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新闻

  • 猎奇之旅

    作者:(美)盖・特立斯

    光怪陆离的纽约张扬着怎样一种大都市的性情呢?本书中的三部作品,向读者做了栩栩如生的描述:引人入胜的奇闻轶事,悲欢交加的修桥工人,世态炎凉中的名人生活,──噢,这就是纽约。
  • 经典头版及背后的故事(上下)

    作者:南方周末 主编

    选编了“深圳空难:飞机断成三截”、“追问洛阳大火”、“我们的勇气与抗争精神”、“穷孩子迈不进大学校门?”等新闻报道。
  • 英国新闻史

    作者:詹姆斯·卡瑞(James Curran)

    第一部分 报业史 第一章 政治神话般的自由报业史 第二章 报业摆脱监管的斗争 第三章 改革的丑恶一面 第四章 报纸的产业化 第五章 报业的大亨时代 第六章 公共管制下的报业 第七章 全球化时代的报业 第二部分 广播电视史 第八章 瑞思与政治中立 第九章 广播与闪电战 第十章 社会革命 第十一章 BBC的衰落 第十二章 阶级 品味和利润 第十三章 观众是如何被“制造”的》 第十四章 录像机、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第十五章 广播事业的急转突变 第三部分 新媒体的兴起 第十六章 科学家、资本家和计算机宪章主义者 第十七章 网络社会学 第十八章 英国的新媒体 第四部分 媒介理论 第十九章 全球未来、信息社会和广播电视 第二十章 大众媒体社会学 第二十一章 报业自由的自由主义理论 第二十二章 广播电视与公共服务理论 第五部分 媒体政策 第二十三章 媒体政策的矛盾 第二十四章 媒体政策的中心议题
  • 美国报海见闻录

    作者:胡舒立

  • 报业的活路

    作者:中马清福

    中国报业已经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报业强国的行列,但报业内部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报业如何去适应读者,赢得市场?只有通过变革才能在21世纪找到活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中国读者以日本报业为镜,探索报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 冰点’03

    作者:李大同 主编

  • 新闻学核心

    作者:李希光

  • 冷酷的新闻纸

    作者:覃里雯

    覃里雯杂文集。如果你在这本书中发现了隐藏的激情,它是您自身激情的反射;假如您在这本书中受到了嘲讽,它是您对自身的嘲讽。我希望这本貌似尖刻的书能够在某些时刻唤起美感,某些时刻唤起同情,因为我认为这二者是我们赖以为生的东西。本书文字精美,读来酣畅淋漓,其观点明确,引人深思。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专业教科书里,你还可以看到那条著名的谚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书上说,这是糜烂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观念,是值得批判的。现在这样的批判已经很少听到了。不可否认,对如今全球的新闻业来说,“美化”是情愿不情愿的共同追求,几乎也是惟一的选择。除了宿敌伊斯兰教国家的宣传、和当初因为冷战而留在某些特定国家新闻业中的意识形态痕迹外,CNN的报道已成为各国新闻教科书,普利策获奖作品也已成为各国新闻业的圭臬。
  •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

    作者:陈小波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纪实卷)》收入的23位摄影家是中国变革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摄影家。他们记录中国的独特视角组成了中国当代摄影史最重要的一段。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人群、一种场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摄影充满热忱,更对国家充满热忱;用手中的相机为这个国家留下至关重要的影像,并用图像唤起人们的思考;知晓记录和传播的责任,紧接地气,触摸人间烟火的灵魂。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纪实卷)》作者陈小波,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这是第一次对当代中国摄影家话语的大规模采集,谈话内容已远远超出摄影本身。作者要传达的是视觉文化而不仅仅是摄影,她试图透过摄影者的人生轨迹以及更大的社会背景,梳理出一条中国摄影的发展史,勾勒出3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脉胳。
  • 十年

