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纪实

  • 梅里雪山

    作者:[日]小林尚礼

    1991年1月,云南梅里雪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登山事故,中日友好联合登山队十七名队员遭遇雪崩,全部遇难。这是人类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难。在一百多年的现代登山史上,梅里雪山也成为人类唯一无法登顶的山峰。事故发生后,中日双方进行了多方搜索。搜索队伍中一位名叫小林尚礼的日本登山队员,更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为了让山难队友们的亡灵回到亲人身边,一再深入梅里雪山搜寻,并已成功找到了十六具遗体。《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就是小林尚礼多年艰辛搜寻的记录。本书以纪录片式平实而细腻的文字,壮美与温柔兼具的影像,记录了令人心碎的恐怖山难,艰辛的搜寻,梅里雪山的神秘风貌,山脚下人们的朴素生活,三次转山之旅和当地生活的变化。在跨越多年的搜寻中,他从傲慢的外来登山者,逐渐转变成为神山的守护者,一位自然主题的摄影师和作家。而雪山之残酷与神圣,自然对其心灵和生活的荡涤,也同样荡涤每一个热爱雪山、热爱自然的灵魂。

  • 忘记我

    作者:徐风

    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钱秀玲,一个出身江南望族的女子,在二战期间于纳粹枪口下挽救了110名比利时人质的生命,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比利时国王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

    她出身名门为何远赴欧洲求学,鲁汶大学双博士毕业为何隐居村落行医救人,钱氏兄妹如何联袂德国将军谱写一桩让世界惊叹的英雄壮举,当荣誉纷至沓来,她留给世间的遗言为什么是“忘记我”?

    著名作家徐风,历时十六年追寻这段尘封往事,曾赴比利时、台湾地区,遍访当事人后代、故旧和唯一存世的获救人质,独家获取大量未为人知的故事细节,抢救挖掘被时光湮没的珍贵史料,以非虚构的笔法重返历史现场,还原一个时代的波诡云谲和一位女性传奇人生背后的中国精神。

  • 走过兴都库什山

    作者:[英]埃里克 ·纽比

    伊夫林·沃作序力荐,《国家地理》杂志“100 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探险类书籍”第16。著名旅行家埃里克·纽比最受欢迎的作品,阿富汗异域风情,兴都库什山绝地探险,与伟大探险家塞西格的相遇。

    本书叙述了两个英国人如何徒步深入“文明人”极少涉足的阿富汗内陆、走过蛮荒之地的冒险经历。1956年,37岁的埃里克·纽比厌倦了时尚界的生活,给他的朋友休·卡莱斯发了一封电报:“6月你能去努里斯坦旅行吗?”由此开启了一次传奇般的阿富汗和兴都库什山之旅。为了获得阿富汗内陆旅行许可和资助,两人用登山做借口(就像此前很多旅行家、冒险家用测绘地图做借口一样)。纽比并没有任何登山经验,只是和同伴在威尔士某地接受了短暂的攀岩训练,就踏上了旅途。

    他是同时代人中最成功的旅行文学作家。阅读本书时不可能不放声大笑。——《观察家报》

    20世纪最令人愉悦的读物之一。——《先驱论坛报》

    无尽的逗乐与自嘲。——《每日邮报》

    《走过兴都库什山》一书使他以旅行家的身份站稳脚跟,不仅是因为他途中成果丰厚,更是因为他有能力使读者身临其境。——威廉·特雷弗,《卫报》

    我依旧认为《走过兴都库什山》的最后几句话是我读过的所有书里最好笑的结尾。——杰弗里·穆尔豪斯,《泰晤士报》

  • 别人家的孩子

    作者:[加拿大] 杰里米·格里马尔迪

    一个犯了罪的普通孩子的真实故事

    珍妮弗·潘自小是一个聪明、勤奋、顺从的女儿,一个出色的学生,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她是钢琴老师眼中极有天分的琴童,冬奥会花样滑冰参赛者的实力人选,学校里全A成绩的保持者。十几岁的她从伪造第一张中学成绩单开始,一路炮制中学毕业证、大学录取通知、奖学金、课堂笔记、校园生活、大学毕业证……她用谎言织就了一段“美好人生”,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当谎言渐渐被戳穿,“理想国”开始一点一点坍塌,24岁的她冷血策划了一场弑亲谋杀,一幕家庭伦理的悲剧正在上演。

  • 旅人

    作者:[德]乌尔里希·亚历山大·博希威茨(Ulrich Alexander Boschwitz)

    ◆命运究竟为他们准备了多少次荒谬的转折

    ◆一部最早记录纳粹暴行的私人文学作品,一次无望的充满血腥的个体奔逃

    ------------------------------

    内容简介:

    柏林——汉堡

    汉堡——柏林

    柏林——多特蒙德

    多特蒙德——亚琛

    亚琛——多特蒙德

    ……

    1938年11月9日,德国历史上尤为黑暗的一天。在纳粹的导演和怂恿下,德国和奥地利上演了一幕幕疯狂的反犹丑剧,这是犹太人从被歧视、凌辱到被非人看待,直至从肉体上消灭的转折点,史称“水晶之夜”。

    事发当晚,犹太富商西尔伯曼决定卖掉房产逃难。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恐惧的西尔伯曼登上一列又一列火车,流亡在德意志帝国的铁路上。他一步步失去亲人、朋友、生意伙伴、财产等,并最终失去了理智和尊严。在身陷囹圄之后,只能大声背诵火车的时刻表,似乎那可以拯救他……

    这部私人文学记录可能是第一次个体对纳粹暴行的控诉。作为重要的时代文献,它书写了德国历史上黑暗的一章。这部深刻感人、洞察细腻的小说,不仅能使后人接触和了解那段历史,更是对人性的辩护,对希望的坚持!

