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纪实

  • 曾侯乙墓

    作者:谭维四

    1978年,湖北随州一公里处发现了一座战国前期的大型陵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乐器、礼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以及漆木竹器,另外还有一些竹简,共计一万五千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古墓出土了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打击乐器——曾候乙编钟(现藏武汉市的湖北省博物馆),这套编钟为青铜铸造,共65件,重2500多公斤,设计精巧,造型壮观。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它的音质还是很好。编钟的出土令世界震惊,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优秀结晶,它的出土填补了我国在考古学、音乐史和冶炼史上的许多空白,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后,随州也因此而被人们称为“古乐之乡”。本书记载了曾侯乙墓的挖掘过程并展示了其中部分文物的图片。
  • 迟到的故事

    作者:刘小磊

    从1984年创刊时起,《南方周末》就颇留意往事类题材,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文章,随着报纸的整体转型,此类文章渐渐从“野史”、“轶闻”的窠臼中脱胎。往事版的前身,叫作“解密新闻”,要做的内容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新闻与当年的新闻背后的历史”。汇集在这里的文章,追述的是民国以来历史的片羽飞鸿――那些看似熟知却并非真知的时间或人物。
  • 出没风波里

    作者:叶永烈

    《出没风波里》写的是作者的采访生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当然,这本书所写的只是目前可以公开讲述的故事。还有几十万字的文稿,虽然已经完全并部分在海外出版或发表,考虑到内容的敏感性,未能写入本书。
  • 黑色五月

    作者:(美)迈克尔.甘农

    1943年5月,盟国的海空军军事力量在对抗海上最强大的潜艇力量的战斗中取得了激动人心的决定性胜利,击沉德国U潜艇41艘,击伤37艘。这个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四十五个月。5月底,德国人被迫认输,把北大西洋主要交通运输线上的兵力全部撤走。在柏林的U潜艇总指挥部里,灰心丧气的德国海军军官说这是个“黑色五月”。这个失败之后,德国U潜艇部队再没能恢复元气。《黑色五月》是一本学术与叙事相结合的书,是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也是一个伟大的海上故事。本书作者迈克尔.甘农是一位很有声望的史学家,此前曾著有《击鼓行动》,他对1943年5月北大西洋上所有战役的史料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学术研究,在这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史诗中,他既注重学术信息,也注重人物性格塑造。如果说1943年5月是二战的重要战略转折,那么自然会有人提出许多问题。“黑色五月”是如何发生的?造成“黑色五月”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人或什么事要为“黑色五月”负责?盟国是否在“黑色五月”中采用了新战术或使用了新武器?请读者翻开这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 遍地盐井的都市

    作者:孙明经 等 摄影 孙建三 黄健 程龙刚

    自贡,盐井孕育的都市。它的形成和发展,走过了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设市的历程。 八年抗战,内地的实用海盐之来路相继被截断,川南的自贡盐厂撑起国脉——棋类继承产、供应的食盐遍及华中、西南及西北各省,使免受淡食之苦的军民占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又上缴巨额盐税,为前线军费的开支,为大后方经济的稳定,贡献不菲。 1938年,为了大力宣传盐井,鼓舞士气和安定民心,孙明经带领助手范候勤,携带16毫米米柯达特种摄影机和120型蔡司依康照相机,从重庆跋涉来到自流井自贡,用镜头记录了盐井生产的状况:钻井、输卤、制盐、储盐、运盐、严管、盐商、盐工,以及建筑、民生等盐业风貌。 今天,我们直面这记录第二次“川盐济楚”的影像,其盐都盛况,历历在目。
  • 二战全景纪实(全二册)

    作者:朱贵生,沈永兴

    战争注定是血淋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记忆留下了无数个异常惨烈的战争画面。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伤亡,使“二战”的战场成了地道的屠宰场。战争又是悄无声息的。硝烟背后,政治巨头的决断主宰着战争,各种力量的演化扭曲着战争,无处不在的谍影影响着战争,“二战”中的人物,故事,比情节曲折、动人的电影更丰富和精彩。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枪炮的较量,更是最尖端的展览,双方顶尖人才的对垒,是战场内外敌对双方综合力量的全面较量。这里曝光了政治家的幕后交易,展现了军事家的种种妙算,揭示了战争偏执狂的滔天罪恶,它是勇士的角斗场,阴谋的孽生地,更是小丑的跳梁舞台,平民百姓无法挣脱的噩梦。
  • 解密上甘岭

