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逻辑

  • 逻辑哲学论

    作者:[奥]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重要著作。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否定因果律,断言逻辑和数学的命题都是重言性质的,所有哲学史上争论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这种思想对后来分析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作者:[美] 理查德·保罗,[美] 琳达·埃尔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思维决定行为,思维决定感受,思维决定需求。 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潜意识的。而在你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过程的情况下,要想改变思维的质量是不可能的。 这就像大部分悲观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悲观的一样,他们以消极悲观的方式来思考自我和生命经验,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不高兴。我们都是自己非理性思维方式的受害者,它妨碍我们对机会的觉察和把握,使我们不能专注于最有意义的事情,妨害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 如果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幸福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为何不去发现和学习那些幸福成功人士的思维技巧呢?本书将会呈现那些成功思考者的思维方式,并提供学习和练习它的方法。 批判性思维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名词,掌握它,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式,成为一名更加出色、明智的思考者和解惑者,把握职业生涯和人生,乃至把握自己的各种情绪,逐渐不被他人所左右,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助你厘清自我,看透世界!
  • 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作者:罗振宇

    编辑推荐 1、 罗振宇,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资深媒体人和传播专家。曾任CCTV《经济与法》《对话》制片人等。2012年底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 他对商业和互联网的独到见解,影响了互联网一代的知识结构和对互联网的认识:人类正在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新的时代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未来将属于基于用户体验的“手艺人”经济。 2、本书是罗振宇与《罗辑思维》见解的第一次充分集中表达: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个人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 3、工业时代用庞大的知识体系,让每一个人进入了一个细碎的分工的角落,让那么多人挤挤插插地生活在一个都市群落当中,每一个人都被迫变得扁平化。互联网时代人的兴趣、素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原先那些地理位置、组织当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换言之,传统工业社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个人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以个人身份把握机会? 传统经济的玩法都是跑步,尽可能地跑马圈地,占的范围越大越好。可是在个人崛起的时代,我们与其去把握更多的机会, 还不如立定下来,在一个固定点上成长,这才是真正的身法。在传统社会,我们经常讲的是做大做强,总希望跟着组织把事业做大。可是在互联网时代,也许我们立定在自己所擅长的那个领域成长,并拥有合适规模的客户,就可以拥有自由且富足的一生。你找到立定的地方了吗? 内容介绍 本书精选罗振宇的诸多思考,与你分享成长的洞见: 《微革命》:转身、立定、呻吟、躺下,就是互联网时代个人崛起的方法 《发现你的太平洋》:不跟存量较劲,而去寻找人生的增量 《疯狂的投资》:有好点子马上行动,当实干家而不是评论家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放弃追求地位,转而追求联系;放弃追求效率,转而追求趣味 《怎么当个明白人》:真正的牛人,就是在集体中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思考的人 …… 迷茫时代,怎么当个明白人?
  • 明亮的对话

    作者:徐贲

    说理是文明的产物,人是慢慢才变得开化和文明的。学习说理既是教育又是自我启蒙的过程。人们需要说理,因为说理比不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而真实和公正的东西在本质上来说是优于虚假和不公正的,是比较容易证明而且比较容易说服人的。更为重要的是,人有足够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理性”。 “理性”不仅指明晓事理、辨知是非,而且是在说服别人时,提供敞亮、清晰、恰当的理由,并倾听别人的合理之言。这是一种公共理性,它离不开说理,也离不开适宜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社会必须拥有公民说理可以诉求、依据的普遍价值;政治必须尊重和保护他们自由、平等交流的公民权利。在这样的环境中,说理可以成为明亮的对话,一种因自由、理性而可持续的公共交谈。 ——徐贲
  • 逻辑基础

