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纪实

  • 天黑了,我们去哪

    作者:彭扬

    如果把这本作品放到当下的纪实文学领域来看,他也是题材比较重大而文学含量又较高的一部不能忽视的力作。本书是彭杨的一本口述实录作品,是出自“80后”作者之手的第一部纪实类文学作品。与这一代中绝大多数按部就班地学习和工作的相比,这里描述的无疑只是个别现象。但个别中可见一般,他们游移主流和走向边缘,却不同程度地折射了他们自身和他们的环境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这一部分人的理解、关爱和帮助。在这本记述同龄人中的不幸者的作品里,我们能感觉到作者视野的下沉,目光的深邃,更能感觉到浸透在这视野与目光里的那种深深的关切,幽幽的焦虑,殷殷的责任。这也是本书最为独特的地方
  • 唐山大地震

    作者:钱钢

    二十四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它们在十年前带走了完整的活力、情感,使得唐山至今在外貌和精神上仍有残缺感。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都遗留下来了。仿佛是不再痛苦的痛苦,仿佛是不再悲哀的悲哀。作者希望唐山大地震的“惨史”永远不被淹没和淡忘。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造成了24万人的死亡,16万人的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直接经济损失在10C}f乙元以上……作者当年曾经赶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活动,亲身经历了地震发生时唐山地区犹如经受了战争一般的深重劫难。事后,作者以十年的时间不懈地追踪访谈,经过缜密的整理和分析,用真挚的感情和洗练的笔法,全景式地记录了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种种表现,追溯了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反思了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的终极问题。
  • 我的台湾之旅

    作者:叶永烈

    《我的台湾之旅》是叶永烈长篇纪实新作。作者的长子、长媳在台湾,陪同作者在台湾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所以作者在台湾既是作文化交流,又是探亲、采访、旅游。 台湾是众所关注的地方,作者以细腻生动的文字,描述在台湾的见闻,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台湾,使读者如同亲历其境。作者目光敏锐,抓住台湾的特点、热点、焦点,抓住大陆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以作者一贯的“用事实说话”的风格,展现活生生的台湾风情,同时注重细节、注重花絮、注重民生,使本书有可读性。 全书共分七章,即《飞越海峡》、《今日台北》、《蒋家故地》、《台湾政坛》、《透视文化》、《各地掠影》、《告别台湾》。
  • 漂泊

    作者:老威

    《漂泊》是近年来最有意思的一本书。它是一本原生态的采访记录,作者名之曰“边缘人采访录”。而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有些“问题”的。书中的几十个人物,表面上看确实都是社会的“边缘人”,但在更本质的意义上,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正是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的底座,构成了坚韧的、沉默的、卑微的中国“人民”。“主流”与“边缘”是一组对立的概念。按照我的理解, “主流”是少数,而“边缘”却是多数。所以,这本书的副题与其叫“边缘人采访录”,不如叫“中国底层社会的真相”。 被采访的主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从杀手、神医到乞丐、酒鬼,从卖笑小姐、买欢客人到流浪画家、民间艺人……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不熟悉却又似乎很熟悉的世界。主人公也许离我们很遥远,也许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表达在我们听来,也许如同天外来客,也许如同家常便饭。他们或者愚不可及,或者绝顶聪明,或者年轻得像一张白纸,或者饱经沧桑像一颗老姜。当90年代的知识分子们悠闲地坐在咖啡馆里醉眼蒙 地看着玻璃窗外的灯红酒绿时,80年代名噪一时的诗人廖亦武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民间、走向底层,集数年之心血完成了这部“中国新闻史上从未有过的采访”。我想,这本书的作者不仅是廖亦武(老威)一个,而是他与采访者们共同用心灵完成的。 《漂泊》中很大一部分是“那个时代”的人物,他们只不过苟延残喘到了“这个时代”而已,他们的意义更多的是“文献学”和“考古学”上的。而我更加关注的是那些直接参与和创造这个时代的人们的表达。例如,所谓的“三陪小姐 ”,她们当然是“边缘人”,但从人数上看,她们已有数百万、上千万之众,绝非“一小撮”。而我们对她们除了蔑视以外,几乎没有其它的态度。因此,我很敬佩采访者对她们的关注———她们与我们一样,是可怜又可悲的“人”。倾听她们的声音,比起飞天玄妄地在书本上谈论“自由”来,才是真正地向“自由” 表达敬意。书中有一位“三陪小姐”坦率地说:“我没文化,更没本事,大道理讲不出来,只希望平平安安度日,多挣些钱。”在谈到未来时,她说:“最理想的是在陌生的地方遇到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那么我一定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现在医学发达,要变成纯情少女容易。”看一个人如何理解“小姐”,就可以看出他(她)是如何理解中国的———有道德至上主义者的方式,有实用主义者的方式,也有人本主义者的方式。我能够感受到,老威采取的是后者。对于这样一些本真的表达,我们用不着进行任何价值评判和理论分析———我们面对的是生活本身。 时下,知识界津津有味地谈论关于后现代、后殖民、国学、全球资本主义等等宏大的话题。我毫无兴趣,因为这些大而无当的话题与特定时空中的“中国”无关。这些文章是夹杂着英文的方块字,印在苍白的纸上。相反,我愿意对老威的选择和实践表示衷心的敬意。这一“非新闻”甚至是“反新闻”式的记录,因为真实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在这个时代,写诗是一件过于奢侈的事情,所以天赋极高的廖亦武放弃了写诗。然而,这些底层民众充满悖谬的、最清晰却又最含混的表达,却在另一个意义上接近了诗歌。
  • 冰点故事

