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学

  • 心的世界

    作者:冯学成

    佛学是完全彻底的心性之学,它的对象不论是主体还是客体,都离不开精神—心理的本质和现象。佛学不仅讲心性之理,而且讲心性之用,特别注重对自身心性的改造并直接趋向于涅槃大道。所以佛学对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从眼界到意识界的“十八界”,乃至五位百法,都有详尽的说明,并有“八万四千法门”供自我改造和实践之用。在中国,佛教的各大宗派,经过数十代、一千多年无数高僧们的修行实践,更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自成体系。若论撮大要、奋精神,明心见性、速成菩提的法门,则首推禅宗。本书为冯学成居士于1995年出版的《心灵锁钥》和《棒喝截流》的合集再版。前者侧重心性之理,主要是运用佛学来解释人的多层次的精神和心理现象,乃至生命现象。后者则侧重心性之用,介绍了禅宗各家机锋、棒喝、参话头等种种作略和手段,令你于一念相应中体会什么叫顿悟成佛。
  • 佛祖也纠结

    作者:夏洛特·卡塞尔

    《佛祖也纠结:给困顿生活的一帖复活剂》主要内容简介:生活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工资太少,钱不够用?工作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老板没能力,制度不人性?婚姻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爱人不体贴,孩子不听话?当人生遇到困境,我们习惯简单归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你是否仔细想过:一切问题的根源在哪儿? 《佛组也纠结:给困顿生活的一帖复活剂》讲的是如何从困境走向自由。摆脱困境,从来都不只是被动妥协、哪儿疼医哪儿这么简单,而是在种种问题的历练中,形成一种内在的稳定感,让你即使面对狂风暴雨,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再挣扎、不再对抗。这需要你了解自己最深层的感受,理清自己容易受困的根源,需要你拿出勇气,在日常琐事中大刀阔斧地改变、重生。当你回归自我、接受生活的本来面目时,种种问题的答案自会不期而至,因为打开困顿之门的钥匙本就在我们自己手中!
  • 当和尚遇到钻石II

    作者:麥可.羅區格西(Geshe Michae

    善用業力法則.創造富足人生-當和尚遇到鑽石-2,ISBN:9789866409097,作者:羅區格西
  • 五蕴心理学(上下)

    作者:惟海

    本书以现代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来系统全面揭示佛教五蕴说中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及其独特的古典心理学范式。最有特色的一本阐发佛教心理学的专著。本书内容包括: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黄向五蕴系统,纵向五蕴层次。五蕴的缘起过程,内明与心悟,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应用,五蕴心理学的前景等。 1.本书以通俗性介绍五蕴心理学范式为主。本书对范式的理解是:与对象的自然物理结构和规律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基于这种理解,把五蕴缘起视为关于心理机能体系的系统知识。 2.本书把释迦牟尼佛视为发现心理机能结构和缘起规律并创立五蕴心理学范式的心理学家。 3.五蕴的概念,不人主蕴涵着建构的关系,也带有对心理功能进行价值批判的意义,故五蕴起理论作为一种心理学体系,必将提到五蕴缘起在人生修养中的应用,但本书尽量回避佛教的宗极、信仰、修行、解脱等宗教性内容。 4.本书关于五蕴心理学范畴、概念的甄别原则:五蕴缘起等基本范畴,源自释迦牟尼佛,也是自其传入中国两千年来得到认可的。心理领域的一般概念,则参考佛教经论、现代心理学和汉语习惯用法。 5.本书对心理哲学的基本问题,按层面不同则知识性质不同的观点,分别理解。在心理现象的层面上,本书同意世俗谛中心理意义上的存在,即以觉知为存在,肯定心理意义上的“实有”。有心理存在的本体论上,观点是“业即是有”,白话诠之,大意为“存在即作用效能”。 6.本书就主要性质而论,不是研究性著作,引文标注格式,在规范性与经济原则之间行中道。
  • 心灵神医

    作者:东杜法王仁波切 著

    本书的作者东杜法王仁波切向我们提示心的真性和痛苦的根源,以温柔、睿智的文字和实用的练习,引领我们透过影像和声音的启发、正面的认知、抚慰的感觉、全然的依赖以及开放的接纳,恢复心灵的本来面目,让我们将生命经验化成无限的喜悦与安详。 现代社会的多变、动荡以及个人生活的繁忙、疑惑和在种种工作的压力之下,使得我们的身体与心智受到双重损害,希望作者的这本书能够使你心的真性获得觉悟与安详。
  • 修好这颗心