    作者:王路

  • 逻辑学导论

    作者:[美] 欧文·M·柯匹,[美] 卡尔·科

    《逻辑学导论(第11版》所选用的有关政治、哲学、科学及多领域当代论争的鲜活的论证实例,展示了许多严肃的学者和思想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逻辑原理的应用,使逻辑学习既内容充盈又富有生活气息。书中也选用了许多谬误性论证作为例示与辨谬训练资料,以使学生明了对逻辑法则的忽视或误用如何使论证走入误区。书中也有少量论辩推理的例子,这些例子是为说明逻辑原理而特别编制的,但使本书卓尔不凡的,还是那些精心选自许多不同领域文献的丰富多彩的新颖实例。
  • 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

    作者:[日]高杉尚孝

    要把你的主张变成大家的共识 你的谈判力、说服力够用吗? 不懂谈判,是因为逻辑与技巧不过关! 一本书教你搞定两大难题,带你全面进阶 向麦肯锡学习,你也能成谈判高手! 世界最强咨询公司的经典谈判术 从“逻辑思考”出发,升级你的谈判技巧! ................... ※编辑推荐※ 沟通过程中困难重重?谈判时费劲口舌也无法说服对手?有没有想过问题可能出在“思考”上? 本书作者是曾在麦肯锡任职多年的资深咨询顾问,他从在麦肯锡多年的谈判实战经验出发,首次指出了“逻辑思考”对谈判、沟通的重要性,并为读者设置了一套科学有效的逻辑谈判技巧。这种独创的逻辑谈判术,能够帮你打通谈判的各个技术要点,带你全面进阶,让你也能成为谈判高手! ................... ※内容简介※ 对手在核心议题上毫不让步,同事听不懂你的创意,要求加薪时上司问你凭什么,租房时中介对你漫天要价……你该怎么办?怎样把你的主张变成双方的共识?怎样提高谈判力、说服力? 在本书中,作者既分享了卓越的逻辑方法,又以多年经验详解了众多谈判技巧。逻辑方面,你可以学到享誉世界的麦肯锡“逻辑金字塔”,以及MECE、SCQA等分析法,使你在提炼观点、说理论证时既清晰又严密。技巧方面,作者分享了大量的经验,如BATNA、问答与让步技巧、需求分析等,还用详细的案例教你识破对手惯用的花招,使你在谈判时进退自如。 跟着这本书,学麦肯锡的谈判武器,你也能成为谈判、说服的高手。
  • 隐藏的逻辑

    作者:马克·布坎南

    为什么有些酒吧这个礼拜人潮涌动,下个礼拜却空空荡荡?为什么《隐藏的逻辑》能在畅销榜单上久居不下?为什么邻居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为什么股市会起伏波动?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像物理学家研究原子一样来研究人类社会,要思考的是模式,而不是人。多少年来,人类做决策的特性把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都搞糊涂了,他们依赖一种老式的思维方式,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是复杂的。现在,理论物理学家马克·布坎南(Mark Buchanan)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正在上演一场“量子革命”。物理学法则开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关人或“社会原子”的崭新图像,而且与现实存在的个体自由意志毫不冲突。混乱的原子活动能够组合成精准的热力学,人类的自由个体也同样能组合成可预测的模式。社会物理学家能剖析潮流的变化;能预测企业是成是败:能解释犯罪增多的原因。布坎南在这本开阔眼界的书里提出,了解群体组织的规律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主要挑战。《隐藏的逻辑》例证丰富,论点尖锐,容易理解,充满了智趣的游戏和刺激的实验,为我们看待人的社会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 寂寞求真

