑 第三十四回 蓬荜中喜逢贤女子 市进上结识老书生 ……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作者:吴趼人

    《20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作者读史之笔记,撰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与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齐名。赵翼考史的重点,不只停留在对史书文字的校订,更侧重于对史书内容异同和得失的考订。他考史的资料来源,大多为正史,兼或引证杂乘稗史。在考史的基础上注重议论,是《廿二史劄记》的又一个特点。这里既有关于史学的评论,也有关于史事的评论。《20年目睹之怪现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曹光甫先生校点。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作者:[清] 吴研人 著 宋世嘉 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自号"九死一生"者的遭遇为主线,历记其二十年来"所遇所见所闻天地间惊听之事"。作者在书中借主人公之口,概述其二十年中所经历之各色人物:一是蛇虫鼠蚁,二是豺狼虎豹,三是魑魅魍魉,可谓感情激愤,十分沉痛。在诸多丑恶人物形象中,苟才这一无德丧伦、贪财好色的人物形象描写得相当成功,在他身上可以说集中体现了晚清官吏的猥琐和卑鄙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晚清时期,其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为求民族生存,国家富强,有识之士或思维新,或谋革命,在中国近代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活剧。中国近代文坛出现的社会谴责小说,就是这场社会变革引发的文学潮流,它们以文学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 官场现形记

    作者: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史、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书中一些章节如制台见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读来令人捧腹。
  • 老残游记

    作者:刘鹗

    《老残游记》以摇串铃的江湖郎中老残两个月的短暂游历为主线,串联起晚清社会的一幅幅社会众生相。作者在书中通过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清官"滥用刑罚、草菅人命的罪恶行径的描写,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的惨痛结论;又通过老残这个精通医术又有强烈政治意识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自己挽救时弊的愿望。小说的语言不因袭陈词,追求创新,其中对大明湖风光、黄河冰雪以及对音乐的描绘等艺术成就尤高,读来颇具艺术感染力。
  • 老残游记

    作者:刘鹗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成于一九○六年。《老残游记》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第六回)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动的。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因之,《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作者:吴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继《官场现形记》之后,清末又一著名的谴责小说。小说描写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的种种黑暗现实。这一时期的中国,已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改良主义的希望已破灭,新的社会革命即将到来。封建专制制度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命在旦夕,其统治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乃至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十分尖锐。
  • 孽海花

    作者:(清)曾朴,冷时峻(校点)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孽海花》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沟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穌,粱超如指梁启超等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晚清时期,其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为求民族生存,国家富强,有识之士或思维新,或谋革命,在中国近代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活剧。中国近代文坛出现的社会谴责小说,就是这场社会变革引发的文学潮流,它们以文学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 老残游记

    作者:刘鹗

    《老残游记》内容简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晚清时期,其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为求民族生存,国家富强,有识之士或思维新,或谋革命,在中国近代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活剧。中国近代文坛出现的社会谴责小说,就是这场社会变革引发的文学潮流,它们以文学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社会谴责小说,以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和种种弊端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尽管存在鲁迅指出的“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的缺点,但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它们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笔锋犀利辛辣,鞭辟入里,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号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孽海花

    作者:曾朴

    《孽海花(插图本)》是一部未完成的优秀小说,深受欢迎,又存有悬念,清末即有人续作;其中陆士谔在宣统末年就接续小说林本二十回写成了六十二回本,因涉讼焚版,也没有得到曾朴本人的认同。燕谷老人张鸿的《续孽海花》,接续三十回本增写三十回,编成第十六卷至第三十卷合为六十回,写到庚子八国联军进北京。他是曾朴的同乡,又是同文馆同学,同任内阁中书,经历相仿;又就续书与曾朴商量过,曾朴寄以希望。为了理解《孽海花》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曾朴(1872-1935),字孟朴,号籀斋,笔名东亚病夫。出身于士人之家,家在人文荟萃的苏州府常熟。
  • 官场现形记(上、下册)

    作者: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插图本)(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官场现行记》,李宝嘉(1867—1906)作,是清末“谴责小说”中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这部小说,集中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统治机构内部的腐朽情况。鲁迅先生说,“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朦混、罗掘、倾轧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热心于作吏,及官吏闺中之隐情。头绪既繁,脚色复夥,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与《儒林外史略同》”。书中出现的那些官僚,昏聩糊涂,卑鄙龌龊,达到极点;他们压迫人民,剥削人民,严酷暴虐,也达到极点,但是,作者并没有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艺术概括,写作态度上也有迎合时势、哗众取宠的成分。鲁迅先生也指出:“然臆说颇多,难云实录,无自序所谓‘含蓄蕴酿’之实,殊不足望文木老人后尘。况所搜罗,又仅‘话柄’,联缀此等,以成类书;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汇为长编,即千篇一律。特缘时世要求,得此为快,故《官场现形记》乃聚享大名;而袭用‘现形’名目,描写他事,如商界学界女界者亦接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