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游记

  • 中国国家地理推荐之旅:斯里兰卡

    作者:单琳,张茵

    《中国国家地理推荐之旅:斯里兰卡》内容简介:令人发晕的热气、浓重的花香、突然来临的倾盆大雨、随即的阳光普照、喜气洋洋,以及“在遥远的丛林深处和群山之中,有古城的废墟和破败的庙宇,那都是从前盛极一时的朝代和被征服的民族残存下来的遗迹――如果缺少那种神秘和古老的色彩……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地方就不能算是十分圆满的东方了……” ——马克•吐温《赤道环游记》 绽放:季风与海流托起印度洋上的明珠,芬芳的乳间林木轻摇。 繁盛:朝霞陪伴着神山圣途,去世界尽头的平原,拥抱大象孤儿院。 沉淀:在东西古城的菩提树下,回想西格里亚的经文,赴一场康提的众神狂欢。 热情:自然奔放、略带羞涩、毫不吝啬……他们的笑容是每个人一生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 寻找那只爵

    作者:秦里

    《寻找那只爵》讲述了:从黄河开始的旅行是试图在漫游中靠近夹杂着史实与传说的夏商周时代。先设计几条与考古遗址有关的路线,再漫游过二里头、安阳殷墟、西安丰镐车马坑、琉璃河燕下都遗址,又穿行于没有考古依据却传说盛行的地方,比如大禹治水的龙门、商纣王的朝歌、与周人祖先有关的稷山等,在有趣的历史与幻想交织中,沿着黄色巨龙的时光之水,一路捡拾着历史沉积下来的碎片。
  • 印度

    作者:吴志伟

    《印度:绝望与惊喜》的作者吴志伟是一名网络红人,他2009年度入选过“中国当代十大徐霞客”,是搜狐时尚盛典旅行家和天涯社区旅游达人;他同时也是一个带着相机游走世界的旅人,一个用情感铭刻历史的侠客,一个向往灵魂清洁的CEO。 《印度:绝望与惊喜》诉说了吴志伟的印度情缘。有人把印度比作是人间通往天国的大门。因此,人们越过高山,穿过沙漠和海洋,不辞劳苦艰苦跋涉,来此地与神交会。在这里,人们便可以尽可能地与神亲近。虽然人们敬拜的神数量众多,也各有不同,但三大宗教的信众都深深地爱着恒河。这条奔流不息的圣河,在给了人们信仰的力量的同时,也养育了中国西藏、尼泊尔、印度以及孟加拉国的部分或者全部地区,创造了许多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故事…… 吴志伟说:“虽然,数千年的时间改变了地球的每一寸表面,城市的建立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又改写了人类的历史;但圣河的每一滴水,以及拉吉斯坦沙漠里的每一粒砂,依然像远古时代一样,散发着无限的魔力。今天,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依然深深地摄取着世人无限的想像力。” 吴志伟用自己的文字和镜头,阐发着自己的所思所想。
  • 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

    作者:[丹] 何乐模(Frits Vilhe

    1907年1月,何乐模从英国出发,辗转丹麦、美国、日本等地,跨越大 半个地球来到中国,并深入西北内陆的西安城,意欲获取基督教在华传播历 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由于西安本地官民对该碑采 取了保护措施,何乐模最终未能获得景教碑原碑,但在西安仿刻了一通同大 、同质、同重的景教碑,并经由黄河航运、京汉铁路货车运输,以及长江航 运运抵上海,再从上海运往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由此,何乐模 在完成其第二次环球航行的同时,也将景教碑的复制碑从中国西北内陆成功 地运抵美国东海岸。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复制碑的1908-1916年间 ,何乐模以之为模版,用石膏制作了十余通模造碑,分送欧洲、北美洲、中 美洲和亚洲的十余个国家的博物馆与大学,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发表了有关景 教碑及其历险过程的演讲,有力地推进了西方世界对于清代后期中国内地的 认识与了解,也极大提升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 。由此,何乐模仿刻景教碑的活动也成为清代后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 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 《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一书细致入微地记述了何乐模在华北、西 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行程与所见所闻,内容涉及山川河流、城镇村落、寺 庙祠宇、道路交通、官绅商民、风情民俗、商业贸易、农业物产等。书中还 附有大量照片,生动直观地反映了作者眼中的清末中国自然图景与社会众生 相。《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不仅是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史、景教碑世 界流布史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从历史地理、城市史、社会史、环境史、中 西交流史等学科角度出发研究百多年前中国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中西文化 交流的珍贵史料,堪称清末西方人在华考察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 佛光无尽