    作者:李大同

    《冰点》是中国青年报1995年开办的一个专题特写版。“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首次将普通百姓的生活作为中央媒介新闻着力表现的对象,引起读者热烈的反响。其后,《冰点》创出一条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细腻、生动的描述为基点,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变迁、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办刊新路。《冰点》报道被各地报刊大量转载;其中多篇被拍成电视专题片;有4篇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目前《冰点》已出刊330多期,累计近300万字。《冰点》报道已有三家出版社精选成书,被多所大学新闻系列为必读参考书。理念:普通人占这个世界的99%,只有赢得平凡,才能赢得世界。 李大同就是《冰点》的创办者和主编,他强烈地感到,一个编辑具体的思考和工作状态,一篇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的报道的出笼过程,对有志从事新闻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们来说,是相当陌生的,而他们在学校里,很难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往好里说,他们充其量只能研究一些“好的”公开的报道,但新闻运作的真正内涵,往往不在报道之内,而在报道之外;新闻“大制作”就更是如此。于是他回顾《冰点》从创立到今天10年多的历史,讲一些报道和制作背后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将要回顾的,主要是他办《冰点》的实践,由一个一个故事组成,也间有这些年里的一些思考文本。其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还有无奈的妥协和硬起头皮的抗争。如果说,新闻工作者在某种意义上是在“记录历史”的话,那么,在这本书里将尝试写写“如何记录”历史,谈谈一个大报编辑在自己主持的版面里,如何记录自己眼中的中国的故事。
  • 中国知青梦

    作者:邓贤

    《中国知青梦》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强有力的艺术表现,首次披露了知青大返城的内幕和全过程,以及边疆兵团战士的血泪档案。百人卧轨,千人绝食,万人下跪,惊天地泣鬼神!这是一支昨日英雄梦破灭的魂曲,一首中国知青运动悲壮、雄奇而又痛苦、困惑、低回的挽歌。
  • 我第三个愿望

    作者:唐师曾

    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当年在中东一线采访时受到辐射,身患血液病,生命随时可能遭遇危险,于是萌生要好好生个儿子的愿望。在几年内他全程拍摄了呵护妻子、孕育儿子、儿子出生前后及成长的大量照片,仅这些图片本身已具宝贵的价值。最近,他感到必须为儿子写一本书,他称这是有生以来投入感情最深的一本书,为此他日夜写作,拿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书中主要记录和描述作者与家族、儿子、朋友之间发生的系列故事,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内情,穿插以独到而厚重的人生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使人读之动容、思之泣下。……他曾在耶路撒冷哭墙许过3个愿望:当好记者、娶好姑娘、生好儿子。现在,他说他要好好活下去,在有生之年看到第三个愿望的完全实现。所以他把这本书叫做“我第三个愿望”。 本书是作者在沉寂2年后重现书坛的一部风格迥异的新作,构思奇特,图文互为勾连、互为延展,纵深剖析内心世界,与唐师曾以往作品视角截然有别。本书保持了唐氏文章一贯的生动流畅、情深意长的风格,符合当下读图时代的阅读潮流,引领读者进行一次心灵过滤和精神升华。 本书成稿后,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著名法学家、我国婚姻法制定工作主持人巫昌桢教授欣然为之作序,高度评价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令人感动的父子深情。
  • 大路