    作者:孙玉胜

    本书在业内被誉为“入行必读”,是传媒文化的新经典,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传媒学子必读书。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背景下,讲述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场始于1993年的电视新闻改革,是从探索对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即新的电视语言叙述方式开始的。作为央视新闻改革的领军操作者,作者回顾了电视人的理念与激情如何具体化为崭新的电视理念——重新检讨电视与观众的关系,重新认识电视的“家用媒体”属性,重新定位电视的叙述态度和叙述技巧,乃至改变电视的语态。由此改变对历史的记录方式。 本书叙述的是十年中的事,但不是十年史。它记录的是改变的过程、背景、追求和检讨,以及作者自己对一些电视理念的注释和解读,及十年改革经验的省思,既有文化大众希望知道的往事细节,又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和传媒从业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名家推荐: 《十年》是孙玉胜在开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实践风气之先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和创新的电视新闻理论精品力作,曾深深影响了中国电视新闻,改变了电视新闻的语法与话语体系。修订版将延续这种影响力,深层次推进中国电视新闻专业精神的回归和提升——特别是价值体系的创新和建构。 这本书不仅对当代新闻业者有共时性价值,而且对下一代新闻从业者,即新闻传播学子更具历时性意义。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身为一线的实践者和领军人,《十年》作者为央视新闻改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了完整、生动、有理论思考、难能可贵的记录。他本人也已经成为这段历史重要的一部分。 —— 徐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重读《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不仅是往事回忆更是前路求索;走近新闻常识,重装出发再十年……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 新周刊新世纪十年回望

    作者:新周刊

    《 新世纪十年回望》全面盘点了新世纪第一个10年,涵盖了国际关系、财经、城市、社会、思想、文学、艺术、传媒、网络、娱乐和生活方式共十个方面。《 新世纪十年回望》摘取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声音;梳理了10年来从政治关系到传媒娱乐的热点事件,全景展示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和进步,也提出了现在还存在的问题;整理了新事物、新思潮、新观点等的诞生和衍变。在回望过去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在总结过去的前提下,为开拓更好的将来提出希望与期冀。
  • 新闻的力量

    作者:迈克尔·舒德森

    《新闻的力量》内容简介:有人说新闻仅是反映世界的信息,也有人说新闻是兜售党派性观点的宣传。但迈克尔•舒德森在这本优美的文集里告诉我们。新闻确实是这两种形式,又不仅仅全是。它是一种文化的形式,具有自己的文学和社会惯例,在很多方面作用力强大,远比许多批评者怀疑的要更微妙和复杂。《新闻的力量》洞察了这种文化,提出了新闻媒体是作为现代社会关键机制出现的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
  •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作者:[美] 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

    十年前,热心新闻工作委员会把美国一些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人召集在一起,提出了一个问题:“新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详尽的文献搜索、抽样调查、访谈和公共论坛研讨,他们确定了定义新闻工作及其社会角色的核心要素。研究结果就呈现在这本书里,这本书是讨论媒体的最重要的图书之一,本书曾获哈佛古尔德斯密斯图书奖、新闻专业委员会奖、宾州州立大学巴特•理查德奖。 新版增补了在线媒体的兴起、过去五年间的丑闻以及更多新材料,新版的《新闻的基本原则》还加入了全新的第十条原则,强调了互联网时代公民的角色。 本书的两位作者比尔•科瓦齐(Bill Kovach)和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分别创建了“热心新闻工作者委员会”(Committee of Concerned Journalists,CCJ)和“卓越新闻项目”,对全美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调查,并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归纳出新闻界公认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十个职业标准(最后一个标准是2007年修订版新加入的)。 1、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做到对真相负责。 2、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忠于公民。 3、 新闻工作的本质是用核实加以约束。 4、 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独立于被报道对象 5、 新闻必须成为权力的独立监督者。 6、 新闻必须成为公众批评和妥协的论坛。 7、 新闻必须努力使重要的信息有趣并且和公众息息相关。 8、 新闻必须做到全面均衡。 9、 新闻从业人员有义务根据个人良心行事。 10、 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相关评论: “科瓦齐和罗森斯蒂尔关于每条原则的议论均是言简意赅的散文精品,堪称名言警句的洞见俯仰皆是。……这本书应该成为新闻专业工作者、学生和他们所服务的公民的核心读物。——Carl Sessions Stepp,《美国新闻学评论》 “这本书会让记者若有所思,想到自己的职业和职业良心,好看、中肯而深刻。” ——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主编,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秘书) “这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领悟新闻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有助于我们知晓新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当我们能够充满自信地汲取来自世界各方的智慧之际,我们就一定会拥有更强大的贡献于祖国和人民的专业力量。”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报道大学