    作者:Charles Lang Freer

    美国早期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及实业家查尔斯•兰•弗利尔(1854-1919年)创办了西方首家专业亚洲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汇集了世界顶尖的亚洲艺术珍宝。 《佛光无尽——弗利尔1910年龙门日记》是弗利尔于1910年考察洛阳龙门石窟时留下的珍贵文字及图像记录。这部现今保存在美国国立弗利尔艺术博物馆档案部的日记长达六十二页,近五万字,是他本人所写的文字中篇幅最长的。由于弗利尔的这次考察是以走访历史遗址、探寻艺术宝库为目的,所以在日记中其描述和记录的重点是这些历史遗址的艺术价值,并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如位于开封的宋代祐国寺塔,巩县的北宋陵墓以及龙门宾阳三洞等。这些历史旧影真实再现了龙门石窟等遗存一百多年前的原貌,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从紫禁城到楼兰

    作者:斯文·赫定

    《从紫禁城到楼兰: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险》是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地理学家,也是被后人誉为“西域探险之父”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撰写的一部有关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中国西部考察的纪实探险游记。 曾发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这次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活动,不论在新疆探险史上还是在中外合作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瑞联合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中国学者第一次在中国土地上的探险考察中有了自己的地位,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中外合作的多学科的大型科学考察。 1926年的冬天,斯文·赫定来到中国,他带来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但考察还在筹备中,就遭到北京学术界的一致反对。经过近六个月的谈判,斯文·赫定和北京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就即将进行的考察达成了如下协议:本次考察由中国瑞典双方共同组成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旭生)和斯文·赫定分别担任双方团长,团员有中方人员10人,欧洲人员17人(瑞典5人,丹麦1人,德国11人)。考察内容包括地质学、气象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考察团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等,都是中国的财产。 1927年5月9日,斯文·赫定和徐炳旭率领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离开北平,前往中国西北开始长达7年的考察活动。实地考察一直持续至1933年。 在《从紫禁城到楼兰——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险》这部探险游记中,斯文·赫定以通俗生动的笔法记录了1927年—1933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整个考察探险过程,记录了考察路途中许多有趣和罕见的人文、民俗、地理等景观,以及考察队一路上遭遇和发生的一系列或有趣或悲伤的事件,给读者栩栩如生描画出了探险考察队的一路所见所闻和所感,呈献给读者许多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逸闻趣事。 《从紫禁城到楼兰: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险》文笔生动活泼,记事精彩,融通俗性、趣味性、猎奇性于一体。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一本具有较高可读性的探险游记译作。
  • 从东方到西方

    作者:[英] 阿诺德·汤因比

    1956年至1957年,汤因比夫妇在退休后进行了为期17个月、针对三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环球旅行。本书并非有关这次旅行的连续记述,而是以汤因比独特的见解和他对世界历史、地理和宗教生活的深刻理解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系列值得重视的扫描式记述。跟着汤因比的足迹,从伦敦出发,分别经过厄瓜多尔、秘鲁、印加岛屿、新西兰、澳大利亚、越南、菲律宾、香港、日本、印度和中东国家。
  • 入蜀记校注

    作者:蒋方

    《入蜀记》写在陆游仕宦人生的低谷期。书中逐日记载了由山阴到夔州的所经之地,所历之事,所观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与思考。在近乎半年的行程记载之中,所经所感,陆游均是以学者的态度,历史的眼光,从文化积淀的角度,来审视自然山水与人文创造之间的内在联系。
  • 中国漫游记 七十八日游记