    --------------------------------

    编辑推荐:

    ◆命运究竟为他们准备了多少次荒谬的转折

    ◆一部切身记录纳粹暴行的私人文学作品

    一次无望的充满血腥的个体奔逃

    ◆跌宕起伏,颇似传奇,完全取材于作者真实经历

    ◆我现在是一名永不停歇的旅行者,我流亡到了德意志帝国铁路公司

    ◆死神紧跟着我。必须比死神跑得更快。

    一旦停下脚步,必遭灭亡。必须奔逃、奔逃、再奔逃。

    为何此刻奔跑如此艰难?它明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啊!

    媒体推荐:

    博施威茨的写作朴实无华,用简单传达出艺术感和力量,真实的人物刻画彰显了现实主义。风格简洁,几乎没有不相关的东西。

    ——《星期六评论》,1940年

    此前,并没有关于1938年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水晶之夜”的长篇小说, 《旅人》(Der Reisende)填补了这块空白,用文学表达出个体真实的恐惧与痛苦。

    ——《法兰克福汇报》,2018年

  • 重走

    作者:杨潇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是青年作者杨潇的新作,也是单读出版推出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关于一个不无困惑的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


    1938 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 年,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 1600 公里长路。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旅行,不时要与大货车擦肩而过,但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对话、共振,一个层累的、被忽视的“中国”缓缓浮现。

  • 朱鹮的遗言

    作者:[日]小林照幸

    一个物种在日本灭绝,

    “对生命的慈爱”如何从现代日本消失?

    获日本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

    ——————————

    这是一部通过濒临灭绝的鸟类朱鹮,向人们展现人类对自然所犯的罪,以及想要偿还罪行的人类如何苦战、挣扎的报告文学。

    ——柳田邦男(日本著名非虚构作家)

    ——————————

    Nipponia nippon,朱鹮的学名象征着日本。

    这种美丽的鸟,曾经遍布日本全境。

    到1930年代,只有新潟县的佐渡观测到了它们的踪迹。

    当地爱鸟人士为保 护最后的朱鹮不遗余力……

    据佐藤春雄的观察,日本的朱鹮每十年会迎来一次大的变化。昭和初年,日本政府将朱鹮指定为“天然纪念物”;昭和一十年代,朱鹮因战争而被人们淡忘;昭和二十年代,佐渡朱鹮爱护会为代表的保护组织成立,朱鹮重回人们视野。之后每十年,对朱鹮的保护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今年,平成七年,换算成昭和的话,应该正值昭和七十年。佐藤春雄坚信,今年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而春雄所期待的变化,则是朱鹮在日本国内的首次产卵和孵化的成功。

    小绿和凤凤于4月4日起开始交尾,并成功产卵。

    佐渡三家朱鹮保护组织欢欣鼓舞。五颗卵意味着五只小朱鹮,到访保护中心的游客也为之雀跃。

    然而,人们的喜悦与期待再次落空。4月30日,小绿突然死去。小绿留下的五颗卵承载了日本产朱鹮的血脉,是人们最后的希望。它们能否孵出,备受瞩目。

    5月20日,环境厅公布:“五颗卵没有孵化的可能性,人工增殖失败。”

    小绿之死加上孵化失败,日本产朱鹮的血脉就此断绝。唯一存世的日本产朱鹮小金,也已无生殖能力。凤凤于6月被送归中国。

    平成七年,昭和七十年(1995年)。春雄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所期待的日本产朱鹮将迎来的巨变,竟然是彻底的灭绝。

  • 美国底层

    作者:[美]克里斯·阿纳德(Chris Arnade)

    ☆《经济学人》年度好书!《乡下人的悲歌》作者J.D万斯感动推荐!

    ☆《美国周刊》《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机构力荐!

    ☆ 一位华尔街交易员出于愧疚,历经三年时间,24万公里,深入社会底层,用镜头和文字,力图展现一个真实又割裂的美国社会图景

    ☆一部写尽底层“绝望与坚韧”感受之书!不仅是美国,也是全世界底层的绝望与坚韧!

    提起美国,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曼哈顿光鲜亮丽的摩天大楼与硅谷引领潮流的前沿科技。这诚然是美国的写照,却并非全部。一位华尔街交易员出于对金融行业的愧疚,开始探索中心商务区以外的美国。在《美国底层》一书中,他用镜头和文字呈现出一个割裂而真实的美国社会图景,并对弥合阶层鸿沟做了有益的思考。

    他意识到,他对比他的社交圈子里穷得多的众多美国人知之甚少。因此,在布朗克斯,他开始和人们攀谈,给他们拍照。他说自己遇到的情况并不像别人告诉他的那样,那里其实友好、温暖又美丽,并不空洞、危险而丑陋。就这样,他开始了长达24万公里、历时三年的穿越美国落后地域之旅。从缅因州的刘易斯顿到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克斯菲尔德,他走过城市和农村,黑人区和白人区,一路在许多地方停留。他将这段旅程写进了《美国底层》一书——一部深具同理心的作品。

