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学人文
-
斑杂的世界
在人们心目中,现代数理科学的巨大成功支持了世界完全由一个优美理论来安排的傲慢观点。在本书中,作者论证了相反的观点。我们通过现代科学的运作方式形成对世界的意象时——正如经验论教导我们做的——最终得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些特征是精确有序的,其他只有大致的规则性,还有一些则按各自不同的方式运作。定律是自然界非常特殊的产物,它们的产生需要非常特殊的安排。“定律拼凑”是讲得通的。 -
大自然的常数
本书是高层次科普读物,是英国著名科普作家、剑桥大学教授巴罗的又一本力作。本书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物理量——测量空间、时间和物质重量的米、秒、公斤谈起,论述了大自然的基本常数,这些常数包括引力的强度、磁力的大小,光的速度以及物质最小粒子的质量。作者认为大自然的常数是决定宇宙本质的一组数字,它们反映了宇宙最深层的奥秘,它们告诉我们宇宙为何有这么大,历史这么久,宇宙中的各种力有多么强,宇宙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常数是否真的是永恒不变的?为什么生命只在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上出现? 本书还回顾了人类探索大自然常数的历程,其中就有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伟人的功绩。 -
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增补本)
《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2卷)》内容简介:爱因斯坦生长在物理学急剧变革的时期,通过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物理学家的努力,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伽利略和牛顿建立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经历了将近二百年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建立,特别是由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的发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使得当时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领域中原则性的理论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留给后人的,只能在细节方面作些补充和发展。 -
自然史
布封的《自然史》全书36卷,堪称煌煌巨制。作者综合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了地球、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演变历史。本书精选了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中,观点最具代表性,论述最为精彩的片段,依写作的年代进行编排,希望既能浓缩《自然史》的内容,又能相对完整地呈现其结构风貌。书末收录了两篇文章:一篇是1753年布封入选法兰西学院的演说《论风格》,至今仍被看做是关于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章;另一篇是埃罗•德•塞歇尔的《拜访布封——蒙巴尔之行》,对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布封这位伟大人物的独到思想、怪诞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会有所帮助。 -
反思科学
为什么要讲这和以一个题目呢?原因是今天科学很重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却未必很深入、很恰当。我们常听到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当然是对的,没有错,但如果把科学只是理解成生产力就不对了。科学不仅仅有用处,能够为我们带来物质财富,带来高效率的生活,而且首先是一种精神。虽说我们这几年也有不少人在谈科学精神,但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我认为这个问题学术界也好,大众传媒也好,都没有讲情楚。 -
剑桥五重奏——机器能思考吗?
