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学

  • 禅宗与道家

    作者:南怀瑾

    本书是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的著作。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慧能的事迹,禅宗的语录、公案、机锋和棒喝,参禅的方法,禅学与理学的关系,禅宗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影响,以及闻名遐迩的丛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作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 觉者的生涯

    作者:[斯里兰卡]贾雅瑟纳.嘉亚阔提亚

    http://www.sutra.org.tw/library/reads%20pdf/PDF/%C4%B1%AA%CC%AA%BA%A5%CD%B2P.pdf 两千五百三十七年前五月月圆日,人类的伟大导师─佛陀诞生了,他的诞生给黑暗、痛苦中的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佛陀出生在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王室,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他本名悉达多,意为一切愿成。世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作为未来王位的继承人,文经武略,盖世无双,他的父王及臣民都希望他成为统一印度的转轮圣王。十六岁那年,他与耶输陀罗公主成婚,生活美满,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但是随著年龄的增长,他看到了社会的不平等,目睹了人生的生老病死诸苦。他意识到,所有这一切,无论是谁,哪怕他成了统一印度的转轮圣王,都无法逃脱。 当时的印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各种新学派应运而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绝大多数和宗教都致力于如何解脱现世的痛苦,而获得常乐。当时最为普遍的一种思想就是修习苦行能够消除业障,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九岁那年,他不辞而别,毅然抛弃了王位的继承,离开了皇宫和亲人,独自一人遍访当时的宗教家和哲学家,并亲身实践了他们的学说。但是,他总觉得所有 这些都不是彻底的解脱之道。因此,他毫无保留地放弃了他所学的一切,来到一苦 行森林,修习苦行达六年之久。 但是,苦行并没有使他觉悟真理而获得解脱。因而他认识到苦行也不是正道,于是他又放弃了苦行,独自一人来到尼连禅河边,端身正坐于菩提树下,观察思维缘起法,如是禅思,终于获证菩提,成为佛陀─觉者。 成道以后,他并没有把真理视为己有,更没有因众生的难以教化而退却,而是不辞辛劳,宣说真理,广度众生。他的足迹遍及整个中印度,以种种方便,恒顺众生,导归法海,乃至在八十岁高龄,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他仍不畏长途跋涉,说法度生,即使在他涅盘前一刻,还不舍众生,度化了一位慕名前来归依者。 佛陀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并把所觉悟的真理无私地传播给人类的一生。 在一般人看来,佛陀的一生充满了神秘,神圣得不能谈及。但佛陀首先是一个人。他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成佛。大彻大悟后,他在人间的宣说他所觉悟的正法,利益教化于众生。佛陀的出现,使人类的尊严、人生的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所以佛法主要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鬼和神。 佛陀是人,他并不是一位普通的人;他具有神的威力,但并不是神。他是人类和一切众生的导师,是一位智者、仁者、觉者、圣者。他为世间有情开辟了一条通往幸福、美好的解脱大道。
  • 佛学泰斗陈健民

    作者:陈浩望

    陈健民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最权威的西藏密宗专家,由陈先生之侄陈浩望撰写的这本传记,记述了陈先生几十年的修行事迹,真实再现了他作为密宗的集大成者的传奇一生。从他降诞、童年,到求学、参军、出离、皈依太虚、诺那、贡噶、闭关苦修,并在苦修中如何取得光明、梦观等,告诉人们什么叫修行,什么叫密宗,陈先生悲智双运,潜心修佛,学养圆满,实修实证,被世人誉为现代佛学之泰斗。
  • 释迦牟尼佛传

