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心理咨询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她是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为何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由曾出演《绝望主妇》的知名演员伊娃·朗格利亚担纲主演。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这本书写下推荐语:“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为这本书担任专业审校,并写下推荐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
长不大的父母
小时候没有被爱过的人,即便长大,身上还是会残留着想任性撒娇、为所欲为的欲望,会想让地球围着自己转、想要受到瞩目。
说白了,他们的内心依旧是一个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且依赖心极强的小孩。
成年人的社会无法满足他们的幼儿式愿望,于是他们会将自己想要撒娇的欲望投射到亲子关系中。
在面对与自己权力、力量、地位不对等的孩子时,他们更容易表现出:
依赖、强迫、操控、隐形虐待、施恩图报、假性互惠等行为。
本书作者提出“长不大的父母”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如近年来人们热议的“毒父”“毒母”“啃小族”等,他们不仅让孩子丧失了童年的快乐,还会给孩子的底层人格留下阴影,影响其终身。同时,不良的相处模式还会代代相传。
这是一本帮助你终止家庭创伤的疗愈手册。作者加藤谛三用丰富的真实案例深入分析了“长不大的父母”的形成原因和心理构造,并提出了终结这一恶性循环的有效建议。
如果你也深陷在:
一直给父母当父母;
感受不到存在感;
感到生命能量逐渐耗尽;
困在原生家庭中感到虚弱的痛苦之中,
本书将帮助你:
·认清自己生活痛苦的源头;
·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重建自己的性格、关系和生活;
·学会更加成熟的做家长,不再把伤害传递下去。
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子女,也都是第一次成为父母。
我们都平凡又无可选择,都在原生家庭里受过伤害。
但是我们可以终止这一恶性循环,学会用成熟的方式走出童年的伤。
-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第二版)
本书是萨提亚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家庭治疗的开山之作,更是家庭关系调适与完满人格塑造的典范指南。作者在书中清楚地分析人在家庭所经历的成长和蜕变,从中探讨人如何建立自我价值、人际沟通及生活模式,同时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举例和说明,倡导如何沟通思想、如何作好家庭工作与组织关系,以及如何发展更健全的人格。它不仅是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和社工人员的专业用书,更是每个渴望家庭和谐、自身成长的人的必读书籍。本书第一版即销售逾70万册,被翻译成12种语言出版。正如萨提亚本人所说:“我写这本书的希望是帮助我们每个人获得成为和谐的人的权利和义务。书中所展现的经验和榜样会引导我们用创造性的方式去理解彼此、关爱自身和他人,为孩子提供一个让他们得以发展出力量和完满人格的基础。”
-
总有一天,你要和自己握手言和
萨拉·埃德尔曼、张超斌编著的《总有一天你要和自己握手言和(上下)》是一本心理自助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自身情绪,反思自己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征服那些挫败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书中介绍了如何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我们积极有效地克服压力,处理愤怒、忧郁、恐惧、焦虑、挫败感等负面情绪,使我们能够保持快乐、平衡的心态,从容地面对当下的生活,从而拥有幸福的人生。本书内容丰富、充实,既有理论基础——认知行为疗法,又有可操作的实际方法和大量生活中的案例,是一本实用的指导书。
-
治疗师的自我应用
《治疗师的自我应用》是“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治疗师自我应用的知识点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工具的自我、真实可信的自我、超个人自我、培训和督导等。 -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性质及其发展历程入手,以当事人在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为轴心,分别阐述心理咨询的影响因素、咨询目标、咨询关系、咨询过程和策略、专业道德等基本问题。然后以专章对当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些主要体系如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以人为中心、理性情绪行为、家庭系统等治疗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在前一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改,增删章节颇多,内容反映近年来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但仍保持了原版理论实践并重、资料翔实可靠、叙述清晰流畅的特点。 -
接受与实现疗法