    作者:星云大师,刘长乐

    《修好这颗心》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后的又一次智慧互动。平易之处与我们交流人生的阅历,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从心治、义利、笃学、慈爱到忍辱、舍得、财富、格局。书中观点和态度更加与时俱进,也更入世、更实用、更贴进读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动人。这也就决定了它在风格上的时代感。会让读者进一步的体会古老东方哲学与现代都市人呈现出的完美交融。
  • 转逆境为喜悦

    作者:佩玛·丘卓

    佩玛·丘卓是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弟子之一,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同时也是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的院长。 本书以寂天菩薩的《入菩萨行论》和阿底峡的《修心七论》为基础,配合现代情境详述如何通过自利利他解除痛苦而圆满佛道,紧扣现实人生,不啻为现代人最佳精神疗愈手册。本书不只是为佛教徒而写的,也为一切尚有苦痛的众生和世间而作的。但愿书中从法性自然流露的警语,能引 领所有面临困境的读者,在每一个当下勇敢迈入内心那暖昧不明、无所依持的圣境。
  • 正念生命中重要之事

    作者:罗伯特·兰甘

    在《正念生命中重要之事》中,交织着对佛教主题的精彩描述,以及在虚构的患者和心理治疗师之间的引人入胜的对话。兰甘生动直接、富有情趣地表明: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深入探索自身心理的可能性。按罗伯特•科尔斯的说法,这本独特的书“令人心醉神迷地瞥见人生的行动与存在的全部可能性”。
  •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TIME》與《國家地理》雜誌報導,科學證明他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以禪修克服恐慌症的科學解答。 藏傳佛教史上最年輕閉關上師的禪修經驗與方法。 本書是當代禪修大師詠給•明就仁波切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大腦造像與行為科學實驗室合作,透過大量的科學實驗研究數據證明,心的禪定功夫「為什麼」與「如何」對大腦神經元活動產生變化。 九歲就接觸到生物學、心理學、化學和物理學的詠給•明就仁波切,同時接受了現代科學和佛法的養成,不僅精通藏傳佛教傳統的實修訓練與哲學訓練,對於以客觀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的現代科學方法也毫不陌生;明就仁波切以科學觀點學習到自己大腦裡發生了什麼轉變,讓他從一個驚惶失措的孩子,轉而成為在全球到處旅行,且能夠從容不迫,毫不恐懼地坐在幾百個人面前闡述佛法精要的人,更讓他成為一位隨喜自在,幽默而笑口常開的禪修大師。 詠給•明就仁波切以自身為試驗,結合佛法心要與科學原理,以最尖端的實驗研究成果證明,恐懼、不安、迷惑等大腦神經元之間的訊息交流,可以透過心的禪定修持加以轉化;禪定的心,不僅是走出苦痛、絕望迷宮的指引,更是面對生活難題、享受快樂人生的鎖鑰! 在本書中,幽默的明就仁波切以說故事的方式,將深奧抽象的佛教名相與科學術語,用簡單卻清晰、淺顯但豐富的文字和比喻完整表達,更將禪修的初始與進程狀態,用自己切身的經驗描述分享。即使非佛教徒,即使是從未接觸過佛法相關書籍的讀者,也能深切領會這位「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所要傳達介紹給社會大眾,追求快樂的根本之道。 本書目錄導讀:艾瑞克‧史旺森 第一部:根-理論基礎 1.旅程的起點 2.內在的交響樂 3.超越心,超越腦 4.超越實相的實相 5.感知相對性 6.天賦明性 7.悲心︰善者生存 8.我們為何不快樂? 第二部︰道-修持的方法 9.找到平衡點 10.第一步︰單純地安住 11.第二步︰安住在對境上 12.面對念頭與情緒 13.慈悲 14.修持的方法、時間與地點 第三部︰果-成果 15.問題與可能性 16.內部作業 17.快樂的生物學 18.向前邁進 名辭解釋 致謝辭
  • 当弗洛伊德遇见佛陀