    作者:王路

    老师的本领和能力不是体现在他的“名”,而是体现在他的“明”。一位真正的好老师主要不在于他出名,而在于他高明,他有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建树,而且能够把他的学问传达给他的学生。 “大师”不是行政职务。它不能依级别的高低而定。“大师”也不是技术职称,它不能通过量化的考核而成。“大师”更不是自封的。一个人不会由于待在某个位子上,拥有什么头衔,掌握多少资源,发表多少著作文章就被称为大师。也不会因为被自己的学生门人尊称为“大师”或由于媒体的炒作而就是大师。“大师”是公认的,是被学术共同体公认的。 不少以哲学家自居或被称为哲学家的名人却得不到哲学界的认同。原因主要就在于他们那些洋洋洒洒的文字不属于或者主要不属于哲学领域。我常说,不要以为身在哲学所或哲学系,谈论的就一定是哲学。 对现有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反思,准备自己的观点遭到质疑和批判,乃是哲学自由思考的实质。一个哲学家可以对任何一个结论进行质疑和反思,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又必须准备自己的结论遭到质疑、批判甚至推翻。 本书精选了作者多年来从事逻辑和哲学研究的一些理解和体会。作者认为“寂寞”是学者的一种生活方式,“求真”是学者的一种思想境界;“寂寞”不意味思想的平庸。“求真”也不表明眼界的狭窄。“寂寞求真”是学者的一种选择。
  • 逻辑哲学

    作者:陈波

    《逻辑哲学》这本新书,“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全书的体例结构是新的,如全书分为五编:“演绎及其证成”、“真理与悖论”、“意义与指称”、“存在、量化和本体论”以及“休谟问题与归纳逻辑”,共十三章,每一章前面有“内容提要”,后面有“思考题”和“推荐阅读文献”;与人大版相比,去掉了一些章节,新写了一些章节,并对其他各章有文献的仔细重读,对新文献资料的大量检索和研读,对先前观点的重检讨和重新修正,对新观点的反复斟酌和小心论证,对表述方式的重新选择等等。断断续续花了作者近三年的时间。从《逻辑哲学》中,读者可以看到作者近几年的逻辑哲学研究上的一些新进展。
  • 哲学研究

    作者:[英]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讲述了:在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唯一创造了两种不同哲学而又各自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者则以《哲学研究》为象征。《哲学研究》告别了传统西方哲学以理想语言为基础、试图探索语言本质的静态逻辑构造论,重新将语言哲学捡回到日常语言中,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的功能作用作为出发点。他所提出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类似”对语言哲学的发展贡献基本。《哲学研究》译者陈嘉映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译者。《哲学研究》直接译自维氏的德文原本,因而是迄今中国最贴切、最准确的这一哲学名著的译本。
  • 推理的迷宫

    作者:[美] 威廉姆·庞德斯通

    本书搜集了经典的思想实验和哲学沉思,这些问题触及逻辑推理和语言的终极界限。作者庞德斯通向读者证明,它们不是脑筋急转弯那么简单,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密码学、决策论、亚原子物理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
  • 知识论