国内第一本接受与实现疗法专业读本 接受与实现疗法(ACT)不仅是构建心理治疗的一套技术,而且从总体上看为个案概念化和心理健康提供了一种全新且深刻的诊断性方法。这本书帮助你学习如何将这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模式应用到实践当中,它是第一本解释如何在ACT的框架中对个案进行概念化的指导用书。 《接受与实现疗法:理论与实务》是一本ACT入门书籍,对ACT的影响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ACT疗法的六个核心过程——六维模型的六个点,以及病理性改变的自我,即所谓的六维僵化,描述了如何完成个案概念化,并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以确立个案概念化的重要性和价值。本书也从不同的治疗传统出发展示了一些可能有所不同的个案概念化,这对于那些具有更为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CBT)背景的治疗师来说可谓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贯穿全书的那些练习可以帮助你评价自己刚学到的知识,以便更有效地将ACT应用到实践当中。 -
在爱中升华
《在爱中升华》内容简介:爱是什么?爱是一道穿透棱镜的白光,爱是透过棱镜折射后,所开展出来的,更亮、更大的光芒。我们待在万有一切之中,感受到永恒的爱。 -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2版)》囊括了作者朱迪·S·贝克博士丰富的临床治疗、教学与督导经验,以及15年来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进展。《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2版)》以清晰的笔触、明了的语言全面地展现了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内容,并辅以大量对话示例及明晰的图表。除此之外,关于行为激活、家庭作业、治疗关系及更多内容的介绍让《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2版)》变得更加无与伦比。无论你是一名学习认知行为治疗的学生,还是一位有经验的临床治疗师,这本书都值得从头到尾一读再读。 -
不寻常的治疗
如果你去看看那些生活幸福、环境适应良好的人们的生活,你会发现他们从来不会自找烦恼地去分析自己的童年或者父母的关系,现在不分析,以后也绝不会分析。 症状是渡过生命周期某一阶段时出现困难的信号。为了人们的进一步发展,这里有些积极的力量需要释放,而非潜意识中的某些敌意。 在没有对个人行为的意义和功能的理解下,就发生了治疗性改变更值得尊重,这种改变比被帮助者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做后所发生的改变更持久。 海利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敏锐的思想家,他能够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来描述艾瑞克森的疗法。 患者理应受到好的关注,而不是破坏性的关注。 -
他不知道他病了
《他不知道他病了:协助精神障碍者接受治疗》从下列疑问开始着手:为什么有这么多严重精神障碍者不相信自己生病了?为什么他们拒绝接受治疗呢?身为精神障碍者的家属、治疗师、邻人和朋友,该怎么帮助他们呢?《他不知道他病了:协助精神障碍者接受治疗》提出许多有效的相处技巧、睿智的忠告,教我们如何和精神障碍者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并列出一连串有用的资源,更可贵的是,两位作者愿意分享他们个人与精神障碍者相处的经验,让《他不知道他病了:协助精神障碍者接受治疗》特别深刻感人。 -
没有爱过,怎会懂得
《没有爱过,怎会懂得:一个女心理师的疗愈之旅》以三座城市——香港、北京、上海为切入点,通过对三地人文风情、生活心态的观察引出心理话题,探索了困扰现代人的男女爱情、闺蜜之情、亲情等情感问题,并结合东方内观疗愈力和西方心理疗法,对双独生子女的婚恋危机、离异困惑、出轨诱惑、婆媳关系、再婚重组家庭等个案进行深入剖析,展示了生动有力、曲折有效的咨询过程,指引读者进行自我疗愈,走出爱的困局,重拾爱的信心,找到爱的归宿。 在自我疗愈中,我们不做评判地观察自我,与自我的各种情绪静心共处——但不认同这些情绪。借助情绪的宣泄与疏导,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不断滋养我们的开放、悲悯和宽容,慢慢发现重建生命的力量,以乐观的心态拥抱一切苦难、坎坷和不顺,用爱应对世间的无常,穷尽当下的每一刻去享受生活之美和幸福之魅,从而平和安然地度过此生。 本书适合都市白领、心理学爱好者以及所有面临情感困扰、热爱生活的人士阅读。 -
心理咨询师的14堂必修课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花费巨大的成本。培训过程中,咨询师本人的成长更具有挑战性;忽略这一方面,仅仅提供一些课程,则容易得多。其实,心理治疗要想取得成功,咨询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成熟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这些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对技术的生搬硬套却被大多数培训项目当作重点。结果,咨询师自身的成长被轻视甚至忽略了。《心理咨询师的14堂必修课》一书正是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向研究生或者初级咨询师奉献一本旅行手册,帮助我们踏上重要的内心旅程。 作者在反思自己从业早期的经历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观察这位资深咨询师的思考和情感。不仅如此,《心理咨询师的14堂必修课》一书还包含了实用的建议、日常工作中的智慧以及坦率的自我剖析,心理卫生从业人员发现这些内容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非常有帮助。 -
箱庭疗法