    作者:尹冬梅 王宏舟 主编

    编者前言 这是一本由复旦的青年人集体创作的书。这群青年人来自复旦的各个院系:新闻、国政、中文、哲学、经济、计算机、化学、临床医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家名为“复旦青年”的报社的记者、编辑和专栏作者。 复旦青年报社由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主管,出版有双周刊《复旦青年》报、《青年》杂志,倡导“知性、思想、建设性”的办报办刊理念。2005年9月,《复旦青年》报开始改版,力图完成由一张“黑板报”性质的团的活动“简报”向一张“新闻与学术思想两翼齐飞”、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报道分析能力和思想学术水平的大报的转型。2006年,复旦青年报社又出版了思想性更为浓厚的《青年》杂志。改版、创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几代复旦青年学生为之付出了卓绝的努力。迄今为止,这份完全由学生自编的报纸,已经达到了11000份的发行量,受众群覆盖了学校内外的党政领导、本科生、研究生、在职教师、退休老同志、青年医务工作者、海内外校友等等。 转瞬改版已过两年。期间,每期报刊的出版,总是与我们的读者索要报纸、杂志的电话、邮件相伴而行。于是,出版一本能够反映报社发展状况与报社成员成长轨迹的文集,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这本文集精选《复旦青年》改版、《青年》杂志出版后的优秀作品,分为以分析性报道为主、反映复旦大学发展和动态的上编,以时政评论和学术思辨为主、反映复旦青年师生思想标杆的中编,以人物书写和读书谈艺为主、反映作为复旦师生风采的下编。 三年间,复旦度过了自己的百岁生日,正迈向新的目标。未来总是根植于历史,我们也期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中国大学生青年成长史、复旦校史、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者,提供一点感性而鲜活的素材,留下一代青年人的见闻、声音与思考。 目 录 序:贴切活跃用心 秦绍德 第一编 校 园 “复旦学院”的第一个学期 黄晨岚 复旦的育人实践:二十多年的逐渐转向 赵 轩 我们的核心课程:转折与碰撞 曹 然 求索通识系列报道 两个世纪的思与行——通识教育系列报道之一 傅盛裕 回归原点,与经典为伴——通识教育系列报道之二 沈婵婧 关于“讨论课”的讨论——通识教育系列报道之三 郑碧帆 丙戌开局 滕育栋 这是一次新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学入学考试 童 希 申报转入医学院人数位列全校第三 傅盛裕、吴尚 复旦药学院成立伦理委员会动物实验将设置使用门槛 郑碧帆 研究生将是这次培养机制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周 菲 邯郸枫林增开校车试运行背后 朱惠、唐旻 复旦文基班的十二年 谢雪琳 一次未完成的探索 谢雪琳 观 察 另一种坐拥“书城” 黄晨岚 图书漂流,复旦搁浅 郑碧帆 我们节约吗?我们怎样节约? 黄晨岚、陈倩儿 健康大学:让预防走上前台 陈倩儿 青藏铁路上,复旦的点滴痕迹 滕育栋 十九年后,从文科楼到光华楼 谢雪琳 文科图书馆购书,谁来选择?谁来评估? 谢雪琳 现状与追忆:复旦人“畅销书”轨迹 ——1976—2006 陈倩儿 《品三国》浪潮下的复旦畅销书 陈倩儿 我们的历史,怎样记取 唐旻 复旦人看雪 夏天怡、周菲 舆 情 创业,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 童 希 明天该往哪里去? 