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新闻
-
主编死了
“我服务的媒体停运了。我创办的媒体衰落了。我热爱的媒体消失了。” “是我所扮演的角色——‘主编’造成了这一切,如同造就之前一个世纪的繁荣。” 时至今日,媒体业正在面临深刻而艰难的转型,昔日辉煌的著名报刊相继关停,数字化浪潮不可阻挡。 是什么使得传统媒体脱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爆发式涌现的自媒体是变异还是回归?未来的媒体又将呈现何种形态?…… 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了解媒体主编权力与个人表达权利的关系,方知其正当性边界与有效时限。 了解工业化媒体受惠于垄断,方知其过剩产能的存在基础与瓦解条件。 了解广告模式的周期性特征,方知金融危机为何成为压垮印刷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了解用户体验滞后于技术替代,方知有主编的新媒体还不是新媒体。 了解大众传播的“个体私有化”进程,方知自媒体如何从大机器生产中复兴。 了解主编死了,方知新闻专业主义将成为公民常识,业余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
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
The classic inside story of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most prestigious, and perhaps the most powerful, of all American newspapers. Bestselling author Talese lays bare the secret internal intrigues behind the tradition of front page exposes in a story as gripping as a work of fiction and as immediate as today's headlines. -
十年
本书是平和的、沉静的,但始终总有力量在扣击思维。希望在阅读过程时时引领读者走进电视新闻理念的深处-用以阅读的书籍能够伴随阅读者,而用以思考的书籍有可能改变阅读者。 前言 十年前,这些满怀理想的激情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吸引他们的是创业,十年后的今天,凝聚和吸引人才的基础仍然是创业-是一种创新机制使得这个集体充满活力。尽管创业的过程充满艰辛,但我的同事们却用激情和意志矗起了一座理想的山峦。他们用自己年轻的感受,独特的视角,开放的理念,全新阐释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宣扬着他们对生命意义和人文精神的理解。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一种不平凡的生活,为了给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个有分量的交待,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一个他们认为能够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华的地方。 我曾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四年多,最令我骄傲的是,我曾提议并主持起草了评论部部训:“加入新闻评部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和尊严尽职尽责。在这里,我们崇尚求实,公正、平等,前卫。”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天傍晚,在北京西山宾馆的一个会场里,大家集体通过这个部训时的气氛:郑重,神圣而充满激情。这个部训后来成为新闻评论部特有的部门文化的灵魂。多年里,新闻评论部乃至新闻中心的许多同仁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和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尽职尽责,甚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始终令我欣赏和尊重,因为电视记录的每个画面,情节,事件和故事都出自他们之手,他们是一切优秀节目的原创者。 