在《剑桥五重奏》一书中,卡斯蒂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和堆积半个世纪以来有关思维机器(thinking machine)实验的事实与结果,而是以一个数学家的丰富想象力虚构了一次特别的晚宴。晚宴发生在1949年的春夏之交,地点是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一间房子——也就是本书主人公之一、晚宴的主人、小说家兼物理学家C.P.斯诺以前在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担任教师时的住所。应邀出席晚宴的有最早提出计算机可以复制人类思维过程的著名数学家阿兰·图灵、语言哲学家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和量子物理学家欧文·薛定谔以及遗传学家J.B.S.霍尔丹。即便是以今天的科学与文化眼光来看,这五位仍是世界级的科学和文化名人,甚至是巨人。品尝着美味佳肴,五位思想家围绕着“机器能思考吗”这一论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洋洋洒洒,畅所欲言,从机器和人脑的结构关系到机器对人类思维的模拟,从机器能否理解其自身的操作语义到为了模拟人类思维机器是否应该具备人类语言,以及机器如何学习语言,还有思维机器的社会性问题,如个性、认同性以及与思维机器相关的文化形态和社会规范等等。言之所及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
进化论与伦理学
《进化论与伦理学(全译本)(彩色插图·超值珍藏)(附 )》是一部为达尔文进化论广泛传播扫清道路的伟大著作!这是一部影响了维新思想家、辛亥志士和文化运动领袖的旷世奇书!康有为、梁启超、孙申山、陈独秀、鲁迅、毛泽东无一不受其惠泽! 然而,《进化论与伦理学》和《天演论》在根本旨趣上却完全相反—— 赫胥黎梦想一个更加“和谐”的英格兰,严复则梦想一个“强大”的中国, 赫胥黎梦想一个更加“仁慈”的社会,严复则梦想一个“尚武”的社会有机体! -
世界真的存在吗
《世界真的存在吗》主要内容:应对全球变暖,人类最后的王牌是什么?世界是否存在,信息学最新的答案是什么?从猿到人,由猿变来的人又会变成什么?信仰给人力量,但它的生理机制是什么?《新发现》是一本具有全新理念、适合新世纪读者的大众科学杂志,是欧洲发行量及影响力最大的科学人文杂志。“新发现丛书”采撷《新发现》杂志的菁华,以与人类自身生存密切相关的科学话题作为主打内容,文笔清新活泼,在前沿性、权威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结合的基础上,力求激发读者的知性、灵感与想像力,成为读者茶余饭后的必要谈资。《世界真的存在吗》为其中一册,直击万物本源,宇宙真相,世界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和未来的方向。 -
论契合
尽管威尔逊因社会生物学之争而被搞得非常疲惫,但是他的步子并没有停下来,反而是越走越远,直至写成这部《论契合》。在《论契合》中,威尔逊放下任何遮掩,没有丝毫的羞涩,不做任何生物学中的铺垫,直面问题的核心。他明确而大胆地提出,不仅人类一些简单的社会行为,甚至人类的一些所谓“高等”的社会行为,都有其生物特型的基础。威尔逊延续他在《社会生物学》中的思路,只不过从生物学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解释了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神学、文化人类等社会人文学科所面对的问题,并且给出了全新的解释。为了申明自己的立论,威尔逊不惜为许多自然科学家都不齿的还原论大唱赞歌,他的《论契合》一书的所有推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还原论的理念之上,这样毫无顾忌地倡导还原论在今天的科学界实在不多见。其实,威尔逊这样做并不令人费解,因为生物决定论与还原论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为了抵抗来自社会科学和人文学者的攻击,威尔逊对于当今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如福柯的观点,几近攻击,甚至大加鞭挞,从而试图动摇批评者的知识基础。威尔逊的这种举动搏得了一些生命科学家的赞扬,却招致了很多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威尔逊的做法是将自然科学简单的外延,缺乏坚实的依据和推理,因此,威尔逊的还原论做法被一些人视为粗鄙甚至粗暴,有人将威尔逊称为“不可救药的还原论者和生物决定论者。” -
复杂性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计算动力学
复杂性科学是可与相对论、量子力学媲美的20世纪重大科学突破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复杂性对整个科学体系的影响,也许比后两者更深刻、更广泛。进入21世纪,探索和理解复杂性,依然受到自然、社会、人文等各学科的共同关注。德国著名哲学家、复杂性科学专家克劳斯o迈因策尔教授的这本名著已出至第五版,它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涉猎物理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揭示了不同学科体现出的共同的复杂性特征,以详尽而不失之繁琐的例证,和严谨而又尽可能通俗的笔法,阐释了对复杂性的探索将如何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显示更多 显示更少 -
宇宙发展史概论
献词 前言 全书提要 第一部分:恒星的规则性结构综述 兼论这类恒星系的大量存在 为便于理解以下内容最必要的 牛顿宇宙学基本概念纲要 第二部分:关于自然界的原始状态 天体的形成,天体的动动的原以及它们在整个宇宙中、尤其在行星系中的规则性联系 第三部分:以人的性质的类比为基础对不同行星上的居民进行比较的一个尝试 附录:关于星球上的居民 结束语 -
世界观