    作者:伍恒山

    佛教是历史上惟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认为不可以仇止仇。 ——弗里德利希·尼采(德国)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谜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有放万丈光焰地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 、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佛教之范围。 ——梁启超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这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 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孙中山天堂和地狱都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佛前的灯不必刻意地去点,要紧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 ——证严法师【内容提要】 人类需要宗教,因为宗教是关于生命的哲学;人类需要信仰,因为信仰是人类生存的指针。人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何所为而来,何所为而去。这是困扰人类心灵的永恒不解的结。佛教是解开这个结的许多伟大的尝试者之一。佛教的核心是觉悟,自觉觉他,除烦恼痛苦。达成觉悟的是般若智慧,它是斩断无明的最上法门。因此佛教不仅要求有戒、定,而且更要有智 慧。戒、定、慧是修佛的不二法门。要知道什么是佛教,就必须知道创立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要了解佛教的教义和教团精神,就必须了解始祖佛陀的生平行事和经历。本书以崭新的角度客观认真地叙述佛陀的生平及教义,阐述佛教的精神、佛陀的真实人格,并扼要介绍佛陀出世印度社会的背景,以及僧团成 立的状况及其矛盾和困境。【前言】 《释迦牟尼佛传》序言 李 安二千五百年前,约公元前565年(示寂于485年),释迦牟尼诞生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城蓝毗尼园,即现在的尼泊尔境地,所以有说他 是蒙古族迁去定居的蒙古族人,皮肤黄色,称为金身之说。他父亲净饭王希望他继承王位,多方培育教养,延请老师教给婆罗门四吠陀、奥义 书等多种古典文献,骑击射箭搏斗拳击等诸般武艺,他膂力过人,各种竞赛比试中,都胜过他人,无与伦比。又为他陈设弹唱歌舞等各种娱乐 ,陪他欢娱快乐,让他流连忘返。可是对这一切,都不喜爱,终于在结婚生子以后,悄悄踰出城门,来到尼连禅河边丛林中参访修道的人,求 请学道,过一天只吃一粒粟米一颗芝麻的苦行生活。经过六年,形体瘦弱,几乎不能支持。翻然觉知苦行不是道理,要另寻途径。却遇河边一牧牛女,送给他一杯牛奶,他饮了后,体力稍好,走到无忧树下,结跏趺坐,发誓不证得道,不起此座。经三天三夜,在最后一天清晨,东方明星出现时,恍然悟得宇宙人生的彻底究竟永恒真理。是原来如此、法尔如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这就是一切法空,寂灭涅槃。“法”在佛学里有两层意义:一、是佛说的教诫教法;二、是一切事物的名称意义,即“规生物解,任持自性”,就是对一切事物,给取上每一事物的名称说明名称的意义。这样人们才能互相表达,交换思想意见,就是名言、言语。一切学术文化都由此产生。佛说法也离不开言说。但名与事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所设“名事互为客,非真唯是假”。因为名是人们取的假名,不是事物的本质东西,如果执着它以为实在,就会发生人我执、法我执,而为家庭家属、妻儿子女营求名利财产,劳累奔波不堪,为养家活口是应该的,如贪得无厌,不惜侵犯他人利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无所不作,那就发生重大罪过了。所以应该听信佛陀的教导教诫,除人我法我二执,悟知宇宙人生的永恒真理:宇宙诸法,因缘生起,缘尽则灭,生灭无常,只有法尔如是,寂灭涅槃,法空真理是常在的永恒真理。涅槃并不是死的名称,是解脱一切烦恼痛苦的安稳寂静境界,是真理,也称真如。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为无上正等正觉。最高无比是无上,遍知一切为正等,觉悟一切为正觉。自己证觉后,自觉觉他,方便说法,教化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能为大雄无畏的大丈夫。何为方便?佛教菩萨发心上求无上菩提,不要中间停住,不要贪住布施等一切功德,要不以为有所得而直求趋无上菩提、究竟涅槃。菩提为能证,涅槃是所证,能所不离,证菩提即得涅槃。涅槃即真如,佛证得真如而来度众生,故称如来。我于22岁结婚后,即到支那内学院向欧阳竞无院长、吕澂先生教务长,请教佛学,后来继续听讲研究,从未离开讲筵。欧阳先生推荐我为金陵刻经处候补董事(1947年继缺为董事),现为唯一健在的一人。伍恒山同志,在北京大学肄业时,就阅读佛书,诵读研究。与我早年信佛相仿年龄,即对佛法感兴趣,与我有所同好。大家想在佛法的宇宙人生永恒真理中得到立身处世的人生大道理大智识大利益的启示,利己利人,为国家人民造福。他将所著《释迦牟尼佛传》给我看,诵读后深有同感,以生花妙笔,前后详尽地描述出释迦牟尼当时国家社会背景、一生行事和事迹、教化的经典和教法,如上所述,原原本本,详尽无遗, 确是一本饶有新意的《释迦牟尼佛传》。不胜欢喜赞叹!无限欢喜!爰不揣固陋,援笔而为之序。    2000年12月12日。时年九十二岁。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众菩萨摩诃萨!
  • 如此活佛如此活

