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魏晋南北朝
-
從拓跋到北魏
鮮卑拓跋氏肇建的北魏王朝,下啟隋唐,頗受史家重視。但拓跋氏的崛起,囿於史料,論者有限。本書蒐羅遺漏,剝繭抽絲,結合歷史地理,仔細分析魏晉時代晉北地區各社會、政治勢力之互動,從而賦予初興之拓跋氏更完整、清晰的面貌。讀者可藉由此書,了解北魏王朝的歷史淵源。 -
南北史掇琐
唐人李延寿撰《南史》与《北史》合称 《南北史》。《南史》合正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而成南朝史,《北史》合《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成北朝史。李延寿的《南北史》实际是在当时早已流布的魏收《魏书》、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姚思廉《梁书》与《陈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周书》、 魏征等的《隋书》、魏收《魏书》、王劭《齐志》的基础上修成,但有所删节与增补,引起史学界的疑义。该书为作者对《南史》、《北史》同8书比照阅读的笔记,同时参照吸收赵翼、钱大听、王鸣盛等研究成果,列举出其删削增补8 书之处。删削部分分为4种类型:即当删、删之不当、因删致误、因删致疑。增补部分除个别条外大都录出原文,并有所说明。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详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入中国的思想演变。《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 -
汉魏名士研究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社会阶层,也是历代史家关注的焦点。关于士族的形成,学者多倾向于魏晋士族从东汉世家大族演变而来,至于其中的具体环节,则多阙而不论。本书围绕这一史学领域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汉魏名士的深入系统考察,提出了汉魏名士是由东汉世家大族转化为魏晋士族的过渡形态的新见解,为克服士族和士族社会形成史研究的盲点,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破解之道。 -
汉赵史论稿
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ISBN:9787100060677,作者:陈勇 著 -
魏晋原来是这样
《魏晋原来是这样》内容简介: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一个民族能否得到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尊敬,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整体的文化修养水平,其中扩大全民知识而,尤其是对自身民族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中国》是有史以来最全的中国断代史,每卷从50个角度观照该段历史,用50篇专题文章,深度阐述历史知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并融合了当前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夹叙夹议方式,讲述远古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的历史,每卷末附录该时间段的详细年谱,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订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 《历史中国》是一部中国历史精品之作、“中国人都能看懂的中网历史百科全书”,乃家庭收藏、馈赠亲友、学生热读、国人留给子孙后代的传世之书。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强国,文化兴国,读《历史中国》,快乐接受中国历史知识,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提高修养,培养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为这一代人更好地投身国际问的竞争与合作增加原动力。 -
山居存稿续编
《唐长孺文集:山居存稿续编(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唐长孺先生(一九一一年七月四日--一九九四年十月十四日),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三一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后于浙江南浔中学、上海圣玛丽亚女子中学等多所学校任教,讲授中国史地、国文、政治制度等课程。一九四。年任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讲师,一九四二年春转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副教授,一九四四年受聘为迁至四川乐山之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一九四六年晋升为教授,此后长期执教于武汉大学。历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哩出版规则到小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国史学会会长,湖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六朝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等学术职务,亦曾担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暨武汉分社副主委等职。他学识渊博,精通文、史,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古籍整理、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与研究等领域皆有卓越贡献,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二十世纪杰出的史学大家之一。 -