本书叙述的是十年中的事,但不是十年史,它只是一个新闻改革的参与者,见证者身处其中的观察,体验与感悟。它叙述的是一些电视新闻改革事件以及新栏目实验和大型特别节目动作的过程,背景。追求和检讨,还有我对一些电视理念的注释和解读,而这些理念和解读必定也受历史环境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 朝发夕至,路上十年,坚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来者,勇往直前面不重蹈覆辙。 谨向本书编辑潘振平、插图作者衡晓阳、张亮致以谢意。 2003年5月 -
別對我撒謊
图书 > 政治 > 世界政治 推薦人:司馬文武/專欄作家 陳雅琳/三立電視台新聞部總編輯 項國寧/聯合晚報社長 杜念中/台灣蘋果日報社長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主任 林照真/資深記者 本書簡介: 過去幾十年來,「調查報導」(investigative journalism)意味著記者運用其如椽之筆,英勇地揭露不公不義、惡行劣跡,以及最重要的──濫用權力。《別對我撒謊》收錄了歷來調查報導的扛鼎之作,表彰幾位最傑出的新聞工作者。時值今日,新聞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攻擊,本書的問世意義格外重大。 本書選錄篇章依寫作年代編排,類型涵蓋新聞報導與專論、電視節目底稿與專書節錄,每一篇作品都深入官方緘默之牆的後方,披露令人坐立難安的重大真相。編者約翰.皮爾格也藉本書向他最欽佩的新聞工作者致敬,包括名噪一時的揭密記者(挖掘越南美萊大屠殺的西摩.赫許、直探洛克比空難真相的保羅.福特)、勇氣十足的親身見證者(廣島原爆之後第一位趕到當地的西方記者韋佛瑞德.柏契特、一九九○年代定居加薩走廊進行報導的阿米拉.哈絲),以及另闢蹊徑的新聞工作者(德國變身臥底記者根特.華萊夫、戳穿美國殯葬業真面目的潔西卡.密特佛)。 《別對我撒謊》涵蓋過去五十年來意義重大的事件、醜聞與抗爭。從瑪莎.葛爾紅筆下在一九四五年解放後的納粹死亡集中營達豪,到二○○三年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後的血腥殺戮。一路走來,讀者將深入理解不公不義如何蹂躪越南、柬埔寨、東帝汶與巴勒斯坦等地的人民。 皮爾格為每一篇報導做了詳盡的導讀,針對作者提出個人的獨到見解。同時皮爾格也為全書寫了一篇緒論,他大聲疾呼:本書全力表彰的調查報導,正面臨諸般惡勢力從新聞界發動的顛覆威脅,這些惡勢力正是調查報導要口誅筆伐的敵人。 綜而觀之,本書藉由當代最頂尖記者的精彩報導,鋪陳出一部跨越世紀的「祕史」,號召全球各地的新聞工作者:此時再不奮起,更待何時! 推薦序一 專文推薦 催生台灣第一座「調查報導獎」 林照真/資深記者 從閱讀這本書的第一個字開始,心中想要改革新聞的焦噪心情,又再度被挑動了起來。 「調查報導」的新聞理念,是本書想要傳達的中心思想。這個名辭在台灣看似熟悉、甚至遭到部分媒體濫用,但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中,其實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台灣新聞界因為缺乏對「調查報導」的正確認知,使得主動求真的行動力打了折扣;因為調查報導的缺席,新聞成了市場的俘虜,也因此失去感動人的力量。 然而,透過本書編者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的努力,「調查報導」一辭因為幾位記者的具體實踐而鮮活了起來。他們的報導首先使自己的新聞生涯變得不同,這股新聞震撼更衝破國界限制,豐富了近代歷史的書寫,也讓新聞記者成為受人尊敬的社會資產。這些調查記者在商業市場中未必具有高知名度,也非高居銷售排行榜,但是他們所創造的不凡記錄,早已超越市場價值的操控。 而這,不正是你我踏入新聞界的第一個理由嗎?是什麼原因讓它受到蒙蔽?為何你我都已不再談論?真的是市場的壓力?還是個人的選擇?抑或我們其實已經發現,調查報導暗喻著記者更多的付出,而你我早已習慣從輕鬆軟性與羶腥八卦的產出中獲得回饋。是世態先炎涼的,是新聞環境先墮落的,怎能怪自己? 這股「抄捷徑」的致勝理論,讓台灣的新聞品質始終停留在令人汗顏的地步。好作品總是零星出現,嚴肅創作已呈下降趨勢,只見更多的人情趣味與軟性特寫,取代了硬底子新聞與複雜脈絡的梳理。