    作者:盛噶仁波切

    本书是盛噶仁波切的自传,也是他的人生告白。他以最真挚的笔触,写下他的成长、生活、事业,甚至爱情,带引我们进入活佛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藉此帮助我们洗刷尘封已久的心灵,体会生活的真正意义。 盛噶仁波切是青海噶扎西寺的转世活佛。由于直到16岁才被认证为“转世灵童”,因此他比一般活佛对俗世人心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他认识到,弘扬佛法的理念必须深入社会,真正去融入俗世生活。不穿僧服,而穿T恤、牛仔裤和球鞋,加入唱片公司发片,颠覆传统的新时代传教方式为盛噶仁波切惹来了巨大争议,也赢得了“时尚活佛”的美名。
  • 在印度,遇見佛陀

    作者:常霖法師(葉青霖)

    二○一○年,是葉青霖人生中的一個轉捩點,他毅然放下俗世的一切名與利,在台灣玉佛寺出家,法號常霖。從一個自傲輕狂的長髮嬉皮士,到一個剃掉三千煩惱絲的僧人,是甚麼因緣使然? 本書記錄了常霖法師初為人侍者、隨從果如師父到印度修行的一場人生經歷,由師父嚴厲的對待、到放下身段的忍耐、到卸下自我的安然,在過程之中,他心底裡發了甚麼願? 「我結束了在香港一切的工作,拜別親近的家人朋友,也把私人物品作慈善拍賣、轉贈給親友或是捐給香港救世軍。我清空了我的房間,清空了五十幾年來的點點滴滴,包括從事攝影三十多年的作品,以及所有的喜怒哀樂。」 「如今作為師父的侍者,我該做些甚麼呢?剛到玉佛寺時,師父就開宗明義的說過:『師父教徒弟做甚麼就是要去做,就算叫你跳崖也要去跳。』」 「原來難的都不是我想像得到的,難怪這才是修行,因為正是修自己的不行。我在這些困難之中,也漸漸領悟到每一個狀況都是對我的課題,雖然讓我起煩惱,卻正是之前求之不得的『修行』,不是嗎?」
  • 高僧传

    作者:(梁)释慧皎 著,朱恒夫 王学钧 赵益

    《高僧传》是一部自东汉永平至梁代天监建筑名僧人的传记,共257人,附见者又二百多人,13卷,将所载僧人分为“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忘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等十类。记载了佛教传入中国及佛经翻译的情况,介绍了这一时期佛教的主体——僧人的活动,描述了许多文人和佛教僧侣的交往以及他们受佛教影响的故事。后人通过此书能够全面地了解佛教东进之后的宣传、融合,进而占据社会思想领域中显要位置的历史过程,了解中国佛教的源头等珍贵的原始史料。可以说,《高僧传》是一把打开东汉到南北朝佛教世界大门的钥匙。 《高僧传》问世以后,常被佛教目录书籍著录,对研究汉魏六朝文学有多方面的作用,但由于它是一部一千多年前的佛学著作,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相当困难,因此出版这套简体白话注译版,以填补空白。选用碛砂藏本为底本,并参照大正藏本、弘教藏本与金陵刻经处本,注释时尽量做到详细,译文则尽量做到通俗明了。
  • 五智喇嘛弥伴传奇