    作者:张嵩山

    《解密上甘岭》是一部以最新解密资料重写60年前那场震撼世界的上甘岭之战的力作,这是一束遥祭数十万长眠异国的英灵,真诚献给那整整一代人的心香。历史的回望,绝不仅仅是对这一惨烈战事的简单还原,而是融入了作家对时代、对生命,乃至对人类命运的深深思考。 著名军旅作家张嵩山,曾从军于某空降部队,其前身即为当年坚守上甘岭的第十五军。他面见、采访过诸多残疾老兵乃至秦基伟等首长、前辈百余人,捕捉到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已近20年之久。三年前,他又得到一批美国国家档案馆封存50余年的相关解密史料,便潜心撰著,执著、艰辛地继续他的“上甘岭战役”。 《解密上甘岭》以更为准确翔实的描述,纠正了以往军史上的某些相关记载以及同类纪实作品的不实之处,更为生动感人地讲述了那场亲历者生死难忘而不少今人却鲜闻其详的著名战事。其文笔精妙畅达,各方资料融会贯通,且极富人文真情,更有力地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那一代人的伟大献身精神,令人掩卷而叹,思绪万千…… 作者有言:“再遥远的历史,一经解密,仍是新闻。”也许更多人关注的并非解密数字,而是作家对解密史实的重新解读。
  • 抗日战争

    作者:王树增

    《抗日战争》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以第二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第一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新写作,全新阅读战争的体验,对抗日战争全新定位和见识的巨著。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抗日战争》写作长达六年之久。由于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抗日战争亲历者遍布各地。尽管如此,王树增还是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经过海量阅读和精心酝酿,最后完成了这部大书。 《抗日战争》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以重大战役战斗为轴,以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为经纬,突出反映并全景式地记叙1937—1945年这八年抗战中的主要战役战斗。对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战役企图、计划,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和战役经过,都做了详尽的记叙,特别是对战役战斗结局及其经验教训,能从军事学术的高度给以分析、总结与点评。 这部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文学叙述向最广大的读者解读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持久的战争。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山河破碎、艰难困苦、牺牲巨大的历史现实下如何同仇敌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对于这场残酷的战争所揭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广大读者认识战争的本质在实践民族复兴伟业的今日中国,都有着巨大的认知意义和价值。 全面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可能。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对外交流通畅,两岸对历史的态度日趋一致,尘封已久的秘密文书档案也纷纷解密。有太多读者希望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太多他们的父辈曾亲身经历的战争需要重新讲述。 此时回首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创作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巨著,便既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了。王树增的“战争系列”一直在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这也是他的“战争写作”的价值所在。正是基于此,王树增完成了他“战争系列”最为宏阔的一部作品——《抗日战争》。
  • 从沉沦到荣光

    作者:李继锋

    《从沉沦到荣光: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搜集了大量宝贵而罕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以此为基础,撰成这本编年体的宏篇钜制,目的就是摒除以往对抗日战争模糊不清甚至人为扭曲的认识,全面而形象地呈现那段血与火的过去。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民众却始终无法忘怀。原因之一是那段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历史太过血腥和惨烈,注定要铭刻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底;原因之二是侵略者面对中华民族的大度,却始终不肯为此真心忏悔和深刻反省;原因之三是那场横亘于中国现代史上的战争,由于搀杂了民族内部的恩怨,至今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未能披露于世人面前。   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抗日战争发生的年代渐行渐远,战争的残酷不免淡化,战争的史实逐渐缺失,战争的面目已经模糊,因此真实而全景式地反映抗日战争,就成了历史学家的当务之急。
  • 1939年:走进西康

    作者:孙明经 摄影,张鸣 撰述

    《老照片》专辑重现尘封了60年的影像,追寻一个消失了的省份。本书中收录的老照片讲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西康的老故事,读者从中将会对那逝去的年代有一个了解,《老照片》是当代青年人认识过去一个极佳的窗口。
  • 我的1976

    作者:彭子诚

    本书呈献给读者的是各方面的人物在1976年的经历。他们之中,有居庙堂之高的官员,有领袖身旁的护士、卫士,有贬谪于江湖之远的作家、画家,有闻名于世的记者、播音员,有处于社会底层但热情未泯的知识青年,也有普普通通的农民子弟以及士兵。在他们的经历中,有生死悲情、辛酸往事,有激情进发、义愤填膺,也有惶惑不安、惊魂未定,当然更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1976年中国社会的全景图。
  • 中国知青梦

    作者:邓贤

    《中国知青梦》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强有力的艺术表现,首次披露了知青大返城的内幕和全过程,以及边疆兵团战士的血泪档案。百人卧轨,千人绝食,万人下跪,惊天地泣鬼神!这是一支昨日英雄梦破灭的魂曲,一首中国知青运动悲壮、雄奇而又痛苦、困惑、低回的挽歌。
  • 国人到此低头致敬