新聞記者只想吸引人來看,卻忘了應同時提供的實質內涵。我們的報導已無能「啟發」(inspire)讀者與觀眾,再多的新聞監督與法規懲罰,也無法扭轉頹勢;再多的新聞獎項、再高的新聞獎金,也不能產生強大的激勵作用。新聞記者的社會角色,還是一再受到質疑。 在這點上,我認為新聞圈一定要改變目前的思惟方式,才可能改善當前惡質的新聞品質,而「調查報導」正可以提供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 在古典新聞傳統中,「調查報導」要求記者要秉持新聞記者的主動性,勇於挖掘有權者刻意隱瞞之事。源於此一精神,本書羅列多篇偉大的調查報導案例,在報導背後,調查記者表達他們追求真實的最高勇氣。這些報導之所以可以流傳於後世,是因為調查記者表現出高標準的新聞渴望,並能承受新聞的激盪與煎熬,終於能發揮新聞的影響力。但為什麼「調查報導」這一類型的新聞會如此重要?皮爾格的看法是:「沒有這樣的新聞,我們對不公不義的覺察將無從表達,更無法掌握反抗不公不義必不可少的資訊。」 本書中一篇篇精彩可期的報導,需要讀者靜下心來閱覽;但我卻像一個貪婪的竊賊,不斷在書稿中來回蒐尋,企圖偷取可以讓台灣新聞界快速「振衰起弊」的良藥偏方。讓我焦慮的是,我們生長的台灣,正值政治民主試煉發芽之際,非常需要稱職的媒體來傳達正確的資訊,以彰顯民主與公義的價值。但眼前令人動容的報導,其實都是西方光榮新聞史的一部分,較難與台灣的新聞脈動接軌。 調查報導正是新聞系統內,實現民主的新聞改革做法,少了調查報導,新聞會變得乏味與了無生氣,報紙也會變得沒有血色。這使我一直相信,追尋「調查報導」的具體實現,必可帶動台灣新聞的改革與發展。許多「調查報導」新聞學的基本概念,幾乎都已散落在本書各個獨立的故事中,我試著從中找出一些案例來說明,希望能帶領讀者進入「調查報導」的新聞世界中。 調查報導所強調的揭露,正是要拆穿有權者刻意隱藏的真相。書中英國《周日泰晤士報》的「洞察」(Insight)調查小組調查鎮靜藥物「沙利竇邁」的真相,花了十年時間為受害者奮戰。「沙利竇邁」在一九五四年問世,卻直到一九六一年才全面下架,全球已有約八千名受害兒童誕生,等到重見天日時已是一九七七年。本案因法律限縮了受害者權益的爭取,唯有靠新聞界的努力,才讓本案的兒童獲得遲來的正義。 十年的努力令人瞠目結舌,但許多調查報導之所以能夠發揮揭露的影響力,關鍵正在於記者的努力不懈。他們承受寂寞、可能失敗的感脅、甚至是旁人的恥笑,最後卻終能因發現關鍵事實,而讓事件獲得重大突破。本書中所呈現的新聞案例透露了許多調查記者的工作精神,他們勇於求真,不論是新聞的核心或是細節均同樣認真關照,才讓他們的報導得以突破窠臼。 美國著名的調查記者西摩.赫許(Seymour Hersh)有關越南美萊村的報導,揭露了美軍殘殺越南平民的殘酷事實。但赫許只是一個自由撰稿人,並沒有常駐越南的經驗。赫許之所以能夠以局外人的身分挖掘內幕,其實都是來自他個人紮實的調查與研究。美萊村慘案原本只是美聯社的一則不起眼的報導,但因為赫許堅持挖掘更多內幕,才使得新聞的真相得以全盤揭露。 戰爭一直是調查報導的主要靈感之一,誓不兩立的交戰兩方,最容易使得真相混淆,人權的普世價值也受到遮掩,以致更需要新聞記者的揭露。本書提到從一九八二年六月,以色列揮軍入侵黎巴嫩,以軍的入侵行動光是在頭兩個星期,就造成一萬四千名巴勒斯坦人與黎巴嫩人死亡、兩萬人輕重傷,其中絕大部分是平民。多數記者無法突破自己的以色列情結,選擇了沈默;但是羅伯特.費斯克(Robert Fisk)卻一人獨力揭發薩布拉與夏提拉兩座巴勒斯坦難民營遭屠殺的真相。他憑著一己之力,揭穿以色列的道德面紗,成為主持國際正義最後的聲音。他的故事從「蒼蠅洩露天機」開始,說明一個調查報導記者,必須以最冷靜的心情、最動人的文筆,來清楚訴說一個震撼的內幕。 費斯克是英國優秀的戰地記者,他沒有以色列情結;但另一名以色列女記者阿米拉.哈絲,卻能將以巴世仇拋在一旁,為巴勒斯坦人權而努力。哈絲在一九九三年定居加薩走廊(Gaza Strip),連續三年時間,哈絲與加薩的計程車司機、農民、醫生、家庭主婦、運動人士、伊斯蘭教領袖朝夕相處。這塊面積三百七十八平方公里的「露天監獄」,住著一百三十七萬巴勒斯坦人,被迫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對大多數以色列人而言,加薩是恐怖主義與激進主義的溫床,但是哈絲一心要深入探索。她的書激勵皮爾格拍攝記錄片的靈感,二○○二年,皮爾格打電話給她,當時她正忙著為《國土報》(Ha’aretz)報導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巴勒斯坦人城鎮的封鎖。皮爾格說他們通電話時,哈絲蹲在住所的地板上,周遭槍砲聲此起彼落。她說:「如果我這時出去,以色列軍隊會射殺我。」