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魏晋南北朝
-
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定稿于1948 年。一般说,“史论”的任务和写法不同于“史”,是以“史”为例而侧重于“论”;他却以更多 的精力用于“史”。当朱自清读到其中有的篇章,称赞说“非常精彩,你能见其大,将繁乱的顼碎 的材料整理出线索来”;近年来,又有学者赞叹此书“搜集材料的方法……有一种竭泽而渔的气概 ”,都着重肯定在“史”的方面用力之勤和功夫之深。写于1947年关于一部文学史的书评,反 复强调该书“完全由作者的主观左右着材料的去取”,“用历史来说明了作者的主观观点”,“有 许多与史实不太符合的地方”,损害了“这部书的‘史’的价值”;因此认为“这本书的精神和观 点都是‘诗’的而不是‘史’的”──从根本上反对这种重在阐释史家的见解、主观色彩浓厚的修 史态度和写法。可见他在四十年代后半期,已经形成了尊重客观史实的史学主张和强调实证、注重 叙事描述的治史方法。随后所写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也是首先以史料的丰富详尽,至今仍为人们 所称道。他向人介绍编写此书的原则说:“多以作品和史实为依据,少写空泛的议论和分析,点到 为止,不多渲染,要言不繁,留有余地”;采用的是同样的原则和方法。在他看来,“文学史的努 力方向,一定须与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相符合,须与各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相联系,许多问 题才可能获得客观满意的解决”。而他概括自己的《中古文学史论》的特点,在于“着重在文学思 想本身以及它和当时一般社会思想的关系”,“着重在文人生活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来考察说明 这段文学历史。这种注重“史的关联”,“历史和时代的影子”,把文学史研究理解为文艺科学与 历史科学的结合又更突出“史”的性质的主张,特别是偏重于联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解释文 学的思路,所反映出来的文学作为精神现象和艺术创造,必然受到客观环境和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制 约的观点,注意以后者说明前者的做法,表现出来的是唯物主义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这种如今被 人们称为社会的历史的分析,同样运用于他的现代文学研究的全部成果中,并且多有新的发挥。 -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经过魏晋进入南朝,文学的价值和特性受到了高度重视,人们对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也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本书既介绍了南朝文学徜徉于山水林壑、沈溺于宫闱闺阁,也有北朝文学的悲凉情调悲凉、刚健质朴,本书会使您对中国文学史产生新的兴趣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
汉魏六朝诗选
西汉至隋朝的诗歌,以前亦常称为八代诗,起讫时间约自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前后包括800余年的创作和流传历史。这是我国诗歌从《诗经》、《楚辞》到唐诗之间一个漫长而重要的阶段,在诗歌史的长河中,堪称是《诗》骚之流、唐诗之源。 本书选150位诗人,530余篇作品,其中包括无名氏作品100余篇。对选入的作品选分朝代,然后大略依照诗人生年顺序排列。由于划分朝代在先,而诗人归入哪个朝代是按惯例以他最后出仕来定的,于是有时不免与年龄排序舛逆,因此出现年长的诗人反而排列在后,并由此而出现同时酬唱的诗篇分属不同朝代的情况。对此祈请读者鉴这,好在此类例子并不多。撰写诗人简介、诗篇题解、注释、评析,对往哲今贤的意见多有参考,凡引用均予注明。诗歌正文一般不作较记,如其异文有关涉诗意理解者,则一并加以注出。 -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
本书是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相配合的一部书,主要在于说明交代条目中所作结论的依据。本书条目包括作家生平事迹、作家生卒年、作品的写作年代、对前人成说提出的商榷、杂记杂论等方面。 -
魏晋南北朝诗选评
本书编选的目的是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新的魏晋南北朝诗选本。这个选本既不宜篇幅过大,也不宜过小,力求尽量收入这一时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使读者对这一时期的诗歌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从中了解到魏晋南北朝诗的历史地位及其为唐诗的繁荣所起的准备作用。为了便于普及起见,一引起过于艰深的诗篇和某些思想倾向不很健康的作品都未入选,同时为便于读者了解诗意,我们作了一引起简明的注解和点评。在注解方面,我们考虑到读者的需要,一般很少引证前人的原文,以求通俗易懂。在点评方面,我们参考了不少前人的意见。 -
魏晋玄学论稿