    ★一本有深远影响的书,它会打碎你的心,但也会让你充满希望。

    —J.D.万斯, 《乡下人的悲歌》作者

    ★《美国底层》是我这辈子度过的最好的非虚构书籍之一。

    ——马修·沃尔瑟(Matthew Walther),《美国周刊》

    ★像奥威尔一样,阿纳德先生用了很长时间与他会写的人一起,并且他把它们大幅渲染,着眼于展现细节。

    ——《华尔街日报》

    ★作者付出了持久的令人钦佩的努力,旨在了解并记叙贫困地区的人们的生活。

    ——《太平洋标准》(Pacific Standard)

    ★自2016年总统大选以来,专家一直在猜测美国底层阶级的状况。在数十个详细敏感的案例研究中,阿纳德坦率地讲述了底层的生活,他们迫切需要物质资源和机会,但对美国穷人和受苦人民的更大伤害可能是内在的,甚至是精神上的。

    ——《华盛顿邮报》

  • 凶年(全2册)

    作者:[美]大卫·西蒙(David Simon)

    凶杀是这里的日常,街头是他们的战场

    多线叙事、全景描写,真实记录凶案组警探们的完整一年

    经典美剧《火线》原著 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

    他们直面死亡冷酷无情,对待尸体一视同仁。

    他们插科打诨脏话连篇,率真诚实嫉恶如仇。

    他们被街头百姓白眼嫌弃,遭警局高层出卖牺牲。

    他们与疑犯斗法、跟证人周旋、同律师角力,

    他们是践行正义的巴尔的摩警探,

    是一群不够坚定但足够可爱的理想主义者。

    巴尔的摩是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人死于非命。这让该城警局重案组成为了政治、新闻、腐败和善恶的漩涡中心。大卫•西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允许无限制跟踪报道巴尔的摩警局重案组的新闻记者。他用纪实手法,根据自己1988年以实习警察身份深入警局一整年的调查报道写就《凶年》一书,对于美国的社会犯罪现象以及警察的执法行为做了真实披露。作品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后被改编成美剧《火线》《凶案组:街头生活》等,并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

  •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作者:[德]娜塔莎·沃丁

    ★内容介绍

    “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母亲总是一再重复这句话。

    “亲爱的上帝,请让我感觉她感觉到的,只要一瞬间就好。”多年之后,女儿这么说道。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雷格尼茨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父亲则酗酒,终日埋首俄语书籍。——在那之后,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点一点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发现,这个家族的过往是一个巨大的谜,是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

    ------------------------------------------------

    ★编辑推荐

    ◎一部家族史,百年世界灾难缩影

    ◎20世纪东欧灾难实录,填补二战东方劳工史出版空白

    ◎堪与温弗雷德·塞巴尔德媲美的作家,用文字抢救逝去的生命与记忆之书

    ◎重写东欧史,拼接历史的碎片,完整还原悲恸个人史。12000000名东方劳工,绝非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之外的历史注脚,展示欧洲文明悲剧的全景,揭示乌克兰人不为人知的命运

    ◎斩获德语第二大文学奖“莱比锡图书奖”(非虚构类)、德布林奖,德语文学在线、《明镜周刊》、《德国时代周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等高度赞誉

    ◎一出版即译为法国、黎巴嫩、意大利、立陶宛、荷兰、西班牙、乌克兰、阿拉伯等文字,长期踞于德国图书榜首

    ------------------------------------------------

    ★媒体评论

    以家族史展现了世纪全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明镜周刊》

    ……只有通过个人性的叙述,我们才能知道历史事件是怎样影响了一个人的经历,当下的事件是怎样从根本上形塑了一个人的生命。这部作品让人看到了德国伟大的记忆艺术家塞巴尔德从遗忘中抢救逝去生命的影子,这绝非偶然。

    ——勒夫勒(Sigrid Löffler),2015年德布林奖颁奖词

    关于遗忘的重要文本。……这部扣人心弦的杰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寻找个人家族之根的范畴。

    ——德语文学在线

    人类的生命是如此渺小又如此丰富,在历史的粉碎机里消逝得又是如此悄无声息。这就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所讲述的,作者在虚构和研究、重构和记忆中游走,寻找。……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这再合适不过。……非常伟大、极富影响力的艺术。

    ——犹克‧玛根瑙(Jörg Magenau),德国广播电台文化台

    不可预知和令人大跌眼镜的线索盘根错节,活像一部犯罪悬疑片,每个细节都增添了张力,偶然又衍生出了一连串不可思议……《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是二十世纪灾难史的缩影,其影响至今绵延不绝。

    ——赫尔穆特·伯蒂格(Helmut Böttiger),《德国时代周报》

    近年来有好几部关于二十世纪梦魇的作品,它们与暴力相关,如档案中记录般遥远。虽然娜塔莎·沃丁仅展示了正在发生的故事的一小部分,但她的讲述是如此拉近了读者,我们在当中看到了我们自己。

    ——《法兰克福汇报》

    娜塔莎·沃丁确立了一种既古典又非凡的写作范式。

    ——汉斯-彼得·库尼施(Hans-Peter Kunisch),《南德意志报》

    革命,饥饿,世界大战,内战,古拉格,这是一个更富戏剧性的家族故事。……娜塔莎·沃丁继承了历史学家似乎无法接续的使命:将强制劳工和战俘的历史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