作为一本科学历史哲学的入门书籍,《世界观》(第一版)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因为严谨认真的态度和阐述复杂深奥的概念的能力,这本著作的作者理查德德威特受到了高度的赞扬。这本著作的第二版进行了增补,但是仍然继续集中阐述关于世界观的基本概念问题——探讨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思考和探索最新的科学发展尤其是相对论、量子理论、进化论对西方人的世界观的种种挑战。 -
知识大融通
编辑推荐 “最后的知识巨人”、生物多样性之父、两届普利策奖获得者 爱德华·威尔逊凝结毕生智慧的巨著 统合科学、人文、伦理与宗教 迎接改变我们世界观的知识革命 从基因进化到文化革新,在悠长的人类历史中 科学和人文艺术原本就是同一台纺织机编织出来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台湾诚品 、博客来年度十大选书 ◎ 威尔逊作为一个“天生的整合者”,曾融合社会学与生物学创立“社会生物学”这一新学科,影响深远,“融通”是支撑他不断突破成见、实现科学创新的重要理念。本书是他凝结毕生智慧的巨著。 ◎ 内容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哲学、艺术与宗教等多学科,以深入浅出、富有诗意的文字,讲述各学科的最新发现,着重以科学说明文学、艺术、道德与宗教人生的多样表现,挑战当今普遍的世界观,力图重铸读者的知识体系。 ◎ 作者为写此书,遍访各学科、各社会领域权威,从研究斯拉夫文学的学者,到美国众议院发言人,从诺贝尔物理奖和经济学奖得主,到国际保险公司的总经理。 ◎ 权威译本,邀请知名科学与人文学者审定,再现人文与科学的激烈碰撞和融合。 译 者:梁锦鋆(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博士) 审定者:牟中原(台湾大学化学系教授,世界科学院2013年化学奖得主)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导师) --------- 内容简介 这是一场浩大的知识历险。唯一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科学家、“当代的达尔文”、“知识的巨人”爱德华·威尔逊,继承牛顿、爱因斯坦和理查德·费曼以来的开创性道路,重新开启了启蒙运动时期的知识统一论。在这本书中,他带领我们踏上一段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非凡旅程,以寻求所有人类知识的融通。 从大脑中的化学反应,到文化的基因基础,从颜色语言受到的遗传学限制,到《洛丽塔》中蕴含的生物学原则……威尔逊以他最擅长的生物学作为桥梁,轻松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自由穿梭于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宗教、伦理与艺术等各学术领域间。这位殿堂级的科学大师用清晰、雄辩的文字,将人类知识的最新进展巧妙地编织到了一起,完成了这部博大精深又妙趣横生的著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登上知识的巅峰,将今日破碎的知识风景尽收眼底。读过此书,我们将以全新的方式理解知识。 融通,关乎人类历史,更关乎人类未来。今天的文化积累已让人类拥有可以改变自身生物本性的力量,以科学探究人性奥秘的新时代已到来。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人性与文化、自我与社会都将被重新定义。威尔逊以无与伦比的雄心壮志提出融通计划,坚信它将赋予未来人类一种分析和预测的强大力量,让我们有能力应对即将到来的巨变。 这是一部我们时代里程碑式的著作,融通的构想也必将成为人类认识自身与世界的一个新起点。威尔逊对未来世代知识图景的大胆想象,凝聚了他毕生对人类、知识和社会进化的深刻思考,极具独创性和启发性。每一位善于思考、关心未来的读者都应该认真聆听。 -------- 推荐语 在这本由20 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所写出的杰作中,威尔逊尝试综合知识的各个领域。现在请你阅读、享受并思考威尔逊所传达的意念吧!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这部大师之作无疑在大胆挑战当今普遍的世界观。为了取而代之,本书提出一个宏大、连贯的构想,其中包含了科学、人文、伦理与宗教。你会感觉被拉抬上一座高峰,将今日破碎的知识风景尽收眼底,此后你将以全新的方式理解知识。 ——杰拉尔德·霍尔顿(Gerald Holton,著名科学史家、哈佛大学教授) 威尔逊的这本书涵盖了广阔的知识领域,行文明晰、直率,雄辩滔滔。《知识大融通》如福音书一般,是威尔逊的科学“宗教”引人注目的展示,是一次坚持要改变世界的布道。 ——丹尼尔·J·凯弗里斯(Daniel J. Kevles,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 雄心勃勃……《知识大融通》就像它的英文副标题所提示的那样,凝聚了威尔逊的毕生努力——将社会生物学向社会科学扩展,去涵括人类所有的知识,探讨人类社会未来可能的发展。他的目标就是要建造一座横跨(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桥梁。 ——鲁迪·鲍姆(Rudy Baum,美国化学学会前主编) 《知识大融通》是一本杰出的著作。在本书中,威尔逊提供了对西方思想史和诸多学科研究现状的极好概述。几个世纪以来的科学进步就是一段知识日益融通的历史。