    作者:张赞波

    一条中国式道路的诞生记;一部发展时代的观照记与沉思录。 大湘西,千年驿道旁的一个古老村庄,林则徐和沈从文足迹洒落之地,一条新规划的高速公路正待破土动工,引来大拨以修路为业的外地人和钢铁机械。在危机四伏的的寒来暑往里,在矛盾丛生的现实境遇中,他们为这条昂贵的通衢大道付出劳力与心智,甚至献上尊严与生命。随着修路者的到来,平静的家园也风起云涌,古老村庄难逃发展浪潮的裹挟:田地征收,房屋拆迁,古树凋零,庙宇重建,山河巨变……而人心和道德也一再经受微妙而持久的冲击。修路者和当地人——两个不同群体的生活和命运因这条大路紧紧相连,彼此交织和冲撞,或喜或悲或苦或乐。 作者张赞波既是纪录电影导演又是作家,他耗时三年多“潜伏”在故乡的筑路工地上,近距离接触路桥公司职工、修路民工、包工头、工程监理、当地村民与基层官员,用摄像机和笔同时记录下一条高速公路的从无到有,生动讲述了一群公路建设者的人生故事,细致描绘了一个基层村庄被时代改变的境遇,客观呈现了一个行业内部的真相与秘密,深刻展现了国家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光荣与代价。 本书繁体版一经亮相便成为台湾年度热门非虚构作品,获得2015年台北书展大奖“年度之书”、2014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好书奖之“十大中文创作”、2014年台湾《放映周报》“年度十大电影专书”、2014年度出版人“两岸议题选书”……马英九亲自向作者颁奖;蔡英文成为本书读者,将其列入私人书单公布;朱立伦邀请作者参加新北纪录片论坛。今在繁体字版基础上,《大路》简体字版增补数万字文字,首次披露数十幅纪实图片,构筑出一部更精彩的“纸上纪录片”。
  • 少林很忙

    作者:[美]马修·波利

    那天夜里,直到那场较量开始前,少林寺还是很平静的。 一家法国杂志来少林寺拍些僧人的照片,我便安排我的朋友兼武艺指导德清和尚、成浩和尚还有严师父给他们摆了几个姿势。拍照非常成功,于是对方邀请我们所有人共进晚餐。 我们刚刚开始吃饭,另一桌的女服务员就走了过来,在德清和严师父耳边低语了些什么。 “他真的说想切磋一下?”德清问道,手中紧紧握着酒杯,看样子随时都可能把酒杯捏碎似的,“就是要挑战我们喽。” “哪个人?”严师父问。 “他姓吴,”服务员说,“说是从天津来的武术大师,那些是他的弟子。” “那就让我和他过过招,”德清继续说道,“我一定要打死他!” 严师父按住德清的手,“让我想想。” 严师父为人谨慎,深谋远虑;德清则天真率直,大大咧咧。严师父二十五岁了,比十九岁的德清和他师兄都要年长,于是德清不说话了。严师父的脸是功夫片里标准的恶棍脸,极其丑陋,让人过目难忘。我挺喜欢他的。 至少那晚之前一直如此。 我扭头发现严师父正看着我,脸上微微露出笑意。 “包默思,”严师父叫着我的中文名,“你先和他打。” 德清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不能让他先打,要是输了怎么办?这可事关少林的声誉和脸面啊。” 严师父端起一杯白酒,一饮而尽。 “包默思,我已经决定了,”严师父眼里闪烁着期许,脸上又有些幸灾乐祸的笑意,“一刻钟之后,你和吴大师在训练大厅较量。” “一刻钟之后?”我傻眼了。 “咱们去吧。”严师父说。
  • 中国1946