    ——德意志广播电台

    这本书引人入胜,读开头第一句话就把心提溜到了嗓子眼,悲壮,震撼,很难停下翻动纸页的手指。……属于赫塔·米勒和凯尔泰斯·伊姆雷一脉。

    ——《科隆城市报》

    ……一部伟大的书,对抗沉默。那是一段鲜活的,生动的,发出叩问的,绝望而又动人的历史。当然,也充满了痛苦。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书,是多重线索和寻找下的个人史书写。

    ——巴伐利亚州第二电台文化频道

    凭借有限的信息,沃丁小心翼翼地把谜一般的家族史碎片拼接起来,于是便有了这部饱受赞誉的深情杰作,堪与W. G. 塞巴尔德媲美。……《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填补了文学领域的空白,通过对母亲家族的深情追溯,为成千上万东欧人民树立了纪念碑。

    ——New Books in German

    这本书呼吁人们关注那些鲜为人知且往往不是焦点的历史议题,纳粹德国的东方劳工史即其中之一。有时候它像一本推理小说,在这本书面前你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你不知道娜塔莎·沃丁还要往窟窿里填充什么。许多东西浮出历史地表,但还有许多没有说出来。这就是书写家族史的意义。

    ——Beyond History

    此书再次揭开了德国历史上的一块伤疤。许多档案材料被刻意销毁,记忆随着当事人的去世而荡然无存,即便尚有知情人在世也大多缄口不言。……相信随着该书的传播,这段被遮蔽和遗忘的历史会重新进入公共记忆之中。

    ——中国《文艺报》

  • 再见,西贡

    作者:[法] 雷蒙·德帕尔东 / Raymond Depardon

    玛格南资深摄影师回忆到访西贡的三次经历

    从战火纷飞中的异国风情到标准的全球化大都市

    历史的碎片折射出越南1964—2014翻天覆地的变化

    编辑推荐

    ◎ 战场内外的现实

    德帕尔东用尊重且带有同情的镜头,力图贴近在越南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又不让他们变形失真。战场上神情紧绷的越南士兵,村庄里镇定自若的老太太,安静撤离基地的美军士兵,练习过马路的失明的战争受害者……他冷静地展示多年的战争给越南平民和日常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

    ◎ 越南城市面貌的变迁

    与其说本书是一本战地摄影集,不如说是越南战时生活图景集。德帕尔东的图像印证了西方游客对许多热带殖民地的想象,西贡街头身穿传统白色长袄的年轻女性、东西方风格混杂的建筑、聚在一起闲聊的三轮车车夫等,被摄影师一一收入镜中。这些异域风情后来被摩天大楼、航空公司广告牌、连锁餐饮店稀释,西贡成为一座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别无二致的城市。

    ◎ 摄影师的难忘回忆

    德帕尔东第一次到访西贡时年仅22岁,已经历过三场战事,呼啸的子弹声依然让他紧张,目睹士兵伤亡令他惘然。他在西贡与心仪的女孩去电影院约会,与同行的摄影师彻夜畅谈,享受战争边缘的悠闲。50年后当他旧地重游时,每一个熟悉的街口都有了新的面目。他用这本书纪念在战场上牺牲的同行、朋友,也纪念自己曾经的岁月。

    内容简介

    雷蒙·德帕尔东在他的摄影师生涯中曾多次前往越南。他目睹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西贡经历了法国殖民时期、南越政府治理时期,再到被解放与更名,直到成为一座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别无二致的城市。本书按时间顺序呈现了在法越战争结束后的1964年、1972—1973年越战末期、2014年西贡解放40周年之际德帕尔东在越南拍摄的照片。这些历史的碎片折射出过去几十年里越南翻天覆地的变化。

  • 坠落与重生

    作者:[美]米切尔·祖科夫

    这是一个关于坠落的故事,却处处闪现着重生的力量

    科克斯书评2019年度好书,同名美剧由奥斯卡获奖编剧改编制作

    ————————

    ★ 亲历者视角全景式还原9·11始末,讲述你我无从了解的事件真相

    ★ 记录灾难面前个体的生与死、脆弱与坚韧、悲恸与振作,“从他们的故事中可

    以照见我们自己”

    ★ 9·11二十周年,献给无辜的逝者和疼痛的生者,面对生命,拒绝淡漠

    ★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蓄力之作,Amazon评分4.8/5,Goodreads评分4.7/5

    ————————

    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晴。起飞的航班上,乘客们有幸赶上一个飞行的好日子;曼哈顿下城和五角大楼里,上班族迎来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宾夕法尼亚乡村的草地上,主妇们在晴朗的暮夏之日晾晒衣服。直到四架喷气式客机接连从天而降。新的一天刚刚开始,近三千人的生命却走向结局。

    9·11事件震惊世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通过缜密的调查与动人的叙述,米切尔·祖科夫以上百名亲历者经历为主线还原9·11具体经过,以分秒为单位呈现袭击与救援的惊心动魄,并讲述后9·11的重建工作与人们的后续生活。

    ————————

    调查严谨,黑白分明,米切尔·祖科夫向我们提供了一份无价之宝。他加深了我们对于9·11当天发生的事情的理解,记录了受害者和幸存者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知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大卫·格雷恩,《花月杀手》作者