    作者:金岳霖

    导言 第一章 知识论底出发方式 第二章 本书出发方式底理由 第三章 所有或知识底材料 第四章 收容与应付底工具 第五章 认识 第六章 思想 第七章 摹状与规律 第八章 接受总则 第九章 自然 第十章 时空 第十一章 性质、关系、东西、事体、变、动 第十二章 因果 第十三章 度量 第十四章 事实 第十五章 语言 第十六章 命题、证实和证明 第十七章 真假 导言 I.知识论是甚么 A.知识论底对象 B.知识底可能向题 C.知识底限制问题 Ⅱ.知识论与别的学问底分别 A.各种不同的学问 B.知识论与记载学底分别 c.知识论与科学底分别 D.知识论与心理学 Ⅲ.本书所要陈述的知识论 A.态度上的种种 第一章 知识论底出发方式 I.从甚么地方论起 A.材料问题 B.能 C.所 D.内容的所 Ⅱ.直接或间接地由官觉出发 A.直接间接问题 B.所谓觉底问题 C.暂从不同的觉说起 D.在不同的觉中去找官觉 Ⅲ.从甚么原则出发 A.思想上的攻守问题 B.无可怀疑原则底弓I用 C.以前类似的出发方式 D.现代类似的出发方式 IV.此出发方式缺点之一,不能得非唯主的共同 A.唯主学说底共同 B.唯主学说底真假 C.唯主与非唯主的共同底分别 D.何以要非唯主的共同呢? V.此出发方式缺点之二,对外物底看法 A.所谓外物 B.对于外物之有的安排 C.推论底困难 D.建立外物底困难 第二章 本书出发方式底理由 I.对上章出发方式底批评 A.接受命题底态度 B.无可怀疑 C.无可怀疑原则与自我中心观 D.人类中心观和自我中心观底不妥处 II.知识论者底要求 A.理解底要求 B.所要理解的对象 C.知者与被知底实在感 D.实在感不能抹杀 Ⅲ.被知的底实在感底分析及满足贮感底理论上的条件 A.被知的底独立存在感 B.性质底独立感 C.被知中的彼此备有其自身的绵延的同一性 D.理论底真正感底分析 Ⅳ.本书底出发方式 A.有效原则 B.实在主义 C.如何的命题有效 D.本书底出发方式 第三章 所与或知识底材料 I.正觉底分析 A.正觉底定义 B.正常的官能者 C.客观底呈现 D.正觉关系 E.青定正觉之有 Ⅱ.客观底解释 A.本观或自观 B.无对或绝对中的本来 C.有对或相对的本来 D.客观的呈现底说法 Ⅲ.内在外在关系(关系总论在后) A.内在关系论 B.全体与部分 C.关系与性质 D.改变关系底推论 E.官能种与外物类二者底内在关联 F.官能者与外物底关系 G.外物 Ⅳ.官觉 A.所谓官觉 B.官觉关系 C.官觉呈现 V.校对 A.校对底宗旨 B.能随时校对的官能活动 C.不能随时校对的官能活动 D.知识底基本材料是所与 第四章 收容与应付底工具 I.所与底收容或应付 A.收容与应付 B.收容与应付底趋势与工具 II.习惯 A.所谓习惯 B.习惯不限于官觉者也不限于官觉 C..习惯与官觉 D.官觉中的习惯 Ⅲ.记忆 A.记忆是否习惯底继续 B.记忆底成分(以最后一例的记忆为主体) C.记忆与收容所与 D.记忆与其它的趋势 Ⅳ想象 A.想象底成分 B.想象底用处 C.想象与官觉 V.意志与注意 A.所谓意志 B.谓注意 C.意志底影响 D.意志与官觉 Ⅵ.相信与归纳 A.所谓相信 B.相信底普有 C.避害反应 Ⅶ.语言 A.所谓语言 B.语言底交通性 C.语言与所与 D.社会的收容与应付工具 ⅥⅡ.抽象 A.所谓抽象的 B.所谓抽象 C.抽象的底用处 D.抽象底重要 第五章 认识 I.官能与认识 A.官能底特点 B.认识 C.认识中的经验成分 D.工具底引用 Ⅱ.所与底分别 A.现实底分别 B.官觉者底区别 C.所与底分别 D.所得与愿与底 Ⅲ.关系 A.何以提到关系 B.所谓关系 C.所与中的关系 D.关系底重要 Ⅳ.性质 A.何以提出性质 B.所谓性质 C.所与中的性质 D.关系与性质 V.个体底绵延 A.所谓个体 B.性质底相似 C关系底一致 D.推论问题 Ⅵ.官觉与认识底社会性 A.