皮爾格以為她是以色列人,可以較別人安全些。哈絲說:「沒有差別。在這裡,每個人都是槍靶。」 此外,本書提到大部分俄羅斯記者都是以莫斯科的觀點來報導車臣戰役,最可貴的例外就是安娜.波麗特柯芙斯卡雅(Anna Politkovskaya)。她為立場獨立的《新報》(Novaya Gazeta)撰稿,曾經三十九次前往車臣,鍥而不捨地揭發暴行與違反人權事件。從一九九九年七月到二○○一年一月,波麗特柯芙斯卡雅做了一系列報導,呈現平民受害者如何被車臣叛軍與俄羅斯陸軍兩面夾擊。她寫道:「雙方都是一丘之貉,對於平民沒有絲毫憐憫之心。」 人權的普世價值讓新聞記者在冷酷的戰爭中,願意為跨越國族界線的正義說話,也讓新聞記者成為戰爭中,少數可以公正證實真相的人士。雖然其中仍有相當危險性,也有人質疑新聞記者已經失去客觀中立的立場,但調查記者努力把不為人知的真相報導出來,其實需要更大的智慧與勇氣。誠如英國記者琳達.梅爾文(Linda Melvern)針對一九九四年東非盧安達種族屠殺所做的調查報導,她以自己的採訪經驗揭示:「盧安達悲劇絕不僅只是許多西方人士認定的「種族衝突」,它更是歐洲與美國漠視與犬儒心態導致的惡果。」 哈絲、波麗特柯芙斯卡雅、與梅爾文都是女記者,戰地記者過去被視為是男性的專利,但現在全球女記者的表現已讓人對女性新聞工作者刮目相看。這個現象說明台灣女記者絕不能因性別因素而自我受限,壓縮了新聞突破的空間。 而在戰爭以外,讀者會發現部分調查記者甘冒違反傳統新聞倫理,以揭露不為人知的真相,亦使調查報導出現爭議。書中皮爾格談到印尼在全球化的角色時,不經意談到他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所做的「血汗工廠」調查報導。為了進行這個報導,他偽裝成一個商人,讓人不知道他是一名記者。他提到:「一千餘名大多相當年輕的女工,櫛比鱗次坐在刺眼的日光燈管下方工作,廠房內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度,只有樓上台灣籍老闆辦公的地方裝設冷氣。」 真是,台灣的形象竟是如此呈現。但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皮爾格以「偽裝」做為調查報導的取材手法。書中的經典案例是德國調查記者根特.華萊夫(Günter Wallraff)所進行的調查報導。華萊夫常偽裝成各種身分,滲透進入企業、政府與媒體,揭露各種貪污腐敗與惡劣行徑。一九七七年時華萊夫曾以假名混入德國小報《圖片報》(Bild-Zeitung)的記者群中,揭露在《圖片報》無所不用其極的煽情報導背後,其實潛藏著許多人的悲劇遭遇。一九八五年出版的《人下人》(Ganz unten)是華萊夫最著名的作品,他使得德國外籍勞工的苦難成為眾所矚目的政治議題。為了進行這項調查報導,華萊夫偽裝成一名土耳其工人,深入德國非法勞工市場。他說:「你必須先偽裝一番,才能夠深入社會的表相;你必須欺騙與做戲,才能夠發掘真相。」 華萊夫的調查手法必然會引來社會爭議,新聞記者必須靠著欺騙、偽裝、偷拍、偷錄、跟蹤、花錢買消息等手法來進行調查報導,似乎成為新聞記者無可避免的風險與抉擇。在這方面,我並不認同所有的報導都得靠欺瞞手法來完成,甚至我認為這些應是非常態的做法,更不該為促銷報導而採用。但我也相信,當記者已經沒有其他獲得真相的管道時,必須有勇氣採取彈性做法,社會對此也應用其他標準看待。 本書所呈現的調查報導案例均是報紙等平面媒體的「調查報導」題材,它呈現了多位偉大調查記者的精神,與多份偉大的報紙如何以報社力量推動這股新聞力量。像是英國《周日泰晤士報》、《衛報》;南非的《自由周報》;澳洲的《國家時報》、俄羅斯的《新報》等等。雖然這些媒體或許很難在新聞商品化的今日維繫昔日榮耀,例如已經被梅鐸買下的《周日泰晤士報》,已經難有昔日的新聞堅持了。但是,這些歷史記錄都已寫成西方的新聞傳統,讓年輕的記者能夠瞻仰典範,不會覺得孤獨。 回頭看看我們台灣,傳統的空白,是我們發展調查報導的一大遺憾。我們沒有矢志為調查報導努力的報紙,也就失去培養更多獨立調查記者的機會。媒體已陷入新聞八卦與口水戰的漩渦中,新聞失去了探究的本質,以致在書寫精彩的調查報導歷史時,依然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時至今日,追求新聞獨立的處境比數十年前更艱難,但台灣新聞界如果繼續停留在紙上談兵、「何各言爾志」的書生心態,只會徒留更多遺憾。 我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年,這幾年來一直把「調查報導」做為我實踐與研究的目標之一。在台灣,會這樣思考的人恐怕是還是少數,我想這也是我為何受邀寫序的原因。