    这本书是伟大报道与严谨调查的胜利,《坠落与重生》以令人断肠的细致和值得称赞的共情还原了2001年9月11日的悲剧事件。 ——丹尼尔·詹姆斯·布朗,《激流男孩》作者

    比之前关于9·11的任何叙述都更好也更全面。《坠落与重生》让我们看到了9·11恐怖袭击中的人员伤亡。它讲述了生命中止的故事,激荡着无止尽的心碎的涟漪,记录了个体生命无可估量的价值。经历过9·11的人能从中找到宣泄情感的快感,而对于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他们有些人当时太过年幼,因而毫无记忆,有些则压根还没出生——这本书也极具启发性。 ——约翰·法默,9·11委员会高级顾问及《事实真相》作者

    《坠落与重生》可以视为一幅引人入胜的拼图:一个普通的周二上午突然被打断,一场事故把我们的集体记忆划裂,分成2001年9月11日之前和之后。米切尔·祖科夫开始重新拼凑那些碎片,并将之相互关联,创作出命运无常的画像,也展现出在突发事件中人与人的关联。祖科夫通过缜密的调查,善解人意的聆听以及巧妙的叙述,还原那些生命的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照见我们自己。 ——简·拉米雷斯,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总策展人及执行副主席

    ————————

    写于事发18年之后,《坠落与重生》能以之前所有作品都无法做到的方式评价这场灾难对人的影响。 ——《波士顿环球报》

    《坠落与重生》揭晓了关于2001年9月11日鲜为人知或被人淡忘的细节……它以灾难片的结构、扣人心弦的节奏、稳固的焦点、个体的故事讲述整个事件。全面,精确,证据充分,且极具可读性……强烈推荐在2001年还未成年的读者阅读,而那些认为自己记得这件事的人——包括我自己——可能也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有如此多的事我们还不知道。 ——《新闻日报》

    一次细致到分秒、充满悬念、揪心却又鼓舞人心的讲述,《坠落与重生》应该被看作献给这个独一无二的一天的纪念散文诗。祖科夫笔下的主人公——飞机机长、乘务员、乘客、消防员、办公室职员——就是美国的化身。他们极其普通,却在对一场恐怖事件的反应中证明了每个生命的价值。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一部分温暖人心,一部分令人震惊。对于只有死者才知道的事,祖科夫也精心斟酌,巧妙呈现。作为“避免遗忘”的叙事,这本书是难以超越的。对缺乏9·11记忆的年轻人和未来几代人来说,《坠落与重生》是一本必读书。 ——《每日电讯报》

    这个故事中有着庞杂的角色,对于一个技巧不够娴熟的作者来说,这足以毁掉一本书,而祖科夫则能得心应手地应对这种复杂……《坠落与重生》是一部成功的当代历史,它清晰而又感人至深。 ——科克斯书评

  • 梁庄十年

    作者:梁鸿

    从失去声音的农村女性到返乡的打工者

    梁鸿蕞新非虚构作品

    展现急速变化时代下中国村庄的变迁

    【作品看点】

    ★ 横跨十年,继《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梁鸿重审故土,构建更为完整、曲折的农村变迁史。

    2010年和2013年,《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相继出版,前者以梁庄和生活其中的人为切入点,勾勒出中国乡村的内部结构;后者则将目光投向离开了梁庄的人,讲述了背井离乡、散布全国的梁庄打工者们的故事。两部作品接连问世,令读者们将目光集中到了梁鸿的家乡——一个普通的河南村庄:梁庄。梁鸿成功地向读者们展现了真实的乡村图景,并以此映射出中国近几十年来剧烈变化的社会环境,以及农村面临的转型困境。十年后,梁鸿再次将梁庄带回我们的视野,接续前两部的主题,重新审视故土,为读者们构建了一部更为完整、曲折的农村变迁史。

    ★ 再访逃离村庄的年轻人、背井离乡的打工人,记录时代转折下真实的个体命运。

    十年间,梁庄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梁庄人也在时代转折中迎来各自不同的命运。本次返乡,梁鸿再一次走访那些当初离开家乡的打工者:当初怀揣一百万现金、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万敏,在北京漂流许久之后返回故乡的梁安,唯一一个移民西班牙的打工者学军,吴镇的第一个千万富翁秀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回到了故乡,一些人誓死不归,一些人则遭逢了意想不到的变故。时间飞逝,站在他乡与故乡、梦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少小离家的人们又将何去何从?

    ★ 穿过偏见与歧视、流言与恶意,传递梁庄那些“消失的女人们”最真实的声音。

    “女孩子们就是一个‘芝麻粒儿那么大一个命’,撒哪儿是哪儿,地肥沃了,还行;地不行了,那你就完了。”在梁庄,生而为女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们却常常忽视她们的存在:她们刚一出生就面临歧视性的环境;稍长大之后,又在毫无自我保护意识的情况下进入青春期;蕞后在婚后成为某某的母亲,某某的妻子,蕞终失去自己的姓名。此次返乡,梁鸿寻回了村庄中“消失的女人”,久别重逢,畅谈她们从小到大面临的种种不为人知困境:家暴、偏见、歧视、流言蜚语……“我想把她们聚拢在这本书中,让她们重新在梁庄的土地上生活,尽情欢笑、尽情玩耍。”