《箱庭疗法》与多数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著作有很大的不同。第一,这是一本根据他本人多年来运用箱庭疗法的经验的总结。第二,从文化的相似性来看,箱庭疗法最初来自E1本,张日界教授也是学自日本,与欧美的方法相比,箱庭疗法中有更多的近似于中国文化的因素。第三,箱庭疗法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荣格(C.G.Jung)的分析心理学,与当前更多的认知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都更注重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这种方法不需要接受治疗或咨询的来访者说多少话,方便了一些特别的群体。 -
客体关系家庭治疗
《客体关系家庭治疗》家将庭治疗聚焦于家庭现实,精神分析聚焦于内心现实。《客体关系家庭治疗》中还有一些临床案例进行了分析,方便了读者的理解,并通过案例让读者对其操作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介绍详细,易于理解。 作者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本书的基本概念,全书整合了精神分析、儿童发展、精神分析小组进程和组织系统的相关文献,与家庭治疗进程和研究文献相配套。作者综合了各种观点,以此来支持和发展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家庭治疗方法。这本书不仅增加了客体关系家庭治疗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家庭治疗的精神分析方法的重要代表作。 家庭治疗聚焦于家庭现实,精神分析聚焦于内心现实。由于内在焦点的歧异,将家庭治疗和精神分析进行整合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本书则是这种努力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客体关系家庭治疗》发行超过二十年,已然成为该领域的经典。——赵旭东 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客体关系家庭治疗》最见长的部分,是如何将客体关系理论具体应用于解决临床具体问题,书中还附有一些临床案例,以便读者理解他们的理论概念和操作技术。 我相信,该书的出版肯定是精神分析在中国热点地区升温发展的又一把干柴!——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活着,其实是一门专业,每个人的专业。读《客体关系家庭治疗》这样的书,可以让你更加专业地活着。 更加专业地活着,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够让自己愉快,并且能够给他人带来愉快。——曾奇峰(中德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
《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第6版)这本书通过露丝的案例向读者全面展现了11种心理咨询的主要流派的治疗方法。来自11种心理治疗流派的治疗师,集中在一起对露丝进行诊断和治疗。他们将最代表本流派的治疗假设、治疗目标、治疗程序都应用在露丝身上。在每一章节中,读者可以看到每一流派的一位或多位治疗师具体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很多治疗师都提供了与露丝的谈话记录,这让读者仿佛身处治疗情境,可以从中细细品味每种治疗方法。读者在书中可以跟随治疗师,深入了解露丝案例,体会治疗过程,领悟治疗理论。本书通过对露丝具体问题的分析、治疗师与她的对话、对治疗目标和过程的评价,使读者生动地看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针对具体的人和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
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
《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巧妙地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治疗实例,根据心理治疗师的咨询实践模拟各种情形的对话场景。"语言艺术"于一体,引导心理治疗师在访谈中说什么、为何说、如何说;内容覆盖从预约来访者到治疗终止的心理治疗全过程。 -
病人与精神分析师
移情、反移情、阻抗、见诸行动、领悟、修通…… 这些术语构成了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基本框架。在本书中,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每个重要概念的提出和含义,向我们展示了用这些术语透视人类精神现象的精妙功用,让我们去更好地理解精神分析的精髓。本书堪称精神分析领域的经典之作,对精神分析师们非常有指导意义,可作为案头必备用书。 -
登天的感觉
《登天的感觉》记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经手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它们涉及爱情、婚姻、职业选择、新生适应不良、同性恋等一般心理困惑的咨询,也涉及人格缺陷的矫正及潜意识作用的解析等特殊心理障碍的治疗。 这本书在写作手法上突破了传统的心理咨询的个案写法,对咨询过程加以情节化处理,对咨询分析加以散文式描写,文笔生动,形式独特,见解深邃而耐人寻味。同时,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美国校园生活的风貌和哈佛大学的见闻。 -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是《心理医生对你说丛书》中的一册。身处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发展的压力使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自我。焦虑、烦躁、愤怒、失落、紧张、恐惧等情绪在无形中蔓延,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日渐渐凸显,这已经成为困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主要问题。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