所谓社会性 B.趋势中的社会性 C.官觉与认识对象底社会性 D.官觉与认识底社会性和知识底客观性 第六章 思想 I.心 A.心字底各种用法 B.在哲学上的心 C.思想之官的心 D.心与思想 Ⅱ.思想 A.思想能力底活动 B.思与想一 D.思想动静底混合 A.想象中的关系与想象底时间关系 B.想象与记忆底分别及想象底原料 C.想象底内容 D.想象底对象 Ⅳ.思想底相联 A.所谓思想底相联 B.联想联思底原则 C.联想联思底符号化 D.联想或联思力 E.联想联思底重要 V.思 A.思议历程底关系与意念底关联 B.思议底原料 C.思议底内容 D.思议底对象 Ⅵ.思议底结构 A.意念与概念 B.意念底意义 C.意念底图案与历程中的内容 D.概念底结构 第七章 摹状与规律 I.摹状成分 A.意念底摹状与规律 B.所谓摹状 C.抽象的摹状与特殊的形容 D.摹状方式 Ⅱ.规律成分 A.所谓规律 B.规律与时间 C.按受方式底相引用 D.意念无真假 Ⅲ.规律与摹状不能分离 A.先后可题 B.无规律不能摹状 C.无摹状不能规律 D.二者底综合 IV.治变 A.意念底取舍 B.个体底变更 C.意念底取舍不随个毒底变更 D.以不变治变 V.先天先验 A.所谓先天先验 B.无先天的形成经验的接受方式 C.意念底先验性 D.完全变更与先验底意念 Ⅵ.逻辑 A.先天的命题 B.关于逻辑命题底种种 C.逻辑命题中的思想律 D.思议原则 第八章 接受总则 I.休谟底问题与归纳原则. A.休谟底问题 B.归纳原则 C.者底问题 Ⅱ.归纳原则与秩序 A.归纳原则底解释 B.“A——B”与历史总结 C.“A——B”与自然律 D.所谓秩序 Ⅲ.归纳原则与时间 A.归纳原则底分析 B.现在与t C.前件底内容 D.后件底真假值 Ⅳ.归纳原则底永真 A.归纳原则底真假值 B.“时间打住”这一假设 C.时间不会打住 D.归纳原则为先验原则 V·归纳原则是接受总则 A.接受方式与归纳原则 B.量底增加与质底改进 C.所与底自由或自然 D.化所与为事实 VI.秩序问题 A.休谟问题中的秩序 B.所与底秩序 C.意念底结构与事实底秩序 第九章 自然 I.呈现与本然的现实 A.呈现底观 B.所与底观 C.本然的现实 D.呈现与本然的现实 Ⅱ.本然与自然 A.官觉类底共同世界 B.各官觉类底特别世界 C.各官觉者底特殊世界 D.本然与自然 IV.自然与经验 A.经验 B.所谓自然界在经验中 C.所与能 D.自然与经验 V.自然律 A.自然律”底解释 B.固然的理底性质 C.自然律底发现与科学 D.自然律底支配 VI.自然界底种种 A.自然史 B.自然与归纳 C.种种等等,形形色色,这这那那 第十章时空 I.本然的时空 A.本然底时空 B.手术论 C.对于手术论底批评 D.个体与非个体的时空 Ⅱ.自然时空底架子与川流或居据 A.自然的时空 B.川流的时间 C.架子的时间 D.居据的空间 E.架子的空间 Ⅲ.关于时间的种种 A.有量与无量 B.时间终始问题 C.时间与分割 D.终始先后与川流及架子 Ⅳ.关于空间的种种 A.与时间同样的问题 B.真空问题 C.侵入问题 D.空间底这与那 V.时空意念 A.时空意念非先天形式 B.时空意念底摹状 C.时空意念底规律 D.川流或居据底度量 E.川流或居据底秩序 补遗 第十一章性质、关系、东西、事体、变、动 I.性质 A.性质底定义 B.性质与呈现 C.性质底分类 D.个体底性质 Ⅱ.关系 A.关系底定义 B.关系与呈现 C.关系底分析 D.冲突问题 E.关系底分类 Ⅲ.东西 A.底定义 B.东西与所与底分割 C.东西底分析 Ⅳ.事体 A.事体底定义 B.事体与所与 C.事体底分析 V.变 A.变底定义 B.变不可能底说法 C.变与呈现 Ⅵ.动 A.动底定义 B.动底可能问题 C.动与所与 Ⅶ.本章所论的接受方式 A.静的安排 B.动的安排 C.章后语 第十二章 因果 I.区别几旬关于因果的话 A.因必有果果必有因 B.