    ★ 贾樟柯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主要讲述者,文学联动影像,重构消逝的故土。

    “我初次阅读的梁鸿老师的“非虚构”作品是《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这两本书所写的,一部分是乡村内部的结构,一部分是出去打工的人群,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熟悉的。我自己在县城里面长大,但也有大量乡村生活的记忆经验……透过梁鸿老师的书,我衔接的就是我的记忆。

    ……在拍摄梁鸿老师的时候,这部电影的结构第一次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在我跟梁老师坐在裁缝店里面访谈,听她谈自己的生活时,我脑子里面第一次出现了结构意识……可以说是她贡献了电影的结构。”

    【内容简介】

    2010年,《中国在梁庄》首次出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下的中国村庄的变迁。十年之后,作者梁鸿再次回到故乡,重访当年的书中记述的人和事。十年当中,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又似乎全无变化:一些人永远离开了这里,一些在外漂泊的人重返此地,村庄的面貌、河流和土地都与从前不同。而人事变幻之中,梁庄和梁庄人所透露出的生机和活力却不减当年。此次回归,梁鸿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家乡,以细腻的描写和敏锐的洞察,将梁庄的人们再次带回我们的视野,并借由对他们生活的追溯,描摹出一个普通村庄绵长而有力的生命线——这生命线既属于那些“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人们,也属于身处同一股时代洪流的人们。

    【名人推荐】

    梁鸿的确是一个“五感全开”作家。她的捕捉能力就像一个音乐家听到一段音乐,能分辨出每种乐器的音色;当她进入到生活场景里面的时候,能捕捉到任何一种独立的气息,并且能把它写出来。

    ——贾樟柯

    中国当代村庄仍在动荡之中,或改造,或衰败,或消失,而更重要的是,随着村庄的改变,数千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形态、性格形态及情感生成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我想以“梁庄”为样本,做持续的观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我个人去世,这样下来,几十年下来,就会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村庄志”,以记录时代内部的种种变迁。

    ——梁鸿

  • 贾樟柯的世界

    作者:[法] 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

    第一部详尽介绍和解读贾樟柯及其作品的著作

    世界著名影评人 《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倾心撰写

    珍贵访谈╳主要作品评论╳合作者采访╳演说全文

    1998年,贾樟柯凭借处女作《小武》崭露头角。他的电影以其现代性著称,风格源自对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关系的再创造、对新技术的创 造性运用,以及对个人和十四亿人口的集体之间关系的创造性阐释。

    贾樟柯的电影敏锐地见证了影响中国和全世界的巨大变迁。《站台》《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及《山河故人》等影片勾勒出一条高度协调又不断更新的美学路线,耐心十足地在中国文化中构建中心位置,以独特的角度讲述二十一世纪的新故事。

    本书由著名的《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执笔,是首部详尽介绍和解读贾樟柯作品的重要著作。内容涵盖多篇第一手访谈,涉及童年、工作、拍摄及合作者采访。另有主要作品的分析与评论,并收录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的演讲全文。

    ★详尽介绍重要电影作品,百余幅剧照,全面解读贾樟柯电影美学

    贾樟柯的电影观众和读者或许已经从电影《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以及著作《贾想I》《贾想II》对贾导有广泛的了解,但国内从未有过关于其电影的影评专著。本书作者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是国际知名影评人,2003至2009年担任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主编,和中国电影有长时间的渊源,曾发表关于侯孝贤的影评,并著有《杨德昌的电影世界》等。多年来他持续关注华人新锐导演,以具有影响力的影评和推介将华人导演及其作品放入国际影坛的视野。付东在本书中以专业角度详细分析贾樟柯自1995年拍摄的首部故事片《小山回家》到2015年的《山河故人》等十多部故事片与纪录片,并有百余幅剧照与工作照,让新老观众对其电影美学有更全面的理解。

    ★收录多篇珍贵访谈,《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长期采访、撰写

    付东自2009年开始与圣保罗电影节创始人莱昂•卡科夫计划拍摄一部贾樟柯的记录以及专著:“(贾樟柯)从他国家的伟大艺术汲取灵感并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他是最大胆的现代电影创作者、最新技术和美学的贡献者,同样,他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变迁——中国十四亿人口经历的巨变的最佳见证者。”2013年,付东与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及拍摄组来到贾樟柯的家乡一路采访,多方面谈及他的童年时期、成长经历、创作发端、拍摄历程、电影理念。并采访其合作者演员赵涛、摄影师余力为等。全书首版在巴西出版、后又在法国出版,中文版为首次呈现,影迷与读者将能从多元的角度观看贾樟柯的创作“世界”。

  •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作者:[日] 清水洁

    推动反跟踪骚扰法案出台的凶杀案件!

    是谁杀害了一个女孩三次?

    调查记者全程追踪,直击日本官僚体制的结构性罪恶

    日本纪实文学金字塔尖之作,日本记者会议大奖作品

    ◎编辑推荐

    “我的女儿被杀害了三次。”

    第一次是罪犯,

    第二次是怠于调查的警方,

    第三次是伤害她名誉的媒体。

    前男友跟踪骚扰、买凶杀害 + 警方坐视不理 + 媒体污名化报道,无辜的受害人被一次次推向深渊。

    遭遇骚扰和暴力、受到死亡威胁的女性,保留证据,奋力求救,为何无人听见?

