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魏晋南北朝
-
魏書釋老志研究
釋老志,是以北魏、東魏帝王及政治中心所撰寫的佛、道二教歷史,也是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佛教歷史。本書歷史簡則由日本知名學者塚本善隆教授一一補充註解,帶領讀者全面了解佛教進入中國後,如何成為貴族所信仰,隨之開創漢傳佛教的根基。 本書是當代最重要的佛教歷史經典作品,由台北藝術大學林保堯教授精心翻譯而成,詳列北朝佛教年代表、搜羅相關論文,方便大家對照閱讀。 -
宋书校勘记长编
本书为著名史学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王仲荦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撰写的《宋书》点校长编手稿影印本,为“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中的一种。书稿以单色影印的形式出版,真实完整地展现王仲荦先生认真细致高水平的点校工作。从此书中不仅可以发现当时点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可以知道修订所需的一些重要信息,对二十四史修订和古籍整理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更可以从中窥见老一辈史学家严谨的学风和广博的学识。 -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本书分为城市历史地理、历史地理信息化两篇,内容包括:岁岁曾冰合——六朝建康的气候与自然灾害、湛湛长江水——六朝时期的长江与健康、金陵帝王州——六朝建康的地理形势及其“城市-区域”格局、淮水六代烟——六朝建康的城市水网空间格局、地理信息技术与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超媒体地理信息技术在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初步应用等。 -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新讨论了以往对关系史的研究,将经过检验的成果组织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下篇就若干重要而又必须进一步推敲的专题,如张骞西使、甘英西使、通西域路线戊己校尉、李柏文书,以及吐鲁番文书有关年号等,进行了研究;也都是从千人的研究成果出发,得出与前人不同的结论。 -
籍贯与流动
传统文学史认为,北朝文学以“北地三才”和“北朝三书”为代表。由于现存史料的局限,似乎除了他们之外没有多少本土文士。如果摆脱现存文学作品的束缚,将眼光集中到众多文士身上,通过史书对文士的描述,来归纳文士静态的籍贯分布,以及动态的地理流动,就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描绘出北朝文学影像的另一面。文±的籍贯分布与地理流动是文学演变发展的一条内在线索,唯有把握于此,方能洞察文学发展演变的方向…… -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二卷)
本书齐集中国大陆、日本、台湾中国中古史领域的青年学术精英最新的学术成果,为三方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与创新的重要阵地。 -
出土墓志所见中古谱牒研究
本书通过文本辨析和图版对照,判定大量魏晋南北朝墓志直接抄录了墓主家族谱牒,并对谱牒残章做了辑录与格式复原,作出了社会史的初步考察。这一研究可视为中古社会史资料的一次重新发现。根据研究结论,可以从六朝墓志中辑录到二百余件原始谱谍,每件少则数十字,多则数百字,世系记录完整,婚姻历官总字数多达数万字,内容涉及魏晋南北朝家庭结构、性别比例、婚姻状况、嫡庶之别等中古社会史的重要内容,从而拓展了中古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视野。 -
魏晋南北朝隋唐立法与法律体系(上、下卷)
本书讨论了魏晋南北朝立法与法律体系的主要脉络及一系列重要问题。全书围绕制敕与法典的关系这个帝制时代法制的根本问题,着眼于敕例编纂立法化和法典化进程的起伏,构勒了从魏晋以来制定法作用和地位越益突出,直至唐初形成《律》、《令》、《格》、《式》四部法典统一指导举国行政的格局,再到盛唐以后这一格局迅速瓦解,整个法律体系重新开始以各种敕例为中心来整合和发展的历程。明确该时期立法与法律体系发展的这一主线,对于进一步认识法典在中华法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揭示我国古代法制传统要在敕例和重在司法的特色,据以修正和完善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线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新见北朝墓志集释
本书主要对近年新发现的北朝墓志资料进行考释,具体分为北朝墓志文释读及墓志原拓图版展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墓志释读中,对精选出的2003年以来新见50方北朝墓志,逐一考订志文,释读相关史料价值及艺术价值。在第二部分的墓志图版展示中,提供原石拓片高清晰图版,标明 -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
作者长期研究西域史和古代中外关系史,对塞种、贵霜、嚈哒以及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有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作者就各篇西域传所见西域文化、宗教、习俗、制度,以及人种、语言、文字作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结集而成《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本书和《两汉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为姊妹篇,共75万字。两书不仅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有关西域的记载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注解,而且首次解读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的认知和阐述系统。这对于深入理解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均有參考价值,其意义已经逸出了西域史研究的范畴。 -
六朝文化