    作者:大卫.尼尔,云丹嘉措

    这是一個关于爱与修行的故事。看前世的情緣如何影响今生的离聚,弥伴喇嘛羁绊十八世的夫妻情緣,又会有怎么样的结局呢?
  • 虚云老和尚的足迹

    作者:惟升

    德撰本书的目的,在于使世人了解一代佛门宗师虚云老和尚实践佛陀教导、利济众生的感人事迹。   虚云老和尚作为近代史上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有感情有理性的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尊敬,是因为他追求真理的深远博大,古今少有;更是因为他对芸芸众生的关怀,举世罕见。   虚云老和尚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前行者的背影。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与慈悲。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虚云老和尚充满故事的一生,使你能从中证悟到人生的真谛。   信不信佛没关系,能够认真地阅读此书,就会从中感受到虚云老和尚的崇高和伟大,感觉到佛法对人生充满着理性关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便是人生的一大进步。如果对佛法、佛教、佛学感兴趣,阅读本书则更有深刻意义。从虚云老和尚弘扬佛法利济民生的真实事例中,你会认识到:原来佛法与人生时刻相连!佛教不是消极地避世,而是积极地救世;不是空虚玄谈,而是真笃实践。因此,学佛者更能通过阅读本书认识、了解虚云老和尚,由此加深对佛法的理解,从而以虚云老和尚为榜样实践佛陀的教导,“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自古以来,历代禅宗大德都教导我们:学佛不外乎行“本分事”,持“平常心”。纵观虚云老和尚的一生,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无不是本分与平常。即使如书中所介绍的祈降大雪消除瘟疫、巧施法力击毁敌机、老虎来皈依等常人看来似乎神奇难以相信的事例,对于像虚云老和尚这样有高深修证和甚深德行、悲心的大德来说,也是合乎本分、平常的。   虚云老和尚曾和我们一样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走近虚云老和尚与佛陀会心的一刻,你会发现,纵使世事变迁,佛陀依然与我们同行。佛陀的智慧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关怀。   本书不仅向你介绍了虚云老和尚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更介绍了虚云老和尚是怎样的伟大、为什么伟大!本书讲述了许多故事:虚云老和尚为什么学佛;为什么抛弃舒适的家庭生活而出家;出家以后是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何修行、振兴佛教、弘法利生;面对色情引诱时怎么办;怎样面对荣誉、侮辱和诽谤;在佛教面临各种危机时如何挺身而出化解灾难。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他以何等的智慧和大无畏的精神平息了一场场战争;从清朝的光绪皇帝到民国的孙中山先生、梁启超先生等人都对虚云老和尚景仰有加并多有题词赞美之句。 本书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虚云老和尚的一生,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揭开了虚云老和尚成为一代佛门宗师的谜底;还收录了虚云老和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撰写的多幅对联及70多首诗;摘录了虚云老和尚对皈依、受戒意义的理解与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论说研习教理的重要;虚云老和尚对禅学、净土法门的修学方法等数十则契理契机开采和精彩对话。
  • 释迦牟尼大传

    作者:格桑曲吉嘉措,达多

    本书是第一本由藏文古籍翻译为汉文的佛祖释迦牟尼传。原著成书于十五世纪,书中以各种佛说经典为依据,述说了佛祖释迦牟尼在南瞻部洲(世间)为弘扬佛教显现十二种功业的事迹。
  • 佛是你心中的一朵莲花:释迦牟尼佛传

    作者:乐文城

    撇开神话与幻想,还原佛陀真面目。 给愚痴者以智慧,给烦恼者以清净。 释迦摩尼佛,原名悉达多,古印度哲学家,佛教创始人。他所创立的佛教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达数亿人。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哲学、文化、艺术、民俗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释迦摩尼佛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释迦摩尼佛对世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释迦摩尼佛的思想精髓和生平历程,真实呈现了释迦摩佛的智慧、平等、与慈悲,评价了释迦摩尼佛及其哲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是一部较为详尽、客观的个人传记。 释迦摩尼佛曾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因体会到社会人生的痛苦而出家修道,经过多年苦行之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提出了一系列玄妙高深的哲学思辨,并发出了“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宣言,对高高在上的婆罗门阶级和卑微底下的首陀罗奴隶阶级一视同仁,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博大情怀对抗古印度森严的阶级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等级差别。 全书撇开了宗教神话和幻想,以科学客观的笔触真实还原了释迦摩尼佛的一生,并通过大量史料、人生经历、背景分析等方面的阐述,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释迦摩尼佛作为觉悟者的智慧以及作为人道主义者的伟大精神。
  • 浪丐心泪

    作者:祈竹仁宝哲

    http://www.b-i-a.net/iblphk/books_gb.htm#xinlei 电子书 祈竹仁宝哲自序 在此,我先向我的根本恩师赤江仁宝哲致敬。 自一九八六年起,小徒林聪便开始由师徒日常谈天内容中搜集我的生平资料,十多年来不厌其烦地多番追问我生平的细节。近年来,由于祖庭大藏寺僧众及各地弟子的请求,同时为了避免各国弟子及故乡对我生平的事实渲染,我用上了一点时间,由我依回忆口述,林聪、达华译师及卡玛仁青比丘笔录及整理,配合林聪十多年来抄录成的片段,最终才结集成为这本自传。 在传统上,本来只有具德大师之辈的生平才会立传流传,后世读者可由阅读这些大德传记而对佛法生出敬重之心。我只是一个凡夫,一生中并无任何足以立传的成就。在这本或许会引人耻笑的自传中,所记载的只不过是一位平凡僧人飘泊大半生的平凡故事,绝对不可与历代大师传记相提并论,其着写目的亦仅仅是让非藏族的读者聊以了解一下西藏文化与藏传佛教僧人生活的点滴而已。
  • 喜乐的曼达拉