身為一個資深新聞工作者,除了要求自己實踐「調查報導」應有的理念外,我仍要不斷呼籲台灣各大主流媒體,應盡力克服困難,成立「調查報導」團隊,以強化報導的深度、廣度,進而提升新聞的視野境界。同時我也建議新聞學者與媒體監督組織,應將媒體是否成立相關調查團隊,做為評鑑媒體的指標之一。 但這個建議始終缺乏「領航者」。因而,藉著本書出版之餘,我誠摯建議「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能在目前的眾多參賽獎項中,嚴肅思考設立台灣第一座「調查報導獎」的可能性。在美國與西方國家,早有「調查報導」獎項的出現,多年來更是新聞界最重視的一個大獎,也造就不少優秀的調查記者與調查報導作品,均能激勵媒體展現監督與揭露等應有的社會責任。依我的想法,如果台灣能夠以具體獎項鼓勵這類型新聞作品的誕生,必能逐步培養出調查報導的幼苗。這份工作若能達成,應是出版本書更高精神的展現。 多年前,我曾在報紙上提到:「現在當記者,已經沒什麼好驕傲的了。」這些灰心落寞的心情,很快找到相互取暖的同志伙伴。但這並不是我的初衷,我更希望台灣的新聞記者能夠逆勢而為,將「調查報導」視為努力達到的新目標。因為,調查報導是一種新聞價值,也是一種民主價值,新聞記者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實現這些價值,新聞工作才能重新獲得民眾的信任。 感謝這本書與全世界調查記者的努力,他們豐富了我的新聞體驗;但我最渴望的是,這股新聞精神能夠擴散,並在我們摯愛的台灣土地上發芽、傳承,讓台灣新聞的生命力,出現不同的面貌。 此刻,設立台灣第一座「調查報導獎」,絕對是個令人期待的歷史性嘗試。 -
目击者
《目击者: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摄影师》内容简介:1855年,罗杰? 芬顿用一台笨重的大型相机拍摄克里米亚战争,“新闻摄影”由此诞生。自那时起,新闻摄影师一直是世界性事件最为关键、最有说服力的见证人。时至今日,尽管电视和互联网24小时毫无间歇地报道新闻,静态图像的强大表现力却一如既往。无论是人类的丰富情感、戏剧性的画面,还是悲剧故事,都能被相机镜头捕捉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伊拉克战争,尽管照片的文化和背景各不相同,人们却都能够读懂摄影的语言。《目击者: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摄影师》向读者展示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画面,都出自近150年内世界最伟大的新闻摄影师之手;同时,它还提供了大量富有洞察力的说明文字,以及摄影这一媒体本身的发展历史。《目击者: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摄影师》收录的每一位新闻摄影师都具有个人简介,其中对他们的作品做了批判性评价。从拍摄1857年印度土兵的费利斯? 比托,到因911恐怖袭击的杰出照片而闻名于世的詹姆斯? 纳赫特韦,他们的代表作均被《目击者: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摄影师》收录,画面本身向读者说明了一切。 -
我在白宫当记者
在本书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诸多国际新闻事件中鲜为人知的细节:90岁高龄的白宫女记者的传奇生涯;在白宫外抗议数十载的移民的辛酸故事;对美国两任总统克林顿和布什的比较分析,预测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等等,部分篇章曾获得国家新闻奖。 目录: 序言 用大众的眼睛看世界 有一种大家之气漂浮在他的文章中 第一章 白宫:前所未闻的故事 走近白宫新闻厅 轮椅上的白宫记者 美国总统的女邻居 克林顿弼闻采访札记 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永不放弃 项拉里-美国第一位女总统 在江泽民主席出访美国的日了里 2000年大选的故事 执政百日看布什的外交出击-东一榔头 西一棒子 第二章 手记:没有硝烟的战斗 美国枪患采访记 在波黑第二战场采访 遭遇西雅图 奔向热那亚 静静的卡尔加里 记者大战喀布尔 塞洛高地静悄悄-德国战后60年的反思路 第三章 人物:从来纨绔少伟男 波黑前总统采访札记 等待阿富汗人民的选择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的中国情 默克尔与施罗德-巾帼不让须眉 与原民德总理莫德罗一起吃晚餐-古今多少事付笑谈中 索菲亚·罗兰印象记 记旅美中国女画家侯海鸥-生命·绘画·爱情 …… 第四章 阿富汗日记:饥饿的国家 后记 -