北朝墓誌文研究
本文透過墓誌,進行時代生死觀考察,對時代的精神實質,有著重要參考價值;並從微觀角度,期能對「墓誌文」這一文體,所能呈現的精神、功能,作出明確、公正的表述。 -
《資治通鑑》十六國資料釋證
本书为《通鉴》十六国资料中汉赵、后赵、前燕国部分的考证文字。《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史资料,其可供参考之处就是对正史的补充。《通鉴》这方面的价值,仅从个别段落是不易看清的,本书将《通鉴》中相关文字全部辑出,逐条与《晋书》、《魏书》及《御览》所引《十六国春秋》残卷等比较,分析各种差异及其产生的背景,辨别诸史文字、内容的真伪。作者搜罗《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史文字,分别附录於各国资料考释之後,以便研究者利用。 本书考查《通鉴》作者处理十六国资料的思路,甄别因误读或改写造成的舛讹,尽量复原各种关键的细节,意在为十六国史的研究,提供一种基础性的资料。作者更大的企图,则是尝试一种方法,即以《通鉴》为基本参照系,全面衡量、判定各种十六国文字的史料价值,利用宋代学者司马光等人的研究成果,从现有少量的中国中古民族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息,为21世纪的中国学研究开辟一点新的空间。 -
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内容简介:曹操施政,受其寒门出身的影响,与儒学士族阶层一味倡导仁义,主张宽纵不同,诚如陈寅恪先生所指出:“魏统治者曹氏出身于寒族,且与阉宦有关。曹操的崇尚与政策即由他的阶级出身决定。” 曹操治军施政的一个鲜明特色在于厉行申韩法术。第一讲《说曹操》439年,拓跋焘在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后,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当真以“太平真君”自许。此前平城开展的尊崇道教活动,实际上是崔浩在道教外衣下复兴儒教的努力,崔浩本人也因此再次在政治上得宠,使拓跋焘对他言听计从。431年,崔浩被任命为司徒,成为朝廷最显赫的官员之一。 第四讲《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 从实质上讲,东晋南朝特别是其中的东晋、宋、齐、梁,是移民政权。东晋皇统是北方的河内司马氏,朝代形式上也是晋朝正统的延续。东晋转换为刘宋,刘宋创始者为彭城刘裕,又兰陵萧道成禅宋建齐,兰陵萧衍禅齐建梁。宋、齐、梁三朝皇室,原籍也无一不在北方。 -
三十国春秋辑本
《三十国春秋辑本》包括十八种史籍:武敏之《三十国春秋》、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常璩《蜀李书》、和苞《汉赵记》、田融《赵书》、吴笃《赵书》、王度《二石传》、范亨《燕书》、车频《秦书》、王景晖《南燕录》、裴景仁《秦记》、姚和都《后秦记》、张谘《凉记》、喻归《西河记》、段龟龙《凉记》、刘晒《敦煌实录》、张诠《南燕书》、高闾《燕志》。 -
魏晋文人讲演录
《魏晋文人讲演录(附赠CD光盘1张)》讲述了:文人是活跃于中国古代社会舞台上的一个重要阶层,它与士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能等同于士人。《魏晋文人讲演录(附赠CD光盘1张)》第一次将文人从士人中分离出来,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并对文人的产生、发展作了一个粗略的勾勒。 中国文人作为一个阶层形成于魏晋,同时,魏晋也是我国历史上文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该著深入、详细地考察了魏晋文人由汉魏之际到邺下、竹林,再到西晋、东晋的发展过程,努力探讨、揭示出魏晋时期文人的阶段性特点以及他们的心境、风采、魅力、生活方式、文学成就、性格特征、人格缺陷等,为人们深入了解、认识我国传统社会的文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点。 -
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
本书为已故日本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前田正名先生在中国历史地理方面研究和北魏史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正篇共分七章,分别从北魏桑干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居民结构、都市景观的发展情况,以及平城周围的交通路线、商业贸易等方面入手研究;另附三篇论文作为附篇,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了北魏建国以前的拓跋部历史及建国后至迁都洛阳为止的北魏历史,并揭示了沿太行山脉东麓的交通路是东亚极为重要的一条南北交通线。 此书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者及日本东洋史研究学者的必读之书,许多观点可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启示。 -
十六国北朝 无序的车辙
这个时期,产生了兼容性极强的文化,并造就了隋唐时代恢弘大气、兼收并蓄的文明;这个时期,将西域、草原与中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北中国的版图有了重新的勾画;这个时期,通过战争、改制,将游牧部族与中原汉人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并使“文化”超越种族,形成古代中国鲜明的文明特征。可以说,没有十六国北朝,就不会有空前强盛的隋唐,更不会有生命力极强的中国文化。 张耐冬的这本《十六国北朝:无序的车辙》没有按照教科书的方式描述这段历史的大线索,而是选择了站在历史关节点上的八个重要人物,通过展现这些历史人物最个性化的一面,以及这种个性与时代之间的一种错位关系,揭示了中国历史在中古时期的看似无序却非常清晰的走向。 《十六国北朝:无序的车辙》是一部具有深厚专业素养又极具可读性的十六国北朝历史普及读本。 -
魏晋十六国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