本书对于玄学与佛学之关系、言意之辨、本末有无之争等问题的论述阐释,均有所创见,基本能够涵盖魏晋玄学的主要方面。作者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玄学思想中考镜源流,并掘发其中所蕴的义理,其治学之严谨,考订之精密,在本书中可见一斑,长期以来受到学界关注。 本书对于玄学与佛学之关系、言意之辨、本末有无之争等问题的论述阐释,均有所创见,基本能够涵盖魏晋玄学的主要方面。作者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玄学思想中考镜源流,并掘发其中 -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类体式发源和成熟的时期。《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由葛晓音所著,从语言、节奏、结构、表现方式等多种角度,深入而系统地探讨了从《诗经》、《楚辞》到五言、七言、杂言等各类诗体产生和发展的原理,各类诗歌体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体式的形成与各类诗型的艺术表现感觉和创作传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是一部视角新颖的唐前诗歌体式生成和体调演进的发展史。 -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套装上下册)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繁体版)》为套装书,分为上下两册。《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套装上下册)(繁体版)》对所选作品作了比较详尽的注释,历代各家之说凡有可取者均酌情采录。附录部分包括作家本传、以及对作家作品暸解评价上较重要的有关资料,可供教学和研究参考。《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套装上下册)(繁体版)》还增加了作者小传(或作品介绍),简要地叙述了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对一般读者或许略有帮助。 -
虚实之间
本书收录的文字“一类与史学有关,一类则与史学无关”。前者主要是几篇书评,由小及大,由近至远,既不失史家的深刻,又兼顾读者的趣味。后者属于作者的业余爱好,有回忆性的写实之作,也有纯属虚构的“文学”小品。作者在中古史领域有上佳表现,而这些“与史学无关”的文字则非常“有趣”,而在有趣之外,还能体味到作者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洞察与睿智的思考。 -
重刊洛阳伽蓝记 山涛论
《重刊洛阳伽蓝记》系作者受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合本子注”之说启发,重别《洛阳伽蓝记》正文和子注,并校订《洛阳伽蓝记》的讹脱衍倒。是诸多《洛阳伽蓝记》整理本中较有特色的一种。此书完成于上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亲为作序,广为揄扬。此后作为中研院史语所集刊专 刊在台湾出版,受到学界重视。 《山涛论》钩沉发抉魏晋之际政治史的线索,讨论山涛、羊祜等清流名士阵营代表在魏晋时期政治演变中的角色和地位。以清流名士阵营与贾充阵营的争衡这一主线,解释魏末晋初的政治变迁。 -
汉魏六朝文学与文献论稿
本书为北大著名学者傅刚的最新学术成果,针对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文体在汉魏六朝文学写作和批评中的作用、《文选》与《文选》学、《玉台新咏》的编纂等问题,都得出了比较实事求是、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本书收录了作者三十六篇论文和两篇附录,共计三十八篇文章,分“总论”“汉魏六朝作家作品研究”“《文选》与《玉台新咏》研究”三部分。作者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三十余年,研究方向集中在汉魏六朝文学上,其对《文选》和《玉台新咏》的研究,代表了当今学术界的最新水平。本书所收文章,是作者在此领域中多年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其研究特点是以文献清理和考订为基础,尊重学术传统,同时使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倾向堂庑正大的研究;对文学现象形成的考察,注重探讨内部规律和联系,在尊重历史事实基础上讨论现象发生的原因;解释重于评论,以同情的理解,考察历史现象。因此在汉魏六朝文学相关研究中,能够取得优秀成绩。如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文体在汉魏六朝文学写作和批评中的作用、《文选》与《文选》学、《玉台新咏》的编纂等,都得出了比较实事求是、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译注》流传的版本很多,主要有影印南宋绍兴八年董葬刻本(简称影宋本)、明嘉靖袁褧嘉趣堂翻刻南宋陆游刻本(简称明本或袁本)、清道光周氏纷欣阁重刻袁本(略有校正,简称纷欣阁本)、清王先谦据纷欣阁本校订重刊本(简称王本)。商务印书馆编《四部丛刊》,曾据明嘉趣堂本影印,使袁本广为流传,影响较大。 -
洛阳伽蓝记校释
北魏时期杨衒之所著《洛阳伽蓝记》在历史、地理、佛教、中西交通、文学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是一部名著。这“伽蓝”一词是梵文的音译的略称,意为僧院、佛,因为本书以记载洛阳的佛寺为主,故名“洛阳伽蓝记”。本书是以地理著作的面貌出现的,它以寺庙为经,而以有关的史实、人物、传说、物产等为纬,描述了一幅北魏时期洛阳城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周祖谟先生在校注本书的过程中,恢复了原书中的正文与子注,显得眉目清楚,使该书成为目前最佳的精校本。 -
庾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
庾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ISBN:9789575473150,作者:許東海 -
荆楚岁时记
《荆楚岁时记》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荆楚岁时习俗的著作,也是保存到现在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本指楚族或楚国,后以楚国的境域约相当于古荆州,故沿用泛称长江中游一带。 -