    作者:菩提洲

    《喜乐的曼达拉》一书,记录了希阿荣博堪布从一个调皮可爱的孩童,经过佛法的闻思修行,逐步成长为引领众生走向解脱的精神导师的真实经历。这是一部人物传记,又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书中对于释迦牟尼佛成佛、莲花生大士将密法传入雪域以及法王如意宝开创佛法再弘伟业等内容的描述,让读者领会到历代传承上师的无量悲心与佛法中蕴含的深广智慧。相信这些似乎已经过去的历史,会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http://www.ptz.cc/page/menu/cailing/mi_zhou_zhen_yan.aspx?c=7
  • 隆莲法师传

    作者:裘山山

    隆莲法师(1999-2006),四川乐山中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敏颖悟,精于诗词书画。早岁即矢志向道,1941年披剃,终生学修不懈,为当代著名高僧、佛教教育家。历任教内外重要职务,创办四川尼众佛学院,坚持弘传戒律,显密圆通,备受崇仰,被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誉为“当代第一代丘尼”。
  • 送别·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作者:李叔同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这位“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李叔同一生著作颇多,尤其是前期的作品很少集结成册,本书收录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歌曲、文赋和演讲稿等(过于专门的佛学演讲不录),以飨读者。   李叔同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诗文词赋俱佳。长大后风流倜傥,又有爱国心、正义感,很快在当时文坛崭露头角。   这部李叔同诗文精选集,编入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歌曲、文赋和演讲稿等(过于专门的佛学演讲不录),借此对这位出尘脱俗的杰出艺术大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 故道白云

    作者:一行禅师 著

  • 心湖上的倒影

    作者:丹津·葩默

    《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是丹津•葩默的经典演讲合集。作者基于多年修行体悟,为读者阐释在禅修中应对止观、觉知与心性抱持的正确知见,厘清了佛教系统中上师、金刚乘与观想的意义;并善于运用生动的譬喻和清澈的洞见,打破许多人对于禅修和佛教的错误观念以及对生活的迷思,让人们时刻保持觉知,以清明的心活在当下。此外,针对女性在佛教中的角色与定位,作者也以专文讨论,并期待引起人们的正视。
  • 读佛即是拜佛

    作者:明一居士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六祖慧能,一个砍柴为生的岭南樵夫,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22岁一次卖柴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一老者念《金刚经》,如遭电击,刹那开悟,立刻抛开一切,北上学佛,在五祖弘忍门下当火夫,整日砍柴舂米。八个月后,因一句无心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被五祖惊为下凡菩萨,夜半秘传衣钵,指定为禅宗六祖,并因此惹上杀身之祸,当夜亡命天涯,千里奔逃,几落虎口,终于遁入山林。 公元676年,隐姓埋名15年后,慧能修成正果,于广州法性寺复出讲经,顿时震动大江南北。此后20余年,慧能在宝林寺弘法,信徒上至女皇武则天,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佛教禅宗自达摩祖师北渡以来149年,传延六代,终于在慧能手中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但那场持续30多年的追杀并没有结束,六祖继承衣钵30多年后的一个深夜,一个刺客提着尖刀,终于摸进了慧能的禅房…… 翻开本书,了解禅宗的历史与精髓。
  • 明月

    作者:顶果钦哲仁波切

    《明月:頂果欽哲法王自傳與訪談錄》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篇是頂果欽哲仁波切親自撰寫的自傳;第二篇為仁波切的主要弟子,包括佛母、雪謙冉江仁波切、烏金托傑仁波切、南開寧波仁波切、不丹皇太后…..等人的訪談記事。是深入了解法王生平、修學過程與偉大佛行事業的重要文獻與第一手資料,值得大家珍藏、典閱與研學。
  • 合掌人生

    作者:星云大师

    《合掌人生》中星云大师把人生比作一条“路”,他说人生的前途要有路,才能有所发展;如果前途没有路,应该就表示人生已经走到尽头了。而且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出来,自己走不出自己的路,总是没有把人生活得淋漓尽致,因此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生涯规划”。《合掌人生》将引领读者进入星云大师人生的各个队段,战乱逃难、亲人离散、生死边缘、出家苦行、初到台湾、弘法全球。百般心路历程,展现的是大师积极的人生观,以及解决种种困难的智慧。如果一个人能够从走路中体会佛法,然后在佛法的指引下,走出平安健康、走出自在解脱的人生,才是个有智慧的人,也才称得上是真正会“走路”的人。 大师的这本人生传记正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会走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