青徐兖三州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统一性,古代天文地理学家即把青徐兖三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看待。青徐兖地域对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很有必要把青徐兖地域作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 《魏晋十六国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从各派政治势力在青徐兖地域的权力角逐、中央王朝对青徐兖地域的统治以及青徐兖地方军政长官和青徐兖籍人士对中央政治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公元三、四世纪青徐兖地域的政局变迁。 第一部分考察青徐兖地域的政区沿革以及青徐兖地域的一体性和重要性。 -
六朝那些事儿
《六朝那些事儿:大分裂时代的英雄与美人》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拎出几条红线,从清谈当国、帝国瓶颈、后宫法则、五胡逐鹿.门阀政治到将相沉浮,用数十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串起历史,既讲清楚"六朝何以如此"的历史原由,又将这种历史必然性融进一个个偶然而感性的人生故事之中。治史者可知微见著,而非专业者亦可以从中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挣扎与沉浮,痛苦与无奈,以及苦中作乐的逍遥。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像魏晋六朝那样,展示出如此多姿多彩的历史意味和人生内 涵。那是个血肉横飞的时代,也是个浪漫透顶的时代;是个无处脱逃的时代,也是狼奔豕突的时代。因为旧秩序已经碎落一地,人心散了,我们才看到了人性无限的可能性,看到了没有道德边界的张扬和放纵,看到了国人肉体及灵魂上的突围。举凡穷途之哭、闻鸡起舞.胡笳退兵、投鞭断流、抛果盈车、扪虱而谈、羊车巡宫、东山再起、梓泽丘墟,华亭鹤唳之类,其内涵的丰富性,至今令人感慨欷歔。 -
中国美学史
本书介绍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先生《美学的历程》曾认为魏晋是人的觉醒和文字的自觉时期,根据这一观点,在大量史料基础上,本书全面地分析论述了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佛学、文论、书论、画论、乐论、人物品评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 -
王伊同学术论文集
癸酉丙子间,予肄业燕京大学本科历史系,即妄事写作。如《补 》、《陈履和传》、《竹汀经史子问答与类辑》,分载《史学年报》、《天津大公报·史地周刊》及《燕京大学图书专刊》。辛巳业燕京大学研究院,受聘成都金陵大学。越二年,还滴海外,意到笔随,固未暂废。或中文,或英文,绩稿若干篇,多载中外学报,专书勿与焉。乙丑退休,任教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偶晤艺术印书创办人严一萍先生,语及拙稿,欣然承印,后半载而书成。凡中、英文名一册,合八百七十页。越十余年,友人范子烨君以台刊非或内所易致,乃商之北京中华书局当轴,就中文之部分先择其要者汇为一编,排版发行。 -
汉赵国史
十六国时期,虽然仅是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但却有其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点。过去的封建史家囿于民族偏见,受传统的封建正统史学观点的束缚,视十六国为僭伪,贬之过甚,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所建的政权,更是如此。所以,几千年来,除了当时有为十六国修史者外,至今还很少有十六国国别史的专书。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十六国国别史的研究,但苦于史籍之散佚,资料之缺乏,收效不大。路总是人走出来的。为了研讨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特点,以为今天的借鉴,繁荣祖国的文化事业,作者不揣冒昧,鼓足勇气,写下了这本《汉赵国史》。汉赵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内迁少数民族匈奴在内地建立的政权,也是十六国较早建立的政权之一。它的存在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六年,但在中国历史上仍然留下了一定的影响。过去的封建史家往往把建立汉赵政权的内迁匈奴,作为引起中国历史上十六国分裂混战局面的罪魁祸首。这是有失公允的。中国北方十六国分裂割据的形成,乃是东汉以来国内自给自足封建经济及世家大族的发展,王权的衰落等引起的必然结果,不是内迁的少数民族所能左右得了的。相反,汉赵政权的建立者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利用各族人民反抗西晋的斗争,一举推翻了腐朽的西晋王朝,建立了新的政权。这个政权无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承袭了汉魏以来汉族政权的传统,又兼其旧俗,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创造,对以后的封建王朝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在当时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汉赵统治者还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措施,修建城镇,人口激增,使其京都平阳、长安地区的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从汉赵兴衰的历史中,还可以看到匈奴统治者的暴虐和滥用民力,及其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看到它是怎样迅速走向衰弱,最终为后赵所灭亡的。本书根据现存史籍和文物考古资料,首先论述了东汉末年以来内迁匈奴的活动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然后叙述了汉赵国兴衰的历史,最后对其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作了大胆探讨。书名之所以定为《汉赵国史》,是因前赵史官和苞撰有名为《汉赵记》的史书而来。总之,十六国国别史的研究和撰写,才刚刚开始,抛砖引玉,如此而已。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