魏晋南北朝赋史
程章灿同志的博士学位论文《魏晋南北朝赋史》,完成于1989年夏,那时他将近二十六岁。在写成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这部论文又为江苏古籍出版社接受出版,这是我所知道的,在现在中国古典文学界中,出版几十万字专著的最为年轻的研究人员。 这似乎是一个标志,表明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正步人一个新的阶段,一批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加到这个研究行列中来,他们带来了一种特有的学术朝气,带来了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环境而培育起来的开阔而敏锐的理论思维,而他们又大多在前辈学者的指导下,受过严谨学风的熏陶,因此又有着令人不得不首肯的扎实的基本功。这一切,我觉得,预示着我们古典文学研究正在较早地在整体上走向成熟。 章灿同志是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和周勋初教授的研究生。1989年夏,我应程、周两位先生之邀,为章灿同志博士论文写评阅意见及任答辩委员。我在评阅意见中对论文的总评价是:“材料详备,学风笃实, 能充分吸取传统治学的优点, 又能兼采新时期文艺理论的长处,因此其整体论述,实而不固,华而不泛,史论结合,时出新意。”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曹道衡、沈玉成、徐公持先生,山东大学龚克昌先生,他们四位所写的同行专家评议,与我的看法一致。当然,评阅意见限于体例,不能写得很多,更不能充分展开对一些学术问题的评论。 这次我又承邀为本书写序,用几天的时间将原来的论文重读了一遍,感到一种前此未曾有过的特殊的享受,深深地觉得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在为自己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确实还大有可为。 近年来报刊上不断有文章提出,长时期来辞赋受到不应有的冷落,赋体文学研究受到不应有的忽视。而所以致此的原因,则是由于人们在观念上对赋的评价过低,认为赋特别是作为赋体文学代表的两汉大赋,不过是润色鸿业的宫廷文学,是追求铺张扬厉、华艳靡丽的形式主义作品。这些文章的意见当然是对的,但造成辞赋研究为人忽视的原因是否仅仅如此呢?这里我想提一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我觉得,研究同创作一样,繁荣的局面是要靠作品来支撑的。没有一定数量的有水平的作品产生,谈不上创作的繁荣;没有一定数量的有水平的论著问世,则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势必形成冷落的局面。在古典文学界,近十年来,像《文心雕龙》研究,唐宋诗研究,《红楼梦》研究,等等,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注意,甚至成为热门,究其原因,也还在于在那些学科中不断地产生有较大突破和创新的论著。就科学的意义上说,研究客体是无所谓重要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研究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突破与创新的程度。我对辞赋没有专门的研究,但由于工作的缘故,也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文章与专著。 我觉得,辞赋研究冷落的局面是否还可从研究本身找一找原因呢?以我个人的浏览所及,除了少数几家论著之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免有些陈陈相因,缺乏新鲜感,比起别的领域来,就显得停滞和冷落。 本书的研究,还有两点使人感到兴趣。一种是充分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把作者大量搜寻到的材料,用统计、数字、表格列出,这样作不仅仅是读者醒目,作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加强我们作文学研究时的科学观念。书中另一个使人感兴趣的是,作者对某一时期某一作家赋的观念的研究,不局限于过去通常所作的仅着眼于一些理念著作,而是尝试着从作品本身加以探索。 -
庾信研究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本书以文史互证的方法,把庾信放到南北文化交流及南北朝文学向隋唐文学演进这两个坐标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入北之后的使者情绪、归隐心理、乡关之思和史家意识等诸种心态,作品的南北分期,清新绮艳、刚健老成等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使事无迹、诗赋互化等娴熟诗艺,以及在文学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
中古文学史论
《中古文学史论》为王瑶先生代表作,撰写于1942年秋。本书共十四章,起于汉末,讫于梁陈,大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学思想”,着重在文学思想本身以及它和当时一般社会思想的关系;第二部分是“文人生活”,着重在文人生活和文学作品的关系;第三部分是“文学风貌”,论述主要作家和作品内容。本书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种“以史证文”、重视“阐释与批评”的经典范本。 -
任昉与南朝士风
任昉与南朝士风,ISBN:9787532559695,作者:曹旭 主编,杨赛 著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