一切都各有其因果关系 C.甲因必有乙果 D.特别的因果关联 Ⅱ.因果的居间问题及空间问题 A.无间说 B.有间说 C.空间问题 Ⅲ.因果间底时间问题 A.因果底先后 B.因果不能同时说 C.果可以先于因说 D.先后底不同的意义 E.因先果后说 Ⅳ.因果底背景问题 A.问题所在 B因果关系底可靠性与用处 C.背景不是整个的世界 D.所谓同样的背景 V.因果间底必然问题 A.问题所在 B.因果底现实与它靠得住与否底问题 C.必然与固然 D.背景与因果底靠得住 E.特殊的现实底或然 第十三章 度量 I.度量问题 A.何以论度量 B.度量所牵扯的 C.单位与标准单位 D.运用单位的方法 Ⅱ.时空底度量 A.时底度量 B.空间底度量 C.其它的度量 Ⅲ.质量问题 A.质与量 B.以度量形容性质 C.结果或影响 D.无所谓化质为量 Ⅳ.度量底精确向题 A.度量底中立与客观 B.度量底准确 C.武断成分 D.度量不武断 V.约俗学说底理论 A.问题 B.这问题与手术论 C.度量底根据 D.不同的度量制度 E.度量成一系统 第十四章事实 I.自然与事实 A.自然底类型性 B.自然与时空 C.事实与自然的时空 D.事实与判断 Ⅱ.事实与东西和事体 A.事实与东西 B.事实与事体 Ⅲ.事实与普遍 A.问题之所以发生 B.普遍的命题之所表示 C.普遍命题之所肯定 D.没有普遍的事实 Ⅳ.事实与正负 A.真的正负命题之所表示或肯定 B.真的负的普遍命题 C.负的特殊的命题 D.没有负事实 V.事实与将来 A.关千未来底种种 B.以某特殊的现在为根据底将来 C.将来的自然项目 D.没有将来的事实 Ⅵ.事实与知识 A.事实与经验 B.无不知道的事实,从知识类说 C.有不知道的事实,从一类中任何一知识者说 VII.事实与理论 A.事实与意念图案 B.理论与发现事实 C.事实有秩序 D.事实底硬性 第十五章 语言 I.字 A.官觉呈现 B.样型和凭借底分别 C.样型与意义 D.字与共相 Ⅱ.字底蕴藏 A.字底蕴藏 B.情感上的寄托(甲) C.情感上的寄托(乙) D.情感上的寄托(丙) Ⅲ.语言文字文法 A.字底配合法 B.文法 C.句子 D.表示命题的句子 IV.翻译 A.情感上的寄托与意念上的意义 B.翻译 C.翻译与意义及情感 D.文学哲学上的翻译 V.思想与语言 A.独立与否底问题 B.想像与语言文字 C.思议与语言文字 D-命题与语言文字 第十六章 命题、证实和证明 I.导言 A.定义与主词 B.特殊的命题 C.有时代或地域底限制的普遍命题 D.普遍命题 E.命题显现与命题 Ⅱ.事实语言命题 A.语言与命题 B.命题与事实 C.命题与事实底关系 D.事实语言命题底三角关系 E.命题独立于任何官觉类底任何知识者 Ⅲ.命题与判断 A.判断不是命题 B.判断底分析 C.命题底断定 D.判断底对错 Ⅳ.命题底证实 A.判断底对象 B.特殊命题底证实 C.表示历史的特殊命题底证实 D.限于时地的普及命题底证实 E.普遍命题底证实 V.命题底证明 A.概念底图案或理底结构 B.证明底分析,普遍命题底证明 C.证明底分析,特殊命题底证明 D.证明底所得 第十七章真假 I.不同的真假说 A.融洽说 B.有效说 C.一致说 D.符合说 Ⅱ.真假学说所要注意点 A.形上与形下底分别 B.程度问题 C.真假不相对于特殊的时地 D.真假不相对于知识类 III.符合是真假底定义 A.真假说仍不能离开符合 B.照像式的符合 C.符合说所牵扯的鸿沟 D.符合底说法 IV.符合底标准 A.融洽 B.有效 C.一致 V.符合感底时空性和超时空化性 A.对错真假与时间 B.标准底时间性 C.标准底超时空化 Ⅵ.知识底进步和真理底完成 A.知识底进步 B.各方面的意念图案 C.意念图案底推翻,修改,凝固化与形成 D.知识与真理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作者:殷海光