对威尔逊来说,要跨越生物学和人文之间最后一道鸿沟,就需要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演化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人性。尽管他强有力的推导所得出的结论,很多人会觉得激进,但他的语气是平和且充满敬意的,写作手法既文雅又引人入胜。 ——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著名认知科学家、《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 威尔逊全面性的命题是人类的社会生物学,也就是融入我们基因里的信息,它支配了人类活动与心灵产物,一路由科学延伸到伦理。威尔逊认为,科学可以说明文学、艺术、道德与宗教人生的多样表现。他用独特的气势与精博学问来阐述他的论点,而澄净、有力又发人深省的散文正是他的特色。《知识大融通》对某些人来说,令人不安;对大多数人而言,引人争议;但对全人类而言,却让人激奋。 ——弗朗西斯科·J·阿亚拉(Francisco J. Ayala,美国科学协会前主席) 伦理学研究不久就会从道德学家的手中被拿走,并迈向“生物化”,或者被改造以适应新兴的人类天性学。而哲学、生物学、演化论三者之间的连结,会成为威尔逊梦想中的“新综合理论”范例,也就是他后来所说的“融通”,亦即众多思想“一起跳跃”,创造出统一的知识体系。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著名心理学家、“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威尔逊预言我们即将迎来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这很重要,你四下环顾一下,会发现威尔逊十几年之前的预言在神经科学领域就已经实现了。通过其他学科结合神经科学的思考,我们对人类无意识心灵的研究发现,将会和马克思、弗洛伊德的学说一样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找到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让我们得以重新定义诸多不同的学科,并重新塑造对人类自我概念的理解。 ——罗伯特·赖特(Robert Wright,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智囊、《道德动物》作者) 在所有威尔逊的著作中,《知识大融通》将对知识阶层产生最深刻和最持久的影响,该书既富有理性,又鼓舞人心;而且,因为它将读者带到前所未有的思辨和理解的高度,因此该书既能充实读者,但有些时候又会有些温和的冒犯。 ——麦克·多伊尔(Michael Doyle,生物学家、亚利桑那大学教授) 除了威尔逊,几乎没有人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同时认识到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及其崩溃带来的严重危机。威尔逊激昂、令人折服地恳求,假若我们要拯救共同的家园,不只要找寻共通点,还要有一个共通的知识系统。 ——凯瑟琳·麦克金蒂(Kathleen McGinty,美国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前主席) (我)惊叹于威尔逊的博学,以及唯有奠基于如此博学才能产生的真知灼见。 ——郑也夫(著名社会学家、《文明是副产品》作者) 威尔逊无疑是当代视野最为开阔的知识巨人之一。他坚持不懈地超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学科壁垒,在融通“两种文化”的努力中,完成了里程碑式的新的综合。这是一部博大精深又妙趣横生的著作,激发出人们对未来世代新的知识想象。 ——刘擎(著名思想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人类知识分头、分块、分层累积已达相当的体量,但仍显杂乱,缺少契合,迫切需要用某种红线把它们贯穿起来。威尔逊逾层凌域,从基因到伦理,融通科学与人文,延续了亚里士多德、达尔文等大师的自然主义进路,也挑战了一系列陈腐观念,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是,这条路线很有吸引力。 ——刘华杰(著名科普作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为博物学家,威尔逊强调生物多样性。但他同样相信,这个多样可以统一起来。威尔逊是一个天真的人,沉迷在融通一切的迷思之中。他也是一个执着的人,用他的一生下了一盘大棋。他的《蚂蚁》开局时,就埋伏了各种后招。《社会生物学》布局,锋芒初现:把人看成动物,用动物行为学来解释人类社会,也用人类社会来解释动物行为。《知识大融通》收官,亮出他的野心和雄心,从原子到分子,从细胞到神经,从物理化学到经济政治,从生理心理到文史哲,乃至宗教,融通一切。这是自牛顿以来自然哲学家—科学家所开始营造的终极理论之梦,威尔逊走得最远。我虽然一直在消解这个梦,但是我尊重梦中的威尔逊,也欣赏他所营造的梦。 ——田松(著名科技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爱德华·威尔逊在《知识大融通》里提出了所谓知识大一统的观念,尝试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解释人类的文化行为模式。这种生物决定论虽然在很多人眼中野心过大甚或是十分危险,但的确大胆地针对了一个一直被忽视的议题——人类文化和人类的生物性之间的关系。 ——董启章(作家、《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作者) 寻找学科之间的连接点,进而找到知识底层的融通之处,这恐怕是历史上那些百科全书式人物的共有野心。读遍此书,似在人类智慧最华美篇章间纵情跳跃,真是智识生活的一大享受。 ——姬十三(果壳网、在行创始人) 《知识大融通》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仅仅为了和一位世界级科学伟人相处交谈的机会,也值得一读。即便你未受科学学术专业训练,也会发现威尔逊是一位合得来、可亲近的作者。 ——《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 善于思考、关心未来的读者都应该认真聆听威尔逊。这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通,将赋予未来人类一种分析和预测的强大力量,以应对目前人类主宰地球而引发的全球巨变。 ——《旧金山纪事报》(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在这本真正伟大的杰作中,威尔逊关心的是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以科学的方式统一所有的知识,从而对不同种类的现象的解释将会变得相互关联、一致——也即相互融通……威尔逊用华丽的论证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唯物主义的力量与说服力。 ——《书单》(Booklist) 没有史前史的历史毫无意义,而没有生物学则史前史毫无意义。威尔逊认为,道德、宗教和创造艺术在本质上属生物学范畴。他用清晰的证据解释了人类境况的起源以及为何成为地球生物圈的主要统治力量。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独具创见……本书的视野超越了今日的杰出成就。威尔逊阅读了“生命”这本由分子精编而成的大书,并指出,在未来,对生物学的理解将让我们获得重新塑造自身的力量……他推倒了先天与后天或基因与文化分立的谬论,展示了先天本性和后天养育与我们、与其他动物都息息相关。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运用生物学知识,整合生物各类群间社会行为的统一性,揭示生物的社会属性,由低等生命到高级生物,最终着眼于人类社会——揭示人类的文化、宗教、伦理、美学的生物学根源……其思想的创新性、颠覆性震惊了学术界,对生物学,乃至社会科学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读书报》 威尔逊认为,需要发起一场新启蒙运动。在17 和18 世纪,启蒙运动的学者们用科学法则解释宇宙和人类的意义,他们相信,学术的分支可以借助因果网络统一起来。但到了19 世纪初,这一梦想衰退了。现在,重新开始追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是有价值的,也有实现的可能。其价值在于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有助于解决宗教冲突、道德推理的含混,以及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 历经多年酝酿,第三种文化终于在20 世纪90 年代开花结果。这群新兴学者“善武能文”,介入传统专属人文的领域,思索终极问题。此趋势的代表人物首推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这位演化生物学的先驱于《论人性》以生物学观点剖析人性;《知识大融通》力倡知识整合,文笔媲美散文家,风格有如哲学家,彻底发挥第三种文化的宏观与洞见。 ——台湾《中国时报》 -
从科学到神
《从科学到神:一位物理学家的意识探秘之旅》内容简介:科学在解释物质世界的结构和运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对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却了解得有限。心理活动是无法用观察物质的方法来验证和量化的,对唯物主义思维模式来说,意识是一个巨大的反常现象。《从科学到神:一位物理学家的意识探秘之旅》意在阐明一种新的世界观,指出意识,而非物质,才是创造的基本元素。科学与灵性的融合将彻底改变我们对宇宙、生存环境和人际互动的认知模式,消解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冲突。罗素邀请读者跨过灵性与科学的鸿沟,发现神所代表的新的含义,并重新界定我们存在的意义。 -
数字密码
本书通过一系列诙谐幽默和引人入胜的讨论,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全新的数字概念、技巧和习惯。你能猜到加拿大的乳品所标注的营养含量和在美国标注的为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业绩排名靠前的共同基金对于其大多数股东而言却是亏损的?为什么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项目的评分制度,即便裁判没有袒护,其评分结果也是有问题的?作者结合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技巧化的数字思维,涉及的是传统的逻辑思维,而并非是高级的数学工具。 本书在很多情况下都能适用。它将是一张引领我们畅游当今数字世界的绝佳导览图。 