    作者:张正隆

    著名军旅作家张正隆最新力作!延续《雪白血红》《雪冷血热》《枪杆子1949》刚强气魄,还原历史现场残酷逻辑,细节呈现国共相争的始末。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以极为丰富的史料详尽地记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国共重庆谈判开始到内战全面爆发期间的种种历史细节,真实全面地还原历史现场 ,并且从国共美苏“三国四方”巨细无遗、不厌其烦的利益博弈中,洞悉历史的必然走向。 张正隆说:“历史深处,颠覆性的东西太多了,历史里头都是新闻!我就留在历史里不回来了……历史它有那种魅力,我就像是跟它谈恋爱。” 从《雪白血红》大胆写史遭遇噩运,险些深陷囹圄; 到《枪杆子1949》血气方刚空前畅销,引发巨大轰动! 著名军旅作家张正隆研磨笔锋、披挂再战, 《中国1946》全景展现内战前夕的铁血乌云。
  • 一只名叫鲍勃的流浪猫

    作者:(英)詹姆斯·鲍文

    当詹姆斯·鲍文发现一只受伤的姜黄色流浪猫,蜷缩在他家公寓的走廊里时,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面临怎样翻天覆地的转变。作为一个勉强度日的流浪艺人,他从未想过拥有一只宠物。 但是,詹姆斯还是决定收留这只聪明的公猫,并给他起名为鲍勃。詹姆斯精心照顾着鲍勃,帮助他恢复健康,然后将他放回街头,准备就此分别。但鲍勃显然另有打算。 很快,他们就成为形影不离的组合,经历了一场场或妙趣横生、或充满艰险的旅程,从彼此那里汲取力量、寻求慰藉,最终走出生活的阴霾。如今,鲍勃甚至有了自己的twitter账户,粉丝超过1万。而好莱坞也对此产生了兴趣,准备将这段温情故事搬上大银幕。 《一只名叫鲍勃的流浪猫》将带给读者一个感人至深、积极向上的故事,温暖每一位读者的心房。
  • 我不是杀人犯

    作者:[法]弗雷德里克·肖索依

    《我不是杀人犯》讲的是一位22岁的青年因为车祸而全身瘫痪,只有一根手指能动,对他来说,身体已经成了灵魂的牢笼。于是,他靠这根手指与人沟通,强烈表达了希望安乐死的意愿。2003年9月,他的母亲帮助他实现了这个心愿,同时,一位职责本是帮助伤残人士恢复生存能力的医生参与了这一行动。《我不是杀人犯》详细记述了整个事件,同时也写出了他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

    作者:埃文·赖特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是一部发人深省的非小说类作品,它跟踪记叙了对伊拉克发动闪击战时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侦察营尖刀排23名陆战队员的战斗行动。本书作者埃文·赖特与这个群体共同生活了两个月,亲眼目睹了频繁的战斗,从来没有离开这个冲锋陷阵的群体半步。在连续30天时间里,他们几乎每天都参加激烈的战斗。赖特受到他们热忱的欢迎——甚至得到他们给他的枪。他人较高的视角叙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故事:这些年轻人被自己的国家训练成了无情的杀手。他以纪实的手法叙述了这些陆战队员有肉体上、道德上、情感上和精神上所经受的胜利喜悦和恐惧。   赖特的这本书与迈克尔·赫尔的《派遣》和斯蒂芬·安布罗斯的《兄弟连》等经典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也刻画了一代人:其中有维护受到伤害的兄弟情谊的职业军人科尔伯特军士,由胆小变成尝试杀人滋味的特朗布利,毕业于院校、也于挑战连长但对部下非常信任的菲克中尉,趾高气扬、不能自控、后来受到战争罪指控的连长“美国上尉”等。   这是一部绝妙的新闻特写,其内容比我们读到的许多来自前线的报道更为丰富,更让人觉得身临其境——强烈的真实感。本书的每一页都散发出浓烈的战争气息——不可知、刺激、疲劳、恐惧以及无处不在的死亡。《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肯定地成为一部经典,在最具感染力和真实性的战争文学经典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 追寻彭加木