世界到底怎么了
《世界到底怎么了:一个中国人眼中15年全球怪现状》简介:一名央视记者15年时间走遍世界30多个国家后的思索记录,呈现给读者一个凹凸不平的大千世界。从禽流感到艾滋病,从气候变化到城市发展,再从烟草控制到塑料袋之争,无不折射出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全球社会文化热点的凶猛火花;无不折射出这个世纪独有的思想碰撞,还有触景生情怀念那些形形色色的古今国际名人,如红颜薄命的法国王后安托内特、革命导师马克思、创建CNN的媒体巨人特纳等等。他们的多面人生在朱焱的全新演绎中显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诙新闻
《诙新闻》是基于“壹周•立波秀”的节目台本策划而成的,分为“词说2009”、“诙点访谈”、“开心诙词典”、“诙常有聊”等板块,将2009年前后发生的大事件、热点现象、新式语汇、明星人物等串联起来,通过周立波特色鲜明的点评和发散开来的议论,甚至穿插“立波梦话”般的虚拟新闻对这个时代发生的怪现象、新事物给出诙谐、犀利的态度,同时也就民生、理财等大众关心的话题给出周立波式的解读和建议。 -
记者与真相
作为表彰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以其强大的公信力赢得了超越国界的影响力。每年4月份颁奖的这段时间,普利策奖都会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被称为“普利策金奖”的公共服务奖。 作为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讲述普利策金奖的著作,本书勾勒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普利策金奖报道史,跨度九十余年(1917—2009),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新闻报道故事,涉及一百多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奋进不挠的故事见证了新闻媒体的良心和责任。 -
60分钟
美国60 Minutes每周更新,网盘下载连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810557/ 对美国著名的《60分钟》新闻节目,大多数中国新闻工作者早已耳熟能详。由于《60分钟》的节目形式被广泛借鉴和采纳,中国电视人也逐渐熟悉了它所开创的电视新闻杂志的模式。然而,《60分钟》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在这个成功节目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人物和故事?本书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资深记者、《60分钟》的创始人和长期的总制片人唐·休伊特将为您一一道来。 -
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
本书展示—— 有多少人想当记者,就有多少种当记者的方式。 比起新闻教授的专家来,我显示出边缘人的心态和特征。我的话,要比他们直白很多,也现实很多。尽管没有经过任何评选和认可。挑选记者也未必轮得到我,我还是自说自话,制定了三十条挑选记者的标准,并把它们宣称为“新世纪新潮记者十三大条件”。 我们要逼着记者冲上去,因为那是千钧一发,或者是百年不遇,你冲不上去就完全没有机会了,就像战场上的指挥员,如果你在关键时候婆婆妈妈心疼下属,可能就永远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 同时扮演教父和仆人,将军和士兵、圣人和市侩、智者和傻瓜、法官和囚犯、豺狼和兔子,刽子手和受害人、朋友和对手,合作者和竞争者——编辑的职业真是个让人神经紧绷人格分殊工作,在凤凰卫视的新闻编辑部内工作,至少要慎重妥善处理十大关系。 -
名记者清华演讲录