    作者:徐钧

    《当弗洛伊德遇见佛陀:心理治疗师对话佛学智慧》介绍了近代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中的超心理学,特别是潜意识学说和精神决定论,大大拓展了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对心理广度深度的建构和精神症状形成的理解。严格有序的精神分析治疗师的培训和独特严谨的精神分析治疗设置,大大缓解了各种神经症性精神症状,成为抗精神药物出现前主要的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人们坚信精神分析是人类探索心灵世界的有效路径。
  • 慧心自在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慧心自在:阿姜查的禅修疗愈之道》由杰克·康菲尔德所著,身为当代著名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专家的康菲尔德,结合佛法禅修与心理治疗两大领域的经验,写成了这本佛法的心理疗愈经典著作。 《慧心自在:阿姜查的禅修疗愈之道》将禅修思想与现代心理学结合,并将灵性修行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且从心智的专注力和观照力转到心灵的情感疗愈。一开始就先从神圣性与慈悲谈起,勾勒出一种对心理学与人类生活的积极且正面的态度。 《慧心自在:阿姜查的禅修疗愈之道》由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佛法如何看待心理健康与意识;第二部分详细说明如何透过修习正念,以获得心灵的疗愈和觉醒;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如何转化不健康的情绪;第四部分讲解佛法心理疗愈学使用的方法,从专注与观想的力量,到复杂的认知上的训练,以及具有转化力量的社会实践;第五部分探讨意识最高境界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即心灵极度安乐与解脱的状态。 《慧心自在:阿姜查的禅修疗愈之道》语言平易近人,充满灵性的抚慰,又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灵修奥义,并提供各类修行与治疗方法,也有很多成功的治疗案例。通过修行者的人生故事与觉醒历程,我们能找到包容万物的心灵力量,并对生命产生最深的信任,以及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获得崭新的视野与修炼方式。穿插文中的诗篇、哲语,以及每章后面的实修练习,《慧心自在:阿姜查的禅修疗愈之道》可读性增色不少。
  • 佛教心理学

    作者:陈兵

    本書從現代心理學和佛法的雙重視角,對散見於大量佛典中的各時期、各地區、各宗派有關心識的思想作了一番現代整合,按其所涉及的重要內容和其間的邏輯聯繫分章,力圖忠實地概括全體佛教心理學思想的原旨,並作出使現代人比較容易明白的詮釋。不囿於佛教某一宗派之學,而整合從古到今的全體佛法。引現代心理學證佛學、補充佛學;引佛學補充、昇華現代心理學,並以心性及明心見性的方法?精髓,是本書的特點。對古代佛教著述中較?薄弱而從現代心理學看來顯得重要的問題,則儘量依據佛教義理進行必要的補充發揮。在論述、引證佛典時,儘量按歷史順序安排先後,以反映佛教思想演進的路線,不違學術的科學性。 作者陳兵教授從開始研究到完成書稿,花了11年時間,全書約80萬餘字,分為上、中、下三冊,是一本佛教心理學的教材和普及讀物,提供佛教徒修行的輔導,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廣大愛好佛學和心理學讀者了解佛教心理學和佛法的方便法門。
  • 精神分析与佛学

    作者:杰瑞米.D.萨弗兰

    《精神分析与佛学(展开的对话)》简介:精神分析起源于100多年前维多利亚时期的奥地利,它的目的是帮助人达到心理上的自由;而佛学起源于2500年前的印度,其目的是破除我执,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是破除自我中心的种种亲附、攀援,明见心性。 精神分析与佛学,两门对人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刻探索的学问。《精神分析与佛学(展开的对话)》原著作者杰瑞米·D.萨弗兰是一群在其中研究和实践了好多年的禅师或精神分析师,倾其精华而为著,每一个章节的主题都引人入胜,每一段阐释都发人深思。文章的风格也恰当地反映了精神分析和佛学这两门学问的共同点——在体验中理解和品味心灵。既然是品味,就不可能是快餐,它需要你用一种放松下来的生活态度和阅读方式去徜徉其中。
  • 正念之道-每天解脱一点点(万千心理)

    作者:(美)西格尔

    正念提供了一条道路,通向健康的道路;正念也提供了一个工具,帮你应对生活中无法避免的苦难的工具。 深受信赖的心理治疗师和正念专家Siegel博士,在这本激动人心的著作中,向人们指出了如何获得这些收益。你每天只需花上20分钟来练习正念方法,就可以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集中注意力,更有效率,更能应对各种痛苦感受,更能控制不健康的习惯,更容易从焦虑和抑郁中解脱,消除和压力有关的疼痛、失眠和其他躯体问题。 所以开始更加平衡的生活吧,通过正念,从今天开始!
  •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