    作者:德富苏峰

    《中国漫游记》和《七十八日游记》是德富苏峰分别于1917年和1906年游历中国时所写的两本游记。德富苏峰是日本明治、昭和时期的著名记者、历史学家和评论家,被称为“日本的梁启超”。本书记载了他两次中国之游的所见所感,对于我们了解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当时日本对中国的国民心态、日中关系等都有不少的帮助。他对风景名胜、各地风物的描述,他与中国政界、文化界人士的接触,他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认识和评价,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也为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 马可波罗行纪

    作者:[意]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之重孙女爱琳娜·波罗从“哥伦布”定位本书:“哥伦布就是阅读了《行纪》之后,才产生从另一个方向寻找去中国施行的路线的计划,使用的第一张地图就是根据《行纪》的描述绘制的。” 韦尔斯《世界史纲》从文学角度评本书:“欧洲的文学,尤其是15世纪欧洲的传奇,充满着马可波罗的故事里的名字,如契丹、汗八里之类。”又说:“这些描写最初是引起了整个欧洲的怀疑,接着是激起了整个欧洲的想象力。” 梅斯菲德以“创造”评本书:“他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创造了亚洲。” 美国史学家吉莱斯皮(J.E.Gillespie)之《地理发现史》以“巨大价值”评本书:“波罗对亚洲东海岸的描述,对于清除去远东的海防上的许多困难,有巨大价值。” 苏联史家马吉多维奇《地理发现史纲》以“遐想”评本书:“他向欧洲人报道了有7448个香料岛的南中国海。这些香料岛引起的欧洲人的遐想,不亚于令人惊奇的中国财富引起的遐想。” 本书可供中西文化交流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意文化交流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游记之研究家或爱好者、蒙元文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大国兴衰”之研究家或爱好者、猎奇者或失眠者、大中小学生……
  • 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

    作者:曾根梭虎

    《北中国纪行》是曾根俊虎1874-1876年游历上海、江苏、浙江以及中国北方沿海各省市的刻录。作者关于各个地方的军务、人口、经济、物产、山川的详细记录,以及近二百幅精美的手绘图,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清国漫游志》是曾根俊虎1874年从上海到杭州西湖的游历记录。除了记述这些地方的民俗风情外,还记述了太平天国起义的事迹和1858年洪秀全发布的檄文。
  •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作者:(法)皮埃尔·绿蒂

    1900年秋,绿蒂(朱利安·韦奥上校)奉命远征北京“闯入”中国时,义和团运动刚刚惨遭八国联军的镇压,义土们挥洒在中国大地上的热血还未干涸。绿蒂的“造访”,显然是代表“武装到牙齿”的欧洲,对“衰老而黑暗的中国”武装入侵的组成部分,在世纪之交东西文化大对抗中,他的角色既是侵略者,又是见证者。 作为远征中国的海军军官,他以冷然甚至轻蔑的情感,提供了一幅灰暗的大清帝国任西方列强宰割、屠戮的真实图画——这是一个临终的帝国形象:作为迷恋异国情调的西方作家,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走向衰亡的历史图景,呈现的是衰朽崩溃的帝国文化景观,他为中国逝去的文明唱了一曲凄婉而灰色的挽歌。 本书是根据法国作家绿蒂的私人日记汇编而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是钱林森主编的“走近中国”文化译丛中的一种。全书共七章,如实记录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周围的方方面面。作者如同扛着一台黑白摄像机,把他在中国一路行来,尤其是进入北京的所见所闻细致入微地尽收于镜头之中。全书色彩灰白暗淡,间或交叉回忆的生动色彩,呈现出中国之美的凋零和消亡,一点点地解构、重构了西方人眼里神秘魔幻的中国,令人震撼不已。书中虽然有美化法国侵略军的倾向,但也谴责了战争的非人性和毁灭性。
  • 1907年中国纪行

    作者:(俄)阿列克谢耶夫,[法}沙畹

    该书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于1907年与法国汉学家沙畹在中国华北的科学考察日记,内容涵盖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诸多方面,在俄罗斯乃至欧洲汉学界享有盛誉。在阿氏笔下,普通百姓、各级官吏以及欧洲侨民的形象跃然纸上。一篇篇日记像一幅幅老照片把清朝末年中国的社会民生展现在读者眼前。虽然这些日记的写作时间距今已近百年,但对了解旧中国社会现实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自该书于1958年在前苏联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德文和意大利文出版。我国学人一直期望能把此书译介到中国来,但由于翻译难度较大,一直未能实现。外国语学院西语系阎国栋副教授迎难而上,终于译出此书,将这部重要的俄罗斯汉学名著呈献给中国读者。
  • 大唐西域记全译