    作者:师永刚,刘琼雄(编)

    建川博物馆是樊建川先生创建的中国最大的民营博物聚落,他以抗战、文革为主题。樊先生集毕生收集,在此展出了200余万件藏品。《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就是对此馆的一次巡礼。建川博物馆是收藏国难国耻的中国唯一民间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英雄的纪念志。创始人樊建川先生耗时二十年,收集了两万多件文物,在川西安仁镇上,建立起了庞大而震人心魄的博物馆聚落。 本书除了图文并茂的全方位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每个分馆与其令人动容的展品,更讲述了那些建筑与文物背后的故事。樊建川也特别增设了这则关于寻找幸存的抗战老兵的长期启事。“也许就在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又有一位老兵已经走向凋零。”樊建川这样写道,“有一天,他们的身体离开,但他们的右手手印在透明的玻璃上与日月同光。” 作为一本对博物馆介绍的馆书而言,这本书的主题及设计形式均富有挑战,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对于博物馆的表述方式,使本书有着一种史诗式的全景描述,也有着某种独特的精神。而这种新概念的馆书的出版,也使国内的博物馆类图书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
  • 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

    作者:[奥]彼得·西拖罗夫斯基

  • 寻找英雄

    作者:田川,林平芳/国别:中国大陆

    我希望在这本书中呈现的,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的历史。因为我们找到的,其实并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们都是普通人,是“幸存者”,是大历史中的小人物,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声音不会振聋发聩,并且是我们长久以来所忽视的。这些普通的声音、真实的细节、至情至性的低语,是从一个个曾被欺凌但知道抗争、有血性而日后又被漠视过的灵魂内发出的。
  • 巴蜀旧影

    作者:山川早水

    《巴蜀》一书虽然是游记,但并不是一本简单的流水账,不像清代一般的国内游记多以记载沿途古迹名胜为主,而是在记载沿途的地理地势、风土人情、经济和物产状况、名胜古迹、社会交往等方方面面的基础上,突出对经济贸易、名胜古迹、社会交往的记载。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十分熟悉,故游记对沿途历史名胜不仅多有记载和感怀,还有一些考证和研究。如在宜昌对荆门、虎牙历史的描述,博采古史,古今融通;作者对南京范成大的《吴船录》和陆游的《入蜀记》十分熟悉,旅行中经常将七百多年前范成大和陆游记载的风物与当时的风物进行比较;如将陆游记载的黄陵庙卖茶妇女与清代的妇女进行对比,发现妇人肤色不像陆游记载的那样白,也不见缠着青斑布头巾。有时还对一些史迹进行考证,如在归州对秭归得名及与楚文化和屈原的关系的考证,也是有一定见解的。
  • 比一千个太阳还亮

    作者:罗伯特.容克(德)

  •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

    作者:(美)拉莱·科林斯,(法)多米尼克·拉皮

    “巴黎烧了吗?”这是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那天,阿道夫·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的地堡里,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上将发出的责问。 本书生动而又详细地描绘了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战斗全过程。 译者董乐山先生在“译序”中说:《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 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他们在作品的史实方面力求翔实,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搜集材料;他们翻阅了美法德三方面的军事档案,采访了上至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肖尔铁茨,下至法、美、德军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共达八百多人,采用了其中五百三十六人的亲身经历,因此能使这部作品做到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另一方面他们又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觉得仿佛在读一本扣人心弦的惊险小说,放不下手来。作为报告文学(或者所谓纪实小说),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典范的作品。
  • 尘埃

    作者:(俄)马克戈万

    一些欧洲的中国问题专家在语言不通、相互陌生的中国旅行的同时,潜心观察民情、社情,并且日夜不停地做着手记与报道。为了使欧洲的读者进一步丰富有关中国的知识,这些专家们以极大的耐心与研究着中国的语言――它们游戏般的文字,甚至是艰涩难懂的专业称谓。《尘埃》就是一部由中国问题专家马克戈万先生编著的有关中国民生,民情的专著。该书里,读者不会再赘读到枯燥无味的有关政治、宗教方面的说教。书中图文并茂,不仅写有中国北方民众的生活状况,而且还有我们所陌生的那个时代中、西、南部平民百姓的生活真实写照。那时中国人的欢乐与痛苦是该书的主要内容。
  • 史无前例的年代(全两册)

    作者:纪希晨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由血泪写成的。“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不仅给人留下伤口,更留下深刻的教训。我们不应遗忘。遗忘历史的民族必然丧失前途。人民只有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正是从这个基点,我在十多年内利用业余时间,从一个新闻记者的视角,以比较广阔的视野,记述“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真实的记录下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