    作者:叶永烈

    2006年4月13日,从新疆传出的消息,成为轰动全国媒体的新闻:在罗布泊库木都克附近发现一具干尸,疑似彭加木遗体。于是,26前在罗布泊失踪的著名上海科学家彭加木,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1980年6月17日,上海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戈壁沙漠深处的库木都克失踪之后,叶永烈也加入了搜索彭加木的行列。经过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科学家钱学森的特批,他成了除一位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之外,唯一获准进入罗布泊搜索的作家。   谈起那具疑似彭加木遗体干尸,叶永烈表示,26年过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具干尸究竟是不是彭加木遗骸,已经变得并不那么重要。“26年后我仍希望出版这部书,今日追寻彭加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彭加木精神,重新唤起人们对当年那种献身科学、献身边疆精神的记忆。今日在开发西部的热潮中,更需要强调彭加木精神。”   26年前,上海科学家彭加木在率队进入罗布荒原进行探险考察时,意外失踪,受到举国关注。著名作家叶永烈经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特批,进入当时戒备森严的核基地——21基地。作为特准进入这一禁地的惟一作家,叶永烈进行了艰辛紧张的追踪采访,获得了丰富的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世易时移,有些资料已再难接近,今日再看,更觉弥足珍贵。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这部资料翔实的长篇纪实作品几经审查仍是胎死腹中。如今在罗布泊库木都克附近发现的干尸疑似彭加木遗体,人们又怀念起这个熟悉的名字,各种风传的说法和猜测又起,而叶永烈的这部作品经过新材料的补充和修改也终于面世以告慰逝者,同时给人们一个可信的解答。
  • 莎拉的礼物

    作者:(美)安·科什那(Ann Kirschn

    《莎拉的礼物》主要内容:很少有家庭秘密既能改变人的生命,又能在世界历史中起到重要的链接作用。近五十年来,莎拉一直保守着一个秘密:她曾在七个不同的纳粹劳动营里经受了五年奴隶般的劳役并活了下来。战后在美国生活的日子里,她一直未告诉她的孩子们她这段史诗般的,却是非人的痛苦经历。她把三百五十多封信、相片和一本日记留在身边却只字不提。直到1991年,在她进行心脏手术的前夜,才突然把这些东西交给了女儿安。纳粹劳动营里囚禁的犹太人建造了铁路和公路,生产了弹药和物资,无形中为纳粹战争机器无休止的需要提供了支持,但我们对这个庞大的纳粹劳动营网络的了解却少得令人惊奇。《莎拉的礼物》给我们的是一个过来人的叙述:生活条件十分残酷,死亡率极高。当十六岁的莎拉到杰帕斯多夫的一个集中营报到时,她以为只要六个星期。五年后,她还在劳动营里,而那时她那人数多达五十的大家庭里只剩下她和两个姐姐还活着。在集中营斗争的最初几年,莎拉得到了好友艾拉的帮助。后者后来领导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起义,只可惜在那个集中营被解放前几个星期被处决。然而最为关键的是,莎拉的幸免于难应该归功于她的朋友和家人写来的信里传递的丝丝支持。她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去保存这些信,这些信里写的是向往、是爱、是希望,字句之间是令人断肠的伤痛,同时它们也验证了人的精神,一种即便是畸丑的邪恶也无法击败的坚定。《莎拉的礼物》是一本稀有的书,是安献给她母亲的礼物,也是这两位女性馈赠给世界的礼物。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作者:马路虾

    《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听的哥讲故事》自2006年末首发天涯杂谈至今,大连的哥马路虾成了唯一一个很红却没有被骂的“天涯头条”作者。他用平实却老辣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从事出租车司机职业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听的哥讲故事》中,开出租车让马路虾接触了各色人等。有一次,一位曾经开过出租车的客人和他说:“人,不是这么个活法!开出租车,日子久了,人也就废了。”马路虾很受这句话的触动,他觉得“废”就是麻木。他说:“在我废了之前,要写完这些。”于在这个帖子到后来这已不仅仅是他职业的记录,马路虾俨然成了全国300万出租车司机的代言人,网友们从他的文字里读到出租车司机生存的艰难、揽活的小窍门,在这里,你能读到最简单却让人为之动容的真挚话语。
  •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作者:戴斯特·费尔金斯

    美国最重要的战地记者、普利策得主代表作《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美国国家图书奖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最直接、残酷的战争场面,最动人、温情的感人细节即使在最绝望的城市,我们也要跑步呼吸,生活,积极乐观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
  • 监狱琐记

    作者:王学泰

    这是作者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第一监狱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它生动细致的展现了监狱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囚犯遭遇,在身份、经历各异的这个特殊群体中间,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折射出“文革”末期普遍的微妙的社会心理和高压、混乱背景下的人情世故,是一份既真实、又具深刻洞察的历史记录。
  • 总统之死