    作者:玄奘

  • 行走在非洲丛林

    作者:[德]阿尔伯特·史怀哲

    《行走在非洲丛林》是史怀哲在20世纪前期于赤道非洲地区行医的见闻杂记,具有自传性质,书中对于中非的自然景观、社会风俗、人文面貌以及当地原住民的生活、病痛及医治情况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河马是人们在非洲行船时最危险的敌人;非洲丛林树木茂盛,但木材贸易却因伐木的困难而受到阻碍;在“勤劳的”欧洲人眼中,非洲原住民是“懒惰”,因为他们很少以赚钱为目的进行劳动,而这只是由于非洲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这本书既是史怀哲的生活记录,也是中非的民族志,它会使你如亲临其境一般,感受到当地生活的奥妙。
  • 佛国记

    作者:法显

    《佛国记》讲述了中国人笃信佛家,他们把一切因缘际会、聚散离合,以及人世间的千丝万缕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都归结在了一个“缘”字上。佛家故事里说,每个人都有他的前世、今世、来世,那是一种苦难生命必经的轮回,每个人都将在那里演绎属于他们的“缘”。佛的世界确实神妙,比如:佛的戒律有哪些?进寺庙礼佛要注意哪些事项?上香有哪些礼仪?放生的时间及前期有哪些准备工作?居士在家供佛的方位、程序等等,这些大众关心的问题,《佛国记》都一一做了介绍。
  • 千里走三国

    作者:成君忆

    你可能听过三国的故事,但你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吗?你可能读过《三国演义》,但你知道刘备、曹操、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吗? 自2008年春踏上千里三国之旅,近一年的时间里,成君忆走遍了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浙江等地的三国遗址,以边走边看、边想边写的形式,完成了《千里走三国》的创作。作品既对当前某些学术超男的历史观点进行了冷静认真的批判,又以超越政治学和军事学的视野,从历史学和管理学两个方面,对三国时期社会局势之所以发生剧烈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回答了曹操为什么受到现代社会的追捧、刘备为什么遭到人们误解、关羽的赤兔马有着怎样的文学含义、诸葛亮为什么被称为“卧龙”、赤壁大战的背后存在哪些令人费解的奥秘等诸多问题。
  • 走近以色列

    作者:赵长天

    《走近以色列》内容简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传说,居然会成为整个西方文化的源头。如此独特的现象,使你无法不对以色列的历史加以特别的关注。它仿佛真是上帝在地球上设立的一个“特区”所选择的一个典型。我没想到,会有机会,走进以色列。
  • 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

    作者: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

    《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讲述了1894年,莫理循还是一个爱冒险、爱旅行的医学院毕业生。这年,他揣着向妈妈借的40英镑,一句中文也不会,从中国上海溯长江而上,穿越中国西南至缅甸,进行了为时半年的旅行。他将这次不平凡的经历写成一本书- -《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生动记述了清末中国西南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宗教习俗等见闻。1910年,莫理循已经是世界知名的《泰晤土报》驻中国记者了。当时发行多少份《泰晤士报》,就有多少人知道这位"中国的莫理循"。
  •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 鲁布鲁克东行纪

    作者:贝凯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纪》内容简介:柏朗嘉宾在两年半多的时间内从西欧到中亚,万里跋涉。他先于1246年4月4日到达伏尔加河畔的西蒙古拔都幕账,后于8月24日抵达哈刺和林,有幸参加贵由皇帝登基大典。同年11月13日,他离开哈刺和林返国,于1247年5月9日再经拔都幕帐,最后于1247年11月24日返回里昂。他后来还曾作为教皇使节而出使法国。柏朗嘉宾于1252年卒于今南斯拉夫境内的达尔马蒂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