    这本书可以说一部分是作者从事逻辑教学的经验产品。 苦于年来,一般读者苦于逻辑枯燥无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十三年前,作者试着以对话体裁写了一本逻辑入门的书。从同类书籍的行销数量比较起来,事实证明作者采取对话体裁写这类的书是符合一般需要的。来台以后,作者又教这门功课,但那本书已经绝版了。因应教学上的需要,作者又用对话体裁写了一本讲义,由学校油印,内容较前书有所改进。讲义印出以后,一搁又是四年,作者没有再用到它。这四年来,学生们纷纷以介绍逻辑读物相请,这类事实,使作者觉得颇有将那份讲义改变成书的形式之必要。可是,去年翻阅那份讲义时,作者认为有许多应该包含进去的东西没有包含进去,而且有许多地方简直不行了,于是,动手大加修正。认真说来,这本书是作者用对话体裁写这类书的第三次。 依照英美的标准而论,本书包含了英美基本逻辑教程中应该包含的全部题材,至少大部分题材。不过,在题材的处理上,作者还是多少作了不同的权衡。作者的权衡是以这几个条件为依据:一、着重应用方面;二、着重纯逻辑的训练;三、介绍新的说法;四。修正传统逻辑的错误;五、在必要时,提出作者的贡献。 以这五个条件为依据,除了为适应本书的体裁和目标而搀入的因素以外,作者在这本书中,对于现有的逻辑题材,有所多讲,有所少讲;对于有些人认为是逻辑题材而从现代逻辑眼光看来不属逻辑范围的题材,则根本不讲。在作者认为不当浪费读者脑力的题材上,作者不愿多写一条;在作者认为读者应该攻习的题材上,作者不吝多费一点笔墨。在有些地方,直到现在为止,还是有不少逻辑教科书继续重述传统逻辑中所混杂的文法、心理学、知识论,甚至于伦理学和形上学的若干成分。这对于增进读者的推论能力会有什么帮助?在选取逻辑教材方面,我们应须不太忽视欧美最近数十年来逻辑方面重大的展进才好。 本书既是根据作者从事逻辑教学之经验而写成的,因此,差不多对话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转折,都是习基本逻辑者所常发生的。在学习的历程中,如果大多数人可能发生的问题相差并不太远,那么作者希望这本书对于希望自修逻辑的人有所帮助,正如希望它对于攻习大学基本逻辑的人有所帮助一样。 运用这种体裁写逻辑书,作者倍感吃力。当然,如果一个人吃力而多数人得以省力,那么是件很值得的事。但是,作者所希望的,是读者在比较省力的条件之下训练严格的推论力,甚至于到达森严的逻辑宫殿,所以在不可避免用力的时候,还得读者自己用力。攻习任何科学,相当的牛角尖是一定要钻的,如其不然,我们将永远停留在浮光掠影的阶段。在钻过牛角尖以后,如果我们增益了相当的智能,那么正是我们到达了进步之点。
  • 批判性思维