近几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版了许名记者的论文集,特别是总结他们亲闻生涯经验的访谈录,展示了他们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的丰硕成果。而《名记者清华演讲录》这部书,在林林总总的同类著作中,仍然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一是“真”,保持了讲授者的“原汁原味”,不加任何修饰加工,没有一点虚话、套话。二是“实”,全部是本人的亲身经历和实践,实实在在,非常真切。三是“细”,细致入微地讲出了本人策划、采访、写作、修改的具体“过程”及其细节。四是“神”,透过对自身新闻实践的叙说,活生生地反映了本人的精神面貌、精神世界。把这几个特色综合起来,其效果是使读者感受到每一篇都令人可信、可学、可敬。 因此,真诚地希望名记者讲座能一期期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也希望《名记者清华演讲录》一卷卷出下去,而且越出越棒! -
舒立对话
《舒立对话:未来十年,世界是谁的游戏》是一部有关过去10年(主要为2008~2010年)国内外重大热点事件和话题的采访合集。胡舒立女士现任财新传媒集团总发行人兼总编辑、《新世纪》周刊总编辑和《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她不仅是中国财经传媒领域的超重量级人物,在国际上同样享有盛誉,被美国的《纽约时报》评为中国最强有力的财经媒体主编。 《舒立对话:未来十年,世界是谁的游戏》中的采访对象既有各国政府要员,也有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等,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力量和最活跃的经济体。这种权威媒体与各领域的权威人士的高端对话,对读者而言,是难得的思想盛宴,是了解世界发展趋势、培养大局观和掌控个人财富的高端智囊书。 -
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9年度·第20届)》收录了荣获本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优秀作品,为使《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9年度·第20届)》的资料价值更完整,随书赠送广播电视获奖作品光盘。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揭晓。共有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77件作品荣获该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42件(含9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7件,三等奖146件。 本届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反映了全国新闻战线2009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展示了新闻战线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做好宣传报道,特别是在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新疆“7.5”突发事件,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等宣传报道中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新闻战线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 -
从东拍到西
从中国国家通讯社到美国最大都市报,作者以十年间两次赴美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经历讲述东西方新闻摄影的变化与差异,新闻摄影不单单是拍照片,东西方新闻摄影的差异也并非仅仅在于题材。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细致入微的笔触,在对东西方新闻报道理念与实践进行比较的同时,更向读者披露出西方媒体新闻摄影部门的运行机理和操作秘密。 -
塞上行