    饱受白眼的“三流”记者,为何挺身而出,站在公权力的对立面,揭露警方的一个又一个谎言?

    ■ 调查记者清水洁全程追踪,秉持“人”的良心而报道,传递受害人的真实声音。先于警方找到实行犯,揭露警察与官方媒体的罔顾事实、操纵舆论的“共犯”结构。

    ■ 十幅照片还原侦破过程,直击逮捕现场。

    ■ 本作“日本记者会议(JCJ)大奖”“编辑选择杂志报道奖”,被誉为 “记者的教科书”“日本纪实文学的金字塔”。

    ■ 此案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出台。

    ◎内容简介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

    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警方却未予重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记者清水洁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依从受害者生前留下的“遗言”的引导,多方走访查证,在警方轻视线索、调查不力的情况下,以记者的身份找到了实行犯,进而揭露了警方对受害者生前报案的漠视、敷衍,以及案发后试图抹黑受害者、掩盖渎职事实的行为。

    此案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本书是该事件的全记录。

    ◎媒体评论

    此书除了让我们重新审视公权力的体制内在、媒体载舟覆舟的能力,也揭示了这样的意义:每个人都可能是促成社会之恶的原因,但每个人也都可以有所选择、选择自己不去构成社会之恶,甚至可以交付一己之力成就善的一部分。

    ——2019台湾OPENBOOK年度好书推荐语

    清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记者,曾采访报道过“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足利事件”等大案,放出过许多推翻警方与检方调查结论的独家特写。

    ——伊藤诗织在《黑箱》中评价清水洁

    用这种方式,清水洁在调查上面把警方绝对不愿意别人知道的内幕给揭露出来,当然他绝对来不及救回被害者,但他尽到了作为一个调查记者最重要的责任,他不放弃把警方不愿意被大众知道的事实给揭露出来。这本书值得大家看一下,想一下。

    ——《杨照读书》

    为了回应被害者的「遗言」而开始活动的清水记者,带着甚至是「愚直」的执念,最终将犯人和警察双方逼迫得走投无路,真的很精彩。我认为这才是记者的精神,这就是正义。我不常使用“感动”、“正义”等词语(而我这次使用了),所以我关于这部著作的感想,应该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

    ——明治大学法科大学院教授 瀬木比吕志

  • 新冠时代的我们

    作者:[意] 保罗·乔尔达诺

    《质数的孤独》作者、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

    在疫情期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从未想过要为丢垃圾获得许可。

    我们从未想过要按照民防部的新闻简报来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我们也从未想过会有人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下死去。

    这样的事不应发生在这里,发生在我们身边。”

    《新冠时代的我们》可视为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记录了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对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做出了深刻思考。

    2020年2月,新冠病毒开始在意大利肆虐,3月4日,意大利宣布全国停课。意大利著名作家保罗•乔尔达诺迅速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说:“我并不害怕生病。但我害怕病毒可能造成的改变。我害怕一切归零,但我更害怕这一切到头来只是枉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所以,就像弗洛伊德在醒来后写下自己的梦境一样,乔尔达诺也试图在新冠肺炎流行之时,记录下当下的感受。他从数学概念出发,讲述大流行病对人类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反思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反噬。整部作品短小精悍,立足高远,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时代标本。

  • 在别处

    作者:袁凌

    ◇袁凌历时十三年写就,深汲每个离乡人的生命记忆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 ,一部城乡中国的变迁记录

    ◇真实故事计划年度“经典非虚构著作”诚意巨献

    ◇梁鸿、野夫、刘瑜、蒋方舟、朱学东读后诚恳推荐

    ---

    故乡这个记录出生、成长、迁移、死亡的地方,牢固地寄存着每个离乡人共同的记忆 。

    《在别处》是袁凌深汲生命记忆的个人自传散文集,成书历时十三年。他用柔软有温度的文字,忠实追溯了一个人的离乡与回归、青春到不惑的心路:孤身离乡的线索、在外漂泊的孤寂、城乡沉默的变迁、自我成长的印记……

    从小县城去到大城市,从候车室回到出生地,真实记录了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一段城乡中国的无声变迁。

    ---

    袁凌的语言和叙事,因对大地生活的凝神关注而绵密细致,如清泉缓流,点滴注入,持久涤荡。人物因此充满情感并富于层次,乡村也因此重又恢复它的丰盈、灵性和坚韧的生命力。

    ——作家 梁鸿

    袁凌是我喜欢的那种作家,始终面对巨大坚硬的现实,以刀刻斧斫般的文笔去解剖世界。

    ——作家 野夫

    诗意对于有些人是生活的奢侈品,对另一些人则是必需品。袁凌写调查、写故事、写历史、写现实、写社会、写个体,不管写什么,他的文字上面总有一层毛茸茸的、轻轻颤动的诗意。

    ——作家 刘瑜

    袁凌比我们都有耐心。生活是条不分青红皂白的大河,冲碎一切曾经完整的、坚固的、长久的。只有他,溯流而上,在生活的废墟上,固执地去寻找支离破碎的人生意义。

    他带领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回家。回家的路没有地图,唯一的指引,是一首幽暗的孤独者之歌。

    ——作家 蒋方舟

    从故乡到异乡,告别无知顽劣的童年,到心怀愁绪永远不停奔波的成年,每一个挣扎沉浮在这个时代还没被吞没的人,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无论多么微小,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通过它们,同样可以观照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代人的命运。