黄晨岚 复旦的座位有多紧张? ——一份关于复旦教学资源的调查 褚悦闻 跨校辅修的波形图:终点是不是“资源共享.COM” 沈婵婧 教授与本科生到底有多远 吴 尚 试卷不复返,敢问“阅卷权” 李 楠 通胀之症 通货膨胀中的复旦镜像 夏天怡、赵迎宾 通货膨胀的现实博弈 陆晋源 社团“新政”:用更合理的制度引领社团发展 夏天怡 又一届“挑战杯” 夏天怡 第二编 时 评 伊拉克战争带来了什么 沈丁立 选举的终结:美国中期选举的悖论 王义桅 山雨欲来:对2007中美经贸关系的展望 宋国友 六年外交成就背后的制度创造成就 郑智巍 CPI值上涨不等同物价全面上涨 赵 伟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不能不说的秘密 胡 勇 从央地关系到文明走向——评“黑砖窑”事件 任军锋 凤凰五记者被殴事件背后的舆论监督生态 ——写在第八届记者节之际 张志安 多哈回合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 强永昌 关注指导教师群体,构建当代师生关系 陆晋源 由“挑战杯”看本科学生的科研创新教育 卢大儒 这个假期里,《复旦青年》如何关注雪灾 夏天怡 青年勉乎哉 《青年》编辑部 让历史理性的光芒照亮我们的生存 《青年》编辑部 天 下 禽流感——人类自戕的谶语 吴琳璐、李 伊 她元首,她天下 吴琳璐 向左走?向右走? 金晓文、翟玥 朝鲜核试与东北亚安全局势 ——学者谈六方会谈 顾晚成、王慧峰 专家圆桌:2007·天下 柳思昀、俞琛 历史与超越 张 旻、金晓文 中国的答案 《复旦青年》十七大特刊报道组 论 道 聆听语言的寂静轰鸣 申小龙 诗歌翻译的力量 万江波 从世界本原到人工智能——哲学视角中的数学 徐英瑾 永远的阿伦特 张汝伦 崇祯与魏忠贤的较量 樊树志 以农为本与以海为田的矛盾 ——中国古代主流大陆意识与非主流海洋意识的冲突 周振鹤 儒学是一种历史共同体学说 张荣华积累与转化:中国社会思想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 曾 亦 革命家与学者: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余源培 上山下乡:记忆中的记忆 赵嗣胤 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地理考察刍议 葛剑雄 和谐社会中的人权公平 胡守钧 吟诵何为? ——以无锡国专为主线 傅盛裕 思想照进现实 康 凌 中国艺术传统与苦难意识 张旭曙 第三编 人 物 她,和护士服的故事 曹金玲 二十五载文献路,从青春到白头 曹 然 朱维铮:本职规定了我一定要从事基础性工作 赵嗣胤、胡思恩 复旦志愿者在海外 朱诗云 胡志辉:“我在学生身上看到了希望” 陈倩儿 罗书华:寻找一间聊天的教室 胡思恩 思想史研究:自我认识与知识分子的生活世界 赵嗣胤 方永刚:我以我是复旦人自豪 苏 欢 李大潜: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黄缨杰 读 书 回归理性 ——由美国出版业集团化联想2006年中国书业 贺圣遂 当洛丽塔风姿绰约地走来 王宏图 浅说《楚辞补注》 侯体健 文理兼知——读书和译书的知识准备 王建开 易卜生的遗产 孙 建 小说电影化是电影改编的原点 梁永安 走不出的古拉格阴影 郭梦霞 从“周程、欧苏之裂”说起 ——宋代思想史视野下的文学家研究 朱 刚 “学术”也可以这么写 ——《城记》读后 牟振宇 谈 艺 丰子恺论艺术 王德峰 重温柯罗的回忆 熊 晖 口传文学:伴随人类始终的文学样式 郑土有剧本文学的衰落和戏剧元素的泛滥 杨新宇 巴赫的遗产:赋格的艺术 龚 岚 蔡恒平《信仰十四行》述评 李 青 幻影的墓穴 许有攸 附 录 复旦青年报社全体人员名录(2005年至2008年)
  • 民主的看门狗?