范长江是30年代从国统区进入延安的第一个中国新闻记者。1936年至1937年,多次赴西北地区考察,连续发表众多有关西北的新闻报道,引起轰动,促成国人对西北形势日益关注。《塞上行》报道了百灵庙战役、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前后西北地区的政治、民族动向,批评了封建王朝及民国政府[传统狭义的消极的民族政策],提出了解决边疆问题的新途径。有些见识,至今仍有其参考价值。 -
口述凤凰
拉近全球华人距离是凤凰,凤凰卫视十周年特别纪念。 六十多位凤凰人心路历程的口述实录,凤凰卫视十年生存档案的人本记录,著者跨越北京、深圳、台北、香港四地采访,全方位、零距离接触凤凰卫视团队,与凤凰卫视决策层和执行者直接对话,全书以时间为纵,以人物为横,客观呈现凤凰人职业生涯和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全书以大事为主,细节为辅,生动记述大事背后凤凰卫视十年生存和发展的悲欢荣辱,撼动心灵的真实内幕,可供操作的电视实务,极富价值的职业理念。奉献给社会一个现代传媒的奇迹。 这本厚厚的册子集结了60多位凤凰人与凤凰卫视之间故事的口述实录。作为凤凰员工,他们有的资质颇深,在凤凰还未创立的时候,就加入了凤凰的创业队伍;有的和凤凰同龄,几乎参与了凤凰十年间所有的大事件,可以说他(她)本人的职业生涯史就是一部凤凰卫视发展史;还有的属初来乍到;虽然他们进入凤凰的时间有早晚,但每一个凤凰人都是凤凰双翅上的闪亮羽毛,伴随凤凰卫视一起经历了风雨历练。作为凤凰卫视十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我口说我心”无疑是提供了最富有个性和独到性的一幅幅拼图,这一幅幅拼图的有机组合呈现的就是一个多侧面多色彩的凤凰卫视。 一生都在探究生存美学的法国哲学家福柯引导人积极地确立自我,通过确立人与自身的关系达到“愉悦享用”生活的艺术,“自我满足”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归结点。加盟凤凰卫视之前的凤凰人有着各自的经历和背景,来到凤凰卫视之后他们不仅“发现了自我”,而且“发明了自我”,这是一个愉快而残酷的成就和被成就、发掘和被发掘的过程。被比喻为“榨汁机”的凤凰卫视其实榨出的都是人的“自我潜能”,这种“能量”的威力是无穷的,它能诱发平庸成为优秀,催生优秀成为出类拔萃,就是这些众多个体悄无声息的质变带来了整体的不同凡响和不拘一格。在构筑“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的大厦时,凤凰人找到了自己的基点,那就是“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
调查记者
民工避查户口仓皇爬上屋顶,不料惨遭治安队员枪杀;“还有两分钟,别拦住我,我要去打卡”,打工仔言毕吐血身亡;八旬老人散步被收容,状告派出所、收容所却败诉;女研究生外出购物失踪,记者追踪报道被封杀…… 正义之火还如此微弱,法制之途是如此漫长。从湘中群山中走出的调查记者曾华锋,踏过矿难父亲斑斑的血迹。穿过中原骚动不安的技校.走过煤矿机厂轰鸣的机器,越过沿海不舍昼夜的流水线,经过自考研考的艰辛磨砺,跨过黑白两道的重重屏障,将舆论监督的锋芒直指强权与暴力,体验着身陷重围的绝对孤独。 “最崇高的职业是记者,最优秀的记者是调查记者,最出色的调查记者是让害人者难受的记者。”清华大学风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如此评价调查记者及曾华锋。在战地记者、足球记者、娱乐记者走向前台时,调查记者裹好伤口抹去泪痕,枕戈待旦。 本书是中中首部反映调查记者生存状况的长篇纪实,立足民权、民生,大量幕后新闻为首次披露,冲击力强,情节跌宿,思想锐利,折射出媒体变迁、时代风云。 -
战地记者
战地记者,—个象征着勇敢的职业,一个代表着荣耀的职业,一个体现人性的骄傲的职业,一个无惧于生死的职业!残酷的战争时时有,战地记者处处在。他们因为无畏,因为敬业,毅然奔赴战争最前线。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其中必定有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书介绍了当代著名战地记者的非凡经历,他们无畏的精神、卓越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书以真实性、新近性、宏大性、可读性和流畅性的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这样——群特殊的人物形象。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