    作者:[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美]理查德

    《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是美国最为畅销的大学教材,连续九次再版,语言通俗、生动,直观地阐述了批判性思维、正确推理和合理论证的基本问题、观点、方法和技巧。《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起,就如何进行正确地思维和清晰地写作,到有效论证的规则、合理的演绎和归纳推理,再到道德、法律和美学的论证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还指出了各种以修辞手法来掩盖虚假论证的例子,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合理而正确的思维基本原则、规则、要求、技巧和训练方法。 读者对象为逻辑学、哲学、管理学专业的师生以及从业人员。
  • 非是非非

    作者:孟云剑

    如果有人说他在说谎,那么他是不是一个说谎者?只给不为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理发师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理发?古希腊的长跑冠军为什么追不上乌龟?全能的上帝能否造出一辆自己开不走的车?钱少者真的可以赢走钱多者钱包里的钱吗?“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是不是真理?你没有失去的东西你仍然拥有,所以你有角?…… 悖论,就是按照正确的逻辑推理,却得到矛盾的结果。《非是非非:世界经典趣味悖论》汇聚了世界各国千年来最经典的悖论:白马非马,飞矢不动,囚徒困境,鳄鱼悖论,特修斯之船,罗素悖论,亨佩尔的乌鸦、扑克牌悖论……让你和绝代智者做一番脑筋较量。
  • I Am a Strange Loop

    作者:Douglas Hofstadter

    Douglas Hofstadter's long-awaited return to the themes of Gödel, Escher, Bach--an original and controversial view of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Can thought arise out of matter? Can self, a soul, a consciousness, an "I" arise out of mere matter? If it cannot, then how can you or I be here? I Am a Strange Loop argues that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selves and consciousness is the "strange loop"--a special kind of abstract feedback loop inhabiting our brains. The most central and complex symbol in your brain or mine is the one called "I." The "I" is the nexus in our brain, one of many symbols seeming to have free will and to have gained the paradoxical ability to push particles around, rather than the reverse. How can a mysterious abstraction be real--or is our "I" merely a convenient fiction? Does an "I" exert genuine power over the particles in our brain, or is it helplessly pushed around by the laws of physics? These are the mysteries tackled in I Am a Strange Loop, Douglas R. Hofstadter's first book-length journey into philosophy since Gödel, Escher, Bach. Compulsively readable and endlessly thought-provoking, this is the book Hofstadter's many readers have been waiting for.
  • 金字塔原理

    作者:[美] 巴巴拉·明托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讲解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的读物,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篇主要对金字塔原理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介绍了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目的是使读者理解和运用简单文书的写作技巧。 第二篇介绍了如何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环节,以保证使用的语句能够真实地反映希望表达的思想要点。书中列举了许多实例,突出了强迫自己进行“冷静思维”对明确表达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需要写研究分析报告的人士,以及需要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结论供决策使用的人士。这一篇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框架来组织分析过程,使写作者的思维在实际上进行了预先组织,从而能够更方便地应用金字塔原理。 第四篇介绍了一些演示技巧,能够写作者在以幻灯片等书面形式演示具有金字塔结构的思想时,能让读者或观众感受到金字塔结构的存在。 附有三个附录。附录一涉及的是分析法和科学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区别;附录二列举了序言部分的各种常用写作模式;附录三是全书要点的详细提纲,突出了《金字塔原理》的关键概念和关键思维技巧,以便读者快速查阅。
  • 小逻辑

    作者:(德)黑格尔

    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本来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是黑格尔于最后十余年内的心血。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他的学生在他逝世后编订全集时,再附加以学生笔记作为附释,于是使得这书又有了明白晓畅、亲切感人的特点。尤其是关于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及概念的推论等,都是《大逻辑》所没有或极少见的,特别值得重视。
  • 误区

    作者:Thomas Kida

    《误区-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书中列出了“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字”、“寻求认同”、“记忆有缺陷”等批判性思维,立论精辟,说理纵横捭阖,让人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