    作者:(美)海伦·托马斯

    在华盛顿新闻界,像海伦·托马斯那样勤恳的记者不在少数。像揭露出水门丑闻的鲍勃·伍德沃德和不久前猝然逝世的提姆.拉瑟都是有名的工作狂。托马斯是这些名记者中资格最老的人之一。在她入行的时候,女记者的数量还很少。有人曾经问托马斯:“你能够引起总统们的注意,是不是因为你女性的吸引力?”托马斯回答:“我可没有那个潜力。”的确,与如今电视上那些漂亮的女记者和主持人相比,做纸媒的托马斯能在这一行出人头地,靠的完全是出色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以这样的背景出身的托马斯,难免会对今日传媒中各种各样轻浮与不负责任的现象感到不满,这一情绪在《民主的看门狗?》中得到了详尽的表达。虽然有时候托马斯的批评显得有点极端,但是她对美国媒体历史和现实的描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新闻发展图景。希望了解美国政治和社会的读者能从中受益。
  • 媒体潜规则

    作者:(英) 尼克·戴维斯

    《媒体潜规则:英国名记揭秘全球新闻业黑幕》内容简介:对记者而言,最基本的素质是诚实——讲真话的勇气,而新闻圈的“潜规则”在一点点玷污这个荣誉。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曾经备受尊重的、独立的新闻媒体,在妥协,在堕落,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民主正受到威胁。 400多年前,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直到有人去核查,去推翻。如今,当所有人都相信媒体的新闻报道时,尼克·戴维斯站出来揭醒我们——地球不是平的!
  • 断裂的乡土

    作者:朱文轶

    《断裂的乡土》是作者从业近10年的第一本新闻作品集。身为记者,要感谢这个时代的馈赠,我们经历了一个前人和后人都可能再难以想象并理解的历史时期,这个一直讲究韬光养晦,也讲究厚积薄发的国家,用在漫长而缓慢的时间里积攒起的能量,酝酿成了2000年到2009年最令世界注目、规模最为壮观的经济崛起。这场突出其来的崛起也造就了令人陌生的现实,为报道者提供了富饶的素材。看起来这个时代里经济记者也许更有可为,但经济巨变引发的社会生活上的裂变要更为惊人。
  • 思想的张力

    作者:何雪峰 编选

    《思想的张力:中国新闻时评精选(第3辑)》遴选了2008年有代表性的74篇时评作品,并根据时评写作的体例,大体分为社论(包括等同于社论的各报社评、方舟评论等)、专栏和宏论。其中社论16篇,代表报社对于时事时局的立场与洞见;专栏51篇,作为意见领袖发言平台的专栏,代表了专栏作者对时事时局的立场和洞见;宏论7篇。
  • 中国怎么样

    作者:张志安,叶柳

    《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内容简介:境外记者是指国外或境外媒体机构派驻中国大陆的记者。这些境外记者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当中国发生一些重大事件(如奥运会)时,临时派来中国的记者,被称为“伞投式记者”;一类是常驻在中国本土的境外记者。伞投式记者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一般相对较低,多数可能不会说中文。但常驻境外记者则不同,多数懂中文,且一般都来过中国,熟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还有较多的社会关系,活动力强,活动范围广,消息灵通;他们会非常重视采访实效,为了及时发出新闻,希望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不满足于一般性的采访和参观;他们一般政治上很敏感,既会客观报道中国情况和中国内外政策,也会渲染我国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我国人权、自由、民主等问题。
  • 冰点’02

    作者:李大同

    《中国青年报呐喊评台:冰点'02》共分八辑,主要包括:“世纪末的弥天大谎”、“为保留文化而搏斗”、“顽强的理想之树”、“无处停留”、“人生百态”、“教育如果丧失了方向”、“大自然不仅仅属于人类”、“特殊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