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时代,社会所产生的数字,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数字正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种场合。但遗憾的是,人们理解和分析数字的能力,并没有跟上“数字潮流”的步伐。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掌握数字奥秘的人,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数字生活带来的种种优势。 基于这种现实,《数字密码》应运而生了。通过一系列诙谐幽默和引人入胜的讨论,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全新的数字概念、技巧和习惯。你能猜到加拿大的乳品所标注的营养含量和在美国标注的为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业绩排名靠前的共同基金对于其大多数股东而言却是亏损的?为什么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项目的评分制度,即便裁判没有袒护,其评分结果也是有问题的?作者结合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技巧化的数字思维,涉及的是传统的逻辑思维,而并非是高级的数学工具。 《数字密码》一书在很多情况下都能适用。它将是一张引领我们畅游当今数字世界的绝佳导览图。 -
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
改版后的《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第4版)》包括了一篇新的前言和后记。在这里,作者审视了这本书自第一版到如今25年的发展。探讨了《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第4版)》所得到的批评。并对一个未来的科学界所可能带来的影响作了预言。《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第4版)》由卡普拉著。 -
第二自然
《第二自然:意识之谜》内容简介:“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以及所谓的硬科学(例如物理)与人文学科(例如社会学)之间,存在着脱节。也许我反复梦到亨利。亚当斯就是因为我一直以来对这个脱节的根源感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杰拉尔德·埃德尔曼以生动的例子和隐喻。探究了人类意识之谜,阐释了我们如何得以理解世界和理解我们自己。 -
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
本书研究美国从1830年起的科学普及史,揭示了这样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曾经作为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的科学,在美国消费文化中,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导致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作者以19、20世纪美国的科学普及史为经,以公共卫生、心理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内的普及活动为纬,向读者展现了一部美国的科学与迷信的“战斗史”。 -
神经元经济学
神经元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最新分支和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最新领域。借助于现代脑科学的技术与手段,该领域的研究者们正试图重构古典经济学、决策理论和博弈论,以提供一个可以完整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 演化社会理论的必要环节——为《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序 导读: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 神经元经济学:现状和未来 神经元经济学:神经科学如何为经济学塑型? 神经元经济学:对决策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生理效用理论和选择的神经元经济学 神经元经济学:眶前额叶皮层的基数效用? 社会交往过程中他心理论的神经机制 附录:怎样科学地研究意识? 译名对照表 后记 -
自私的基因
這本書充滿想像力,就像科幻小說…… 任何生物,包括我們,都只是求生機器,暗地裡已被輸入某些程式,用來保養那些叫做基因的自私分子。這麼說來,我們不都成了基因的俘虜? 但這本書卻是實實在在的科學…… 動物也會實施家庭計畫? 父母對子女的照顧,會有大小眼嗎? 雌性擇偶為何比雄性更小心? 工蟻憑什麼要為女蟻王賣命? 好人真的會出頭嗎? 種種行為早已由基因命定?真是這樣嗎? 如果您不願意成為基因的俘虜,就請先了解《自私的基因》。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