    作者:[美]威廉·曼彻斯特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50年之后,由这场世纪之案引发的讨论与猜测还在持续。是谁,为了何种原因,决定杀掉当时世界最具名望的政治家?威廉·曼彻斯特作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受肯尼迪夫人的委托,通过多年的走访查证,收集到众多关键证人提供的一手资料,经过甄别后写就的这部《总统之死》,可谓是研究肯尼迪之死的扛鼎之作。 《总统之死(套装上下册)》是一部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的全景式记录,生动再现了肯尼迪去世前后六天(1963年11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各方面的细节。从总统在达拉斯遇刺,帕克兰医院全力抢救,约翰逊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奥斯瓦尔德被杰克·鲁比枪杀,各国元首出席总统葬礼,到当时美国社会的整体氛围,两党政治理念上的分歧,相关各方在事件前后的言论,世界各地面对肯尼迪遇刺的反应,甚至包括总统一家在白宫中的日常生活等都有面面俱到的叙述。书中人物众多,作为总统身边最亲密的人,肯尼迪夫人的坚强,罗伯特·肯尼迪的冷静,以奥唐纳和奥布莱恩为首的总统幕僚的忠诚——他们在关键时刻所体现出的人性闪光都得到了忠实的记录。而对于颇具争议的凶手奥斯瓦尔德和时任副总统约翰逊,作者也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结合史料对他们自身的背景和经历进行了严谨的勾勒,将他们的行为置于自身经历和大环境中进行双重考量,最大程度地发掘在他们行为之外存在于美国社会深处的更为深刻的罪恶。书中着重描写的一些细节已经成为了经典场景,如特工克林特·希尔的“惊世一跳”,肯尼迪夫人身着血衣出席约翰逊的就职仪式,小约翰在父亲葬礼上举手敬礼等,作者以一个记者的敏锐在一幕幕宏大场景中捕捉到了这些最有意味的细节,将一个时代浓缩成短短六天的历史生动地呈现了出来。阅读此书,可以拨开凶案的迷雾,了解到肯尼迪遇害更深层的原因,从而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的真实。 《总统之死(套装上下册)》披露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自美国首版后,尘封近半世纪,国内首次引进,以纪念肯尼迪去世50周年。
  • 尋路中國

    作者:何偉

    榮獲2010年度 經濟學人十大好書。 亞馬遜書店百大好書。 紐約時報百大好書。 通過什麼來了解中國?何偉(Hessler)這一次選擇了汽車。嘟嘟——這個紐約客記者租了一部美國產的切諾基吉普車,開始了他的尋路中國之旅。在第一部裡,他選擇了沿古代中國橫貫東西的城牆而行(沒錯,它今天被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者塑造為長城),這裡崎嶇難行,本非道路,古老頹敗的城牆承載了古今殊途的意涵:古代它是中國抵禦胡人的工具,今天抵禦胡人的城堡沒落荒廢,人們沿著新修的路去了南方尋找機會。第二部裡,汽車潮和旅遊熱沿著新開的道路湧向了長城腳下作者居住了二載的一個鄉村,他透過這個叫做三岔的村莊,具體而微地呈現了新興商業力量和傳統政治力量如何左右它,如何左右這裡的村民。第三部裡,他沿著十車道高速公路來到一個個南方雨後春筍般混亂成長的工業城市,圍繞著一台山寨版胸罩調節扣機器發生的諸多有趣故事,他明白了什麼是中國版本的工業革命。還有什麼比這更不可思議呢?一座座山被削平變成了工廠,種植柑橘和小麥的手開始給女人做胸罩,成功就在眼前,如果不沿著路往前走,就無法抵達,而更主要的是,他們已經無法返回。 本書最打動讀者的是對眾生深入到本質的刻畫,何偉真實再現了這個時代裡很多中國人特有的空洞感:周遭變化太快,應接不暇,為之所累,而迅速的變化也帶來了太多的不確定。簡言之,這不是一個關於汽車和道路的故事,而是一部處於瘋狂移動狀態中的國家的浮世繪,更是一部中國如何被莫名快速的力量所驅動和駕馭的深入記錄。是的,在中國,每個人都在路上。 「誰能弄明白這樣一個世界?」 我們向正在努力尋找答案的何偉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