    ——媒体人 朱学东

  •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

    作者:【英】马特·摩根

    ◆重症监护室一线医生写给普通人的急救指南

    ◆细数重症医学历史上的科学飞跃,讲述至暗时刻人类如何绝地求生

    ◆自诞生之日起,重症监护室已经拯救了约5亿人的生命,这里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什么人类的免疫系统会自我攻击?为什么失眠会严重影响健康?如果家人遭遇心脏停搏,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做什么?危急关头,这些健康常识或许能救你一命。

    ◆机器在未来可以替代医生吗?为什么科学研究对医治病人至关重要?医疗资源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吗?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不仅要面对病人的真实病痛,还有更多复杂的社会与伦理难题。

    ··

    【内容简介】

    病情危重,通常指病人有一个或多个重要器官无法正常运作。

    18岁少年在异国被感染后患上严重败血症,他能存活下来吗?

    一名法官在庭审期间突然倒地不起,心跳与呼吸全无,他真的“死”了吗?

    怀孕母亲遭遇严重心脏衰竭,她和宝宝能平安迈过这道坎吗?

    手术后,患者原本5米长的肠道仅剩20厘米,她今后还能正常进食吗?

    ……

    1952年,因感染病毒而命悬一线的12岁女孩在世界上第一间重症监护室中重获新生。以这个故事为起点,重症监护室资深医生马特·摩根讲述了重症医学背后的历史沿革与科学发展。摩根医生借助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上述真实病例,使我们逐步了解重症监护室的日常运作,深入认识人体不同器官的功能与奥秘,并告诉我们,在生死关头应如何救人或自救。

    一名重症监护室医生通常需要掌握13000种疾病诊断、6000种药物和4000种外科手术。 对普通人来说惊心动魄的时刻,却是他们经历的每分每秒。

    重症监护室的医疗团队倾尽所能,帮助病人度过生命的至暗时刻。许多病人最终康复出院,另一些不幸离世的病人也没有被忘记,正是他们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对死亡的理解,也让我们更明白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

    ··

    【评价与推荐】

    每位医务工作者都曾亲眼目睹生命的悲欢离合,而发生在重症监护室的故事往往最令人震动,从这本书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进重症医学的世界吧。

    ——杨燕丽(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本书)对重症监护室所做的扣人心弦的写实描绘,提醒着我们生命有多脆弱。《重症监护室的故事》充满了谦卑与洞见,让我们得以一探这个每天都在拯救生命的医学世界。

    ——苏·布莱克女爵士(著名法医人类学家、兰卡斯特大学副校长)

    马特·摩根关于生死边缘的描写优美而动人。他的书中充满了生动鲜活的例子和真知灼见,让人们开始关注医疗前线上人类的宝贵经验。

    ——加内什·孙塔拉林加姆(麻醉师、英国重症监护学会主席)

    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有像摩根医生这般投入、体贴又谦逊的人在急救医疗前线服务。更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作家,把工作中的一切兴奋、悲伤、辉煌甚至恼怒记录了下来。

    ——彼得·布林德利(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重症监护医学、麻醉学、医学伦理学教授)

    这本鼓舞人心的书,字里行间流露出智慧和悲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这个特殊时刻。

    ——《泰晤士报》

  • 在中国大地上

    作者:[美] 保罗·索鲁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

    激荡传奇的80年代,老外视角的全新记录

    内容简介

    1986年,保罗·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他用 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编辑推荐

    ★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

    ★ 影响何伟等一代旅行作家的先行者,比《江城》更早的外国人笔下的当代中国

    ★ 22条跨越东西南北的火车路线,长达一年的深度之旅,观察中国大地上的千百风貌

    ★ 激荡传奇的80年代,在一个 个平凡中国人的生活里,捕捉时代的发展轨迹

    ★ 冷静剖析,也刻薄吐槽,跟随犀利幽默的毒舌作家,发现中国人的集体性格与时代变化

    获奖记录

    1989年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推荐语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记者,总能问出你心中的问题……他有艺术家的天分,可以化平凡为神奇。

    ——《独立报》

    《在中国大地上》记录了保罗·索鲁在中国一年的旅行见闻,他在途中极尽毒舌之能……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不停地同陌生人搭讪,比如气质忧郁的方先生和登山家克里斯·波宁顿。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也我们更加了解作者本人——如果你想足不出户就游遍天下,他就是你最理想的旅伴。

    ——《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不是游记,而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和记录下1980年代中期剧变的中国。作者堪称何伟的先驱和师傅。跨越东西南北行程、独特的视角和冷静的分析,超越迄今绝大多数国人。

    ——豆瓣网友

  • 恶人

    作者:[美] 詹姆斯·道斯

    本书起源于作者詹姆斯·道斯对二战老兵“中国归还者”的访谈。这些人年轻时曾犯下最残暴的罪行,却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反战主义的布道。作者以小说家的笔法演绎抽绎他们的战时回忆,串起了本书各主题之间的脉络,并汇集哲学、文学、宗教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关于“恶”的思考,藉以还原“邪恶”的真相、成因、背景,及其内隐的意涵。

    作者也借此探讨了再现创伤所引发的一系列难题和悖论,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邪恶和残暴等人性的晦暗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同理心”又能发挥多大效用。此一困难的人性钻探,将在阅毕本书后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