作者以近十多年在六朝古都出土的六朝文化遗存为研究核心,结合全国范围内的相关发现,以及海外与中国六朝文化相关的考古资料,从城市考古、佛教考古、陶瓷考古、帝王陵考古、六朝瓦当研究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六朝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文化影响。 -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
本书是云南民族大学学术文库之一,内容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豪族问题的研究,共为上下编、六章,结构合理,内容翔实,语言流畅。作者站在豪族问题的研究前沿,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了详细、精到的考查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
五胡十六国论著索引(套装全2册)
《五胡十六国论著引索(套装全2册)》辑录的资料,基本上自十六国开始,迄于2008年1月初(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兄弟民族,资料上略有追溯)。以论文、著述、编作、文集、正史、编年、别史、杂史、佛藏、典章、诗文、地书、表谱考证、类纂、文物考古等为主。 -
女人的中國醫療史
房內是一位富貴之家的孕婦,獨自半蹲地架在衡木上生產。房外則是她的公公,陪同來助產的高僧,隔著窗戶教她調息。西元六世紀一個不可思議的分娩故事,先後經兩位士大夫抄錄和轉載。這些男性醫學專家對產婦和助產婦的評價,透露了什麼樣的身體觀與性別觀?遭到品頭論足的女性,又表現了哪些醫療照顧上的能力與特色?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從生育文化入手,介紹求子、懷胎、分娩的方法,乃至避孕、墮胎的手段,藉由重建各種醫方及其論述,說明中國婦科醫學逐漸成熟的過程。接著,以乳母與產婆為範例,進一步探討女性作為照顧者,乃至醫療者時,所面臨的待遇、評價與挑戰。最終,期望在一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從性別的角度,重新回顧女性參與生老病死的歷史。 自序 第一章 導論——從一則高僧助產的故事談起 第二章 求子醫方與婦科濫觴 一、前言 1.生育的壓力 2.所謂「醫方」 二、房中術求子及其養生脈絡 1.房中術求子 2.求子與養生異同 三、草藥求子與安胎 1.醫方中的無子論述 2.草藥求子 3.安胎藥方 四、外象內成的轉胎、養胎與胎教 五、結論:中國婦科醫學之濫觴 第三章 生產之道與女性經驗 一、前言 二、入月 1.服藥滑胎 2.設帳安廬 三、分娩 1.下地坐草 2.助產失理 3.難產救治 四、產後 1.新產安危 2.在蓐保健 五、生產之道的社會意義 1.分娩中的產婦、胎兒與丈夫 2.醫護行為與貴賤之別 3.婦產科發展與助產問題 4.隔離、禁忌與產乳不吉 六、結論 第四章 墮胎、絕育和生子不舉 一、前言 二、「生子不舉」情境多端 三、因產育禁忌而「生子不舉」 1.產孕異常 2.時日禁忌 四、以「生子不舉」節制家庭人口 1.貧困不舉 2.棄此保彼 3.棄殺女嬰 4.生男勿舉 五、「生子不舉」的地域性、方式轉變與時代分布 六、「生子不舉」的懲處與譴責 1.殺子刑律 2.士人輿論與宗教勸戒 3.家庭倫理 七、「生子不舉」的救濟與防範 1.寬政與胎養令 2.接濟與收養 3.墮胎、絕育與人工流產 八、結論 第五章 重要邊緣人物——乳母 一、前言 二、乳母現象 三、乳母的來源、選擇與職務 1.乳母的來源與出身 2.乳母的選擇與規範 3.乳哺、教養與救難盡忠 四、乳母的待遇與評價 1.乳母的待遇和影響力 2.乳母的評價與定位 五、結論 第六章 女性醫療者 一、前言 二、生育文化中的女性醫療者 三、女性治療各種疾病 四、女性醫療者的身分、技術及其特色 五、結論 第七章 危險卻有效——製藥過程中的女性身體 一、前言 二、合藥忌見婦人 三、從月水入藥到女體為藥 四、結論:人藥的性別分析 第八章 男女有別——家庭中的醫護活動 一、前言 二、健康照顧符合女性倫理角色 1.接觸、觀察與衛生保健 2.延醫、調藥與奉湯 3.祈禱、割股與棄保 三、疾病護理乃男子孝悌異行 1.父母唯其疾之憂 2.嘗惡、吮膿、祈禱與割股 3.尋藥之旅 4.以護進醫 5.「衣不解帶、親嘗湯藥」的孝悌典範 四、結論:醫護活動的性別分析 第九章 從域外看中國——《醫心方》及其婦科醫學論述 一、《醫心方》之撰著與傳寫 二、《醫心方》以胎產為婦人諸病所由 三、《醫心方》引《產經》及其「任婦月禁脈圖」 四、「中國醫學日本化」:偏重胎產的婦人方傳統 第十章 餘論——加入性別的中國醫療史 徵引書目 索引 -
南朝梁会要
《南朝梁会要(繁体竖排版)》是我社《历代会要丛书》中《南朝会要》之一。系据北京图书馆藏朱铭盘未刊手稿整理点校。主要内容有帝系、帝號、追諡皇帝、皇太后、皇后、追尊諡后妃、出妃、皇太子、皇子、皇孫、內職、皇太子妃等。 -
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话说天下大势”,将西周末期至三国时代的历史概括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中国历史的“大势”。尽管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分裂也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相当长的时期。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对中国而言,分裂、分治的时间是主要的,统一的时间是短暂的;对中原王朝而言,统一的时间略少于分裂的时间。”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无疑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 论文中的一些思想、观点曾引起海内外的学界的微微关注,受益于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优良的教学之风。研究所的先生们学术研究注重创新,教学注重奖掖后进,民谓“老师做的学生不做,学生做的老师不做”,这才有学生的思想、观点在不长的时期内即在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反响。 -
魏晋玄学史
本书是一部完整的玄学史,分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佛玄合流四部分,同时对玄学作了解释学意义上的研究。 -
魏晋南北朝史论
本书收集的是黎虎先生在1983年至1996年13年间所写成或发表的关于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大部分论文。 本书所收论文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社会经济方面,包括部门经济、区域经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人口、交通与社会生活等;另一部分为其他方面,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