    作者:羅布.普瑞斯

    悉達多的流浪,榮格的煉金術, 都象徵個體化的歷程。 悉達多的「苦」,榮格的「陰影」, 都是讓意識覺醒的催化劑。 榮格說:「我們的心理疾病裡,都藏著神性。」 就像幻象讓自性覺醒, 我們的心理障礙和情結, 也是我們看見佛性的因緣。 榮格的精神分析, 和佛法的覺, 原來有著同樣的根, 埋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已經修行佛法有一陣子了,為甚麼還是有這麼多問題?我們所需的靈修觀點和心理觀點,有時候似乎並不一樣,這些觀點之間如何平衡?這本好書滿足了佛教徒目前的需要。 心理治療師兼禪修老師的普瑞斯,擷取其十八年治療及多年禪修經驗,探討心理上影響我們努力「覺醒」過程的種種因素。不論追求的是心理或靈性的健康,關鍵在於接受自己的缺點。 愛與慈悲心是因了解自己的弱點而生,而非因「圓滿」理想而生;智慧並不仰仗靈感而生,而是由緩慢且往往痛苦的經驗累積而成。本書從傳統的菩薩道背後的心理歷程著手,探討佛教徒的「個體化」歷程。 本書可視為原型心理學與密宗的對話。密宗的成佛嚮往實即榮格「個體化」的目標,佛性(空性)也可視為佛教版的「本我」(Self)原型。─—楊儒賓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本書最精彩和精闢之處,在於作者能夠同時進行區辨、分析、綜融佛法教義和心理治療裡,對於苦、創傷、情緒問題、靈修混亂、菩薩道、師生關係、權力、移情、陰影等議題的觀點和因應之道。─—趙慈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諮商心理師 「本書呈現了佛教修行與內在問題之間的平衡,十分具有啟發性。如果你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始終在傷害明明很珍視的事物,這本書是給你看的。」─—史蒂芬?巴契勒(Stephen Batchelor),《與魔鬼同在》(Living with the Devil)作者 「本書用心而詳盡的探討了靈性/心理旅途開展的過程。作者擷取個人極深的體驗,提供了重要而極富洞見的觀點。」─—雪倫?薩爾茲保(Sharon Salzberg),《信賴:自己最深的體驗》(Faith: Trusting Your Own Deepest Experience)作者
  • 正念

    作者:[美] 乔·卡巴金

    佛教正念的精神普世适用,不仅对佛教徒,对所有人亦有实质的帮助。正念疗法,已被西方医疗界所肯定多年,并被运用在多种的身心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上,现已成为西方身心医疗的方法之一。 《正念》一书,是乔·卡巴金博士在临床实验十五年后,对一般大众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念,作为自我疗愈的方法和原则,深入浅出,真挚感人。本书第一部分说明唯有正念方能活在当下,并进一步廓清正念的含意,第二、三部分则分别陈述正念的两种训练:严谨密集的正规坐禅及行禅,以及较为随意的日常正念。 本书的特色,是作者以亲切、质朴、明白的生活化语言,述说正念运用的方法、态度和原则。这些原则和方法,放在医疗界的实验室,则是疗愈身心疾病的良药。本书,实质上是作者个人用心深入日常生活,不断地探讨、实践佛教正念的精华。 乔‧卡巴金博士整合现代医疗及佛教禅修,在书中指出每个人生命中培育正念的简要途径,并于每章末尾附上禅修导引“请试一试”,对禅修入门者和深入修行者皆一体适用,甚至对所有想重拾生命瞬息的人士、欲解除生活高压紧张的读者,皆深具参考价值。
  • 龍門石窟

    作者:塚本善隆

    本書是為龍門石窟研究經典之作,經由林保堯、顏娟英兩位教授經多年譯作而成,是研究佛教歷史與藝術史的經典著作。全書提供一百多幅田野圖片並繪製三十個表格,以求圖文豐富呈現。
  • 印度之佛教

    作者:释印顺

    《印度之佛教》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印顺法师的佛学研究成果和思想,受到学术界、佛教界的广泛欢迎。应读者要求,我局今推出“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将印顺法师的佛学著作以单行本的形式逐一出版,以满足不同领域读者的研究和阅读需要。为方便学界引用,《全集》和“系列”所收各书页码完全一致。
  • 中国佛教通史

    作者:赖永海 主编

    根据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变化特点,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这套由赖永海主编的《中国佛教通史》分四个时期对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进行整体的论述。 第一至第四卷,呈现与论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整体风貌与历史发展,主要介绍、论述与评析了此一时期佛典的翻译、义理的传播和僧团的组建,以及佛教与王道政治的相互关系、佛教与传统宗教、儒道思想的碰撞与交融等。第五卷至第八卷的主体内容是对产生于隋唐时期的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宗派的思想分宗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与评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主要论述宋辽金元时期的佛教。第十二至第十五卷主要展现与论述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
  • 一本书学会佛教常识

    作者:张培锋

    《一本书学会佛教常识(双色图文)》包括:灵山会上:佛教的起源和产生、觉行圆满:佛祖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八相成道、佛诞日、腊八的传说、化愚济众:佛、法、僧“三宝”、“三宝”与“三皈依”、十大名号、四谛、圆寂与荼毗、法雨普施:经、律、论“三藏”、第一次结集、如是我闻、三藏法师、助佛弘教:佛陀的十大弟子、摩诃迦叶、合利弗、目犍连、阿那律、须菩提、富楼那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